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盆 > 导航 >

邓州八里岗出土彩陶深腹盆赏析

邓州八里岗出土彩陶深腹盆赏析

古代瓷器盆 出土瓷器鉴别技巧 古代釉里红瓷器

2020-09-16

古代瓷器盆。

盆的发明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出土的彩陶盆足以佐证。1996年11月下旬,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邓州市白庄村八里岗遗址第4次发掘,第44号墓葬出土新石器时代晚期仰韶文化(前4000—前3500)花瓣纹彩陶深腹盆(图1)。该器高16.1、腹径34.9、口径21.5、底径10.2厘米,手制,泥质红胎,圆唇,宽肩,肩以下陡收,平底。唇部及肩部施乳白色陶衣,盆腹上装饰有褐彩。腹盆正面绘两朵绽放花卉(背面相同),上下各五瓣,瓣心以圆点配饰弧边三角纹,花瓣连续散开;腹盆侧面各饰两朵六瓣花卉,采用二方连续纹纹样装饰,盆腹一周共饰8朵34片花瓣。此盆造型规整精美,腹部挺秀饱满,口沿微凸分明,平底承托庄严,纹样生动,节奏均匀,韵律统一,彩绘鲜颜,画工精湛,整体感极强。

盆是专指用来盛放物品的钵状容器,因其形状口大底小,比钵大,比盘深,故名,至今仍为重要的食器之一。《说文解字·皿部》:“盆,盎也。从皿,分声。”古人将小口大腹的盆器称“盎”,“央”有口子收小之意,引申为“权力集中”,汉语思维强调“中央的一元化领导”。“盆”的用途主要是把它所盛受的内容物再分装给盘、钵、碗等更小的器皿,这是它的名字从“分”的原因。八里岗是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部落遗址,距今约6800年。1990年至2011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河南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对八里岗遗址进行22年共11次发掘,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器物万余件。揭示遗址的文化层堆积依次为: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屈家岭文化中后期,石家河文化,龙山文化晚期4个相对稳定的聚落遗存,是迄今唯一一处被完整揭露的仰韶文化中期聚落,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八里岗遗址出土的花瓣纹彩陶标本器深腹盆,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二方连续”纹样图案。在原始社会的彩陶器上,二方连续图案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单独、适合纹样。所谓“二方连续”,即以一个或几个单位纹样,在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带状形平面上,作有规律的排列并以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无限连续循环所构成的带状形纹样。二方连续的基本构成形式是线。无论是点、圆、长线、短线最终汇集而成的都是带状的群线。群线的组合可聚集可分散,可交叉可循环,这样才可以无限反复排列,形成带状图案。线的魅力在于不论直线曲线都能给人的心理带来强烈的反应。商周时青铜器上二方连续纹样风格厚重、古朴变化极多;汉代漆器上面的二方连续纹样装饰达到了很高水平;唐代唐草纹结构严谨,风格典雅、富丽。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植物题材花瓣纹大多使用等分圆分割法,花瓣呈轮花形;有的则采用横向平行切割法,把花朵上下平行分割成几部分。应用最广泛的是由直线与曲线组成的曲边三角纹。不同的三角纹组合构成的整体纹饰,或相对或相背,或单体或连续,图案既高度抽象概括,又不失灵活多变的效果,动感强烈,韵律明显,勾连回旋,出神入化,变化无穷。八里岗出土的彩陶深腹盆纹样独树一帜,此纹样在郑州大河村(图2)、山东泰安大汶口、山西垣曲县下马村(图3)、安徽肥西古埂、湖南澧县城头山、湖北宜都红花套文化等遗址出土的彩陶标本,有似形而无纹饰同样。

近来,有现代工匠参照八里岗遗址出土花瓣纹彩陶深腹盆的尺寸比例,取泥胎手拉坯。惊讶地发现,因盆腹径大,口、足小,腹径大于口径、底足13.4和24.7厘米。手拉泥胎盆腹时,稍不精心,盆腹刚刚成形,盆口倏尔凹陷。数十次拉坯试验失败后,工匠秤量胎泥12千克,将深腹盆尺寸比例换算为胎坯高18.9、口径25.2、腹径41.1、底径12.1厘米,经过重新反复拉试,才终制成形。由此,足以看出先民匠人的高超技艺。鉴赏制作、纹样绝技,即兴偶成《仰韶文化彩陶花瓣纹深腹盆诗赞》:“仰韶纹样彩陶盆,六出花瓣逼眼真。矿料饰彩白衣胎,承载绝技冠群伦。穰都东郊八里岗,单元套房住先民。部落首领挥玉斧,雷鼓神祀祭天魂!”

