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青花发色鉴别瓷器 > 导航 >

变色釉的稀土元素发色助色功能介绍

变色釉的稀土元素发色助色功能介绍

青花发色鉴别瓷器 怎样鉴别秘色瓷器 形形色色的瓷器底足鉴别

2020-09-22

青花发色鉴别瓷器。

陶瓷出窑后,颜色就不再改变,这已是人们千百年来的习惯认识了。那么,世界上没有会变色的瓷器呢?有。在1985年北京举办秋季的国际稀土应用博览会上,展出了一批由瓷都景德镇陶瓷科研人员研制成功的陶瓷新产品,在这批展品中,人们看到了不但能变色,而且还能变换多种颜色的陶瓷珍品。你看那座三十六寸高的"赐福天女",她的衣裙,在阳光下呈现淡紫色,在白炽灯下却奇幻般地变成了玫瑰,而在高压汞灯下竟又变成了深绿或蓝绿。有位外国朋友赞赏之余问起变色是否因光源所致。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工作人员将瓷雕置于一种叫高压钠的灯光下观看,人们见到紫罗兰的"天女"一会儿泛出桔红色,几秒钟后通体又变成紫红色,一切充满了神奇迷人的色彩。于是,展厅轰动,外商竟相用重金订购这珍品。

变色釉为何能变色,关键是稀土元素的发色助色功能。

稀土元素是芬兰科学家加多林发现的。1794年,他在北欧的一个小岛上发现了一块褐色矿石,从中提出一种不溶于水的金属氧化物,这是一种新发现的土,因为这种氧化物极少见到,于是把它称为稀土。其后,经过一百五十余年的努力,到1947年人们才弄清稀土是由镧、铈、镨、钕、钐等17种元素组成,稀土性质活跃,原子结构独特,尤其其外层电子层中一层没有充满电子的4电子层,由于这个不饱和电子层的存在,而能产生多种多样的电子能极,当受到不同波长的光照射,电子层表现出对光的选择吸收和反射,能吸收一种波长的光后又放出一种波长的光,从而产生变色效应。江西省陶瓷研究所科研人员巧妙地把稀土用于陶瓷产品,添加了稀土原料的陶瓷色釉施在胚体表面,通过1300度左右的还原焰烧成,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产生一种新的固熔体。又由于稀土元素性质相似,难以提纯。这样往往有几种稀土离子同时固溶在釉的硅酸盐晶体中。如镨和钕往往富集在一起,这种新的固熔体在可见光的范围内。对各种光具有强烈的选择性及吸收和反射的特性,因此变色釉就能够在不同性质光源照射下,变幻出各种各样的颜色。

稀土应用于陶瓷产品不仅保持了传统瓷的特色,而且色调柔和,精巧高雅,丰富了陶瓷装饰手段。我国稀土资源是世界上品种最丰富,储量最多的国家,而江西的含钇重稀土又居全国首位,倘若我们都能大力发展稀土的深加工,广泛开拓稀土应用的新领域,那么一定会有更多象变色釉这样的珍品问世。

小编推荐

色瓷


色瓷,即带颜色的瓷器,胎体着色,透明釉,自然感好。我市瓷器生产所用高岭土,大部分是外省的,以山西、湖南为主。八十年代前,我国铁路运力紧张,因原料不能及时运进,常常影响生产。淄博瓷厂于1976年利用当地焦宝石试验成功了色瓷,呈奶油黄色。为了使色调柔和、稳定,泥料中加入少量钛白粉。我市焦宝石储量丰富,含有铁、钛,切塑性好,是生产色瓷的理想原料。1977年春季,在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产品一展出,引起了轰动。特别是玉钟咖啡具,高装造型,红色圈和金银子母线装饰,倍受欢迎,客商称为"金色的春天"。因出口订货多,当年即大批量生产。1978年出口了660万件,1979年出口了1100万件,1980年出口1560万件,畅销不衰,与年俱增。主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香港、新加坡等。色瓷咖啡杯,1978年进入美国市场,为以后炻器咖啡杯大量进入美国铺平了道路。

七十年代末,在利比利亚召开非洲国家首脑会议时,全部采用了该厂产的色瓷餐具、咖啡具,宽金边装饰,贴利比利亚国徽,产品庄重、大方、美观,深得非洲国家领导人的好评。

1984年9月,荣获国家银质奖,当时,在我国陶瓷行业中是最高奖。

其后,博山陶瓷厂生产的宝石牌色瓷,淡青色,迎合了国际上回归大自然的潮流,倍受欢迎。特别是宾馆瓷,以量大、品种齐全、质量好著称,为中国的宾馆瓷生产闯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为宣传淄博,提高淄博的知名度做出了重要贡献。供应首都及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宾馆。每年有三千万件产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洲、香港等地。厚胎旅馆瓷,被外商全部包销。

宝石牌色瓷,荣获国家银质奖。

张店陶瓷厂生产的湖光牌色瓷产品,浅蓝色,风格独特。继而研制成功了无光釉、无光星点釉、釉面硬度高,不易割裂,好似大理石切割出来的,独具特色,深受欢迎。

淄博瓷厂的昆仑牌,博山陶瓷厂的宝石牌,张店陶瓷厂的湖光牌色瓷,为我国陶瓷的发展、提高、创新做出了宝贵贡献。

朝鲜的“秘色瓷”


中朝两国同处于东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近邻”。两国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在独立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

青瓷起源于中国,唐、五代时越窑青瓷达到了顶峰。9世纪初,晚唐的陶瓷及其技术通过海路大量地传入朝鲜西海岸一带及南海岸的局部地区。受这种文化的直接、间接影响,朝鲜青瓷文化开始发展。

最初,新罗开始烧制的是玉璧底系列青瓷,从10世纪末到11世纪,高丽青瓷技术逐渐走向成熟,无论是外观、纹样的种类都有很大改进。此阶段流行阴刻、印花、铁画、堆花等装饰手法。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到11世纪中期高丽青瓷步入了高丽式的精致阶段。11世纪中期是高丽青瓷的兴盛时期,也是高丽文化史上的一个大发展时期。文宗执政期(1046~1082年),辽、宋、高丽和睦相处,尤其是通过宋朝频繁的使节来往,带来中国先进的制瓷技术,使高丽青瓷文化得到更快的发展。

