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瓷片 > 导航 >

整器赝品泛滥 瓷片收藏别有一番风景

整器赝品泛滥 瓷片收藏别有一番风景

瓷砖瓷片 古代瓷器收藏 简一瓷砖

2020-09-25

瓷砖瓷片。

瓷片收藏别有一番风景

在整器赝品泛滥、真伪难辨的今天,收藏瓷片别有一番风景。眼下“瓷片族”大体可分为3类:一是以收藏瓷片釉色取胜,这类藏家专收一些高古名釉瓷片,如越、汝、官、钧、定窑瓷片,以及龙泉、耀州窑瓷片等;二是收藏明清民间青花绘画瓷片为主,据说南京有一大批这类“瓷片族”;三是“御瓷片族”,北京、南昌的一批瓷片藏家专门集藏景德镇御窑瓷片,上至永宣青花、成化斗彩,下至清代官窑残瓷片,尤其重视有官窑底款的瓷片。

瓷片是鉴赏、研习古瓷的辅助之物,亦属于“标本学”范畴。全国收藏瓷片比较有规模的大致有3个地区:北京、南京、景德镇。

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广宁先生建议新手可以买一些瓷片标本来观摩学习。

他介绍说,衡量瓷片的价值主要从瓷片的窑口、品种、品相、纹饰、款识等方面综合确定。

窑口,就是古代烧窑的地方。中国古代生产瓷器的窑址很多,在历史上真正著名的窑址却只有几十座。我们今天评估古代瓷片的价值,首先应该遵循名窑瓷片优于一般窑口瓷片的原则。

品种,就是按照瓷器制作方式取的名称。历史上的名窑之所以有名,主要是在烧造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如越窑秘色、宣德青花、成化斗彩、万历五彩、雍正珐琅彩等。

品相,就是瓷片的外观。首先瓷片胎釉保存要好,不能磨损、土沁或者被火烧过。单色釉的釉色要纯正,青花发色应清晰地呈现出本朝青花发色特征,釉上彩料保存要尽量完好,不能大面积剥落。另外,瓷片应占原器比例尽量多,至少要带底足。

纹饰,就是瓷器上的图案。纹饰以人物图案为最好,山水次之,花鸟再次之。历朝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纹饰更为珍贵,如永乐、宣德朝官窑人物,万历婴戏纹等。

最后是款识。在瓷器的底部或其他部位,往往有表明年代、窑名、人名、堂名,或者表示赞颂、祝愿等内容的文字,也有的器底或器里有某种识别性的图案,这些统称为款识。有准确纪年铭文者价值高于有一般铭文者;有官窑年号的作品价值高于民窑年号作品;有本款者价值高于有寄托款者。

延伸阅读

通过瓷片学习瓷器鉴定

瓷器学习主要是看其胎、釉、彩、纹饰、工艺、款识等等。每种瓷器对其学习的重点是不同的,但各种瓷器的鉴定又有其相通性。由瓷片学习可以延伸到对瓷器的探索。

胎:未涂釉的瓷骨称为胎,因为地域的不同,每个地区拉坯所用的瓷土都不一样,受当时工艺所限,瓷器的胎质自然形成了一个由粗到细的演变过程。以景德镇窑为例,清代以前的胎质干涩,有空隙,胎色不十分洁白;清代早期胎质坚硬,泛油光,俗称糯米胎。

釉:釉是附着在瓷胎上的一层玻璃质的物质。釉分很多种,按烧成温度可分高温釉、低温釉;按外表特征可分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无光釉、裂纹釉(开片)、结晶釉等;按釉料组成可分为石灰釉、长石釉、铅釉、无铅釉、硼釉、铅硼釉等。同一窑口不同的时期配釉工艺也会有变化,以景德镇窑为例,明成化时期作品以釉的肥美著称,釉色微微闪青,釉质肥腴,用手抚之如同婴儿的肌肤一样。

彩:彩分为釉上彩与釉下彩,釉上彩在釉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摄氏600~900℃二次烧成,五彩、粉彩、珐琅彩都是釉上彩;釉下彩是陶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手段,是用色料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上绘制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入窑高温(1200~1400℃)一次烧成,釉下彩包括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等。每个时期由于所用彩料的不同,颜色会呈现出每个时代的特征。以明清景德镇窑为例,明永乐、宣德时期官窑青花瓷由于采用含低锰高铁的进口料“苏麻离青”,一定条件下可烧制出宝石蓝的色泽。

纹饰:瓷器的纹饰与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明清景德镇窑为例,明永乐、宣德时期官窑的青花瓷器纹饰用软笔勾勒,线条流畅,多用没骨画法,一笔点画而成。嘉靖时期纹饰采用双线勾勒填色法,纹饰已趋繁缛,画面缺乏层次。

