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清哥窑五彩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漳州平和窑明末清初五彩瓷

漳州平和窑明末清初五彩瓷

清哥窑五彩瓷器的鉴别 五彩瓷器鉴别 古代五彩瓷器

2020-11-03

清哥窑五彩瓷器的鉴别。

1. 明末清初漳州平和窑五彩凤凰牡丹纹开光大盘

福建漳州平和窑址自20世纪80年代经大规模发掘陆续出土大量文物,在“南澳1号”水下考古中,也出水大量的平和窑瓷器,其产品有青花瓷、五彩瓷、素三彩、青釉、白釉、黑釉等,以青花和五彩为主。

平和窑五彩瓷是在已烧成的白瓷上,以铜、铁、钴、锰等矿物颜料描绘图案纹样,然后经750℃~850℃窑火第二次入窑烧成,呈现红、绿、黄、蓝、紫、孔雀绿等绚丽多彩的颜色,以红彩为主。通常情况下,每一件作品并不一定五色俱全,有些只用其中的两三种颜色。器物大多为碗、盘、碟等日用器,其中大盘尤具地方特色,其结构繁密而富有层次,一般中央以某一主题为元素,周边辅以锦地开光,设置4~12个窗格不等,饰以花鸟、虫草、动物等景物;不开光时,则辅以两两相对的景物为装饰。关于平和窑青花瓷已有详尽论及,现结合漳州市博物馆收藏的一批明末清初平和窑五彩瓷谈些个人认识。

明末清初,漳州所产瓷器大致有两大用途:一是实用,一是外销。器物有盘、碗、碟、杯、罐、炉、盒、砚台、军持等,主要是以生活日用具为主,陈设用器较少。其中个别体形硕大的大盘在其他窑址鲜见。盘的特点为敞口、浅弧腹,有的还有折腰,圈足。粉盒呈扁圆形,子母口,盒盖、底基本对半,合盖后,腹微凸。碗为敞口,深鼓腹,圈足。其他瓷器的造型与明晚期景德镇民窑的较为一致,只是没有景德镇民窑产品的丰富多彩,艺术水平也有差距。

漳州五彩瓷器一般胎体较厚重,胎骨呈灰白色或灰色,胎质较为细腻,烧结程度较高。大多施白釉,大部分施满釉,釉色略泛灰或泛青,釉面可见大小不等的棕眼。圈足内多不施釉,一部分虽有釉,但釉面厚薄不匀,不注重底足的修饰。

漳州窑采用沙层作为垫烧物,虽然在装匣前用窑具把沙层整实整平,但在烧结过程中,由于胎体厚重,在高温下容易塌底,釉向下流淌而与底足垫的沙发生粘连,因而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粘沙现象,在国外被称为“沙足器”或“汕头器”,这也成了鉴定漳州平和窑器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漳州窑瓷主题纹饰内容十分丰富,常见纹饰有植物类的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兰花、芭蕉、葡萄、瓜果等,动物类的龙凤、狮子、麒麟、喜鹊、鹿、鱼虫等,人物有高士、仕女、天官赐福、刘海戏蟾等,文字纹有福、禄、寿等吉祥纹样。图案布局一是繁密式,多见于开光大盘或比较繁杂的山水花鸟画装饰,如凤凰牡丹、荷塘芦雁、雉鸡牡丹、双龙戏珠、狮子戏珠、山水楼阁等,其画面层次繁多,绚丽多彩,显得富丽堂皇;二是疏简式,多见于小件的器物,如碗、碟、炉、瓶等,如仙鹤、飞禽、玉兔、龙凤、麒麟等纹饰,还有八卦、太极、灵芝以及福、禄、寿等文字,这些纹饰一般采用单独构图,留出的空白地方较多,使整个画面显得清新、疏朗、简洁、淡雅。例如:

明末清初漳州平和窑五彩凤凰牡丹纹开光大盘(图1) 此盘纹饰以花卉与动物题材加辅助图案相结合,盘内壁均等地分成六格,饰以如意云头纹开光,开光内绘四季花卉草虫。在各开光之间又饰有对称的如意纹,中间饰于“十”字形纹饰。内底在三圈弦纹内绘池塘,塘中花草摇曳,水波荡漾,牡丹盛开。画面中的两只凤凰,一只立于湖石,引颈高鸣,另一只立足于花草间,与之对语。开光之外装饰菱格锦为地。民间匠师绘此瓶时使用单线平涂,布局繁密,用笔豪放,画风洒脱自然;构图严谨,层次分明,画面绚丽多彩;主体纹饰和边饰图案遥相呼应,浑然一体,生机勃勃。同类以祥瑞动物装饰的瓷盘可见明末清初漳州平和窑青花五彩忠孝廉节铭盘(图2)、明末清初漳州平和窑青花五彩双凤纹盘(图3)。

2. 明末清初漳州平和窑青花五彩忠孝廉节铭盘

3. 明末清初漳州平和窑青花五彩双凤纹盘

4. 明末清初漳州平和窑五彩山水楼阁纹盘

5. 明末清初漳州平和窑五彩花卉纹军持

6. 明末清初漳州平和窑五彩凤鸟纹克拉克碗

明末清初漳州平和窑五彩山水楼阁纹盘(图4) 内底饰一排山峦及树木,一条空心渠道将一座塔纵向分为两半,延伸扩大,将三座牌坊围绕,塔山之间及四周有海浪礁石和正在行驶中的单桅帆船。盘壁四侧分别绘以火焰心形的开光,内饰船渡。盘心和盘壁纹饰均以墨彩勾轮廓和晕染,四侧开光间有矾红彩“玉堂富贵”篆书印章款。这种山河构图清爽明朗,画面显得宁静深远且空灵。景物布局采用对称法,构图繁而不乱,俨然一幅蓬莱仙境图(编者按:此盘装饰图案即“裂塔纹”,描绘宝塔和云气,但给人宝塔中部开裂之感)。

明末清初漳州平和窑五彩花卉纹军持(图5) 口沿饰有红彩蕉叶纹,长颈饰有绿彩蕉叶纹,蕉叶尾间又饰以矾红彩蕉叶纹,均不及口部。肩部饰一圈缠枝纹,器身开光处和肩部一侧短流绘釉里红缠枝牡丹纹,花叶纹布满器身及流部。器身的开光间以菱格锦地铺满,整个画面红绿相间,繁而不杂,讲究对称,绘图工整。

明末清初漳州平和窑五彩凤鸟纹克拉克碗(图6) 内壁采用单独构图,简略地搭配一些散点式花卉和圈点图案,留出的空白地方较多,看起来既独立又统一。用笔线条率意而为,使整个画面显得清新、淡雅、疏朗、简洁。外壁所画动物形象抽象,追求神态之美。除了所绘动物纹,其余纹饰均以线条勾画,通过线条的轻重、缓急、疏密、刚柔来体现图案中的阴阳、明暗、深浅、远近的效果。整个画面主题突出,体现中国大写意风格。用笔简洁有力,一笔点画,不拘细节,一气呵成,妙趣横生。

7. 明末清初漳州平和窑五彩莲花纹盒

8. 明末清初漳州平和窑五彩盖盒

明末清初漳州平和窑五彩莲花纹盒(图7) 在器盖一周分割成三个椭圆形和花瓣形开光,内绘莲花和果实纹,盖顶圈内绘莲花。器身饰一圈开光,内绘果实。其余用锦地纹铺满器物。这件器物略显粗糙,线条不规整,略显潦草,但层次分明,绚丽多彩,显示出粗犷之美。盖盒类藏品还见有明末清初漳州平和窑五彩盖盒(图8)。