taoci52.com小编推荐

人面鱼纹彩陶盆


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的彩色陶瓷,距今有5,6000年历史了,我们在小学历史课本就认识这件古董文物了。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

人面鱼纹彩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是陪葬品。人面鱼纹彩陶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人面呈圆形,头顶有似发髻的尖状物和鱼鳍形装饰。前额右半部涂黑,左半部为黑色半弧形。眼睛细而平直,似闭目状。鼻梁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两侧分置一条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内同时衔着两条大鱼。另外,在人面双耳部位也有相对的两条小鱼分置左右,从而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在两个人面之间,有两条大鱼作相互追逐状。整个画面构图自由,极富动感,图案简洁并充满奇幻色彩。

"彩陶",是指以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为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绘制各种图案,入窑经火烧,但由于窑不够密封所以在橙红的底色上只呈现出黑、红颜色。彩陶工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工艺艺术的主体之一。形成于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0000~5000年)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势力最为强大的一支。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艺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程度,是中国原始彩陶工艺的典范。这件20世纪50年代出土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仰韶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

元代卵白釉印花团菊纹深腹碟


卵白釉是元代特有的颜色釉瓷器之一,跟元青花一样都是那个时代的代表瓷器,元代卵白釉印花团菊纹深腹碟口径13.5 cm,高4.2 cm,元代卵白釉印花团菊纹深腹碟印坯成型,敞口,弧腹,平底,涩胎,小圈足,足墙较厚,足端平切。碟内壁印菊瓣纹一周,内底印团菊纹,其中一菊瓣内印有“福”字,器外壁光素。

元代卵白釉是元代景德镇窑在青白瓷基础上创烧的一种高温白釉瓷器,因釉色多白而微微泛青恰似鸭卵而得名。元代卵白釉釉色还是制作工艺上,均比当时的其他产品略胜一筹,是景德镇受命专门为其定烧的官府用瓷,但传世卵白釉器中除印“枢府”铭外,还见模印有“太禧”即元代朝廷掌管祭祀机构“太禧宗烟院”的简称,以及“福禄”、“东卫”、“昌江”、“天顺年造”等铭文的器物过去由于传世和考古出土的卵白釉器物上常见在模印纹饰间印有对称的“枢、府”二字铭文,故又有枢府釉的别称。

泉州出土的五盅盘赏析


五盅盘,是南朝、隋唐的流行器之一,因在浅腹平底的盘内环置五个小盅而得名。五盅盘是南方地区特有既用来饮酒又可作为饮茶器具的青瓷器物,为一个青瓷圆盘里放上五个小瓷盅,其造型精美小巧,功能实用。

五盅盘流行于六朝隋唐时期的福建、江西,但1990年在洛阳市机车工厂发掘的东汉晚期壁画墓中, 其中墓东壁所画侍女图, 表现一位侍女“双臂曲肘前伸,双手捧一红色圆形盘作送递状, 盘内放置五个内红外黑的耳杯”。由此可见, 这种由一个圆形托盘与盛放于其上的五只小型容器组成的成套的器物,至迟在东汉晚期即已出现,其使用地域也广及长汇以北之中原地带。所不同的是,到了六朝时期,这种器物在东南地区更流行,形制也有所演变,托盘中的五只耳杯,随着当时的潮流而代之以五只小盅。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气候温和, 四季常青。很早以前, 古人就在这里种植茶树,采茶制茶。而作为福建三大文化中心之一的泉州,早在晋代就有种植茶叶的记载。南朝时,由于南方社会安定,士人的饮茶风气渐盛, 各种饮茶用具也随之出现并增多。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泡好茶,也必须具备一套适合的器具。明代许次纤《茶疏》中说:“茶滋于水,水藉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顾,缺一则废。”人们品茶,不仅讲究茶叶的色、香、味、形和心境、环境等,还要讲究茶具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既可以冲泡出理想的茶汤,又可增强品茶时的文化氛围。所以占人历来很重视茶具。陆羽《茶经》中的第四章“四之器,就是专门讲茶具的,只是他将采茶、制茶的工具称为“具”,而将煮茶、饮茶的工具称之为“器”。本文节所指的茶具就是专指煮茶、饮茶的工具,即《茶经》所称之“器”。茶具就是饮茶的器具,随着饮茶方式的产生而产生,随着饮茶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茶叶最早是食用的,因此其器具也是采用一般的饮食器具,即使茶叶作为药用的时候,也是很难认定哪些器具是茶具,因此可以说,在早期阶段是没有独立的茶具,只有当茶叶成为真正的饮品之后,才有可能出现专门的茶具。