任何一个朝代手工艺的发展都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经济与文化达到一定时期才能生产出那个时代所追求的最理想、最精美的物品。由于当时安定的社会环境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高丽青瓷在12世纪初期以其精湛的技法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独特美丽,迎来了高丽青瓷发展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其釉色综合了汝窑、龙泉窑的工艺特色,产品近似于龙泉窑、汝窑的梅子青、艾叶青、粉青、天青、月白等色,最主要成就在于烧出了美丽绝伦的翡翠色调。仁宗元年(1123年)来访高丽的北宋徽宗年间使臣随员徐兢在其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写道:“陶器色之青者,丽人谓之翡色。近年来制作工巧,色泽尤佳。”又说“狻猊出香、亦翡色也,上有蹲兽,下有仰莲以承之。诸器唯此最精绝。其余则越州古秘色,汝州新窑器,大概相类。”宋朝是中国瓷器极其发达的时期,能得到宋朝使者的称赞,反映了当时高丽青瓷的魅力。这与宋代太平老人在《袖中锦》中说“高丽青瓷之翡色为天下第一”相互呼应。

12世纪上半叶至中晚期的80年间,高丽青瓷出现了第二次鼎盛,产生了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高丽镶嵌青瓷。这种技法一经出现便被广泛采用,成为此后300年间瓷器生产的主流。

所谓镶嵌法是指在青瓷的胎土上先刻阴纹,然后用赭土或者白土填平刻痕,再施釉,烧出来的赭土变成黑色,白土仍呈白色。由于这种镶嵌法是用刀将镶嵌的部位挖出,因此受运刀的力度影响,表现出的效果要比画出的新鲜、真实、有力(类似漆器中的填漆工艺),所表现出的内容都是富有气息、栩栩如生的。为了突出镶嵌的技法,青釉的透明度有所提高,同时也多显冰裂纹,而且从此与中国古越窑、耀州窑、汝窑、定窑的青瓷相去甚远,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其实,镶嵌技法起源于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就以入丝法将金、银嵌入青铜器中,但用于陶瓷并使其大发展是在高丽时期。

如图是一件藏于旅顺博物馆的青瓷镶嵌花鸟纹注子,这是高丽时代12世纪的瓷器。注子是朝鲜传统的执壶形式,这件器物呈葫芦形,蘑菇插盖,上节小而椭圆,下节大而膨圆,壶嘴外撇,上部内曲,下部拖向壶底,形成优美的曲线。器物外施青灰色釉,表面嵌花叶凤纹,器物表面有开片。这件注子高33.5厘米,腹径17厘米,口径2.06厘米,底径11厘米。整个注子瓶口小、颈长、肩削、腹重、瓶的重心在下半部,造型美观,色调沉稳,可以和徽宗年间的官汝窑瓷相媲美。

随着青瓷镶嵌技术的逐渐成熟,在后期又创造了青瓷镶嵌金彩、辰砂等,将镶嵌青瓷艺术推到了极致。

但是,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久,随着蒙古军的入侵而导致的数十年的社会动荡和经济混乱,高丽青瓷的质量每况愈下,青瓷的器形、胎土和釉、烧制方法及创意方面再也无法回到那个鼎盛时期了,从12世纪末施釉稍厚、色泽略深、纹样密集、风格散漫来看,高丽青瓷逐渐走下坡路。到了13世纪中期以后,就慢慢衰退了。

高丽青瓷在13世纪中期开始走下坡路后,于14世纪后期将单纯的印花纹施于粗质青瓷,成为15世纪粉青沙器的前身。

论粉彩的填色工艺论粉彩的填色工艺


粉彩是从五彩(古彩)的基础上吸收了珐琅工艺和中国工笔重彩技法发展而来的,至今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清康熙时代,五彩的玻璃白,正如国画中的用粉同时又应用西洋红、锡黄、广翠等色料,于是就出现了最早粉彩面貌,基本上仍保留古彩的特点,期间以平填粉黄、宫粉、淡翠等色,使色彩增加变化的粉彩出现,叫做“雍正彩”其效果已有五彩的刚劲浓艳的风格。而渐趋柔和绚丽:同时降低了烧成温度,因此又叫做“软彩”以后经过继续发展,丰富和提高了各种表现手法,逐渐形成了粉彩的风貌。至乾隆时期,制作精益求精,在技术和艺术的表现达到了高度成就,出品极为精美。有名的“古月轩”瓷器就是那时的特有产品。以后这种粉彩装饰虽被保留下来,但到解放前一直没有显著的提高和发展,所以人们一提到粉彩就要以雍乾水平作为标准。

粉彩的工艺效果,以秀丽雅致见长,这是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的,它们相互衬托,相映增辉,在画面上,多以细腻的笔法进行装饰但也竭力避免不必要的繁琐细节,以达到清韵优美,具有装饰性的绘画风格。

在工艺技术上,粉彩的描绘与着色技巧是比较复杂细致的。一般有画、彩、填、洗、扒、吹等技法。“画”主要用油料描绘形象轮廓线条:“彩”是用油料彩出画面浓淡深浅的色彩;“填”是用大苦绿,雪白,玻璃白等水颜料填色:“扒”是用针笔扒出丝纹;“吹”是用特别的吹管吹色以达到某种特殊的深浅效果。普遍是用吹桃子及各种色彩地皮,并扒出长纹。由于粉彩所用色料,都是由矿物质配成,很不容易掌握它们的特性,所以填色时往往有一定困难,必须经过相当时间的煅练,才能掌握色料的油性、水性并达到使用上的熟练程度。粉彩色料的配制,具有传统特色,烧成后在瓷面上有一定厚度,光泽透亮,能经久使用不磨损,常适用于各种艺术瓷的装饰。

