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的介绍 > 导航 >

陶瓷仿款的介绍

陶瓷仿款的介绍

古代瓷器的介绍 古代的瓷器介绍 高仿民国瓷器的鉴别

2020-08-27

古代瓷器的介绍。

1、仿款

仿款,就是在当代所制的瓷器上,仿写前代的款识。有些仿款并不一定是存心作假,而是因羡慕前代著名瓷器或其他原因。如清初的康熙、雍正两朝曾有过仿写前代款识的旨意。仿款由明正德年间开其先河,以后无论官窑民窑,仿者越来越多。入清以后,制瓷技术迅速提高,为仿古瓷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之当时统治者嗜古成癖,使仿古之风更加盛行。

实烧年代:明代嘉靖年要分辨仿款和真款,必须仔细观察款识的风格、笔法、字体、位置、款色、和字数、结构,并结合器物的造型、胎质、釉色、装饰等方面互相印证,认真推敲。辨伪,首先可以从研究各代款识不同风格入手,将真假款识相互对照,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其款字的书写笔法、字体结构、排列形式、落款的部位。

另外,也应当注意总结同一时期早中晚期款识不尽相同的变化规律。其次,注意款识的用料和颜色。以青花写款为例:元代和明初的颜色深厚下沉,有黑色结晶斑点和凝而不舒的现象;尤其宣德时,蓝色中有黑、灰等色杂夹其中。成化款则舒展清晰,蓝色优美;嘉靖事青中泛紫,十分浓艳;万历以后色调匀净,但发色不深,清初作品也大抵如此。康熙款色调明快,幽倩艳丽;道光以后则蓝色涣散,浅淡上浮

2、陶人款

在瓷器上署以陶工、作坊主、店主姓名、或陶店名号的款识,称“陶人款”。陶人款在早期青瓷上即已出现,但常常与纪年、赞颂、吉言等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条铭文。单独陶人款,直到明清时才可见到,而且比较少,特别是官窑器上更为少见。清初官窑器可偶见督陶官的款识;乾隆以后,督陶官形同虚设,陶人姓名才见于款识。“时大彬制”陶人款的格式,一般是在匠人姓名后加一“造”字。也有光书姓名、姓氏或店号的。用含有寓意的纹样图案作为款识,呈“花样款”,亦称“记号款”。

3、花样款

花样款多为民窑所用。明代已流行,到清代则形式更为繁多:一、博古图案。如八卦、太极图、八宝、琴棋书画、八音器、及礼服上所绣的十二章等。二、佛教符号。如八吉祥及转轮王的七珍。三、道家符号。最著名的为八仙所持物,汉钟离的还魂扇,吕洞宾的宝剑,李铁拐的葫芦,曹国舅的绰板,蓝采和的花篮,张果老的渔鼓,韩湘子的笛子,何仙姑的荷花(笊篱)。四、“豆腐干”款。在双圆圈中心绘双线方框,框内再绘横竖相间的线条。五、“四朵花”款。在双圈内绘不太规整的“四朵花”,简单的仅绘四个“×”或四个有如眼睛的“花”。六、其他花样。动物类的如龙、凤、鹿、鹤、龟、还落,植物类如松、竹、梅、蟠桃、瑞草、灵芝、树叶等。

4、赞颂款

赞颂款即赞颂、欣赏瓷器的款识。虽然早在唐代的长沙窑就有“郑家小口天下有名”、“卞家小口天下第一”的赞颂款铭,但它的流行却是在明清两代。明代的瓷器上有“玉堂佳器”、“上品佳器”、“昆山美玉”、“昌江美玉”等四字款;也有“美玉”、“雅珍”等二字款;一般都在款识之外环以单圈或双圈,圆圈大小各异,个别也有无圈者。晚明赞颂款,多带“佳器”二字。清代有赞颂款的瓷器,多属私人,故又称私家款,如“美玉雅玩”、“奇珍如玉”、“珍藏”、“雅玩”、“玉”、“古”、“珍”等;字数比较多者,则有“奇玉宝鼎之珍”、“其石宝鼎之珍”等等。

