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 导航 >

古瓷收藏的一要三不要

古瓷收藏的一要三不要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古代瓷器收藏 全瓷的瓷砖

2020-10-22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爱好者甚多。可火爆的市场、高额的利润,致使大量的仿品流入市场。赝品越仿越真,档次越仿越高,做旧手法越做越到家,搞得一些专家们也真伪难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避免收藏一些假古瓷呢?这就需要注意以下一要三不要:

要长些陶瓷学问。我国的陈设艺术陶瓷,分陶和瓷两大类。陶主要产地有以紫砂壶和花盆著称的陶都江苏宜兴,有以陶塑人物和动物造型见长的广东石湾,还有生产唐三彩的河南洛阳,生产黑釉陶罐的山西浑源,生产刻花陶器的四川荣昌等;瓷主要产地有以生产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四大传统名瓷的瓷都江西景德镇,有以釉下五彩装饰美术瓷而闻名的湖南醴陵,有生产雨点釉和发展刻瓷艺术的山东淄博,生产花釉和象牙瓷的河北邯郸,生产白瓷的福建德化,生产青瓷的浙江龙泉,生产釉上彩花瓷的广东潮州,生产仿南宋官窑艺术瓷的浙江萧山等。陈设艺术瓷作为商品,价格并非越高越好,这需要认真加以鉴别,比如釉下彩和青花,要看画功是否熟练、清晰,色泽是否莹润、透明,釉下装饰注重工笔式写意,必须是手工绘制,不是印花、贴花,而且颜色要光亮。对陈设艺术陶瓷的选购,既要看整体效果,也要仔细察看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釉面是否光洁,色度有无异样。选购陈设艺术陶瓷要在白天光线好的地方,灯光往往会出误差,对瓷质可轻轻弹叩,听声音是否清脆响亮,沙哑声音有裂纹的,再好看也不值钱,而且有裂纹的陶器不易保存。

一不要总想从旧货古玩市场买到珍稀名瓷。珍贵古瓷相当少,很早以前便受到人们的珍视,如官窑、汝窑、哥窑这些珍品瓷器,目前国内外的存世量几乎都有数可查,因其十分珍贵,即使皇家也不易得之。如元青花瓷在元代烧造较少,当时烧制元青花用进口青料,成本是很昂贵的,民间能用得起这种高档瓷器的为数甚少,主要是祭祀用器,因此遗存及少。但元青花在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认识以来,声名远播,人人皆知其珍稀名贵,即便地摊小贩亦知其贵重。若能轻易廉价买到元青花,实属可疑,当慎之又慎。

二不要受古瓷鉴定理论书的误导。收藏者往往依照古瓷鉴定理论书中的特征,按图索骥,往赝品上凑。目前,有些理论专著是研究我国瓷器艺术成就和历史的,书中的论述对象往往选择最能代表当时成就的名品。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多,仿伪者往往依据这些资料描述的特征和图片进行仿制。在民间收藏活动中,一辈子也难碰上一件珍品,所以这些书籍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各时期的制瓷成就和代表名品,于实际收藏活动的指导意义并不太大。但是,市面上的仿品却有很多特征与书本上相符,如果按图索骥,便最容易上当。再有一种情形便是一些作者迎合兴起的收藏热,编辑出版一些指导购藏的图录,常常为了给书本增色,便不惜抄录一些根本不可能在民间流传或世上交易的珍品图片,随意地标上参考价格,使人产生这些珍品曾在市面上出现而被廉价购走的错觉。

三不要把收藏定位放得太高。对所处地区正常可能收藏的瓷器品种缺乏认识,不从实际出发确定收藏品位,这是许多爱好者的通病。对那些有收藏价值又有条件买到的古瓷不屑一顾,只想买那些没有可能出现的珍品瓷器,正好跌入制售赝品者的圈套。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收藏定位观,主观上便拉开了接触珍品的距离。

总之,收藏者要多与同好收藏的人士交流切磋心得体会,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还应该多看真品,从真品入手再结合书本知识,才能形成经验。只有在收藏中学习鉴赏,鉴赏中指导收藏,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提高。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古玩收藏三不易


收藏古玩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它不是单纯的买或卖,更不是有钱就能够玩。涉足古玩必须具备综合性的文化素质,要基本了解历史文化,但看书学习只是从理论上简单了解一些古董的名称、年代、用途,不经过实际收藏是绝对学不会的。

