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白瓷砖 > 导航 >

隋代白瓷概述

隋代白瓷概述

白瓷砖 爵士白瓷砖 瓷砖墙面

2020-08-05

白瓷砖。

隋代的白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晚于青瓷,是在青瓷烧制的基础上产生的。白瓷与青瓷的唯一区别是白瓷胎釉的原料中含铁量甚少,其他生产工序并无差异。考古资料表明,白瓷的出现不是在青瓷发达的南方,而首先是在北方地区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白瓷在北朝时期已露端倪,烧制成功是在隋代。 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河南安阳发掘的隋开皇十五年 (595)张盛墓,出土了一批白瓷。这种白瓷虽然还带有若干青瓷的特征,但较之北齐武平六年(575)范粹墓出土的白瓷要好得多,胎釉中的含铁量较前减少,烧成温度有所提高,施釉技术也有改进,从而增加了器物的白度与坚硬度。瓷器的造型也较前大为丰富,表明器物成型技术有明显的提高。晚于张盛墓15年的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 (608)李静训墓出土的瓷器中,既有青瓷又有白瓷。白瓷胎洁白,釉面光润,胎釉已经完全看不到白中闪黄或白中泛青的痕迹。隋代白瓷尤以龙柄双连瓶和龙柄鸡头壶称最。双连瓶的造型奇特,制作精致。龙柄鸡头壶仍是魏晋南北朝以来青瓷的传统器形。西安郭家滩隋大业元年 (605)墓出土的白瓷瓶、姬威墓出土的白瓷罐,更是隋代白瓷的佳作。以北齐武平六年 (575)范粹墓出土的初期白瓷为起始,到隋大业四年 (608)的李静训墓为止,仅仅经历了短短的30余年,白瓷的发展就已迅速地成熟了。

范粹墓出土早期白瓷

范粹墓是一座北齐墓葬,具体年份是北齐武平六年(575),距离隋代开国仅六年。这些瓷器就是“最早”的纪年白瓷了。这批瓷器还是有很多青瓷的影子在,但很明显,主观上是在往白瓷靠的,只不过由于技术难度,还没有完全排除掉氧化铁的干扰,呈色并没有那么白净,但胎是经过淘洗的,也没有施化妆土。

张盛墓出土白瓷

张盛墓出土白釉棋盘

张盛墓出土白釉贴花壶TAOcI52.COM

张盛墓出土白釉四环足盘

隋开皇十五年(595),经过了20年发展过度,这时候的隋代从战乱到一统经济开始复苏,生产力得到了发展,白瓷也在这个时间节点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这时候的白瓷已经比范粹墓的要好得多了,胎釉中的铁含量减少了,白度变高了,连烧造温度也有所提升。

李静训墓出土白釉双系龙柄鸡首壶

李静训墓出土双把双身壶

李静训墓葬中出土器物虽然造型上继承了南北朝时期的风格,但是釉色方面与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瓷不可同日而语了。可见历经三十多年的尝试,此时的白瓷已经基本烧造成熟了,剩下的只是优化。