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墓葬中出土的过去一向被当做酒器的五盅盘就是饮茶用的茶壶和茶杯。联系到《三国志·吴书·韦曜传》记载吴主孙皓以茶代酒秘密装在韦曜的酒瓶单的故事,“(孙)皓每飨宴……坐席无能否率以七升为限, 虽不悉人口, 皆浇灌取尽。曜素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时,常为裁减,或密赐茶荈以当酒。”既然以茶代酒, 应是装在酒壶中,再倒进酒杯里。这里是利用酒具当茶具。所说明鸡首壶和五盅盘也是可以用来饮茶的,也许当时就是茶酒两用的器具。又如《晋书》卷九五:“单道开,敦煌人也。……时夏饮茶苏,一二升而己。”陶潜《搜神后记》:“桓宣武时,有一督将……更能饮复一茗,必一斛二斗乃饱,才减升合,便以为不足。”《洛阳伽蓝记》卷三 “京师士了见肃一饮一斗,号为漏危。”说的是饮茶,但这单的“斛”、“斗”、“升”、“合”和“卮”等,都是当时酒器的容量或名称,因而可以推测六朝时期喝茶的器具开始很可能是借用酒器的。

通过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各地墓葬中, 南朝至唐代的五盅盘也是很多,墓葬中的发现反映出社会上五盅盘的流行,同时小小的五盅盘上的五个小盅也方便聚友饮茶,成为士子饮茶的好选择。

但是, 这种风行于六朝的成套器皿,在当时的文献中并不叫作“五盅盘”,而是称作“五碗盘” 或“五盏盘”。如:《世说新语· 德行》“殷仲堪既为荆州”条云:“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瞰之。”唐初史臣修《晋书》,采此事入《殷堪传》,亦作:“仲堪自在荆州,食常五碗盘, 无余肴。”又《宋书· 武三王· 江夏文献王义恭传》云:“高祖为性俭约,诸子食不过五盏盘。”《南齐书· 崔祖思传》对宋高祖刘裕( 武帝) 的尚俭亦有反映,称“宋武节俭过人,张妃房唯唯碧绢蚊畴、三齐落席、五盏盘、桃花米饭。”

泉州的历次考古发掘,在不少南朝隋唐时期的墓葬中也发现了五盅盘。现举几例说明:

永春留安山南朝墓五盅盘:由大盘和盘内五个小盅构成。均为灰白胎,盅通体施青釉,盘内外施青釉,外表不及底。大盘圆唇,沿外卷,敞口,斜腹近折收,实足。口径14厘米、足径7.6厘米、高3.7厘米。小盅圆唇,敞口,弧腹,平底。口径4厘米、底径1.6厘米、高3厘米。

惠安涂寨曾厝隋墓M2五盅盘:侈口,浅盘,折腹。浅假圈足,盘内粘结五只小蛊。蛊为敞口,弧形壁,平底。通体施青釉,稍有剥落。蛊口径3.8厘米、高2厘米,盘口径12.5厘米、底径6厘米、高2.8厘米

永春上元三年唐墓M1五盅盘:圆唇、浅腹、平底。盘内置五盅,盅大小不一。灰红胎,施青釉,外地露胎,呈红褐色。五盅底部用釉水粘在盘心。盘口径16.2厘米、底径7.2厘米、高4.1厘米。