5、吉言款

在瓷器上烧上具吉祥意义的词句或短语,以表示祝愿的款识,称作吉言款。早在三国西晋时的青瓷上,就可以见到“富且洋(祥),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亿)万岁未见英(殃)”,“宜子孙,作吏高,其乐无极”等字样。宋元时期则有“金玉满堂”、“寿山福海”、“佛光普渡”、“家国永安”等吉言款。明代的吉言款多出现于晚期,且以民窑器上最为流行。如正德时的“天下太平”;嘉靖、万历时的“万福悠同“、“长命富贵”、“福寿康宁”、“食禄万钟”、“三元及第”等等。还有只题一、二字的,如“双利”、“吉兴”、“福”、“寿”、“万”、“贵”、“善”等。“福”清代吉言款,一般沿袭明代,也常见于官窑器,如康熙六旬庆典七寸碟,四周围以淡赭饰纹,分嵌万寿无疆篆字。有的礼器,则题“喜”字款,以有署以“庆”字或以蒙古文作吉言款识的。吉言款款试亦多种多样。像“福”即有单、双线方框或双圈内草书“福”字的,有无圈框而用粗笔道在碗内底大书一“福”字的。“长命富贵”款写法也有两种,一是双圈内书写两行;一为钱形,四字对书于穿孔四周。“万寿无疆”、“永庆常青”款则往往采取以花捧字的形式。

6、堂名款

以典雅的堂名、斋名和“清赏珍玩”之类的文字烧在瓷器上,作为私家烧藏的标志,这种铭款就是堂名款,或称私家藏款、室名款、斋名款。堂名款内容包括堂名、居名、斋名、轩名、室名、殿名、楼名、阁名等等,制品之人有封建帝王、皇亲显贵、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和少数良工名匠。“翠竹轩信卿”堂名款在明代以前极其罕见,明代的亦多见于后期。入清以后则各朝皆有,尤以康熙、乾隆时盛行,且形式多种多样。同纪年款一样,堂名款也多见于官窑制品

7、纪年款

纪年款是在器物上用写、刻、印等不同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一种款识。我国古代瓷器款式,大部分属于纪年款。纪年款可分为两大类:书以当时的帝王年号者称年款;用六十年周而复始的甲子表明年号者称干支款。明清两代的年款有不同的书写形式:六字款常书二行,首二字为朝代名,中二字为年号,末二字则为“年制”或“年造”二字。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四字款则缺朝代名,首二字即为年号。如“成化年制”、“雍正御制”等。干支前加上当时帝王年号,如“大明成化元年乙酉”款。单纯使用干支的并不多。另外,也有只书朝代,而缺年号者,如“大明年造”、“大清年制”款,属于特殊现象。“康熙御制”

纪年款的款字,多用青花书写,兼有暗刻、凸印、朱书等。款外多加边饰,常见有双圈、双线方框或单圈,个别也有无圈框或用双长方框的。无论何种形式,款字均为竖写,极少横排书写的。纪年款以官窑瓷器运用最多,但部分民窑尤其是景德镇民窑,亦有书写年款的。民窑纪年款字体略为草率,不及官窑规整。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收藏家陶瓷珍品的介绍


☆靓品一:金代磁州窑大盆

这件宝贝的主人也是青铜焦斗的主人———正定瓷器收藏家刘金海先生。在看过这件器型硕大的藏品后,“探宝”专家都赞不绝口。此器物直径可达50cm,褐彩,有漂亮的纹饰。造型端庄大方,大盘底部为鱼草纹,内壁饰以规整的莲瓣纹,外面施黑釉,双鱼画面灵活生动。专家李和祥认定,此为金代磁州窑的典型作品,品相不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藏品。说到这件磁州窑大盆的收藏史,正定收藏协会副会长郝双群先生告诉记者,大盆也是刘先生十年前买的。刘金海以收藏瓷器见长,所以,对于这件罕见的磁州窑大盆,更是珍爱有加。有人曾出高价想收藏,刘先生却从未动过心。

☆靓品二:嘉庆葫芦方瓶(一对)

“探宝”专家寻访至我省邢台,见到了收藏爱好者魏杰先生的一对粉彩葫芦方瓶。这两件瓷器高40cm,外型秀美、着彩绚丽。省民间收藏协会秘书长李昆堂介绍说,这是一对典型清中期粉彩葫芦方瓶器型,一只主绿釉,一只主蓝釉,上装饰有开光花卉,地子全方位饰以席纹,纹饰繁琐并不失工整,上下以粉彩锁口,端庄完整,是一对不可多得的艺术品。邢台市收藏协会会长吴佩英不失时机对藏品和它的主人进行了介绍。他说,这两件器物在魏杰那里已经保存多年,别看魏杰年龄只有40多岁,但搞收藏已经有20多年了,他家中藏了不少瓷器和玉器,“眼力好”在邢台收藏圈里也是出了名的。