隋姬威墓出土束腰白瓷盖罐

隋大业六年(610),隋代制造业进入鼎盛时期。至此,隋白瓷进入一个高峰期,大量不施化妆土便可达到很高白度的器物开始出现。 长期以来,隋代白瓷虽然在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不少,很多又出土于具有确凿纪年的墓葬之中,然而烧制这些白瓷的隋代窑址却一直未能发现。1982年,继唐代邢窑白瓷窑址发现以后,在河北内丘与临城交界处的贾村发现了隋代烧制白瓷窑址一处。贾村窑既烧青瓷又烧白瓷,白瓷中又分粗白瓷和细白瓷两大类。粗白瓷一般胎质灰白,为了增加瓷器烧成后的白度,施釉之前,先施一层“化妆土”,然后在“化妆土”上施一层透明的白釉,这类粗白瓷以微微闪黄者居多。细白瓷一般胎质洁白,在胎釉之间不施“化妆土”,制作也较粗白瓷精致。 隋代白瓷窑址的发现,不仅证明隋代白瓷烧制技术已臻完善,而且也解决了隋代墓葬中出土的部分白瓷的窑口问题。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又根据《国史补》中关于“内丘白瓷瓯”的记载,在内丘城关发现了隋唐时代的窑址多处。内丘白瓷窑与贾村窑相类似,烧制的白瓷同样有粗细之分,也有施“化妆土”与不施“化妆土”的区别,可以看出它们同属于一个瓷窑系统,两窑有着共同特征。考古工作者在内丘隋代窑址中还发现了一种高白度的具有透明度较高的白瓷,虽然数量较少,但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发现,由此证明,在唐代邢窑白瓷以前,白瓷在这一地区已经发展起来,并达到了一定高度。从所发现的白瓷残片看,大致可以看出是碗,平底,足心微凹,足高外撇,去一周,近底处丰满,壁斜直,器里满釉,器外施釉不到底,制作极为精细规整,胎洁白细腻,透明度高,断面呈油脂光泽,胎厚0.3~0.8厘米,造型与隋墓出土的碗式相同,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定结果表明,胎料中含氧化铝高达26.8%,而含氧化铁仅为0.34%,反映出中国北方白瓷所具有的高铝低铁的特点。其中,氧化铝的含量大幅度增加,说明它是在1300以上的高温下烧成的,且坯体中莫来石针状晶体生成较多。这类白瓷证明隋代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高温还原烧造的技术,为唐代白瓷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精选阅读

白瓷的发展概述


湖南长沙东汉墓已出现早期白瓷。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曾出土比较进步的白瓷,但成熟的白瓷要到隋代才出现。陕西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李静训墓出土的白瓷,胎质洁白,釉面光润,胎釉已不见白中闪黄或泛青的现象。隋代白瓷已较普遍,河南内邱邢窑曾发现隋代窑址。唐代达到极盛时期,已查实北方地区生产白瓷的窑址有河北内邱邢窑、曲阳窑,河南巩县窑、鹤壁窑,密县窑、登封窑、郏县窑、荥阳窑、安阳窑;山西浑源窑、平定窑,陕西耀州窑,安徽萧窑等。其中以邢窑白瓷为代表,与南方地区越窑青瓷相匹敌,世称“南青北白”,为唐杜甫赞诵的四川大邑窑,至今未查明其产地。

南方地区未发观唐代白瓷窑址。唐代广州亦曾产白瓷。唐代对白瓷的白度要求很高,因此在部分较租的瓷胎上,先施化妆土,以增加烧成后的白度。到中、晚唐,已多数采用高质量的坯料,因而减少或不用化妆土加工瓷胎,其精品已达体薄釉润,光洁纯净地步。五代时期,白瓷生产仍以北方为主,唐代窑场大多继续烧造,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曲阳窑、鹤壁窑、耀州窑的黄堡镇和玉华宫窑等。晚唐、五代墓中多次发现带有“官”字款的白瓷,其中多数应属河北曲阳窑及辽白瓷。

景德镇五代窑址是南方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白瓷产地。宋代白瓷以河北曲阳的定窑为代表。山西介休、盂县、平定和阳城窑也都生产白瓷,四川彭县窑的仿定窑瓷,曾有人误认为唐大邑窑。此外,河南地区某些瓷窑也在烧制白地黑花器的同时,生产白瓷。泗州窑和宿州窑在南宋初已有仿定器的制作。福建德化宋代亦曾烧造白瓷。元代纯白瓷的制作已趋于低潮,景德镇枢府器卵白釉的烧制成功,对明代白瓷的成就有很大作用。明永乐时期的甜白釉是白瓷史上的最高成就。但由于青花瓷和斗彩、五彩的盛行,纯素白瓷的制作已渐趋低落。除景德镇外,福建德化的白瓷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其特征,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因此有“猪油色”、“象牙白”之称。

中国瓷器制作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除了高贵典雅的青花和色彩艳丽的彩瓷外。素雅的白瓷也是人们喜爱的一个品种,虽然看上去没有斑斓的花纹和艳丽的色彩,但在朴实无华中,它展示给人们的是那自然天成的美。白瓷一般是指瓷胎为白色,表面为透明釉的瓷器。在上海博物馆中珍藏了很多唐代白瓷。这些唐代的白瓷制作讲究,胎土淘洗洁净,杂质少,个胎很细,而且白度比较高,上了一层透明釉以后,反映出来的颜色很白,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曾推崇唐代邢窑白瓷为上品,并形容它的胎釉像雪和银子一样洁白。

