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清代霁蓝釉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清代霁蓝釉瓷器特征

清代霁蓝釉瓷器特征

清代霁蓝釉瓷器的鉴别 古代蓝釉瓷器 清蓝釉瓷器鉴别

2020-10-30

清代霁蓝釉瓷器的鉴别。

霁蓝釉是中国传统的制瓷工艺珍品,又被称之为“积蓝釉、祭蓝釉、祭青釉”等,直到明清时期才被称之为“霁蓝”。霁蓝属于一种高温的石灰碱釉,通过在1280到1300摄氏度的高温下一次性烧制而成,其瓷器呈色较深,但是其瓷器的表面不流不裂,色调均匀分布,浓淡相互结合,但是其釉色蓝颜色却很深,釉面很纯净,明亮如同宝石一般,常人一般都它和白釉、红釉相并列,在宣德时期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因为其工艺主要继承了元朝时期的烧制瓷器的传统,其烧制出的瓷器大多为祭祀用器和陈设用瓷。

在清朝时期的主要突破是在其瓷器外部的花纹上,多了暗花纹的、描金彩的,但是在其常见的两种造型上却没有很大的突破,官窑霁蓝釉多有管款,做工精细是它的特征,但是在民间也有烧制霁蓝釉瓷器的,大多都被用来庙堂的祭祀瓷器,以瓶、炉为多,没有管款,但是有年纪年款的。

清朝雍正年间的霁蓝釉菊瓣形花壶拍卖出了五百三十五万的价格,清朝乾隆年间霁蓝描金折枝花卉双牺耳尊,拍卖出了八百九十万的价格。在清代乾隆时期瓶、尊等琢器颈肩部常附加了各种装饰性的双耳,一方面是为了其实用性,其次还有着装饰的作用,使得瓷器更加的利于平衡协调,增加了瓷器美观的同时其时代特征也是非常鲜明。TaOci52.cOM

比如说:象耳、贯耳、蝙蝠耳等,装饰双耳的工艺技法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开拓还影响了乾隆后期个朝的器物发展,象征着吉祥的寓意。详细的来说,宣德时期的瓷器以暗花为主,康熙时期是霁蓝发展的鼎盛时期,釉薄且无开片,釉色较昏暗,霁蓝就这样受到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清代的霁蓝釉瓷器收藏价值和其价格都很高,因为器物的缺少、和罕见,所以说其价格都很高,不论是官窑还是民窑烧制出的瓷器在落款上有着很大的区别,种类不同之外,在其原料的使用上以及釉色的上色都没有较大的差别,所以说现在市面上的清代霁蓝釉瓷器官窑和民窑的瓷器价格差距并不大,仿制的瓷器其制作工艺以及原料的使用上与清代瓷器有着较大的差别,从其器型的成色上以及手感上就有着明显得到差别。

因为清代霁蓝釉瓷器的生产并没有断绝,各朝各代都有着延续,只是在其做工的精美程度上有着较大的差别,在其价格和收藏价值上就有着较大的差距。因为收藏市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对于清代霁蓝釉瓷器多了一份偏爱,使其价格越长越高,甚至在一些拍卖会上可以拍出天价的价格,这是普通收藏爱好者所不能接受的,却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只能通过观赏来对清代霁蓝釉瓷器进行了解。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明代霁蓝釉瓷器怎么鉴定?


明代霁蓝釉瓷器怎么鉴定?现在认为回青料与元青花、永宣青花用的苏麻离青均来自于西域。元青花蓝中带黑点,偶有微紫现象,永宣青花蓝中常带微紫,嘉万青花瓷器几乎个个蓝中带紫色。这个现象十分有趣(当时道教盛行,道教讲究阴阳调和。红为阳,青为阴,红与青调和在一起即紫,回青带紫色,正合了道教),这也给了现代鉴定一个很好的依据。

嘉靖皇帝对道教十分痴迷,不是求仙就是炼丹。在皇帝的影响下,这时期的瓷器,不论官窑民窑都带有浓重的道教色彩。除了颜色外,八仙、八卦、云鹤、麒麟、灵芝、万年松、仙桃等纹饰多了,胡茹、香炉、仙槎等器形多了,四方、六方、八方的瓶子也多了,这一切皆与道教有关。器形变大与道教也有联系,那时实际使用的法器都较大,有些瓷器本身就是法器。