涉足古玩唯一的方法是经行家指导入门,然后经过自身的反复实践,经过失败、总结、再失败、再总结的过程,才能够逐步成熟。

一难:找入门老师难

在古玩领域中,古玩商人看的多、经手多、买的卖的多。在长期的买卖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古玩界中鉴别眼力最好的群体。但是一般内行的商家第一不给别人鉴定,第二不教不带学生,这便给刚入门或者寻找老师学习收藏的人,造成一定的难度。虽然没有行家或老师引导也能够逐步入门,但是所付出的时间和经济代价是十分高昂的,不可避免要走很多弯路。

由于没有学习和确认真古玩的机会,很多初入者只能在地摊市场中进行实践,而地摊市场大部分是伪品。这种没有针对性和目的的实践永远也不会真正地帮助您进入收藏领域。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必须能够找到实实在在看到古董真品的机会,并且进行认真的考查和识别,从而掌握真品的特征。要想能够看到真品,除了馆藏实物,便是通过行家或商家手中来了解古董真品。但对初进入收藏领域的人,更分不清哪些人是真正的行家,哪些人是假行家。

二难:鉴别真假难

前辈们经常讲,认识古玩要有悟性,有了悟性一点即通,没有悟性一辈子也不入门。悟性实际上指的是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如果具备了综合素质,当行家讲解时便能很快理解。特别是对古董的真伪鉴别,如果从实质上认识真伪古董就必须懂得材料学、工艺学以及其他科技领域的基本常识。也许你会说,古玩领域也有很多人没有文化,几年后也懂得古玩了。实际上这部分人是通过多年的实践从感觉意识方面掌握了一些辨伪要领,只能识别而不能解释,也只能凭经验大概进行真伪判断。能够做到辨伪是依靠文化、依靠科技理论所产生的悟性。

古玩难在它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在民间流散和市场中,从来没见过的各种稀奇古怪的古董太多了。有的博物馆没有、资料中都没有记载,因此没有对照物,也不知何时、何地出土,这类古董很难论证。

三难:保持良好心态难

对于古玩商和收藏者来说最难控制的是心态。高超的行家都不可避免地打眼看错,但是有些行家打眼不是技术问题,并不是不懂得真假,而是当时的心态不正确。这种不正确心态的表现主要是:看到好、少、精、奇、绝的古董不冷静,出于爱好,看到好的便容易欣喜若狂,失去自制力。

其次,从经济利益出发,认为此古董是能够赚大钱的,从而失去理智,利欲熏心,而事后心态逐渐平和以后发现当时没有做到仔细考查,买到了伪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收藏者是比较难的。

古瓷的收藏鉴赏


北宋钧窑玫瑰紫釉鼓钉水仙盆(口沿有修) 此盘浅腹,口底均敛,三云头形足,口沿下和底处各环列一圈鼓钉纹。器表为玫瑰紫釉交融,器内有天青色釉,并分布着几条明显的蚯蚓走泥纹。鼓钉下垂釉相交融,给人以流动感,增添了器物的艺术魅力。底为酱釉,并刻有数字“八”,表明它是同套器物中的第八件。钧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由于其创造性地烧制成功了铜红釉,铸造了钧窑瓷的特色。此件为官钧的代表精品。

灿烂辉煌的瓷器是中国人在世界文明史上书写的又一奇迹,然而,由于其易碎,故传世的作品并不是很多,精品更是屈指可数。今天,拥有一件绝世瓷器已成为全球藏家的梦想。甘肃虽贵为文物大省,但是瓷器却并非我们的强项牞至今出土或传世的精品瓷器寥寥无几,广大钟爱瓷器的藏家因此每每只能空叹奈何。幸运的是,通过省收藏者协会会长鲍建和先生的介绍,记者在兰州的一些藏家手中发现了一些可谓价值连城的瓷器,在此推出,以飨好家。

清乾隆青花粉彩山水人物纹瓶 “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撇口,束颈,溜肩,圆腹下敛,圈足。颈部及足部绘青花缠枝花卉纹,腹部绘青绿山水,笔法自然,山水景色秀丽怡人。青花粉彩是乾隆时期借斗彩的装饰方法,用粉彩色料代替五彩色,形成了青花设定轮廓,以粉彩涂染点缀装饰的新品种。