总体上看,在漳州地区诸窑中平和窑是佼佼者,但较之景德镇瓷器产品,大多显得粗糙,有别于景德镇官窑青花绘制的规范、严谨,在纹饰和装饰手法上也不及德化民窑青花瓷的工整、细腻。但有其自身特点:实笔点画,线条短促,不拘泥于写实,恣意奔放,富有张力弹性,画意自由洒脱,可以说平和窑五彩瓷绘艺术之美,给观者艺术享受和启迪。。

上述几件明末清初的五彩瓷器为传世品,保存相对完好,对研究漳州五彩瓷有重要价值。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明末清初德化窑古阿拉伯文开光三足炉


正在举行的“再现·中国白——2019年民间德化窑收藏大展”,荟萃德化窑古代陶瓷珍品,展出了德化窑宋、元、明、清、民国等时期精品陶瓷230件。在这些展品当中,来自福建永春的著名收藏家施政强收藏的一件明末清初德化窑白釉古阿拉伯文开光三足炉(见图),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根据研究和考证,此类香炉在国内或为首次发现。

这件香炉,是施政强在老家永春收藏到的。笔者曾多次上手,只见其敞口、直腹、三足,内底满釉微凹,外底素胎微鼓,腹壁外部以四圈古阿拉伯文开光。经测量,这件香炉外径12.2、内径10.5、高7.2厘米。如今,这件经历了数百年光阴的香炉,腹部已出现两条“八”字形的裂缝。

从古阿拉伯文的表现方式看,德化窑与唐代长沙窑、明代景德镇窑、漳州窑用彩书写的手法不同,多在成型的器胎上采用锐器剔刻而成,字体遒劲。本文介绍的这件香炉,古阿拉伯文剔刻在四个呈等距离排列的圆形开光内。类似的藏品,在英国大英博物馆、大维德基金会、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均有见到。虽然目前文博收藏界对于此类德化窑阿拉伯文瓷器的烧制年代尚无统一的认识,但大多数倾向于明末清初。

1995年,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应邀到英国讲解德化瓷,曾在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看到过一个腹壁上也有着古阿拉伯文的德化窑香炉。之后,陈建中便积极在国内寻找有着阿拉伯文足迹的瓷器,直至他在施政强处看到这个香炉,十分惊喜。他为此专门找到了原外交部驻阿拉伯国家的翻译官李光斌。根据李光斌先生的解读,香炉腹壁上那四圈古阿拉伯文的翻译,分别是“权利属于真主”“伟大属于真主”“平安属于真主”和“赞美属于真主”。

陈建中表示,这个阿拉伯文香炉的发现,真实讲述了一段德化外销瓷与阿拉伯后裔、永春篾香制作等鲜为人知的故事。根据1990年出版的《永春县志》记载,宋代定居泉州的阿拉伯人蒲氏家族的后裔,于明末清初迁永春,引进篾香配方和制作工艺,开始制作篾香,至今已相继九代,历时300多年。陈建中认为这个香炉腹壁上的开光图案纹饰具有典型的外销瓷特征,说明当时制作这批香炉以出口为主。永春蒲氏的制香业源于千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而“海上丝绸之路”又让承载着阿拉伯文化的德化瓷得以在世界范围内交流。

在传世与出土的德化窑陶瓷器物中,除了各种生活用具外,还有许多与宗教相关的制品。其中有关道教、佛教乃至儒家思想的作品,有着很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但对于德化窑烧制的与伊斯兰教相关的作品至今仍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这件香炉的发现,为我们进行相关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标本意义,值得珍视。

瓷之形:流行于明末清初的青花莲子罐


莲子罐是瓷器中少有的器形,出现的比较晚,因为莲子寓意多子多孙,所以在古代比较流行,主要是流行于明末清初。莲子罐直口,垂肩,长圆形鼓腹,圈足,附盖,盖面略鼓。因其形似莲子,故名。器形有大有小,多为白釉、青花瓷器。

