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艺宝瓷砖 > 导航 >

神奇绝妙的华艺钧瓷

神奇绝妙的华艺钧瓷

艺宝瓷砖 欧诺神瓷砖 诺神诺瓷砖

2020-08-11

艺宝瓷砖。

钧瓷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河南省禹州市神镇是钧瓷的故乡。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蕴的文化内涵而成为经典的中国文化艺术瑰宝。钧瓷堪称享誉海内外的名宝奇珍,它以其古朴端庄的造型、出神入画的窑变、精美绝伦的釉色、雅而不俗的韵致,显示出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领域中的尊贵地位。华艺钧瓷厂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不断研究探讨钧瓷神奇绝妙的奥秘,和钧瓷爱好者携手合作,光大这一民族文化遗产,使产品成为极具品位、高雅的艺术品。

单单一种钧瓷作品,现在已不能充分激发大众的购买与收藏兴趣,一般而言,绝大多数人对钧瓷的历史文化内涵都不甚了解,或是一知半解,或是知其好而不知其所以好。钧瓷君临天下1300余年,自唐宋以来历代皇帝御批为“神钧宝瓷”、“奇珍异宝”、“精妙绝品”,名门世家传颂的“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雅堂无钧,不可夸富”的美誉。

华艺钧瓷的釉色朴素大方,釉面浑厚,恰如高山披红霞温暖可心,青若雨过天晴,白若冰雪玉肌,高雅绝伦,经窑变成色,出彩渗化,极富自然神韵和艺术灵犀,看似无形,实则有形,鬼斧神工,变化莫测。 www.TaoCi52.coM

华艺钧瓷秉天地之灵气,得自然之造化,所烧制成的钧瓷五颜六色,神奇妙绝,千钧万变。如冰片纹、珍珠点、鱼子纹、蚯蚓走泥纹,血爪纹,星辰满天,春风化雨、雨过天晴等一幅幅神奇的图画。世人观之,赏心悦目;听之,如雨击器;摸之,光滑如镜;想之,回味无穷。

华艺钧瓷公司位于“钧都”神镇解放路西段,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并在吉林、深圳、淄博等地设有钧瓷艺术研究销售总公司,品种规格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目前是钧瓷行业规模较大的厂家之一。

taoci52.com延伸阅读

让民艺回归“民艺”


自从2004年8月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3月印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如火如荼地展开。作为“非遗”技艺主要形式和载体的传统手工艺,特别是来自民间的各种手工艺品,比如脸谱、剪纸、陶瓷、泥塑、糖人、刺绣、木雕、石雕等等,频频出现在各种节会、庙会、博览会甚至是文创展览会上,虽然琳琅满目,但似乎少了很多“精气神”。不同品类之间大量的抄袭和模仿,制作工艺粗糙,让本来应该“百花争艳”的草根艺术缺少了生机。

一、何为民艺?

民艺泛指民间艺术,是相对于所谓的“文人艺术”“宫廷艺术”“贵族艺术”而对乡野艺术所做的界定,也就是“草根艺术”。广义的民间艺术是指民间艺术从业者或劳动者个人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为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日用问题或为满足民俗民风的需求而创造的各种物品或者文化艺术形式的总称,涵盖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地方)音乐、民间(地方)舞蹈和民间戏曲等多种艺术门类;狭义的民间艺术则偏向民间(地方)造型艺术,包括了乡土美术(绘画)、乡土手工艺等各种物的表现形式。民艺创作者(民间艺人)往往以生活所需就地取材,以传统的手工艺方式满足日用和仪式需要。作品往往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与民俗活动密切相关,从而使得作品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比如元宵节的灯笼、端午节的龙舟、盛产竹子之地的竹刻、社火之乡的脸谱等等,饱含着手艺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民间工艺美术形式多样,按照取材材质可以分为纸布皮艺类、竹木石艺类、面泥陶艺类、柳藤编艺类、金漆镶嵌类等;按照制作技艺的不同,民间工艺美术又被分为编织类、印染类、雕刻类、绘画类等等。从生产方式看,民间工艺美术多年来基本上传承的是父传子、师带徒的家庭式、作坊式的手工作业或半手工作业方式。从实用功能看,民间工艺美术品的范畴既涵盖了侧重实用性和生活性的器物和装饰品,也涵盖了侧重欣赏性和精神性的民间艺术和美术作品。民艺作品的题材和内容大都来源于民间或民俗生活,集中反映了民间社会劳动群众共性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要。民间艺人用粗犷拙朴的造型,浓郁饱满的色彩,既从客观上满足了对物品美观实用的物质需要,又从主观上表达了祈求吉祥如意、趋吉避凶的精神追求。

