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清雍正官窑粉彩瓷器鉴别 > 导航 >

清嘉道粉彩“夫人笔筒”

清嘉道粉彩“夫人笔筒”

清雍正官窑粉彩瓷器鉴别 嘉俊瓷砖 古代瓷器笔筒

2020-09-16

清雍正官窑粉彩瓷器鉴别。

既然她们都是美人,为什么不称为“美人笔筒”呢?据说是其中的“美人”都是“大人物的夫人”,而且这些“夫人”的名气已经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美人”的范畴。

有一次,无耻的陈灵公在朝堂上公然戏说跟夏姫的韵事,还有人怀疑夏征舒到底是谁的孩子?这让夏征舒非常恼火,于是杀了陈灵公。后来有人到楚国状告夏征舒,说他弑君。于是,楚庄王讨伐陈国,亲手杀了夏征舒,抢走了夏姬。楚庄王一心要将夏姬纳为“妃子”,后来被朝中重臣一致反对未果。而申公巫臣对夏姫也垂涎三尺,于是设计掠夺夏姬后,逃去了晋国……他付出的代价是被满门抄斩。可见夏姬是一个魅惑力非常强的夫人。

在古陶瓷研究中,人们将这种人物图案称为“无双谱”,自康熙朝起一直盛行到民国中期,无双谱画通常图文并茂,色彩艳丽,深受瓷器收藏者喜爱。笔者所写此笔筒具有清代瓷画的绘艺特点,人物纹饰也承接了陶瓷绘画史上运用较多的风格,传神灵动,画工精美,可谓民窑中的“无双”佳品。这样的器物自清至今,确实受到民间人士和藏家们的喜爱,同时它的流转使用,也传承着中华瓷艺文化的精神。

taoci52.com精选阅读

瓷器珍品之“粉彩笔筒”


意境之美,让人如痴如醉

瓷器珍品之“粉彩笔筒”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最早出现于商代中晚期,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外观极为瑰丽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

原料纯净度高的瓷器,在相互碰撞时,会发出类似金属相撞的清脆声音。高级瓷器拥有远高于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艺难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作为中国特产奢侈品之一,千百年来瓷器通过各种贸易渠道,传到各个国家。精美的古代瓷器,会被视作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而受到大量收藏家所收藏。

2014年瓷器艺术品市场极度惹人注目,“超级土豪刘益谦”以2.8亿元拿下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再次刷新中国瓷器世界纪录,不管是炒作还是无意为之,瓷器在古玩收藏“疯涨”已成事实,仅仅春季,据香港统计,瓷器2014年春季总成交额对比2013年春季,已经翻了数倍,让众多学者、让国内众多“捧瓷大军”赚得盆钵满盈了。

艺术品收藏市场如火如荼,势如破竹,一发而不可收拾。商界大亨皆瞄准这一生机盎然的艺术品市场。各地的活动更是风起云涌,热火朝天。尤其是书画、瓷器、奇石。据悉,目前中国大约有收藏爱好者八千万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捧瓷大军”扎堆在陶瓷收藏市场,艺术品市场发展潜力无可限量。

本公司最近有幸征集了一件瓷器珍品之“粉彩笔筒”,藏品高:28cm,口径:12cm,保存较为完好,此款“粉彩笔筒”,无论人物,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是粉彩瓷中得佳品,价值难以言喻。

粉彩笔筒在会上价格平稳上升,每年约有25%成长。粉彩笔筒在古玩收藏市场价格“一路疯涨”,让众多大收藏家等膛目结舌,难以想象。此款“粉彩笔筒”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彩笔筒具有强烈的美学效果和时代风格。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极为艳丽且无法磨灭的一笔。

此款“粉彩笔筒”明暗清晰,显得质感强,犹豫一幅水彩画,极为瑰丽,意境之美,让人如痴如醉,美得动人心魄。如今“粉彩笔筒”横空出世,必然会掀起瓷器收藏市场飓风,这场飓风将会卷席全场,众多大收藏家必定难以按捺,一场来自众多大收藏家激烈争夺的大戏,即将来临。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道 咸同 光绪 瓷器特征


康熙瓷清朝瓷器仍以景德镇为中心,康熙时始把景德镇窑恢复,并派专员监造,专员有藏应选、郎廷济。不论在造型,色彩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仿制历代名器。同时首创了缸豆红、珐琅彩。康熙瓷釉是浆白釉,釉厚有小棕眼。色彩有五彩(无粉),素三彩(绿、黄、淡紫、茄紫),珐琅彩(就是料彩),一道釉祭红、郎窑红、宝石兰、宝石绿、缸豆红、素黄的东西也是有名的。康熙时图案的人物大都是瞎子,款式多为六字款,近似欧阳询、虞世南体,字瘦长。