粉彩的烧成温度比新彩要高,比古彩略低,大约在700℃左右,颜料以洋红最难掌握,温度偏高或偏低都影响色面,所以一般都以洋红的呈色作为标准。

粉彩瓷的生产,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它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包括白胎、器形、釉面、以及画面工艺的好坏,填色的优劣,书法及款项的考察、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炉火烧成温度都将是制作每一件精美的陶瓷艺术品不可缺少的步骤。

在粉彩瓷的填色中,要想很好地掌握,必须经过长期的练习与工作,才能使手法与颜色达到很好的结合效果。在粉彩的填色中,打玻白是一项重要技法,它直接影响到彩绘画面的质量与效果。

在使用时必须注意:

1、所用的玻白要擂的极细,经过大钵擂细的玻白,用时还要在小碟子上用小擂锤再加工擂细。

2、料要用的新鲜,最好现用现擂。在碟子上的料搁久了就会变残,料会失去粘附性。

填色时必须注意:

1、标要作好,玻白的标不能作得和水颜色一样浓,蘸料白碟边一撇时,只要料水能较快流下即可。

2、笔上蘸色的多少要看所填面积大小而定,最好能一次填完,若面积较大要多蘸些色,填到后面要随时把笔抖动,使笔上所含的料一次全部用完。有时遇到面积大的须接填时,最好把接头避到画面狭窄或不重要的地方,以免出现接线,影响整个画面。

3、在填人物画面之前,必须揩图,揩图是用锅灰或铅粉。用铅粉揩图没有锅灰揩图便于填色。用锅灰揩图的好处是:易挡住颜色,因锅烟内含有油质,颜色不易粘靠,不会使线条模糊;用铅粉揩不易掌握,但用铅粉措所画的人物背景山水,石头等则能使所填的“死”颜色不易缩色。不任用哪种方法揩图,部应注意天气变化。晴天,瓷面上的线条干燥,呵口气再揩图线条可保持不脱,雨天,线条易受潮揩图就不能呵气,如果粗心大意,就会揩去笔痕,或使线条断节。总之宜干不宜湿。

打好玻白后,就需洗染,在填好玻白上洗染,能使所画的人物衣纹或是花卉达到含粉而着色有深浅变化的感觉。一般用来洗的颜色有洋红、净黄、净苦绿、净大绿、茄紫、广翠、薄蓝等色,而以洋红最多。洗染有油洗和水洗两种,各有不同的手法和特点。油洗比较容易掌握,色调均细工整,能使多数画面得到统一,特别是用于大量生产时,大多采用此法。水洗法速度较快,效果生动而有韵味,但不易掌握,所以尚未大量推广。

此分述如下:

(甲)油洗法是最普遍的一种洗法,在洗色时需用两枝笔,一枝洗油笔,专供洗染用,一枝颜色笔,供填色所用,其注意:

1、洗色时用颜色笔打料,要再三打匀,如有粗料污点,要随时用笔尖挑掉。料性要老嫩适宜,太老太嫩都会影响洗色。打好料后,便可以开始洗染,先从深处落笔,如大朵牡丹,应先从瓣根开始;荷花的瓣则从瓣尖落笔,由深至浅,带出一些厚薄浓淡来,到更浅的部分则用洗染笔来洗。洗笔要保持干净柔润,随时蘸取嫩油,笔上不能太干或太湿,运笔要一笔接着一笔,徐徐的洗出,不能随处乱洗,并且要随时把不干净的污点色料用洗笔尖挑到纸上擦去,这样才能使色面匀称,深浅适当。

2、洗笔上决不能沾上樟脑油,如沾上樟脑油洗时会把料线洗掉而无法补救,并且,也不要随意蘸别的油,以免洗坏。

3、油和水合洗要先洗水颜色,干后再用油洗,否则就无法烧成。

4、颜色笔和油笔用完后要套好,以防止落灰影响下次洗染。

(乙)水沈法操作简便、速度快、效果好,但是大量复制时,很难达到统一,过去一般只限于洗净颜色,因这种色彩浅而薄,不至对画面影响太大,手续又方便。

粉彩布景的填色大致有三种方法,这三种方法常常结合起来运用,除此之外,有时也填翠,松绿等不透明色,甚至也有填玻白洗色作斑的,现将通常用的三种方法分述如下:

1、没骨打底填色法:有些画面不用双勾表现而是用料彩出深浅明暗,再勾出筋脉,这样在填色下笔时就要掌握外形轮廓的准确。如,一根嫩枝,干上只用深色彩出阴暗的一些拆纹阴影,填色时再填成符合对象形体要求的形态。在填时需掌握外形,还适当掌握色彩的厚薄要求平匀而自然,这种画法所表现出来的画意有如国画没骨法效果。

2、双勾打翠底填色法:在双勾画法上常不彩料底,这样枝叶的深浅老嫩就靠打底色来衬托。常用的底色有广翠、净黄、洋红等,一般是枝叶深处打翠底,叶尖可打净黄,干后可用大绿苦绿一次填罩上,嫩枝叶打洋红底,凡打洋红的地方,填色时要注意不能把太厚的绿色盖在上面,以免烧成后呈色带灰。

3、接色填色法:画面上要把叶子或枝叶接出色彩变化,就要采用接色法,在彩绘上从深色到浅色,并不是以颜色的厚薄来表现,而是用无色透明的雪白接填来表现的,至于颜色本身厚薄,则仍保持一致,如填一片叶尖带枯色的叶子,就得先填苦绿,到叶尖处需用赭色接填,如一枝干老柄是黄褐色嫩枝是浅绿色,就应先填赭石到嫩枝部分,再接填水绿。这样就能使颜色自然转化不至于生硬。其操作方法是:首先要把接填的两种颜色,同时用填笔作标,添好料,当第一种颜色填到适当位置,再拿第二种颜色接填,要一次接成,决不能等到填完了第一种色再拿第二种色来作标,添料接填同时各色填笔要分开,不能合用;其次,两色接填处应把颜色带勾带平,这样就不会造成生硬刻板的感觉。接色法不仅用在填花卉枝叶上,在填各色鸟的羽毛、以及填地皮时也都可以用到。运用接色法能使色彩变化丰富,使画面生动自然的效果。

