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古代著名的瓷器 > 导航 >

德国麦森:世界著名的陶瓷之乡

德国麦森:世界著名的陶瓷之乡

古代著名的瓷器 古代著名瓷器的名字 古代瓷器著名的名字

2020-09-28

古代著名的瓷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从德累斯顿沿易北河顺流而下,行船约30公里,就可以来到世界著名的陶瓷以及美酒之乡——麦森。每当有贵客临门时,麦森陶瓷博物馆柜台上的陶瓷钟,就会扬起优美的音乐。

这个小镇虽然仅仅2万8千居民,每年却有许多游客到访。麦森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经常被称为萨克森的摇篮。这里可以找到许多中古世纪的房子,比如阿尔布莱希茨堡,这是一座后哥特式的建筑,原先是伟廷家族盖的,但是他们在这栋建筑物完工前,就离开此地了。

这个城堡长期以来是陶瓷业的重心。除此之外,迈森还有大教堂、主教教堂和无数的哥特式及文艺复兴式的建筑。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古世纪的气氛。

古堡、教堂、葡萄园、酒馆和麦森陶瓷博物馆便是麦森最主要的景点。其实麦森在18世纪时与汉堡、马格德堡并列为易北河畔最重要的贸易城市。

无数中古世纪遗留下来的建筑环绕着市中心的市集广场,这里是市民汇聚的场所。市集旁的小路正好通向阿尔布莱希茨堡。1710年强者奥古斯特就在此处,秘密的成立了欧洲第一家陶瓷厂。这个陶瓷厂后来因为工厂不断扩大,因此搬迁到如今麦森陶瓷博物馆的现址。

麦森陶瓷博物馆是所有到麦森一游的旅客必到之处。虽然麦森只是一座小城,但是可看的何止麦森陶瓷博物馆一处。从水路而来,人们从遥远的地方就可以眺望到后哥特式的阿尔布莱希茨堡和大教堂。

麦森陶瓷历经3个世纪的发展,它的陶瓷种类已经多达23万种,包括了巴洛克、新艺术、现代艺术等各种式样,称得上是艺术史上的珍宝。甚至连一些教堂的钟或是壁画也都使用麦森的制品,其中许多作品极具艺术价值。麦森瓷器向来有“瓷中白金”的美誉,这个尊称正说明了麦森瓷器的美丽和尊贵。麦森瓷器其实和中国景德镇的瓷器有一段渊源。早在13世纪,欧洲贵族就对中国和日本的瓷器珍爱有加。

精选阅读

钧瓷之乡——禹州神垕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自唐宋以后的帝王都把钧瓷列为御用珍品。据记载,唐代钧瓷已经达到历史上一个高峰,到了宋代,禹州因靠近都城开封,受到中原文化厚重、浑朴、大气的影响,使钧瓷艺术家们更加追求一种质朴净润、自然天成、趣味高雅的意境,故其作品造型端庄、法度严谨、做工精细,加之窑变特征正符合了当时崇尚自然之气的“合乎天造,仄于人意”的美学思想,所以钧瓷以优美的形象体现着宋人典雅朴素的气质风度和追求的美学境界,从而使宋钧达到了钧瓷发展史上的巅峰。

钧瓷工艺技术要求极其严格,某些关键环节如釉料配方和原料比例被代代口耳相传,成为不宣之秘。要制作一流的钧瓷,应选用最佳的原料,原料经风吹日晒、雨淋滋润软化陈腐后,经过碾磨粉碎、筛网过滤、池中澄泥,然后将钧泥反复拍打、搓揉,才能达到要求。一些简单平凡的工艺亦同样重要,同样对钧瓷作品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加工、造型、制模、成型,到素烧、上釉、釉烧、检选,有八大生产工序,是现代的制法。在古代,有“七十二道工序”之说,哪道稍有不慎,都可能前功尽弃,所谓“十窑九不成”。

从钧瓷作品的表现来看,钧瓷以釉厚为本,其色或沉釉底、或悬釉中、或浮釉表,釉厚浑活,釉层乳光莹润、层次繁多、透活欲滴,立体感极强。钧瓷以窑变为神,烧制中同施一种釉,一经烧成即呈五光十色,故云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千变万化的窑变效果,形成了色彩变幻无穷的神奇之样。更何况钧瓷以开片为奇,开片又称“迸瓷”,视如碎裂而指感光滑,在釉裂开片中出现了人力不可为的表现力,让人感到美轮美奂,爱不释手。

神垕镇留下了太多的钧瓷遗迹,像一个天然的钧瓷博物馆,这里到处充斥着浓厚的古陶瓷文化气息。走进僻静幽深的小巷,笼盔(烧制陶瓷时使用的匣钵)无处不在,它们代替了砖石的功能,镶嵌在家家户户的院墙房脊上,在落日的余晖里,勾勒出一幅幅奇特的图画,形成层层叠叠的优美剪影,令人惊诧。在中国城镇建筑史上,笼盔被用于建筑,无疑是罕见的,我们行走在神垕镇的大街小巷,这种象征神垕钧瓷烧制历史年轮的东西,好像带我们走进这个镇的历史长廊深处,令我们流连忘返。