著名陶瓷鉴定家介绍


郭葆昌

郭葆昌 (1867~1940年)字世五,别号觯斋主人,河北定兴人,陶瓷制作及鉴定家。早年在北京古玩行学徒,后在袁世凯门下任庶务司丞,袁复辟帝制期间委郭葆昌为"洪宪"帝国的陶务监督使,赴景德镇督烧"洪宪瓷器"。郭葆昌擅长鉴别古物,尤其擅长鉴定古陶瓷,撰写了《觯斋瓷乘》、《瓷器概说》、《宋广窑琴考》、《项子京历代名瓷谱识》等有关古陶瓷的著作。

陈万里

陈万里(1892~1969年)江苏吴县人,当代著名古陶瓷研究家。1950年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毕生致力于古陶瓷的研究。自本世纪30年代开始,亲赴越窑、龙泉窑对古代窑址进行考察,开拓了陶瓷考古的研究领域,对以往以文献考证为主的鉴定方法是一个重要补充。主要著作,早期有《越器图录》、《瓷器与浙江》,50年代后有《中国青瓷史略》、《宋代北方民间瓷器》、《陶枕》、《陶俑》等。

孙瀛洲

孙瀛洲(1894~1968年)河北冀县人,著名古陶瓷经营及鉴定家。1909年到北京的古玩行学徒,1920年独资经营敦华斋古玩店。1956年将敦华斋36年来的货底2000余件古物捐故宫博物院,其中不乏珍贵的瓷、铜、犀角杯等,获得政府部门嘉奖。受聘于故宫博物院,被推选为第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孙瀛洲对我国古瓷尤其是明清时代的瓷器,有很深的研究。撰写了《明清瓷器的鉴定》、《试谈明代永乐、宣德镇官窑瓷年款》、《成化官窑彩瓷的鉴别》、《瓷器辨伪举例》等论著。

高仿瓷的空间有多大


高仿瓷的投资空间有多大

收藏品爱好者都知道高仿瓷器,有很多收藏者还会选择性收藏这类瓷器。它虽然只是古董瓷器的仿制品,但是,由于其制作成本高昂且数量有限,所以价格相对也比较高。但对于高仿瓷器的价值和升值前景,收藏者与专家们的看法各不相同。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高仿瓷器的投资空间。

微信平台ID:z13122238105←长按可复制(免费提供古玩咨询鉴定评估)

小编ID:z13122238105←长按可复制(免费提供古玩咨询鉴定评估)

100件锦堂富贵瓶

古玩收藏历来讲究“求古”“求真”,但高仿瓷器让只可耳闻不可眼见的古董瓷器成为收藏品爱好者的私人珍藏,伴随着古玩走俏收藏品市场的同时,高仿瓷器精品也逐渐成为收藏热点。高仿瓷器价格不菲,却依然销售火爆,这让人们禁不住要质疑其保值性。

单色釉豆青釉各式瓶

有一部分人选择收藏高仿瓷器是单存的收藏爱好,并没有考虑其升值前景,为了满足收藏古瓷的愿望会选择高仿品。还有大部分人认为,仿制品虽然是高仿,但毕竟是假的,投资高仿瓷器没有很大的升值前景。

珐琅彩开光花鸟仿木纹瓶

但是,现在我们将两种观点结合起来看,高仿瓷器的升值前景就显现出来了。我们先来看下收藏者收藏一件瓷器的初衷:一是单存的收藏爱好,即使升值也不会考虑出售;二是为了投资;三是二者皆有,是爱好,但会在适当的时间转手。市场的产生是源于需求,而当需求量增大,资源却是固定的时候,升值空间就会增大。

仿明宣德青花牡丹纹食盒

中国文物学会相关人士介绍说,高仿品的定价取决于三个因素,一个是原品的价格,如果原品不是孤品就是稀件,那仿品价格也会居高;其次,看制作的难易程度、花形繁简,工艺复杂、精致,代表了某一时期瓷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再次,权威、限量发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仿品的收藏空间。当人们真正区分了高档复制品和赝品,并能够认识到其文化和艺术的延续价值后,相信用不了几年,高等复制品,尤其是故宫、国家博物馆等国家机构高仿品的价格就会一路攀升。