日本著名的民艺理论家柳宗悦先生也是知名的美学家,被誉为“民艺之父”。他在《民艺是什么》一文中这样给“民艺”下了定义:所谓民艺,即民众日常使用的工艺品之意。日常用品并不能脱离审美范畴而存在,真正的美是不可能在单纯的艺术(artforart)中产生的,而必须是在为满足生活所用而真挚地进行制作的物品中才能够呈现。基于这样的理念,柳宗悦先生认为民艺就是一条通向“美的王国”的道路,路上的风景状态是诚实自然、简洁实用、质朴牢固、健康闲适的;而经过的路人则应该拥有一双清澈直觉的眼睛和一颗自在不羁的心灵,这种和谐的人物对照才是民艺的根本。

二、民艺的现状

中国的民间艺术门类众多,源远流长。但是在机械化生产、智能化制造等现代化生活的语境下,民间艺术的现状表面上一派繁荣,其实在生命力的延续上不容乐观。

首先,许多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艺濒临失传甚至绝迹,民间艺术的政策生存空间无限大,而实际的生活生存空间却无限小。虽然国家和政府制定了很多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非遗”技艺传承与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各地都涌现出一批“非遗”技艺传承人,但是普遍的现状是后继无人,一些“非遗”技艺面临着“人去艺绝”的尴尬境地,处于自生自灭的“瘫痪”状态。

其次,大量民间艺术的珍贵实物和资料仍然散落于民间,亟需民艺研究人员进行整理和保存。很多地方政府搞文

博会、文创展和“非遗”技艺培训,但是对当地的民艺资料的整理、民艺博物馆的建设等关注不够,投入的人力和财力有限。

第三,民间艺人的“自闭”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民艺的发展。大多数民间艺人的技术已比较精湛,但在艺术审美层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盲区,产品过于传统呆板,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最后,现代设计产业的浮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艺的发展。虽然现在有很多企业和设计师在做民艺产品的设计研发,但往往流于形式,仅仅是为了某一个或者某一系列产品,采集些表面的设计元素,不是以研究、传承的心态来对待民艺;也有一些所谓的“大牌”服装和箱包设计,用拼凑的所谓“中国风”系列来吸引眼球,其实也误导了年轻一代的审美价值观。

三、“民艺”的回归

值得庆幸的是,大众对于民间各种工艺品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认祖归宗”,文化的认同感无需置疑,只是对产品的实用性、审美性、大众性等还不甚满意。目前国内外出现了对于传统民艺进行“生产性保护”的探索和实践。

众所周知,日本的民艺以“匠心精神”闻名世界,工匠们用一生追求着一件事物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民艺家柳宗悦先生自1926年开始致力于倡导日本民间艺术的复兴,1936年创建日本民艺美术馆并创办《民艺》杂志至今。我们在惊叹日本手艺人对于作品的执着时,这份代代流传的“文脉”更值得我们尊敬。中国的民艺似乎缺乏“匠心精神”,虽然中国也有很多为民艺鼎力付出者,比如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第一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2009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中心,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曾经对我国56个民族遗存的民间文化,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进行了一个“地毯式”的考察,而且坚持做了10年。

中国的民艺,有很悠长的历史渊源,历史长河中“匠心精神”的传承者中亦有中国人的面孔。只是我们只顾着赶路学习和赶超发达国家的艺术和技术,忽略了中华民族的初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复兴中国的民间艺术,没有几十年的积淀是不可能的。