清光绪 ·素烧白瓷仿铜器

隋代陶俑


隋代陶俑与前代相比,又出现许多新的造型。如侏儒俑、僧俑、十二生肖俑等。其中生肖俑形式多样,在墓中置生肖俑,有祈祷亡灵顺生之意。

隋代女俑有两种形象,一种身材修长,秀眉凤目,发髻平阔、高耸如冠,身着窄袖长裙,裙腰高齐胸口,手持乐器或翩翩起舞;另一种身材丰满,头顶双髻,内着圆领短衣,外套大袖衫,下着垂足长褶裙,裙带束于胸间或腹前,几乎垂至地面,姿容娴静端庄。一些侍女俑头梳双髻,身着窄袖衫,下束长裙,作捧物、奏乐、推磨、烧火等姿态。隋代文吏俑与南朝末年俑较相似,头顶高冠,宽衣博带,拱手而立,面部较南朝俑更丰满。男仆俑大都长衣束腰或短衣短裤,还有的上身赤裸,呈各种劳动的姿态。武士俑身着甲胄,有的下着长裙,张口怒目,手持盾牌或兵器,姿态表情与北朝武士俑相似。还有一些甲马武士俑,与北朝基本相同。胡俑较多,深目高鼻,有的袒胸束腰,有的着胡服,作牵马、牵骆驼状。

除人物俑外,隋代的动物俑也很出色,马的造型初步具备了唐代的形态。鬃长体壮,辔饰俱全,有的后背佩对称式梅花或寄生(即战马所披铠甲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马的后鞍桥,竖于马的尾部)。骆驼俑大都塑造于座板上,四肢强劲,双峰间驮有货物。

在隋俑中,牛拉车的造型很多,与前代相比,牛的身躯浑厚肥壮,四肢短粗,有的笼辔俱全。其他动物俑的塑造多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活动情景,如母子羊、母猪哺崽、双鸭相戏等,都有着一定的情节性,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总之,隋代陶俑艺术继承了传统的艺术风格,作风简朴,造型规整,人物面部丰满,比例匀称,仪态端庄,特别注重于对人物面部表情及服饰衣纹的刻画,为唐代塑造工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白瓷瓷器


唐代白瓷窑口多集中于北方,主要有河北的邢窑、定窑,河南的巩县窑、密县窑、山西的浑源窑、平定窑、陕西的黄堡镇窑。五代时期,江西景德镇也开始烧造白瓷。

邢窑白瓷按其胎、釉的质地,可以分为粗、细两大类。粗白瓷的胎质又有粗、细之分,粗胎的一类胎色灰白,胎质粗糙;细胎的一类胎体致密,胎色较淡,但仍不够白,往往施一层白色化妆土。粗白瓷的釉质较细,有些还有细碎的纹片,釉色为灰白或乳白色,还有黄白色。细白瓷的胎色纯白,个别的白中闪黄釉质很细,釉层中有微细的小棕眼,器物多施满釉,釉色纯白或白中微泛青色。邢窑白瓷多是素面无装饰,唐代中期以后特别是晚唐五代,邢窑常常采用雕塑、堆贴、印花、刻花、压边、起棱、花口等装饰方法。

唐初定窑瓷器胎质较粗,胎色为青灰色,淘洗欠精者呈褐色,瓷胎均己烧结;白釉器物内璧施满釉,外施半釉,釉面光润,积釉处呈灰色。唐代中期,胎土经过仔细淘洗,胎质坚硬,胎色纯白,釉直接施于瓷胎上,无化妆上,釉色乳白,个别积釉处呈灰绿色或浅青白色,釉质细洁失透。晚唐至五代时期胎土质地此前期更细,胎壁薄而轻巧,釉质细洁,呈乳白色,器物除底足等接触面外,均施满釉。