粉彩手绘碧桃花鸟瓶

近年来艺术品投资市场看好,高仿品投资也日趋火爆。但在赝品充斥的今天,收藏者们要想买到好而值钱的东西,还是要擦亮眼睛,仔细辨别。

粉彩松鹤延年珊瑚红描金瓶,此件松鹤延年粉彩瓶画工极其精细,鹤与松的神与态都在作者的笔下展现的淋漓精致,珊瑚红是价格比较昂贵的一种颜色,它展现的是一种低调的奢华,所以自古以来受文人雅士及皇宫贵族的推崇,今人对他的喜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喜欢书法绘画的朋友都知道“小中见大”是很难做到的,尤其是在瓷器这个载体上体现,他不同于一般的纸质绘画,下笔成品,瓷器则需要更细的笔触,需要掌握料性与瓷胎的磨合,所以我们看这件仿官窑器,小巧精美,构图,多种工艺结合于一身,实属难得。

粉青釉荷叶纹金文神龟图香插

霁红梅瓶

重工粉彩花鸟四方笔筒,四面开光花鸟各有传神精妙之处,此笔筒体积极小,越小的画面越不好打开手笔。笔筒旁边的八宝缠枝花卉边角绘制的极其细致,所耗工时极长,是件小中见大的精品力作。

微信平台ID:z13122238105←长按可复制(免费提供古玩咨询鉴定评估)

小编ID:z13122238105←长按可复制(免费提供古玩咨询鉴定评估)

当代高仿陶瓷鉴定难度大


后朝仿前朝,是中国古陶瓷界的仿制传统。如元朝仿宋朝的龙泉窑瓷,明朝仿宋朝的五大名窑瓷,清雍正、乾隆朝仿明永乐、宣德朝官窑瓷等,均为仿制精品瓷。但传统的古陶瓷收藏界,没有“高仿瓷”这个概念,这个概念起源于景德镇20世纪80年代后私人小窑的逼真仿制品。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地民间古陶瓷收藏活动风起云涌,景德镇一些率先下海设瓷窑作坊的商人,嗅到香港苏富比拍卖会拍卖中国明清官窑彩瓷屡创世界新纪录的讯息,开始酝酿一清景德镇老瓷艺人精仿明清官窑新瓷。

笔者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赴景德镇等地的陶瓷博物馆参观,曾听到不少传闻轶事。当时地区博物馆的管理较为松散,个别私人窑主串通博物馆内部人员每逢节假日,把馆藏的稍有破损的明清官窑青花花瓶偷偷“借”出来,供仿古瓷老艺人一比一做器型、描纹样、校色彩、比底足。第二天一早趁上班前,又把原物放回博物馆。如此这般,反复多次,一件件老艺人精心仿制的明清官窑瓷,就这样被仿制出来了。

当时清晰的彩色摄影技术还没有在收藏界普及,全彩印的明清官窑彩瓷画册在书店里极其少见,私人仿古窑窑主完全以最传统的手工仿制工艺,以实物为蓝本精心仿制。虽然仿制成本很高,但对照实物仿制,能仿出质感、手感,这极其重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上海大部分年轻人月薪几百元,一件清乾隆青花缠枝莲花瓶高仿官窑瓷订货价在2000元以上,而拿到海外拍卖行去拍卖,成交价多为20万港元以上,其利润空间为十倍、百倍左右。新世纪后,景德镇私人小窑出产的官窑高仿瓷精品,出厂价达数万元一件,如在海内外一流的拍卖会上被拍卖掉的话,成交价也在数十万数百万元,其利润空间也在十倍、百倍。

以下再说一个“高仿官窑瓷走私”的故事:20世纪90年代初期,江西景德镇一个青年携数件“官窑瓷”青花花瓶出境,在深圳出关时被海关拦下,当年法制还不健全,按“有罪推论”案件暂定性为“文物走私”。人被扣下,这批所谓的官窑青花花瓶拿到北京鉴定,其中多数被有故宫背景的老专家认定为清乾隆青花官窑瓷。

被扣者急疯了,把一本万利的商业秘密也“坦白”出来了。他说:“这些青花花瓶全部是我们家自己仿的,是我们自己的小窑仿烧出来的,你们不信,我带你们去看。”在公安人员的押送下,被扣青年带领古陶瓷专家权威前往其景德镇的私人小窑作坊,看到一批批正在生产或已经出窑的清代官窑瓷,那些见多识广的古陶瓷专家也看傻了眼。后人被释放,货也被归还。海关受了教训,古陶瓷专家开了眼界。不过,据说这批对照实物仿烧的官窑瓷仍卖了好价钱,因为仿得逼真、仿得乱真,被认定为“高仿瓷”。从此,古陶瓷收藏界渐渐接受了“高仿瓷”这个新概念,以区分粗制滥造的批量粗仿、低仿商品瓷。