目前,神垕钧瓷生产厂家有58家,其中孔家钧窑、宋昌钧窑、金堂钧窑等已形成了规模和档次较高的大型企业,培养孕育了一大批钧瓷工艺美术师。其中孔家钧窑从1992年成立,自创办之日起,以提高工艺水平,提升艺术品位为重要目标,努力打造艺术精品,作品多次在全国艺术陶瓷大赛上获得金奖,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收藏家协会等国家权威部门收藏,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钧瓷企业。

来到禹州,尤其是来到神垕,你会被瓷器所包围,沿街而立的店铺,熙熙攘攘的人流,琳琅满目的瓷器,令人陶醉。目前,禹州人已经形成共识,钧瓷是禹州的一张名片,是祖先留下的一个品牌,是禹州对外的一个形象展示。注重品牌,必须注意打造名牌;注重品牌,还要重视名人名作;注重品牌,还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要善于推陈出新。可以说,有了这些理念,笔者认为,钧瓷的发展是大有可为的。

钧瓷是传统文化不可替代的象征物,钧瓷是中国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神垕钧窑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2001年3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2000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作为钧瓷之乡的禹州,钧瓷发展史是极其辉煌的,它经历了由起源、产生到创造发展及至艺术巅峰的整个过程,其精湛的制作技艺、深厚的文化底蕴、强烈的人文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就与精神风采。

考察时间虽然短暂,但笔者提高了全面认识、分析、评价、展望艺术品的能力,揭示笔者在以后的艺术之旅中,要养成读万卷书又行万里路的学习加实践的探索精神。

独特的德国SIEGER古堡瓷器


德国SIEGER古堡瓷器的瓷土均由陶土、石英加长石在窑中以1400摄氏度的高温烧结出来的(普通瓷器为800度),所以它的硬度非常高,曾美誉为“陶瓷中的钻石。

SIEGER瓷器全部由德国富汝斯登堡——Furstenberg烧制而成。

富汝斯登堡是德国传统的极少数仍用手工制作瓷器的工厂,创立于1747年,以前曾为皇室烧制过各种瓷器。

SIEGER瓷器之所以称之为独一无二的收藏瓷器,还有两点均为其他瓷器厂无法比拟的。

1、能够把纯白瓷烧制的比骨瓷还要薄还要均匀细腻。

2、底部转折的R角几乎接近90度。加之由响誉欧洲的著名设计师SIEGER的设计,更显示出了瓷器的魅力。

德国SIEGER古堡瓷器许多系列均为限量生产,所以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由于全部的制作工艺为15个小时以上的烧制,后由有经验的艺人亲手绘上设计的彩图,加上金料(纯24K金箔),成为最后的成品。

因为是手工制作,不论多么的精细及完美,都可以从成品上看到手工的痕迹,这就是富汝斯登堡的独到之处,每一件精品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特色,我们也称之白色的金制品。

世界闻名的中国陶瓷


明代青花海水龙纹扁瓶,故宫博物院藏。其装饰采用了刻划龙纹与青花彩绘相结合的手法,两条白龙在蓝色的海浪波涛中追逐飞舞,神奇生动。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陶瓷是中国传统工艺中最重要的工艺品种之一。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就已制作和使用陶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原始瓷器就已经出现。就工艺而言,陶和瓷是一种工艺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瓷是由陶发展而来的。两者在原料、烧成温度和物理特性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区别。瓷器出现后,陶器并没有终止生产,而是形成了两个支流各自发展。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杰出的工艺品种彩陶已经出现,此时的文化被称为彩陶文化,因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亦称为仰韶文化。彩陶是一种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纹样,造型优美,装饰精巧。彩陶的分布很广,较为著名的有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中下游和淮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距今4500—6400年)、长江中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其中以仰韶文化最为发达。彩陶以装饰见长,由于当时人们多将器皿置于地上,于是彩陶的装饰带往往偏上,并考虑了俯视、侧看等不同的装饰视角,以体现完整的效果。

彩陶工艺衰落以后,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地区兴起了以黑陶为特征的黑陶文化,它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县,因此也称为龙山文化。黑陶的制作工艺已采用轮制,这项重要的技术革新使器形浑圆工整、器胎厚薄均匀,并提高了制陶生产力。此时,封窑技术已被掌握,而且陶窑有所改进,火口很小,火膛较深,利于增高窑室温度。黑陶工艺色彩乌黑、器体轻薄、器表光亮、易于穿绳或附加手持的器耳等。由于黑陶的陶胎是灰黑色的,不易装饰,所以它往往以造型取胜。

原始瓷器最早出现于商代,釉色青绿略带黄褐色,但其原料处理和坯泥炼制仍比较粗糙。东汉后期,瓷器工艺进入成熟阶段,浙江出现专门的瓷窑,成为青瓷的中心产地。六朝时期,青瓷一统天下,烧造的地域进一步扩大。