晚唐五代直到宋初,定窑还有一种带有"官"或"新官"款字的精白瓷,其基本特征是:胎薄轻巧,质地细洁,呈纯白色;釉面滋润,釉为乳白色或白中泛青色,除底足外,均施满釉。一般讲,"官"、"新官"款宇刻在胎薄细腻、制作精巧,釉色纯白或白中闪青器物上的,属于唐、五代时期;刻在釉色白或白中泛黄或部分微微闪青,有时带有刻划花装饰器物上的,属于北宋早期;刻在用覆烧法烧成,口沿无釉并带有刻划花装饰的器物上的,则属于北宋后期。

邢窑白釉碗 唐 直径14.3厘兴

口外卷贴壁成唇,斜弧壁,浅宽足似璧,全器光素无纹。胎体坚致,釉色雪白,有"类雪类银"的说法。

白釉双龙耳瓶 唐 60.8X12X15.5厘米

此瓶盘,弦纹长颈,长圆鼓形腹,平底。两只龙柄连接于盘与瓶肩之上,龙口紧紧衔住盘,形成了此瓶最突出的部分,给人以匀称稳重之感,同时亦便于提拿,集装饰性与实用性于一身。瓶身通施白釉。此类器物形成于隋代,盛行于唐代。

邢窑白瓷执壶 唐 高33.2厘米

邢窑白瓷在唐代与越窑产的青瓷同时著称于世,代表了唐代瓷器生产的两大主流。此壶线条流畅,造型优美,胎质坚硬,釉色洁白莹透,通体素净,有 "美银类雪"的美誉。

白釉广腹盖瓶 唐 高 14.6厘米

德化白瓷与景德镇白瓷的异同及特点


明代德化白瓷有其独特的风格,它不仅与唐、宋时代其他地区的白瓷不同,而且与景德镇同时期生产的白瓷也异样。它们之间不同点主要有:

(1)瓷胎致密,透光极其良好,为唐宋其他地区白瓷所不及。唐宋北方白瓷,是用氧化铝含量较高的粘土烧制的,粘土内含助熔物质少,故器胎不够致密,透光度较差。而德化白瓷则用氧化钾,含量高达6%,烧成后玻璃质较多,因而它的瓷胎致密,透光度特别良好。

(2)从釉面上看,德化白釉为纯白釉,而北方唐宋时代的白瓷釉则泛淡黄色。元、明时代景德镇生产的白瓷却白里微微泛青,与德化白瓷有明显的区别。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不仅与原料的化学组成,特别是氧化铁、氧化钛的含量有关,也与烧成气氛的性质有关。北方白瓷的特点是胎、釉中Tio、Aio含量比较高,烧成时采用氧化气氛,故瓷器呈现白中泛黄的色调;景德镇白瓷的特点是胎釉中Fe、Tio、Aio含量均较适中,烧成时采用还原气氛,故瓷器呈现白里泛青的色调;德化白瓷的特点是胎釉中的Feo含量特别高,烧成时采用中性气氛,所以德化白瓷就比唐宋北方白瓷和景德镇同期生产的白瓷釉色更纯净。从外观上看,明代德化白瓷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因此有“猪油白”、“象牙白”、“少女白”之称。流传欧洲后,外国人又称之为“鹅绒白”。直到现在,法国人还以“中国白”直呼德化窑白瓷。

字串8

我国陶瓷历史中的青花瓷概述


青花瓷是瓷器大家庭中的一个品种。所谓“青花”,青者,乃青色之意,而花者,则为花纹。这些瓷器或单色,或三彩,品种繁多,釉色丰富。

青花瓷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中,汇聚着千姿百态的陶瓷器,而其中的瓷器更是“独领风骚千百年”。这些瓷器或单色,或三彩,品种繁多,釉色丰富。特别是傲立于世界陶瓷艺术之林的青花瓷,更以其独特的风韵受到人们的青睐。

回眸历史青花瓷是瓷器大家庭中的一个品种。所谓“青花”,青者,乃青色之意,而花者,则为花纹。也就是说,瓷匠在事先做好成型的胚胎上,用钴料在其上面绘制花样纹饰,然后再施一层透明釉,用1300度左右的高温一次烧成,釉下便呈现出蓝色花纹,人称“青花瓷”。