笔者从20世纪70年代起跟中国古陶瓷学者学习中国古陶瓷史,跟民国年间开始经营古陶瓷的上海文物商店的老古陶瓷专家学习古陶瓷鉴定,后专业从事古陶瓷修复工作8年,并介人古陶瓷收藏。当年我们收藏古陶瓷,因看了太多真品实物,有了看历代古陶瓷标准器的基本功,并能熟练掌握元仿宋瓷、明仿宋器以及清雍正、乾隆仿明永乐、宣德瓷和清光绪及民国仿清康熙、雍正、乾隆瓷的特征,故学习古陶瓷鉴定,相对还比较容易。

1949年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景德镇为外贸公司仿制历代古瓷,主要供出口贸易,多余的供内销,次品也供内销,人们购买来主要用于陈设。也就是说,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古玩收藏活动还没有复兴之前,20世纪50一70年代的景德镇几乎少有生产过明清官窑精仿品,个别为科研仿制的除外。所以,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古陶瓷收藏活动复兴之前,一批中国传统的古陶瓷专家学者、商人还可以以老学识、老资本、老观念来研究、收藏、经营中国古陶瓷,他们在古陶瓷界的权威地位无法撼动。

但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景德镇私人小窑开始出现逼真、乱真的明清高仿官窑瓷。到21世纪初,全国各地的私营小窑为了商业利益,纷纷仿制新石器时代彩陶,汉釉陶,两晋越窑青瓷,宋五大名窑瓷、宋景德镇湖田窑瓷、宋龙泉窑、宋建窑、宋吉州窑、宋磁州窑瓷,元青花、元卵白釉瓷,明清德化窑瓷、明清景德镇青花彩瓷,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窑口瓷及知名的小窑口瓷都被作为仿制对象进行批量仿制。当代“高仿瓷”概念,已从原来特指“明清景德镇官窑高仿瓷”,逐渐演变成“泛指历代各地著名大窑口、知名小窑口的民窑、官窑逼真仿制瓷”,即新世纪后,“高仿瓷”不仅专指高仿官窑瓷也指高仿民窑瓷。

时代变了,中国陶瓷已进人到历史上瓷器仿制水准最高、范围最广、产品最多的时期。过去一批凭老眼力、老本领吃饭的古陶瓷老学者、老专家、老商人,去世的去世,跟不上时代就被边缘化了,他们的古陶瓷鉴定权威地位已受到挑战。当代古陶瓷鉴定泰斗级人物耿宝昌先生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也感叹:遇到一些乱真的高仿瓷时,有时也要“思索”、“琢磨”。他觉得,在高仿瓷作坊里,你可以一眼看出是“假的”,但在别的环境与其他官窑真品放在一起,这些高仿瓷就和真的一模一样。

我们可以这样总结:一、当代高仿瓷的出现,把中国瓷器仿制水平提升到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二、“高仿瓷”概念被确定,使得原有的中国古陶瓷鉴定权威机制被打破,即古陶瓷鉴定真伪,不是传统的古陶瓷鉴定专家一人说了算,还要请仿制专家、高科技研究专家、高仿瓷经营商家共同参与,最后才能一锤定音;三、会看古瓷真品,只是传统的古瓷鉴定专家,而会看古瓷真品,还能辨别“高仿瓷”的人,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瓷器真伪鉴定行家、鉴定权威、鉴定大家。

当代是一个瓷器仿制新时代,识别古瓷真品易,鉴定辨别高仿瓷器难。当代学习古瓷鉴定者,唯有能辨别高仿瓷,才算真正过关的古陶瓷收藏者。

仿石材绘真龙 特地陶瓷龙岩系列


特地陶瓷龙岩系列

为什么叫它龙岩?这是编辑此次测评特地陶瓷龙岩系列的目的。近几年来,以模仿天然石材为灵感纹理砖 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装饰效果更接近石材,价格低于石材的跨界产品市场前景更被看好,但很多企业都是采用布料等工艺来实现石材纹理,从视觉上多有生硬之嫌。如何让一条威龙潜于家中,于装饰之中带来龙腾的吉祥和好运,现在就和编辑一起去一探究竟。

龙的神韵

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一种精神载体,蕴含着天人合一,仁爱道德的包容思维。特地龙岩市现代科技集天地之精华所铸,蕴藏自然之道理,是在奢华、实用与吉祥寓意三者之间达到自然和谐的产品。

