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瓷砖墙面 > 导航 >

专家考证“瓷之源”

专家考证“瓷之源”

瓷砖墙面 全瓷瓷砖 瓷砖造型

2020-08-18

瓷砖墙面。

报载,中国教研学家目前在浙江德清宣布,根据对德清火烧山、亭子桥的考古发掘,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在中国瓷器起源研究中心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可看作是中国瓷器之源。据介绍,这也是国内首次对原始瓷窑址进行考古发掘。

2007年初至2008年初,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和德清县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在浙江德清县武康镇进行了原始青瓷窑址的考古发掘。其中,位于龙山村的火烧山原始青瓷窑址,是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的原始青瓷窑址。发掘揭露了3条龙窑床,是目前已发掘的最早的原始瓷龙窑遗址,是探索我国龙窑起源的重要证据。窑址产品丰富,是一处纯烧原始瓷的窑址,器类主要有碗、盘、罐、水盂、钵、盆等,也有仿青铜礼乐器的鼎、簋等。

亭子桥战国窑址则揭露了7条窑炉遗迹,其中2号窑保存基本完整,分窑床与火膛两部分,通斜长8.7米,具有短而宽的特点。窑壁不见用土坯砖叠砌现象,推测是长条状圆拱形窑室。同时窑址发掘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仿青铜器造型的原始青瓷礼乐器以及形式多样的各类窑具。

窑址出土的大量原始青瓷产品,主要有仿青铜的礼乐器和一般生活日用器。多数产品胎釉结合良好、质地坚硬,扣之发音清脆、釉面匀净莹润、玻光感强,不论是战国型工艺,还是烧成技术,或是产品质量,堪称原始青瓷中的精品,其物理性状甚至已完全可与东汉成熟青瓷媲美。

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副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莉英说,战国时期是原始瓷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亭子桥窑址大量精美的仿青铜礼乐器的发现,具有突破性的意义,与同期的越国贵族大墓的同类随葬品比较可知,亭子桥窑址是一处为越国王室与上层贵族烧造高档用瓷的窑址,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制瓷工艺水平。

以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为代表的数十位国内外考古学家认为,德清火烧山、亭子桥原始瓷窑址的考古发掘,是中国瓷窑址考古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其中,火烧山窑址地层丰富、持续时间长,火烧山窑址在西周末期至春秋早期,其产品丰富、制作精美,与德清皇坟堆出土的原始瓷器,一同表明西周末期至春秋早期是原始瓷生产史上第一座高峰。TaOCI52.cOm

考古学家认为,火烧山、亭子桥窑址发掘了中国目前最早的原始瓷龙窑遗迹及大量形式多样的窑具,对于探索中国早期青瓷的烧造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丰富了对西周至战国时期窑业生产技术的认识。

小编推荐

青瓷之源德清窑


一、德清窑旧识

有关德清窑的记载最早见诸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小山富士夫所著《支那青瓷史稿》,其中将德清古窑[1]与余姚上林湖等窑一起归入越窑系列。1956年5月,浙江省文管会汪济英等人对德清焦山窑址开展了调查和试掘,并同时发现记录了戴家山、城山两处相同类型窑址,在经过将采集的瓷器标本和各式窑具与越窑产品横向比较后,发表了《德清窑调查散记》一文,得出德清窑的年代在东晋以后[2]的结论,为“德清窑”概念最早提出的学术报告。1974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朱伯谦等在余杭县大陆果园、馒头山发现了两处德清窑窑址,打破了德清窑仅在德清地区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德清窑在古窑址考古区系类型学中“窑系”的文化概念,因此,一般认为德清窑的范围是:以德清为中心,包括余杭、湖州等地的浙北地区。只可惜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的二十多年里,德清窑相关考古除了余杭两处窑址外,几乎没有新的发现和突破。1982年出版的《中国陶瓷史》,将德清窑定义为“德清窑是黑瓷和青瓷兼烧的窑场,以生产黑瓷为主”、“德清窑的烧造历史并不长,从东晋开始到南朝初期结束,共一百多年”。

二、考古调查新发现

随着近几十年来两次大型文物普查和省内外考古部门进行的多次专题性调查及考古发掘,发现各时期窑址100多处,其中夏商至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瓷窑址70余处,东汉至隋唐时期瓷窑址20余处,为德清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实物资料,丰富了德清窑的外延和内涵。其中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窑址列举如下:

1、商代南山窑址

南山窑址(原称老鼠山窑址)位于德清县武康镇北约20公里的湖州青山乡老鼠山,窑址所在小山海拔仅16米,地处东苕溪畔。2010年3月至1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窑址遗迹现象较为丰富,共揭露窑炉3条,出土大量原始瓷标本,以及部分可能作为窑具使用的器物。原始瓷标本以豆为主,兼有一定数量的簋、尊、盆、盘、钵、盂等器物,多数器物胎质较为细腻坚致,但瓷胎中仍含有一定数量的杂质,施釉痕迹明显,釉层极薄,呈色不均匀。发掘资料表明,南山窑址是商代一处几乎纯烧原始瓷的窑场,最早可到商代早期。窑址地层堆积丰富、窑炉保存完整、产品瓷土作胎、人工施釉痕迹明显、器物演变序列清晰,是目前已发掘最早的原始瓷窑址。[3](图1,图2)

2、商代水洞坞窑址

水洞坞窑址位于德清县武康镇龙胜村东山自然村水洞坞,亭子桥窑址北侧,与亭子桥窑址同属一个山体。窑址呈东西向分布于山体之上,南北宽约20米,东西长约50米,地面标本分布面积约1000平方米,原生堆积厚约0.3-0.5米,采集的标本有盅式碗、瓦楞纹碗残片,器物均施青釉,器形规整、胎质坚致,呈灰白色。该窑址在2009年3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博物馆展开的古窑址调查中首次发现,并进行了局部试掘。表土以下是战国时期窑址的堆积层,以下被叠压的是商代的窑址堆积和一处商代龙窑遗迹。从商代地层出土的遗物来看,这是一处以烧造印纹硬陶为主,兼烧少量原始瓷的商代窑炉遗址。印纹硬陶以罐类为主,外表拍印云雷纹,印纹浅而繁密,少数印纹陶的表面有透明的薄釉。原始瓷有少量的高把豆,外表施淡青釉,釉层很薄。为德清县首次发现的商代原始青瓷窑址,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图3)

3、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火烧山窑址

火烧山窑址位于德清县武康镇龙山村,是一处西周至春秋时期烧造原始青瓷的古窑址。该窑址于1984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米。2007年3月至5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德清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900平方米,揭露窑床3条、灰坑10多个。揭露的窑炉遗迹清晰可见,是我国迄今已经发现的最早烧制原始青瓷的窑炉遗迹。出土器物绝大多数为原始瓷器,另有少量窑具。原始瓷器产品丰富,以碗为主,包括盘、罐、盂、钵、器盖以及仿青铜器的鼎、卣、簋等。纹饰也多种多样,有与同期青铜器相似的云雷纹、勾连纹、水波纹、S形纹、锥齿纹、绞索状纹等。装饰手法采用刻画、模印、堆贴等。大部分产品釉色佳,器形规整,部分器物装饰纹样复杂。火烧山窑址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的原始瓷窑址,揭露了属于龙窑的窑床遗迹,填补了中国陶瓷史上的空白,同时也为德清新市皇坟堆[4]、三合塔山[5]和苏南、浙北古墓葬出土的同类器物的出产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6]

