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唐山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唐山艺人破天目陶瓷烧制“秘诀”

唐山艺人破天目陶瓷烧制“秘诀”

唐山瓷器的鉴别 古代瓷器烧制工艺 古代瓷器烧制过程

2020-07-25

唐山瓷器的鉴别。

新华社唐山10月9日电(张洪河华焱)唐山市一位叫刘文坦的陶瓷艺人经过多年努力,将失传700多年的宋代天目陶瓷烧制“秘诀”重新摸索出来,在陶瓷上烧制出精美绝伦的天然图案。据专家介绍,天目陶瓷之所以精美,是基于三氧化二铁、五氧化二磷产生的液相分离,析晶体及液滴对光的散射和干涉产生的艺术效果。天目陶瓷图案绝非人工手绘所比,这种光彩是“巧夺天工”自然而成的。天目陶瓷难以烧制关键在于炉温难以控制,温度稍有闪失,成品就会擦肩而过。所烧制的产品由于温度的细微变化,形成的图案也千差万别,绝无重复,每一件都称得上是“孤品”。

据业内人士介绍,天目是古代铁系黑釉陶瓷的统称。宋代是中国陶瓷最鼎盛时期,天目瓷器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其中以曜变、油滴、兔毫最为名贵,而曜变又居于诸名瓷之首。据有关资料记载,曜变天目在中国早已失传,目前仅在日本存有四只宋代天目茶碗。

从1982年起,刘文坦就开始着手研制开发天目陶瓷。为了使失传700多年的陶瓷珍品尽快面世,刘文坦投入了自己全部积蓄,又东找西借筹资近100万元,开始了艰苦研制。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成千上万次的失败,刘文坦终于成功地摸索出了烧制天目陶瓷的技巧。据专家介绍,刘文坦的作品不仅继承了传统天目的艺术风格,而且又有了许多新的突破,目前他的天目系列作品有金圈釉瓷、银圈釉瓷、宝石釉瓷、彩云釉瓷、绒球釉瓷、铁红釉瓷等30多个品种。

taoci52.com小编推荐

陶瓷知识:刷花艺人


民国时期以程大有的刷花技艺尤为杰出,程大有,江西浮梁新平人,原名桂森,字子辉,号程鹏,又号新平野叟、赣浮野叟,开办大有美术流畅而有节奏,人物外在的形貌、内在的气质以及动感,都表现得丝丝入扣,用色也极为考究。程大有的薄彩人物刷花,可谓前无古人,后不见来者,堪称陶艺界一绝。程大有在花鸟、山水、静物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民国时期创作的刷花瓷板画《松鹤图》,曾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这也为刷花瓷在世界陶瓷艺术史上写下了光辉靓丽的一页,标志着刷花瓷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古陶瓷收藏有秘诀


古陶瓷是中华数千年文明的象征,作为那个远古时代的文物,它是历史和文明的载体,积淀着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底蕴,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追求。古陶瓷是物化的历史,是先进文化与文明的证明。古今中外,都拥有着广大古陶瓷收藏爱好者群体,而真正能搞懂收藏投资秘诀的人太少了。

作为新入行的投资者,先要从书本上弄清源流,陶瓷发展的历史;不要一到古玩市场,见好就买;不要遇到没见过的品种,还没弄清就买;要理论联系实际,实物与书本上的定义是否一致,有一个疑点也不要放过,要立即否定,尤其对罕见的、价值高的古陶瓷更不要“一见钟情”。现在古玩市场赝品充斥,首先就要把所有的古陶瓷都看成是赝品,然后沙里淘金,众里寻它千百度。

收藏的经验来自谦虚,要多听行家高手的理论见解,要虚心学,认真理解,不能靠侥幸,不能贪图便宜去“拣漏子”,不能单方面听卖家“说故事”,要理性地思辩。

读书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实战演练中,练眼、练手、练鼻、练耳,看器型、胎底、断代,看纹饰花纹、胎釉进一步肯定,看时代的留痕、残边、棕眼而最后敲定。古陶瓷投资者首要“痴迷”,做到“衣带渐宽终不悔;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蓦然回首,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