(一)普及民艺教育

简单不俗的瓷艺


林子信,明清时期福建省德化县陶瓷艺术家,以善于创作盘、碟、香炉等各种宗教供器和陈设品而闻名。他所制作的器物造型简单而不俗气,实用性很强,曾由海路经销国外。

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的格鲁伯基金会收藏有林子信的一只盘,口径15.1厘米,釉呈乳白色,底部有古形篆体阳刻“林子信制”四个字印章款;英国收藏家P·J唐纳利也收藏一件造型及大小规格与上述相同的盘子,釉呈乳白,但底部的方形阳刻的“林子信制”四个字印章款字迹与格鲁伯基金会收藏的盘子印章款略有差异。伦敦戴维斯基金会也收藏有一件林子信制作的盘,口沿外翻,印章款为古形篆体。据P·J唐纳利分析,大约是17世纪中期林子信所作。

国内同样有收藏林子信作品的文博单位。如广东省博物馆收藏有林子信的作品四件:其中双兽耳炉,底款篆书方印阳刻“林氏子信”款;第二件双兽耳炉,底款篆书方印阳刻“子信”两个字;第三件为敞口盘,底款篆书方印“林氏子信”;第四为撇口瓜棱杯,底款篆书古印,阳刻“子信”两个字。再如,南京博物院收藏有林子信的戟耳炉一件,口径10.5厘米,高5.9厘米,底径8.3厘米,圈足,底足有一凸形大印“林氏子信”四个字。广东省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均认为这些器物为明代所作。至今国内外藏家不惜重金求购林子信作品。

工艺使外地游客感受神奇


国庆长假,到景德镇旅游的外地游客,莫过于对传统陶瓷制作技艺的现场感受。该技艺自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外地游客更是接踵而至,到“瓷圣”之地寻找神奇之源,已成为引起他们兴趣的动力。

在历史博览区的古窑作坊,上午不到九点钟,就围满了一大群外地游客,一位70多岁的老师傅正将一团瓷土放在轳轳车上,在十秒钟的时间内,一个碗坯就拉成了。看着,看着,这神奇的传统陶瓷技艺就成为现实,呈现在游客面前。一大群来自福建的大学生便议论开来:就这么转转转,手这么转,亲眼看,还是蛮神奇的。景德镇是瓷都,而且中国的CHINA也是源自陶瓷,也是一个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在里边,因此我们想赶过来感受一下。

看过拉坯表演,而描青姑娘的绘画技艺,更是让游客们看得如疵如醉。一只活生生的鱼虾从她们的画笔中跃入碗面。一位从深圳来的老先生早已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我是从深圳上来的。就是我们对瓷器的一点兴趣,但是,就不是了解她的工艺过程;所以,今天特地来这里看一下,很有意思,很好!这些工艺很好,就是说,以后传承下去就更好了,这是国宝级的东西。”

是的,景德镇在创造历史辉煌的的同时,这里的陶工们正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发展着现代文明,这或许就是这片土地的神奇所在。

探秘神奇仪器如何鉴宝


现在很多藏友的藏品真假难辨,收藏过程上当受骗的也不少。据悉,确定收藏品真假与否,一般有权威专家眼学鉴定和科学仪器检测鉴定两种方法,但因专家鉴定存在争议,所以科技仪器鉴定藏品,因成分含量分析准确而受到关注。8月27日,记者采访国家级珠宝鉴定师、沈阳玉潴龙艺术博物馆馆长胡庆斌先生时,他告诉记者,“目前,我国从德国引进了当今国际上公认的最先进的能量光谱仪,该检测仪器能把藏品中所有元素检测出来,具有快速、无损、准确等特点。这种光谱能量仪在我国只有三台,东北地区惟一的一台在沈阳。”

能量光谱仪的工作过程是,把陶瓷、金银器、青铜器等藏品放入仪器后,在真空的状态下,先进行成分分析,如发现铷、锶、锆、钡、锌五大现代化学元素,即可定为赝品。因为现代仿品中都不同程度地加入了现代化学元素,以便仿制古代瓷器的色、光泽、包浆、老化等特征。

为了一探神奇,胡庆斌先生将记者带到设在沈阳古玩城二楼的沈阳玉潴龙艺术博物馆鉴定中心,该中心同时还是辽宁省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设在此的办公室。