古代“秘色瓷”


在越窑空前繁荣的晚唐时期,一位孤傲不仕、倜傥不羁的雅士陆龟蒙以《秘色越器》一诗尽情讴歌了越窑青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此诗用卓异的笔触为越窑扬起了一面鲜艳的大旗,同时亦给后世留下了一个难解的“秘色”之谜。五代人徐夤在《贡余秘色茶盏》诗中对余姚上林湖(今属慈溪)出产的“秘色茶盏”赞美道:“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氵贲。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徐夤的生花妙笔折射出这样一个事实:“秘色”在五代人的头脑中仍是一个清晰的概念,换言之,“秘色”成为谜,是五代以后的事。

由于五代吴越国钱氏统治者曾用大量的越窑青瓷向中原朝廷进贡,在社会上形成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吴越国纳土归宋后,世人普遍认为“越上礻必色器,钱氏有国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礻必色”。显而易见,在宋人的心目中“秘色”是与钱氏供奉划等号的。然而,也有一些人对此持不同看法。赵令畤的《侯鲭录》云:“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进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秘色。比见陆龟蒙集越器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乃知唐时已有秘色,非自钱氏始。”这条记载指出“秘色”出现于唐代,否定了“秘色”与五代吴越钱氏进贡的因果关系,但未触及“秘色”的含义。嘉泰《会稽志》则说:“越州秘色瓷器,世言钱氏有国日作之,臣庶不得辄用,故云秘色。按陆鲁望集越器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霄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乃知唐已有秘色,非钱氏为始。”此记述的最后结论虽与《侯鲭录》相同,然它并没有将“秘色”与进贡直接挂钩,也就是说,“秘色瓷”的使用者除了中原统治者外,还包括吴越国王。嘉泰《会稽志》是南宋时期的一部内容可靠、资料翔实的方志,所以它关于“秘色瓷器”的记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顾文荐的《负暄杂录》在谈论“礻必色”时所得出的结论与前面两部书相同,不过,它认为“礻必色窑器”出现的原因是“末俗尚靡,不贵金玉而贵铜磁”。叶的《垣斋笔衡》所述与《负暄杂录》基本一致。在宋人有关“秘色”的论述中,当数赵彦卫的《云麓漫钞》最为怪谲,该书云:“青瓷器皆云出自李王,号秘色。又曰出钱王。——唐陆龟蒙有进越器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传杯。则知始于江南与钱王皆非也。”“李王”即唐朝帝王,“钱王”为五代吴越国王。赵彦卫的论述将青瓷器、唐朝帝王与“秘色”联系在一起,又引用陆龟蒙的诗以说明“秘色”并不创始于江南以及五代吴越国王。这句话不啻隐语——它隐含的结论是:“秘色”创始于唐朝,产地在北方。《云麓漫钞》的这条记载存在明显的错误:(1)陆龟蒙诗的题目并未标“进”字;(2)该书的作者对“越窑”的所在地一无所知。可见,寡闻和臆想导致赵彦卫的判断出现了偏差。此外,曾忄造的《高斋漫录》等书均述及“秘色瓷”,其文字与《侯鲭录》大同小异。

综观宋人有关“秘色瓷”的记载,可以归纳出这样六点:(1)虽然世人普遍认为“秘色瓷”是吴越钱氏烧造并专用于进贡的瓷器,但也有一些人认为“秘色瓷”出现于唐代,故不是五代吴越钱氏所烧贡瓷的专名;(2)“秘色瓷”的使用者包括中原帝王和吴越等方国的统治者;(3)各书在指明唐代已有“秘色”的同时,没有述及它的本义;(4)《侯鲭录》中“今之秘色瓷器”的提法,暗示了五代吴越国烧制的“秘色瓷”有部分流传至宋代,当时不难见到;(5)陆龟蒙诗里的“中宵”或作“中霄”,“斗遗杯”或作“斗传杯”,“好向”或作“如向”,这说明此诗在宋代已广为传抄,并被作为“秘色”之名的本源;(6)宋人引用的陆龟蒙诗之标题中均没有“秘色”二字,这表明,此诗当时已家喻户晓,故各书作者在引用时有意省略了“秘色”二字,否则“唐时已有秘色”的结论就不能成立。

上述关于“秘色”之争的文字虽大多出现于南宋人所写的书中,而这一争论的起点则在北宋时期,尽管起初争论的范围不广,争论也不激烈,但嗅觉敏锐的朝中文人还是认识到了问题的复杂性,因而在著书立说时对“秘色”之名持审慎态度。欧阳修、宋祁等人在编撰《新唐书》时,将越州会稽郡土贡的越窑产品谨饬地称作“瓷器”。到了元代,脱脱等人在编修《宋史》时,仍不敢采用“秘色”之名,而将吴越钱氏所贡的称为“钅口金瓷器”、“金银钅口器”、“瓷器”、“金钅口越器”等。由此可见,自“秘色”出现以来,这个民间的称谓是一直被阻挡于宫廷之外的。

南宋那场激烈的“秘色”之争过后,关于“秘色”的讨论便沉寂了很久。明清时,“秘色”问题又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而此时讨论的焦点已转变为对“秘色”含义的认定。《景德镇陶录》云:“垣斋笔衡谓秘色唐世已有,非始于钱氏,大抵至钱氏始以专供进耳。”此书经考证后得出的结论是:“秘色乃是当时瓷器之名”,这类瓷器“其式似越窑器而清亮过之”。《陶说》也认为“秘色”是当时瓷器的名称。古籍记载既是有待被考古发现证实的对象,又是文物研究的重要依据,故要最终揭示“秘色”的真相,还得将目光转向出土的“秘色瓷”。

浅析“秘色瓷”


唐代著名的论茶专著,即陆羽的《茶经》中,把全国各地所产的瓷器作了评比:“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唐代邢窑白瓷的质量在当时是最好的,特别精细,是向宫廷进贡的瓷器。一般人是见不到的,甚至当时有地位的人也见不到。然而什么样的瓷能够比邢窑白瓷好呢?陆羽在《茶经》里把越瓷拿来做了比较,其结果是越瓷胜出邢瓷。

