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 > 导航 >

青釉 我国出现早的颜色釉

青釉 我国出现早的颜色釉

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 颜色的瓷砖 瓷砖的颜色

2020-11-05

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

青釉又被人们称为“青瓷釉”,它是我国瓷器出了名儿的传统颜色釉,并且中国瓷器出现最早的颜色釉正是古代南方青釉。

虽然“青釉”带了一个“青”字,但是它可不是地地道道的青绿色,并且在中国古代的时候,人们一般把青、绿、蓝这三个不同的颜色统统叫作“青色”。青釉的颜色可以分为很多种,具体有:、仿龙泉釉、月白釉、天青釉、粉青釉、梅子青釉、豆青釉、翠青釉……无论是哪一种颜色,都会多多少少透出一些青绿色。青釉的釉色看上去使人赏心悦目,风格清雅、大气,釉面看上去十分润泽、温和,触感坚硬而细腻。

清朝康熙年间,烧造青釉的工艺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清朝雍正年间,烧制青釉的工艺水平不断迅速发展;到了清朝乾隆年间,烧制青釉的工艺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甚至可以说到了这个时候中国青釉瓷器的烧制水平已经到达了一个巅峰,青釉都是采用紫金釉稍稍掺入一些青料制作而成。从青釉当前的存世量来看,目前康熙时期烧制的青釉最多,乾隆时期烧制的青釉比前者要少,而雍正时期烧制的青釉更少。

青釉的历史非常悠久,它在我国出现的时间非常早,延用的时间又比较漫长。青釉在我们国家分布的范围非常广。我们国家大部分瓷土矿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铁矿,因此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人民发明创造了瓷器,青釉便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品种之一。实际上,青釉的釉色也比较符合中国老百姓们的审美情趣,青色和玉色的颜色比较接近,因此人们不约而同地认为青釉端庄大气、古朴雅致。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多个地区出土了大量商周时期的原始青釉瓷器、六唐至南宋时期的南方青釉瓷器、宋到元明的龙泉窑青釉瓷器、宋代北方青釉瓷器、明清时期景德镇青釉瓷器。宋代也是青瓷发展的黄金阶段,宋代的五大名窑是汝窑、定窑、官窑、哥窑、钧窑,除了定窑之外,都在烧制青釉瓷。

在一众青釉品种里面,豆青属于珍品,而且现代在青釉中,数量最多的是豆青釉。大部分豆青釉瓷器上釉并不均匀,只有出自景德镇的豆青釉的成色比较好,釉面比较均匀,并且有润泽感。朋友们感兴趣的话,可以去当地收藏市场上淘一淘。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德清发现我国早官窑


中国的成熟青瓷到底出现东汉以后还是东汉以前?4月2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德清召开新闻发布会,宣称在德清经济开发区龙胜村发掘了一处距今二千多年的战国时期窑址,经考证认为,这里的成熟青瓷要比上虞市的小仙坛窑早600年,也就是说,中国成熟青瓷的起源,可以往前推600年。

据介绍,去年10月到今年3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德清博物馆一起,在德清县龙胜村东山自然村亭子桥,揭露出7条窑炉遗迹,出土了大量仿青铜器形的原始青瓷礼器和乐器,以及形式多样的各类窑具。

发掘资料表明,这是一处战国时期为越国王室与上层贵族烧造高档次生活和丧葬用瓷的窑场,是一处越国时期的“官窑”,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官窑”遗址。

“经过漫长岁月的变迁,现在还能找到德清亭子桥这样年代如此久远,窑床密度如此之高的窑址,在国内是十分罕见的。”亭子桥窑址考古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副所长陈元甫表示,礼器和乐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贵族才能使用,在以往发现的诸多原始青瓷窑址中,都是烧造一般的碗、盘等日常生活用品,烧造高档次仿青铜原始青瓷礼器、乐器的窑场,这是首次发现。