工艺:不同时期器物的制作方法都有区别。以明清景德镇窑为例,明弘治时期瓷器由于胚质较软,且底薄,盘子多有塌底现象。

款识:各代款识千差万别。明成化时期景德镇官窑款特点是字体深沉,无漂浮感,笔法苍劲有力,故有“成化款肥”的说法。tAoci52.coM

taoci52.com延伸阅读

“绞胎”瓷整器别轻易买入


日前,有一位藏友带来几片“绞胎”瓷片,绞胎罩、透明釉,从瓷片可以看出,胎体是由高岭土胎泥和掺有一定高氧化铁矿物的胎泥相绞,然后挂透明釉烧制而成。由于褐、白两色泥料相绞、挤压、拉伸而形成夹花,产生出多种纹理,如木理纹、羽毛纹、团花纹、流水行云纹等,极为美丽。然而,据悉,绞胎、绞釉工艺在宋靖康之后就已失传,到了清代“嘉道”年间,瓷器图案上出现的均是仿木叶、大理石纹。因此,提醒藏友“绞胎”瓷整器不要轻易买入。

据介绍,“绞胎”瓷器作为我国古代瓷器装饰工艺中特殊的品种,在唐代与唐三彩齐名,但“绞胎”瓷由于工艺复杂,制作难度大,其产品、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到了元代以后就难觅踪影了。时至今日,已失传近千年。据资料统计,目前世界馆藏的中国古代唐、宋、元不同时期的“绞胎”瓷器共有34件。因此,藏友提醒“绞胎”瓷整器不要轻易买入。

“绞胎”瓷又称“搅胎”,起源于唐代,其形状多为枕、瓶、香盒,存世完整器较少。据考古资料显示,“绞胎”的发现几乎与唐三彩同步,窑口也相同。唐代“绞胎”烧制和唐三彩相同,均以高岭土做胎,因烧成温度不同,胎色白中带粉红,大都施低温黄釉、绿釉和三彩釉3种色调,以黄釉居多,三彩釉最少,主要形状有圆角长方枕、倭角长方枕、三彩釉长方枕。

“绞胎”瓷被誉为诸瓷之首,首先“绞胎”泥色有白、褐或白、黑两色相绞,也有白、褐、黑三色相绞,不管那种方式相绞都十分精美。其次“绞胎”瓷,是以黄色、褐色、绿色釉为主体,稀薄部分为透明釉,从外观可以直接看到两色绞和胎体。

瓷片是什么 瓷片与瓷砖的区别有哪些


瓷片是什么?瓷片与瓷砖的区别有哪些?瓷砖是房屋装修必不可少的建材材料,对于瓷砖的概念大家都比较了解,那么瓷片是什么呢,可能有些朋友不是很了解,瓷片与瓷砖区别又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一下相关方面的知识。

瓷片是什么以及瓷砖是什么:

瓷片是呈片状的,通常用来装饰墙面,是墙面用的表面有次面的薄层贴片,表面光滑,瓷片与墙面之间是不能直接接触的,一般都留有一定的距离。

瓷砖是呈块状的、有瓷面的地砖,多由粘土、石英沙等混合制作而成,一般也可以用于装饰墙面。瓷砖可以与墙面完全贴合,中间用水泥沙子固定即可。

瓷砖与瓷片的区别:

一、厚度区别

厚薄程度不同是瓷片和瓷砖最明显的区别。瓷片薄,质量较轻,瓷砖厚,质量较重。厚薄的差异也决定了两者用途和粘贴方法的不同。如果瓷砖使用瓷片的粘贴方式,容易导致瓷砖掉落,如果瓷片采用瓷砖的粘贴方式,其装饰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二、防滑区别

一般来说,瓷片是用于装饰的,要求越光滑越好,如果瓷片的表面不光滑,则说明质量不过关。然而,瓷砖通常是用来铺地板的,因此要求其表面必须具备防滑性能。

三、属性区别

瓷片属于通体陶瓷,与花瓶、盘子的材质相同,因此属于瓷器。瓷砖属于地板,是由瓷土烧制而成。二者的制作工艺不同,使用材料不同,因此属性也不同。

四、质地区别

二者在内部质地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瓷片的内部不能存在气泡,否则容易受冻碎裂。而瓷砖对于内部气泡则没有特别的要求。

五、使用范围不同

瓷片是瓷砖中的一种陶质砖(釉面砖)是最适合贴在墙面的瓷砖。瓷砖是指有瓷面的地砖,而瓷片是指贴墙面用的表面有瓷面的薄层贴片。

六、表面要求不同

瓷片与瓷砖表面要求也存在差异,瓷片越光滑越好,而瓷砖要求表面有一定的防滑性。

七、内部质地不同

瓷砖与瓷片在内部质地方面要求也有所不同,瓷砖对内部是否存在气泡要求不要,瓷片要求内部最好不存在一星半点气泡。因为有气泡时,瓷片很容易受冻碎裂。瓷片应当属于通体陶瓷,但不属于砖,而属于片,瓷砖是瓷,是由瓷土烧制而成的。

八、使用寿命不同

瓷片的寿命很有限,一般使用寿命为七年左右。市面上瓷片吸水率一般在10%以上,用久很容易出现裂纹,甚至断裂。消费者在选购瓷砖时,可以通过重量来辨别是瓷片还是瓷砖。一般来说,瓷片都比较轻,瓷砖要比瓷片重很多。