这种青花瓷通常以白色衬底,蓝色的花纹也不尽相同,且各朝代都有其不同的风格,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人物仙佛、民间传说等等,各种题材几乎都有涉及,不仅具有传统的中国水墨画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清新、雅洁、明朗的视觉享受,而且由于其“花”在釉下(即“釉下彩”),不易磨损和褪色、花纹稳定等优点,故而自问世以来就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

除此之外,不可否认的是,青花瓷还具有其他瓷种不能比拟的优点,无论是原料还是制造上,前者所含钴的天然矿物,不仅国内有,国外也可进口,原料比较充裕;而后者在烧制中窑内气温对其影响较少,因此成品率相对较高。这就决定了青花瓷在所有瓷器中所呈现的独特魅力。

趋于成熟关于青花瓷的起源,史料曾多有记载。但据古陶瓷研究专家李正中和朱裕平合著的《中国古瓷汇考》一书中说,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早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制成了以钴为呈色剂的白釉蓝彩罐钮。1948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出土的白釉蓝彩三足罐和1988年在河南鹤壁市集西部唐瓷窑址中出土的釉下彩绘残瓷碗等,均佐证了“青花瓷是中国人发明”的。只是到了元代中后期,青花瓷在经过长期的酝酿探索中,才完全成熟并得到了蓬勃发展。

而明清两代,青花瓷则更加成熟,烧制窑口几乎遍及大江南北,其中尤以江西景德镇的青花瓷为最,从而使之成为了中国青花瓷器烧制的主要产地,官窑的精致不凡,民窑的质朴庄重,有不少甚至还越洋过海,远销世界各地,成为了中国瓷器业的代表与象征。

定窑白瓷的历史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曲阳涧磁村及东西燕州村,古代属定州而名。宋定窑白瓷因进贡宫廷,“白定”扬名陶瓷史,淹没了唐、五代定窑器及宋“紫定”、“黑定”、“绿定”的工艺成就。在此,有必要追溯一下唐定窑史,以还定窑真实面目。

定窑白瓷源于唐邢窑白瓷,唐代“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使得唐邢窑白瓷名噪天下。但唐邢窑“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几乎均属于日用瓷,后远销海外,成为唐代产量最多的出口瓷。字串6

河北唐邢窑衰落之后,河北唐定窑继而代之。进入宋代,定窑兼烧酱釉、黑釉和绿釉,即著名的“紫定”、“黑定”和“绿定”。其实宋定窑中的“紫定”、“黑定”和“绿定”,是中国陶瓷史上除青釉之外最具历史文化收藏价值及美学评判价值的高古颜色釉瓷,先说“绿定”,文献上无记载,仅见一件窑址标本“绿定刻龙纹花纹器”,龙纹刻法犹如“白定”。绿釉始见汉绿釉陶,而宋“绿定”却是陶瓷史上最早的绿釉瓷。次说“黑定”,黑釉始见于东汉的德清窑黑釉瓷,德清窑以黑釉瓷壶闻名,其黑釉本身枯涩,其名声在于器型。宋建窑黑釉茶盏美在于黑釉之窑变纹、窑变斑。而宋“黑定”美在于胎体洁白,黑釉晶亮莹润。再说“紫定”,“紫定”是宋以前高古瓷中唯一可以与景德镇元明清颜色釉瓷媲美的一种颜色釉,源于仿酱色漆器。古玩市场上,民窑“紫定”器要比民窑“白定”器贵十倍以上。苏富比1997年香港拍卖会上,一件类似宋定窑“紫定”器的宋耀州窑酱色釉梅瓶,拍卖估价已达220万至280万港元,如真品宋“紫定”器,估价还应更高。

回到宋定窑白瓷。白瓷是宋定窑的主流产品,也是代表性的产品。北宋早期定窑白瓷多为盘、碗、碟、杯、盒子、瓶等日用器。装饰有模印、贴花、浮雕、划花和刻花四种。纹饰以浮雕莲瓣纹居多,莲花瓣肥,器底刻划“官”或“新官”字铭的多为晚唐、五代的产品。