由于此次发掘的德清亭子桥窑址所见的产品器类,几乎囊括了这些年在浙江绍兴、杭州、长兴、安吉、海盐等地的一些大型越国贵族墓中,以及此前在江苏无锡鸿山发现的丘承墩大型越国贵族墓中已出土的各类原始青瓷礼器与乐器,因此,亭子桥窑址的发掘,可能为这些越国贵族大墓中出土的原始青瓷礼器和乐器找到“出生地”,也对“越文化”研究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据悉,为了进一步认证这一重大发现,本月下旬,故宫博物院、中国古陶瓷研究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将组织专家学者,在德清县召开“瓷之源”学术研讨会,届时会对中国青瓷的起源、烧制技术成熟年代和发展历程等问题重新进行探究。

颜色釉的介绍


今天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瓷器中的颜色釉。

颜色釉,在釉中加上某种氧化金属,焙烧后,就会显现某种固有色泽,故称“颜色釉”。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氛中烧成,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成为颜色釉。

它有三种划分方法:一是按烧成温度分类,分高温颜色釉(1300度左右)、中温颜色釉(1200度左右)和低温颜色釉(1000度左右),若以1250度为界,分为高、低两种。二是按烧成后的火焰性质分为氧化焰颜色釉、还原焰颜色釉两种。三是按烧成后外观特征分类,可分为单色釉、复色釉(花釉)、裂纹釉、无光釉、结晶釉等。传统颜色釉有:以铁为着色剂的青釉;以铜为着色剂的红釉;以钴为着色剂的蓝釉。历史上,许多时代都有颜色釉的杰出代表作,如宋代的青釉和钧红,明代的霁红,清代的郎窑红、乌金釉、茶叶末釉等。颜色釉与普通色釉的不同在于颜色釉的特殊烧制工艺和配方。颜色釉的釉面,必须经过12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煅烧,才能显现出它光若流油,色若虹霞,纹若流云飞瀑的独特魅力。颜色釉五彩缤纷种类繁多。青色的如:豆青、影青、粉青、龙泉天青等;红紫色的如:祭红、郎窑红、均红、玫瑰紫、美人醉、釉里红、火炎红等。黄色的如:钛黄、象牙黄、蟮鱼黄、粉黄等。绿色的如:翠绿、孔雀绿、金星绿、哥绿等;黑色的如:乌金、铁锈花、无光黑。其他还有结晶釉、窑变花釉、茶叶末、钛花釉、裂纹釉、唐三彩、龙泉釉、蜡光釉、金砂釉、变色釉、"三样开泰"、霁蓝釉等。另外还有低温颜色釉如:西洋红、胭脂红、孩儿面、粉红、辣椒红;鹦哥绿、苹果绿、浅绿、鱼子绿、瓜皮绿、炉均翠苦绿、浇绿;正黄、浇黄、淡黄、鱼子古铜、黑地浇紫等。 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