北朝晚期,白瓷的成功烧造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的新纪元。隋唐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商业贸易空前繁荣,推动了制瓷业的进步和瓷器市场的扩大,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器生产格局:南方以生产青瓷为主,以越窑最为典型,瓷胎轻薄致密,釉质温润如玉;北方邢窑白瓷是“北白”的代表,瓷胎坚实致密,色白如雪,叩之发出金石之声。唐三彩色彩斑斓,种类繁多,是唐代陶瓷中风格独特的一枝奇葩,其中既有生活用品,又有随葬品。到了唐末五代时期,中国陶瓷史上开始出现了名窑林立的局面。

彩陶工艺衰落以后,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地区兴起了以黑陶为特征的黑陶文化,它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县,因此也称为龙山文化。黑陶的制作工艺已采用轮制,这项重要的技术革新使器形浑圆工整、器胎厚薄均匀,并提高了制陶生产力。此时,封窑技术已被掌握,而且陶窑有所改进,火口很小,火膛较深,利于增高窑室温度。黑陶工艺色彩乌黑、器体轻薄、器表光亮、易于穿绳或附加手持的器耳等。由于黑陶的陶胎是灰黑色的,不易装饰,所以它往往以造型取胜。

原始瓷器最早出现于商代,釉色青绿略带黄褐色,但其原料处理和坯泥炼制仍比较粗糙。东汉后期,瓷器工艺进入成熟阶段,浙江出现专门的瓷窑,成为青瓷的中心产地。六朝时期,青瓷一统天下,烧造的地域进一步扩大。

北朝晚期,白瓷的成功烧造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的新纪元。隋唐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商业贸易空前繁荣,推动了制瓷业的进步和瓷器市场的扩大,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器生产格局:南方以生产青瓷为主,以越窑最为典型,瓷胎轻薄致密,釉质温润如玉;北方邢窑白瓷是“北白”的代表,瓷胎坚实致密,色白如雪,叩之发出金石之声。唐三彩色彩斑斓,种类繁多,是唐代陶瓷中风格独特的一枝奇葩,其中既有生活用品,又有随葬品。到了唐末五代时期,中国陶瓷史上开始出现了名窑林立的局面。

宋代是一个名瓷辈出的时代,新兴瓷窑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各地,地方风格浓郁,逐渐形成六大窑系,即北方的定窑系(今河北曲阳)、耀州窑系(今陕西铜川)、钧窑系(今河南禹县)、磁州窑系(今河北磁县)和南方的龙泉青瓷窑系(今浙江龙泉)、景德镇青白瓷窑系(今江西景德镇)。定窑印花白瓷构图严谨,耀州窑刻花青瓷犀利潇洒,钧窑瓷窑变姹紫嫣红,磁州窑黑地白花瓷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龙泉青瓷葱翠欲滴,景德镇青白瓷晶莹剔透,它们为中国陶瓷开辟了新的境界。此外,宋代盛行斗茶,黑釉茶盏因便于衬托白色茶沫观察茶色而受宠一时。茶具由此具有了超越实用功能的风雅价值,其中以福建建窑兔毫盏最为突出。

元、明、清三代是中国陶瓷工艺发展的新阶段,造型多样,釉色缤纷,装饰华丽,彩瓷大量流行。彩瓷可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釉下彩是指在釉下进行彩绘,即在胎体上彩绘之后再罩上一层无色透明的釉,以1300℃左右的高温一次烧成。其特点是色彩光润柔和,清淡雅致,同时彩在釉下不易磨损,不易变色。但由于釉下彩的色料要经高温烧成,而能经受高温的色料并不多,所以它的品种远不及釉上彩丰富。釉下彩为唐代长沙窑所首创,宋元以后,出现了包括青花、釉里红等在内的许多新品种。釉上彩是在已烧好的瓷器上进行彩绘,再在窑中烘烤而成,由于烘烤温度不高,经受得起这种温度的色料很多,因而色彩极丰富。但由于是装饰在釉上,釉上彩经摩擦或与酸碱接触之后,易褪损变色。釉上彩首创于宋磁州窑,始称“宋红绿彩”。到了明代,釉上单种彩和多种彩的制作已经很发达。入清以后,釉上彩的创新更多,有古彩、珐琅彩、粉彩等。

元代的釉下青花瓷和釉里红很有特色。瓷都景德镇在元朝时崛起,青花驰名天下。青花是用钴盐类金属颜料绘制的白地蓝花的釉下彩瓷器,只使用一种颜色,一次高温烧成,工序较为简便,因此在瓷器装饰上应用广泛。由于调色浓淡、用色层次不同,青花的艺术效果如同民间蓝印花布一般,既简朴又典雅,既丰富又统一,广受人们喜爱,自元以后成为中国陶瓷的主要品种。青花装饰题材多为传统水墨画,明净素雅,极具风韵;受到当时戏曲小说的影响,题材还有历史人物、小说传奇等。釉里红因其红色的釉下彩而得名,最初是自然形成的色釉效果,后来成为人工装饰品种。釉里红色彩华丽,气氛热烈,符合中国的传统欣赏习惯,自元代创烧以来,受到广泛欢迎。青花釉里红俗称“青花加紫”,即在青花纹饰间用铜红加绘果实、花蕊等,是元代景德镇创烧瓷器的杰出代表之一,以色彩绚美著称。由于烧成难度大,它一直被视为中国古瓷的名贵品种。