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瓷片是什么和瓷片与瓷砖的区别有哪些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难题,可以参考一下这些方法,希望这篇文章对你们有所帮助。

中国收藏界95%是赝品 盛世收藏一片繁荣


如今电视鉴宝节目火得很,鉴宝专家很吃香,还到全国各地去鉴宝。拍卖行也是不断暴出天价,一件艺术品几个亿已经不稀罕了。全国收藏大军已近亿人。“盛世收藏”,一片繁荣。

可惜,知情者透露,这不过是虚假繁荣,实际上,“95%的收藏者,收藏了95%的赝品,95%的人赔钱。”原因是,高仿的瓷器被拿到拍卖行当古董,一拍就是上百万;名画家本人都说那是假画,照样拍出高价。

如今造假已经成一个行业,一条龙。有记者调查,2007年广州春拍一对元青花云龙纹梅瓶以341万成交。于是很快到处都冒出“梅瓶”来。据调查,最先是五粮液集团为了一个明代酒窖中的梅瓶所有权打官。于是有人就跑到景德镇专门订做了一批仿明梅瓶,运到离泸州老窖不远的地方埋起来,然后假称找到了万历年一个酒窖,再领着台商去实地考查,大骗一票。后景德旁边一个县一处工地上出了一窖元青花梅瓶,几十只。于是又有人请各家瓷器作坊加班加点赶造梅瓶,大赚特赚。国内收藏界每两三年都会有一两个有影响的骗局,热闹一阵,上当的自然都是收藏家。

如今景德镇做仿古瓷的有上千家,上档次的也有几十家,民间高手更是不计其数。仿就是仿,把仿的当古的卖就是另一回事了。据知情者透露,“全国几乎所有拍卖公司都来景德镇进货”。不少高仿品拿去拍卖行拍卖,卖出一百万,制作者提三成。大家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

当然,搞收藏的都有几个钱,上当亏了也不至于没饭吃。何况还有那些要装门面的大款,明知是假的,也无所谓。所以这个虚假繁荣还会继续演下去,装点这个尚转型的时代。

残瓷收藏别有情趣


60年代曾在景德镇工作过,对瓷器有些偏爱,退休之后常去寻找古瓷玩玩,谁知一入此门便交了大量的学费,赝品假古瓷买了不少,感到古陶瓷的学问太深奥难懂,正想打退堂鼓的时候,在一个刚挖成的植树坑旁看见一片破瓷片,忙拾起一看,原来是块青花瓷盘残片,上绘狮身人面兽,还挺完整。这种花纹的瓷盘我在古玩使我萌发了拾瓷片的情趣。从那以后,不管哪里埋管、修路、建成房,我都要去寻觅,七八年下来,有了小小的收获。

明清两朝各皇帝年号的青花瓷的款识,除明代有个别皇帝年号款外,清代全有,就连古瓷学者介绍说古瓷史上很难见到款识的空白时期,我也拾到一片,那就是《大明天顺年造》草书款,用“造”字应是民窑器,但其瓷质却很好。古瓷学家公认元代瓷器不标款识,最早标款识是在明永乐的压手杯上,而我却拾到一片标有一个正楷“元”字的标底残片,杯心青花标的元字第一短横收笔处有很深的近似黑色的自然沉淀。其他几笔青花的颜色都要残淡些,元字之外尚留有一段颜色很浅的青花双圈,再从下部看杯底是无釉的砂底,颜色是浅的砖红色,而且还保留一个用毛笔写成的但我又无法辨识的黑字或者是符号之类,在变色镜上用毛笔书写姓氏的元瓷残片我还拾到几块。除上述正规的皇帝年号款外,拾得的其他款式还有很多,如吉语款、堂名款、符号款、花纹款等等,但这些都不如年号款会自报年岁、宜作标本、借鉴利用。但是年号款也有很多是赝品,比如清代、明国或是明款为了谋利而假托明代的永乐、宣德、成化的款识,也要小心上当,我就有“永乐年制”十来片,“大明宣德”年制近百片,内无一片是真的,“大明成化年制”约500片,只两片是真的。

我把拾来的花纹残片初分了几类,一是人物,有近百片,多是达官贵人、花花公子、仙人、和尚、道士等等,难得的是耿宝昌先生在《明清陶瓷鉴定上册》中介绍的成化年的青花携琴访友梅瓶,我也拾到半个,这是在北京各博物馆也不一定能有机会看得到,可却被我拾到了。二麟等。中国古代的瑞兽麒麟具体是什么形态,现在五六十岁的人都说不清楚,我拾得的麒麟图案是采用的狮子的形状,全身有鳞,背脊上还有一条锯齿形的鳍,脚上无爪而蹄,头上无角但会冒出火焰,也没有锐利的牙齿。看来它是善防御而不善进攻的兽。这也许是祖先出于强万盛自已而不愿侵犯别人的和平心理吧?三是各种植物花卉图案的纹饰,由于这类瓷片获得太多,本想细分而未果,我只是把一些有传统习俗说法的组合在一起作装饰用,如岁寒三友就是用松、竹、梅三片组合在下起而成。四是各种字,五是各种单色釉,主要是蓝釉和红釉,红釉多矾红和祭红。六是较古老的瓷片,比如宋元时的影青、龙泉青瓷、吉州窑的黑瓷,还有南北朝时的青釉和几块圆饼形碗底的残片。