体端庄稳重中见秀美。小口,宽唇平折,颈部细短,丰肩,鼓腹,下腹内收至中部,通体以弦纹装饰。釉色青翠,晶莹滋润。“梅子青”为龙泉窑中最好的釉色,烧制不易,因而此器十分珍贵。

明宣德鱼子蓝釉莲瓣梨行壶(缺盖、底有崩)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地口,圆腹,卧足,腹一侧有直流,另一侧为执。通体施鱼子蓝釉,釉色纯如宝石蓝般,均匀圆润,有玻璃光泽,胎质白细坚致,腹部饰几组凸起梨形装饰,造型古朴庄重。

瓷器收藏炙手可热

瀚陇拍卖公司的鲍小姐告诉记者,随着艺术品收藏的升温,近年来中国瓷器在国际国内大型拍卖会上屡创天价。自2005年7月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在伦敦克里斯蒂创下2.67亿元人民币的中国艺术品拍卖最高价后,2005年10月,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在香港苏富比成功拍出,成交价达1.15亿港币,创造了清代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也是艺术品在亚洲拍卖的最高价。今年6月5日,在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粉彩八仙过海图盘口瓶以5280万元成交,创造了中国国内瓷器拍卖的最高纪录。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瓷器本身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它的稀有。瓷器不易保藏,所以古瓷器传至今日且保存完好者本就不多,精品更是屈指可数。因而每当有精品被公开拍卖时,引起无数藏家的围抢也就不足为奇了。

瓷器发展简史

“初创于商代、真正创制于东汉时期的中国瓷器,是中国人为世界文明史的又一重要贡献。”省博物馆的王琦向记者介绍道,“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高度成熟;宋代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各具特色,创造了我国瓷器史上的第一个辉煌;经过元瓷的过渡后,瓷器步入了下一个辉煌,即明清时代。明代形成了几乎是景德镇一枝独秀的局面,以代表了釉下彩发展的最高阶段的青花为最主要的产品,制作出了驰名中外的洪武青花。清代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都超过前代,加之大多皇帝独好古风,所以制作了大量的前朝仿制品。我国的陶瓷业至今仍兴盛不衰,质高形美,其中比较著名的陶瓷产区有江西景德镇等。”

专家鉴伪

历代仿制、伪造瓷器之风之所以盛行,一为赏古悦旧,一为利之所趋。本报特约专家王琦为我们介绍了几种常用的作伪手法及实用的辨伪窍门,望能对广大藏家有所帮助。

作伪方法

整器作伪即后人根据前代的某一器物,照样或照文献的记型造假。为使所仿之器更酷肖真品,往往采用烟嚣、茶水煮、假出土、复窑等手法。

部分作伪指器物的部分是后补或后配的。后补的有补缺、补釉。后配的有配腿、配手、插头、安把、镶流嘴等。此类伪品只要仔细观察就能找出其破绽。因为,原来的器形或釉色与修补后的多少是有差别的。

后加款即在原无款的器物上加款,具体方法有:一种是在原无款的旧器或新仿器上加刻、加书稀有年号款。还有一种是将原无款或有款但损坏或普通款的器底旋切下来,换嵌上带真款的同类或别类器的款。这种方法民国时较流行,且技术也很高明。

后加彩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作伪手法。一是在旧器脱釉后加刻暗花,施釉后再上彩。二是将旧器改造成新品种。

辨伪常用的基本方法

分类法即将各时代的同类器(包括相同器形、相同纹饰题材)理成发展序列,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再找出其不同点,来摸索它们的发展规律和各时期的特征。

比较法主要是利用考古发掘出来的、有地层年代的器物作为标准器物,将所需鉴定、辨伪的器物与之比较,从而得出鉴别的结论。

鉴别法即利用同时代的同类器或不同类器上的时代特征来对照、比较所需鉴别的器物,从而得出综合鉴别的比较合理的结论。“辨其色泽,度其厚薄,审其片纹,观其气泡,也要用手摩,以别粗细,用手扣敲以察音响”。这也是鉴定通用的手段。