火烧山窑址原始瓷地层堆积

4、战国时期的亭子桥窑址

亭子桥窑址位于德清县武康镇龙胜村东山自然村北亭子桥,窑址主要分布于山体东侧,面积约1000平方米,采集的标本有碗、罐、鼓座、句鑃残件等,器型丰富,产品类型较多,是战国时期一处非常重要的原始青瓷窑址。该窑址于1986年被发现,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德清县博物馆,对该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中共揭露出7条窑炉遗迹,出土大量仿青铜器器形的原始青瓷礼器和乐器,以及形式多样的各类窑具。揭露的7条窑炉遗迹均建在小山缓坡上,平面呈长条形,系富有南方地区特色的龙窑。出土产品标本主要是原始青瓷,兼极少量印纹硬陶器。原始青瓷器的器形除了一般的日用器如:盘、碗、杯、盂、盅、盒等外,主要为大量的仿青铜礼器和乐器。礼器器形有盆形鼎、盂形鼎、豆、盆、三足盆、盘、三足盘、提梁壶、提梁盉、镂孔长颈瓶、尊、簋、罍、罐、三足壶、鉴等,乐器器形有甬钟、錞于、句鑃、三足缶、悬铃和悬鼓座。这些器物,形式大小与青铜器相仿,造型规整,制作精良,纹饰精美,胎质细腻坚致,釉面匀净明亮,产品质量已达成熟青瓷的水平。发掘成果证明该窑址是一处战国时期越国地区主要烧造高档次仿青铜原始青瓷礼器与乐器的窑址,它的发掘,为这些年江浙地区战国时期古墓葬,如无锡鸿山贵族墓[7]、德清梁山战国墓等中出土的一大批仿青铜原始瓷礼器与乐器找到了明确的产地和窑口。[8]

亭子桥窑址发掘现场

5、东汉时期的青山坞窑址

青山坞窑址位于德清县三合乡宝塔山村青山坞内,村委西侧50米的山坡上。地面标本散落区域东西长60米,南北长50米,总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尚保留龙窑遗迹,堆积中包含大量的残器、窑具和红烧土。2010年期间曾对该窑址进行过试掘,采集的遗物主要有瓷器和原始瓷器两类。两者造型纹饰基本一致,瓷器质地坚致、胎釉结合严密,胎色呈青灰色、灰白色,釉色有青、青黄、青绿、以及少量的酱褐釉、黑釉。原始瓷胎的烧结程度差、釉层脱落,与瓷器差距较大。两者比例约为瓷器占30%,原始瓷占70%。器形主要有罍、壶、罐、钟、碗等,纹饰有水波纹、弦纹、网纹、方格填圈纹、菱形纹、窗棂纹、窗帘纹、蝶形纹、指甲纹、梳齿纹等。产品特征与慈禧上林湖、上虞小仙坛、帐子山,以及江苏宜兴丁蜀镇等地的汉代窑址所出一致。该窑址是德清境内一处具有代表性的东汉窑址,对于研究本地区及相关地区古窑址和德清窑的始建、发展、流变有重要价值。

东汉青瓷瓿残片

6、东晋至南朝时期的小马山窑址

小马山窑址属德清窑东晋南朝时期代表性窑址,位于德清县乾元镇南门小马山上,1959年浙江文管会首次发现了该窑址。1982年德清县人民政府公布小马山窑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德清县博物馆配合基本建设对该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据后期清理简报详细描述,小马山窑址主要烧造青瓷和黑瓷两种产品,出土器物以青釉瓷器为主,约占80%,黑釉瓷器仅占20%。器型有鸡首壶、盘口壶、碗、罐、三足砚、盘等,胎质一般较粗疏,夹杂有较多细砂,胎色较深,施釉不及底。青釉均施化妆土,釉面光洁,釉色厚重,常见点彩装饰。黑釉不施化妆土,釉层厚,釉厚处呈黑色。[9]

东晋青黑瓷鸡首壶残件

7、隋唐时期的墅元头、前山等窑址

墅元头窑址位于德清县洛舍镇三家村,现为省级文保单位。产品有青瓷、黑瓷两种,主要器形有碗、盘、罐、盘口壶、鸡首壶、盘口四系瓶、高足碗、砚等。前山窑址位于德清县洛舍镇砂村村章家桥前山东坡,属隋唐时期德清窑窑址。面积约10000平方米,堆积厚达1.5米,规模较大。2009年7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配合正在建设的杭宁高铁建设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德清县博物馆联合对该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出窑炉遗迹4处,其中一号龙窑保存相对完整,长40米,宽度达4.7米,是浙江已经发掘的历代古窑址中宽度最大的一处。遗物堆积丰富,器形有碗、盘、灯、罐、注壶、枕等,器物施青、黑两种釉,胎呈灰褐色,窑具有筒形柱、垫饼、垫珠等。[10]

唐代黑瓷注壶残件

三、德清窑的重新认识

1、烧造年代

德清县境内宅前窑址[11]、前山窑址两处唐代德清窑窑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青釉、黑釉日用器,晚期还出现了青釉褐彩产品。考古成果表明,德清窑在唐代中晚期仍在烧造大量瓷器,由此可认为德清窑的下限应延长至唐代晚期,而不仅仅是东晋——南朝时期。此外,德清及湖州南部东苕溪流域近几年考古调查新发现的数十处商周时期窑址,分布之密集,产品质量之高,制作工艺之精良,证明了当时德清及周边地区制瓷手工业之发达,极大影响着东汉时期德清窑、乃至浙江东汉青瓷的形成,可以说是中国青瓷产生发展的渊源,两者是一脉相承的。

2、产品构成

传统陶瓷材料将德清窑定义为以烧造黑瓷为主,德清窑也以黑釉产品而闻名,然而通过最新德清小马山窑址、余杭石马斗窑址的发掘成果表明,出土标本数量上青瓷占绝对优势,黑瓷所占比例不足20%。另外青山坞汉代窑址、墅元头隋唐窑址、宅前隋唐窑址等处采集的大量标本也均以青瓷为主,只有少量的黑瓷产品。所以可确定,德清窑自东汉至隋唐时期兼烧青釉和黑釉产品,以烧造青瓷为主,产品数量的20%约为黑瓷产品。

3、地位意义

德清窑从发现命名,到各时期德清窑窑址的考古发掘,以及最近几年有关德清窑起源的原始瓷窑址群的发掘研究,上下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这期间德清窑的定义得到了扩充和更新。尤其是近几年德清及湖州南部大量原始瓷窑址的发现发掘,更是证明了德清的古窑业创烧自夏商,历经两周、汉、六朝,直至唐宋。中间虽有零星缺环,但整个德清陶瓷的烧造历史源流还是完整,连绵不断的。原始瓷窑址群的发现无疑为研究德清窑系的渊源、发展、演变和德清窑系的区域范围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佐证。正如第一届瓷之源学术研讨会总结所述:“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的商周时期窑区,无论是从生产时间、窑址规模,还是窑址产品种类、产品质量等方面,都是独一无二、一枝独秀,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制瓷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也是中国瓷器的源头。[12]”高度评价了德清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德清窑是我国又一自成体系、历史悠久的瓷窑体系[13],是我国青瓷之源,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1][日]小山富士夫。支那青瓷史稿[M]。日本东京:东京文中堂,1943.