永春上元三年唐墓M2五盅盘:盘敞口、斜腹、小平底。盘内置五盅。灰红胎,釉色脱落。盘口径17厘米、底径6.6厘米、高4.8厘米;盅口径4.6厘米、底径4.2厘米、高1.5—2.2厘米。

安溪后垵乾封二年唐墓五盅盘:微侈口,直腹,平底。盘内均匀放置直径为4厘米的小盅五个。青灰色胎,釉色脱落。盘口径15厘米、底径6厘米、高4厘米。

洛江梧宅贞观二十二年唐墓五盅盘:敞口,浅折腹,内底平微凹,外底平微凹。胎灰质坚,釉呈青绿色,外釉不及底。内底平放五个小酒盅,小盅有手拉痕,盅中央一小旋涡。口径14厘米,底径5.4厘米,高3.5厘米。

晋江内坑唐墓五盅盘:盘身直口内撇平底,内有五个小盅与盘身相敛,施 釉。盘口径15.5厘米,底径7厘米,高4.4厘米。

惠安紫山唐墓五盅盘:侈口,浅盘,折腹,盘内粘结五只小盅。盅大小不一,敛口、弧形壁、平底。通体施青釉,已剥落大部分。盘口径14.5厘米、底径6.2厘米、通高3.5厘米;盅口径3.9—4.8厘米、高1.8—2.1厘米。

五盅盘造型优美、精致,是六朝隋唐时期青瓷器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通过泉州出土的五盅盘,让世人见识到六朝隋唐时期制瓷工匠的制作工艺与六朝隋唐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生活品位。

清光绪粉彩双龙八吉祥纹盆


内底双龙纹

清代中后期,粉彩瓷以其丰富的色彩、细致的绘图,深受使用者的欢迎,粉彩瓷也逐渐取代五彩瓷成为釉上彩瓷的主流品种。本文来介绍一件清光绪时期的粉彩双龙八吉祥纹盆。

侧面图

“大清光绪年制”款及五个支钉

这件清光绪粉彩双龙八吉祥纹盆(见图),高8.9、口径31.6、底径24.9厘米,折沿,直壁,平底。口沿饰一周细密的花卉纹,并对称绘四个如意形开窗,开窗内绘四组花鸟纹,有的鸟儿驻足于花枝之上,有的鸟儿作飞行状,不尽相同。盆内壁一周饰八吉祥纹,也称八宝纹,旁以花卉纹点缀。盆内底绘双龙戏珠纹,又以云纹、火焰纹为地纹,周围绘一周如意云头纹。在盆的外壁还绘有四组折枝花卉纹,底部红彩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底部留有五个支钉痕。

粉彩是釉上彩瓷的一个重要品种,其工序是先拉坯施釉入窑烧制,成形后再在釉上绘彩,之后二次入炉烘烧。粉彩最早出现于清代康熙晚期,是在“五彩”和“珐琅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使用了一些西洋方法调制出颜料,故名“洋彩”,色彩上比传统的五彩瓷更加丰富。而二次入炉烘彩的温度大约为700℃,比烘烧五彩瓷的800℃略低,所以其色彩质感显得比较柔软,故又名“软彩”。

八吉祥纹,又名“八宝纹”,是佛教中象征吉祥的八种宝物,分别为: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双龙戏珠纹也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整体观之,这件光绪粉彩双龙八吉祥纹盆形体较大,造型规整,纹样丰富,绘画细腻、工整,具有晚清粉彩瓷器常见的风格特点。

瓷盆


“喂,听说了吗,老王家喂狗的那个瓷盆是古董,值一百多万呐!”这条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平静的小村中炸开,老王家成为全村的焦点。

前一天的下午,老王正在喂狗,一个收古董的小贩进门讨水喝。看到喂狗的瓷盆,小贩的眼睛就直了,捧起瓷盆左看右看,爱不释手。见到老王,小贩出了一千块的价格,要把瓷盆买走。老王大吃一惊,心下狐疑,坚决不卖。几番纠缠,小贩不得已说出实情——那瓷盆是清朝雍正年官窑做的皇家御用之物,市值一百多万。