高古瓷的收藏鉴定


高古瓷收藏鉴定随着瓷器收藏投资热而成为主流收藏产品,历届拍卖公司都有高古瓷的踪影, 高古瓷是明代以上瓷器的俗称,大多是出土瓷器(少部分为传世瓷器)。相对于高古瓷者为近古瓷近段时间高古瓷成为收藏热门,但市场上高古瓷真赝混杂,高古瓷的高仿品也早已出现。

判断高古瓷真赝与判断传世近古瓷有共同原理,更有其特有专门的鉴定方法。鉴定这类瓷器需把握如下几点原则:

1、不听故事直面器物原则。(有关这方面的神秘故事不少,可不理睬它)

2、“土古”(各类出土痕迹和特征)必具原则。

3、怪异必慎原则。(有的造型、纹饰怪异,不符古陶瓷造型装饰规律;有的附着物为出土器物所罕见)

4、造型纹饰不同步必赝原则。

5、局部新旧不同步必赝原则。

6、水土咬蚀、沁色、破损无规律必赝原则。

古瓷器收藏:古瓷值得收藏的原因有哪些


古瓷器作为承载中华民族历史血脉之传承的文物古玩之一,收藏古瓷器,起码是对祖先们历史遗物的尊重,并且通过古瓷器收藏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到历史的存在。那么,古瓷值得收藏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则古瓷因古而值得收藏。古瓷,是我国先民的发明和创造,中国(China)也是因“瓷”而得名,所以,古瓷是珍贵的历史文物,他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实物载体,它既有极为重要的文物研究价值,更有极为难得的收藏价值。

二则古瓷因美而值得收藏。古瓷是重要的古代艺术品,艺术品的灵魂是美。一件真正的古瓷,一定是光彩四溢、美轮美奂的,美得让人震惊、美得让人窒息,并且无论时光怎么流逝,凝聚在古瓷之上的美都是永恒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古瓷的美会愈加珍贵、尤为难得。

三则古瓷因“钱”景美好而值得收藏。投资也好,收藏也罢,都有一个“钱”景问题。由于我国的艺术品市场以及与之相连的文化支柱产业都在建设之中,随着文交所的建立,古代艺术品将迎来资产化的发展前景,将来古瓷既可以上市,象股票一样发行,又可以如其它资产那样用于银行信贷等等,可以预言,不久的将来,拥有古代艺术品特别是收藏古瓷的,将是财富最多的人群。

四、古瓷收藏千载难逢

当今的古瓷收藏,正处在群雄逐鹿的“春秋战国”时代。

古瓷残片的收藏误区


在古玩市场上,常见有许多古瓷残片堆放在一起,无人问津。看着它们被冷落的样子,笔者心里真不是滋味!收藏界有句老话叫做“古瓷毛边不值钱”。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和误导:古瓷残片不仅不是废物,而且还大有收藏价值!

古瓷收藏是一个大门类,很多人趋之若鹜。在古瓷收藏界早年间流行一句话:“古瓷毛边不值钱”。这说明古瓷收藏讲求完整美——不仅注重瓷器的“大开门”,更讲究瓷器的完整性。一件完整的古瓷,如果某一处有了残缺,哪怕一点点,那么它的身价就会大打折扣。在这种“古瓷毛边不值钱”理论的指导下,很多收藏者对古瓷残片不屑一顾,甚至视为垃圾、废品,更不要说投资收藏了。

那么,古瓷残片真的没有收藏价值了吗?笔者认为这绝对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首先,古瓷残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我们搞收藏,不单纯是为了“一夜暴富”,追求收藏品的最大利润化。更重要的是为了传承文化,弘扬文明,扩充知识,陶冶性情。所以在搞收藏时,不要把全部注意力放在藏品的回报率上。古瓷残片本身承载着大量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我们可以从古瓷残片残存的图案、文字、色彩、胎釉、开片等方面和细节上,管窥到某一段历史的资料信息、社会综合文化信息,从而收到“一叶知秋”、“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时下,国内外有很多书画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正是从古瓷残片中来探寻、学习、体悟、揣摩古代社会文化、绘画技法、历史信息和书法的艺术魅力的,更不要说当代陶瓷专家从古瓷残片中学习古代陶瓷技术了!