明代民窑颜色釉瓷——紫釉


紫色釉是以锰元素为主要色剂,以铁和钴起调色作用,将之掺和在含有碱量较高的釉中低温烧成。因釉色像成熟的茄子皮一样光润,故又有“茄皮紫釉”之称。《南窑笔记》中即有:“铅粉石末,入青料则成紫色”的记载,锰作为一 种色釉,早在元代山西的珐华器制作上得到广泛使用。而真正在瓷胎上使用茄皮紫釉,始创于明代。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曰:“茄紫一色始于明末,……”但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来看,茄皮紫釉瓷器的出现,至迟应在明早期的宣德年间。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淡茄皮紫釉弦纹三足炉,炉高12.2cm,口径15.2cm,外施淡茄皮紫釉,口沿下自右至左凸起“大明宣德年制”六字阳文楷书款,即为一例。笔者在扬州市缺口基建工地,宣德地层中发现了茄皮紫釉盘残片、仿宋钧菱花式花盆残底,由于茄皮紫属低温釉,故出土时包裹盘残片和花盆残底的淤泥染成紫色。该盘的残片器表光素,盘外壁施茄皮紫釉素净光洁,盘内施孔雀蓝釉,开细小片纹。从断面看,胎质细腻,盘壁至底,由薄渐厚,盘心留有旋削后隐起的台阶式弦纹。足圈呈外敛内直壁浅足,足端平切,足底施白釉呈肉红色。而花盘残底虽不能观其全貌,但花盆颈下部至底的规整制作,已足令人感叹了。花盆外施淡茄皮紫釉,内施釉不到底,足端平切,足内施极淡的透明釉,但不均匀。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茄皮紫釉器的烧造情况不明。但有文献记载,正统十二年(1447年)不准民窑烧造黄、紫、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的禁令,说明至少在正统十二年之前,作为诸品种之一的紫釉,应该是生产的。由于目前对这方面资料了解甚少,因此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至成化时期,民窑紫釉只作为素三彩中的一种色彩来使用。如1980年11月,香港所印《太仓仇氏抗希斋曾藏珍品图录》中,有一件绿釉紫花瓷足具。该器运用雕塑手法制成象征莲池鸳鸯立体图像,其绿彩、紫彩浓重艳丽。有“成化元年孟秋吉日景德镇东山程氏静乐轩章靖公十一世孙节淳置为妻何氏足具用”的刻填紫釉铭。1995年秋,笔者率全国古陶瓷鉴定培训班全体学员去景德镇考察古窑址,途径安徽省屯溪市,在市博物馆仓库中,见到同样器型的绿釉紫花莲池鸳鸯瓷足具,遗憾的是,有无铭文已不详。作为民窑产品,在经过宫廷严厉禁止之后,能有这样的作品出现,实在是罕见。1987年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发掘出方座立式鸭薰,将素三彩的造型艺术和色彩运用推向了顶峰。其所施黄、绿、紫、米色等彩釉,色泽浅淡,写实自如,构思巧妙,独具匠心,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

弘治时通体一色的茄皮紫釉,其色紫中泛蓝,釉质肥厚光润。所见器型有牺尊和绶带式双耳尊等无款祭祀用器。嘉靖、万历时虽然都有茄皮紫釉品种,但造型不及弘治时规整。釉色在嘉靖时有深浅两色,深者呈黑紫色,常施于大盘、大碗等大型供器之上;浅者,似未熟的茄皮,露淡紫色,多施于较精细的盘碗类器物上。万历时淡茄皮紫釉器,釉层较薄,釉色纯正均净,制作精致,造型有盘、碗等,外壁常暗刻云龙纹,为宫廷所藏。而民窑中,笔者在扬州市老城区泰州路基建工地,采集到淡茄皮紫釉弦纹三足炉残片。仅其造型而言,应是对宣德淡茄皮紫釉弦纹三足炉或同式青花、孔雀绿釉、白釉的复制;其直口,圆筒腹,平底,下承三足已非当年的蹄形足,制作较为简略,紧贴炉底边缘。炉外壁施淡茄皮紫釉,厚薄不匀,深浅不一,釉面虽光洁莹润,但釉里却含有许多颗粒状物,是窑灰?抑或釉料碾磨不细所致?炉底面施釉,并有浅刻单圈,无款识,炉近底处有一小块孔雀绿釉斑与淡茄皮紫釉交融。炉内涩胎无釉,炉壁炉底旋削光洁,其胎体呈米黄色。