什么样的越瓷能够胜过邢瓷呢?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对比,我认为:“陆羽作出的邢瓷不如越瓷的三点结论是:第一点,邢瓷的胎质不如越瓷的胎质好,所以写下了邢瓷类银,越瓷类玉;第二点,邢瓷的胎釉不如越瓷的胎釉好,所以又写下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第三点,用上面两点就不难理解,邢瓷白而冲出茶色丹,丹是发红,越瓷青而冲出茶色绿,绿是发青。”

有了以上三点的比较,也就不难理解唐代诗人顾况的“越泥似玉之瓯”。韩的:“越瓯犀液发茶香”。诗人顾况所指的越泥似玉之瓯的“泥”是指瓯的胎(茶瓯、酒瓯);用这种越泥做出的“瓯”和玉一样精细、温润,怎能不“越瓯犀液发茶香”呢?

什么样的越泥做出来和玉一样精细、温润,让唐代诗人们如此用诗篇来大加赞扬呢?百思不得其解。然而,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篇,使我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真是“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诗人陆龟蒙用诗来告诉我们《秘色越器》是怎样生产、烧制出来的,怎样才能做出唐代的“秘色瓷”。

什么叫“秘色瓷”?为什么叫“秘色瓷”?秘密在那里呢?我认为秘密就再现实中,秘密就在诗篇里。

“九秋风露越窑开”,越泥在做成越器之前要经过九年的秋天风露

研磨锤炼,越泥在人工和天气的作用下,使泥土焕发出它本身的一切泥土特性,淘炼它的精髓,使它成为我们所需要的精细、温润,做成器皿,再浇上用同样方法研制成的釉,然后开窑烧制,经过九年秋天风露的泥和釉才能烧出“夺得千峰翠色来”的效果。这种效果把“九秋风露越窑开”所指的越器的胎质也就是泥称“秘”;“夺得千峰翠色来”所指的越器的釉称“色”;缺一不可。胎质是骨,类玉;釉色是衣,类冰。用这样的胎骨和釉衣烧成的瓷就叫秘色越器。

“好向中宵盛沆(hàng)瀣(xiè),共嵇(jī)中散斗遗杯。”诗人陆龟蒙深知秘色越器是用了九年的时间才成功创烧了秘色越器,在精神兴奋之中不是中宵盛似中宵的夜晚,和姓“嵇”的朋友喝酒斗杯,把秘色越器的秘密告诉了后人。

越窑”秘色瓷”和越窑”青瓷”有什么区别?区别在那里,怎样理解呢?

青瓷——说的范畴大一些,宋代以前的瓷,不管南方和北方除了白瓷一般都叫青瓷。白瓷是指邢窑的白色的胎和白色的釉——白瓷釉的含铁量.在0.64%以下;而青瓷泛指釉是青的而不管胎是什么颜色,越窑青瓷就属于这一种。应该说在唐代中早期越州窑和婺州窑、瓯窑一样都是一般的青瓷窑并不出名;而邢窑白瓷就已经是唐代宫廷用瓷了。秘色越器是唐代创烧的一种新产品,它的釉含铁量在0.70%左右,由于创烧是在南方越州,南方的越州、婺州窑、瓯窑烧造的青瓷比不上唐代的邢窑白瓷,而秘色越器出现以前只有越州而无越窑一说,正是秘色越器的创烧成功,才使越州的越窑成为唐代的一座名窑。真正的秘色越器瓷也只是烧造了一批而停止了。越窑成名后就继续烧造青瓷而不是我们所说的秘色越器。为了竞争,在人们斗茶、斗酒盛行的时代,为了和北方邢窑白瓷竞争高低,把秘色越器称为越窑秘色瓷,可以说:秘色越器创烧在越州,正如现在7501瓷创烧在景德镇一样只是烧造了一批而停止了烧造。自秘色越器的出现,才有了“南青北白”的说法。

相传唐五代吴越国王钱氏朝廷命令,越窑烧造供奉之器,庶民不得使用,故称“秘色瓷”。我认为吴越国是在模仿烧制“秘色瓷”但并不成功,没有真正烧出“秘色瓷”,反而烧制出越窑青瓷这种品种。后人把这种越窑青瓷误认为是“秘色瓷”。当然越窑青瓷烧制出来的质量也是很不错的,但我认为越窑青瓷的胎质绝对超不过真正“秘色瓷”的胎质,真正秘色瓷的胎质是白色玉质,而越窑青瓷的胎质的颜色呈灰色或浅灰色,它甚至都不能和邢窑的白瓷相比。

“秘色越器”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一个标志,它把人类的制瓷业推到了一个顶峰,影响到制瓷业的历史发展,充分表明了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以至到今天人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秘色越器”或者叫“秘色瓷”的真正本质——它为什么叫“秘色瓷”。

宋代汝、官、哥、钧、定这五大名窑的制瓷工匠们认识到了“秘色瓷”的胎质精美绝伦,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反而就在瓷釉上下功夫,创烧出灿烂多彩的瓷釉文化;到元、明、清代就更上一层楼——釉上彩、釉下彩、五彩、斗彩、青花釉里红等,都是在瓷的釉上做文章,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甚至出现了所谓的“瓷母”。如果有“瓷母”的话,“瓷父”就数“秘色瓷”了;“瓷母”以釉取胜,而“瓷父”就以瓷胎胜出。

你用什么来证明“瓷父”要数“秘色瓷”呢?