[2]汪扬。德清窑调查散记[J]。文物,1957(10)。

[3]郑建明,陈元甫,沈岳明,陈云,朱建明,陈锦文。浙江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的调查与发掘[N].中国文物报,2011-01-14.

[4]姚仲源。浙江德清出土的原始青瓷——兼谈原始青瓷生产和使用中的若干问题[J]。文物,1982(4)。

[5]朱建明。浙江德清三合塔山土墩墓[J]。东南文化,2000(3)。

[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德清火烧山原始瓷窑址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7]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鸿山越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8]陈元甫,郑建明,周建忠,费胜成。浙江德清发现战国时期越国“官窑”[N].中国文物报,2008-04-16.

[9]周建忠。德清小马山窑址清理简报[J]。东方博物,2008(26)。

[10]朱建明。探索中国瓷之源——德清窑[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191.

[11]浙江省文物局。浙江文物年鉴[J],2000.

[12]郑建明,陈元甫,周建忠。瓷之源学术研讨会纪要[J]。文物,2008(9)。

[13]朱伯谦。浙江瓷业的新发现与探索[C].河南钧瓷汝瓷与三彩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1985年郑州年会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7.

青瓷之源·德清窑


一、德清窑旧识

有关德清窑的记载最早见诸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小山富士夫所著《支那青瓷史稿》,其中将德清古窑[1]与余姚上林湖等窑一起归入越窑系列。1956年5月,浙江省文管会汪济英等人对德清焦山窑址开展了调查和试掘,并同时发现记录了戴家山、城山两处相同类型窑址,在经过将采集的瓷器标本和各式窑具与越窑产品横向比较后,发表了《德清窑调查散记》一文,得出德清窑的年代在东晋以后[2]的结论,为“德清窑”概念最早提出的学术报告。1974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朱伯谦等在余杭县大陆果园、馒头山发现了两处德清窑窑址,打破了德清窑仅在德清地区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德清窑在古窑址考古区系类型学中“窑系”的文化概念,因此,一般认为德清窑的范围是:以德清为中心,包括余杭、湖州等地的浙北地区。只可惜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的二十多年里,德清窑相关考古除了余杭两处窑址外,几乎没有新的发现和突破。1982年出版的《中国陶瓷史》,将德清窑定义为“德清窑是黑瓷和青瓷兼烧的窑场,以生产黑瓷为主”、“德清窑的烧造历史并不长,从东晋开始到南朝初期结束,共一百多年”。

二、考古调查新发现

随着近几十年来两次大型文物普查和省内外考古部门进行的多次专题性调查及考古发掘,发现各时期窑址100多处,其中夏商至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瓷窑址70余处,东汉至隋唐时期瓷窑址20余处,为德清窑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实物资料,丰富了德清窑的外延和内涵。其中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窑址列举如下:

1、商代南山窑址

南山窑址(原称老鼠山窑址)位于德清县武康镇北约20公里的湖州青山乡老鼠山,窑址所在小山海拔仅16米,地处东苕溪畔。2010年3月至1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800平方米。窑址遗迹现象较为丰富,共揭露窑炉3条,出土大量原始瓷标本,以及部分可能作为窑具使用的器物。原始瓷标本以豆为主,兼有一定数量的簋、尊、盆、盘、钵、盂等器物,多数器物胎质较为细腻坚致,但瓷胎中仍含有一定数量的杂质,施釉痕迹明显,釉层极薄,呈色不均匀。发掘资料表明,南山窑址是商代一处几乎纯烧原始瓷的窑场,最早可到商代早期。窑址地层堆积丰富、窑炉保存完整、产品瓷土作胎、人工施釉痕迹明显、器物演变序列清晰,是目前已发掘最早的原始瓷窑址。[3](图1,图2)

2、商代水洞坞窑址

水洞坞窑址位于德清县武康镇龙胜村东山自然村水洞坞,亭子桥窑址北侧,与亭子桥窑址同属一个山体。窑址呈东西向分布于山体之上,南北宽约20米,东西长约50米,地面标本分布面积约1000平方米,原生堆积厚约0.3-0.5米,采集的标本有盅式碗、瓦楞纹碗残片,器物均施青釉,器形规整、胎质坚致,呈灰白色。该窑址在2009年3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博物馆展开的古窑址调查中首次发现,并进行了局部试掘。表土以下是战国时期窑址的堆积层,以下被叠压的是商代的窑址堆积和一处商代龙窑遗迹。从商代地层出土的遗物来看,这是一处以烧造印纹硬陶为主,兼烧少量原始瓷的商代窑炉遗址。印纹硬陶以罐类为主,外表拍印云雷纹,印纹浅而繁密,少数印纹陶的表面有透明的薄釉。原始瓷有少量的高把豆,外表施淡青釉,釉层很薄。为德清县首次发现的商代原始青瓷窑址,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图3)

3、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火烧山窑址

火烧山窑址位于德清县武康镇龙山村,是一处西周至春秋时期烧造原始青瓷的古窑址。该窑址于1984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分布面积约2000平方米。2007年3月至5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德清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900平方米,揭露窑床3条、灰坑10多个。揭露的窑炉遗迹清晰可见,是我国迄今已经发现的最早烧制原始青瓷的窑炉遗迹。出土器物绝大多数为原始瓷器,另有少量窑具。原始瓷器产品丰富,以碗为主,包括盘、罐、盂、钵、器盖以及仿青铜器的鼎、卣、簋等。纹饰也多种多样,有与同期青铜器相似的云雷纹、勾连纹、水波纹、S形纹、锥齿纹、绞索状纹等。装饰手法采用刻画、模印、堆贴等。大部分产品釉色佳,器形规整,部分器物装饰纹样复杂。火烧山窑址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处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的原始瓷窑址,揭露了属于龙窑的窑床遗迹,填补了中国陶瓷史上的空白,同时也为德清新市皇坟堆[4]、三合塔山[5]和苏南、浙北古墓葬出土的同类器物的出产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6]

火烧山窑址原始瓷地层堆积

4、战国时期的亭子桥窑址

亭子桥窑址位于德清县武康镇龙胜村东山自然村北亭子桥,窑址主要分布于山体东侧,面积约1000平方米,采集的标本有碗、罐、鼓座、句鑃残件等,器型丰富,产品类型较多,是战国时期一处非常重要的原始青瓷窑址。该窑址于1986年被发现,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德清县博物馆,对该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中共揭露出7条窑炉遗迹,出土大量仿青铜器器形的原始青瓷礼器和乐器,以及形式多样的各类窑具。揭露的7条窑炉遗迹均建在小山缓坡上,平面呈长条形,系富有南方地区特色的龙窑。出土产品标本主要是原始青瓷,兼极少量印纹硬陶器。原始青瓷器的器形除了一般的日用器如:盘、碗、杯、盂、盅、盒等外,主要为大量的仿青铜礼器和乐器。礼器器形有盆形鼎、盂形鼎、豆、盆、三足盆、盘、三足盘、提梁壶、提梁盉、镂孔长颈瓶、尊、簋、罍、罐、三足壶、鉴等,乐器器形有甬钟、錞于、句鑃、三足缶、悬铃和悬鼓座。这些器物,形式大小与青铜器相仿,造型规整,制作精良,纹饰精美,胎质细腻坚致,釉面匀净明亮,产品质量已达成熟青瓷的水平。发掘成果证明该窑址是一处战国时期越国地区主要烧造高档次仿青铜原始青瓷礼器与乐器的窑址,它的发掘,为这些年江浙地区战国时期古墓葬,如无锡鸿山贵族墓[7]、德清梁山战国墓等中出土的一大批仿青铜原始瓷礼器与乐器找到了明确的产地和窑口。[8]