一般不让人进入的检测中心的门被打开,记者站在门口仔细观看了鉴定中心的全套设备,其中那台从德国引进的大型光谱能量仪,能容纳600mm×600mm的大型藏品。从藏品放进仪器舱门,仅10多分钟的时间,一份鉴定报告就自动生成了,这一切令人感到很神奇。胡庆斌透露,前几天,有个藏友收藏了一块怪异的石头,他跑遍全国让专家鉴定都没得出定论。当他来到沈阳玉潴龙艺术博物馆鉴定中心,通过这台仪器一分析,精准地测出该样品为陨石,这让藏友非常激动。本报记者陈凤军

对待佛艺陶瓷的态度


“择要:在市场上寻访佛艺陶瓷手工作品,其代价一样平常要比同类花鸟、山川陶瓷作品高出一些。每每那些对峙专心举行佛艺陶瓷创作的人,他们的作品渐被偕行、顾客承认,形成良性循环。只为经济长处而来,而没有研究佛教文化、没有信奉认同的人做佛艺陶瓷的,这条路走不久远。”

本年以来,连续有朋侪向我探询购买佛教类题材的陶瓷作品,譬如陶瓷唐卡、瓷雕佛像、佛像瓷板等等。顿时,我恰似成了有佛缘的人,一方面为朋侪找合眼缘的佛艺陶瓷作品,一方面把陶艺家们创作的佛艺陶瓷保举给有缘人。不久前又揽了个为朋侪找佛像瓷板的功德。

实在,约莫在四五年前,我还没有正式进入陶瓷圈时,就应采访使命安排,去采访关于常州天宁宝塔众缘和合殿的报道,为此提前恶补了些初浅的佛教知识。那是一个根本以陶瓷为载体打造的佛殿,内有瓷壁画、瓷雕塑等你所能想到的佛教内容,结构装饰聚集了青花、粉彩、斗彩、古彩、半刀泥、堆雕、薄胎、色釉等多种陶瓷工艺,由景德镇陶瓷学院等多家机构承建。许是自身的范围性,那是我所知道的景德镇近些年承接的最具影响力的佛艺陶瓷工程。景德镇、常州,以致新华社等媒体其时均做了较为具体的报道。

再次关注佛教与陶瓷艺术的融会,已经是客岁下半年了。瓷博会上有佛艺陶瓷的表态,某个佛教道场来人请景德镇部门参佛陶艺家恳切为佛寺创作佛艺陶瓷作品,在青花国语奖——景德镇首届陶瓷手工艺原创作品大赛上也有不少佛教题材作品……陪同这些切身见闻的个表现象而来的是,市场上佛教艺术品的全面升温。

无论是佳士得、苏富比拍卖会上佛教艺术品的竞拍热度,照旧3.48亿港元成交的天价唐卡,抑或是景德镇陶瓷工作者到场佛艺陶瓷创作的热情,无不在向众人诉说佛教文化与艺术门类的密切互动。这对景德镇从事陶瓷的人来说,真是一件功德,至少在不景气的陶瓷艺术市场中,做佛艺陶瓷照旧可有所作为的。纵然佛艺陶瓷的个人买家不多,也另有承接佛寺制作事件的善事。

犹如木雕、石刻、玉器、壁画等对佛教文化的展示,景德镇及其他产瓷区早就有关于佛教题材陶瓷作品的创作传统,历代可见以观音、弥勒佛、合和二仙、达摩等为创作题材的瓷器。近些年颠末艺术加工创新的哈哈佛瓷雕更是大受市场接待。

不能否认,佛教艺术品的升温,为佛艺陶瓷的发展创造了肯定的空间。必要留意的是,这种热度与空间是多股气力促成的,它们大概来自拍卖行等艺术机构的市场炒作,各地佛寺、佛塔的兴建修缮的现实必要,个人对佛教信奉的虔敬和艺术的热爱,个别人对当下潮水的附庸风雅。我更乐意看到的是虔敬与热爱,这关乎一种叫做态度的精力必要。