旧世界之瓷以质为贵,新世界之瓷以彩画为贵[雅(瓷学)节选]。

“李唐越器人间无,赵宋官窑晨星看,”——此是乾隆丙申御题仿鸡缸诗。可见乾隆皇帝也很想见到真的越器但没有见到,于是认为在人间越器并不存在,所以写下“李唐越器人间无”之诗句。

但是,在历史上发生过的任何事情都会留下痕迹,后人就是通过对这些痕迹的研究揭开它的面纱,认识它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经过研究认为: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秘色瓷”是世界上精美绝伦的瓷胎,质最为精细、最为珍奇。是最不可思仪的乃至到现在制瓷业已进入到用电脑、电子时代所生产的瓷质——胎,都比不上“秘色瓷”的瓷胎

(别忘了那是在一千二百年前烧制出来的)。

我是一名古瓷的爱好者,在二十多年的收藏中,对古瓷有一种特殊的偏爱。我想要证明“瓷父”为什么要数“秘色瓷”,有必要对我国的青花瓷说几句:我对青花瓷的喜爱也情有独钟,和大多数喜爱青花瓷的朋友一样特别着迷,对我收藏的几样青花瓷进行过深入地研究,认为它们是唐宋时期的青花瓷,我将其中的一件拿到北京大学考古系进行鉴定,据北大一位老师讲,瓷器鉴定要用热释光才能进行,北京现在不能做,只有到上海古瓷研究所进行鉴定。经与上海联系得知国家规定不对个人物品进行鉴定。但是我有一种感觉,一种信念:元代青花瓷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达到“至正型”的水平。就像一个人没有读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天生就是一为博士,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2003年3月5日北京青年报登出“唐代青花瓷产地找到了”这条消息,真使我激动万分。唐代青花瓷窑址的发现意义重大。它不但证明了唐代有青花瓷,也证明了宋代必定有青花瓷,唐、宋时期的青花瓷我认为有些是属于“芒口”器。青瓷“芒口”器在研究瓷器范畴意义很大,它在中国存在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这种工艺到唐、宋甚至到元代早期,特别是在元代早期的青花瓷有些也是“芒口”器。器皿上所画多以三朵牡丹居多,写艺画法,笔法流畅,有的好似是出学的画法。证明唐、宋时期及元代早期的青花瓷发展延用至今的脉络以为期不远了。

在历史上“青花瓷”的出现是和“秘色瓷”的出现是密不可分的。这里主要说的是“秘色瓷”的釉。从“青瓷”发展到有“秘色瓷”为止,透明釉就确立了在瓷器上的地位;可以这样说,我们现在所讲的玻璃釉、透明釉就是以“秘色瓷”出现的釉发展而来的。正因为‘秘色瓷“的釉类冰透明,为以后的釉下彩、釉上彩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瓷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不可或缺的作用。

说到釉可以这样讲:到“秘色瓷“的出现为止,唐代以前的青瓷上的釉一般都是黑色、白色、黄色、绿色、等等,都是不透明的,而有一种灰色半透明的青釉在某种意义下可以说也不是真正的透明釉,但可以说是真正透明釉的前身,正因为如此到”秘色瓷“的出现,完成了从灰色半透明到青白色透明半透明釉的进程,是陶瓷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促使了唐代青瓷业的大发展,出现了很多种深浅不同颜色的玻璃釉,十分好看,如唐代的瓯釉我看到的就达五、六种颜色之多,非常滋润,古朴无华、透着那么雅俗。这就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在唐代制瓷业的竞争是很激烈的、景象是很繁荣的。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千峰翠色来”还可以理解为“秘色越器”的烧制成功,使得唐代的制瓷业空前的发展,据东方历史学术库“唐宋茶业经济”一书讲到宋代全国有一万多座瓷窑。而之前的唐代有千座瓷窑是不为过的。诗人用“千峰翠色”来比喻千座瓷窑也是真实的写照。不用千座就是几十座、几百座瓷窑烧制的烟雾,也就充分再现了“好向中宵盛沆瀣”那样一种境界,“共嵇中散斗遗杯”。

说到胎可以讲,从陶发展到瓷的出现,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了几千年的历程。终于在晋代文字史上出现了“瓷”字。“瓷”字的出现说明在晋代之前人们已经烧制瓷制品了。晋人潘岳在《笙赋》中写到“倾缥瓷而酌”。杜毓在《苑赋》中也写到“器择陶拣,出自东欧”之讲。瓷器是从陶器发展而出现的。缥瓷到底是什么颜色,只有从缥瓷的“缥”字中找线索。字典上讲“缥”青白色,可以理解为青瓷一类是不会错的,但还是没有说清楚胎与釉的颜色。唐代诗人杜甫赞美大邑瓷碗的诗中:“大邑烧瓷轻而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诗人赞美大邑白碗胜霜雪,为时很是珍贵,也可以理解是唐代白瓷,只待我们用传统的方法并结合科学的检测来做鉴定。

在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第一次把瓷的胎与釉记录、分析得最清楚、最准确的是在陆羽的《茶经》中,邢瓷类银,越瓷类玉:是指邢瓷与越瓷的胎;邢瓷类雪,越瓷类冰:是指邢瓷与越瓷的釉。如果你没有真正见到过越器瓷的胎与釉,你真无法相信越器瓷的胎烧得和玉一样的润,越器瓷的釉和冰一样的透。类玉类冰不是指瓷的釉,类玉指的是胎,类冰指的是釉,要记住这重要的一点。如果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那么用:“秘瓷览来不看胎,瓷父要数秘色器。”来比喻越器的胎是比较合适的。我也深深地体会、感悟到千百年来,全世界的人们都把中国叫做china这是为什麽?追根寻源,必须要从中国的古代文明历史说起,从2000年前汉朝的丝绸之路到唐、宋年间陶瓷工艺的兴起,直至明朝的郑和三下西洋,我们伟大的祖辈们,把丝绸、陶瓷等工艺品带给全世界、在国际航海、国际贸易史上、创下了世界古代历史上无数个世界之最,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极大关注,并在唐代就给中国一个响亮的名字——CHINA,一直延续至今。