综观上述扬州古城遗址出土的三件器物,有一现象值得提示,即:这几件器物尽管有时代上的早晚差异,但器物胎体均呈肉红色或米黄色。用手轻叩之,既无瓷胎清脆悦耳的金属声,也无陶器那种沉闷的声音,却有现代高温釉陶的感受。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从工艺上讲,烧制茄皮紫釉一类的低温色釉器,必须先将素胎在1280℃~1320℃的高温中烧制瓷化,然后在素胎上施以含锰为着色剂的低温色釉,在850℃~900℃的炉中焙烧烘烤,经过二次烧成后,即可获得釉色光润鲜艳的产品。那么,仅此对于不惜工本,只求精品,满足皇宫贵族的御窑厂来说,没有任何困难。尤其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淡茄皮紫弦纹三足炉,应该能说明问题。而对于民营的窑主作坊来说,却有若大的压力,一方面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生产,另一方面又要精打细算,减少成本,获得利润。因此,为了获得利润,减少二次烧成的时间,节约燃料,民窑烧制的茄皮紫釉器,采用了烧孔雀绿釉器的办法,在靠近窑后的烟囱部位,放置既不占地方,又节约燃料且适合茄皮紫釉发色,温度在1000~1100℃左右的窑位上,一次性烧成。那么,此理论的依据又从何而来?万历淡茄皮紫釉弦纹三足炉的孔雀绿釉斑这种温色釉,可以说明问题。如果这一 理论能够成立的话,民窑茄皮紫釉器的肉红色、米黄色胎,就可以得到一个圆满的解释。

明代民窑颜色釉瓷——酱釉


酱釉又称:“柿色釉,紫金釉”,是一种以铁为呈色剂的高温色釉,其釉料中含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的总量较高,达5%以上。酱釉的出现始创于北宋的北方窑口,如定窑、耀州窑等窑场中均有烧造,以定窑酱釉最著名。明曹昭《格古要论》中“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具白,其价高于白定”的论述。所谓紫定并非紫色,其釉呈棕红色,实际上与今天芝麻酱色调相近的釉,故而得名。

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曾一度为官府烧制宫廷用瓷,以其优美的造型,精湛的艺术魅力著称于世,令后人仰慕。而景德镇仿制酱釉瓷始于明初。1964年春,南京博物院于明故宫玉带河遗址中,发现大量明代瓷片。其中酱色釉碗、外酱釉里蓝釉暗花云龙碗,揭示了明初烧制此类产品的奥秘;而在美国堪萨斯城阿脱肯艺术博物馆、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收藏的外酱釉里蓝釉高足碗,从工艺到纹饰与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云龙碗几乎完全相同,从而印证了洪武官窑的客观存在。与此同时民窑中的酱釉瓷生产也毫不逊色,出土于北京丰台区,现收藏在北京首都博物馆的两件酱釉梨形执壶,通高12.5cm ,口径4cm ,壶体呈梨形,壶颈较短,流弯曲深硬不自然;腹部丰满,底足平切,底边垂直,足内较深,旋削整齐;胎质细腻洁白,器表有旋坯痕,釉较薄,釉色呈酱褐色。此壶造型构思新颖独特,稳重典雅。但与同期官窑器相比,不足之处在于:造型不够规整,同一器物上壶盖、壶身色调不能统一,施釉不均匀,釉面有缩釉点,制作工艺较粗糙。

永乐时期酱釉瓷仍在烧造。从目前景德镇珠山明代御窑厂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尚未见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但笔者于1985年5月,在扬州市缺口工地上,距地表3m左右与洪武地层具有叠压关系的土层中,发现叠摞在一起的酱釉碗。由于施工繁忙,未能及时制止民工的挖掘,致使四只碗同时被毁,实在令人痛惜扼腕。这四只酱釉小碗,造型均为撇口式,高6cm,口径12cm ,器表光素,里外均施酱釉,釉面匀净光洁,有缩釉点,无橘皮纹。胎质细腻润滑,胎色洁白,胎体自上而下,由薄渐厚,制作隽秀灵巧又不失敦厚稳重。圈足小,足呈外敛内直墙式和外敛里斜坡式;足端外侧斜刮削,足端平切,足底面有明显的旋痕和细密的跳刀痕;而细砂底光滑细腻,不见火石红;釉底的胎釉结合处,却留有一线火石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酱釉的助熔剂钙含量低,高温黏度较大,不易流釉;从断面看,底足处的釉层与器口处差不多同样厚,因而不会产生象其他釉有“厚此薄彼”的现象。以前不少出版物,常用釉层厚来形容明早期器物的釉质,然而对酱釉这一品种而言,以上说法在了解了酱釉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能后,似乎提法上值得商榷。再则,上述四只碗虽一起出土,但碗的釉色却有明显差别;一种颜色接近今天的芝麻酱色调;一种颜色呈褐红色;还有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由此可知,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可能与器物的二次氧化或窑位有关。