亭子桥窑址发掘现场

5、东汉时期的青山坞窑址

青山坞窑址位于德清县三合乡宝塔山村青山坞内,村委西侧50米的山坡上。地面标本散落区域东西长60米,南北长50米,总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尚保留龙窑遗迹,堆积中包含大量的残器、窑具和红烧土。2010年期间曾对该窑址进行过试掘,采集的遗物主要有瓷器和原始瓷器两类。两者造型纹饰基本一致,瓷器质地坚致、胎釉结合严密,胎色呈青灰色、灰白色,釉色有青、青黄、青绿、以及少量的酱褐釉、黑釉。原始瓷胎的烧结程度差、釉层脱落,与瓷器差距较大。两者比例约为瓷器占30%,原始瓷占70%。器形主要有罍、壶、罐、钟、碗等,纹饰有水波纹、弦纹、网纹、方格填圈纹、菱形纹、窗棂纹、窗帘纹、蝶形纹、指甲纹、梳齿纹等。产品特征与慈禧上林湖、上虞小仙坛、帐子山,以及江苏宜兴丁蜀镇等地的汉代窑址所出一致。该窑址是德清境内一处具有代表性的东汉窑址,对于研究本地区及相关地区古窑址和德清窑的始建、发展、流变有重要价值。

东汉青瓷瓿残片

6、东晋至南朝时期的小马山窑址

小马山窑址属德清窑东晋南朝时期代表性窑址,位于德清县乾元镇南门小马山上,1959年浙江文管会首次发现了该窑址。1982年德清县人民政府公布小马山窑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德清县博物馆配合基本建设对该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据后期清理简报详细描述,小马山窑址主要烧造青瓷和黑瓷两种产品,出土器物以青釉瓷器为主,约占80%,黑釉瓷器仅占20%。器型有鸡首壶、盘口壶、碗、罐、三足砚、盘等,胎质一般较粗疏,夹杂有较多细砂,胎色较深,施釉不及底。青釉均施化妆土,釉面光洁,釉色厚重,常见点彩装饰。黑釉不施化妆土,釉层厚,釉厚处呈黑色。[9]

东晋青黑瓷鸡首壶残件

7、隋唐时期的墅元头、前山等窑址

墅元头窑址位于德清县洛舍镇三家村,现为省级文保单位。产品有青瓷、黑瓷两种,主要器形有碗、盘、罐、盘口壶、鸡首壶、盘口四系瓶、高足碗、砚等。前山窑址位于德清县洛舍镇砂村村章家桥前山东坡,属隋唐时期德清窑窑址。面积约10000平方米,堆积厚达1.5米,规模较大。2009年7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配合正在建设的杭宁高铁建设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德清县博物馆联合对该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出窑炉遗迹4处,其中一号龙窑保存相对完整,长40米,宽度达4.7米,是浙江已经发掘的历代古窑址中宽度最大的一处。遗物堆积丰富,器形有碗、盘、灯、罐、注壶、枕等,器物施青、黑两种釉,胎呈灰褐色,窑具有筒形柱、垫饼、垫珠等。[10]

唐代黑瓷注壶残件

三、德清窑的重新认识

1、烧造年代

德清县境内宅前窑址[11]、前山窑址两处唐代德清窑窑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青釉、黑釉日用器,晚期还出现了青釉褐彩产品。考古成果表明,德清窑在唐代中晚期仍在烧造大量瓷器,由此可认为德清窑的下限应延长至唐代晚期,而不仅仅是东晋——南朝时期。此外,德清及湖州南部东苕溪流域近几年考古调查新发现的数十处商周时期窑址,分布之密集,产品质量之高,制作工艺之精良,证明了当时德清及周边地区制瓷手工业之发达,极大影响着东汉时期德清窑、乃至浙江东汉青瓷的形成,可以说是中国青瓷产生发展的渊源,两者是一脉相承的。

2、产品构成

传统陶瓷材料将德清窑定义为以烧造黑瓷为主,德清窑也以黑釉产品而闻名,然而通过最新德清小马山窑址、余杭石马斗窑址的发掘成果表明,出土标本数量上青瓷占绝对优势,黑瓷所占比例不足20%。另外青山坞汉代窑址、墅元头隋唐窑址、宅前隋唐窑址等处采集的大量标本也均以青瓷为主,只有少量的黑瓷产品。所以可确定,德清窑自东汉至隋唐时期兼烧青釉和黑釉产品,以烧造青瓷为主,产品数量的20%约为黑瓷产品。

3、地位意义

德清窑从发现命名,到各时期德清窑窑址的考古发掘,以及最近几年有关德清窑起源的原始瓷窑址群的发掘研究,上下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这期间德清窑的定义得到了扩充和更新。尤其是近几年德清及湖州南部大量原始瓷窑址的发现发掘,更是证明了德清的古窑业创烧自夏商,历经两周、汉、六朝,直至唐宋。中间虽有零星缺环,但整个德清陶瓷的烧造历史源流还是完整,连绵不断的。原始瓷窑址群的发现无疑为研究德清窑系的渊源、发展、演变和德清窑系的区域范围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佐证。正如第一届瓷之源学术研讨会总结所述:“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的商周时期窑区,无论是从生产时间、窑址规模,还是窑址产品种类、产品质量等方面,都是独一无二、一枝独秀,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制瓷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也是中国瓷器的源头。[12]”高度评价了德清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德清窑是我国又一自成体系、历史悠久的瓷窑体系[13],是我国青瓷之源,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1][日]小山富士夫。支那青瓷史稿[M]。日本东京:东京文中堂,1943.

[2]汪扬。德清窑调查散记[J]。文物,1957(10)。

[3]郑建明,陈元甫,沈岳明,陈云,朱建明,陈锦文。浙江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的调查与发掘[N].中国文物报,2011-01-14.

[4]姚仲源。浙江德清出土的原始青瓷——兼谈原始青瓷生产和使用中的若干问题[J]。文物,1982(4)。

[5]朱建明。浙江德清三合塔山土墩墓[J]。东南文化,2000(3)。

[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德清火烧山原始瓷窑址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7]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无锡市锡山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鸿山越墓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8]陈元甫,郑建明,周建忠,费胜成。浙江德清发现战国时期越国“官窑”[N].中国文物报,2008-04-16.

[9]周建忠。德清小马山窑址清理简报[J]。东方博物,2008(26)。

[10]朱建明。探索中国瓷之源——德清窑[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191.

[11]浙江省文物局。浙江文物年鉴[J],2000.

[12]郑建明,陈元甫,周建忠。瓷之源学术研讨会纪要[J]。文物,2008(9)。

[13]朱伯谦。浙江瓷业的新发现与探索[C].河南钧瓷汝瓷与三彩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1985年郑州年会论文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7.