北宋中期定窑白瓷出土器不多,浮雕莲花瓣纹明显减少,葵瓣口碗也少见。“紫定”器多为北宋中期,此时耀州窑也出现酱色釉器物。

北宋晚期,定窑白瓷佳品多,刻花装饰线条有的粗犷有力,也有的纤细流畅。多以印花装饰为主,构图严谨,层次分明。有牡丹、莲花、凤凰、孔雀、鹭鸶、鸳鸯、水鸭、鹦鹉、游鱼等,其纹饰模本采用定代缂丝纹样粉本刻模,因此工艺成熟。北宋晚期定窑为官府定烧宫廷用瓷,典型器为宋定窑牡丹纹大盘,印花云龙云凤大盘。

宋定窑白瓷鉴定:胎质坚实,釉面有泪痕釉,釉中有竹丝刷纹,为鉴定要点,釉色白中微闪黄色为典型特征。当代新仿品,胎质过于细腻,釉面可见泪痕及竹丝刷纹,釉色多闪青白,刻划纹呆板,凹凸生硬。没做旧之器有贼光,做旧釉面呆涩,刻有“官”字铭器,多太精细,无古朴之气。古玩市场宋定窑白瓷碎片较多,可藏几件作为鉴定标本。

可惜,北宋汝窑瓷进宫廷后,原宋宫廷“宠器”定窑白瓷被弃,原因定窑白瓷器口有芒,汝窑天青釉更完美。

白瓷似水 艺术如火


它摆放在我眼前,咧着嘴笑得很肆意,一眼半张,一眼微闭,满脸的舒适安逸。右手玩弄着石球,左手高举头顶,食指直指天空。没有明亮深邃的眼神,却散发智慧的光芒;没有严肃庄重的神态,却传达慈悲为怀的信念;没有衣冠楚楚,却不禁为之肃然起敬。更妙的是那高擎指天的食指,道出了他坦荡释然的广阔胸襟,天地又奈我何?快乐独自在哉。这尊独特的弥勒佛出自瓷艺大师陈仁海,它有个同样让人豁然开朗的名字——欢喜就好。

漫步于他所创办的中国白艺术宫,周围满是瓷光玉色。初次观赏德化白瓷,便为其内涵神韵所倾心,细看之下,更为其优质外形和精湛技艺所折服。中医总结有“望闻问切”四诊之说,现在也容我为欣赏白瓷一用。“望”:其质材纯净无暇,洁白如牛奶,又细致如丝绸,整体素净又不失典雅。“闻”:在灯光照映下,瓷体胎薄而透亮,泛着安静详和的光;用手指轻扣瓷身,声音圆润而有力。“问”:在对细腻的做工惊奇之后,一问得知,每件作品都是将捏、雕、刻、镂等多种技艺结合起来完成的,可想象费工之大,耗时之久。“切”:伸手轻抚之,瓷体表面如丝质般顺滑,又如玉器般冰凉宜人。

这就是令人惊奇的德化白瓷,以轻灵透雅的姿态,如水般涓涓细流。

他坐在我身边,微笑,沉默,思考,诉说,状态缓缓变换着,但维持着亲切感,怎么不像想象中不可触及的艺术大师?“我刻画的弥勒佛是我年老时的理想。”陈仁海这样说,也一语点破了我的困惑。正是如此淡泊乐观的心态才塑造出如此多生动饶有神韵的作品,才处世不惊,始终坚守着自己的理想。

佛说:前世千百次的回蓦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而对于艺术家和白瓷,偶遇是为了千百次的回蓦。大概只有大师自己知道,每件作品中倾注了多少他对艺术的孜孜求索。不像白瓷表象的冷峻无情,承担着白瓷作品灵魂的艺术富有激情和感染力。它的形式多样,只有在相互碰撞后才衍生出微妙的火花。它是在完成对自我的审视、对历史的通晓、对生命的领悟之后而形成的一种对白瓷全新的认知。

伟大的艺术总能使人进入没有休止的思考之中,正如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生生不熄。