明崇祯青花人物暗花莲子罐

圆盖,短颈,鼓腹,圈足,盖边沿、肩部、颈部暗刻花草纹,颈部饰青花枝叶纹一周,盖、腹部饰青花人物山水故事图,白釉底。

明代青花花鸟纹带莲子罐

高19.4厘米,口径8厘米,足径7.3厘米

白釉青花,瓷器细胎质。直口,短颈,上腹稍大,下腹收敛,底内凹,肩、底有隐花纹。盖绘竹、石、鸟纹,口沿绘焦叶纹,腹部绘竹、菊、凤、鸟等纹饰。

五彩瓷器


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跟斗彩一样是彩瓷瓷器品种之一,属于硬彩。“五彩”不是专指就有五种颜色,只是概数而已,但是五彩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五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粉彩就是在五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瓷器品种。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康熙五彩在明代五彩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使用釉上蓝彩与金彩,使五彩的颜色愈加丰富。蓝彩厚而浓艳,彩之外围有一层光晕。黑彩漆黑光亮。特别是由于金彩的广泛使用,使五彩瓷更加富丽堂皇。康熙五彩瓷器以其优美的造型、鲜丽精致的纹饰而成为康熙朝瓷器中较有代表性的品种。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1. 五彩雉鸡牡丹纹瓶,清康熙,高45cm,口径12.3cm,足径14cm。

瓶撇口,直颈,颈间凸起弦纹一道,丰肩,垂腹上丰下敛,束胫(jìng音敬),近足处外撇,圈足。内外施白釉,外壁五彩装饰。颈部绘洞石菊花,腹部的主题图案为洞石雉(zhì音智)鸡牡丹纹,一只色彩绚丽的雉鸡立于茂密树丛掩映的洞石之上,牡丹花盛开其间,彩蝶在花卉中飞舞。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 三行六字仿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瓶造型端庄古朴,构图疏密有致,纹饰画工精细,用色考究,所绘内容寓意吉祥。

清康熙时的五彩分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类,其中釉上五彩最能显示和代表康熙五彩的艺术特色和成就。清宫所藏康熙五彩器是官窑或“官搭民烧”的上等品。这时期的五彩器造型以古朴、凝重、挺劲见长。五彩器的款识式样颇多,除本朝款,还有仿前朝款、堂名款等。仿前朝款以仿“大明成化年制”居多。

2.五彩天马纹盖罐,明嘉靖,通高18.0cm,口径8.5cm,足径8.7cm。

罐直口,短颈,圆腹,圈足。附伞形盖,盖顶置宝珠形纽。通体釉上五彩装饰。腹部绘4匹天马在云海间跃奔。颈部绘蕉叶纹,肩部绘缠枝莲纹,近足处绘变形莲瓣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明嘉靖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此罐胎坚釉润,构图严谨,突出使用红、绿二彩,并以黄、黑、紫彩作局部的点缀,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

明嘉靖五彩器造型既有秀气的盘、碗、杯、瓶等,也有胎厚体大的罐,还有新创的器形方斗杯、方盖罐等。通常画面多用红、绿二彩,黄彩、黑彩等有时仅作为一种点缀,遂使红艳绿翠的装饰色彩热烈生动。

3.五彩牡丹玉兰纹花觚,清顺治,高38.7cm,口径18cm,底径12.3cm。

觚(gū 音孤)撇口,直腹,中间略凸,胫(jìng 音敬)部外撇,平底。通体白釉闪青,口沿施酱釉。器身以青花五彩装饰。画面分三层,上部绘月影洞石花卉,牡丹、玉兰等众多花卉簇拥在洞石周围,竞相开放,五彩斑斓。腰部绘两组饱满的石榴纹。胫部绘垂枝海棠。外底涩胎。无款识。

顺治五彩瓷器造型基本保留了晚明时期古拙的风格,多以色调对比强烈的红、绿彩描绘粗犷的纹饰。此觚胎体致密,釉面光亮,釉色白中闪青,构图疏朗,以釉下青花来描绘洞石,青花色泽蓝中闪灰。花卉则以釉上黄、绿、红等彩描绘,各色彩料均鲜艳明亮,给人以清晰雅致之美感。

