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绞胎瓷器 > 导航 >

宋绞胎瓷罐与瓷盒

宋绞胎瓷罐与瓷盒

古代绞胎瓷器 绞胎瓷器鉴别 仿品绞胎瓷器鉴别

2020-08-25

古代绞胎瓷器。

北宋绞胎瓷罐,高21厘米,口径8.3厘米,磨口、圆肩、深腹,胎质坚细,白、褐两色的绞胎,在透明釉的笼罩下显现出如同大理石般晶莹美丽的花纹,绞饰间千变万化,犹如行云流水、山川日月,又加怪兽奔腾、异鸟高飞,将绞胎纹饰的美感表现得淋漓尽至,让人在观赏时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绞胎工艺始创于唐代床时继续烧制,宋以后则十分少见。将白、褐两色胎泥揉合在一起,拉胚成型后,罩一层透明釉,入火焙烧,烧成后器物的纹饰富于变化,或如本理,或如团花,或如乌羽,具有一种流动、变幻的美感。由于绞胎器的制作比一般色釉器更加复杂,所以多为小型器。有时为了节省绞胎胚料,一些绞胎p的瓷胎以白胎为主,仅在白胎外全部或部分地包贴一层绞胎泥,可见绞胎器是颇为珍贵的,吉林省博物馆所藏的这件绞胎瓷罐,是目前所发现的绞胎器中罕见的大型器。

吉林省博物馆收藏的另一件属绞胎类的器物,为瓷盖盒。盖盒造型小巧玲珑,高4厘米、盖直径8厘米,器与益作子母扣合,下承矮圈足。纹饰由盖中心旋转展开,层层延伸的花纹,如同正在开屏的孔雀,华羽尽现,美不胜收。在宋代,中原地区有些瓷窑生产一种特别的绞胎类器物,即在瓷胎上施一层白、褐两色相纹的类似化妆土的物质,仍罩以透明釉,烧成器物的纹饰效果与绞胎相似。这件瓷盒绞花纹饰施于盒、盖的外部及内底,而器物的口沿和内壁均为坚密细致的白胎,外罩透明釉烧成,其制作。艺应属“绞化妆土”一类。此盒于1953年出土于吉林省农安县一座辽代古塔内,塔的建筑年代为辽圣宗太平三年至太平十年(1023——1030年)。从与此盒同时出土的铜佛、香炉等物来看,这只盖盒是用于供佛的器具之一。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怎么鉴别绞胎瓷器?


怎么鉴别绞胎瓷器?绞胎陶瓷的鉴别一般要从形制、胎土和釉面三个方面来看

一、【形制】基本仿造过关

每个时期的陶瓷造型都会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人们审美情趣的影响,所以在器物的形制方面往往有所不同。过去造仿品一般都是工匠自己想象着来做,会出现“臆造”,甚至将各个朝代的形制捏合在一起的情况,很容易被看穿。

随着人们收藏眼光的提高,现在仿品的技术也有很大进步,造假者也会看书或去博物馆看各个时期的实物造型,所以一般情况下,绞胎瓷在形制方面的仿造已经比较过关了。也就是说,从形制上看,仿品现在与真品已经较难区分了,因而我们鉴别时更应当注重胎和釉的方面。

二、【胎土】新仿件质地更细腻,手感较重

唐代绞胎陶瓷的胎土一般多为藕粉胎与白胎两种,老的绞胎器胎土的烧造温度不是很高,因此质地比较粗松,如藕粉胎的胎土用指甲即能划出痕迹。

宋金时期的绞胎陶瓷一般做工比较细致,胎与坯都较薄,底足修胎非常精细;胎土较松脆,所以真品的手感会较轻。

新仿绞胎胎土由于使用现在的球磨机而更细腻,黏合度更强,器物一般手感较重。另外,仿品的修足一般也不太讲究,粗制滥造的较多。

三、【釉面】开片细小釉面亮丽为真品

唐代的绞胎陶瓷与唐代的三彩陶瓷工艺性能几乎一样,所以釉面的判别也大同小异。绞胎的釉面与三彩一样,釉面开片细小,且开片边缘多微微上翘,施釉边缘一般无积釉现象。由于绞胎器很多是实用器,釉面边棱处多见磨损现象。釉面温润度、油润度强,釉面亮丽而不昏暗。