实践出真知识,多读实物比死啃书本更重要。官窑名器珍罕古瓷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没有法眼,就会“有眼不识泰山”而痛之失之交臂。读实物的捷径是看懂历代瓷片,市场时有瓷片可买,还可以多研究博物馆、大古玩店的实物。

要选断代精确的器物,清楚明白的品种,不要追求冷僻、怪诞、偏稀的品种,弄得一头雾水,看不清、理还乱。要釉色、图案、器型美观大方,要完整、无残、品相完好。须知,投资增值快,价值上扬快的就是历代名窑品相好的品种。(禅石)

唐山将推广“北方瓷都﹒唐山”陶瓷区域品牌


12月8日,来自唐山各陶瓷企业的老总、陶瓷行业专家、学者们在唐山宾馆聚集一堂,唐山市陶瓷协会第二次会员大会在这里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唐山市陶瓷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唐山市陶瓷协会章程(修正案)》、《唐山市陶瓷协会行业自律公约》等;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唐山市陶瓷协会理事会,于大中当选会长。

会议提出,唐山市陶瓷协会下一步将着力打造唐山陶瓷的区域品牌。在不断培育唐山国家级知名品牌的同时,学习其他陶瓷产区的成功做法,集中打造区域品牌,注重品牌推广,选择国际、国内的权威性展会,抱团参展,集中展示。唐山骨质瓷是我国地理保护标志产品,也是一张最好的“区域品牌”。唐山市陶瓷协会将探索推广“北方瓷都﹒唐山”区域品牌,申请使用唐山骨质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不断扩大唐山陶瓷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唐山市陶瓷协会还将鼓励支持各会员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文化创意,激发创造力。要求卫生瓷要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日用瓷要高于国家标准,提倡器型、画面创新;艺术瓷要提高艺术水准,增加文化含量,打出唐山特色,使唐山艺术陶瓷独有的国画工笔、写意技艺相得益彰;特种瓷要恢复研发高科技陶瓷、国防陶瓷、航空陶瓷;陶瓷机械要在机械手施釉、特色窑炉、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上,瞄准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改进提高,学习佛山等地3D打印技术等先进技术;陶瓷釉料和陶瓷花纸要创出自己的特色。

唐山市陶瓷协会今后还将组织各陶瓷企业相关研发部门和人员,与科院院所及大专院校、相关机构合作,研制开发新生产工艺、新装饰花面、新制造技术。将传承与创新结合,卫生瓷要不断研发市场需求的整体厨房、浴室;日用瓷要创新开发新的陶瓷品种;艺术瓷要推出大师精品、名家特制,提升档次和品位;特种瓷要加强引进和开发高科技陶瓷。卫生瓷、日用瓷、艺术瓷都要研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拓展陶瓷艺术的应用领域,逐步形成以文化艺术元素为鲜明特色的唐山陶瓷文化创意产业。

曜变天目与稻叶天目


曜变天目与稻叶天目,均是宋代建阳窑烧制的黑釉窑变奇品。所谓曜变,就是在黑釉器上出现的灰色或漆黑小斑点,斑点周围有一圈银蓝色的晕环。所谓稻叶,就是在瓷器釉面上出现的黄褐色小圆点,犹如稻叶上的菌斑。而所谓天目,则是比喻这些黑釉器的斑点,犹如夜空中闪现的繁星,给人以神秘奇幻之感。陆建初先生在《古陶瓷识鉴讲义》一书中说:“闽中建窑又有今人所谓曜变盏一式,冠绝等论,其结晶状为褐色圆点,外围圈以银蓝光晕如日食月食之曜环;日本或称‘稻叶天目’,因其状似稻叶菌斑故命之,此物日本有收藏。”

《收藏拍卖导报》2月19日刊登的徐巍先生的文章《宋代黑釉独具诱色》一文,对曜变天目作了进一步介绍,说世界陶瓷史上,这种曜变天目被奉为至高无尚的珍品,世界上仅有4件曜变天目碗,被列为国宝级文物,收藏在日本。读了此文,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国宝完好地保存在日本,如有日国宝回归,或能一见;忧的是世界上只有4件,笔者收藏的“曜变”、“稻叶”天目碗瓶,不知是真是假,如是真品,或可填补国内收藏之空白,现拿出请师友共鉴。