真正专心投入佛艺陶瓷创作的人,他们的创作周期一样平常都比力长,从开相、纹饰、比例构造都有讲求。一件陶瓷唐卡制品要反复不停地绘画、烧制,用时必要1-3个月,泯灭的精神和时间可想而知。故而,在市场上寻访佛艺陶瓷手工作品,其代价一样平常要比同类花鸟、山川陶瓷作品高出一些。每每那些对峙专心举行佛艺陶瓷创作的人,他们的作品渐被偕行、顾客承认,形成良性循环。只为经济长处而来,而没有研究佛教文化、没有信奉认同的人做佛艺陶瓷的,这条路走不久远。

对佛艺陶瓷的态度,置于陶瓷行业发展的大格局中,信赖在时间的查验中将发作巨大的能量。

倒流壶的神奇之处究竟在哪里


一般的水壶或酒壶注水时,都是从顶部壶盖处向壶内胆注水,这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壶的样式。然而,有一种壶,它就偏偏是“不走寻常路”的那一类。这种壶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虽然具有壶的形貌,但壶盖却与壶身铸为一体,也可以说它根本就没有可活动壶盖。因此,这种壶不能像普通壶器那样从壶盖开口部往里注水。那怎么使用呢?在需要注水时,人们首先要将壶倒转过来,使其底部朝上,壶底部有一小孔,即可从此注水,注满水后再将壶翻转放正,从正面壶嘴又可以倒出水来。因为这种独特的形制和使用方法,这种壶被人们命名为倒流壶。

倒流壶最早在何时出现,目前考古结果仍未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通过大量研究,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发现,倒流壶在宋辽金时期比较流行。一方面,这个时期我国制瓷业的发展有了长足进步,瓷质倒流壶也很符合宋代“端雅”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倒流壶作为一个特色鲜明的载体,能够充分地体现北方定窑白瓷、耀州窑刻花青瓷、磁州窑白釉黑花瓷等多个瓷种丰富的装饰技法。明清以后,瓷器的发展达到了鼎峰,倒流壶的制作也就是“小菜一碟”。尤其是清朝,倒流壶很是流行,存世器物也较多,质地已经不局限于瓷,而有了紫砂、锡等多样材质。清代倒流壶早期多为将带提梁的样式改为执柄式,造型一般作作枝叶寿桃形或者狮虎兽形,壶身多饰寿星、童子、蝙蝠、鹿、松树等图案。

倒流壶的神奇之处,不仅仅在于壶体没有可活动壶盖和注水口在壶底部这两点,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它如此奇特的设计下,注水时水不会从倒置的壶口部流出来,翻转放正以后壶底部小孔也不会漏水。那么,这种“神奇”的设计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倒流壶的内部有两只隔水管,其中一管与壶底部注水口相连通,另一管由壶嘴出水口向下延伸。这一结构运用了物理学虹吸原理——由底部小孔向壶内注水时,水如果从壶嘴往外流,说明水已灌满;将壶翻转过来,因为内管略高于壶嘴,液面不超过流口和内管的高度,水也不会流出来。这样的设计可谓别出心裁,饱蕴了我国古代手工艺匠人的智慧奇思与惊人的创造力。

就收藏而言,一般认为倒流壶属于赏玩器,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并不拿倒流壶古器来盛水倒酒,因此从收藏方面来说,倒流壶的实用功能并不是藏家最主要看中的。根据不同的材质,收藏倒流壶需要关注的关键点又不太一样,但是归结起来还是看品相和工艺两方面。

钧瓷的欣赏


钧瓷产于禹州,其地因有夏启举行“开国大典”之钧台而得名。它始于唐、盛于宋,北宋徽宗时被定为御用珍品,属皇宫专用,民间百姓不得私藏。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盛誉,被称为“国之瑰宝”。历来被豪门贵族、文人雅士争相收藏,使它成了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雅俗之别的标志。钧瓷以其独有的窑变釉画而令世人倾倒。

钧瓷欣赏要从四个方面:型、釉、纹、画。

型:古朴厚重之型。古朴典雅,端庄豪放,装饰简练,线条流畅,体现着庄严肃穆的宫廷法度和冷峻崇高的民族含蓄美。

釉:窑变万彩之釉,它以“白胎烧就彩虹来,无色成窑画作开”让人倾慕。钧瓷釉色极为丰富,五彩争艳,辉映竞芳,著名的有朱砂红、鸡血红、茄皮紫、葡萄紫、天青、月白、孔雀绿、宝石蓝、礼花彩等瑰丽釉色。有的一件产品出现多种颜色,“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有“画家嫌笔拙丹青难绘”之说。