4.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高49.5cm,口径15cm,足径17.2cm。

瓶洗口,长颈,垂腹,圈足。颈两侧贴饰狮耳。通体以褐色或赤褐色勾勒轮廓,用釉下青花及红、黄、绿、茄紫、孔雀绿诸彩装饰,全器共绘八层纹饰。瓶腹镂雕9只凤凰飞翔于祥云之间,构成了器物的主题纹样。瓶口镂空如意云头纹,颈部环绘五彩蕉叶纹,并镂雕若干飞舞的蝴蝶。颈部两侧堆雕的狮耳上有青花篆书“寿”字。颈下饰朵花和八宝纹。无款识。

整个器物自口至底,层层花纹密布,无纤毫隙地,可称艳丽之至。这时期的五彩,一反明成化时彩瓷之疏朗、优雅、宁静,变为浓艳热烈的风格,纹饰繁密杂乱,布满器身。华丽俗艳有余而高雅秀美不足,为万历年五彩之特征,此瓶即典型器物。

这件镂空云凤纹瓶不仅成功地运用了五彩装饰,而且以熟练的镂雕技艺,给人以巧夺天工之感。如此繁密的镂空与五彩装饰相结合的工艺,反映出当时瓷匠们高超的技能,是万历时期官窑五彩瓷中的稀世珍品。

5.黄地金八喜五彩百蝶纹奓斗,清同治,高8.3cm,口径8.4cm,足径5.9cm。

奓斗敞口,圆腹,圈足。造型小巧秀丽。内施白釉,外通体黄釉色地,上彩绘各种蝴蝶纹饰,中间插金彩“喜”字。上下以描金弦纹做边饰。底白釉红彩书“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品《五彩瓷韵》


初识湖南著名作家李陵先生于去年,缘起于五彩瓷网;得知先生正在编写一册关于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书籍,便特意讨要拜读,先生欣然赠予,我亦于此篇《品,五彩瓷韵》小感为谢。

笔者从事中国现当代陶瓷艺术文化推广工作,从未涉足过醴陵;但几乎每日都要关注我国主要艺术陶瓷产瓷区的最新动态,当然醴陵的釉下五彩瓷也不例外;也阅过较多关于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相关书籍,但无一例外没有任何一本能像《五彩瓷韵》这样让笔者对醴陵釉下五彩瓷有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清新而淡雅是笔者对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第一印象。纵观先生全书除了清晰简要的阐述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起源,发展历程和曾经的辉煌,文中还刊载了醴陵釉下五彩瓷至创烧以来精美绝伦的作品。更能让笔者感兴趣的是文中除了有大量让人赏心悦目的五彩瓷赏析还有令笔者细细品琢的小诗,此乃先生一特色,以诗赏瓷,以瓷品诗,甚是恰到好处。先生明明是感受到了瓷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想要表达的思绪和心境。其瓷中有诗,诗中有瓷的完美结合无疑是给读者呈现了一场现当代艺术陶瓷的豪门盛宴,深刻领悟其用心之至。

观此书,亦如观其人!全书行文缜密且有序,各种史料集合,诸多“大家”似带有传承及弘扬之使命;亦有“后生青年”有如雨后之春笋,肩负醴陵陶瓷艺术的发展大任;《五彩瓷韵》无疑是宣传醴陵陶瓷的最好窗口之一。

匆匆数月有此“大成”,李陵先生对家乡醴陵、对醴陵釉下五彩瓷的“感知”是超强的,毫无疑问《五彩瓷韵》在笔者内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观其后记,近文末,笔者在小酌中,甚是回味!谨以此篇向先生聊表敬佩之情;同祝先生即将出版的《五彩风华——釉下五彩瓷青年艺术作品赏析》。