残瓷了有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有些大的残片,本身就是一幅可供欣赏的画。我还用两个龙泉青瓷笔架残片粘合成一个新笔架来搁毛笔,用残破青花瓷茶叶罐当砚台磨墨,用帽瓶残段来盛水做笔洗用,这个帽瓶残段上的青花图案的色彩非常漂亮,怎么看怎么舒服,真是久看不厌。

建盏有哪些器型 分别有什么特点


自古以来,建盏都被玩家视作斗茶神器,它以独特的色彩和优美的造型,深得广大瓷器收藏爱好者的喜爱。今天就来好好说道说道建盏都有哪些器型?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1.束口盏

束口是建盏最经典的器型,也是建窑独创的器型。有些人很觉得束口盏造型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束口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那么如何辨别什么是束口盏呢?束口盏的盏口以下,大概在1厘米的地方,会有一圈内陷的凹面,相当于是一个止溢线,这是建盏独有的特征,人们拿建盏来斗茶。束口盏的器型就像是一只收口的漏斗,阔口窄足,腹部的曲线微微呈弧形,到了腹部以下就开始内收,它的圈足很浅,它的造型收放有致,又十分适合用来斗茶,所以说建盏是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建盏烧成温度在一千三百摄氏度左右,束口的设计可以防止高温变形,可以提高成品率。

2.敛口盏

敛口是建窑遗址中出土量最多的一种器型,它的整体造型比较饱满。敛口盏分民窑和官窑两种,民窑敛口盏比官窑敛口盏整体上比例略微矮几厘米,实际上民窑不是整体收敛,而是外敛内放;官窑敛口盏的高度略高,它是内沿外沿整体的同幅度内敛。

3.撇口盏

撇口盏的造型十分独特,顾名思义,就是盏口向外撇的盏。撇口盏的腹部比较长,会有一些弧度。日本静佳堂美术馆曾经收藏过一件影响力比较大的鹧鸪斑建盏。

4.敞口盏

很多喜欢瓷器收藏的朋友都分辨不出敞口盏和撇口盏之间的区别,敞口盏和撇口盏确实比较像,因为它们的盏口都是向外撇出的。但是仔细观察的话,还是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有句话是“撇口弯弯直敞口”,意思就是撇口是弯的,敞口是直的,记住这一点,就很容易将撇口盏和敞口盏区分开来。宋代建窑很少生产大件敞口盏,一般直径从十厘米到十三厘米居多。盏沿不拐弯,整个盏壁侧线没有弧度或者有一点点非常小的弧度。敞口盏还有另外一种叫法,叫作“斗笠盏”,因为它像是倒扣过来的直边斗笠一样。

清代瓷器器形有哪些种类 分别有什么特征


清代瓷器在我国的陶瓷历史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尤其是在康乾盛世期间,瓷器生产可谓是达到了一个巅峰,此时的瓷器比起前代都有了很大的创新,尤其是在瓷器的器形上的创新。那么,在我国目前上现存的清代瓷器当中,器形一般分为哪些种类呢?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一、太白尊

在古玩界又称之为太白坛,鸡罩尊,其命名是因为它的造型摹仿了大诗人李白常用的酒坛,其外形如同平时圈鸡的罩子,故此得名,这种瓷器在康熙年间最为流行。在造型特点上,它口小,短颈,溜肩,半圆形的“大肚子”,底座处旋削而成,虽然窄小但很整齐,在外观装饰上多刻画团螭图案。市场上的仿品太白尊的规格往往与珍品大小不同,而且纹饰刻画用笔生硬不自然。

二、苹果尊

这也是一款在康熙年代独有的瓷器器形,顾名思义其外形如同苹果,其造型侈口,颈部如同苹果蒂凹在圆肚子之中。它产地为景德镇官窑,日常各类器物中均有涉及,在分类上它往往分为缩颈和无颈两种,其中缩颈苹果尊多为苹果绿和天蓝釉,而无颈尊多为釉里红。

三、各类动物尊

例如百鹿尊,马蹄尊,牛头尊等。其中百鹿尊为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均为盛行的瓷器,其外形大口设计,口下逐渐下放,瓷器肩两侧有对称的动物头耳,瓷器器身往往以彩绘百鹿奔跑与山林或者青绿山林风景等,而马蹄尊同样是大口广腹平底,外形状似马蹄,多为釉里红小物件。