明代制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陶车旋坯取代了竹刀旋坯,吹釉代替了蘸釉,大大提高了瓷器的质量与数量。加之经济和交通的发展,明代官窑民窑大量烧造,以满足宫廷享用、百姓日用以及外销的需求。明代以后的瓷器以白瓷为主,为陶瓷工艺的装饰开辟了广阔天地。景德镇仍是全国制瓷中心,此外浙江龙泉青瓷、福建德化白瓷、江苏宜兴紫砂陶等亦驰名国内外。其中,德化白瓷以佛像瓷雕最有特色;紫砂陶因紫砂泥色泽紫红而得名,以造型取胜,由紫砂陶制成的茶具让饮茶人爱不释手。

清代陶瓷在釉色方面品种增多,例如康熙时期(1662—1722)有红釉,雍正时期(1723—1735)有碧玉釉、胭脂水以及质白如雪、薄胎露光的脱胎器,乾隆时期(1736—1795)的釉色更是红、青、绿、黄、紫俱备,丰富多彩。在彩绘方面,古彩、粉彩、珐琅彩水平较高。古彩是康熙时期的重要品种,它继承明代五彩技法,色彩浓艳,层次分明。粉彩始于康熙年间,雍正年间最为发达,其主要特征是色调柔和淡雅,笔力精细工整。到清代中期,西方装饰艺术传到中国,洋彩开始使用。珐琅彩始制于康熙年间,最早用进口原料,亦称“洋瓷”。雍正时期,已能自己烧造原料。乾隆时期,珐琅彩的制作达到顶峰。珐琅彩的瓷胎是景德镇生产的,运到北京后施彩,进行第二次烧造。其彩料色泽晶莹,质地凝厚,用作装饰有凸起之感。除烧造中心景德镇外,清代陶瓷的生产几乎遍及全国,产品除了供应朝野需求外,还大量外销世界各国。明清时期的陶瓷发展,对今日中国陶瓷有着重大影响。

清明雨上的陶瓷世界


《历书》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故得名清明。”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

说起清明节,人们脑海中总是会想起“清明时节雨飞,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一缕忧伤与哀思自然萦绕于心。

其实,古代诗词中涉及清明节的内容,不少都描述了古人欢欢喜喜过清明的景象。比如,王维就写道:“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柳永笔下的清明就更加热闹,简直是载歌载舞:“乍疏雨,洗清明。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

可见,清明节是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久远的文化礼俗的。

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的活动。在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节日。

今天,就让我们从古玩瓷器中,一窥古人清明习俗的二三踪迹。

在古代,清明祭祀的参与者不仅有平头百姓,还有君王大臣,大家都要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据宋《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参加扫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数,往往倾家出动。这样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踏青郊游赏春光

放风筝:

在古代,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更是为了祈求放走晦气,消灾解难。许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把自己知道的灾祸疾病写在风筝上,然后等风筝升到天空中时就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希望带走所有的秽气,带来好运。

蹴鞠在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宋徽宗也是著名的球迷之一,还养了一支自己的球队。而后,蹴鞠逐渐由对抗性比赛演变为表演性竞技。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关蹴鞠活动的记载,就寥寥无几了。

好了,今天就介绍到这里吧。不过我们需要记住无论瓷上清明是怎样的风景秀美,或者千姿百态,文化要传承下去,美好的记忆也要传承。而这些藏品,就是最好的文化载体,永恒的记忆。

青瓷之乡— 龙泉大事记


乾元二年(759)

分松阳县龙泉乡和遂昌县部分地置龙泉县,属括州。

五代

贞明五年(919)

龙泉金村、刘田(今属小梅镇)等地制瓷作坊已具有规模。

北宋

太平兴国二年(977)

建造华严塔(俗称金沙塔)。

太平兴国七年(982)

宋太宗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兼理龙泉窑务。

天禧二年(1018)

建县学(儒学)于县东隅,学额二十。

治平四年(1067)

吴深、鲍康尧、季裒、吴克、鲍强五人同登进士,县民建五桂亭(绍圣中更名籍桂堂)于县东崇因寺左、大溪之涯,题名于亭。

元丰四年(1081)

县令黄发,兴学校,给诸生讲课,入学者众。

元祐五年(1090)

苏东坡为龙泉灵溪之洲命名为留槎洲,并为留槎阁书榜。继而陈舜俞题诗。时谓阁之雄伟,榜之遒劲,诗之警拔为三绝。

元祐七年(1092)