拍品名称估价(万)成交价(万)拍卖日期

明代蓝釉留白花叶纹抱月38-38万万2010-05-09

明代蓝釉兽耳瓶8-8万万2012-01-08

明代蓝釉刻花鱼藻纹双连6-6万万2012-01-08

明代蓝釉法华方炉0.1-0.3万万2010-04-10

明代蓝釉留白暗刻云龙火18-22万万2011-11-20

明代蓝釉束莲纹大盘990-1100万万2012-06-24

明代蓝釉三2-2万万2012-01-08

明代蓝釉葫芦瓶20-20万万2012-01-08

明代蓝釉花觚8-8万万2012-01-08

明代蓝釉矾红鲤鱼描金水1.5-1.5万万2013-10-12

明代蓝釉堆塑夔龙葡萄水10-10万万2009-05-24

明代蓝釉刻龙凤穿花卷缸7800-7800万万2011-10-29

明代蓝釉碗0.08-0.08万万2008-12-14

明代蓝釉凸雕缠枝花纹葫380-380万万2010-07-18

明代蓝釉磨盘55-65万万2011-11-20

这时期的蓝釉瓷器比青花瓷器少得多,也珍贵得多。青花的发色剂为钴料,钴料不可多得,优质钴料更是十分稀少。一个蓝釉瓷上使用的钴料比一个青花瓷上消耗的钴料多得多,这就是蓝釉瓷比青花瓷少得多也珍贵得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蓝釉瓷也比青花瓷难烧。众所周知,钴料在自然界中是以氧化钴的形式存在,原本是黑色,还原后才是亮丽的蓝色。钴料在釉下比较容易还原,混合在釉中要还原,窑炉工作时的气氛要求很严。那时虽然炼丹术盛行,化学方面的知识还没上升到理论高度。当然不知道什么叫还原,什么叫氧化,凭的全是经验和运气,这也是蓝釉瓷比青花瓷珍贵得多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明晚期的青花瓷虽然不可多得,但一些大的拍卖公司,在春秋两季的大型拍卖中还时有所见,但这个时期的蓝釉瓷则可遇而不可求。嘉靖万历时期的蓝釉瓷也确实亮丽可爱,它往往不是简单的蓝釉而已,蓝釉中常带纹饰,这个纹饰基本是白色的。它是在上完蓝釉后,在半干不干之时,以小刀刮出纹饰,露出白色的胎,再在白色的胎上填上白釉。也有刮完不填白釉的,这种工艺在蓝釉壶上多见,纹饰有仙桃、麒麟望月等。

嘉靖万历时期的瓷器生产,选料严格、淘练精细、胎体厚实、胎质较白。纹饰写意的多,人物挺拔;如画小孩头部较大,不合比例;龙纹较瘦、龙咀较长,称猪咀龙。晚期画龙略显草率,但龙爪有力,八宝图案较多,顺序为轮、螺、伞、盖、花、鱼、罐、肠,还有以文字作为装饰的瓷器,如百寿、万福等,纹饰多为云龙、云凤、麒麟,八仙、人物故事等。官窑瓷器工整细致,民窑则粗放、生动。这时期还有个较为奇特的现象,器物的底釉为亮青色,其清亮程度往往超过器物主体的釉色。

霁蓝釉瓷器特性及图文赏析


刘子芬《竹园陶说》:“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清末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纪录:“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这些所记述的即为霁蓝釉。霁蓝釉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习称“霁蓝”,一种高温石灰碱釉。其生坯施釉,经1280~1300℃高温一次烧成。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匀称,呈色较稳固。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固,后人称其为“霁青”,又因其呈色稳固豁亮如宝石,又被举为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艺继续元代传统,延烧不停,重要造型为祭器和摆设用瓷。

清雍正 霁蓝釉橄榄瓶

霁蓝釉是以钴为呈色剂的一种蓝釉其劈头可追溯到唐三彩陶器高温钴蓝釉瓷器则是元代景德镇发明的钴是青花的呈色剂融入釉中即可烧成钴蓝釉呈色非常稳固蓝釉若想到达呈色美丽的结果除釉色须纯净外尚须有雪白的胎质映衬方能显现出蓝如宝石的抱负釉色景德镇陶工在元代发明高温钴蓝釉后又于明清时发明白回青洒蓝和天蓝等釉色辉煌多彩耐人寻味。至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霁蓝釉瓷器传世不多,尤其是成化时期,至今未见一件完备器,但景德镇御厂出土过书有成化款的蓝釉碎片,阐明其生产从未中断。嘉靖蓝釉瓷器较为盛行,一是造型品种丰富多彩,二是釉色品种哟新发展。造型除传统的宫廷祭器、摆设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见蓝釉产物。釉色除霁蓝外,又新创一种“回青”釉。嘉靖霁蓝釉色蓝中微泛紫色,有些釉面开微小纹片,个别的有棕色斑点,圈足处施一层酱色釉。嘉靖回青釉多刻暗款,均为六字楷书款,造型有罐、洗、碗、盘、杯、渣斗、香铲等。有些尚浅刻龙凤、云龙及缠枝斑纹。这些器物重要藏于台北和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均是宫中旧藏。元代景德镇窑产的梅瓶,瓶身通施霁蓝釉,云龙、宝珠施青白釉,主纹刻划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并衬以象珊瑚枝一样的四朵火焰形云纹。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现在仅瞥见四件,分别收藏在北京颐和园、巴黎吉美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大连藏家张宝权手里。扬州的生存最齐备,也是最大的,是不可多得的国宝级文物佳构。