四、茄式壶

清朝康熙年间所独有的官窑烧壶品种之一,据悉是宫廷医疗用器。其造型非常具有独特性,口小颈部弯曲,器身如同常见的长茄,底部施釉。

五、荸荠瓶

荸荠瓶在清代是比较流行的一种瓶式,用途较为广泛。直颈圈足,扁圆形器腹,状如荸荠。目前常见的有青花,黄釉青花,郎窑红以及豆青釉几个品种。

以上几种算得上在目前市场上比较多的清朝瓷器器形,在收藏界当其实还有其他瓷器器形,例如凤尾瓶,油锤瓶,柳叶瓶,日月罐,转心瓶,蒜头瓶等较为珍贵的,稀有的瓷器器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相关的书籍以及到大型的博物馆去了解和参观,相信这些不同造型的清代瓷器器形会引起人们足够的兴趣。

清代不同器型瓷器精品鉴赏:

1:清豆青釉弦纹蒜头瓶,尺寸:高28厘米;直径3.5厘米;B9.5厘米,估价:RMB 8,000,000 ~ 10,000,000,成交价: RMB 24,150,000 ,成交时间:2011.05.28,拍卖公司:江苏万达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乾隆时期,瓷器与康熙、雍正齐名,合称“清三代”,是我国瓷器集大成的时期,也是清代瓷业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乾隆时期由于乾隆本人和宫廷的大量需求,除继承康熙、雍正瓷烧造技术工艺和器型之外,还不惜工本地追求各种新奇的制品。此瓶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而得名“蒜头瓶”。口状如蒜头而颈略长,亦可称之为虎爪瓶。釉色为青中泛黄,色彩淡雅,艳丽妩媚。旋纹若隐若现,线条优美流畅。底款书“大清乾隆年制”。

2:清雍正青花花鸟图八方扁壸,尺寸:高48.5厘米,估价:HKD 10,000,000 ~ 15,000,000,成交价: HKD 79,060,000 ,成交时间:2010.12.0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六字篆书款。

器呈八方形,唇口,短颈,颈肩处饰对称螭龙耳,扁腹,圈足外撇。通体青花纹饰。器腹圆形开光内饰花鸟画,一面绘一鸭回首站立于绘花草间,与飞舞于半空的同伴遥遥对望;一面绘一对鹌鹑,体态丰圆,一只举首,聆听风里着风声,另一只低头,端视地上无名的草叶;开光外边绘八组折枝菊花纹。秋意荡漾。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款。此器为雍正官窑中的精品重器,青花发色艳丽,描绘生动逼真,寓意吉祥,富有皇家气派。清朝瓷器承前朝之风,在雍正皇帝的提倡下,吉祥寓意纹饰成为器物上流行的装饰主题。此器一面绘「二甲传胪」图,「鸭」与「甲」为谐音,二只鸭子为「二甲」,寓高榜中元,前程远大之意;另一面绘「岁岁安居」图,鹌鹑和菊花并称,意为「安居」,稻「穗」谐音「岁」,充分表现了传统观念中人们所追求吉祥与平安的美好愿望。

3:清乾隆青花釉里红“匡庐图”灯笼瓶,尺寸:高47厘米,估价:HKD 15,000,000 ~ 20,000,000,成交价: HKD 11,500,000 ,成交时间:2013.10.06,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3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乾隆御瓷风格奢华精致,所绘主题多以各式吉祥图案为主,甚而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之地步,故如此瓶以青花绘大幅风景图于其上者,诚然卓尔不群,独树一帜,在众多华丽御器中,格外引人注目。瓶作灯笼形,外腹环饰庐山风景图,若长卷延展,主峰突兀,飞瀑直下,诸多山峦起伏迭嶂,云雾缭绕,亭台楼阁掩映其间,湖水微波荡漾,小舟轻泛,好一幅如诗如歌之画卷。笔法细腻入微,钴蓝似水墨般浓淡有致、远近有别,最高峰处还留“匡庐”二字突显主题,云蒸雾罩间恍若神迹,亦真亦幻,不是仙境甚似仙境。颈部以青花釉里红作边饰以衬托,青花作枝叶,釉里红为花朵,自上而下绘梅、牡丹、莲花、竹各一周,口沿下为一周规整的如意云头纹,与之相对,胫部与近足处分绘松树和如意云头纹以呼应。设计精妙,制作规整,俊逸之中不失御瓷规范,不愧巅峰时期之御窑佳器。以风景入瓷,已属难得,以庐山风景入瓷,更是绝无仅有,中外资料中暂未见他例。庐山,位于江西境内长江之畔,有大岭七重,高峰九十座,传说远古有匡氏七兄弟隐居于此,故也称“匡庐”。庐山自古为文化胜地,无数诗人骚客曾慕名造访,留下众多诗篇画作,为世人传诵。素来重视文治的乾隆皇帝,自然不会忽视庐山之盛名,虽未曾到访,却不忘在诸多御题诗中多番提及,而宫中珍藏之庐山风景画,也足以让他对庐山之景了然于胸。此庐山瓷画,以主峰为中,奇峰银瀑并列其间,水泊舟船环绕其外,亭台楼阁点缀山林,其构图、布局与宫廷画家董邦达为乾隆皇帝绘制的横幅庐山图颇有相似,同样的取景角度,也见于《三才图会》、《新镌海内奇观》等木刻插画中。董氏庐山图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喜爱,他在画上钤盖印章六枚以示嘉奖,大概此画正绘出了他心目中的庐山之景。从瓷器品种看,乾隆朝亦烧造其它图案之青花釉里红灯笼瓶,如绘松石鹿麋者,见伦敦佳士得1985年秋124号拍品及望星楼藏品,后者年款与本瓶相似;绘三星图者,见香港苏富比2008年秋第2203号拍品及1982年春第261号拍品,此二件均无年款。也有纯以青花绘图之灯笼瓶,如北京故宫珍藏两件,一绘异兽图,一绘鹿鹤图,亦无年款。提及年款,该瓶底所落年款亦十分独特,六字篆款间隔疏朗,稳健大气,占底足的面积比例明显大于一般官窑琢器,且将“乾”字左边的“曰”字特意写为“由”字。检视当今存世实物,此类写法可参考者甚少,目前有上海博物馆收藏“粉彩米芾赐砚图唐英题诗笔筒”、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青花釉里红海天浴日图印盒”及“青花釉里红喜鹊海水印盒”、国家博物馆藏青花釉里红临孙过庭书谱笔筒、望星楼典藏“青花釉里红松鹿大瓶”、广东博物馆收藏“青花隶书诗文笔筒”等,这些器皿都具有乾隆早期御瓷的典型风格,而由上博笔筒之唐英落款及国博所藏笔筒的唐英“陶成堂”落款可知,此类写款器物当属于乾隆早期唐英榷陶之佳作。另外从品种看,此时尤为钟情青花釉里红之制作,这可能与乾隆初期乾隆帝不满御窑厂作品远逊前朝有关,史载乾隆三年乾隆帝明确下旨“釉里红梅瓶红龙颜色不好,往好里烧造”,想必榷陶官唐英此时肯定努力恢复青花釉里红的制作,以复皇命,遂有此作。