七至十二月,疏浚龙泉溪。处州各县均仿效。于是昼夜行舟,不再有沉覆之危。

宣和三年(1121)

龙泉县改名剑川县。绍兴元年(1131)复名龙泉县。

宣和中,因朝廷制样需索,龙泉青瓷益加工巧。

靖康元年(1126)

知县姚珏以郑公垟堰为基础,修筑蒋溪堰;新凿云水渠。冬,兴工,次年仲秋竣工。可灌溉畈田三十顷。

南宋

建炎四年(1130)

五月下旬,溃兵杨京力扰龙泉,毁县学,仅存大成殿。绍兴二年(1132)秋,重建。

绍兴二年(1132)

十一月,福建农民起义领袖范汝为余部范忠率起义军攻克龙泉。

庆元三年(1197)

分龙泉县南松源乡及延庆乡部分地置庆元县。

开禧三年(1207)

岁旱,修蒋溪堰和云水渠。次年虽续旱,但李山畈受益于渠堰灌溉,水稻获丰收。

嘉定二年(1209)

县人何澹修纂《龙泉县志》。

端平三年(1236)

太学士赵宗王晋 报请朝廷,准建笏洲书院,并祭祀朱晦庵。

淳祐元年(1241)

六月,昴山崩,声闻数十里。

宝祐三年(1255)

是年至五年(1257),虎伤人一千六百多。

咸淳十年(1274)

十二月,元兵入浙,兵部尚书季可(龙泉人)奉命回故乡募兵抗元。元

至元十三年(1276)

十一月,元兵入龙泉,县官降。

至元十五年(1278)

六月,梧桐川(今风鸣乡)木岱村张三八集众二万起事。元行省遣宣慰使伊奇哩率兵镇压。

青田起义军季文龙部攻克龙泉,城郭两千余户毁于战火。

(后)至元六年(1340)

六月,大雨,水涨入县城,深丈余。

十一月, 民饥,拨常平仓粮救济。

至正十一年(1351)

十一月,雷雹雨雪,十二月雨黑黍。

至正十二年(1352)

闽农民起义定攻龙泉八都。浙江副元帅镇处州石抹宜孙率兵星夜驰至龙泉,义军退走。

至正十三年(1353)

旱,歉收。十二月大雨雪。次年大饥。

至正十五年(1355)

六月二十日,青田潘惟贤起义军攻占龙泉,县达鲁花赤台宝忽丁携县印潜逃。章溢集乡兵围县城六日,起义军弃城撤走。

至正十七年(1357)

七月,红巾军由浦城、松溪攻龙泉,元参军胡深集乡兵拒于湖山。

九月,章溢拨私田一百五十亩,于八都玉峰山麓建龙渊义塾。

至正十九年(1359)

十一月,朱元璋部将胡大海攻克处州,龙泉县归之。

洪武二年(1369)

御史中丞章溢卒,葬于龙泉八都横溪桥头。弘治十五年(1502)墓被盗,朝廷续葬。

洪武三年(1370)

庆元县并入龙泉县,设巡检司于查田;十三年(1380)复置庆元县,巡检司撤。

洪武十年(1377)

正月十八日夜降黑雨,水色如墨汁。

正统元年(1436)

正统间,顾仕成在琉田(今大窑村)主青瓷窑。

正统八年(1443)

知县李善捐俸银购青砖,将城内数条卵石路基改为砖道。

正统十三年(1448)

十二月,叶希八率矿工起义军,攻克龙泉县城。

正统十四年(1449)

七月,矿工起义军陶得二别部攻龙泉,至济川桥,乡兵关闭南北桥门,桥上义军尽被害。

成化元年(1465)

林农广制松香。年贡松香七十斤十五两。造纸作坊遍布,年贡黄白纸五万三千七百九十六张。

成化八年(1472)

八月二十三日未时,城镇直街叶善增家起火,延烧二千余家及济川桥。

弘治三年(1490)

龙泉饥荒,饥民破官仓取粮,为首者遭杀害。

弘治六年(1493)

昂山崩。

正德四年(1509)

春夏大饥,民采榉树皮舂磨作饼充饥,食之多死。

正德八年(1513)

七月二十二日,县前店起火,延烧总铺谯楼(县衙前)、按察司、济川桥及民居二千家。

九月二十六日,崇因寺佛殿起火,毁寺房及五千斤重铜钟一口。

正德十一年(1516)

叶溥出资刊行叶子奇《草木子》。

嘉靖元年(1522)

二至四月初旬不雨,溪井皆竭。五月十五至十九日大雨,平地水漫一丈五尺,人畜死伤无算,留槎洲民居漂荡殆尽。

嘉靖二年(1523)

十月,修蒋溪堰

冬,于城东建籍桂社学,次年秋建成。

嘉靖三年(1524)

知县朱世忠捐俸置田二十亩,建仁山书院。

嘉靖四年(1525)