新仿的一般釉面较干燥,开片大而稀薄,在开片处还多见泛白线的情形;同时,往往釉面昏暗,施釉边缘还多见积釉与垂釉现象。

绞胎瓷器有什么特点?


绞胎瓷器有什么特点?瓷器是中国古代最重大的发明之一,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做出的杰出贡献。绞胎瓷则是瓷器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奇葩。

绞胎瓷是用褐白、黑白或棕白两色瓷泥交替迭摞、互相揉和,再用折迭、盘卷、切刮等方法制成各种绞样,然后拉坯成型或模压成型,胎上就出现两色相间、纹理变化多端、十分美丽的图案,再罩以晶莹玉润的透明釉、绿釉、黄釉,将如花似锦的花纹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流动变幻的美感,北方民间俗称透花瓷。由于它工艺复杂,制作难度极高,所以流传下来的绞胎瓷十分稀少名贵。

“绞”出变幻无穷的盛世风华

顾名思义,绞胎陶瓷是将不同的胎土像绞麻花一样绞制,最终呈现一种特别的风貌。通常是用两种或三种不同颜色的瓷土,一般主要是白色与褐色,或白色与褐色或青色,分别制成泥条,然后再像绞麻花或绞花卷馍一样将它们绞在一起,制成新的泥料,直接拉坯成型,或切成片状来拼贴或镶嵌使用的一种陶瓷器。

这种制瓷工艺,可以做出几形纹、回形纹、团花纹、菱花纹、鸟羽纹、云纹、流水纹等各种美丽的纹路,变幻无穷,具有非常明显的艺术特色。它往往与划线填彩、拼贴及镶嵌工艺一起使用,使制作出来的器物纹饰非常精美漂亮。

绞胎工艺最早出现于唐代。它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受汉代漆器的木纹工艺影响而发展起来,另一种说法是受唐代金银器纹饰的影响而创造的。

绞胎品牌响彻唐宋

现在比较公认的说法,绞胎陶瓷最早出现在河南巩义窑,这种制造方法从唐代开始,一直到宋金时期都有烧造,元以后渐趋没落。在唐代,生产绞胎陶瓷的窑口除了河南巩县窑外,还有山东淄博窑、陕西黄堡窑等,五代时期有浙江上林湖地区的越窑、山西介休窑等,北宋到金代则有河南焦作当阳峪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浑源窑等。

唐代的绞胎陶瓷实用器非常多,形制主要以碗、盘、杯、钵、壶、砚、枕、罐等小件为主,其中可见使用磨痕,偶尔也有俑之类出现。

唐代绞胎陶瓷一般多使用单色釉,以黄釉较多,也有绿釉或单色釉中加彩的,但一般较少见。其中有一种细绞如头发丝般的绞胎器工艺非常精妙,可惜完整的难以见到。绞胎也有不上釉的,如常见的缍丸、绞胎砚等。

在唐至五代时期,巩县窑绞胎陶瓷就有裴家、杜家等著名制瓷作坊出现。宋金时期,河南焦作的当阳峪窑的绞胎也是名噪一时。当阳峪窑与唐代相比,胎土更细腻,温度更高,瓷化程度也更高。主要以白、黑两色胎土为主,施透明釉。当阳硲窑绞胎的纹饰主要以羽毛纹为主。做工与烧制都很精细,也是我国宋金陶瓷的一个杰出代表。