永乐酱釉虽仅见于碗,而未见其他器型,但在各地考古发掘中尚不多见,因而是目前研究永乐民间瓷器不可多得的宝贵实物资料,弥足珍贵。

宣德时期酱釉瓷在官窑器中已不再难得一见,而是作为各种单色釉中的一个品种而批量生产。常见的器形有撇口碗、盘、水仙盘及桃式执壶,海内外各大博物馆的收藏以及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在明代御窑厂遗址的发掘成果,让我们拓宽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与永乐酱釉瓷相比较,同样的器型,宣德酱釉瓷釉色稳定,釉面光洁莹润,无缩釉点,有橘皮纹。在器物里外施酱釉的情况下,足内均施白釉,并锥刻暗款或用青花楷书款。这与永乐酱釉瓷足内仅施青白釉或细砂底的作法,是截然不同的。

而宣德时期的民窑酱釉中,有外酱釉里白釉、外酱釉里青花,尤以外酱釉里青花的品种较为多见。其造型有高足杯、撇口碗等。高足杯器表光素,外壁通体施白釉,釉面光洁有橘皮纹,杯内心大多数用青花隶书“寿”字的习俗。杯上部受元代枢府型器的影响,呈撇口,硬折腰,下承明代特有的竹节柄,柄中空不施釉。足外撇,足端外侧斜刮削,足端平切。其造型俊秀挺拔,古朴凝重。外酱釉里青花碗,碗口外撇,腹部丰满而略敛,碗内用青花隶书“福”字或月华锦等纹饰,足呈外敛内收式,足端平切,底面施亮青釉。作为民窑的一种装饰技法,它不仅是宣德时期的品种特色,也对后来清代瓷器的装饰产生深远的影响。

正统、景泰、天顺时期的酱釉瓷生产,从本世纪50年代至今的考古发掘和传世瓷器中,尚未发现有一件确切纪年酱釉瓷的报道。因而这三期的酱釉瓷认识,仍嫌不足。尽管查阅古文献中,有正统十二年(1447年)不许民窑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的禁令,但此中所禁“紫”,是指紫金釉?抑或紫釉(茄皮紫釉)且不得而知了,需深入研究探讨。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酱釉瓷的生产官窑器中已属少见,民窑器则更是凤毛鳞角。

直至嘉靖、万历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在全国迅速发展,刺激和推动了市场经济的繁荣,作为瓷器门类中的一个品种,随着市场的需求,再度应运而生。其中以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1959年陕西省耀县寺沟墓葬出土的“酱釉戗金孔雀牡丹纹执壶”是这一时期酱釉瓷器的代表作。执壶通高30cm,口径5.9cm,足径8.8cm。盖顶隆起,盖纽为一蹲坐小兽,腹下有穿可系,壶敞口,颈细长,腹侧扁,腹面凸如鸡心。高圈足,下部略外侈。细长流……有“S”形加固件与壶颈相连。与流相对的一侧有长柄,柄顶端有小环,可穿绳系盖。壶内及圈足内底施青白釉,外壁通体施偏紫红色的酱釉,整个器型饰以金彩,壶盖用团花,花瓣以兽纽为中心向四面垂下,颈部饰有一周仰蕉叶,颈下部饰下垂的如意莲纹。两侧腹部正中为桃形开光,中有牡丹一株,花繁叶茂,一只孔雀踞立枝头,回首而鸣。圈足、流、柄部也都饰以简单的纹饰。圈足内心用青花书“富贵佳器”四字吉语款。该执壶造型清秀俊俏,其纹饰富丽华贵,可与御窑厂贡品相媲美,然而它却出自民窑工匠之手,这不得不令人钦佩赞叹。