县人叶溥、李溥合辑《龙泉县志》。

嘉靖三十二年(1553)

大饥,县人吴文焕赈米三百石济饥民。

嘉靖三十八年(1559)

九月,戚继光至处州府招募矿工、农民从军,组建“戚家军”,龙泉丁壮踊跃应募。县民制“糖光饼”,欢送入伍士兵。

嘉靖四十年(1561)

闽广义军张琏部属三千余突入龙泉,据城六日。

隆庆元年(1567)

七月,处州矿工数百人集龙泉瞿源起义。处州知府李学礼发兵镇压,矿工散走。

万历二十六年(1598)

知县夏舜臣主修《龙泉县志》。

崇祯十四年(1641)

政和县张某与麻某聚众千余人起事。冬至日黎明破龙泉。知县刘明爽被缚。张、麻部据城一日夜,后撤走。

顺治三年(1646)

明督抚田仰、勋镇方国安溃兵散窜城乡大掠,民皆逃匿。

顺治四年(1647)

原明处州府推官王廷简(龙泉人)联合龙泉柯进春抗清。清遣刘登瀛部镇压,进春死,廷简被擒。

十一月初,程煌联合龙泉曹飞宇发动千余人起义,克龙泉城,达十天。处州参将陈元魁率部镇压,曹飞宇等退驻漈根安营扎寨。

顺治五年(1648)

二月,龙泉柳国柱等起义,屯西乡木岱口等处,陈元魁军镇压。

十月,朱匡明(青田人)、曹飞宇等屯龙(泉)遂(昌)边境。与清兵战,败。次月,冯生舜等扎龙泉西山(木岱一带),清兵进捕。

顺治六年(1649)

六月,龙泉李魁选据山抗清,遭清兵围困,被捕。

顺治八年(1651)

疏浚龙泉溪。

顺治十二年(1655)

胡世定、傅梦吁纂《龙泉县志》。

康熙十三年(1674)

五月,靖南王耿精忠部将徐尚朝攻陷龙泉,抢掠后,纵火焚东前街。十五年八月,清总兵李荣、陈世凯荡平徐尚朝部。

康熙二十五年(1686)

四月,大水,冲毁桥梁庐舍田禾无算。

康熙四十四年(1705)

是年前后,修蒋溪堰,疏云水渠。

康熙四十八年(1709)

闽起义军彭子英、董天福攻龙泉,乡兵对抗于道太,彭子英等退走遂昌。

康熙五十三年(1714)

夏大水,秋旱,次年大饥。

雍正三年(1725)

大饥。

雍正五年(1727)

县常平仓添建仓廒二十五间,每间储谷六百石,总合储谷一万五千石。

雍正九年(1731)

六月大水,夏大饥。

雍正十年(1732)

虫灾。县民柯国荣于济川桥施粥济饥民。十一年,续饥,县民汤云汉赈饥民半月。

乾隆元年(1736)

创立聚英讲堂。

乾隆十一年(1746)

建育婴堂。

乾隆十三年(1748)

铁匠郑义生在县城东街开设剑铺。

乾隆二十六年(1761)

建县丞署于安仁镇,至光绪十六年(1890)裁撤。

云水渠被民侵占,堙塞,知县苏遇龙亲自查勘得复,并督促浚通。

乾隆二十七年(1762)

重刊叶子奇《草木子》,有齐召南、苏遇龙序。并聘县学沈光厚重纂《龙泉县志》。于留槎洲建立留槎书院,勘出百念丘荒田为学田,并将渎田笏洲书院遗址地二亩五分供师食用。

乾隆三十年(1765)

建瀛亭于县衙前长堤上,左右为荷池,池各广七亩许,亭前为三思桥。同治元年改瀛亭为问心亭。

乾隆三十二年(1767)

在县署东建金鳌书院。

嘉庆十年(1805)

龙泉巨富李鹤堂捐银一万四千两,复建济川桥。移桥址留槎洲下,历时两年竣工。

嘉庆十一年(1806)

四月,秀才汤瑾出资独兴留槎洲上。自此,洲之阁不再合于桥上。

夏,大旱。

嘉庆二十一年(1816)

岁大荒。

嘉庆二十五年(1820)

小梅开设三和堂中药店,并附设药厂,制中成药。

道光元年(1821)

夏至后历四月不雨成旱灾。县城蔡云轩施粥济饥民。

道光三年(1823)

龙泉李澄捐银二千两,重建普济堂。

道光十三年(1833)

大旱,乡民来城觅食,饿死道旁者不计其数。

道光二十八年(1848)

岁歉收。

咸丰八年(1858)

六月十五日,太平军石镇吉部克龙泉,至七月十五日全部离境去浦城。

咸丰十一年(1861)

十一月,福建总兵林文察率师驻龙泉。

周老九、周六儿兄弟开设“万字号”剑铺。

同治二年(1863)

知县祝乡绅主持补刊乾隆二十七年《龙泉县志》。

同治三年(1864)

