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简一瓷砖 > 导航 >

石湾公仔 一颦一笑皆传神

石湾公仔 一颦一笑皆传神

简一瓷砖 简一瓷砖是 一平方瓷砖

2020-09-07

简一瓷砖。

石湾公仔又称石湾艺术陶瓷,是一种特色传统陶瓷工艺品。是在日用陶高度发展,商业流通活跃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艺术创作植根于民间,每件作品充满着浑厚、粗犷、质朴、率真的审美情趣。 

石湾公仔·骑象罗汉

石湾艺术陶器其产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数百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称之为“石湾公仔”。唐宋时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石湾公仔就开始远销日本、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明代以后石湾公仔的生产进入鼎盛期,产品种类繁多,逐步分支为人物、动物陶塑、器皿造型、园林陶艺及微塑五大类,成为独具岭南特色的工艺品。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和锤炼,石湾陶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和赞赏。2006年“石湾公仔”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妙手匠心巧出神,泥沙水火见奇珍。艺精品美石湾瓦,名甲四方天下闻。”这是描述佛山石湾公仔的诗句。可以看出,佛山的石湾公仔早已名扬四海,那生动传神的造型,那流光溢彩的风情,让人深深地沉湎于泥土与水火所凝聚而成的艺术之中。俗称“石湾公仔”的石湾艺术陶瓷,是在日用陶高度发展、商业流通活跃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

石湾公仔

每件作品充满着浑厚、粗犷、质朴、率真的审美情趣。上釉别具一格,釉色浑厚斑斓,造型生动传神。塑造人物则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现人体肌肤,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温情和人性”的艺术效果。自距今几百年前的明朝开始,“石湾公仔”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兼收并蓄、善仿善创的发展进程中,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艺史上的一朵奇葩。

石湾的陶塑技艺秉承了中国艺术的传统特征,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以及独特的地方性。石湾公仔是一种富有乡土气息的传统民间艺术,它的题材跟一般市民的生活有关,直到现在,石湾人的生活依然跟陶瓷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今,不少年轻陶艺家对于陶艺创作都充满热情,希望能够掌握到这种传统的工艺。石湾的陶艺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注入了不少现代的元素。为了开创新路,有一些陶艺家会创作一些新的题材,另外还会在传统石湾公仔的神髓中,加入一些新元素,希望让陶艺发展有新的空间。

石湾公仔人物造型

在中青年一代的石湾陶艺家中,除了勇于在题材上创新外,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包括塑造技法和材料上,也多有尝试,屡出佳品。在塑造技法上,除继续沿用传统的手法外,还融合了绘画、雕塑、壁画、浮雕等其它艺术门类的表现语言,使作品更具表现力。传统的石湾公仔使用植物灰釉和矿物釉,呈色较暗。多用仿哥釉、仿钧窑变釉或仿钧红釉作人物的衣服。在此基础上,现代的石湾公仔人物衣服还增加了淡红、酱黄、淡黄、草绿、淡青等釉色。并且根据题材的需要,适当地引入了化学颜料,使釉面呈色更为亮丽。

工艺品·石湾公仔

石湾公仔历经千年的锤炼,发展成为了中国陶瓷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历数百年仍深受人们喜爱,个中原因,首先得益于石湾艺人们的锐意创新、主动对市场的把握,以及在实践中不断磨练与进步的高超技艺。另一方面,石湾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腹地,自古以来就经济发达,且毗邻重要的进出口港口广州,不仅交通运输方便,而且利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所有这些都成为了刺激石湾艺术陶瓷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小编推荐

秉承中国传统陶塑技艺特征的石湾公仔 风格独特题材鲜活


·石湾公仔

石湾公仔又称石湾艺术陶瓷,是一种特色传统陶瓷工艺品。产于中国陶瓷名镇的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是在日用陶高度发展,商业流通活跃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艺术创作植根于民间,每件作品充满着浑厚、粗犷、质朴、率真的审美情趣。石湾公仔上釉别具一格,釉色浑厚斑斓,造型生动传神。在技法上,塑造人物以不施釉的陶泥“胎骨”表现人体肌肤,取得了“比瓷雕更有温情和人性”的艺术效果。自明代以来,“石湾公仔”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兼收并蓄、善仿善创的发展进程中,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艺史上的一朵奇葩。是一种富有乡土气息的传统民间艺术。