大清康熙年制釉里红针刻龙纹水盂

大清康熙年制釉里红针刻龙纹水盂底

康熙五彩净水碗

康熙五彩净水碗底

康熙清瓷罐

康熙清瓷罐底雍正瓷雍正虽十几年间,但瓷业较发达。首创粉彩,(五彩加粉),胭脂水,窑变。在仿制上盛于康熙,而且有些东西仿的精。如前几十年的宣青花大都误认为雍正的。明成化创的过枝画法,雍正时颇盛行。这时瓷器珐琅彩、斗彩、透釉虽黄、娇黄、蔡绿,葱心绿的也很多,而且著名。雍正的粉彩,温柔雅丽,特别美观。款式有六字款或四字款。

雍正

雍正瓷片

雍正粉彩牡丹纹天球瓶

雍正青花釉里红三果纹长足碗乾隆瓷乾隆时期,是集过去造瓷之大成,所以造瓷技术得到了发展,可以说乾隆是封建社会瓷业的黄金时代,乾隆时期不论是造型、色彩都是应有尽有,而且创制了古铜彩。对历代名瓷是无一不仿,所以历代的东西在乾隆时期都能看到样本。在画法书写上也力求精致,成立了绘画的“如意馆”书写的“南书房”。画法上不但仿古,而且引造了西洋绘画技术。所以乾隆的瓷器造型优美,图案有一定章法,色彩鲜艳雅致。款式有六字款或四字款,有楷字、篆字。

乾隆鹤鹿同春牧牛图八方大盘

乾隆青花釉里红狮球纹蒜头瓶1

乾隆青花山水奶杯

乾隆青花釉里红狮球纹蒜头瓶嘉道瓷嘉庆是清由盛至衰的起点,故瓷业也开始不振,嘉庆道光虽也有御窑,即没有什么独创,瓷器也不精致,这是与以上三代比,唯一万花(又叫百花)嘉庆时的瓷器较好,这时期的赏瓶多了,款大多是楷书六字款。

嘉庆青花底

道光

道光粉彩大碗咸同瓷咸同瓷器距今不过百余年,时间较近。是现在收购常见的东西。咸同时期时兴送礼,所以这时期小品文玩器较少,大部为大体果盘,嫁妆瓶多,同时又以粉彩的多。咸同粉彩一是粉厚,比釉凸出来,色彩较浓艳。釉薄,较松弛。图案有小博古,无双谱、百子图、人物花卉等。官窑的大都带六字款,楷篆均有。一般果盘、胆瓶是民窑的不带款。

咸丰青花

同治粉彩

同治瓷底

光绪瓷

光绪是清末,政治更加腐败,瓷器也不如咸同时期。光绪瓷器除官窑器尚比较好外,民窑瓷器釉白中闪青,带鬃眼,一般的色彩浅淡,粉也比较薄。画法通俗,一般比较简单,主要有这么几种图案,大博古、富贵白头、芭蕉美人、钟鼎、折子花、九桃、红狮子等,还有哥窑加彩、哥瓷青花、铁龙等,现在仿的较多,鉴别时应注意。

微信ID:18721706195QQ:1731927495

媒体推送最新古玩资讯免费鉴定评估

粉彩方壶(清)


清 粉彩方壶

规格:高14cm

粉彩由于其彩料中含有铅粉的成分而得名,它是在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用的彩色比五彩丰富,最多的达到十几种以上,颜色浓淡谐调,具有纸面绘画般的艺术效果。

粉彩创始于康熙朝,而以雍正朝产品最为著名。雍正彩瓷中以粉彩为主流,它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从珐琅彩变化而来。因为粉彩利用了进口的金红,而且它的施彩方法及画风是外来的,所以与珐琅彩一样,也被称为洋彩。除胭脂红之外,还有洋黄、洋绿、洋白等颜色。粉彩的颜料十分丰富,有红、绿、蓝、黄、白五大色系。每一色系里又包括许多种,如绿色系里就有大绿、翡翠、苦绿、粉大绿、墨绿、石头绿、松绿、粉苦绿、淡水绿等。

粉彩的制作过程,一般是在素瓷胎上描绘轮廓后,先填一层玻璃白。五彩则不使用玻璃白。这种白色因为含有氧化砷,可引起乳浊作用,产生一种不透明的效果。第二步是把色料与油料调和在一起,在玻璃白上进行描绘后入窑烧造。粉彩的上色方法很有特色,充分借鉴了中国水墨画的技法,常用接色或渲染,将两种以上的不同颜色涂于同一部位,使之相互衔接,均匀过渡。其上色过程是:先按照图案的轮廓填上一层玻璃白,干了之后,再以色料进行渲染(五彩则靠线来描绘,用笔方式主要是平涂,无阴阳向背之分,缺乏立体感)。粉彩改平涂为渲染,使得色彩层次分明,水墨韵味十足,加之粉彩以铅粉作底,彩料中掺入了粉质,给人以温柔的感觉,因而又有软彩之称。雍正粉彩多数是在精细的白瓷上进行彩绘,因而更显淡雅清丽,有不少成为上层社会的日常生活用瓷,如盘、碗、杯、提梁壶、碟、瓶等。