小贩走后,老王把瓷盆擦洗干净,藏进屋里。当天晚上,老王早早就把院门关上,还特意放出大黄狗,让它在院子里巡逻。

外贼没来,孩子们却纷纷回来探问情况。大儿子第二天早饭时从邻村过来,二话没说只求看一眼瓷盆。一向很少回家的二儿子也从县城赶回,说是看望二老,拐弯抹角地也想看看那个宝贝瓷盆。还有嫁出去好几年的女儿,一回娘家就提出让她保管瓷盆的建议,遭到全家人的一致反对。

中午吃完饭,老王刚想睡会儿午觉,大孙子悄悄蹭进来。以为爷爷睡熟了,就在屋里翻箱倒柜找东西。老王睁眼怒喝:“别翻了,你爸你叔都已经翻过了!”

一连几天,老王坐卧不宁,吃啥啥不香。

一个星期后,村里又传出重磅消息:老王家的宝贝是假的!传出话来的是老王的大孙子。原来,头天老王和老伴、孙子三人抱着瓷盆到县里的德祥古玩斋去鉴定。古玩斋的专家说,做这个瓷盆用的釉料及彩绘颜料都是当今的新材质,盆底的“大清雍正年制”字体也不对,是一件现代仿品,市价也就一百块左右。

接着,老王的儿子、媳妇、闺女都以不同的理由回了趟家,发现那个瓷盆已经放回到狗窝跟前。人们紧绷的神经松下来。“空欢喜一场啊!”“老王是想发财想疯了吧!”在众人的嘲笑中,老王一家恢复了往昔的平静。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老王在自家院墙角挖了一个一米深的大坑,将一个包裹放入坑中,然后把坑填平,再把一口大缸放在坑上面。

此后,人们再也没见过那个瓷盆。

隋唐大运河柳孜遗址出土青白瓷赏析


在隋唐大运河出土的众多精美的隋唐至金元时期的瓷器与残片中,有一种被誉为“饶玉”的白中略微泛青的、酷似中国古代白玉质地的青白瓷,特别值得推崇和关爱,它就是我国宋代著名窑口——景德镇窑的青白瓷。

景德镇窑最迟自唐代起即烧制青瓷,到北宋时始以烧制青白瓷为主。其瓷釉色白中略带青色,这种白中泛青、青中见白的色釉,为景德镇窑首创,这种色调符合文人士大夫高洁淡雅的审美情趣,给人以青莲素爽之感。五代时期,中原动乱,南唐偏安,部分北方白瓷窑的工匠逃往南方,与南方以青瓷见长的工艺相结合,开发出了“青白瓷”这一创新瓷种。靖康之变后,随着宋室南迁,河北定窑的许多窑主和制瓷工匠也随着南下。北方工匠又带来了定窑瓷品新的制作技术。景德镇窑的青白瓷原以光素者居多,其间亦有刻花,受定窑工艺影响,景德镇窑所烧青白瓷装饰逐渐为印花代替。

青白瓷作品的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其瓷釉罩在刻花、印花的器皿上,薄胎的花纹在迎光下若隐若现,故又有影青、映青、隐青之称。景德镇窑青白瓷两宋即成为贡瓷,供御府使用,同时还大量出口外销。

一、隋唐大运河柳孜遗址出土的青白瓷瓷

在隋唐两宋时期,由于大运河通济渠段的开通,淮北柳孜成为当时沟通中国南北经济的重镇和货物集散地。在通济渠通航的七百余年间,由于各种各样的事故,为大运河留下了大量的遗存,其中就有精美的景德镇窑青白瓷器。在大运河所出土的景德镇窑青白瓷器中,尤以宋金时期的青白瓷数量最多。以下介绍几件柳孜遗址出土的青白瓷。

1.青白釉莲纹葵口碗(图1)

高7.2厘米,口径20.3厘米,底径5.9厘米。

碗敞口,口沿呈六葵口,斜直腹、浅圈足。内外施满釉,底足内无釉,釉色青白。内壁刻划出的莲纹潇洒、纯熟、有力,构图严谨,一气呵成,可见刻工的技艺十分高超,莲花的刻划深浅把握恰到好处,与积釉的翠蓝配合得天衣无缝。莲花纹是景德镇青白瓷最流行的一种装饰题材,常以莲花或莲瓣纹作为主题纹饰,有缠枝莲、折枝莲,或盛开的朵莲,充分反映了江南水乡的迷人景象。