宋金以后,由于战乱与国力的不断下降,当阳峪窑火衰退。

元明清时期,就全国来说,绞胎瓷器逐渐衰亡,元代还有一种绞胎高足杯传世,明清时期则基本未见绞胎陶瓷器。这种结果当与北方战争频繁,窑工和制瓷高手大量南逃有关。这期间,景德镇发展成我国最大的陶瓷基地,遂使北方瓷系解体。植根于中原的绞胎瓷被遗弃失传。元明之后,焦作地区由于经济落后,失去了艺术环境和文化包融性,绞胎这种高档瓷器自然不会在这里成长发展。

上个世纪以来,绞胎陶瓷在中国重新得到关注。如今,绞胎瓷在消失六百多年后,又在它的故乡起死回生。

绞胎陶瓷标本,可以看到瓷器内部的纹路,与外部浑然一体,可谓表里如一。

孟子有篇“君子本色,表里如一”,表达了对君子本色的尊敬与欣赏。而绞胎陶瓷内外相通、表里如一的特点,正是古时文人雅士“君子情怀”的象征。它的这种特性深受士大夫阶层的喜爱,相传宋代诗人苏轼在首次拜访自己岳父时,送的就是亲自到河南定制的绞胎陶瓷。

这落梅惊风、淡淡如菊的绞胎陶瓷,正如高风亮节、肃肃如松的君子。岁月会让表面的美丽纹饰变得斑驳,而永远不会被磨蚀的,是纯粹的内在与不灭的风骨。

由于绞胎陶瓷非常精美与稀少,其经济与艺术价值都很高,现在市场上仿品也较多。

绞胎瓷纹饰——自然纹


绞胎陶瓷的主要装饰纹饰自然纹有千年的历史,它是绞胎陶瓷的标志性纹饰。自然纹饰有自然天成之意,艺术审美的角度认为自然天成的美要比人工雕琢的美有更多的想象力。在绞胎陶瓷纹饰装饰的创作中追求自然偶得的效果,一胎一面,不可复制的个性化陶艺作品。感悟由内到外,从外至内表里如一的自然纹饰之美。自然纹饰最具有绞胎陶瓷的装饰性。

自然纹的文化语言是表达人们的一种回归自然的情感理想,是对现实社会认知超脱于现实功利进入高尚纯粹的理想思想境界的心理追求,感情和心灵的超然。欣赏陶瓷自然平淡的美,呈现出淡然、随性、平和的艺术风貌。

绞胎陶瓷自然纹所表达的美学特征:

1.构成绞胎陶瓷自然纹装饰的美学效果主要体现在瓷胎的质感、色彩和线条,在创作的过程中手拉胚留下的自然纹样之美感。

2.绞胎陶瓷自然纹装饰的自然美主要表达在作品的艺术形式方面。自然纹饰之美的文化语言内涵往往是朦胧的,不确定的,它的文化语言更多地运用造型设计或其它的装饰技法如雕刻、彩绘来表诉。而自然纹饰之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具像的、直接引发美感的,因此艺术表现形式在自然纹饰之美中占据突出和显要的地位。

3.自然纹具有联想性。绞胎陶瓷自然纹装饰之所以给人美感,往往与人们由此产生的联想有关,而且联想越丰富,越奇妙,这种美感就越浓烈。

“绞胎”瓷整器别轻易买入


日前,有一位藏友带来几片“绞胎”瓷片,绞胎罩、透明釉,从瓷片可以看出,胎体是由高岭土胎泥和掺有一定高氧化铁矿物的胎泥相绞,然后挂透明釉烧制而成。由于褐、白两色泥料相绞、挤压、拉伸而形成夹花,产生出多种纹理,如木理纹、羽毛纹、团花纹、流水行云纹等,极为美丽。然而,据悉,绞胎、绞釉工艺在宋靖康之后就已失传,到了清代“嘉道”年间,瓷器图案上出现的均是仿木叶、大理石纹。因此,提醒藏友“绞胎”瓷整器不要轻易买入。