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门描画暗花的,尚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凡四字款者,均为后仿。

明宣德 霁蓝釉盘

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均有佳构传世。有刻暗斑纹的,也有描金彩的,常见造型还是宫廷祭器和摆设用瓷。官窑霁蓝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非常精致,民窑也有霁蓝釉瓷多是庙堂所用的祭器,以炉、瓶最多,均无官款,但有年龄年款的。

宣德朝所烧的霁蓝釉,色调纯正美丽,酷似蓝宝石的颜色,因此又名宝石蓝,与红釉、甜白并称为宣德时期三大高温单色釉品种,向来即享有很高的荣誉,传世品较为少见。此霁蓝釉盘内施白釉,釉色微青,橘皮纹显着。外壁满施高温钴蓝釉,口沿处釉层垂流表现白色胎骨,蓝釉发色纯正,色如蓝宝石般晶莹剔透,是宣德朝霁蓝釉瓷的代表作品。

清乾隆 霁蓝釉杯托(一套)

清乾隆 霁蓝釉描金山川牡丹纹双龙耳海棠形瓶

清乾隆 霁蓝描金宝相花福寿绵长纹梅瓶

清乾隆 霁蓝描金山川诗文双耳瓶

清嘉庆 霁蓝地描金折枝花草衔枝夔龙纹双耳瓶

清光绪 霁蓝描金盖罐

清代蓝釉瓷器值钱吗


蓝釉瓷器,最早见于唐三彩,经过元明清几个朝代的发展沉寂之后,最终在康熙朝时期迎来再度兴盛的状态,并成为现代收藏者的追捧对象。蓝釉最开始只是色彩绮丽,到了宋代,出现天蓝釉,元代则发展成为高温蓝釉瓷,明清时期又发展出了霁蓝、洒蓝、天蓝、孔雀蓝等蓝釉瓷,种类之多,瓷器之美,让人赞叹。那么,清代蓝釉瓷器怎么鉴定呢?下面我们以康熙朝的蓝釉瓷器为例,和大家详细说一说。

康熙朝的蓝釉瓷器多为天蓝釉,这是康熙朝烧制的新品种,其颜色和天空颜色差不多,因而被命名为天蓝釉。这个时期的天蓝釉烧制水平极高,色彩比较稳定,而且难度比豆红小一些,所以产量非常高,深受宫廷贵族的喜爱,官窑烧制非常多。

孔雀蓝釉呈清澈透明状,其色犹如孔雀上的蓝色羽毛一般美丽,因而被称之为孔雀蓝。这种蓝釉瓷器或施于白釉瓷器上,或施于素烧上,不过,因为素胎挂釉不稳定,经常出现剥落的情况,所以这种清代蓝釉瓷器非常少见,而且数量也很少。

康熙时期的蓝釉瓷器以仿明宣德器物为多,其形状有瓶、尊、盘、碗,民窑多以祭祀器为主。天蓝釉瓷器比较多,瓶装的梅瓶、胆瓶、菊瓣瓶、柳叶瓶等,尊则有琵琶尊、撇口尊、苹果尊等,其他的则有文房用具、洗、缸、水丞、盘、碟等。

康熙时期的蓝釉瓷器釉色均匀,色泽深沉,而亲仁比较稳定,以美艳绝伦。其釉有厚薄之分,薄的犹如玻璃一般,厚的则比较敦厚。不过,后者的光泽度不高,而且颜色也以茄皮紫色为多。官窑洒蓝釉瓷器色泽艳丽、做工精细,最重要的是有玻璃光泽,而且蓝色斑点犹如隐于釉下一般,看起来十分自然。

天蓝釉釉色比较浅淡,透着一丝淡雅,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其釉质细腻、均匀,通体浑然天成,犹如蔚蓝色的天空一般澄净。不过,康熙朝时期的仿明宣德孔雀蓝釉,色泽偏蓝,施釉不均匀,也比较凝重一些。