李一来粉彩《清明风雨》笔筒


清青花“指日高升”观音瓶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青花是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也是中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的方法之一。

青花瓷在瓷器中的地位非同小可,它因特色鲜明而出类拔萃。其特点一是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二是纹饰永不退色;三是丰富多彩,明净素雅,有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四是不含铅、砷等有毒元素,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五是不但适合装饰餐、茶具等日用瓷,而且也适合装饰花瓶、大缸等陈设瓷;六是其制作原料含钴天然矿物蕴藏丰富。

清代龚轼在他的《陶歌》中这样称赞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青花瓷的造型多样,各具特点,其中较为出名的就是观音瓶了,又称“观音尊”,是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流行瓶式之一,器呈侈口,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纤长,线条流畅。风行于“康乾盛世”,如图所示就是一尊青花瓷观音瓶,瓶绘图案为指日高升,瓶身上的人物以手指天,预示着步步高升,寓意吉祥,造型优美,为康熙年间制作的精美器型的代表。

雍正粉彩“春夜宴桃李园”笔筒


这是一件雍正粉彩“春夜宴桃李园”笔筒,现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笔筒通体彩绘着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与众诗友“春夜宴桃李园”的故事。

作品中,庭堂上6位诗人席地而坐,饮酒赋诗,一位诗人倚栏凝望。园中长方石案上3人伏案观诗,3人或吟咏,或凝思,旁有热壶、捧酒坛、扇炉3个童子。器物的瓷质细洁、白润,色彩艳美,人物神态各异,绘画以传统长卷的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底上写有“大清雍正年制”6个楷书款,这是一件清代雍正年景德镇官窑中极为精致的佳品。

粉彩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影响而创烧的一个陶瓷装饰品种,它出现于康熙晚期。到了雍正朝得到了空前发展,成为以后景德镇窑的主流产品。粉彩是一种釉上彩工艺,绘制前先要挑选烧造质量极高的白瓷,彩绘时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然后作画,使图案色彩不透明而又具有粉质感。加彩后入低温(700至800摄氏度)彩炉焙烤而成。烧成的制品色泽柔和淡雅又富于立体感。

雍正一朝虽然为时仅13年,但由于雍正皇帝对瓷器十分喜爱,他经常直接干预制作,甚至对瓷器的造型、釉色、纹样以及高矮尺寸都要详细过问,使瓷器在宫中处于一种非常特殊的地位。当时制作的产品不仅作为日常生活用具,同时也是精美绝伦的陈设器。此外,雍正帝还常将瓷器赏赐王公、大臣。如《清史档案、雍正记事杂志》中云:雍正八年(1732年)“备赏蒙古王公祭红高足碗,备赏蒙古王公祭青高足碗,备赏蒙古王公黄色高足碗,备赏蒙古王公白色高足碗”。雍正时期的器物不仅胎体洁白无疵,制作精益求精,而且所绘花鸟虫鱼,形态逼真,甚至达到“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境地。

汪友棠新粉彩“人面桃花”笔筒


安康博物馆珍藏有一件汪友棠新粉彩“人面桃花”笔筒,引得不少参观者在它面前驻足。

这件新粉彩“人面桃花”笔筒,高12.8、直径8.3厘米。筒体外壁主体画面(图1、2):在盛开的一株桃树下,花石间一时尚美女,贵妇打扮,梳时尚的后髻,挂耳坠,化淡妆,上身着交领衫,领口和袖口镶有花边,下穿长裙,坐于桃树下山石旁。在一侧的石板上放一函书籍,她右肘放在书函之上,左手拿一把团扇护在胸前,从她清秀的面容来看,是一名知识女性,她好像在沉思中,正寻找诗句。

整个画面,可看到画家用极圆润、匀称的细线勾出人物的脸部、眉毛、眼睑、发丝,描绘衣纹极富动感,用色艳丽又不失典雅,表现出弯眉细眼,樱桃小嘴,长颈削肩,庄重典雅,纤瘦柔媚的清末时尚美女的典型形象。

笔筒画面留白处(图3),用墨笔竖书行书:“人面桃花相映红。丙辰之春月,汪友棠作。”其下用笔画白文印“棠”。作者题写的诗句是唐朝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一句,全诗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丙辰之春月,即清咸丰六年(1856)春天。笔筒足沿露胎,胎质坚密,修削规整,底施白釉(图4)。