2.景德镇青白釉瓜棱花口瓶(图2)

通高15.4厘米,口径13.6厘米,底径7.6厘米。

瓶花口束颈,腹部有比例适中的指沟,圈足外撇。胎薄,可透指影,通体施青白釉,釉色晶莹。此瓶造型别致,呈波浪起伏的口部,强化了“花”的造型,使瓶子更加秀丽优美,而且富有生活情趣。

3.青白釉褐彩三连盒(图3)

通高5.3厘米,三盒的口径各为4厘米,底径各为3.3厘米。

盖与盒身以子母口扣合。三根花茎缠绕在三盒的盖顶,其中一盒盖面上捏塑有一朵盛开的花朵,另两盒的盒面各捏塑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花蕾,布局疏密得当,制作工艺十分精巧,显得格外美观。该三联盒子母口无釉,里外施满莹缜如玉的青白釉,花蕊、花蕾及花茎都以褐彩点缀。盒盖和盒身用深而宽的刀痕刻划出花瓣纹,刀法简洁熟练,纹饰清晰,增加了三联盒的立体感。这种瓷盒子主要用途为盛装药品、化妆品和香料等。

4.青白釉瓜棱形执壶(图4)

通高9.5厘米,口径5.3厘米,底径4.9厘米。

执壶的釉色呈淡青绿色,极薄而透明,让人感到柔软和亲切。丰腴饱满的壶体,在极薄的坯体上勒出十六道筋纹,稍短的颈向上渐渐放大直到呈花形的口部为止,与此同时宽而薄的壶柄从颈部划一道圆弧搭至腹上,细而修长的壶嘴自壶腹部直出到与口部相平。受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唐代瓷器已开始仿金银器,宋代更甚。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以日用器皿为主,在造型上吸收金银器的特点并加以创造,这件青白瓷执壶明显带有仿金银器的某些特征,不仅造型优雅秀美,而且腹大流长,既便于存储水和酒,又便于倾倒。

5.青白瓷盏托(图5)

通高9厘米,杯口径7厘米,足径3.5厘米,托腹径12厘米,足径6.4厘米。

此套盏托造型简约,线条流畅,光素无纹饰。杯为敞口,深腹,高圈足外撇。托为折沿口,台阶式浅腹,高圈足,托中央设一高台,台边缘凸起一周托圈,圈内仅容杯足于内。杯与托通体施白中带青的青白釉,仅底部露胎。杯足积釉较厚,器形清秀典雅,传递给我们一种端庄、恬静、淡雅之美。盏托,亦称茶托,是一种以“托”和“盏”配套使用的茶具,是宋人饮茶的必备之物。

二、运河遗址出土青白瓷的特征

运河遗址出土的青白瓷器时代长、数量多、器型全、纹饰美、品味高,有以下几点特征:

1.得天独厚的胎料、釉料

景德镇青白瓷的胎骨一般较轻薄,而且莹白,得益于可塑性较强、得天独厚的胎料,用“洁白匀净、坚致细腻”八个字,大致可以概括。其胎质精良,胎骨极薄,造型轻巧,源于有高品质的制瓷原料——高岭土。胎坯内所含的铁、钛物质极少,因此胎质白洁;所含的硅、铝、钾、钠适量,可塑性较强,才会使胎质致密、韧度高,有半透明感,所谓“薄如纸”恰恰是对其作品的胎坯轻薄的真实写照。从瓷片的断面中可见,其胎细腻、油润,状若初出屉的热年糕,如玉类脂,巧薄似脱胎,透光见影。其胎质之精细,是宋代其他所有窑口都不可企及的。

景德镇宋代的青白釉的釉质,在化学组成上属石灰釉,其钙含量比之其他窑口略高,釉料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恰到好处,加之,国内顶尖的窑工汇聚,具备高超的窑炉气氛、温控技术,主观、客观万事俱备,条件成熟,怎能不生产出精品?故而,器物在入窑焙烧后,釉薄处泛白,聚釉处呈现湖水绿色,釉面玻化程度较高,色泽如玉,有晶莹剔透、光可鉴人的效果,积釉处碧如湖水,似蓝盈盈的波光水色,素有“青如天、明如镜”的赞誉。