宋代建窑“曜变天目”玉壶春瓶,此瓶高11.3厘米,口径4.2厘米,足径4.3厘米,胎呈黄褐色,通体施黑釉,在瓶之表面,凸现漆黑的大小斑点,斑点周围幻化出蓝色晕环,蓝晕相连,形成4片较大的不规则蓝斑,分布于瓶颈四周,给人以小巧玲珑、端状奇幻之感,图录中刊登的和日本保存的“曜变天目”均为小碗,而此器却是玉壶春瓶,实不知专家学者们能否认可。

宋代建窑“稻叶天目”兔毫盏,此盏高6.7厘米,口径12.4厘米,足径4厘米,胎呈灰褐色,黑釉地,盏内外从口至心,密布无数金黄色和黄褐色的大小圆点,洽如繁星闪烁在漆黑的夜空,而每一个小圆点下,又拖着一条细长的银蓝色尾巴,与蓝色的兔毫纹交织在一起,又仿佛流星划过无边的天际。

建盏(天目瓷)


建盏

建盏(天目瓷),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该制品宋时为皇室御用茶具,传世并藏于日本的四只国宝级建盏“曜变天目”是饮誉世界珍宝。

产地

建盏产自建窑,“建窑”是我国著名的古窑之一,遗地位于武夷山下的建阳县水吉乡,它的制品在宋代已负盛名,由于宋时崇尚斗茶之风,故除了必需提供优质的茶叶之外,还需要有最适于斗茶所用的茶具。武夷山区宋时已出产天下名茶。在宋代所产的“建盏”又是当时上至至尊、下及士大夫们都认为是斗茶最佳的珍品。宋代的著名文人墨客就有一些名句来秒颂它。例如“兔毫紫瓯新”、“忽惊午盏免毫斑”、“建安瓷盌鹧鸪斑”、“松风鸣雷兔毫霜”、“鹧鸪碗面云萦字,兔毫瓯心雪作泓”、“鹧鸪斑中吸春露”等。

历史

这样有名的宋代建盏,当时已由留学我国的日本禅僧们带回国而传到国外。日本古籍亦有青兔毫、黄兔毫、建盏、建州垸等记载。15世纪以后,他们把建盏及黑釉器讹称为天目;今天“天目”已成为黑釉一类陶瓷器的国际通用名词。传世的建盏以日本最多,其中宋代的“曜变”、“油滴”等四只建盏已被定为日本国宝,是稀世之珍,极受重视,免毫盏反居次位。除日本外,美国许多著名博物馆也有建盏的收藏,由于J.M.普鲁玛曾调查过水吉的窑址,故密西根大学有较多的样品收藏。当然,我国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他处也收藏有建盏的宝贵样品,然而目前最大的宝藏之一似乎可以认为是未经多少发掘和清理的建窑古窑址。

70年代末,福建省博物馆的考古学者和60-70年代厦门大学的师生对建阳芦花坪窑址的一、二次发掘,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确定了“建盏是在龙窑中烧成的”,证明了“建盏的烧造年代创于北宋,盛于南宋及元初,而停烧或废烧于元末以后。特别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批青黄釉器,证明建窑早在晚唐、五代迟至北宋是烧制青瓷的地方。”

器型种类及其造型特征

建盏多是口大底小,有的形如漏斗;且多为圈足且圈足较浅,足根往往有修刀(俗称倒角),足底面稍外斜;少数为实足(主要为小圆碗类)。造型古朴浑厚,手感普遍较沉。建盏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每类分大、中、小型;小圆碗归入小型敛口碗类。①敞口碗:口沿外撇,尖圆唇,腹壁斜直或微弧,腹较浅,腹下内收。浅圈足。形如漏斗状,俗称“斗笠碗”。常见中、小型碗,偶见大型器)。②撇口碗:口沿外撇,唇沿稍有曲折,斜腹,浅圈足;可分大、中、小型。此类碗大型器比例相对 其他类碗较高,但成品率低,尤显名贵;中、小型器较常见)。③敛口碗:口沿微向内收敛,斜弧腹;矮圈足,挖足浅;造型较丰满。常见中、小型器,小型器比例较高,有的为圆饼状实足)。④束口碗:撇沿束口,腹微弧,腹下内收,浅圈足,口沿以下约1—1.5厘米左右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作用在于斗茶时既可掌握茶汤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汤外溢,该凹槽俗称“注水线”。此类碗腹较深,器型整体较饱满,手感重;常见中、小型器,中型器比例较高,为建盏中最具代表性的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建盏之一,出土或传世品最多 )。