其次,古瓷残片是收藏爱好者最廉价的教学实物。对于古瓷收藏者来说,光掌握理论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实物来验证,而实物教学效果往往高于理论的输导。古瓷残片因承载了一定的综合信息和文化元素,因此对于瓷器收藏爱好者来说,它是一部绝好的实物教材!时下,有许多瓷器收藏爱好者在学习古瓷方面的知识时,一般都到博物馆去隔着玻璃看展出的实物。这种学习方法远没有手里把玩着残瓷,面对面地学习来得那么直接、效果更明显、看得更真切!因此作为一种实物教材,古瓷残片的作用非常之大,不可小视!

另外,古瓷残片中保留着一种残缺的美。很多残片中保留着精美的艺术欣赏价值,可谓残而不失其美。美学讲究美是完整美与残缺美的统一,残缺,有时本身就是一种美!比如我们熟知的女神维纳斯雕像和秦始皇兵马俑。这些东西虽然有残缺,但仍然给人一种美的震撼和享受!收藏爱好者甚至能从古瓷残片的片段来想象出或者推衍出整个瓷器的完美和艺术美感。有些古瓷残片中,还保留着古代瓷器美的瞬间和最美的细节。能淘到这样的藏品,对于藏家来说,实在是一桩幸事!

同时,古瓷残片中还保留着珍贵的文物价值。有些古瓷残片虽然残破不成完器,但其某个细节却依然保留着历史文物的价值,可谓残而不失其珍!北京故宫博物馆中,就收藏着一件由古瓷残片拼接组合起来的“清康熙五彩仕女婴戏盆”,尽管它是残片的组合,但因其在康熙五彩器型中极具典型性,而全世界仅存这一个,所以其可谓价值连城!

最后一点,古瓷残片残而不失其价。古瓷残片不可再生,且存世量也有限,而且它本身还具有一个“古”字,这就决定了它未来的身价肯定会扬高的。所谓物以稀为贵,当古瓷残片从人们的视野中逐渐稀少甚至消失时,那时的它们,就已经成了一种求之不得的历史文物!因此,现在趁古瓷残片本身还没有凝聚太多的金钱光环时,收藏一些古瓷残片,保留它们淳朴的艺术本质、历史信息、文化元素,是收藏智者当所为也。

收藏古陶瓷注意三陷阱


由深圳商报文化广场、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深圳市收藏协会联合举办的免费文物鉴定会,近日在罗湖创意文化广场举办了今年的第二场,收藏者济济一堂,请求专家们为自己的藏品评判。为满足收藏者求知的需求,鉴定会结束之后,又推出专家讲座,古陶瓷学者、深圳市文管办副主任刘涛主讲。讲座之后刘涛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收藏陷阱一:

假证书

记者:由这次鉴定会,再由此推及两年来已经举办的20余场免费文物鉴定,我们有一个大体的印象:收藏者拿来鉴定的瓷器,好坏且不论,但赝品充斥,真品非常之少。深圳市场上陶瓷假货大体占多大比例?请给我们介绍一下市场概况。

刘涛:你说的正是我们大家所共同关心的。和其他一线城市一样,深圳市场上假货也很多,粗略估计吧,不一定准确,仿制的瓷器,应该在90%以上。所以收藏者买货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再仔细,掂量再掂量,最好请真正的高手把关,一件东西研究明白了,研究透了,一点疑问也没有了(若有些许疑问,就要马上收手,因为高人可以帮你指出其他疑问),才可以付钱。这些年来,买假上当的人不少,有个别人投入几百万、上千万的资金,买来一些几乎没有价值的瓷器仿品,我们从这些场免费文物鉴定会上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当然深圳的商家里面,有极个别的人懂行、懂货、懂道德,专门经营真品,“价格也许贵了点、高了点,但是真东西”。陶瓷知识深厚的商人少之又少,加之商人的性格是要谋利的,即便国外的商人也是如此,所以我说的商人毕竟是极少数。随着陶瓷知识的普及、道德标准的提升、市场的净化等等,期望若干年后,这样的商人逐渐增多起来,那将是收藏者的福音。

记者:有藏家在鉴定会上不但拿出自己的藏品,甚至还拿出藏品附带的鉴定证书,这种情况下,你们应该怎么评判?