安徽繁昌发掘的古代瓷窑可考证五代时期我国就有青白瓷烧造技艺


安徽繁昌近日发掘的一座保存完整的古代瓷窑,经专家考证认定为我国最早烧造青白瓷的窑址之一。这一发现使我国青白瓷烧造技艺的产生年代由宋代推至千年前的五代时期。

这次发掘由安徽文物考古所、中国科技大学和繁昌县联合进行。发掘面积500多平方米,出土北宋龙窑窑址一座、作坊遗址一处,出土大批瓷器标本及窑具,其中有数百件较完整或可复原的青白瓷器物。

我国以精湛的制瓷技艺著称于世,瓷器依瓷料中含铁量不同而分为青瓷、白瓷、青白瓷等类别,北方多产白瓷,南方多产青瓷,中部地区则产青白瓷。瓷器既可作器皿盛放物品,也可仅作装饰之用,它以漂亮的外观和实用的价值受到各国人们的喜爱,许多收藏家以拥有中国瓷器为自豪。

繁昌瓷窑地处我国中部,出土的瓷器标本釉色以青白为主,有的较白,有的偏青,是典型的青白瓷。专家称,窑旁堆积下层出土的瓷器标本具有五代特征,其同类器物曾出土于南唐二陵,表明繁昌窑在五代已烧造青白瓷。

这些瓷器器型有执壶、罐、炉、粉盒、碗等,其中瓜棱壶、葵口碗等造型精美,釉水滋润。还出土有大量匣钵、垫饼等窑具。匣钵分为漏斗状和筒状两种,以漏斗状为主。从窑旁的大量废弃堆积观察,其中绝大部分为匣钵碎片,瓷片很少,表明该窑成品率较高。

据文献记载,晚唐五代时期,我国南方有宣州窑,五代时为南唐国的官窑,繁昌古属宣州,系南唐国所辖。此次发掘证明繁昌窑曾为南唐宫廷生产贡瓷,其中一些产品可能曾销往海外。

陶瓷文化:苏州首现大型古窑 对考证陶瓷制作史非常有意义


越窑、哥窑、景德镇窑……提起陶瓷,你也许会想到这些著名的陶瓷窑。苏州历史上有没有这种窑?最近,古陶研究者张文献等人在吴中区东山镇某村发现了一处窑址,苏州考古研究所专家初步判断为2000多年前至1500年前的陶瓷窑。据介绍,这也是苏州地区首次发现大型古窑址。

陶瓷碎片遍地可见

在东山镇某村一幢新建房屋的西侧,那里堆着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碎陶片。再向北走就是两个鱼塘。当地一位村民介绍说,鱼塘和周边地区原先都是水稻田,几年前挖鱼塘,挖到三四十厘米深时,便发现了大量的古陶瓷片。

在鱼塘的东面,几位果农开沟时,从泥土里挖出的陶瓷碎片就更多了,黄色的、赭石色的、淡青色的……最大的一块碎片足有脸盆那么大,看样子是一个陶罐的底。有的陶片上还有网格状的细小花纹,看上去很是精美。

找到“支钉”和窑具

除了普通陶片和陶罐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两个带“支钉”的残件。专家说,这是判断是否窑址的依据之一。

原来,陶瓷是一窑一窑烧制的,每一窑数量都十分庞大。但如果陶瓷的毛坯不隔开,烧好后就会粘在一起,因此人们想出了使用“支钉”的办法。把“支钉”放进毛坯,就可以起到分隔毛坯的作用了。

除了发现支钉,这里还发现了窑具的碎片。窑具是烧窑的工具,这也足以证明,这一带原先是个窑址。

曾考察了全国众多古窑的专家张文献说,设窑的地方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运输方便,二是有瓷土,三是取柴方便。东山靠近太湖,南面又有山岭,地表以下的土就是瓷土。因此,完全符合设窑的条件。他估计,东山镇这个窑占地面积很大,起码几百亩,可能整个村都是窑址。

年代横跨1500年

该窑址发现的陶瓷碎片中,有西周印纹陶片、春秋战国原始青瓷片、秦汉陶釉器片、两晋至唐早期的越窑青瓷片。因此,专家初步判断,该窑址始烧于西周时期,终于唐朝早期;烧制年代横跨1500年以上。不知什么原因,这个窑在唐朝早期便被废弃了。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张照根说,江苏省发现的陶瓷窑址很少,只有宜兴那里少量发现过,因此东山的这个窑址,对考证苏州的陶瓷制作史是非常有意义的。

说到苏州地区的窑址,大家也许会想到相城区的御窑,黄埭高坟墩也发现过唐朝时期的窑。但这些窑都是烧制砖瓦的,与此次发现的烧制陶瓷的窑并不相同。

紫砂专家谈壶之“五美”


紫砂壶到底有没有文化底蕴?这个问题如同人有没有灵魂一样至关重要。

紫砂研究学者宋双才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如今人们收藏紫砂壶只看泥料、工艺、款识、年代,而不知紫砂真正打动人心之处在文化。紫砂壶可以说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壶上有造型艺术、绘画艺术,有金石篆刻、诗词铭文。宋先生在总结紫砂壶文化底蕴的时候,借鉴玉之“五德”提出紫砂文化的“五美”。

和之美

“和为贵”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并不是与“斗争”相对而言,而是与“同”相对而言。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和”的精神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的,是对多样性的坚守。紫砂壶的和之美就体现在对万物多样性的尊重,在于一视同仁的胸怀。

和一切茶。爱茶人都知道,喝绿茶要用玻璃杯,喝乌龙茶需用盖碗,但是紫砂壶作为泡茶器皿,既可以用来喝绿茶,也可以喝现在时髦的普洱茶。自明代人们饮茶习惯发生改变以后,紫砂壶成了最好的饮茶器皿,那时还只有绿茶。直到清中叶以后,有了发酵工艺,茶的种类多了起来,人们发现,紫砂壶适合于各种茶,能冲泡出最好的效果。茶具砂为首,无论是高贵的普洱、龙井,还是乡村野老的茉莉花茶,置于紫砂壶中,都可氤氲出最醇正的香气,流淌出最本真的色泽。

和天地万物。天地万物皆可幻化为壶,皆可把玩于掌心之中。瓜果梨桃、人物众生,在做壶人手中一跃而出,自然会把不同的情感愿望带到壶上。有一壶名为波浪锥,传说是当年荆轲刺秦王的武器。但人们企盼和平,希望化干戈为玉帛,化利器于茶水之中。这把壶表达了做壶人追求和平的美好愿望。李昌鸿先生曾做一对儿壶,名为雍容华贵。一高一矮两壶象征夫妻二人,壶上刻有举案齐眉故事,祝愿人间和和美美。壶可传情、可达意,紫砂和万事万物万种情愫于壶上,令赏壶人思接千载。

融之美

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要素。大千世界,万水争流,汇入大海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人生的至高境界既在合而不同,又讲博采众长,互相吸收。《周易》所说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刚柔相济也是这个道理。壶小乾坤大,万事万物相互依存、彼此交融的哲理皆融于一壶之中。

融金木水火土。书画纸张由树木加工而来,遇火立刻成灰。而紫砂本身是土,又含铁质,遇水成泥,逢火成陶,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在烈火中融为一体,锻造出一个通透的新生命。这一锻造过程不需任何修饰,不像瓷器那样需要包上一层彩釉。紫砂壶可以说是表里如一,素面素心。