唐山陶瓷需要品牌整合


近日,第七届唐山陶瓷博览会在河北省唐山市举行。唐山被称为北方瓷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自1998年以来,唐山市政府已连续主办了六届陶瓷博览会,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使唐山陶瓷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若论总体实力,唐山东升骨质瓷公司董事长李东升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唐山陶瓷工业基础好,有竞争优势,却没有做大做好。李东升认为,唐山陶瓷企业自我封闭,各自为阵。唐山陶瓷企业要打造北方瓷都航母,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行业协会,规范行业竞争。

李东升的感慨缘自于企业发展的困惑。东升陶瓷是唐山高档骨质瓷业的后起之秀。这个仅有两年历史,年产500万件生产用瓷的年轻企业在发展中,遇到许多要向同行老大哥求教的问题,诸如陶瓷工艺及品种的继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市场信息等问题,但唐山陶瓷企业间缺乏相互沟通的信息平台,每个企业都关闭门户搞研发,彼此封锁信息,缺乏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有时还彼此偷技术、挖人才,不正当竞争使企业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据了解,国内陶瓷行业竞争激烈,广东潮汕地区、福建、江西及湖南等省的陶瓷业近年来呈快速增长势头,由于唐山是老陶瓷工业基地,拥有专业技术人员和传统工艺,一些地区就到唐山挖人、挖技术,一些骨干技术人员被许以20万年薪挖走。

据说,陶瓷行业专业人员的忠诚度很低,企业里的陶瓷设计人员一年半载就跳槽走人的情况时有发生。令人悲哀的是,那些将人才挖走的外地企业—旦掌握了技术,又很快将交出技术的专业人员淘汰出局。

李东升分析说,无论与国内同行竞争还是与国外同行竞争,唐山陶瓷都没有显示出优势。唐山陶瓷真材实料,但花色品种不足,与那些低成本却花样好、造型新颖的南方陶瓷相比,在市场上缺乏明显优势。在价格上,与国外同类知名品牌相比,唐山陶瓷至多卖到千元,而欧美的名牌产品可以卖到上万元,价格相差百倍。问题不在质量,而是唐山缺乏真正的陶瓷知名品牌,小打小闹根本无法跻身世界陶瓷王国。

据了解,目前一些世界知名品牌的陶瓷产品都是中国生产的。在唐山也有这样的加工企业,用国内原料生产外国知名品牌,再卖给国人,绝大部分利润都被别人拿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唐山陶瓷企业要真正走向世界,还需按国际规则运作,在品牌宣传、包装等方面下大力气。

正在兴起的中小企业亟须技术、人才和信息,他们渴望尽快建立能够代表自己利益的行业协会,提供专业和人才交流信息以及技术咨询工作。令人遗憾的是,唐山陶瓷行业中具有领军地位的几家大型国有企业还没有表现出承担组建行业协会的热情。

陶瓷装饰的“八破”纹


在众多的绘画纹样中,有一种较为少见的“八破”纹。“八破”又称“吉破”、“什锦屏”,景德镇陶瓷彩绘艺人俗称之“锦灰堆”,是十九世纪后期出现并延续到二十世纪中期的一种特别带有市井文化品位的民间绘画纹饰。这种以残破文物片段堆叠构成的画面,纹式细致,大多是直接对实物的写生,追求形似逼真。表现出市民百姓的一种崇古复旧,追求风雅的审美心态和文化背景。虽然影响在后期有所衰淡,但随着现代陶艺的崛起,又成为诸多陶艺家绘制的背景纹饰之一。