·石湾公仔

石湾公仔是广东省佛山市石湾出产的陶瓷工艺品。 陶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青花瓷、唐三彩等名陶早已享誉海外,蜚声国际,而“石湾公仔” 以“石湾公仔”为代表的石湾陶艺品却是传统民间陶瓷艺术的一朵奇葩,早在明清时期就享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

石湾艺术陶器其产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数百年来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称之为“石湾公仔”。唐宋时期,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石湾公仔就开始远销日本、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明代以后石湾公仔的生产进入鼎盛期,产品种类繁多,逐步分支为人物、动物陶塑、器皿造型、园林陶艺及微塑五大类,成为独具岭南特色的工艺品。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和锤炼,石湾陶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深受国内外人士喜爱和赞赏。2006年“石湾公仔”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湾公仔

石湾的陶塑技艺秉承了中国艺术的传统特征,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以及独特的地方性。石湾公仔是一种富有乡土气息的传统民间艺术,它的题材跟一般市民的生活有关,直到现在,石湾人的生活依然跟陶瓷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石湾逛一下市场,你就可以发现很多跟陶瓷有关的摊档。从日常所用的器皿,到一般家居摆设,都离不开陶瓷。这种传统的陶瓷文化世世代代影响着石湾,如今,不少年轻陶艺家对于陶艺创作都充满热情,希望能够掌握到这种传统的工艺。 石湾的陶艺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注入了不少现代的元素。为了开创新路,有一些陶艺家会创作一些新的题材,另外还会在传统石湾公仔的神髓中,加入一些新元素,希望让陶艺发展有新的空间。

秦俑一窥


秦始皇墓地建筑宏伟,墓中奇珍异宝不计其数,在它东侧,已发现三处兵马俑坑。兵马佣是秦始皇陵的附属建筑。秦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秦陵东侧1.5公里。1974年发现后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20世纪最大的考古发现。兵马俑坑共三个,呈品字形紧密排列,构成一组宏伟的地下建筑,面积共达2万平方米以上。1975年起挖掘一号坑,面积14620平方米,其中置有与真人真马大小相同的陶质武士俑和马俑约6000件,军阵前锋三列横队,主体38路纵队,阵容极为雄伟。坑内尚有青铜剑、铜矛、弩机、箭镞等实战武器,皆保存完好。系一大型步兵方阵;二号坑面积6000平方米,有木质战车近百辆,骑兵等各种兵俑1300多件,系由战车、骑兵和步兵混合编组的军阵;三号坑面积500平方米,内有战车1座,卫士俑68个,似为统帅三军的指挥部。从俑坑还发现各种铜制兵器及金、铜石质饰品万余件。陶俑陶马均为泥质灰陶,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形象丰富生动,容貌神态逼真,成功地把众多鲜明的个性统一于威武庄重气势磅礴的共性之中,是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古典现实主义作品,标志着我国雕塑艺术至秦代以达到成熟阶段。包括兵马佣在内的秦始皇陵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封土西侧7米多深处发掘出两乘大型铜车马,体积约为实际大小的一半。两车各驾四匹骏马,车上各有一名御手,造型十分逼真传神。二车、八马、二人及全套御具,均为青铜铸造,另施彩绘,并有金银饰件。根据出土地点和车辆造型分析,这可能是秦始皇后妃所乘之车。专家们认为,这是我国考古世上发现的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制车马,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机械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级重要的历史价值。经修复后,现已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内展出。

釉上彩陶瓷上的传神人物


釉上彩是陶瓷装饰技法之一,它包含了人物、走兽、童子、山水、花鸟。但釉上彩人物却是独具特色的,它不是重在写实,而是重视对人物的刻画,将作者的思想情感贯穿于整个人物,通过这样来达到它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以传统人物画为装饰的釉上彩不仅具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而且很美观,很有经济和欣赏价值。

釉上彩人物陶瓷瓶

1、悠久的历史

釉上彩绘瓷历史久远。源于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出土的相当精美的白彩绿彩器,在许多晋青器上也能看到赫彩点饰。而真正成熟的以绘制纹饰而著称的釉上彩器始见于唐代长沙窑。但是更加精细且又具有美感的彩器仍要数清代康、雍、乾三朝的五彩及粉彩器了。而在这其中无论是以制作工艺的精巧细致而论,还是以作品的绘画技艺来评判,都应是雍正粉彩器高胜一筹。