祭祀用的蓝釉瓷器,多以素为主,没有纹饰。有纹饰的也以凤纹、云纹、如意纹等为主,除了明纹之外,还有一些暗纹,比如龙、凤、回纹、饕餮等,都是暗纹的首选。

清代蓝釉瓷器虽然种类多、数量不少,但因为曾遭战乱侵袭、列强豪夺等缘故,导致真正流传下来的并不多,如今,清代蓝釉瓷器的价格不断变化,品相好的清代蓝釉瓷器都价值不菲。在这里,也提醒藏友一点,收藏清代蓝釉瓷器,一定要学会鉴定技巧,同时最好找专业专家帮忙鉴定,这样更保险一些。

明代霁蓝釉瓷器价值怎么样?


明代霁蓝釉瓷器价值怎么样?蓝釉又称“祭蓝”、“霁蓝”、“积蓝”、“霁青”、“宝石蓝”等。霁蓝釉是一种高温釉,即在石灰碱釉中掺入适量的天然钴料做着色剂,在窑内1280--1300摄氏度左右与坯胎一起一次性烧制成功的瓷釉。霁蓝釉始创于元代,一直延烧到现代。明代早中期霁蓝釉主要用于官家祭祀器和陈设器,属于数量少于其它釉种的高档釉种。优质霁蓝釉,是回青料中提炼出最好的(一般称作佛头青,蓝中泛紫),自然被官窑垄断。明代中晚期出现了民窑烧造一些质量差的国产钴料霁蓝釉瓷。万历中期以后至崇祯明末,尚未发现有官窑烧造的霁蓝釉瓷器。清代官窑和民窑继续烧造霁蓝釉瓷器,可是由于钴料不同蓝釉发色已非明代早中期苏料和回青料那种靓丽呈色。

历朝历代烧制霁蓝釉用料工艺呈色皆不尽相同。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年号),是明朝第十一任皇帝,在位48年,年号万历,是明朝统治时间最长的帝王。明代万历朝已近明代后期,社会动荡资源短缺,《明神宗实录》记载,“江西连年多事,百姓困瘁,烧造磁器,如碟、瓶、罐等项,不可缺少,量减分散……而御用回青系西域回夷大小进贡,买之甚难……”。万历二十四年,回青料已用竭,宫中曾命甘肃巡抚设法进贡,以应烧造瓷器的急用。《明神宗实录》还记载了神宗三十四年三月乙亥太监潘相到景德镇督察窑务后给朝廷的上书:“描画瓷器,需用土青,唯浙青为上,其余庐陵、永丰、玉山县所出土青,颜色浅淡,请变价以进。帝从之。”以上史料说明至迟在万历三十四年官窑已用浙江青料。成书于崇祯年间的宋应星《天工开物》说:“凡饶镇所用,以衢、信两郡山中者为上料,名曰浙料。上高诸邑者为中,丰城诸处为下也。”由此可以知道,景德镇官窑从万历二十四年至三十四年间开始,一直到崇祯,都使用浙料。故万历朝使用回青料烧制的霁蓝釉瓷器的下限年代可推论至神宗二十四年,皆御用官窑瓷器,民窑烧造的霁蓝釉为发色差的浙青料或石子青等国产钴料。

明代中早期的蓝釉瓷器比青花瓷器和彩瓷少得多,原因是:1、进口优质钴料回青十分珍贵,一个蓝釉瓷上使用的钴料要比一个青花瓷上消耗的钴料多得多,这就是蓝釉瓷比青花瓷少也珍贵得多的重要原因之一;2、蓝釉瓷比青花瓷难烧,成品率极低。众所周知,钴料在自然界中是以矿物钴的形式存在,原本是黑色,在窑炉中氧化还原后才能呈现亮丽的蓝色。钴料在釉下比较容易还原(如釉下青花),如果混合在石灰碱釉中还原(如霁蓝釉),则对窑炉工作时的气氛和窑工技术要求很严!然那时窑工化学方面的知识和窑炉生产技术还没上升到理论和实践高度,当然不知道什么叫还原,什么叫氧化,凭的全是经验和运气,光靠经验和运气烧造成功霁蓝釉谈何容易!大多数不合格品都在出窑后就被窑工按照朝廷指令打碎掩埋掉了。因此,这两方面原因是蓝釉瓷比青花瓷少而珍贵的重要原因。原本当时官窑烧造成功的蓝釉瓷器就很少,传世至今能看到的仅有为数不多的台北和北京博物院清宫旧藏以及其他博物馆馆藏,民间藏之可谓凤毛麟角。