据介绍,“绞胎”瓷器作为我国古代瓷器装饰工艺中特殊的品种,在唐代与唐三彩齐名,但“绞胎”瓷由于工艺复杂,制作难度大,其产品、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到了元代以后就难觅踪影了。时至今日,已失传近千年。据资料统计,目前世界馆藏的中国古代唐、宋、元不同时期的“绞胎”瓷器共有34件。因此,藏友提醒“绞胎”瓷整器不要轻易买入。

“绞胎”瓷又称“搅胎”,起源于唐代,其形状多为枕、瓶、香盒,存世完整器较少。据考古资料显示,“绞胎”的发现几乎与唐三彩同步,窑口也相同。唐代“绞胎”烧制和唐三彩相同,均以高岭土做胎,因烧成温度不同,胎色白中带粉红,大都施低温黄釉、绿釉和三彩釉3种色调,以黄釉居多,三彩釉最少,主要形状有圆角长方枕、倭角长方枕、三彩釉长方枕。

“绞胎”瓷被誉为诸瓷之首,首先“绞胎”泥色有白、褐或白、黑两色相绞,也有白、褐、黑三色相绞,不管那种方式相绞都十分精美。其次“绞胎”瓷,是以黄色、褐色、绿色釉为主体,稀薄部分为透明釉,从外观可以直接看到两色绞和胎体。

古陶瓷之绞胎陶瓷器


绞胎陶瓷器物枕呈长方形,以切片贴合技术制作,素身无釉;胎体以绞胎形式制作,呈褐、白双色混合,纹饰层层叠叠,在枕面上做出菊花般的纹路,在两侧做出水波纹,具有朴素的美。

陶瓷课堂:纹饰款识

绞胎陶瓷器物自唐代开始出现,延及宋代,宋之后就已消失,直到清代乾隆时期才又再出现仿制品,而其时绞胎技术已经失传,只好采用人工描绘的方式画上绞胎纹理。唐、宋时河南当阳峪窑、登封窑、巩县窑、扒村窑,山东淄博窑等窑口都有制作这类瓷器,同时还发展出绞釉贴面、绞化妆土饰面等技术。大部分绞胎瓷器表面施以亮青釉,少部分采用素面无釉的形式,直接显示绞胎纹饰的魅力。

唐代绞胎瓷器的出现,恐怕与唐代的外来文化,特别是外来的玻璃制作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中国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原始的玻璃制品,古代称为琉璃,也就是最早的含铅玻璃。英国人李·约瑟在他的《关于中国古代的玻璃》一书中将这类琉璃称为“paste”,认为在东周以后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制作玻璃了。

素面绞胎脉枕(唐)

现实考古发掘中,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战国和汉代的墓葬中都有古代琉璃制作的器物出土,如1975年湖南长沙杨家山18号墓出土的楚国谷粒纹琉璃壁、1959年安徽淮南蔡家岗出土的战国谷粒纹壁等等。但是在唐代,人们却认为玻璃是外来的,《册府元龟》就曾记载西方使团来朝时以玻璃为贡,唐人段成式在其《酉阳杂俎》中说:“玻瓈,西国之宝也。玉、石之类,生土中。或云千岁冰所化,亦未必然也。”将玻璃列为与玉石相似的自然生成之物,可见其时对玻璃的认识相当肤浅。

古罗马时期西方的玻璃制作技术已经非常发达,1948年在河北省景县北魏封氏墓曾出土一件网纹玻璃杯,杯壁仅有0.2厘米厚,内壁光滑,外壁有明显的水平纹理,显然是采用有模吹制方法制成的,且经科学测定为钠钙玻璃,是拜占庭帝国的产品,足可证明当时确有西方人带来中原的玻璃制品。东罗马制作的玻璃包括了纯净的无色玻璃和各类鲜艳的有色玻璃,还有以不同颜色的玻璃绞接起来的双色或者三色玻璃,这在今天的威尼斯仍然能够看到,而这种绞接玻璃所使用的技术与绞胎、绞釉陶瓷器如出一辙。因此,绞胎陶瓷器与绞接玻璃制品之间一定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孰先孰后虽一时难以考证,但却足以证实中国与西方悠久的文化、技术交流历史。