而对于釉上彩传统人物画,也是有着其漫长的历史和特色。起源于周代,后期不断发展。主要体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紧紧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与重要细节,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详于传情的面部手势而略于衣冠,详于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而略于环境描写。而在陶瓷上的应用虽没有那么长的历史,但是当绘画与此完美结合时,造就了人物逼真的釉上彩,也是陶瓷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2、巨大的转变

在历史的长河里,釉上彩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在清代之前,中国陶瓷釉上彩基本上呈独立发展趋势,其装饰风格保持着浓郁的中国传统艺术特色,对于其传统人物画装饰也有着自己的变化。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然后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种类是千变万化,人物也各异,各具特色。

釉上彩上的传统人物画以描绘人物形象为主体,以笔墨运用中的“勾线为主,衬染为辅”的表现手法,使所绘对象达到传神写照、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并且釉上彩传统人物画题材类别很多很多,主要有以下几大类:①、描绘历史故事与现实人物。这是中国人物画的主要题材之一。②、描绘仙佛僧道的宗教人物画。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思想除了儒家还有道家和佛家,所不同的是后面两家是宗教,更强调出世情怀。③、描绘社会风俗人情风俗风俗画。这类绘画在宋代时达到一个高峰,出现了著名的《清明上河图》。④、描绘宫廷妇女的仕女画。仕女画也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题材,它的描绘对象为宫廷妇女,从顾恺之开始,到张萱、周昉,再到唐寅以及清代的费丹旭、改琦,一直是名家辈出。⑤、以描绘肖像为题材的肖像画,也称“写真”。

古代的人们善于选择具有认识与教育意义的题材,也能在平凡而广泛的选择中挖掘深意,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不同朝代的题材各不相同,表现的含义也各不相同,可以用以下几个词来描绘:六朝神韵、大唐气象、两宋繁华、元明墨骨、满清西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改变,对于釉上彩的装饰来说也是各具特色。当这些不同题材的人物绘制在不同的器型上,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审美价值。

釉上彩传统人物画的技法也在不断演变,它的基本技法:无论中外,在早期绘画的发展史上,都以人物画为主,而且都为宗教或政治服务。综观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的技法上大致可分成三类,一为白描画法。二为工笔重彩画法。三为写意画法(简笔画法)。技法在不断改变,不断进步,题材也在不断增加,这些巨大的演变,造就了不一样的釉上彩。而在釉上彩装饰中,人物画也是越来越逼真,越来越美丽动人,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3、逼真的人物

釉上彩的风格发生过巨大的改变,然而它对人物刻画的表达却一直都没有改变。釉上彩对人物画的创作不仅重在写实,更在于传神达意,在主题和表现形式上还关注对于人物艺术形象的刻画,把作者的思想和艺术见解贯穿于整个人物的过程。对人物的刻画比例正确,符合型体结构,进而就是充分把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精神面貌,重点描绘人物面部表情,处理好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特定环境之间的相互照应关系,以求得人物的神与态能与整体画面的布局统一。

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最高要求和标准,重要是传神,通过人物形态,画面背景衬托人物所要表达的“情意”,让观赏者一下子就能从人物的眼神里读出作者的画境,还有就是抓住人物眼睛这个最富传神的特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让外形的动态和特定的背景来更加突出眼睛在“说话”,这种追求人物逼真的刻画使得釉上彩更加的具有其不一样的艺术表现力。

然而,一件好的釉上彩作品,离不开其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陶瓷作品的审美眼光也在不断改变。所以,釉上彩在发展变化的同时,也要不断创新求变。这样,就需要陶瓷艺术工作人员善于发现,善于寻找,善于辛勤研究。只有这样,好的作品才会出现,更加逼真的人物画才会展现在我们眼前,更加养眼的陶瓷作品才会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收藏。

所以对陶瓷艺术工作者提出了更加高的标准和要求。需要他们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更重要的是创新,推陈出新。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既要有精湛的绘画技术,又要有独特的制瓷技艺,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促进陶瓷艺术的进步,繁荣我国的陶瓷业。

釉上彩的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其独立的一种风格,它的欣赏价值也渐渐为人所熟知,其对人物的种种刻画也充分让人们所认识,其对人物逼真的刻画实在让人爱不释手,值得陶瓷研究者们深入研究,也值得陶瓷爱好者的喜爱和收藏。

宜兴的紫砂(一)


江苏宜兴古名荆溪、阳羡,地处太湖西岸,具有久远的烧陶历史。宜兴特有一种澄泥陶,颜色绛紫,制品称作紫砂器,通常也简称紫砂。近千年来,紫砂经过产生、发展的过程,到明代末期臻于成熟,此后历久不衰,于是在景德镇瓷都之外,并列一个陶都宜兴,产品畅销国内外。宜兴紫砂早已成为很多人研究的课题。