自嘉靖到万历时期的官窑瓷器有个较为奇特的现象,既器物的底款釉皆为亮青釉(白釉微微泛青),其清亮程度往往超过器物主体的釉色。嘉靖到万历中期,年号款用平等青与回青料书写。万历中期以后,由于官窑库存回青料几乎枯竭,所以青花瓷和蓝釉瓷款识就用浙料和石子青等国产钴料书写。很多霁蓝釉瓷器施釉肥厚,所用钴料甚多,且是明显的回青料发色和质感,而青花款识却是浙料,尽管当时官窑也是不惜成本要烧造精美霁蓝釉瓷器的,但在不醒目的底足部位书写款识还是使用了原料充足、价格便宜的国产钴料,足见当时回青料之稀缺金贵。

有不少学者研究认为:元青花和明早期永宣青花及蓝釉瓷用的主要钴料是进口苏麻离青,明中期嘉万用的进口回青,均来自于西域。元青花蓝中带锡光铁斑微泛紫,永宣青花亦同;嘉万官窑青花瓷和霁蓝釉瓷器几乎个个蓝中泛紫色。这个现象十分有趣(明嘉万道教盛行,道教讲究阴阳调和,红为阳,青为阴,红与青调和在一起即紫,回青带紫色,正合了道教),这也给了现代鉴定明嘉万时期青花瓷和霁蓝釉一个相关史料依据。

明万历官窑年款多为六字楷书,四字楷书较少见。款识字体颇近颜体,端庄工整,敦厚刚劲,转折处多顿挫,撇捺多偏长。早期字型较瘦,晚期趋肥。“大”字之捺顿挫有力。“製”字中“衣”的钩、撇有时连为一笔。“萬”字有“草字头”(艹)与“羊字头”(丷)两种写法,体现了早中晚时期的风格。真款行笔流畅、笔触自然,仿款临摹,难免笔意游移不定,笔触露出破绽。

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画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凡四字款者,均为后仿。因为真品稀缺,明代霁蓝釉由此也成为各大收藏家追捧,青睐对对象。明代霁蓝釉不仅是令人神往的一个瓷器品种,更是在藏市高度受到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元、明、清霁蓝釉瓷器怎么辨别?


元、明、清霁蓝釉瓷器怎么辨别?瓷器釉色名。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习称“霁蓝”,一种高温石灰碱釉。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又因其呈色稳定明亮如宝石,又被举为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艺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主要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瓷。

一、元代霁蓝釉浅浮雕鱼藻纹瓶鉴赏

敞口,束颈,溜肩,肩下渐收,圈足。造型古朴典雅,端庄大方。胎骨坚质细腻,通体施霁蓝釉,釉面肥臾莹润,釉色蓝如深海,深沉典雅,瓶身浅浮雕鱼藻纹,水藻摇曳,鱼儿畅游,悠然自得,纹饰清晰,线条流畅,令人赏心悦目,值得珍藏。

二、明,宣德时期,霁蓝釉盘

宣德朝所烧的霁蓝釉,色调纯正艳丽,酷似蓝宝石的颜色,因此又名宝石蓝,与红釉、甜白并称为宣德时期三大高温单色釉品种,历来即享有很高的声誉,传世品较为少见。

盘内施白釉,釉色微青,橘皮纹明显。外壁满施高温钴蓝釉,口沿处釉层垂流显露白色胎骨,蓝釉发色纯正,色如蓝宝石般晶莹剔透,是宣德朝霁蓝釉瓷的代表作品。

明宣德时期

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画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凡四字款者,均为后仿。宣德霁蓝釉主要有以下特征:1、里外满施蓝釉和里白釉外蓝釉者并存。

2、碗、盘口沿“灯草边”整齐者少,多数线条弯曲,不规整。3、圈足施釉到底,平视不足圈足露胎。

4、浅刻花纹多为龙纹,白花者龙纹少见,且白花均是用堆塑法制作,为突起的立体花纹,但观望时,似无立体感。

5、造型碗、盘常见,瓶、壶传世品中少见。

三、成化至正德时期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霁蓝釉瓷器传世不多,尤其是成化时期,至今未见一件完整器,但景德镇御厂出土过书有成化款的蓝釉碎片,说明其生产从未间断。

嘉靖蓝釉瓷器较为盛行,一是造型品种丰富多彩,二是釉色品种哟新发展。造型除传统的宫廷祭器、陈设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见蓝釉产品。釉色除霁蓝外,又新创一种“回青”釉。嘉靖霁蓝釉色蓝中微泛紫色,有些釉面开细小纹片,个别的有棕色斑点,圈足处施一层酱色釉。嘉靖回青釉多刻暗款,均为六字楷书款,造型有罐、洗、碗、盘、杯、渣斗、香铲等。有些尚浅刻龙凤、云龙及缠枝花纹。这些器物主要藏于台北和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均是宫中旧藏。