设厘卡,开征厘金。宣统二年(1910)升为厘金总卡。

同治七年(1868)

重修蒋溪堰及云水渠。十月开工,次年五月竣工,用钱三千缗(每缗1000文铜钱)。用石三千丈,用夫数百人,绵亘十余里,灌溉四千亩次。

同治十年(1871)

三月,集资疏浚龙泉溪滩。

光绪三年(1877)

知县顾国诏主修《龙泉县志》,次年刊行。

光绪十四年(1888)

城镇直街失火,全毁。

光绪十八年(1892)

建留槎精舍,招收诸生,知县毕诒策亲自讲课。

知县毕诒策督建城镇直街和东前街葫芦门防火墙。

光绪十九年(1893)

重建育婴堂,严禁溺女婴。

光绪二十一年(1895)

基督教由德籍传教士传入龙泉。

光绪二十八年(1902)

古董商收购古瓷,大窑村青瓷古窑址被掘破坏。

光绪三十年(1904)

日商天野静之等由上海来大窑村购出土青瓷。

夏至(六月十七)大水,水满城内与屋檐平,船可撑至清修寺边。

六月二十四日,龙泉始设代ban邮政分局(民信局)。

八月二十五日,外国传教士数人被处州双龙会龙泉分部会众驱逐,当夜乘船离境。

光绪三十一年(1905)

废书院,兴学堂,金鳌书院改为剑川学堂。其他书院、社学陆续改之。

徐杰、李为蛟、周传濂、李为麟,翁望甫、李有麟等考取官费留学日本。

光绪三十四年(1908)

创办私立毓英初等小学堂,为县第一所女子学堂。

宣统二年(1910)

福州南台太和药房老板(日商)行原始平至大窑村搜购古青瓷。嗣后,年必数次,连续十余年。

宣统三年(1911)

十一月廿五日,处州府城光复,成立处州军政分府,龙泉县属之。

设立县劝学总董。

德国SIEGER古堡瓷器的独特魅力


德国SIEGER古堡瓷器的瓷土均由陶土、石英加长石在窑中以1400摄氏度的高温烧结出来的(普通瓷器为800度),所以它的硬度非常高,曾美誉为“陶瓷中的钻石”。

SIEGER瓷器全部由德国富汝斯登堡——Furstenberg烧制而成。

富汝斯登堡是德国传统的极少数仍用手工制作瓷器的工厂,创立于1747年,以前曾为皇室烧制过各种瓷器。

SIEGER瓷器之所以称之为独一无二的收藏瓷器,还有两点均为其他瓷器厂无法比拟的。

1、能够把纯白瓷烧制的比骨瓷还要薄还要均匀细腻。

2、底部转折的R角几乎接近90度。加之由响誉欧洲的著名设计师SIEGER的设计,更显示出了瓷器的魅力。

德国SIEGER古堡瓷器许多系列均为限量生产,所以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由于全部的制作工艺为15个小时以上的烧制,后由有经验的艺人亲手绘上设计的彩图,加上金料(纯24K金箔),成为最后的成品。

因为是手工制作,不论多么的精细及完美,都可以从成品上看到手工的痕迹,这就是富汝斯登堡的独到之处,每一件精品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特色,我们也称之白色的金制品。

中国著名的茶具有哪些


目前中国的茶具主要有:

宜兴的紫砂壶

景德镇的茶具

唐山的骨瓷茶具

福建的德化瓷茶具

广东的潮州瓷茶具

瓷器茶具的品种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这些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页。

⑴青瓷茶具

以浙江生产的质量最好。早在东汉年间,已开始生产色泽纯正、透明发光的青瓷。晋代浙江的越窑、婺窑、瓯窑已具相当规模。宋代,作为当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已达到鼎盛时期,远销各地。明代,青瓷茶具更以其质地细腻,造型端庄,釉色青莹,纹样雅丽而蜚声中外。16世纪末,龙泉青瓷出口法国,轰动整个法兰西,人们用当时风靡欧洲的名剧《牧羊女》中的女主角雪拉同的美丽青袍与之相比,称龙泉青瓷为“雪拉同”,视为稀世珍品。当代,浙江龙泉青瓷茶具又有新的发展,不断有新产品问世。这种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众多优点外,因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有益汤色之美。不过,用它来冲泡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则易使茶汤失去本来面目,似有不足之处。

 ⑵白瓷茶具

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时,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具已“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唐朝白居易还作诗盛赞四川大邑生产的白瓷茶碗。元代,江西景德镇白瓷茶具已远销国外。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这种白釉茶具,适合冲泡各类茶叶。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装饰典雅,其外壁多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或缀以名人书法,又颇具艺术欣赏价值,所以,使用最为普遍。

⑶黑瓷茶具

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清,这是因为自宋代开始,饮茶方法已由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又为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度,以“鲜白”为先;二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和出现的迟早,以“盏无水痕”为上。时任三司使给事中的蔡襄,在他的《茶录》中就说得很明白:

“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而黑瓷茶具,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说的“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所以,宋代的黑瓷茶盏,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种。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都大量生产黑瓷茶具,成为黑瓷茶具的主要产地。黑瓷茶具的窑场中,建窑生产的“建盏”最为人称道。蔡襄《茶录》中这样说:“建安所造者……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建盏配方独特,在烧制过程中使釉面呈现兔毫条纹、鹧鸪斑点、日曜斑点,一旦茶汤入盏,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辉,增加了斗茶的情趣。明代开始,由于“烹点”之法与宋代不同,黑瓷建盏“似不宜用”,仅作为“以备一种”而已。

⑷彩瓷茶具

彩色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青花瓷茶具,其实是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瓷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涂上一层透明釉,尔后在窑内经1300℃左右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器具。

然而,对“青花”色泽中“青”的理解,古今亦有所不同。古人将黑、蓝、青、绿等诸色统称为“青”,故“青花”的含义比今人要广。它的特点是:

花纹蓝白相映成趣,有赏心悦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华而不艳之力。加之彩料之上涂釉,显得滋润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直到元代中后期,青花瓷茶具才开始成批生产,特别是景德镇,成了我国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产地。由于青花瓷茶具绘画工艺水平高,特别是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运用在瓷器上,因此这也可以说是元代绘画的一大成就。元代以后除景德镇生产青花茶具外,云南的玉溪、建水,浙江的江山等地也有少量青花瓷茶具生产,但无论是釉色、胎质,还是纹饰、画技,都不能与同时期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茶具相比。明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茶具,诸如茶壶、茶盅、茶盏,花色品种越来越多,质量愈来愈精,无论是器形、造型、纹饰等都冠绝全国,成为其它生产青花茶具窑场模仿的对象,清代,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青花瓷茶具在古陶瓷发展史上,又进入了一个历史高峰,它超越前朝,影响后代。康熙年间烧制的青花瓷器具,更是史称“清代之最”。

综观明、清时期,由于制瓷技术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对外出口扩大,以及饮茶方法改变,都促使青花茶具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当时除景德镇生产青花茶具外,较有影响的还有江西的吉安、乐平,广东的潮州、揭阳、博罗,云南的玉溪,四川的会理,福建的德化、安溪等地。此外,全国还有许多地方生产“土青花”茶具,在一定区域内,供民间饮茶使用。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丽水


蓓蕾挂枝头,花开满园闹处州。对于有着1400多年建州历史的丽水而言,民间艺术宝藏,种类繁多且弥足珍贵。“艺术之乡”的桂冠,戴在丽水的头上再合适不过了。8月中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丽水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丽水毫无争议地成为全国第一个综合性、地级市级别的“艺术之乡”。

翻开丽水民间艺术的珍贵画卷,丰富程度让人惊喜。其中有以“丽水三宝”为代表的民间工艺美术;有以被称为“戏剧活化石”松阳高腔和丽水鼓词为代表的民间戏曲和曲艺;有以处州古廊桥为代表的民间古建筑艺术;有以青田鱼灯舞、畲族稳凳等为代表的民间舞蹈和杂技;有以畲族三月三歌会等为代表的民间习俗;还有以刘基、仙都传说等为代表的历史名人和传说。

龙泉宝剑,名扬天下。“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万里横戈探虎,三杯拔剑舞龙泉”,不知不觉,龙泉早已成为宝剑的代名词。相传春秋末期,铸剑大师欧冶子遍访江南名山大川寻找铸剑佳地,最终在龙泉秦溪山下铸成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名剑。龙泉铸剑用材讲究,良工锻炼,工艺独特。以锋刃锐利、寒光逼人、刚柔并寓、纹饰巧致四大特色著称。欧冶子开创的龙泉宝剑传统技艺,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及社会作用,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史上有重要影响,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

在我国历史上,属龙泉青瓷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龙泉青瓷起始于南朝。宋代,龙泉的哥窑为全国五大名窑之一,弟窑被誉为青瓷民窑之巨掌。“哥窑”产品釉面布满纹片,胎色灰黑,古朴而庄重。“弟窑”产品釉面无纹片,胎白或底色呈朱红,青润如玉,莹澈剔透。龙泉青瓷的烧制工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为我国瓷器制作技术提供了丰富经验。

“国宝”青田石雕最早问世于魏晋时期,以青田本地所产的蜡石为原料,精细雕琢成为名贵的工艺品。如今,青田石雕早已名闻世界。其石材质地细润,脆软相宜,色彩丰富,花纹奇特,其中以灯光冻石最为名贵,价等黄金。青田石雕因材施艺,因色取俏,造型新颖,层次丰富,形象逼真,为石雕艺术之奇葩。

东方陶瓷艺术瑰宝之一的遂昌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的艺术,具有胎质细腻、精雕细镂、纯朴庄重、无釉无彩、古色古香的特色。缙云河阳剪纸工艺精巧,带有浓郁的江南风格,在全国剪纸艺苑中独树一帜。字串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