“八破”中的“八”字是虚词。含有多、富、发等多重含意。“破”虽然是指残破的字画书笺,但隐喻了“破家值万贯”,“岁破吉生”的意思,八破纹的题材主要是金石碎犊的拓片、旧书散页,书画字简残片组合后叠成的画面。这与二十世纪初期西方现代艺术中的拼贴画(collage)极为相似,故有人以为西方的拼贴画源于中国,其实这完全是误会,因为“八破纹”中的残破形象,完全是手绘而成的,并不是由实物剪裁后拼贴在画面上的,两者之间有着材质形式本体上的区别。

典型的“八破纹”画面,残章断简往往带有火焚过的焦痕,所以名之为“锦灰堆”。“锦灰堆”一词出之元代钱选的《锦灰堆》图卷,文曰“世间弃物,余所不弃,笔之于图,消引日月”。受其影响,历代不少文人画家纷纷作“锦灰堆”画幅,以至陶瓷装饰中也渐成风尚,《中国古代陶瓷鉴赏辞典》的纹饰条目中,对“锦灰堆”也介绍说:“瓷器纹饰之一,兴于明代成化年间,是一种繁密的规矩图案画”。但这种“锦灰堆”的文图与真正意义上的八破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钱选的“锦灰堆”画的也是“螯、钤、虾尾、鸡翎、蚌壳、笋箨、莲房,各极像物之妙”。

陶瓷上的锦灰堆也是“即所谓折枝花果堆四面,明人称之为锦盆堆,意为各种名花,瑞果堆集其中,后在锦地上画折枝花,叫锦上添花”。综上比较,八破纹俗称的“锦灰堆”,是多少有点同名歧义的了。由此可见陶瓷上的锦灰堆的描绘对象是自然生长或农家养殖之物,或瓜果、或花卉,真正意义上的锦灰堆是与文字有关的文化遗存、或竹简古币、或字画拓片,这就是在题材上真正的歧义。

然而,陶瓷上也有真正含义的八破纹的画面。同治年间也出品过不少以八破为题材的瓷盘、笔筒等物件。笔者曾于好友处见一私藏的八破纹瓷盘,是光绪年间彩制的,边饰为四季花鸟,主饰则是《耕织图,介子园画谱》残籍、《墨龙图》破幅,信扎散页“康熙通宝”的损迹,其混杂堆迭,似无序无章却气韵一体,值得细品体味。然而有人断言这仅是一件博古纹彩盘,其实不然。博古纹的形象是完整的,而八破纹则是残缺的,这就体现了八破纹最基本的特征——“破”。这种纹饰的产生和涌现,可以说是在十九世纪末期时表现某种“废虚”情结。不仅暗示了中国社会发生了观念上的转折,同时也是对那时中国历史的真实写照。金石学的兴盛,诸如“残缺美”之类,审美观念的普及同时,列强入侵,江南文物毁于战火,这“毁烬残篇底蕴深,赢秦残酷不堪陈,当时古迹今难见,以此聊表旧精神”的八破纹的流行就并非是偶然了,显见是与当时的审美理念、社会现实,视觉经验有着直接的关系。

八破纹的风格是写实的,可以显出画家对实物写生的功力,力求达到逼真的效果。八破纹的背景是文化的,往往以文字的结体形式出现,有书信古籍,所简木犊,力求寓其古雅之气;八破纹的内容是历史的,可以追溯岁月的兴衰,寄托思古怀旧的情绪。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咸丰年的景德镇御窑厂出品的什锦屏纹瓷盘,边饰为开光山水,主题画面则是青铜古鼎和摩崖写法及《兰亭序》的拓片,且以半边字或半截字代替整字,这种风格与八破纹的形式极为相似。这固然反映了在十九世纪末期的好古风气,以及商贾市井小民附庸风雅的心理,同时也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陶瓷装饰中心的八破纹集博古、写实、通俗、商品为一体,也折射出近代中国新兴都市文化的一些审视特征。