4:清雍正斗彩水波寿石团花纹天球瓶,尺寸:52.1厘米,估价:HKD 17,000,000 ~ 22,000,000,成交价: HKD 31,120,000 ,成交时间:2007.04.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7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这斗彩天球瓶可标志着清彩瓷器生产的顶峰。在巨大的器身紧密有致的纹饰布局上,巧妙安排配置不同釉色,尽收视觉上的美感和摄人效果。瓶腹下的湧湧波涛,像将要把寿石山吞噬,这和颈部的「八吉祥」花卉纹饰的祥和安靖成一强烈对比。而瓶腹的硕大团花以艳红的球花卉为中心,配合边沿的五朵寿菊,活像初昇旭日,绽放万丈光芒。天球瓶转眼间变身一颗耀目星辰。器形和主题真是再贴切不过。而绘画的线条包含大量的曲线,不论是婉丽的枝叶和团花,又或是汹涌的波浪,也和天球圆浑的器形相合得天衣无缝。这天球应是独一无二的珍品。现知资料中并未发现有可成对的例子。同是大型的斗彩天球瓶可作比拟者,或许只有于香港苏富比1976年11月卖出的斗彩「八吉祥」纹天球瓶,能在用釉和画艺上较量。

5:清嘉庆黄地粉彩福寿万年云口瓶,尺寸:高28厘米,估价:HKD 18,000,000 ~ 25,000,000,成交价: HKD 90,260,000 ,成交时间:2010.12.02,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矾红六字篆书款。

反卷如意云式口,细直颈,圆腹下收,圈足。里施松石绿釉。口沿施金彩。器外壁黄地粉彩绘勾莲纹,颈下部绘四组蝙蝠口衔系「卍」字绶带,下坠如意扣,足圈饰莲瓣纹一周。底施松石绿釉,矾红彩「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此器造型俊秀,制作精细,寓意吉祥。嘉庆瓷器承前朝之风易与乾隆器混淆,其中不乏如此器一般的上乘之作,极瓶有可能是嘉庆初期乾隆作太上皇时的佳作。此器来源显赫,为十九世纪英国富豪阿尔弗雷特·莫里森(Alfred Morrison) 的放山居(Fonthill House) 之旧藏。传他购自洛赫爵士,后由其后人庄·莫里森男爵家族收藏至今。

6:清代五彩“鸳鸯绛”故事图棒槌瓶,尺寸:口径12.6厘米;高45厘米,估价:HKD 9,500,000 ,成交价: HKD 22,000,000 ,成交时间:2018.12.16,拍卖公司:香港福羲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福羲国际物宝天华秋季拍卖会。

此瓶作盘口直颈,溜肩腹微鼓,足上收,线条敦厚俊美,形如棒槌故名之,为康熙时期标准样式。瓶身通景绘五彩仕女胡舞图,画面正中身着红衣碧带之仕女于云纹方毯上翩翩起舞,似舞腾跃于云气之中,画屏一侧设有圆脚方桌,上呈文房酒盅,另有八位仕女各执乐器伴奏四周,姿态各异,刻画入微。

7:清乾隆豆青釉浮雕瑞蝠双鱼「百寿」图如意耳瓶,尺寸:42.7厘米,估价:HKD 10,000,000 ~ 15,000,000,成交价: HKD 88,600,000 ,成交时间:2013.10.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款。