有得天独厚的胎、釉料,有集天下之大成的窑工技艺,才造就出晶莹剔透、温润如玉的“饶玉”之瓷。这种釉色于宋初一面世,即迎合了传统的文人“君子以玉比德”,追求玉质美的心态,成为风行世界的“饶玉”。

此次大运河考古发掘的青白瓷比之窑址出土的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少见“糊米底”。过去很多鉴藏书籍中,把“糊米底”作为辨别景德镇窑青白瓷的一个典型特征,而大运河出土的青白瓷作品中,除北宋时的部分作品有“糊米底”外,南宋所生产的作品就很少见有“糊米底”了。这应该是南宋时期工匠对于胎料的漂淀和淘洗过程中,去除铁质和杂质的技术明显提高,当然,也可能与覆烧技术、提高产量有关。总而言之,运河考古发掘出土的景德镇青白瓷,是不能以糊米底的有无,作为可以一票否决的鉴定标准的。

2.精妙绝伦的纹饰

大运河柳孜遗址考古发掘的青白瓷的纹饰,多以淡雅、高贵之图案为主。胎体薄的青白瓷作品,能通过光照和纹饰深浅,映射出阴阳明暗、若隐若现的艺术效果。它灵活巧妙地利用了胎釉的各自优势互补,使纹饰在釉色的衬托下,既增加纹饰的立体感,又使其外表依然平滑洁润。

青白瓷图案装饰手法有划花、刻花、印花、蓖划(点)、堆贴、镂雕等多种技法,线条有力、构图精美。刻花多采用一边深一边浅的“半刀泥”法雕刻,纹饰简洁流畅、生动活泼。划花以尖锐而纤细的竹篦工具划出篦划纹,线条流畅,优雅清晰。印花装饰均为阳纹,大多印于碗盘之内或盒盖面之上。

青白瓷装饰图案有人物、婴戏、缠枝莲、缠枝牡丹、缠枝菊花、莲瓣纹、菊花纹、石榴花、芙蓉花、栀子、兰草、萱草、柳条纹、海浪纹、云龙纹、凤穿牡丹花、龙穿缠枝花、麒麟、鸿雁、狮、龟、鱼、鸭、鹅等纹饰,其纹饰运笔舒展,疏朗有序,富具神韵。

由于长期受厚达数米的运河沙土掩埋,运河遗址出土的青白瓷釉下及胎骨中有土碱沁入,严重地影响着刻划花纹饰的通透效果和立体感,尤其影响影青瓷中若隐若现的效果,影响装饰图案的流畅和完美。根据长期保护的经验,可用稀释的“84消毒液”适度浸泡,即可脱去影响胎骨通透性的土沁,还原影青瓷的纹饰神韵。

3.典雅的造型,精湛的工艺

运河遗址出土青白瓷的造型品种丰富多彩,以各种日用品为主,有各式精美的碗、盘、碟、钵,有各式美观的茶具和酒具,如执壶、注子、注碗、杯、盏、盏托,容器有优美的瓜棱形罐、盖罐、四系盖瓶,此外还有各式花瓶,各式印花枕,炉有镂空香熏,丰富多样的盛放化妆品、香料或药品的盖盒,以及造型多种多样的人物和动物雕塑等,可谓造型精美,应有尽有。

隋唐大运河柳孜运河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青白瓷很多,但其中不乏福建众多窑口和安徽繁昌、泾县窑的青白瓷作品。经与窑址出土瓷片标本比对,除在胎釉的质地方面有先天差别之外,在造型、工艺方面亦有质的区别。

总体上说,景德镇窑、福建窑、繁昌窑的青白瓷的造型,都具有江南人的清秀、细腻、优雅的性格特质,但在形制的细节上、工艺上,还是突出了其各自不同的人文内涵。在成长发展的路上,景德镇窑具有创烧青白瓷和产地原料得天独厚的优势;福建窑口则是以沿海外销的地利为优势,在南宋、元时期,迅速扩展起青白瓷的外销出口加工,难免萝卜快了不洗泥。同样的天时,不同的地利,给它们带来了不同的压力、不同的质和量的努力方向,自然在造型和工艺上,也就有了不同的取向。长此以往,距离就会拉开,造型与工艺的精湛与粗放、典雅与拙俗,就会显而易见。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放在一起比对,就会立见分晓。