藏乐阁艺术网

深圳藏乐阁当代名家陶瓷艺术馆

阳世春 壬辰年春于深圳

釉下五彩瓷鉴赏


瓷器中的五彩,一般是指釉上五彩或青花五彩,而釉下五彩是特指清朝末宣统年间创烧的新品种。当时烧制的数量不多,现已属珍贵之物了。

瓷器釉下彩的发展史也是源远流长的,早在三国时期的吴国墓中出土了一件青釉下彩盘口壶,胎上通体用毛笔绘褐黑色纹饰,外罩青黄釉一次烧成。它证明了三国时期已有烧制釉下彩绘的工艺,开创了釉下彩绘之先河,为后世的釉下彩瓷打下基础。到了唐代,在四川的邛崃和湖南的长沙窑中,釉下彩绘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用彩以多色为主,以含有铜、铁、钴、猛等元素的矿物质为着色剂,绘出所需纹样,罩上透明釉一次烧成,呈现出褐红、褐黑、兰、绿、黄、紫等色彩。装饰纹样有人物、动物、植物、花卉、云气山水和图案画等。

另从杨州唐城遗址和浙江龙泉金沙塔基、绍兴翠环塔基中出土的青花瓷片看,证明我国在唐、五代、宋已烧制出釉下青花瓷。

上述种种,只属釉下彩绘瓷,还不属釉下五彩瓷,所谓釉五彩瓷,按古代陶瓷辞典解释为色彩繁多、色泽浓艳、五彩缤纷者。

我国的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是在烧好的白瓷或某些纹饰用青花代替的白瓷上加饰彩绘,再次入窑烧成的。它创烧于明代宣德年间,经成化、万历到清初的康熙朝都很盛行,后被粉彩所代替。

真正的釉下五彩瓷,是清末宣统年间由湖南醴礼窑创烧成功的新式瓷器,它是将多种着色剂绘画在瓷胎上再罩一层透明釉,入窑一次高烧成功。这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又一个新成就。它的问世受到国内外人士的一致欢迎。在1907-1912年间,曾两次参加过世界博览会,均获得一等金牌奖章。

釉下五彩瓷器的特点,是瓷化强度高,釉面玻璃化程度强,保护纹饰不被外界磨损、防止和减少彩料中铅的毒害,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彩绘瓷器。当时官商合一的新华公司也以此为鉴,烧制了一批釉下五彩瓷器。图中的笔筒就是当时的产品,它不仅瓷质亮丽,纹饰也是一幅很精美的山水画,画中群峰逶迤,湖光山色,从林村舍,鱼帆垂钓,景观相映成辉,给人一种尘嚣涤尽,心旷神怡之感。此后釉下五彩技术流传开来,许多窑厂也纷纷烧制。图二是一件“民国三十四年”(1943年)烧制的雄鸡图洗口瓶。一直到解放初期这种瓷品仍在烧制,而且产地并不仅限于湖南澧陵:附图还有一件参考器物就是50年代广东大埔所烧制的日用酒壶。

由于釉下五彩的各种彩料的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都各不相同,要烧制成功是极不容易的。在当时烧制的数量就不多,时今若能收藏到清末民初的精品,也属难得。

鉴赏清康熙五彩瓷


清朝瓷器以青花瓷著称于世外,彩瓷也曾享誉一时。习惯上所说的彩瓷,是指瓷器釉上加彩。据考证,这种以彩色装饰瓷器的做法,起源于晋,宋代出现釉上的“宋三彩”,元代则创造了著名的青花、釉里红等,到了明清两代,釉上彩的配方进行了重大改革,经过了一系列的创新,以红、黄、绿、蓝、黑、紫等多彩色绘制出画面,充分显示了它的绚美和巨大的吸引力,这就是五彩瓷的发明。

何谓五彩瓷,据《陶雅》上说:“康熙硬彩,雍正软彩。”又据《饮流斋说瓷》中解释:“硬彩者彩色甚浓,釉付其上,微微凸起。软彩者又名粉彩,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真正康熙时期的五彩瓷是相当珍贵的,瑰丽多彩,品种繁多,它的最大特征是:1、胎釉和青花、斗彩相似;2、色彩主要为红、黄、蓝、绿、紫、黑等,但以红彩为主;3、其绘法先在白釉瓷面上,画人的颜面,不填颜色,用红色笔加勾;4、多用小开片,裂纹向下而紧合。