绞胎陶瓷的特殊魅力究竟如何体现


众所周知,素光无纹的瓷器要想具有装饰性,一般会采用色釉装饰、刻划花、贴塑或者彩绘技法。这些装饰手法都是在瓷器胎体本身成型以外下功夫,工艺难度也集中在陶瓷拉坯成型以后。而在唐代,出现了这样一种特殊的陶瓷装饰工艺,并且单独发展为一个罕见的瓷器种类,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说到的“绞胎陶瓷”。绞胎陶瓷又名搅胎瓷、透花瓷、绞泥等,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利用陶瓷坯胎本身的性质来形成器物装饰纹样地的工艺。

根据目前的考古研究成果来看,绞胎陶瓷最早起源于唐代的巩义窑与当阳峪窑,应该是此二窑窑工的发明创造。陕西、河南的唐墓就曾出土过绞胎工艺制作的杯碗、三足小盘、陶瓷枕等器物。但是由于绞胎陶瓷实物资料仍不充足,专门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停顿状况。因此我们只有从现有的少量研究资料中,来一窥这种特殊而神秘的陶瓷装饰工艺了。

真正绞胎瓷的制作,不借助其他任何釉料,而是将两种或多种颜色不同的瓷土揉和在一起,然后以特殊手法相绞,拉坯成型,外罩透明釉以后再入窑烧成。绞胎最常用的瓷土一般是黑、白、黄、褐等色。以绞胎工艺制作的瓷器可以产生很好的仿犀皮、漆器或木纹特点的效果。目前所见的绞胎陶瓷纹饰主要有木材年轮纹、羽毛纹、雉尾纹、梅花纹、浮云流水纹等。

唐代绞胎陶瓷几乎都是贵族日用品,属于半绞胎陶瓷器。唐代绞胎陶瓷多用高岭土,故而胎色白中带粉,大都施低温黄釉、绿釉和三彩釉,以黄釉最多。缺陷在于,这时还需要把绞成花纹图案的胎泥切成薄片,粘贴在普通胎泥团上成型。晚唐五代时期,绞胎工艺发生质的第一次飞越,烧出了真正的绞胎瓷器。这时期的绞胎瓷除了利用本身绞胎的优势外,还增添了锥、戳、剔、刻、镶嵌等工艺技法。

一直到北宋,绞胎瓷的黄金时期出现了。北宋的绞胎瓷以全绞胎瓷为主,也就是俗称的透花瓷,是真正意义上的绞胎瓷器。半绞胎瓷则利用低温色釉为补。北宋全绞胎瓷以柴窑烧,仅用颜色不同的数种瓷土,无色釉、无彩绘,在五大名窑单色釉瓷器蔚然成风的局面下还能独树一帜,实在难能可贵,并且在唐的基础上还诞生了席编纹、麦穗纹等纹样。

靖康之难以后,纯正的绞胎瓷烧制中断,南宋半绞胎瓷制作已是强弩之末。元明以后,绞胎多变为绞胎釉,即将釉料混合入瓷土中拉绞成型,已然失去绞胎的纯熟韵味。 庆幸的是,我国在1981年,经过当阳峪陶瓷厂的数百次试验,又成功仿制了绞胎瓷。

宋人与宋枕


中国古代有一种很少有人使用的枕头,式样简单,截一段圆木缀上小铃。枕在上面极不舒服,须小心翼翼,保持半睡半醒状态,意在小憩,避免沉睡过上。否则,枕攲动,人惊醒。此枕被文人赋予了一个极为美丽的名字:警枕。足见古人珍惜光阴用心良苦。

与此相反,有一句我们经常用的成语也与枕有关:高枕无忧。源出《战国策·魏一》:“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秦,则楚朝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两千多年前,古人对枕就有了这样深刻的理解。