景德镇自古至今,独占天下制瓷原料和技术上的优势,使得它在千余年的制瓷业中长盛不衰。青白瓷无论是从窑口之多、地域之大,还是器形之众、装饰手法之广,都是令人叫绝的。这些青白瓷器的出土得益于隋唐大运河的博大久远,才机缘巧合地为我们留下这些宝贵的财富。

釉里红龙纹大罐(晚明)赏析


家住市郊的胡先生是一位古瓷收藏爱好者,有着数十年的淘宝经历。胡先生最偏爱的是一件收藏10多年的釉里红龙纹大罐。因为不知其烧制的年代,常常感到遗憾。多年来,他请了不少收藏界人士和专家前来观赏和鉴定。结果呢:甲说是老(清)仿,乙说是清代的,又有的认为是后仿的……众说纷纭。虽然这样的状况在目前古玩界是常有的事,但执着的胡先生一直想搞清楚这只龙纹大罐的身份。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沪上著名古玩专家、央视CCTV-4《国宝档案》特邀专家唐愷教授。

唐教授一见到这件大罐,目光就被紧紧吸引住了。大罐胎骨粗实,底足为平切状,周边火石红自然分布,底部盘泥条状明显,釉里红发色深沉而稳定,未见缩釉和过艳现象,釉面滋润有开片状,颈部和底部绘有海水和如意云纹,肩部绘有仰莲纹(中间是暗八仙),中腹绘有四爪龙,神态威武,笔触自然灵动,富有生气,大罐内壁接口工艺明显……纵观该件大罐,器形规整大气,纹饰富有明人绘画的风格和特征。这是一件市场上很难见到的明晚期的珍品。唐教授告诫大家,鉴定每件古玩,首先要过手和过眼,要看旧气,要进行科学的对比和分析,才能对古玩的新与旧、真与假进行准确的判断,否则仅依据书本和图片来鉴定,是无法作出正确的鉴定结果的。

古代瓷器盆奁的作用


盆奁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很多人肯定都见过,就是现在公司单位养花的花盆下面放了一个塑料盘子,防止水漏一地就用的是盆奁。古人比较雅致,因为花盆底部有洞,所以古人把花盆下的相托叫盆奁。

【紫地粉彩折枝花鸟纹圆盆、奁】

紫地粉彩折枝花鸟纹圆盆、奁,清光绪,通高12.5cm,口径16.5,足径10.5cm。

盆圆口,微撇,深腹,圈足。奁圆盆形。盆和奁的内口沿均为青花卷草纹,外壁均为紫色地上绘花鸟纹,用粉、黄、绿、黑设色,色彩绚丽。器腹壁口沿下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

【藕荷地粉彩花鸟纹四足盆、奁】

藕荷地粉彩花鸟纹四足盆、奁,清光绪,高10cm,口长8.8cm、宽10.8cm,足距8cm、10.2cm。

盆方口,斜壁,四面体,奁长方形,下承4足。口沿下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通体施藕荷色釉,其上绘粉彩花鸟纹。用粉、绿、褐、白、红设色。

【黄地墨彩折枝花卉纹花盆、奁】

黄地墨彩折枝花卉纹花盆、奁,清光绪,盆高11.8cm,口径17.2cm,足径11.2cm;奁高3.7cm,口径17.1cm,足径13.2cm。

盆板沿,直壁,圈足。足内红彩书“体和殿制”4字篆书款。盆内施白釉,底开两圆形小孔。外体以黄地墨彩为饰,口沿处墨彩描金绘元宝蝙蝠10组,间饰“寿”字纹。腹部绘芭蕉、牡丹及松树,布局规整。

奁板沿,浅腹,圈足。内施白釉,无纹。足内红彩书“体和殿制”4字篆书款。外体以黄地墨彩暗刻花卉为饰,口沿处为折枝花卉,腹部绘牡丹纹4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