此「百寿」瓶,由著名督陶官唐英监烧,其青釉朗润,形制珍罕,浮雕细腻,满寓庆寿美意,非凡超绝,展现景德镇御窑厂之精卓制瓷技艺。另仅一例,可资比对,见于日内瓦鲍氏收藏,载于 John Ayers,《Chinese Ceramics in the Baur Collection》,卷2,日内瓦,1999年,图版295(图一)。唐英立志臻善制瓷工艺,可经此类体量硕大瓷品之烧造,窥觑一斑。本品所见青釉,通常用于浮雕纹样瓶式,呈明快海绿色调,谓之「豆青」。此种釉质可使色地与浮雕图案间形成强烈反差,异于乾隆早期常见的蓝绿色「粉青」釉种,「粉青」者,因其乳浊失透,无法清晰呈现纹饰,遂多见于素面无纹之器。此瓶满罩青釉,深海绿色,薄釉巧施,图案显明。清代早期单色釉登峰造极,当居魁位,透过本品,可见陶工对于色、釉技艺凝练革新之卓著成就,同时配以曼妙纹样,使得此类优雅杰作得以呈现于世。此瓶造型独特,意仿古代铜器样式,乾隆瓷器形制喜追古溯源,清初艺匠更擅将造型与样式相合,以求无穷变化,藉以创思出新,本器亦不例外,其形或仿汉代祭祖所用青铜礼器「壶」。身为鉴赏大家的乾隆,藏古、好古,而此鉴古思变之风,无疑更深得高宗皇帝赞赏推崇。瓶颈饰对称「如意」形耳,映衬出皇帝对于「意必福瑞」之热衷,其朝所制如意,数量颇丰,取材多样。「如意」原为佛教符号,宛如此瓶颈部所饰双鱼图案,于乾隆时期普具吉祥寓意,甚至可见其与道家纹样相搭配。

瓶身环绕凸棱四道,间以寿字纹三周,谓之「百寿」图,堪称景德镇书匠绝技,其所涵字体百变,构思精妙,一些字形更近传统篆文,此图案常见于寿礼之上。著名的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青花万「寿」大尊,为御窑厂敬献康熙皇帝,以贺万寿佳节之礼。录于《盛世华章》,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伦敦,2006年,编号302。此尊或为此类纹饰之灵感来源,其通体以青花工书「寿」字,总计一万个,寓意「万寿无疆」。

8:清乾隆金彩仿古铜浮雕“螭龙图”双耳盖壶(一对),尺寸:37.5厘米;38厘米,估价:HKD 20,000,000 ~ 30,000,000,成交价: HKD 43,220,000 ,成交时间:2011.04.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1年春季拍卖会。

9:清雍正五彩龙凤呈祥碗(一对),尺寸:直径15厘米×2,估价:RMB 3,000,000 ~ 5,000,000,成交价: RMB 8,740,000 ,成交时间:2016.06.07,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十周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

此碗口沿微撇,深腹,圈足。碗内心绘龙戏火球纹,口沿处施二道细青花弦纹。腹部绘龙凤穿梭于花卉之中,姿态矫健。龙身绿彩,凤凰矾红,色泽明亮,构图疏朗,而菊花、牡丹静穆淡雅,以静衬动,极富张力。此碗胎质紧密,釉质肥滋,五彩画面娇艳可人,色彩浓淡不一,构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龙凤呈祥”图。

此碗的独特之处在于口沿上的纹饰,以双鱼间以编磬及寿字纹,与一般五彩龙凤碗上所见的八吉祥纹不同,碗上绘工更是比其他朝的细腻及清雅,难能可贵。

五彩龙凤呈祥碗,在《国朝宫史》中记载为“五彩红龙瓷碗”,始见于康熙朝,此后历朝至晚清均有烧制,惟书雍正款的最为少见,传世品寥若星辰。五彩在雍正时期基本已被粉彩代替,乾隆时期所烧制的五彩,仅见官窑的龙、凤碗和十二花神杯,据《活计档》记载,乾隆四年谕“五彩时令酒圆⋯⋯不必烧造”,可见五彩在雍正、乾隆时期已很少烧制,为罕见之品。

瓷器赝品值得去收藏吗


大家肯定对赝品都没有什么好感,提起它人们就会想到“欺骗”、“忽悠”、“劣质”等词。尤其是在目前国内古玩收藏界,要是哪位商家胆敢拿赝品来换真品或者出售给别人,一旦骗局被识破,一定会受到很多人的谴责,甚至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即便是如此,还是有很多非法商家受到利益的驱使,一波又一波地仿造和销售瓷器赝品,大量的赝品流入市场,给买家带来很大的困扰。那么,瓷器赝品值得去收藏吗?