陶瓷上用印有二:一是用印钤在未干泥胎上;一是钤在釉上,位置多在器物的底部,与古代“物勒工名”用意基本相同。有的五彩、新粉彩、浅绛彩瓷作品画完在题跋后,也讲究用印,但其“印章”不是真印钤盖,而是用笔在相应位置画印。

汪友棠(清道光至民国年间在世,具体出生年月不详)原名棣,字友棠,号柳村,安徽黟县人。书斋名有逸致室、友竹居、修竹轩、修竹草舍;作品底款有大清光绪年制、官窑内造、汪友棠造、友棠、汪棣、修竹轩印、修竹山房、皖黟汪友棠制等。他与三大名家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一样,都曾为御窑画师。而且他还是一位颇具学识及创造力极高的艺术全才,是浅绛陶瓷艺术的开拓者,同时又是新粉彩的奠基人。他不仅在绘画、书法上卓有成就,在陶瓷艺术上除了浅绛彩以及粉彩、金彩、墨彩、刻瓷、珊瑚红地描金等装饰旧法外,对新彩、贴花、刷花之新法均有涉猎,且成就非凡。而浅绛瓷家与新彩瓷家的志趣并不相同。新彩画法,甚为精细,色彩浓丽鲜艳,既易懂易看而又令人喜爱,即所谓雅俗共赏者是也。

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人物图笔筒赏析


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人物图笔筒赏析

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人物图笔筒》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这是1 0 0 0多年前,我国著名诗人李白撰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开头两句话,它形容着时间的飞快过去。

几个世纪以后,这一不朽名赋被移植于一件景德镇官窑瓷器笔筒上,创作出了一幅《春夜宴桃李园图》,使这件作品显得更加富有艺术魅力。

这件笔筒制作于清雍正时期,高1 3.3厘米、口径及底径均为1 7.4厘米。白釉为地,外壁一周绘粉彩人物亭园图,底部写有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器外粉彩画面分两组,正面客厅中,李白与众兄弟围几席地而坐,有的举杯畅饮,有的高谈阔论,有的持杯思索,有的凭栏凝视,更有的醉酒斜倚,神态生动,姿态各异。

另一组为园内观赏图,有几人俯伏于石案旁,聚精会神地观赏着字画,也有的侧身仰望明月,更有的凝神沉思,三名童子则忙碌地侍候于左右。画面张挂灯笼,提示着时间是夜晚,桃李盛开是表示春天,主题十分鲜明。

这是一件十分难得的瓷器作品,它出于由皇家内务府官员唐英监督烧造的景德镇御窑厂,属精心创作的器物。

此器外壁用釉上彩的粉彩绘画,这种粉彩从康熙中晚期开始运用于瓷器上,雍正时期大规模制作。由于粉彩瓷的大量烧造,原先烧造量很大的五彩瓷迅速地减少了。

但雍正朝的粉彩,大量的还是由民窑来烧造,官窑烧造得不多,因为官窑瓷器都供皇家使用,所以要求特别严格,首先它必须有优质的胎釉;其次是有精美的制作工艺,更要有优质的粉彩原料和精湛的绘画技巧。传世清代瓷器中有很多笔筒的形制,有大小两种,以康熙朝烧造的产品为最多,它们绝大多数都是民窑烧造,很少见到官窑器。

雍正朝大笔筒明显减少,小笔筒稍多,但大都是民窑所烧,所以雍正官窑笔筒更显得名贵。这件作品,无论是胎质、釉色和釉上粉彩的绘画以及构图,都体现了很高的水平,是雍正瓷器中难得的精品,现陈列于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陶瓷馆”中。

清乾隆官窑绿地粉彩轧道花鸟纹瓶


清乾隆绿地粉彩花鸟纹瓶采用轧道工艺,瓷器瓶绘有喜鹊登梅枝吉祥图,平口,短颈,高:12.8厘米,口径:2.5厘米,底径:3.1厘米,腹:7厘米,外壁为粉绿地,有轧道纹饰,壁内施白釉,底部微凹施白釉,足露胎,书有“乾隆年制”四字红彩篆书款,是乾隆官窑瓷器。

足露胎

什么是轧道粉彩工艺

轧道粉彩,始见于清代雍正珐琅彩瓷器,流行于乾隆时期,在色地上以尖状工具划出较浅的蔓草纹图案,再以粉彩装饰,也叫“锦上添花”。清代瓷器上新出现的一种装饰工艺,即以铁锥在色地(胭脂红、黄、蓝地)上划出蔓草纹规矩图案。

轧道工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