融方圆刚柔。紫砂壶不仅造型上有方圆之分,壶身、壶把、壶嘴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壶上的线条更是有曲有直、刚柔相济。即使看似圆形的筒身,其横截面也可以是方形,真是方中寓圆,圆中有方。再细观壶之神韵,即使气质刚强似猛士,曲水流长处也自有侠骨柔肠。

用之美

苏东坡仰天长啸“天生我才必有用”,道出了顶天立地的豪情!用,是气魄,是价值所在,更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做有用之才不仅是历代文人侠士的人生追求,也是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准。顽石可填海、可补天,落叶化作春泥更护花,万物之美也在用中得以充分体现。

紫砂壶的美存在于使用当中,将沸水注入壶中,观壶色莹润如玉,听泉眼细流汩汩,茶香袅袅而来,壶在你眼中亦真亦幻,龙飞凤舞,却又触手可及。拿来摩挲把玩,心中顿生愉悦亲近之感,亦可舒筋活血,强身健体。紫砂壶能在使用当中愈发光彩照人,越用越美,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养壶”。壶靠使用以养生,以养浩然之气。

紫砂壶的用之美也并非逞一时之强。紫砂壶与茶文化相伴而生,只要茶在,它就有用武之地,就可以日日提醒你不可一日无茶,不可做无用之人。

奇之美

紫砂材质特殊,这是一奇。它具有双重气孔结构,可以适合一切茶,泡茶隔夜不馊。而且紫砂材质有类似海绵的吸附性,常沏茶的壶,就是不放茶叶,水中也有茶香。紫砂还可以独立成陶,是世界上惟一不需要添加其他矿物而独立成陶的陶土,它本身具有很好的黏结度和可塑性,具备单独成型的能力,是世上的泥土中最奇特的一种。用这种被称作“泥中泥岩中岩”的五色土做成壶,出窑时形比冶铜,入手光可鉴人,且越用越有玉感,不能不谓之奇。

紫砂壶表现力强,又是一奇。我们看一幅油画往往会产生真实的幻觉,当眼睛近距离观察一幅油画时,除了笔触就再也无法看到所表现的其他物体质感。紫砂就不一样了,用紫砂做成的牡丹壶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芒果壶看上去就是刚从树上摘下来的芒果,无论从造型、颜色还是质感来看,都惟妙惟肖。远看如是,近看也如是。紫砂做出来的动物、鸟虫更是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此外紫砂壶形态上“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大师级的壶每次都是创作,每一把都有不同,变化多端,幻化无穷。艺术贵在变化,紫砂壶把变化的奇美表现到了极致。

隐之美

隐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由来已久。大隐隐于市,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文化精英的主流人生观。从姜太公钓鱼,到诸葛亮隐居茅庐,传统文人的人生哲学是才能得不到施展时韬光养晦,一旦被重用便会鞠躬尽瘁、豪气冲天。紫砂壶也有这样的气魄。

古人评价紫砂土与黄金争价,紫砂壶可与商鼎周彝比肩,甚至感叹:“人间珠玉安足取?不及阳羡一抔土。”可见在爱壶人眼中,紫砂壶虽不是金子却也一样发光。一把好的紫砂壶流落到哪里都不怕被埋没,它在日月精华中休养生息,等待人们发现它的真正价值。而一旦被发现,它尊贵的气质使它即使放在皇宫里也不会失色。虽然仅是一抔泥土,却能化高贵于其中。紫砂壶表面无釉色,不以浮华悦人而藏温润光泽于泥内,只有在不断使用当中才会越来越美。这种含蓄、深沉的姿态也是一种人生的启迪。

宋先生总结说:紫砂壶的“五美”是经过艺人的创造赋予的,这五美要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在万事万物的联系中得到体现。品读紫砂壶的文化底蕴是一种精神的修养,寓教于乐,可以净化心灵。西方人已经开始关注中国的紫砂壶文化,有的美国人甚至把紫砂文化同中国文化划上等号。

专家分析:陶瓷与现代公共环境艺术关系


我国已故的原中央工艺美院教授、雕塑家郑志先生曾把建筑工程、环境艺术紧密结合的陶瓷称为“大陶瓷”,早在八十年代初期,他就大胆预言:“大陶瓷”在未来的屋顶范围、地下城市,城市雕塑和环境艺术等领域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历史的发展,将郑志先生的预言变成了现实。

在审美多元化的今天,陶艺这门古老的艺术门类,吸引着众人的眼球并受到广泛青睐。在传统陶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陶瓷,出现了崭新的创作方向和表现形式。现代陶瓷壁画、陶瓷雕塑、陶艺器皿等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外和公共环境中。融合于建筑环境空间的环境艺术陶瓷,不但美化了建筑环境,提升了环境空间的品位,同时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满足了现代人丰富的精神审美需求。

世界首创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陶瓷艺术壁挂,便是中国传统工艺融入现代建筑的成功典范。

从高处俯瞰,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犹如五片绽放的花瓣,组成了硕大美丽、吐露芬芳的“蝴蝶兰”。

这座美轮美奂的艺术殿堂,整个建筑外表采用金属夹层玻璃幕墙,内墙装饰采用特制的浅黄、赭红、棕色,灰色的陶瓷壁挂。由十四万片陶片组成的陶瓷艺术壁挂形成了十分独特的视觉效果,在灯光映衬下,如同悬浮在空中的彩色果核。陶艺壁挂由两根线缆串联在一起,从屋顶一直悬挂到地面,轻轻敲击,会发出清脆悠扬的响声,如同天籁之音自上而下倾泻而出。

道法自然、设计精妙、色泽和谐、层叠错落的“陶瓷艺术壁挂”,融隔音效果与艺术效果于一体,集造型艺术与装饰艺术于一身,充分体现出陶土的技术、油彩的技术和焙火的魔术。其景状别具一格,其意境超乎物外,旨在表现美的形式,真的内涵,深刻体现生命的律动。

“陶瓷在中国建筑史上和艺术史上的运用源远流长,中国的文明史也就是陶瓷的发展史,陶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以,陶艺壁挂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征。如同树皮褶皱的陶瓷形状,象征东方艺术中心这座建筑根植于深厚的艺术土壤之中,每一块陶瓷片色彩度都不相同,以近似却不尽相同的组合,象征中国太极的奥妙。”这是开创陶艺作品用在大型景观空间布置先河的蒋国兴先生对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巨型陶瓷艺术壁挂的生动诠释。

陶瓷是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东西。其简单是因为它的素材是无处不有、就地可取的泥土;其复杂不仅在于它是人类通过化学变化将一种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物质的创造,还在于它是人类心智、情感思想的透露和传递。通过陶器,我们看到,人类可以通过大脑与双手,巧妙地把握和控制天然材料,使之按照人的意志、思维和想象成型,这无疑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在我国,建筑与陶瓷结合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21世纪的商代,当时的城市建筑地下排水工程中就出现了陶瓷;西周时代的板瓦、简瓦;战国时代的浮雕地砖、透雕提杆砖;汉代的画像砖。北魏琉璃瓦的问世,使昔日价值连城的奢侈品成为建筑材料。人们一提起琉璃瓦,就会想起金碧辉煌的中国皇宫建筑和九龙壁、琉璃杯等流芳千古的不朽之作。陶瓷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着光辉的篇章。

精致细微和博大沉雄是陶的两个基本特征,其精细之美往往融合于宏伟之中,而其博大沉雄又常常在细微中体现出来。正式这两种材质的结合,陶和陶艺的生存、发展的无限空间,可以在人们活动的公共空间里发挥独特的作用。