其实,赝品中不止有垃圾,还有部分精品。由于鱼目混珠,赝品在市场上的确是人人喊打的,但是制造贩卖赝品的行为也不必全盘否定,毕竟从传承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工艺和文化的传承。即便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赝品终是不能和真品相提并论。但是部分赝品却也是实实在在的艺术品,也确实投入了了制瓷人大量的时间、精力以及构思,同样是值得我们收藏的。因此,我们可以对这部分赝品宽容一点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彩,并将这份精彩传承下去。 不少瓷器赝品都是仿烧瓷器,但是制作过程汇聚了各朝各代烧造瓷器工艺的精粹,故而具有很好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唐宋两代,瓷器烧造工艺发展得十分迅速,有不少新的瓷器品种问世,与此同时也生产了大量仿古瓷器。这些仿古瓷器的制作工艺水平非常出色,造型丰富,纹饰优美,堪称仿古瓷器中的佼佼者。很多仿品流传到现在,在拍卖场上也能卖出一个高价。

要是说赝品也可以是一种文物,你可别不相信。现如今,国内文玩收藏市场上流通的很多赝品,也称得上是文物。真品距今年代久远,历经岁月沧桑,传世难度非常大,故而现存量稀少。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做工精美、品相完好的仿品,就成了收藏爱好者的眼中宝,作为一种文物,向世人传达真品所蕴含的一种历史和文化。当然,不是所有赝品都配得上“文物”之称,首先,这些赝品传世时间要比较长久;再者,它的做工要非常精美,和真品相差无几;并且是出自古代名家之手,而不是现代工业的产物。

一些瓷器赝品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值得我们入手。因此朋友们不要随随便便处理赝品,说不定它的价值会超乎你的想象。

瓷片收藏贵在研究


瓷片收藏已经成为收藏界的一种收藏时尚,尽管每个人的收藏目的不同,但收藏者历经辛苦收藏瓷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有效地保护了地下出土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些积淀千年破土而出的古代陶瓷碎片,蕴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情感与工巧,除了它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鉴赏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这是因为,瓷片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历史遗留物,在它上面存在着许多重要的历史信息,成为我们今天收藏中学习和研究不可忽缺的实物标本。

今天,当我们把这些从工地上抢救出来的瓷片藏品,按年代和窑口分类排序时就会发现,同一窑口上烧造出来的器物,往往会出现两种不同的质量反差,如同围绕着坐标轴线上下变动的一个周期曲线,有过历史的高峰,也有跌入历史深渊的低谷,这种奇异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是窑口烧造出现的偶然现象?还是当时社会发生了什么重大变革呢?借助考古学原理的深入研究,我们认为:历史上某一个时期,陶瓷生产出现的普遍性滑坡,并不是窑场主观愿望造成的偶然结果,而是由外部社会环境的客观变化造成的因果事实。

一个由战争带给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同时也鲜明地表现在那个时代的陶瓷烧造工艺总体水平的明显落差;一个国家政治稳定,人民生活安居乐业,陶瓷烧造业就会出现一个百花齐放、精品争艳的万般景象,因此,历史上某一个时期陶瓷发展的水平高低与否,其主要因素大多与其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是分不开的。所以说,收集瓷片就是搜集历史信息,研究瓷片就是发现历史过程。

近几年来,我国有不少的古陶瓷收藏爱好者,已经开始了瓷片的收藏和研究工作,他们在国内的一些专业出版社刊物和网站上,不断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和文章发表,这表明了我国的民间收藏正在突破旧的传统观念的约束,朝着一个“与时俱进”的伟大时代迈进!他们这种全新的收藏理念,正是从瓷片的收藏、鉴赏的初级阶段开始,感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起了“爱我中华”之豪情,孜孜不倦地在追寻着历史渊源的探讨和研究之中,这种在“把玩”、“鉴赏”中学习,在学习中又通过对实物标本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己的收藏品味。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正在向此走来。目前,一个由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民间收藏组织正在全国各地不断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的民间收藏已进入有组织、有规模的成熟发展阶段。它的出现,会极大地提高收藏者的法制观念和收藏水平。可以预料,再过十年二十年,我国的民间收藏将会呈现更加崭新的局面,一个赶上甚至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民间收藏水平已指日可待,到那时,中国不仅是一个东方文物大国,而且是一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世界文物研究中心。

今天,历史的发展正赋予我们这一代收藏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个高素质、高水准的收藏理念。所以,从现在起,无论何种文化水平的收藏爱好者,都应脚踏实地努力学习中国的陶瓷文化,刻苦钻研历史知识。只有充分了解历史,了解中国陶瓷发展史,才能使数以万计的中国古代陶瓷碎片重新体现出它真正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及其经济价值。才能把自己甚富的藏品转换为传承人类文明,推动历史进步的知识宝库。因些说,收藏和研究是不可分割钮链,它在收藏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锻炼自己走向更高境界的必经之路。正如我国古陶瓷专家李广宁先生所说的那样:“遍及海内外,今日比较有成就的古陶瓷鉴定家,没有哪一个是不摸瓷片就能成材的”,李先生所说的“摸”,笔者领会的意思就是“研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收藏和研究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维系人类文明、探索、发现历史渊源的最高追求,使古老的中华陶瓷文化,千秋万代永远闪烁着历史的辉煌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整器赝品泛滥 瓷片收藏别有一番风景》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整器赝品泛滥 瓷片收藏别有一番风景》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瓷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