古人使用的枕质地很多,不限于今人要求的柔软。用陶土堆塑成型,入窑高温烧成瓷枕,隋朝已见。唐以后,瓷枕渐多,至宋从质到量达到登峰造极。金元以后渐少渐衰,直至消亡。

谈瓷枕,离不开宋。笔者见过的宋枕磁州窑的为多。形容宋枕,得用许多话,简单地说,就是丰富。兽形枕中有龙枕、虎枕;人形枕中有孩儿枕、仕女枕;几何式样中有长方、八方、椭圆、银锭等;还有腰圆、鸡心、云头、花瓣等随意造型……

宋朝重商,商税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收入。国都东京(今开封)商贾云集,夜市不禁。于是,瓷枕中的名牌“张家造”应运而生。当然,还有“赵家造”、“王家造”等等。今天看来,千余年前宋人生产的瓷枕仍可谓美不胜收。一鹭鸶置身芦苇之中,双腿岔开,回首相望,用笔寥寥却生机一派;—孩童持竿垂钓,神情专注,几条小鱼欲咬欲溜,情趣盎然;两束卷草,丰满柔韧,舒展大方……

笔者陆续见过不少瓷枕,由于价昂,没有留下几个。瓷枕发展总的来说是年代越早尺寸越小。唐枕中常见不足一拃长的,人称脉枕,是否为中医号脉专用,待考。宋枕尺寸适宜,金元以后,尺寸加大,可达尺半,显得笨拙。瓷枕为生活用具,常随亡者下葬。因历史淘汰,罕有传世品。瓷枕为平民百姓所用,皇帝大概嫌硬,另有所枕。于是,瓷枕中透着一股市井气,说白一点是俗气。

这股俗气给后人带来宋人的情趣。宋人图安逸,不尚浮华,干不出唐人那等辉煌热烈的事来。两只鹌鹑,一行飞雁;顽童蹴鞠,赶鸭捉雀,无不流露宋人知足长乐的人生观。你可以完全想见宋人在人口增殖、物阜民丰之际,陶醉于这种“小家碧玉”的风范之中,自得其乐。

在瓷器中,再没有比文字装饰更能直接反映当时人的思想了。唐代的铜官窑(长沙窑)中,书写诗歌的不少,许多诗还可以在《全唐诗》中查到。显然,这与唐代诗歌盛兴有直接关系。而宋枕,却大量书写词曲。如:“左难右难,枉把功名干。烟波名利不如闲,到头来无忧患。积玉堆金无边无岸,限来时,悔后晚,病患过关,谁救得贪心汉。”一曲《朝天子》,把个枕头主人的失意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烟波名利不如闲”,宋人有点看破红尘了,于是,大宋江山也就成全了赵佶(宋徽宗)这位国政庸碌无为、艺术却颇有造诣的皇帝。

枕头与人的关系太密切了,要睡觉难免先看枕头一眼。工匠们就利用这一眼,在枕面上写上“众中少语,无事早归”,写上“为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写上“过桥须下马,有路莫行船,未晚先寻宿,鸡鸣早看天”……写上许许多多通俗的格言,这些格言与宋人生死不离,生时指点迷津,死后警醒来世。这又潜移默化地养成了中国人“忍一刻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秉性,充满道家意味的风格。

宋人在忍与退中让出了半壁江山,国都由北南迁至临安(今杭州)。北宋与辽,南宋与金,“和平共处”,委屈求全。采取守势的大宋王朝竟然也颤巍巍地度过了三百多年。

枕在宋瓷中有着极为特殊的地位,它所拥有的天地记录着宋人的生活哲学。宋人对生活的寄托流露在酒肆茶馆,宋枕则装有宋人身心放松、与世无争的心态。追求琴棋书画,追求醉乡酒海,在风花雪月中高枕无忧,宋人的祈盼却不能永远保证“家国永安”(宋枕语)……