如何有效减少日益发展的工业和突飞猛进的高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是当今社会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现代环境陶艺作品的涌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途径。陶艺作品能让陶土自然地、亲切地呈现在大众面前,帮助人们找回泥土,接近自然。陶艺是连结人与自然最好、最富有感情的媒介。大凡优秀的环境陶艺作品,都能在单纯中蕴含丰富,在匠心独具中体现自然,在现代形式中传达传统精神。古老的陶语言透露着当代人的思想和情趣,置身于形态各异的陶艺作品,人们回归自然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

中国是个陶艺大国,有着深厚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陶艺传统,继承优秀的陶艺传统,将传统陶艺融入现代建筑,是中国陶艺家们的神圣使命,蒋国兴先生在这方面作了长期的、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除了本文前面所介绍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点睛之笔——巨型陶艺壁挂之外,他还主创了上海地铁四号线巨型陶瓷浮雕“历史定格——盾”,上海世博村陶艺壁画“京剧交响”、“万象缤纷”、无锡大剧院陶瓷壁挂“太湖美”等。蒋国兴的陶艺作品已获得三项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三十四项发明或外观设计专利;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巨型陶艺壁挂”获得国家鲁班奖,其“陶瓷艺术壁挂技艺”被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认定为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在首届英国国际发明博览会上,蒋国兴创作的景观艺术作品荣获英国国际科学中心国际荣誉评委会颁发的最高荣誉“金皇冠奖”。

可以说,将极具民族特色的陶艺应用到现代城市建筑空间,会使当代的公共环境艺术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更具视觉冲击力,更富有生命力。还可以说,将中国传统文化应用到现代城市建筑空间,既发扬光大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创造出了一个地域特色文化,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新路。

陶瓷文化鉴赏-国家文物局专家考察井陉窑遗址


日前,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一行3人赴井陉考察井陉窑河东坡遗址。在随后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上,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对井陉窑河东坡遗址的发掘及其历史、学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下一步发掘、保护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

作为石家庄市区域内的古代瓷窑遗址,井陉窑被誉为“河北四大名窑”之一。2001年,井陉窑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东坡遗址的发掘始于1999年,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最具特色、价值最高的遗址。考古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井陉窑遗址,提出了具体保护意见和建议。北京大学中国考古研究中心、国家考古专家组成员秦大树认为,该遗址的发掘充分证明了井陉窑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其镶嵌工艺对中国制瓷业工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每一个窑炉连接一个作坊”的极为罕见的生产方式,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中国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国家考古专家组成员刘兰华认为,河东坡遗址的新发现,尤其是烘干炕的发现,开辟了北方白瓷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课题,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陶瓷史的起源、演变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徐光冀指出,井陉窑河东坡遗址的田野发掘工作很到位,该窑址的窑炉形式大规模集中出现,对陶瓷史研究具有突破性意义。建议继续做好发掘工作;要在充分挖掘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该窑址的范围、内涵及特点,发掘结束后做好回填保护工作;要注重做好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的保护工作;建议建立井陉窑遗址博物馆,尽快制定具体保护规划并上报国家文物局。

专家研讨宜兴窑古陶瓷 青瓷、紫砂、宜均体系受关注


本报讯4月25至27日,由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古陶瓷学会主办的“宜兴窑古代陶瓷学术研讨会”在宜兴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江苏、台湾等地文博单位和机构的古陶瓷专家、学者及艺术界、陶瓷产业界近百人参加了大会,并提交了27篇论文,就宜兴窑古代陶瓷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工艺成就及传承保护等方面,作了深入考察、探讨和交流。

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王莉英认为,宜兴的古代陶瓷的发展历史,大略可以分为五个历史时期。一为史前文化时期,是当地逐渐获得成熟制陶经验技术时期;二为商周时期,是当地烧制原始瓷器,逐渐获得成熟制瓷经验技术时期;三为汉魏六朝时期,是当地烧制成熟青瓷,能够与浙江地区先进制瓷水平并驾齐驱的时期;四为隋唐宋元时期,是当地烧制多种色釉陶瓷的时期;五为明清时期,这是当地发展繁荣以紫砂为主的制陶业,从而奠定“陶都”地位的时期。

对于宜兴窑自身的发展轨迹,黄兴南的《宜兴古代青瓷概述》、刘丽文的《宜兴小窑墩出土西晋青釉瓷与越窑西晋青釉瓷对比研究》与贺云翱的《试论“宜兴窑”》、周小东和瞿华娣的《认知中国“宜均”》等论文,着重就宜兴窑古代青瓷与越窑古代青瓷的区别,以及宜兴窑形成青瓷、紫砂、宜均独特体系所作的多角度论述,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们的好评。

黄卫文的《清宫旧藏明清“宜兴挂釉”贡器研究》、赵聪月的《清宫档案与清宫旧藏紫砂器》、郑宏的《再议“行有恒堂”款器物生产年代》等论文,从不同方面介绍了目前藏于故宫难得一见的宜兴紫砂器,并正本溯源,使与会者真切地感受到明清时期宜兴紫砂器在工艺上所取得的成就。

此外,还有论文就宜兴窑青瓷、紫砂、宜均的出土器物、工艺特征、装饰技法、产品外销以及宜兴地区龙窑调查保护等进行论述。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还实地考察了前进窑遗址、小窑墩遗址和现在还在使用被称为“活龙”的前墅龙窑三处国保单位,并参观“宜兴窑古陶瓷标本展”、紫砂和宜均工艺制作流程。(伊晓)

戏说瓷缘与瓷德


瓷缘

搞收藏的人很注重一个“缘”字。

一件稀罕之物,得到了,说是“有缘分”;虽孜孜以求而得不到,则说是“没有缘分”;得到又失去了,则以“缘分尽了”聊以自慰,。好像冥冥之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掌握这个“缘”字,神秘兮兮,个人无法去把握似的。比如最近就听到几个与古瓷收藏有关的事。

某地有个作家,小说写得好,小有成就。后来又习画,画文人画小有名气。由绘画而引发出对古陶瓷的喜爱与收藏,可惜没有什么珍品。一夕,大雨如注,闭门读书至夜半,忽闻敲门声。心存警惕,门开一逢。暗中只见来者身披雨衣,却看不清面孔。隔防盗门问有何事,自称求画者:“仰慕先生久矣,无缘相见,今经人指点,冒昧造访。愿以家藏古瓶换大作一幅,不知可否?”说着从包中取出瓶子,双手奉上。作家深为其诚所感动,不问瓶子真伪,连忙从画筒中抽出一轴相送。等送走索画者回到书房,仔细端详古瓶,不禁大为吃惊。这是一只货真价实的北宋磁州窑白地褐彩剔花梅瓶(图1),一尺有余、精工细雕、光彩夺目,俨然国家级珍品。连忙开门追瓶主人,人早已消失在夜幕大雨之中,连姓名也未留下一个!遂叹道:自己的涂鸦之作,那值一只宋代名窑古瓶?真是“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非“缘”而何!不过,这真是太过偶然。