至万历时期,除有外酱釉里白釉墩式碗外,民窑中甚为流行一种酱釉白花器,其釉色浅淡,釉面光亮。较常见的器物有:梅瓶、蒜头瓶、胆瓶、盘、碗、香炉等。其中以香炉最常见。而香炉中筒式三足炉和钵式三足炉数量较大,其胎体厚重,工艺粗糙,胎体衔接痕明显,器里为白釉或青白釉,器足往往留有切削痕迹。器外常以酱釉为地,釉面凸起白花纹饰,纹饰中龙纹、凤纹、麒麟、折枝花卉、花鸟、花虫等多见。而酱釉地白云青花龙纹碗,却鲜为人知。笔者有幸在扬州市区古城改造施工工地,偶尔发现这一纹饰的残片,其造型为撇口碗,腹部较丰满,内施白釉,外施酱釉。釉色较浅,釉面光亮,纹饰写意而略显草率。胎体上薄下厚,制作不够精细。综观民窑酱釉瓷,绝大多数都不落款识,偶有“富贵佳器 长命富贵”等吉语款,亦为数廖廖。

明未天启、崇祯时期,景德镇民窑瓷器的生产量很大,但主流是青花瓷器。它除了供应国内市场外,还根据客户的需要大量运销欧洲、日本等国。所以酱釉瓷的生产,因市场的需要而被冷落,直至清顺治开始,才又恢复生产,并历朝延续下去。

颜色釉瓷、釉上彩瓷和釉下彩瓷的区别


中国陶瓷艺术历史悠久,是贯穿中华文明发展进程而从未中断的物质文明:

原始社会的彩陶、黑陶、商周时期的白陶、陶釉,以及之后相继出现的青瓷、白瓷、釉上彩、釉下彩、颜色釉,甚至琉璃、珐花、紫砂器等,美不胜收,蜚声寰宇。

青瓷莲花尊

中国陶瓷发展简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瓷器的国家。

一万年以前已有陶器生产,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到公元二世纪的东汉,特别是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青瓷的烧造已经达到很高水平。

唐代,制瓷业有了飞速发展,形成了以南方越窑和北方邢窑为代表的两大瓷窑系统。

越窑青瓷瓜棱执壶

宋代是中国瓷器艺术发展的高峰,窑场林立、种类繁多、工艺精湛、技法丰富,有著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还有北方的磁州窑、耀州窑,南方的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庞大窑系,地域特色鲜明、工艺水平极高,取得了空前的艺术成就。

汝窑青釉洗

元、明、清时期,制瓷业更加繁荣昌盛。

元代最突出的成就是釉下青花和釉里红等品种的烧制成功。

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

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的建立,为烧造出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釉彩缤纷、纹饰精美的瓷器创造了条件,彩绘瓷艺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品种多达数十种。

明代除著名的永宣青花外,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及斗彩等名品。

五彩张天师驱五毒图盘

清代不仅创烧了珐琅彩、粉彩等品种,还是颜色釉发展的繁荣和鼎盛时期,代表了中国瓷器生产新水平,开创了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粉彩夔凤穿花纹捧盒

中国古代瓷器按釉色与装饰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颜色釉瓷,另一类为彩绘瓷,彩绘瓷又可大致分为釉下彩瓷和釉上彩瓷。

颜色釉瓷艺术

颜色釉是指涂施于瓷器表面用以装饰的各种色釉,包括高温颜色釉和低温颜色釉。品种有单色釉,如青、白、黑、红、蓝、黄、绿、紫等,以及多色釉,如窑变、炉钧、洒蓝、仿其它质地的釉类和仿古釉等。

淡黄釉碗

唐、五代及以前色釉瓷器,以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为代表,青瓷的烧造早于白瓷,此外还有黑釉、黄釉和花釉等。