至于康熙时期的民窑五彩,《陶雅》中说:“康熙彩绘手法精妙,官窑人物以耕织为最,其余龙凤香莲之属,规矩准绳,必恭敬正,或反不如‘客货’之奇诡者,盖客货所画,多系怪兽老树,用笔敢于恣肆。”这里所说“客货”即指的是民窑产品。由于民窑产品在装饰上受的束缚较少,所以其图案题材丰富多样,运用自如,除花卉、梅鹊、仕女等,还大量采用戏曲、小说为题材的民间故事,其中尤以描绘武士所谓“刀马人”最为名贵。上图这件安徽望江县博物馆所藏的五彩瓷就具备了康熙时期民窑五彩瓷的特点,该瓷盆整体造型别致,制作精细,通体为甜白釉色,撇口沿,斜弧腹,浅圈足,内外以五彩绘有虫鱼花卉及民间故事“麒麟送子”的图案,洋溢着人间喜气,栩栩如生,跃然画上,其韵味深长令人神往。

青花五彩瓷器鉴定


青花五彩的定名应是80年代以来的研究新成果。过去传世品中五彩瓷器的装饰无论是否有青花都称“五彩”,但从未见过一件明宣德时期的五彩器,可是明清文献确有有关烧造的记载,如前文所述“白地青花间装五色……宣品最贵”,“宣窑五彩深厚堆垛”,因此明宣德是否制造过五彩瓷器是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学术问题。 1985年在西藏日喀则萨迦寺发现明宣德五彩鸳鸯莲池龙纹碗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发现,证明了明代文献记载的可靠性。明宣德时期确实制造了五彩瓷器,包括“青花五彩”。1988年景德镇御窑厂旧址又出土了与萨迦寺碗主题纹饰相同、装饰方法相同的瓷盘,这又是一例青花五彩的出现,自此以后现代陶瓷学者将五彩瓷器分为“釉上五彩”、“青花五彩”两大类。

青花五彩一般以红、黄、绿、紫及青花为五种主要颜色,其装饰方法与斗彩相同,都是由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而形成的瓷画,因此青花五彩与斗彩在划分实物时极易混淆。但它们之间仍有区别,首先是运用青花表现纹饰的形式不同,斗彩运用青花勾绘全部纹饰的轮廓线,而青花五彩的纹饰没有青花轮廓线,只是依据纹饰设色的需要将需用青花表现的部位先画出来。另一方面是釉上彩绘的区别,斗彩是在淡描青花瓷器上依据纹饰设色的安排进行彩绘,彩绘时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施彩方法(如填彩、点彩、复彩);而青花五彩是在纹饰不完整的青花瓷器上面的空白处进行彩绘,把画面补齐,正如《南窑笔记》中所谓“青料画花鸟半体,复入彩料,凑其全体”。如嘉靖青花五彩婴戏纹方斗杯,里口缠枝灵芝纹点缀几朵青花灵芝,杯外部分花朵及婴儿头部用青花绘制,其余纹饰则用多种釉上彩表现。此外,青花五彩瓷器的纹饰中有的青花很少,仅仅作适度点缀,也有的青花纹饰很突出,都是依据画稿的具体要求。本公司应买家市场需求和市场动态需求,本公司面向全国火爆征集古玩古董收藏品,有收藏的藏家速度拿出来,就会不等人,今年的行情会创造10亿的时代,也许下个藏品就是您的。