刘涛:我们还是要先看藏品,然后再看你说到的“证书”。这种情况在鉴定会上我们也遇到过,几乎每次鉴定的结果是:藏品是假的,鉴定证书是伪专家出的,这很叫人痛心。目前,有些伪专家无才也无信,游弋于全国各大城市,以营利为目的,到处开“鉴定会”,随意地给假货开“真品鉴定书”,深圳也来过几拨,越发地扰乱了我们的市场。对于前面所介绍的市场赝品横行还有这种假证书现象,我们市里相关部门做了许多治理工作,文体旅游局下设的文化执法大队也下了不少功夫,但工作难度很大,收效甚微,因为在文物收藏方面几乎无法可依。这在全国各地是共通的。尽管现行《文物保护法》里有“文物收藏”章,但几乎没有操作性,文物要不要仿制、制假售假要不要惩处、鉴定失误者要不要承担法律和经济责任等方面的问题,都没有严格的界定。这就要求《文物保护法》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要求人大立法实践方面开展深入一步的工作。

收藏陷阱二:

海外“回流”

记者:我们注意到,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繁荣,流失海外的文物开始回归,感到回归的势头正盛。那么,为确保不上当,我们的藏家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多购进文物?

刘涛:你说的情况是属实的,文物确实在回流,尤其是海外大型拍卖会上,总能见到中国藏家的身影,他们也确实回流了不少好东西。而且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非常正规的文物回流将成为越来越强的趋势。但作为普通收藏者、投资者来说,一定不要走进误区,不要认为从海外回流的东西就基本靠得住。

随便举点例子吧,深圳有夫妇俩在法国生活多年,他们回国时带回两大皮箱的中国“古瓷器”,并请求我们上门去给鉴定一下,鉴定的结果全是假货;再比如,我们出差到德国柏林进行文化交流,到当地很著名的东方艺术博物馆参观,主人请我们到库房里面去看,库房里面积存着不少仿制的古陶瓷。我们当然不便指出来,可库房的德方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成批的好东西,是我国驻北京的某外交官在北京淘来的,离任回德时带了回来,全部捐给了我们博物馆。”由这样的事例可以想见,收藏者从海外淘货也要谨慎,因为国外也不是防假的避风港,假货有可能流到国外,在国外的假货也可能再流回来。

收藏陷阱三:

《图录》上珍品的仿造

记者:对陶瓷真伪的鉴别是很不容易的,这其中有没有什么诀窍?

刘涛:我这里不敢说诀窍,只敢说必须深入持久地学习,学习陶瓷史,懂一点考古学和鉴赏知识,还要拜高人为师,多看真东西,多看古瓷片的标本,也多看假东西,然后才可以谈所谓的诀窍,才可以断时代、识窑口、辨真伪、估价值。我这里引用著名古陶瓷学者、著名收藏家刘新园先生精彩的观点,给收藏家们作参考。他这样说的,“唐瓷看形,宋瓷看釉,元青花看画,明清瓷看染”,也就是唐瓷要看它形体方面的神韵,宋瓷要看表面釉色的靓丽,元青花瓷器看画图的古朴,明清瓷器看颜色的点染,四个不同年代的瓷器,都有各自的特点。如果器物从形、釉、画、色方面脱离了自己的那个时代,那么这样的器物基本可判定为不是真货。

记者:瓷器的造假都有什么方法?请给我们介绍一下。

刘涛:关于瓷器造假的事情,如用强酸去火气、新瓷器上泥回烧、打磨做旧等等,现在媒体上已经有了许多揭露,藏家们可以多学长长见识,我这里跟你谈谈我鉴定时所亲身经历的。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汝窑三足盘”,因为其中的一足折断了,就把另外两足去掉了一部分,让三足整齐,三足的足底又都分别打平,故宫博物馆出版的《图录》上就有这“短腿”的汝窑三足盘。造假者不知内幕,就按照《图录》上的“短腿”汝窑三足盘大批量地仿制,我在深圳就见过这样短腿的家伙不下几十件,件件相同。凡是见到这样短腿的家伙,我都定它为仿制品,你的“汝窑”怎么就这样巧:腿的尺寸跟人家的一样短,一样地断过一条腿后,把三腿打磨齐?