(一)紫砂原料,是颗料较粗的陶土,它和景德镇、龙泉窑的瓷土同属高岭-石英-云母类型,但铁、硅量较高。从颜色分主要有三种子:一种呈紫红色和浅紫色,称作紫砂泥,肉眼可以见含有云母微料,烧成后为紫黑色或紫棕色;一种呈灰白色或灰绿色,称作经泥,烧成后为浅灰色或灰黄色;还有一种呈红棕色,称作经泥,烧成后为灰黑色。这三种陶土,宜兴丁蜀镇的黄龙山都有蕴藏,紫砂尼最丰富,绿泥较为稀少。根据宜兴陶瓷工业公司的研究,利用这些陶土来烧制器皿,有以下优点:

一是紫砂原料经过澄淀、炼制,可塑性好,烧制过程中收缩率小,烧成范围大,产品不易变形。

二是紫砂成品有小于2%的吸水率,说明它的气孔率介于一般陶器和瓷器之间。紫砂原料中存在大量团聚体,团聚体内部有闭口气孔。烧成时,团聚体产生较大的收缩,它的周围又生成一层断断续续的气孔群,大部分属开口气孔,显气孔率约为5%。这样质地的器皿,用来泡茶,色、香、味俱佳;用来栽花,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不易烂根。

三是泥料分子排列呈鳞片状结构,与一般陶瓷泥料的颗粒结构不同。因此,紫砂成品冷热急变性好,热传导性低,用为茶具时,抚摸不烫的,寒冬季节沸水注入及火上煎烧都不易炸裂,优于一种般瓷器。

四是按照行家的说法,可烧成海棠红、朱紫砂、葵黄、墨绿、白砂、淡墨、沉香、水碧、闪色、葡萄紫、榴皮、梨皮、豆青、新铜绿等几十种颜色,全凭原料呈现的天然色泽,成为紫砂器高雅、质朴的装饰。

紫砂器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几大类,第类都有丰富的造型。

首先是茶壶类,这是紫砂器的大守。紫砂壶造型多姿态多采,按宜兴陶瓷工业公司的归纳,有:

1、几何形体造型,主要是筋纹器,包括圆形、方形、菱花型、葵形等。

2、直接取材于自然界的瓜果花木、虫鸟鱼兽的造型。包括整体模拟自然形体的造型,如松竹梅、柿子、莲心;以及以几何形为主体,以自然形态诸如竹节、松鼠葡萄等为器皿的嘴、把、盖、足等局部的造型。

3、受生活中某些器物式样启发而设计的造型,如玉笠、柱基、斗方。

4、借鉴青铜器、锡器、玉器、彩陶、秦砖汉瓦的形式,设计的簋、瓦当等造型。

另外的一些提法,或者分为自然形、几何形、筋纹形和水平形;或者分为高颈壶、矮颈壶和提梁壶;还有的分为素面的光货和加堆塑装饰的花货。

其次为花盆类。花盆造型有圆形、腰形、蛋形、四方、长方、三角、六角、八角、折角,还有如一颗印、筒形、升形、弓形、枕形、蝶形、豆形、叶形,以及云肩、钟鼎、梅花、海棠、菱花、菊花、喇叭、竹节等形状。花盆的口沿有漂口、直口、窝口、和蒲包四种处理方式。底足分挖足、装足两种。

再次是罐类和其他,主要有罐、瓶、杯、盏、盘、碟、盒、文具、香熏、像生果子、枕头、挂屏、鼻烟壶、蟋蟀罐、塑像等。

茶禅一味的文化统一 之西施壶


·西施壶

紫砂壶是具有收藏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岂如阳羡一丸泥”。紫砂壶是中国传统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

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又名宜兴紫砂壶。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

·西施壶

西施壶,顾名思义:应该和西施一样美,或者说这种壶的灵感来源于西施。“西施壶”,完整的称呼应该是“西施乳壶”,简称“西施”或“西施乳”。壶嘴便是西施的口,壶的身体则刚好是壶的盛水部位,把手便是纤细的腰姿。这个壶型在紫砂壶的史料中是有明文记载的,而且,最早做这个壶型的,当属徐友泉大师。