点评:家居风水,古已有之。人们相信龙脉会带来吉祥,是神圣的象征,因此应有龙的形象的装饰物都是高贵的。特地龙岩有名贵石材的逼真纹理,有山脉、水波与流云的风韵,可以给追求高品位生活的人自然、个性的感受。如果能在家中实用还原天然的特地龙岩,不仅会起到赏心悦目的观赏价值,而且也给家带来了自然的气息。

龙的腾飞

特地龙岩肌理古朴粗矿,它的图案纹理过度和立体感强烈,能清楚看到纹理的走向、起伏,富于转折和变化就想天地间的龙脉一般。龙岩图案雄浑多姿,远看如古朴的图腾,飞腾在云间的巨龙和山川河岳组成的龙脉(岩涌)。细看浓淡过渡细腻天然,看似无线,实则有线(线隐),如江南水乡水墨画一般委婉。

点评:在龙岩系列的展厅里,最喜欢的就是银色龙岩产品铺成的居室。俯视脚下的地面,仿佛坐在机舱俯瞰一万公尺的感觉。你能从地面瓷砖的纹路上辨认出云层、河流、山脉,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清晰。这种近似天然石材的天然纹路,是其他品牌的产品所无法匹敌的。

龙的铺贴

站在展厅门口,指着厅房的脊梁,可以依序看见龙首和龙尾,砖面肌理色泽鲜艳,质感细腻,仿真的石材纹路有着深浅分明的渐变过渡效果,砖体的色彩变化丰富、自然、鲜明,正是这样的层次感勾画出一条栩栩如生的飞龙。

点评:龙岩产品的铺贴方式也是产品的一大特色之一。可以说,如果把它当做一款普通的玻化砖,随意铺贴,你就等于没有掌握到龙岩的精髓所在。设计师会在铺贴时根据龙岩独特的纹路进行一种独特的“首尾”顺序,使铺贴效果呈现出龙头龙尾的图案。沿着特地工作人员手指的方向依序辨认,一条巨龙攀附在卫浴间的脊柱上,在场的人都无不为这样的独具匠心的设计赞叹。

明代御窑瓷器的年款


明代御窑瓷器的年款也就是明清两代官窑瓷器的标志,瓷器上的款识常见有题记款与年号款两类。瓷器上题记年号从北宋时期已经存在。然而那与我们今天常见的明清御窑瓷器上的年号款并不是同一的概念。

瓷器的年款能够发展成为明清时期这么成熟的年款标识,自然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明代是十分重要的朝代,其中明早中期更是皇帝年款变化与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就目前的考古发现来说,在明代洪武时期的瓷器上尚未见署有皇帝年款者。

永乐瓷器的年款

瓷器的年款被我们所熟知的这种形式的年号款,始于明永乐时期。虽然明代文献记载明永乐时期的年款只见于压手杯一种器物上,但就目前所见传世及考古发掘出土器物,还有甜白釉的碗、高足碗,宝石红釉高足碗几类器物。不过,所有款都见于内底,个别见于内壁,均为四字篆书。

宣德瓷器的年款

明宣德时期,是御窑瓷器年款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所见皇帝年款不再像永乐时期那样单一,开始还有学习永乐时期的痕迹,底心书四字篆款,逐渐产生了我们最为熟知的“宣德年制”四字楷书款,并迅速发展成“大明某某年制”六字年款,只不过有写在底心的,有写在外底心的。有三行的,有竖着写的官窑底款。

明官窑瓷器没有年款的朝代

宣德之后是所谓的“空白期”,也就是明正统、景泰、天顺时期。诸多考古发现已经表明,空白期并没有停止瓷器生产,但是的确尚未发现署有年款者。

明成化瓷器的年款

署款方式、位置历经变化多端的宣德时期后,到明成化时期,瓷器年款延续宣德时期的一些改变,并逐渐形成规律。自此直至清代,御窑瓷器年款形式基本定形,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变化。成化时期年款书写比较规矩,但也有例外,如大字写的近乎人字,成字少了一点。

明正德瓷器的年款

明正德时期,除常见模式外,见巴思巴文款流行。此外,还见有“正德年造”款。此件器物系2014年景德镇御窑遗址发掘首次发现,与大量正德时期器物同出,丰富了我们对于这一时期瓷器款识的认识。

明嘉靖瓷器的年款

隆庆

明隆庆时期,瓷器年号款常见“隆庆年造”、“大明隆庆年造”款,颇具特色。

明万历瓷器的年款

仿品收藏


收藏品中,赝品总是如影随形,历朝历代莫不如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人仿造了前代或名家的作品,并以假充真。现在更到了无所不在的程度,从仿高古文物到当代名家作品,将每一次收藏都变成了一场看不见刀光剑影的战斗,如果藏家棋输一招,嘿嘿!那就惨了。目前,收藏家们都沉浸对仿品谈虎色变的状态,仿品和赝品的区别,或许也应该探究一下现代仿品是否有收藏价值?