恢弘奇丽的康熙五彩瓷器


康熙的五彩瓷器绚丽多姿,恢弘奇丽,虽然在明代五彩瓷器发展起来的,但是康熙五彩瓷器无论是釉色还是装饰纹饰等艺术效果已经超越了明代五彩瓷器。

五彩云龙纹碟

五彩云龙纹碟口沿外折,直腹,平底。内底绘朱龙一条,间饰黄绿彩云纹,画面精美,寓意吉祥,色彩绚丽。五彩云龙纹碟制作精致,为康熙五彩之佳作。

康熙五彩釉色

“五彩”意为多彩,不仅仅是只有五种釉色,但是必须含有红彩,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康熙五彩在明代五彩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使用釉上蓝彩与金彩,使五彩的颜色愈加丰富。蓝彩厚而浓艳,彩之外围有一层光晕。黑彩漆黑光亮。特别是由于金彩的广泛使用,使康熙五彩瓷器更加恢弘奇丽。

清康熙五彩锦鸡插屏

清康熙五彩锦鸡插屏公鸡尾巴使用了黑彩,突显了康熙五彩的特点。瓷板不仅瓷胎细腻而且色彩鲜艳,瓷板圆形中心五彩饰山石锦鸡图,两只红色锦鸡,一只栖于山石之上,一只立于山石之下,锦鸡尾部羽毛红黑相间,参差错落。山石旁盛开着朵朵菊花、牡丹。瓷板边以绿地点纹为地,饰红、黄相间的朵花,寥寥数笔即把锦鸡的神态描绘得生动传神,在白釉的衬托下,尤如一幅精美的水彩画。

康熙官窑五彩瓷器的纹饰

康熙五彩瓷器以其优美的造型、鲜丽精致的纹饰而成为康熙朝瓷器中较有代表性的品种。康熙五彩瓷器纹饰图案主要有花卉、梅鹊、花鸟、仕女、刀马人等。清康熙朝官窑瓷器的装饰画面有许多出自当时名画师的手笔。

康熙官窑五彩竹纹笔筒

康熙五彩竹纹笔筒高14.2cm,口径18.4cm,底径18cm。笔筒直口,筒形身,璧形底。器外壁一面绘墨竹两枝,透过茂盛的竹叶隐约可见嫩枝新发,生机勃勃。竹枝于黑彩外又润以绿彩和赭石色少许,风格苍劲潇洒。另一面题行书诗句:“终获万龙化,曾留彩凤吟”,末有红彩阳文篆书“西”“园”联珠方印。此笔筒所绘的簇簇墨竹清秀挺拔,瘦劲有力,深浅相宜,富于层次感,有如画在白纸上的国画一般生动细腻,绝非一般工匠所能为。此墨彩笔筒将诗、书、画、印结合于一体,加之墨彩黑亮如漆,光滑浓艳,与纯白的底釉构成强烈的色彩对比,赋予此笔筒不同凡俗的审美意趣。

康熙五彩鉴别的几点个人看法

康熙五彩瓷器画片纹饰一般都是出自名人之手,而且画片篇幅占据瓷器较大画面。。人物脸部都不端正,只勾轮廓不填色。

康熙五彩瓷器釉面微微凸起,釉料看上去有坚硬感,周围有闪烁的“蛤蜊光”,纹饰周边有光晕。尤以蓝彩为甚。

康熙盘、碗、瓶、罐类的瓷器底一般均能见到明显旋纹痕及黑疵瓶、罐类器的底足往往有二层台的硬折角,其折角圆浑者为后仿。

康熙五彩花鸟长方瓷板

 五彩花鸟长方瓷板,清康熙,长25.2cm,宽14.6cm,厚2cm。

 瓷板以双墨线为边饰,内以五彩为饰,一只鸟儿栖息于盛开的梅花枝干上,一枝翠竹随风摇曳,蝴蝶穿梭于花叶之间。瓷板釉面细润纯净,纹饰布局舒展,以红、黄、绿、金、墨等色彩描绘,色彩丰富绚丽,颇有国画意蕴。

康熙五彩是在明代五彩的基础上继承其传统技法而又有创新和发展,达到了中国传统彩瓷的顶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