·西施壶

首创者徐友泉,明末清初吴梅鼎给了徐友泉极高的评价,称“若夫综古今而合度,极变化以从心,技而近乎道者,其友泉徐子乎。”吴梅鼎之所以为世人所识,实在是因为写了一篇千五百字的《阳羡茗壶赋》。吴氏曾祖是明正德进士吴颐山,正德进士何许人也,不太清楚,只是他的家童名声太盛,叫“供春”。吴颐山少时在宜兴金沙寺读书,家童供春服侍少主的同时,据说偷学了寺僧制壶,不经意间,成了紫砂壶史上的鼻祖。然后经历了赵梁、董翰、元畅、时朋“四大名家”,然后是时鹏之子时大彬一家独大,时大彬有一高足,就是徐友泉了。而吴梅鼎的父亲和徐友泉交好,并请其到家中研制紫砂壶,成就了一段佳话。吴梅鼎更是耳濡目染,友泉晚年自叹“吾之精,终不如时之粗”时,他不知道,紫砂史册上,已经有了他浓重的一笔。

一枕梦千秋


陶瓷枕

陶瓷枕,顾名思义是陶瓷制做而成的枕头,所谓卧“时蔫首之具也”,现今的人甚少使用,以至许多人都没有见过它,但古人对其珍爱有加,可谓日日相伴不离左右。

据记载,瓷枕始于隋代,主要集中出现在唐、宋、金、元时期,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百花争艳的黄金时代。

回首古往,古人留下的这些陶瓷枕不仅仅是当时的日常实用品,更是难得的艺术品,它融造型、绘画、诗文、雕刻、色绘、彩釉为一体,无疑是多元艺术综合的集成品。

陶瓷枕

其造型多见方形、长方形,亦有银锭、腰圆、鸡心、云头、花瓣、卷叶等形状,同时还有孩童、卧女、瑞兽、祥禽、建筑雕塑等等式样,纷繁多变;装饰工艺除了划、刻、剔、模印,还有白地黑花、珍珠地刻花、三彩、红绿彩、单色釉等等,几乎在那个时间段能出现的所有陶瓷装饰工艺在枕面上都可以找到;至于图案题材纹样有人物、山水、走兽、飞禽、鱼虫、花草,还有诗文书法,生活气息浓郁。

宋金元时期枕面装饰中大量出现的婴戏图案,显示了整个社会对多子多孙的祈求和向往,透过这些婴戏纹样充分表达了人们盼望安居乐业,社会升平的美好心情。

陶瓷枕

陶瓷枕是中国陶瓷制品中最普通但也是最特殊的一个品种,它是当时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在日用品的属性中又隐带了最多的艺术和工艺属性,将生活同艺术完美的结合。

在那个家家户户都使用陶瓷枕的年代,完全可以相信,这些充满艺术气息的枕具,伴随着多少才子佳人、贵胄公卿、老父幼童,香甜地沉入梦中,同时也将这睡梦中的甜美透过这如精灵般的枕头,划过长长时空的隧道,带到我们的面前。

石湾陶艺的发展困境在哪里?


石湾陶艺的发展困境在哪里?创新的方向是什么?昨日,围绕这两个话题,美籍雕塑家吴信坤与佛山陶艺家、收藏家以及研究专家互动交流。

5月22日,吴信坤在石湾陶瓷博物馆举办了个人陶塑作品展。对于佛山陶艺的现状,其认为,石湾陶艺一直被打上“民间工艺”的符号,无法融入到主流艺术当中,事实上,他认为陶艺“泥釉火”的唯一性、独特性,使它具有潜质能够进入主流艺术圈。要建设起一套佛山陶艺的理论体系,对于传承和自身地位提升都很重要。

在陶艺创新上,有人提问:目前佛山陶艺的题材总是历史人物、神话人物,反映不出来陶艺发展到21世纪的脉络变化,“能否用陶艺做航空母舰,让它更有时代感?”吴信坤回应说,虽然做的是同一个人物,但不同的时代和创作者,都给予了不同的精神内涵。

事实上,在不少人眼中,生动的历史人物像,就是石湾公仔的标志符号,而一旦离开这些题材,恐怕就有人问了,这还叫石湾公仔吗?对于这个问题,吴信坤说,“其实叫不叫‘石湾公仔’真的不重要”,他举例子说,以前法国印象派刚形成的时候,遭到强烈排斥和抗拒,很多人说那根本不是法国的主流艺术,但后来,印象派已经成为主流艺术派别,得到世界公认,“法国提供的就是多元化的土壤,这种土壤正是佛山陶艺最需要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