纹:奇奥无比之纹。由于钧瓷独特的烧造工艺,使釉面在色彩万变的基础上,又出现千姿百态的纹路:冰片纹看似锤击,抚之无痕;蚯蚓纹龙走蛇行、鱼子纹繁星点点,还有兔丝纹、蟹爪痕、雨丝纹等。

画:烧制时自然天成之画。在1300多度的高温下釉料发生奇特的化学变化。形成的画面随人们的想象力千变万化,意境无穷,时而若云似画,时而高山流水,时而万马奔腾,千山万壑尽揽胸腑,真是景观飘渺,景随人意,绚丽多彩,入目销魂,有鬼斧神工之妙,让人心旷神怡。

真是“层卷当受益,赏钧眼更新”。

紫砂壶艺


紫砂壶艺向以其高度精巧的工艺性著称于世,即使是为求其产量与规格化而采用的挡坯成型法,其手工修整的工序仍相当繁琐,所以工艺水平的高低自是评断砂壶好坏的重要条件。紫砂壶的工艺要求,基本上有下述几项

1. 嘴、钮、把,三点成一线。这点是诸多藏家所特意注重的,尤其是水平壶、西施壶等基本壶式更是如此,它看似简单,实则不然,甚至包含名家壶在内,仍有许许多多的砂壶嘴歪把斜。另外,上把与下把不在同一垂直线上的亦相当常见。当然,这样的砂壶一样能泡能养,只是中国人讲究的是「大中至正」、「允执厥中」,所以除非是特意设计的砂壶,不然仍应慎重审视为宜。

2.囗盖要严紧密合。圆壶要能旋转滑顺无碍,方壶要求面面接缝平直不变形,筋纹器更要达到面面俱到的「通转」地步。除了以上的目视、手试外,我们尚可在壶身盛水后,举壶作注水状,以食指压紧气孔,若能达到即压即停且滴水不漏,就表示壶盖与壶身的密合度甚高,与外界空气接触极少。部分技术特佳的陶手还能达到将壶嘴塞住时,手捏壶钮可将全壶擎起的境地。

壶身线面修饰平整、内壁收拾俐落,落款明确端正。通常,一件砂壶的做工良否,我们可从外观上审视陶手是否有用心将壶身线条、转折、棱线修饰漂亮规整来作判断。还有,此壶的落款是否大小得宜、位置适中、深浅合度,亦是重要参考。此外,最易遭受忽略的是,壶身内壁流嘴的接 、块面的接缝是否遗有施工泥屑,内壁、内底是否收拾匀当……这些小细节都足以看出作者的制作态度是否严谨、审慎。

胎土要求纯正,火度要求适当。有些砂壶乍看之下油光灿然,未养先亮有的则是贼光浮动,色相诡异,这些征兆都显示着此壶的土胎不纯或是作者配土太差。至於砂壶的烧结火候是否恰当?则需要经验的累积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一般可用壶盖(请切勿用盖沿,那是全器最脆弱的地方)轻轻敲击壶身(务请注意,莫伤壶表),若呈铿锵含韵之声,代表火度适中若呈混沌低郁之声、代表火度稍嫌不足反之,若呈高尖乾脆之声,则表过火或加有玻璃水。}

慎选真爱 切忌冲动

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变化多端,但美感的标准则依各人的审美涵养而有所不同。你爱花货的精工细描,我爱光货的简单大方,谁也不用委曲谁、所以砂壶的造型孰优孰劣是不能一概而论的。真正重要的是、无论如何,买壶千万不要光为了作者的名气或别人的强力鼓吹而冲动下单,否则日后极易后悔。因为泡茶赏壶之际是人类最冷静、最客观的时候,这时手中的砂壶势必会遭受到自己最严苛的挑剔,这也就是为什么茶壶就像女人的恋衣情结一样──永远少一把。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神奇绝妙的华艺钧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神奇绝妙的华艺钧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艺宝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