笔者藏有一文字装饰宋枕,虽略有残,但仍喜爱。枕为八方形,呈现腰圆状下弯,写字方向与枕垂直,这与一般文字枕有异。字虽竖写但须从左读起:“长江风送客,狐馆雨流人。”此枕颇值得玩味。内容为传统对联形式,长江对狐馆,专有名词对专有名词;风送客对雨流人,平仄对仗工整自然。上句明白无误,送客为来,但下句“狐馆”一词费解。雨流人的“流”与“留”通假,有“流连忘返”为证。狐字只有两解,一与狐狸有关,狐疑、狐臭、狐仙等等,另一解为姓氏。狐馆不论是什么馆,应与狐狸无关,否则谁还敢进入?那么,只剩一条路了,即狐姓人开设的馆。也许是茶馆酒馆、餐馆旅馆,当然也不排除是妓馆。反正是一个让客人驻足、狐老板收费赚钱的地方。这地方应该在长江沿岸,否则风怎么能送客于狐馆?这地方还应该常常霪雨绵绵,否则雨怎么能留住人?无论在长江的上游中游下游,都离这枕的产地磁州(今邯郸)很远。当时这类定烧的商品往返一趟并非易事,由此可见狐馆应该为当时当地的一大名馆,与长江去对也就不为过了。

狐老板作古已近千年,此枕是否陪他下葬还是陪他的亲属甚至客人下葬均未可知。但有一点不言而喻,瓷枕已被淘汰,现在博物馆内供学者研究,供观者欣赏。

宋朝有个著名的史学家叫司马光,他幼时聪慧,机敏过人,破缸救人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妇孺皆知,流传千古。成年后的司马光编纂了一部巨著《资治通鉴》,全书洋洋三百余卷,贯串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史事,至今仍是史学界重要的参考研究资料。可有一点恐怕鲜为人知,这部鸿篇巨制的编纂者,常睡警枕,就是那种十分不舒适又睡不踏实的枕头。

往事越千年。今人的枕已科学化了,讲究材料与质地,讲究舒适与合理。前面说过,瓷枕年代越近,体积就越大。按照这个思路,枕越做越大,如今的鸳鸯枕长尽可同床宽,看来也没逃出历史发展的趋向。其副产品——枕旁风当然刮得就更加情意绵绵,这一点却是有追求的宋人没能享受上的。

陕西西安出土国内罕见的唐代瓷器绞胎瓷杯


新华网陕西频道9月30日电(呼延思正)考古工作者近日在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附近发掘出一批唐代瓷器,其中一件绞胎瓷杯被专家称为“不可多得的绝品”。

这批珍贵文物深藏于一座小型唐墓中,经发掘共出土6件瓷器,分别为1个蓝彩釉罐、1个绿彩釉罐、1个三彩盂、2个白瓷瓶和1件绞胎瓷杯。2件彩罐高约20厘米,蓝色的釉形如花瓣散落,绿色的如柳叶垂曳。三彩盂黄、绿、白三色相间点缀,器型小巧可爱。

深受专家青睐的绞胎瓷杯口径为7.6厘米,高约5厘米,表面白色和褐色的釉彩掺揉交织,如瀑如流,变幻无常,显现出奇谲诡丽的图案。据负责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刘呆运介绍,所谓绞胎瓷即制作时将白、褐两种颜色的瓷土相间搅拌在一起,然后相绞拉坯制作成型,瓷胎上便出现白褐相间的彩色纹路,或如木纹,或如鸟羽,或如行云流水,或如花叶枝蔓。再经施釉焙烧,便是绞胎瓷器。这种瓷创烧于唐代,是河南官窑出产,当时应属贡品,现存极为稀少,完整的器物尤为珍贵。此次出土的绞胎瓷杯为目前国内罕见的绞胎瓷珍品。(完)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宋绞胎瓷罐与瓷盒》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宋绞胎瓷罐与瓷盒》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绞胎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