仿品和赝品的只一字差且含义极接近,但用意却不同。我以为仿品意在仿,追求的是技术甚至韵味的最大接近,比如谢稚柳之仿陈洪绶;而赝品是以在仿,追求的是技术甚至韵味的最大接近,比如谢稚柳之仿陈洪绶;而赝品是以"酷似"和"冒名"为诱饵来欺骗人,意在追求最大的利润,二者的出发点是有区别的。我曾经亲见一个自负才高的小人故意购买仿品,因为这件东西仿品仿得好,价格低,可以瞒天过海转手再赚一笔;在景德镇参观时,也发现有人仿造《康熙素黄地绿龙盘》,要价万元,比真品价格低一半以上,又比当代仿品昂贵许多,显然是准备卖给准备以假充真的小人。当然这中情况不是现在才有,因为古董艺术品数量有限又不可再造,仿古满足了人们尚古慕古的需要,比如明代名闻遐迩的成化瓷器,在明代正德年间就已经有人仿制了。

然而,综观中国陶瓷历史,仿古瓷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前面那种牟利行为之外,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御窑厂曾不惜工本刻意仿制明代、甚至宋代名窑瓷器。根据记载,雍正、乾隆皇帝曾经要求御窑厂仿制所收藏的明代瓷器,而且要求往精里做,显然目的不是为了只是"像"而已,用来欺骗世人,而是在工艺和艺术上的完美追求,当时的仿制水平几乎达到登峰造极,甚至超过古人,所以仿品在当时已经有很高的价值了。

当代收藏家们很少会主动收藏仿古瓷,除非因为自己"打眼",不小心买了仿品。那么当代仿古瓷有收藏价值吗?瓷库中国专家认为:制作仿古求真的器物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首先要求对原件的各种构成因素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把握,然后现有条件下重现当年的艺术意境,胎体轻重需得宜,胎骨、器型、釉彩、纹样、款式等都要与真品保持一致,殊为不易,应有一定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古陶瓷研究专家黄云鹏先生作为该仿古瓷展的主持人,他强调仿古瓷制作的严谨性和高质量,认为应该"仿旧务宗其典雅,肇新当审其渊源"。

的确,仿古瓷无论是旧仿还是现代仿,只要它是有一定艺术水准的,都应有收藏价值。然而仿古瓷的制作是否应该探讨一个标准,以免为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比如国外的仿品要求尺寸比原作小一些,以示与真品区别,目的就在避免瓜田李下之嫌,在这方面我们也应该探讨。

定窑的款识鉴别介绍


定窑瓷器是北宋五大名瓷之首,也是官窑瓷器之一,一般官窑瓷器都是有底部都有款识的,定窑瓷器也不例外。

定瓷瓷器的的“官”、“新官”款出现在晚唐,流行于五代,至宋早期消失;

自晚唐出现至宋早期消失的“官”、“新官”款铭文定瓷,属于来样加工,也可以作为商品流通,大量平民墓葬和国外出土也说明了这一点。此类铭文均刻划于盘碗罐壶底足内,书写比较规范,尤其“新官”更能体现这一点。既有唐代尚法的“双口官”,也有宋代尚意的“草书官”,字体彰显唐代遗韵,五代文风。在100多年的时间里,由此明显看出文化的演变。

“尚食局”、”“尙药局”等铭文瓷器出现在宋晚期。从瓷质及风格上看,“官”、“新官”款白瓷大多白净坚致、无泪痕、器型稳重大方,以仿金银器为主,充显唐代风韵,是典型晚唐五代文化风格;而“尚食局”等铭文瓷器颜色偏黄、泪痕明显、图案繁缛富丽,具宋代纤丽婉约含蓄风格,明显宋晚期人文特征。崇宁三年后出现的“尚食局”、“尙药局”官窑,由于存在书写位置的差异,因而字体差异较大。“尙药局”日常使用可见,因而规范端庄;“尚食局”铭文刻划于盘碗类外底足内,平常使用时不可见,以狂草为主,潇洒飘逸,彰显北宋晚期浪漫纵横的书法神韵。