乌金釉碗

宋、辽、金、元时期色釉瓷器,有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以及耀州、龙泉、磁州、景德镇窑等,主要有青、白、黑以及窑变釉等。

窑变釉石榴尊

明清时期颜色釉瓷器的生产以景德镇窑为主,有著名的永宣时期白釉、祭红釉、祭蓝釉,弘治时期黄釉,康熙时期郎窑红、豇豆红等;以及釉色丰富的仿古釉、窑变釉及“象生瓷”釉等。

釉下彩瓷艺术

釉下彩瓷是指在素胎上先施彩后覆釉,经高温一次烧成的瓷器,故又称其为高温彩瓷。主要包括青花、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等品种。

釉里红三果纹玉壶春瓶

元代以前釉下彩瓷器,主要有唐代长沙窑、宋、金时期北方磁州窑等。

青花釉里红云鹤纹玉壶春瓶

元明清时期是釉下彩瓷生产的繁荣时期,以景德镇窑为主,主要有青花、釉里红和青花釉里红等品种,以青花瓷器为主流。

釉上彩瓷艺术

釉上彩瓷是在高温烧成已施素釉的坯体上彩绘,然后经九百度以下的温炉烘烤而成的彩瓷,因色彩附着于釉面之上,故名。中国古代釉上彩瓷主要包括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釉上单彩、色地彩和素三彩等品种。斗彩与青花加彩则为釉下彩与釉上彩的结合。

粉彩十八罗汉图碗

宋、辽、金、元时期,釉上彩瓷可见到的主要有定窑金彩描花,磁州窑、吉州窑黑釉加彩,以及红绿彩和五彩等。

黄地绿彩云龙纹方斗杯

明清时期是釉上彩瓷器的繁荣时期,主要以景德镇窑为主,品种有青花五彩、斗彩、釉上单彩、色地彩、青花加彩、素三彩、珐琅彩、粉彩、胭脂彩、墨彩以及各种颜色釉上加彩等品种。

三彩菩萨坐像

中国古代瓷器的产生与发展,历经几千年而连绵不绝,生产出不同品种且精美绝伦的瓷器艺术品。有些瓷器还大量输出到国外,深受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

清康熙的珐琅彩缠枝花卉纹蒜头瓶

中国瓷器是最富民族特色的艺术品之一,它凝结着我国古代制瓷工匠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反映出古代文化、艺术与科技在制瓷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釉里红折枝花果纹葫芦瓶

中国古代瓷器艺术是中华民族为世界贡献的巨大物质财富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展示并保护好这些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我们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颜色釉


颜色釉:是用含有着色金属元素的原料配制的呈色优美的釉料。釉料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在一定温度与气氛中烧成,会呈现不同色泽的釉,成为颜色釉。它有三种划分方法:一是按烧成温度分类,分高温颜色釉(1300度左右)、中温颜色釉(1200度左右)和低温颜色釉(1000度左右),若以1250度为界,分为高、低两种。二是按烧成后的火焰性质分为氧化焰颜色釉、还原焰颜色釉两种。三是按烧成后外观特征分类,可分为单色釉、复色釉(花釉)、裂纹釉、无光釉、 结晶釉等。

颜色釉与普通色釉的不同在于颜色釉的特殊烧制工艺和配方。颜色釉的釉面,必须经过12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煅烧 ,才能显现出它光若流油,色若虹霞,纹若流云飞瀑的独特魅力。颜色釉五彩缤纷种类繁多。青色的如:豆青、影青、粉青、龙泉天青等;红紫色的如:祭红、郎窑红、均红、玫瑰紫、美人醉、釉里红、火炎红等。黄色的如:钛黄、象牙黄、蟮鱼黄、粉黄等。绿色的如:翠绿、孔雀绿、金星绿、哥绿等;黑色的如:乌金、铁 锈花、无光黑。其他还有结晶釉、窑变花釉、茶叶末、钛花釉、裂纹釉、唐三彩、龙泉釉、 蜡光釉、金砂釉、变色釉、 "三样开泰"、霁蓝釉等。 另外还有低温颜色釉如:西洋红、胭脂红、孩儿面、粉红、辣椒红;鹦哥绿、苹果绿、浅绿、鱼子绿、瓜皮绿、炉均翠苦绿、浇绿;浇黄、淡黄、正黄、鱼子古铜、黑地浇紫等。