总的来说,目前霁蓝釉瓷器清代的价格走向是比较高的,因为数量的原因限制,有人去需求,才有会炒作,有了炒作,才会有热度,有了热度,价格自然上去了。

宋代天蓝釉瓷器的特征


蓝釉主要是通过天然的钴土矿为着色剂,氧化铁、氧化锰、氧化钴都含有,最早出现于唐代的三彩中,属于低温蓝釉,在宣德时期被推选位商品,这一体现出它的地位,到之后的康熙时期出现了酒蓝釉等多个品种,而宋代出现得到天蓝釉瓷器主要是五大名窑中的钧窑进行烧制,为主色调,其中北宋时期的天蓝釉钧瓷碗为主要代表瓷器,其碗为大口,矮小但是腹部较深,瓷器的内外都施满了釉,在放入窑中进行烧制的时候会变为天蓝色,釉色较光亮,手感非常好,虽然瓷器内部和外壁都存在着细小的开片,但是因为其碗口微敛所以成为了它的一大特征,碗口的沿部釉色略微泛紫,“紫口铁足”的特征,釉面的色泽不容易脱落,所以通常都是直接在烧制好的素胚上进行直接的挂釉。

天蓝属于高温颜色釉,从天青釉是它改变的基础,在康熙时期开始烧制,釉色主要呈浅蓝色,就像蔚蓝的天空般,宁静淡雅,因为其含钴量在百分之二下,所以釉中的铜、铁等金属元素的加入使其瓷器整体的成色更加的完美,而这种天蓝色的瓷器主要是官窑产出的,一般都为小件的文房用具,后期才出现了瓶、罐等多种器型,所以说钧窑所烧制出的瓷器被誉为“国之瑰宝”,就足以展示出其瓷器的价值,因为只允许皇家所有,不允许民间进行收藏,器皿类造型的出现使其形式更加的丰富花盆、瓶、杯、碗等等,养花用的花盆数量最多,文房用品、盆等也有,也有专门用来观赏的,彰显其地位的、祭祀时所用的瓷器都有,品种多样、工艺精美。

宋代的钧瓷所烧制出的瓷器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风貌,极具个性,改写了“青白瓷一统天下的历史”,出了天蓝还出现了天青、月白外、玫瑰紫、海棠红等,釉质呈莹润状,乳浊状,似玉非玉的审美体验是其主要特征,展现出宁为玉全的民族气节和温文尔雅的气质。在其瓷器的足部是最具有特征的,除了有圈足之外,其支足大多都采用如意之意,有着躲避邪恶的道家寓意, 天时地利人和的基础上还追求者天人合一的境界,通过瓷器的素胚加强了其胎体,在进行上色其釉面呈现了二次烧制的工艺使其釉面的光泽度更高,因为其足底施加的胎釉较慢,加入了支钉烧制而成,所以这也是御用官瓷精细的标志之一。

由于现在保存较为完整的天蓝釉瓷器较少,但是现在大多数的电瓷制品则是模仿白釉或者棕油,所以在收藏价值和价格上和宋代的天蓝釉瓷器相差了很多,不仅仅体现在外观上、还有在其手感、光泽度以及对于瓷器的用料、烧制过程都有着很大的区别。现在因为市场缺少传统的烧制所以说古代的天蓝釉搜藏价值和价格更高。

霁蓝釉瓷器价位一般在多少


在中国瓷器珍品中,霁蓝釉的地位非常高,受关注度也很高,它有三个别称,分别是祭蓝釉、霁青釉、积蓝釉,是明清时期非常有名气的瓷器之一。霁蓝釉瓷器的烧制必须在1280-1300度高温中,一次烧成,否则就会出现残次品或者是失败。此类瓷器的色泽比较深沉,釉面不流动也不裂,浓淡均匀,色泽稳定。

在永宣时期,烧制霁蓝釉瓷器的成本非常高,只不过当时的皇帝比较喜欢这种瓷器,因而才不惜成本去烧制,而且对高品质的作品非常追捧,因而导致当时的霁蓝釉瓷器数量很多。不过,即使当时的数量很多,但经过历史的发展、大规模战争以及列强的掠夺等,这种霁蓝釉瓷器存世量已经大大减少。