一个老者拿出一对元青花象耳瓶给我看,说是出土于江西景德镇,自报价值5000万元。如果是真品,我认为这个价格不止,可遗憾的是假的,“出土于景德镇”那也是编出来的故事。因为这两件东西和现藏于英国某大博物馆的“至正十一年”款的青花象耳瓶是一模一样,是照着人家仿制的。仿制者不知道这对在英国的瓶子的耳朵各有圆环,圆环太脆,都掉了,至今在原来套环的部分还有缺釉的痕迹。你拿给我看的东西既无环,又不缺釉,其他地方完全一样,不是仿制又能是什么呢?所以我认为,辨假识假,除了学问根底而外,就是要有丰富的阅历,看的要多。

浅谈高古瓷的收藏之道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窑一片”,这句在收藏圈内流传了数百年的名言,说明了宋瓷在中国收藏界中的地位。进入21世纪以来,以唐宋为代表的高古瓷,在收藏市场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5年前买的耀州窑、磁州窑等瓷器,如今已经涨价至少10倍以上,高古瓷到底魅力何在?本刊记者走访了著名瓷器鉴定家、古道美术馆馆长宋涛。

何谓“高古瓷”,或许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答案。在市场上,有人将“高古瓷”划定为宋元朝,有人将它定为宋朝以前,还有人将唐宋时期烧成的瓷器列为“高古瓷”。不过,无论怎么划分,它往往是相对于明清瓷器而言。由于年代久远,不少“高古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比如宋时的汝窑瓷。目前,汝窑传世品仅60余件,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24件,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17件,上海博物馆收藏8件,英国戴维特基金收藏7件,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收藏7件,美国圣路易美术馆收藏1件,天津博物馆收藏1件,另有3件在私人手中。也就是说,全世界现存的汝窑数量十分有限,而且绝大多数在博物馆中。

高古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它跨度年限大,是中国陶瓷史上辉煌的一页,重要的一环。郭沫若曾说过,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新发现的窑址或者瓷片都有可能填补陶瓷史上的一项空白,世界上绝大部分博物馆,都没有一套系统的、完整的中国高古瓷的收藏,这也就是说,博物馆需要高古瓷去添补。陶瓷是时代的产物,高古瓷的研究,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的生产工艺及历史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艺术的角度看,高古瓷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含蓄、内敛的美,它不像明清瓷器通过图案色彩等直观元素去表现美感。高古瓷的艺术美感是超越了工艺的美感。它散发出一种不可抗拒的美丽和诱惑。就拿宋代的青瓷来说,单一的釉色,朴素的质感,它并不张扬华丽,体现出的却是内在的美,体现出宋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意境,是能让人深思、感叹的美。这种内在、含蓄的美相比直观上的美,更让人回味无穷。而高古瓷这种含蓄、内敛的美感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价值的,含蓄而不尚外露,自然而不尚雕琢,质朴而不尚奢华,和谐而不尚冲突。

高古瓷的收藏门槛要高于明清瓷器,对藏家的专业知识、眼界、经验的要求也更高。在学术界,高古瓷的研究远不如明清瓷发达,即便是钧窑这样的品种,很多传世器的断代也存在一些疑问和争论。例如,有些明代的官钧前些年被某些顶尖拍卖行当作宋钧拍卖。钧窑自宋代兴盛于河南以来,不但皇家烧造,民间也烧造,绵延数百年,窑口遍布全国各地。如果想收藏钧窑瓷器,必然要对这数百年全国各地的窑口进行一番研究,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但是,收藏高古瓷的乐趣,也不是收藏明清瓷可以比拟的。赏玩新瓷者,总是先被新瓷上的彩绘图案所吸引,当藏家赏玩到元明清青花之后,就会感觉到明清官窑、民窑彩瓷太喧闹,即青花比五彩、粉彩、斗彩清静。而当藏家赏玩到宋五大名窑、宋龙泉窑、耀州窑青瓷、宋建窑、吉州窑里瓷、唐三彩、三国魏晋越窑青瓷之后,你又会感觉到宋代及以前的单色釉青瓷、白瓷、黑瓷,比元明清青花深沉,唐三彩恢弘的造型和浓烈的颜色,远比明清瓷更具吸引力。

在高古瓷中,特别是北宋汝官窑在国际拍卖场上极为罕见,1992年苏富比拍卖行在纽约的一次拍卖会上一件直径仅8厘米的汝窑小盘曾以154万美元成交。宋瓷本身存世的数量就很少,进入市场中的数量就更少。2005年9月21日在纽约苏富比的“白马轩藏中国陶瓷专拍”推出了55件白马轩主人收藏的唐宋陶瓷名品。这也是近年来中国陶瓷市场出现宋瓷拍品最多的一次。这样的专拍可以使宋瓷市场的透明度加大,提高宋瓷的市场地位。