定窑“官”、“新官”瓷器与“尚食局”、“尙药局”铭文瓷器款识无承启关系。

官窑是由皇室主持烧造瓷器的窑场,其产品专供宫廷使用,不像“官”自款瓷器御捡后还可作为商品流通的性质。“尚食局”、“尙药局”定窑白瓷是宫室相关部门专用瓷器,可理解成正式官窑。宋室宫廷下设六局,负责膳食之事为“尚食局”,负责诊病之事为“尙药局”。

现今所见到出土“尚食局”款白瓷都为覆烧法烧制有芒口的盘碗类饮食器,内印精美龙纹、凤纹及少量牡丹纹等,在圈足内行草“尚食局”三字,书法功力较高。出土的“尙药局”款器物均为尺寸大小不等,用于盛放药品带子母口的盖罐,盒盖与盒身比例适当,盖面刻划极其生动的龙纹,盒盖与盒身靠近口沿处,分刻上下相对的楷书“尙药局”,其艺术效果极佳,让人不能割舍。可知这是宫中相关部门的专用瓷,其用途与款识相符。至于表明各宫室建筑名称、皇宫内职务、地位等相关铭文的瓷器及大量宫廷陈设用瓷,也应在此之列。

定瓷铭文自晚唐至金末,在精粗产品上均少量存在,大体可分为定制者押记和信手刻划两种。铭文的刻划位置与字体、功力、定制者身份、时代文化背景、瓷器精细程度存在着关系。至于当朝不良窑主为迎合市场,生产出瓷质较差的铭文伪器,不在本文叙述之列。

从定窑铭文的刻划位置,可分为:日常使用时可见铭文和日常使用时不可见铭文两种。

日常使用时可见铭文,如:“尙药局”、“至道元年”盖罐、满字残盘、印花盘碗口沿处“李小翁”等等。至于“长寿酒”等书写铭文和金代深受磁州窑影响的墨书铭文,本章也不加以阐述。

“尙药局”铭文与“尚食局”等铭文均出现在崇宁三年后的同一时期,此时定窑方为传统意义的“官窑”。日常摆放可见铭文的“尙药局”器物,目前所知均是大小不一带子母扣的药罐,铭文刻于侧面,上下相对。这类文字,虽然字体功力略有出入,但不是信手刻划的,虽说并没有严格的规范迹象,但均是严谨认真的楷书刻划,且字体大小与器物和谐,加上良好的胎釉,精细的旋切工艺,更加体现出了器物端庄的韵致,充分彰显皇家用瓷的高贵。

“至道元年”白釉盖罐,为定州净众院塔基窖藏,罐体共刻行楷58字,字字含义,字字见情!是目前已知铭文字数最多的定窑器物。当年这件器物虽为普通居士定制,但专为佛教法事所用的器物,器型端庄秀丽,胎釉良好,与刻划极佳的铭文,结合成礼佛之器,无不显示着信徒的虔诚,佛祖的浓浓爱意。

满字铭文残盘标本,现残存十余字,为笔者收藏。其洋洋洒洒笔划流畅的草书,并不是匠人所为,与其他定窑铭文均不同,从字体功力来看,深具宋代文人的飘逸,刻划内容为诗词、文章类。应为文人即兴之作,观赏之用。

印花盘碗口沿回纹处,“李翁”、“李小翁”等铭文,规整纤细,与印花回纹结合巧妙,应为刻模工匠之押记,虽日常可见,但不明显,同时也体现一种人文之趣。

“龙”字款铭文,从宋中期至金代一直少量存在,时间跨越较大,因而书写差异也很大,瓷质多为普通,并不十分精细。内部纹饰及器型变化也大,从各方面都无规范的迹象。有学者说是宫中之器,可能性不大。从此类铭文器物漫长的存在时间看,有少量是宫中之器,多为民间迎合市场之伪器。

从定窑瓷器定制者的身份来看,更能体现出定窑“官民并举”的现象,如:“会稽”、“乔位”等款识,位于器物底足正中间,书写遒劲端庄,结合精致的旋切工艺,优良的瓷质,为同时期龙凤纹饰器物及所谓的“官窑”远远所不及。定窑的精品往往出在有铭文的达官贵人定制的器物,而并非人们认为的宫中之器。此外,粗瓷也有表明定制者的押记,以姓氏居多,刻划乏力粗糙,为普通百姓所定制。

日常使用时可见的铭文,在精细器物上信手涂之的未见过,这缘于定瓷的成本很高,人们珍惜之故。偶尔在盘碗内可见刻划“曹”“刘”等等姓氏,皆为民用粗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