明嘉靖时期的霁蓝釉瓷器也是非常盛行的,一是因为此时的霁蓝釉瓷器品种丰富,造型独特,二是因为霁蓝釉瓷器有了新的釉色发展,所以,更受欢迎。当时,除了传统的祭祀用品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蓝釉产品,比如回青釉,这种釉色是在霁蓝釉瓷器基础上衍变来的,蓝中微微带紫,有些釉面还有小纹片,个别是棕色斑点。

嘉靖时期的回青釉多以暗款为主,以楷书书之,造型包括碗、盘、杯、渣斗、香铲、罐等,非常丰富。清朝时期,霁蓝釉瓷器的生产不仅没有中断,反而有了新的发展,进入新的高度,纹饰方面也有所不同,出现暗花纹、描金彩等,常见的还是以宫廷祭器、陈设用瓷为主,官窑多有官款,做工很惊喜,民窑则是以庙堂祭器为多,种类以瓶、炉为主,没有官款。

霁蓝釉瓷器的釉色浓重,色泽艳丽,而且均匀稳固,给人一种蓝宝石之美。这种美不仅深受皇帝的喜爱,王公大臣、皇亲贵族,黎民百姓也是十分钟爱,也因此,霁蓝釉瓷器的发展非常快,工艺也十分精湛。

霁蓝釉瓷器价位很高,从之前拍卖过的作品可了解一二。比如2017年拍卖的清朝单色釉瓷器,为雍正年间的,成交价格是3296700元,清雍正霁蓝釉瓷器观音瓶,成交价格是602万元,清乾隆的霁蓝釉瓷器八宝纹如意赏瓶,成交价是471.5万元等等。

这些仅仅是霁蓝釉瓷器的一部分参考价格,事实上,真正的好东西还在博物馆中收藏着,藏家手中有珍品的很少。毕竟这种瓷器保存不易,再加上外国人对中国瓷器也是十分钟爱,收藏的不少,因而真正能进入国人手中的很少。

不过,不管怎么说,霁蓝釉瓷器的地位和历史价值都是不容小觑的,作为藏品,它对现代人研究古代工艺、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有好处,因而是非常有价值的藏品。

明代霁蓝釉瓷器的收藏价值大吗?


明代霁蓝釉瓷器的收藏价值大吗?传统蓝釉,以天然钴土矿为着色剂,除含氧化钴外,还含有氧化铁和氧化锰。蓝釉最早见于唐三彩中。但这时还是低温蓝釉,只有绮丽之感,缺乏沉着色调。高温蓝釉的出现是在元代。入明以后,特别是在宣德时,蓝釉器物多而质美,被推为宣德瓷器的上品。至清康熙时,更出现洒蓝釉、天蓝等多种新品种。

明代嘉靖万历的青花和蓝釉瓷器,十分珍贵。事实上,整个明代青花和蓝釉瓷随着历史的进程有着奇妙的变化。早期颜色浓艳,中期淡雅,晚期又回到浓艳;器形早期硕大,中期小巧,晚期回到了硕大;嘉靖万历瓷器的器形繁多,风格在硕大的基础上前后也有变化。晚明瓷器不仅品种多,产量也较高,现在的存世量相对明早期的永乐宣德、明中期的成化弘治要多一些,在拍卖会上较容易见到,收藏的机会也多一些。

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明、清蓝釉**称“霁蓝”,一种高温石灰碱釉。霁蓝又叫积蓝、祭蓝,其特点是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亦比较稳定。霁蓝釉盛于清光绪祭蓝釉赏瓶明代宣德朝,《南窑笔记》中把它和霁红、甜白相提并论,推为宣德瓷器的上品。霁蓝器物除了单色釉外,往往用金彩来装饰,还有刻、印暗花的。宣德时的产品以暗花为多。清康熙时的霁蓝亦颇有成就,其薄釉者无开片,釉色较昏暗。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工艺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主要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瓷。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画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凡四字款者,均为后仿。

明代蓝釉瓷器拍卖多少钱嘉靖开始进入明代的晚期,青花和蓝釉瓷这时一改明中期成化、弘治的淡雅,而变得浓艳。官窑如此,民窑亦如此。明中期青花瓷用的那种发色淡雅的平等青不知是开采不到了,还是用完了,回青料开始登上了舞台,扮演了青花和蓝釉瓷的重要角色。有了回青也就有了浓艳,回青料中提炼出最好的(一般称作佛头青,蓝中有些发紫)自然被官窑垄断,差一些的则广泛用于民窑。

现在认为回青料与元青花、永宣青花用的苏麻离青均来自于西域。元青花蓝中带黑点,偶有微紫现象,永宣青花蓝中常带微紫,嘉万青花瓷器几乎个个蓝中带紫色。这个现象十分有趣(当时道教盛行,道教讲究阴阳调和。红为阳,青为阴,红与青调和在一起即紫,回青带紫色,正合了道教),这也给了现代鉴定一个很好的依据。