进入2008年后,高古瓷的价格更是一路上扬。在2008年纽约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件五代北宋时期的耀州窑刻牡丹花纹水注以18.1万美元的价格成交。3月19日纽约佳士得推出的一件宋代龙泉窑青瓷双耳瓶以228.1万美元成交,这是迄今所知全球范围内成交价格最高的龙泉瓷,一举打破了龙泉瓷器拍卖成交的千万元大关。国内在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一件南宋官窑青瓷粉青釉纸槌瓶以6752.75万港元落槌,拍出了全球范围内宋瓷的最高成交价。

宋瓷精品的天价成交,得益于其存世量的稀少。以汝窑瓷为例,有不少专家认为,目前汝窑传世品仅60余件,其中台北故宫收藏24件,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17件,上海博物馆收藏8件,英国戴维特基金会藏有7件,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1件,美国圣路易美术馆1件,天津博物馆1件,另有两三件在私人手中收藏。也许除上述之外,还有其他汝窑瓷器存世,但数量也多不到哪里去。稀缺性,决定了以宋瓷为代表的高古瓷未来的升值潜力,在这个市场尚未全面启动之前出手,是百年难遇的良机。

古瓷收藏:工薪阶层如何收藏古瓷器?


南宋哥窑轮花碗

开片即是瓷器釉面出现裂纹的现象。

原因是胎釉膨胀系数不同,在冷却过程中收缩率也有差异,形成开片,宋以前为缺陷,但从宋哥窑后变成装饰也成特点。

古往今来,热爱收藏者甚多,除皇族豪门、大家富户能以权势和金钱广受天下珍物,堆起个藏家名声者外,民间事业有成者甚少,有宋以降,每个朝代注明者屈指可数。究其原因,除经济实力不足外,亦与其文化底蕴、鉴藏眼力、选藏目光以及收藏方法等方面的缺陷有关。每个收藏爱好者从事收藏活动的主客观条件都是不相同的,其成功度没有可比性,不能以同一水平评判不同人收藏活动的成功与否。经济实力雄厚者能财大气粗的再木槌上竞拍到明清官窑瓷器固然可贺,但“瓷片族”从工地挖掘机下抢救出来一件古瓷失传残器的意义和价值绝不比前者逊色。道理很简单,明清官窑器只要上拍,有钱就能竞争到手,而虽残犹珍的古瓷孤品,之恩那个靠机遇和眼力获得,金钱是毫无价值和作用的。一般来说,要在收藏活动中取得与自身主客观条件相适应的成功,要重视解决好以下方面的问题:

严格鉴定,保证真品。仿品、赝品、伪品可买,但只能作为明知其假而购来用于对比研究,以提高鉴识能力为目的。如果由于鉴定水平的地下或鉴定态度的草率而使仿、赝、伪品错被收藏,混杂于真器之列,那就是收藏上的失败。因此,在古瓷金顶上“宁严勿宽,不存侥幸”:“宁肯失之,不可草率”应是工薪大众收藏爱好者坚持的原则和信条,因为这类藏友们的经济能力决定了我们“失败不起”!

藏研结合,乐在其中。面对藏品,收藏的乐趣可以在其增值之金钱,可以在其观赏之美感,然而最有乐趣者,在其历史文化艺术内涵之辈发现、被解读、被感悟,何以如此,概因收藏是一种知识性活动。

重视价值,慎重选藏。只要够得上古瓷器收藏品档次之物,皆有价值。具体说是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工艺价值和经济价值。在一件古瓷器上,这些价值的存在并不想等,并不平均,并不一致。总之,有价值这则选藏之,否,则弃之。要坚持古瓷收藏上“真、善、美、少、精、奇“的原则,对那些上述价值甚少、虽也称得上古瓷之物,收藏上一两件标本即可,无需重复收藏。

吐故纳新,以藏养藏。工薪阶层资金有限,古瓷收藏能够只进不出者甚少。即以藏友之间互相交换、调配余缺而论,也有必要搞活收藏,吐故纳新。在己者为重复藏品,在彼者成研究标本,两相授受,各得其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