现代陶艺的崛起,为装饰形式和表现题材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撷取领域,反朴归真的理念不仅局限于远古的、自然的、朴实的时空,也有文化的追求、历史的追溯、意韵的追索。于是不少人从“打翻纸篓寻灵感”的八破纹中得到了启发,在他们的陶艺作品中借鉴了八破纹的许多素材和形式,为其作品增添了许多意境和意味。如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何炳钦创作的《古风》亚光彩色喷花瓷瓶,以深褐色模仿了瓷器特有的天然色相,并残留了几处不同泥质的本色,即而在上面刻划出一些甲骨文字,点缀了九枚篆体阴刻印章,这种以亮色衬托主体的重色的装饰效果,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民族情感。而黄焕义教授设计的《城墙》陶艺作品,在嵌雕的连续残断的曲水槛字型的泥条上,于显著部位镶贴一块青花书写的《秋声赋》的破籍残页,于凝视中倍觉苍茫古拙,于沉思中愈显深邃博大。这都是把传统装饰题材与现代陶艺表现形式结合的范例,不仅具有民族的文化内涵,也有西方前卫陶艺的震撼魅力。

由此可见,具有民族文化特征、审美旨趣和时代背景的绘画纹饰,不管它怎样经历过“其潮起潮落”的盛衰,怎样经历变迁革新的演变,都是其主题思维及表现形式的延伸和张扬,都是其纪实性、包容性的传承和展示。八破纹所产生的影响和在现在陶艺中的应用,就雄辩地说明了这一点。

从十一届唐山陶博会看唐山陶瓷产业


陶瓷是唐山的一个特色产业,也是经济支柱产业之一,陶瓷博览会作为唐山陶瓷与外界商旅沟通的桥梁倍受唐山市委市政府与神会各界的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全国政协副主席林文漪、中国建筑联合会副会长叶向阳、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丁卫东、唐山市委书记赵勇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参观了展会。

纵观唐山陶博会唐山陶瓷囊括了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工业陶瓷等陶瓷的所有类别,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比较强势,建筑卫生陶瓷除惠达陶瓷外知名品牌甚少,工业陶瓷是利用陶瓷绝缘、防腐的特性做成电力材料、化学器皿的陶瓷器具,不过做工业陶瓷的很少,另有少数陶瓷机械设备生产企业和一些独做陶瓷出口贸易的外贸企业,他们与大量的陶瓷生产企业形成一个互补的产业链。

唐山陶瓷集团是唐山最早的陶瓷企业,产品涉猎也最多,几乎包括所有的种类,但在日用瓷方面最有实力,改革开放之后当地的陶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惠达陶瓷集团也是在那个时候成长起来的,它开始曾经作为唐陶集团一个分厂,而后驶入了发展快车道,在建筑卫生陶瓷行业闯出了一片自己的蓝天,在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远远超过了其他企业,成为历届唐山陶瓷博览会的焦点企业,本届陶博会上惠达陶瓷不仅有新颖的展品更重要的是有精彩的节目互动,可见惠达深谙展览会的传播套路。

提及陶瓷大家都会想到骨质瓷,骨质瓷是高档瓷器号称瓷器之王,最早产生于英国,在中国最早产于唐山,后唐山的骨质瓷技术流传到山东、山西、深圳等地区。唐山陶瓷已经形成了“红玫瑰”“海格雷”“隆达”等骨质瓷品牌,它们走品牌化道路各有所长,是当今日用瓷市场上十分走俏。话说回来,唐山陶瓷企业有很多,但真正形成品牌的却屈指可数,很多企业还是作坊式运。唐山陶瓷目前处于少数龙头于作坊生产并存的局面,亟需整合产业链打造产区品牌,以现有龙头企业为榜样发展品牌。

近年来,原有“三山一海”的陶瓷产区格局被打破,若干大牌企业各地建厂布局全国,有业内人士言唐山陶瓷不足为患,实属愚见。日用瓷和艺术瓷方面占据国内领先地位,以惠达为代表的唐山卫陶亦形成行业龙头,虽不如佛山产区名牌多,但作为老牌陶瓷产业基地有着古老的陶瓷文化底蕴与精湛的陶瓷生产技艺,加之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唐山陶瓷产区必有长足的发展。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唐山艺人破天目陶瓷烧制“秘诀”》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唐山艺人破天目陶瓷烧制“秘诀”》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唐山瓷器的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