明代蓝釉瓷器怎么鉴定真假?现在认为回青料与元青花、永宣青花用的苏麻离青均来自于西域。元青花蓝中带黑点,偶有微紫现象,永宣青花蓝中常带微紫,嘉万青花瓷器几乎个个蓝中带紫色。这个现象十分有趣(当时道教盛行,道教讲究阴阳调和。红为阳,青为阴,红与青调和在一起即紫,回青带紫色,正合了道教),这也给了现代鉴定一个很好的依据。

嘉靖皇帝对道教十分痴迷,不是求仙就是炼丹。在皇帝的影响下,这时期的瓷器,不论官窑民窑都带有浓重的道教色彩。除了颜色外,八仙、八卦、云鹤、麒麟、灵芝、万年松、仙桃等纹饰多了,胡茹、香炉、仙槎等器形多了,四方、六方、八方的瓶子也多了,这一切皆与道教有关。器形变大与道教也有联系,那时实际使用的法器都较大,有些瓷器本身就是法器。

拍品名称估价(万)成交价(万)拍卖日期

明代蓝釉留白花叶纹抱月38-38万万2010-05-09

明代蓝釉兽耳瓶8-8万万2012-01-08

明代蓝釉刻花鱼藻纹双连6-6万万2012-01-08

明代蓝釉法华方炉0.1-0.3万万2010-04-10

明代蓝釉留白暗刻云龙火18-22万万2011-11-20

明代蓝釉束莲纹大盘990-1100万万2012-06-24

明代蓝釉三2-2万万2012-01-08

明代蓝釉葫芦瓶20-20万万2012-01-08

明代蓝釉花觚8-8万万2012-01-08

明代蓝釉矾红鲤鱼描金水1.5-1.5万万2013-10-12

明代蓝釉堆塑夔龙葡萄水10-10万万2009-05-24

明代蓝釉刻龙凤穿花卷缸7800-7800万万2011-10-29

明代蓝釉碗0.08-0.08万万2008-12-14

明代蓝釉凸雕缠枝花纹葫380-380万万2010-07-18

明代蓝釉磨盘55-65万万2011-11-20

明代蓝釉瓷器真伪这时期的蓝釉瓷器比青花瓷器少得多,也珍贵得多。青花的发色剂为钴料,钴料不可多得,优质钴料更是十分稀少。一个蓝釉瓷上使用的钴料比一个青花瓷上消耗的钴料多得多,这就是蓝釉瓷比青花瓷少得多也珍贵得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蓝釉瓷也比青花瓷难烧。众所周知,钴料在自然界中是以氧化钴的形式存在,原本是黑色,还原后才是亮丽的蓝色。钴料在釉下比较容易还原,混合在釉中要还原,窑炉工作时的气氛要求很严。那时虽然炼丹术盛行,化学方面的知识还没上升到理论高度。当然不知道什么叫还原,什么叫氧化,凭的全是经验和运气,这也是蓝釉瓷比青花瓷珍贵得多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明代蓝釉瓷器怎么鉴定明晚期的青花瓷虽然不可多得,但一些大的拍卖公司,在春秋两季的大型拍卖中还时有所见,但这个时期的蓝釉瓷则可遇而不可求。嘉靖万历时期的蓝釉瓷也确实亮丽可爱,它往往不是简单的蓝釉而已,蓝釉中常带纹饰,这个纹饰基本是白色的。它是在上完蓝釉后,在半干不干之时,以小刀刮出纹饰,露出白色的胎,再在白色的胎上填上白釉。也有刮完不填白釉的,这种工艺在蓝釉壶上多见,纹饰有仙桃、麒麟望月等。

明代蓝釉瓷器市场行情如何嘉靖万历时期的瓷器生产,选料严格、淘练精细、胎体厚实、胎质较白。纹饰写意的多,人物挺拔;如画小孩头部较大,不合比例;龙纹较瘦、龙咀较长,称猪咀龙。晚期画龙略显草率,但龙爪有力,八宝图案较多,顺序为轮、螺、伞、盖、花、鱼、罐、肠,还有以文字作为装饰的瓷器,如百寿、万福等,纹饰多为云龙、云凤、麒麟,八仙、人物故事等。官窑瓷器工整细致,民窑则粗放、生动。这时期还有个较为奇特的现象,器物的底釉为亮青色,其清亮程度往往超过器物主体的釉色。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清代霁蓝釉瓷器特征》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清代霁蓝釉瓷器特征》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清代霁蓝釉瓷器的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