听说,德化白瓷如清泉般不染烟尘、清润纯净,可我分明也看到瓷中跳跃着一只名为艺术的火精灵。

隋唐白瓷与青瓷


唐(公元618年—907年)和五代(公元907年—960年),是中国瓷器的第一次发展高峰,出现了著名的北方白瓷和南方釉下彩瓷。

白瓷是一种胎和釉都呈纯净洁白色的瓷器。它是在青瓷的基础上,通过对原料的进一步选择淘洗,并降低胎、釉中铁含量而烧成的。中国最早的白瓷出现于北朝北齐(550年-577年),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年)凉州刺史范粹墓出土的一批白瓷碗、杯、长颈瓶可作为代表。这些瓷器胎质和釉色均呈乳白色,但某些釉层中略泛青,仍保留着青的瓷痕迹,是创烧阶段的产品。

隋唐以后,白瓷的烧制技术进一步提高,色调日趋稳定,器形更加精巧秀丽,成为深受上层社会喜爱的日用器。陕西西安郊区出土的隋大业四年(608年)宗室贵族少女李静训墓中,发现了多件精美的白瓷小扁瓶、小盒、小罐等。其中最令人赞叹的是一件白瓷龙柄鸡首壶,高26.4厘米,通体以片纹白釉装饰,造型修长俏丽,夸张的龙首柄和昂首高鸣的鸡头更增添了华美的装饰效果。这批白瓷釉色已不见泛青或泛黄现象,说明白瓷工艺已走向成熟。

唐代白瓷窑址和瓷器多发现于北方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及安徽地区,长江以南则很少见,因此素有“南青北白”之说,即北方以生产白瓷为主,南方仍以生产青瓷为主。

这一时期,南方的青瓷在前代基础上稳步发展,仍以浙江越窑知名度最高。其胎质细腻致密,器形规整,釉层匀净,呈色青黄或青绿,温润如玉,光洁似冰;品种主要是用作食具的碗、盘和酒器、茶具,还有各式灯、枕、唾壶、印盒、粉盒等;造型增加了大量仿植物花卉的外轮廓,如荷叶形碗、莲瓣形盘、海棠式碗和葵瓣口碗等,器物整体或口沿部有的像盛开的海棠,有的仿佛出水的荷叶,起伏坦张,婀娜多姿,令人爱不释手。

晚唐到五代,越窑曾一度成为专为皇室烧制高级青瓷的官窑,所烧之器,臣僚百姓不得使用,故称“秘色”瓷。唐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中赞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秘色瓷的“千峰翠色”究竟是什么颜色,人们却有着不同的理解。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中出土了大批唐皇室供奉的佛教文物和各类精美供器,根据同时出土的记录这些器物名称的石刻“物账”,地宫中出土的16件青瓷器均被称为“秘色瓷”,人们才终于见识了皇室御制秘色瓷庐山真面目。这些秘色瓷呈现两种不同的釉色,除两件平脱瓷碗为青黄色外,其余均为青绿和湖绿色,釉色纯正,釉质晶莹润澈,釉层均匀细腻。这些瓷器造型简洁明快,有数件仿植物外形,如秘瓷八棱净水瓶,颈细长,肩腹部有八条竖向凸棱外鼓,呈瓜样。又如一件秘瓷盘口沿作五曲花瓣形。这些凸棱和凹曲的转折处分界明显,表明其成形操作十分严格。

乐烧(Raku)概述


“陶艺”进入到现代人们的生活中,早已是相当普遍的事,近年来台湾的作陶人口爱陶人口、以致陶奖、陶艺展,都在急剧的增加。陶艺作品所展现的造形、质感、釉彩,及其制作过程,甚至都已纳入从幼稚园到国中等各级学校的基本课程中。换句话说,陶艺在当今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和认识。然而,有一种在陶艺领域中最富活泼与变化性,且也最为简便的项目──“乐烧”,却并不是那么广为人知。

“乐烧”(Raku)的作法源自日本,早在十六世纪日本幕府时代即已出现,但仅限于传统茶道上的某一流派使用,特别是茶碗方面,本世纪流传至美国,才广为流行,且也大异其趣,发展出“美式乐烧”,也就是应用在纯粹的创作方面,因而它的创作空间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在台湾,乐烧也普遍受到陶艺工作者的采用,其作法如下:

1.先将成形完毕的坏体素烧(800~1100℃)。(其坏土必须掺入10~20%的熟料或匣钵粉,使能承受急剧升降温,而不至爆裂。)