我收藏了一件很典雅的瓷盒。虽然没有盖,但也是一件非常少见的艺术品。多年来我一直考证它是哪个朝代烧制的,经过探讨、研究、查阅资料,对比至今,使我坚信它就是唐代诗人陆龟蒙所写的“秘色越器”。正因为如此写下了以上我的认识、体会、看法,还有很多没能写出来。深知自己水平太低,愈写愈发感悟我国古代陶瓷工艺文化的博大精深。真心希望特别是古瓷爱好者或是专家一同来探讨、研究来搞清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某一件事物的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对我们认识中国陶瓷历史特别有帮助,从而,对陶瓷文化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的认识。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我收藏的那件我认为是唐代“秘色越器”的瓷盒:口径12.5厘米,高3.3厘米(不带盖),足经6厘米。子母口,直腹下部斜收,圈足或称环形足。器内粘有一个“品”字形排列的小子盒,小盒成浅杯状,剑口,弧腹,盒内有三个支烧点,表达了很多历史的重要信息,用意非常,品位无穷,胎质类玉,胎釉类冰。胎骨里有历史留下的印记,胎釉上有先人留下的汗沁和痕迹。

在古代人们以圆为天,以方为地来认识某些事物,也就产生了某种信仰,来到祭天祭地祭祖先的境界。尤其是在唐代,佛教、儒教、道教都已经得到空前的发展,相互融通、相互往来,以至达到三教合一的局面,天时地利人和使唐代繁荣昌盛长达二、三百年之久。在中国历史上唐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阶段。古代人们为了体味三教合一的思想,在制瓷业上也有所体现,如盒子的制品。我认为它不仅是用于放一些物体(如现在所说的一些化妆品),而是一种寄托某种思想、某种意识、某种精神的反映。如盒子是圆的,盒子里还有三个小圆,圆中有圆是否告诉我们:天外有天呢?三个小圆又可以理解为一个“品”字,又可以理解为一个“上”字,还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字,那我们可以从另一方面品味为:圆中有圆、圆中有品、品中有品、品中有上、上中有上、上中有人、人中有人、人中有圆的那样一种意境。

古代人们的思想意识不可以和我们现在的思想意识相等同。它的存在自然以当时的历史环境、生活方式以及周边的一切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我们正是要通过唐代“秘色瓷”的甄别来研究人类陶瓷工艺发展的历史,认识我们还没有认识的东西,把对“秘色瓷”的研究提高到学术方面来,是我们当代人的当务之急。

唐代诗人施肩吾的《蜀茗新词》:“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揽来匀,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

诗人皮日休的《茶欧》:“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花似旋眼,萍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我是一位古瓷爱好者,对古瓷器的研究、鉴赏非常的执着,所以我把多年来的看法写出来,望请专家、学者、收藏界同仁给予指导,并且一起来做更深入的研究、探讨中国陶瓷工艺文化。

汝瓷呈色原理


汝瓷产品呈色的主要表现为黄色的釉料施在坯体上烧成后变成了各种青色:天青、粉青、卵青、豆青、灰青、虾青、月白等等。这种现象叫窑变,产生窑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主要取决于釉料配方、烧成温度、窑内气氛、冷却速度四个方面。

汝瓷和所有青瓷一样呈色的主要原理是三价铁在还原过程中变成二价铁。三氧化二铁是黄色,变成亚铁硅酸盐就成了青色。在恰到好处的温度、气氛条件下,同样厚的釉层、釉色的深浅决定于铁含量的多少。但过多则变成黑色,当然其它辅助原料和其它化学成份对釉色的影响也是有的,所以要有合理的配方。字串4

有了合理的釉料配方,如果烧成温度太低,釉料不能很好熔融,含铁矿物未能充分溶解在釉玻琍中,釉层高度失透,釉面光泽差,釉色则难以呈现出来。

汝窑的烧成温度一般控制在1150—1200°C之间较为合适。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釉料得以熔融,釉料中的含铁矿物质得以溶于玻琍体中,在合理的气氛条件下,三氧化二铁可以充分还原,生成二价铁的发色团,这时釉层透明度也比较清晰,美丽的天青色就呈现出来了。如果过烧,釉色发紫,釉面青色不正,造成釉面玻琍质强、流釉等现象。

窑炉里的气氛是指窑炉内的一氧化碳含量。为使窑炉产生一氧化碳,煤烧窑用加厚煤层,增加添煤次数等办法,液化气或油烧窑则控制窑炉进空气量使之碳元素不能充分燃烧而产生一氧化碳,一般烧成进入还原阶段,要求窑内一氧化碳含量在1—8%之间,氧的含量控制在1%以下。

合理的烧成制度是釉料呈色的重要关键,一般汝瓷的烧成要有四个阶段:一、氧化阶段,主要作用是排除坯体水分,使坯体中的有机物和碳素充分燃烧。二、还原阶段,此阶段釉料一方面熔融,一方面进行铁还原。三、成瓷阶段,此阶段釉料基本熔化,釉子发亮,这时窑要呈弱还原气氛,如果气氛仍然很重则使釉色灰青,更重者产品烟熏发黑。如果此阶段全是氧化气氛,产品则重新氧化,二价铁又转化为三价铁,产品发黄。四、冷却阶段,汝瓷美丽的天青色和温润如玉的质感与冷却速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产品在窑炉内成瓷后应在保温的状态下缓慢冷却,使釉料有一个很好的析晶过程,否则釉色不会变青,釉面玉石感也会受到影响。

烧窑过程中一般要做几个火照放在窑门口,烧窑工定时取出一个作为参考,当最后一个火照挑出后,急速冷却,观察火照釉面光滑了,也就是说产品烧成,就可以止火了,可是这个火照不是天青色,而是豆青色。窑炉内的产品在慢冷却后取出时才是天青色,这说明冷却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色动人“没骨彩”


粉彩瓷“没骨彩”技法源于唐代徐熙独创花卉渲染法,至清末胡颜标在瓷胎上以此技法画瓷,他的作品尤以人物花卉为世人追捧!“没骨彩”的特点是在画面上不用线条,以强有力的色彩来体现人物的衣纹,不仅光线显著,且物体丰满,质感极强,色彩光泽细腻。同时,所用色料丰富,不下百余种,有些还用套色。