瓷友邢先生上班路过建筑工地,一农民工挖出一只40多厘米高的瓷瓶求售。这瓶子满身污泥,口已残破。虽然如此,一看之下还是打心眼儿里喜爱,于是便买了下来。据农民工讲,在此之前,已有多人上过手,皆以价高,弃之不顾。邢先生将瓶子洗净,自己看不懂,便去博物院请教古陶瓷专家。专家一看,大喜过望,连连叫道:“国宝!国宝!”原来这是一只元代凤穿花书阿拉伯文戗金玉壶春瓶(图2)。对于戗金瓷器,人们只是从《陶记》、《格古要论》等历史文献上见过记载,而从未见过庐山真面目。此瓶一出,惊天动地,吸引了北京、上海、河南、陕西以及香港等海内外的学者专家前来观瞻,见者无不慨叹此瓶之奇之美。

这样一件宝物,邢先生做梦也未曾想到过,也无须踏破铁鞋寻觅,而是全然不费功夫得到了,不是“缘”又是什么?而在此之前,那么多淘古董者见到此瓶,不是身上未带钱,便是看不懂,或不愿解囊,而当知道它的价值之后,无不为自己失之交臂而遗憾不已。最后只有解释为“无缘分”。

下面再说一个教授与古瓷结缘的真实故事。西安的马广彦教授在研究青花古瓷中,深以自己没有一件比较精美的元青花标本为缺憾。一次去景德镇考察,有幸见到一块元青花四爱人物纹瓷片(图3)。苏麻离钴料绘制,发色纯正,纹饰构图精妙,画工精细,很有研究和欣赏价值。“就是他!就是他!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那个标本。”心为之怦然,爱不释手。然而瓷片拥有者也视为珍宝,死活不肯割爱,马先生只好依依惜别。回到西安后,为了这个元青花瓷片子,夜不能寐,食不甘味,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他一次次写信、打电话,托朋友做工作,一直磨了整整一年时间,结果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方终于答应高价转让。马教授欣喜若狂,让儿子专程去了一趟景德镇,将瓷片请回家。有人说,“为了块破瓷片子,花时,花钱,花精力,太不值得了。”马教授却说:“值得,光这一幅元人的绘画也值!”对于马教授来说,多年期盼,一年折磨,,终于成功,叫做“缘分到了”。而对于转让者来说,把玩多年,一朝失去,可谓“缘分尽了”。马教授虽然经历萦回曲折,总归如愿以偿。散尽千金为片瓷,也是人生一乐。欢愉之情,可想而知。遂贮之锦盒,印成名片,写出文章,与大家共同分享其乐。凡见得此瓷片者,也称“有缘相见”。

这些与瓷有关的机缘,可能比较典型。其实,收藏家的每一件珍贵藏品,大都有着独特曲折的经历,令人心动的巧遇。然而,搞收藏,机遇也罢,缘分也好,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要有爱。执著的爱着你的收藏领域,爱着你的收藏品。“赏瓷如赏美玉,观陶胜观佳人”,爱到了痴迷的地步,达到了大智若愚的境界,必有所成。没有爱心,面对宝物熟视无睹,麻木不仁,也就谈不上什么“缘分”。二要有识。臂百折而成良医,观千剑而后识器。机遇是为那些有准备的人产生的。没有理论的研究,实物的把玩,经验的积累,失败的教训,眼光的磨砺,鉴赏能力的提高,即使有机遇也不知其为机遇,天上掉下馅饼也不敢吃。倒是常常以假为真,视破烂为宝物,虽倾家而不顾,自以为有缘分,实实糟蹋了这个“缘"字。三是要有钱。一钱难倒英雄汉。再好的机缘,再美妙的珍品,再丰富的学识,没有钱只能望洋兴叹,与之擦肩而过,为别人所得,而与你无缘。当然也不是说无钱者就不可以搞收藏,自己去捡瓷片,赏瓷片,并加以研究,同样其乐无穷。我要说,拥有一块捡来的好瓷片也是“缘”。

瓷德

收藏古玩,人们很看重一个“缘”字,笔者以为,“缘分”只不过是收藏中一种好的机遇而已。而真正的收藏家更注重一个“德”字。

民间收藏,五花八门,不下千万种之多,然平心而论,可收藏之古玩器具,对人类贡献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莫过于古陶瓷器了。陶器的创制,在中国已经有10,000多年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在,无论是日用盛器、炊具、祭器、艺术性观赏陈设器,还是砖瓦建筑构件,一直与人类息息相关。这种土与火的艺术,给人们所带来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无与伦比的。所形成的内涵丰富的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等等,所遗存的许多典型的陶器,无不显示中华民族祖先们的无穷创造力。瓷器是对陶器的新发展,也是中国人民的独创。如果从东汉算,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诸多名窑创烧出了青瓷(图4)、黑瓷(图5)、白瓷(图6)、彩瓷(图7)四大门类,花色品种,丰富多彩;技术工艺,博大精深。优美的造型,玉石般的釉色,精美的纹饰,也足以使我们引以自豪。瓷器成为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试想,一件陶瓷器的产生,要经过多少人的艰辛劳动:这里有开山取土之人,澄泥拉坯之匠,刻画上釉之师,上山砍柴之夫,盘窑烧器之工。哪一个环节缺少人或未能尽心竭力,便无法生产出美器。至于器成之后,销售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长途运输,车载船装者,挑担贩卖者,又不知有多少人!那些拥有精美陶瓷器的主人,小心翼翼地使用,珍宝似的收藏,千年百载,代代相传,避过兵火地震,天灾人害,保存至今,又不知有多少人付出了多少心血?劳动创造了艺术,创造了美和价值,也体现了“德”,我们正可以好好写几篇《陶德颂》和《瓷德颂》。

正因为古陶瓷凝结着艺术性的劳动,反映时代的文明,有着历史的丰厚积淀,它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有研究价值,更有经济学价值。所以,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甚至死后都要用心爱的陶瓷器作为陪葬。也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上至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下至黎民百姓,无不热衷于收藏古陶瓷精品美器,至使古陶瓷成为古玩文物收藏的最大门类之一。也正因为如此,笔者以为要成为古陶瓷收藏家(当然也包括其他收藏家),在收藏活动中,更应注重个人品德素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把收藏过程看作是崇尚文明、研究文化、保护文物、造福社会的活动。在收藏与研究中,自然而然地增长学识,提高鉴赏水平。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和古代艺术的熏陶,陶冶性灵,有益身心,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从而乐在其中。

当然,也有为数众多的古陶瓷收藏者,从个人喜好出发,投资其中,抱有保值、升值的企望,或者“以藏养藏”,玩过之后再转手他人。这都无可厚非,关键要调整好心态。而今假货赝品充斥市场,唯利是图,奸诈贪财之辈比比皆是,搞收藏“交学费”是常有的事,不足为奇,而“捡漏”则是非常偶然。失算时,灰心丧气或暴跳如雷;胜算时,沾沾自喜或得意忘形,都不可取。不管如何,只可等闲视之,倒要大肚能容。买了假货赝品,为亡羊补牢计,应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切忌心理不平衡,为弥补自己的损失,有意以欺骗手段嫁祸于人,这是重利而轻德,如果这样,必然失信于朋友。另一些人为了一件宝物,与友争购,见利忘义,尔虞我诈,甚至不择手段,反目成仇。这就叫贪物而失德。这些都非君子所为,也不利于身心健康。至于那些为获取暴利违法行事,甚至于与盗墓贼为伍,倒买倒卖,坑蒙拐骗,贪婪欺诈之徒,奸商而已,只可以“缺德”论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