2.上釉方面:以淋釉、浸釉、喷釉或涂彩等方式皆可,施于素烧过的坏体,然后放入窑里烧成。由于乐烧的特点都是刻意不将坏体烧至瓷化,以能进行薰烧而吸附碳素,因此其烧成温度都较低,所以大都施以含铅或硼的低温釉。

3.窑烧方面:一般都是自制的简便乐烧窑,它是以厚约3公分的耐火棉,用粗铁丝网固定住,卷成或折成窑壁,底座则是用耐火砖铺叠而成,中间架以瓦斯喷火嘴。将坏体装窑后,点小火烘烧,逐渐加大火势,直到坏体通红而表面的釉药也呈现光泽,这表示温度已经达到使釉药熔融的程度(可稍微掀开窑盖,*目测得知)也就是说可以准备熄火出窑了。至于多少的温度可以达到这个程度,则视釉药调配所适合的温度,一般都在900~1100℃左右。

4.出窑:事先准备一铁桶,内置碎报纸、木屑或是个人所偏好的有机物,如干树叶或龙眼壳等。出窑时最好由两人从两端将便窑提掀移开,此时即全部露出通红坏体,事不迟疑,尽速用火钳将坏体一个一个挟入铁桶内,顿时,桶内报纸木屑被点燃,喷出熊熊大火,煞是过瘾,像是浴火重生般,令人期待着精彩作品的诞生!

5.冷却与还原:火红的坏体挟入桶内,里头的物质被点燃,待火舌大肆的窜升时,盖上桶盖,此时由于空气被阻绝,火舌随即消失,而被浓浓的白烟所取代,而呈闷烧的还原状态。大约经过15~30分钟的闷烧,再挟出丢入水中,以防再氧化。

6.完成:出窑的作品在水中冷却到不烫手的程度,即可取出,用粗菜瓜布将表面所粘附碳屑及游离的碳素刷除掉,再用水洗净,完成!从坏体排窑点火到出窑冷却可以拿在手上,所操作的时间大约是二~三小时。

乐烧作品的特色:

1.低温烧成,所以坏体并未瓷化,吸水性强,亦较脆弱。

2.急速还原的结果,不仅使坏体吸付碳素,呈现浓淡不一富变化的黑色色调,而将釉彩衬托得更鲜丽,另方面也使得釉药里部分的金属氧化物,被还原成纯金属,而在表面形成具有闪光性质的金属膜,颇为光彩炫烂!

3.由于急速的冷却,容易造成釉药的冰裂效果,细碎的裂纹,也是很好的装饰效果。

4.釉药的调合,常以铅或硼做为媒熔剂,此为含毒之重金属,因而烧成的器皿不可用为食器。

5.坏体在铁桶内还原的时间、程度,各有不一,且桶内所置的有机燃物也可随意变化,因此烧出的结果,随机性很大,很难模仿复制。

操作时的安全事项

1.装备必须齐全:耐火手套、耐火围裙、面罩、火钳、铁勾(用以移开窑壁),以保护操作者免于灼伤。

2.操作的场合:应审慎选择室外、通风良好、上头无遮蔽物、周围宽敞无易燃物者。

3.烧至釉药即将熔融时,应避免吸入釉气(有毒)。

众所周知,陶艺是结合粘土、雕塑、釉彩及火的一门综合艺术,其中“火”是使之所以成为“陶”最重要的一个媒介,否则,无论你的造形`多么美好、创意多么特殊,都只是停留在“土”的雏形阶段,称不上是“作品”!而窑烧的方式无论是瓦斯或电或材窑,都是在完成窑烧后,让作品在窑里长时间的冷却后才取出,一般来讲,退温的时间越长越好,以避免急剧的冷却导致坏体的爆裂,然而乐烧的作法刚好相反,它是当窑火烧至顶温,坏体通红时,立即将之夹出,丢入置有碎报纸、木屑的铁桶内。因此,这是一种既刺激又好玩,既快速简便又绚烂的烧法!在几个小时短短的时间内,即能看到成果,是陶艺推广活动中,常被采用的示范表演项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