技法难掌握

“没骨彩”不同于粉彩,它完全不用珠明料画线条,而是用淡墨或淡红勾出大致的轮廓,然后满涂一层玻白;另外从颜色直接彩饰所要表现的花朵层次和衣纹的转折,一件作品的完成费时较久。“没骨彩”技法较难掌握,主要是没有固定线条依据,填色渲染光线辐射度极强,必须随时掌握画意,因此不是一般填彩人员能胜任的。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陶瓷美术家叶震嘉,以及传人张金定、宗其榜等专家才能全面掌控。“没骨彩”成为“567”新中国陶瓷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各种工艺的产生与传承和时代背景密不可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当时景德镇的艺术家每个月都是拿固定报酬,艺术与收入不直接挂钩,且全体一样,于是产生了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粉彩没骨画法,不计工本。彩瓷的关键,当时在工艺上称“三分画七分彩”,与玉雕与牙雕工艺中的打磨工艺相似,意思是填彩尤其重要,绘画填色分工合作,各显特色。由于叶震嘉先生辞世,其传人——当时景德镇艺术瓷厂张金定、雷罗汉、宗其榜都是一流填彩高手,专与陶瓷美术家,如赵惠民、余翰青等人合作填色。但随时间推移,他们的名字逐渐被世人遗忘,就像此技艺消亡一样,无人传承。

短暂的辉煌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国家在工业现代化方面还无法与世界交流,传统的中国工艺美术在“双百方针”指引下,工艺美术家群策群力,以饱满的热情,忘我的创作激情,谱写了一曲工艺美术的壮丽凯歌,为新中国的形象与财富积累,以及出口创汇做出了巨大贡献。有许多“绝技”随之产生,但是也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而逐渐消亡。历史久远的文化消亡似乎人们会特别惋惜,这些短暂灿烂辉煌后又立即消失且未留下过多文字记载的“绝技”失传,更显可惜,因为它还没有来得及总结张扬。

新中国的许多工艺美术种类,如牙雕、各类木雕、脱胎漆器、剔红、玉雕,它们都是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结晶。遗憾的是,随着国有瓷厂机构的解体,“没骨彩”这项特殊工艺渐行渐远,人们只能在历史中找到它们的身影。

夺得千峰翠色来


叶宏明“复活”的官窑大盘

与叶宏明老先生和他的青瓷相遇,是在北京荣会艺术中心里。

叶老的青瓷作品,翠色夺人,瓷韵悠长。而叶老本人,恰如其瓷,纯粹淡定。

在荣会艺术中心举办的叶宏明与藏友见面会上,负责人宋宁颉告诉笔者,作为中国官窑研究会会长、全国古陶瓷委员会主任,叶老在青瓷领域贡献卓越。他的卓越,并不仅在于他作品的观赏性,而是他成功完成了光复龙泉哥窑、弟窑,宋代官窑的特殊使命,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艺术遗产。

也许很多人并不清楚,龙泉哥窑早在1279年南宋王朝覆亡时,就随之消逝了。而龙泉弟窑,虽然在元明两代仍继续生产,但到了清朝康熙年间,也每况愈下,最后废止。

业已失传了几百年的工程,制作和原料配方早已无从考证,让龙泉青瓷再现宋代之恢宏气度几乎不可能。而龙泉地区,重峦叠嶂,地形险要,挖土窖、烧制青瓷的难度可见一斑。叶宏明就是在这种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接受重任的。

从1958年开始,他遍访老窑人,奔波行走在那些废窑址上,经过几百次配方的筛选,无数次的尝试,让龙泉弟窑最先恢复。据叶老现场介绍,龙泉弟窑的最显著特点是没开片、胎白釉青、温润如玉。从使用角度来看,它无铅无毒,含铁量高,非常环保。

而与龙泉弟窑相比,龙泉哥窑的恢复就没那么幸运了。哥窑白胎厚釉,有开片,质地比弟窑更加讲究,烧制难度大。

当时,关于哥窑制作和原料配方也没任何记载,叶宏明只好从古瓷片入手,通过化验揣摩配方进行试烧。他先对宋瓷真品进行研究,将其表面的青釉刮下来,进行化学、光谱分析,了解胎釉内部结构、测定胎的烧成温度等,试验出青釉的大致配方,然后用这个配方点火试烧。1963年4月,失传700多年的龙泉哥窑在他和同伴的努力下“复活”了。

重新烧制成功的龙泉哥窑青瓷古朴典雅,晶莹滋润,釉色、纹片、造型与故宫藏品几乎完全相同。

龙泉弟窑、哥窑相继成功恢复后,给叶宏明很大的鼓舞。他又做了更大胆的尝试,让居于五大名窑之首的南宋官窑重见天日。

一般说来,官窑产品只供皇宫显贵,烧制数量严格控制,存世只有百件左右。官窑的烧制技术和龙泉哥窑一样,也随着南宋的灭亡而失传。

为了恢复官窑,叶宏明研究了大量的古瓷典籍,他运用了许多在光复龙泉哥窑弟窑时积累的方法和经验,但尝试数次,还是失败了。从失败中摸索到的经验是,官窑所用原料土很考究,不同产地的土,其物理化学性能也不同,所以“土”的选取至关重要。

偶然,他从一部旧瓷书中发现这样一句介绍官窑的话,“其土紫,故足色若铁,时云紫口铁足”。叶宏明反复领悟体会,终于悟出了这其中描述的,就是烧制官窑所需要的“紫金土”。而土在哪里呢?

遍寻了太多次而不得。他无意中了解到,当年南宋皇帝在杭州南部的万松岭和乌龟山建造了两座官窑,并集中了全国最好的工匠烧制瓷器。这万松岭、乌龟山一带很可能就是紫金土的产地。他为这个发现兴奋不已,毅然带着水壶、铁锹、锄头、干粮在杭州城南寻找紫金土的踪迹。一次偶然的降雨冲刷,紫金土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完全对接中现出真身。1978年春天,色似碧波的官窑仿制品灰青釉和月白釉瓷器终于问世。

有人说,眼睛疲劳时,不妨看下龙泉的青瓷,视力会马上恢复,因为那绿色的波长正是眼睛所需要的最舒适的色泽。在这份典雅的愉悦背后,是一位如青瓷一般的老人,贡献了一生时间,在默默完成“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努力,他给世人贡献的不仅是青瓷作品,更是中华文明的长河中高超的瓷器技艺的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