明代民窑颜色釉瓷——哥釉


哥釉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产品。它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开片,这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在焙烧过程中,釉面产生较大的张应力,使釉面形成许多裂纹。开裂原是瓷器烧制中的窑病,但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有意识地控制并强调开片,造成了一种缺陷美,从而打破了单釉瓷的均衡与单调,化腐朽为神奇,令历史文人骚客大加赞赏。由于历史上的哥窑窑址至今尚未找到,加之它的年代确实存疑,因而,成为目前学术界的一大悬案。

翻阅古文献,最早记载与哥窑有关的是成书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刊刻的孔齐所著《静斋至正直记》“窑器不足珍”里:史行素说:“……乙未(即至正十五年〈1355年〉)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犹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辩也……’”这段话说明“哥哥洞窑”至元末仍在烧造,而且“绝类古官窑”。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成书的曹昭《格古要论》“哥哥窑”中:“旧哥哥窑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成群队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糙,色亦不好。”这里提到“元未新烧”,那么究竟哪类品种属哥哥洞窑或哥哥窑?笔者有幸参加了1992年10月上海博物馆建馆四十周年而举办的“哥哥瓷器学术座谈会”,会上,海内外诸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讨论热烈。其间参观了北京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南京市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单位带来的出土实物资料。从实物资料的时代排序上,南京市博物馆1970年10月清理的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东胜侯汪兴祖墓葬出土的青灰釉葵瓣口盘,较引人注目。该盘釉质肥厚,釉面开大片,圈足露出紫酱色胎骨。这是否是“元末新烧”的哥哥窑,诸专家各执一词,意见难以统一。况且,窑口问题尚难以确定。因而,以上所见所闻,似乎与本文所述的景德镇仿哥釉瓷器,相距甚远。

2000年5月,笔者参观了南京博物馆隆重推出的全新陈列展“明都南京”。展柜中有一件仿哥釉贯耳小瓶,令人为之一振。该瓶造型清秀古朴,颈修长,呈圆柱形,瓶口下沿饰一对小巧贯耳,腹部呈球形状,留有一道明显接痕。瓶外壁通体施釉,釉面匀净滋润,呈灰白色,开有细密片纹,纹路微微闪黑,口沿、底足露胎处呈酱褐色,即所谓“紫口铁足”。此瓶1959年春,出土于江宁县东善人民公社印堂村东观音山龙埂之西的沐英墓。“沐英(公元1345年~1392年),字文英,定远人。少孤,从母避兵,母死,太祖与孝慈皇后怜之,托为子,从朱姓,年十八,授帐前都尉……”作为洪武帝的义子,这件仿哥釉贯耳小瓶,应是沐英生前所好之物。笔者就此,查阅了上海市青浦县元代任氏墓葬出土的官窑贯耳瓶、杭州元代鲜于枢墓出土的青瓷贯耳瓶等资料,并与之器物进行比较,发现三者墓葬中的贯耳瓶,从器型上比较,各有特色,并具有承上启下的关系。其一,上海市青浦县元代任氏墓的南宋官窑贯耳瓶,直口,颈长度适中,两侧贯耳较大与瓶口平齐,丰肩,腹扁圆形若荸荠状,圈足,器身纵横细纹开片,施灰青釉。器口、耳釉薄处略呈紫色,即“紫口铁足”。杭州元代鲜于枢墓出土的青瓷贯耳瓶,直口方唇,两侧饰贯耳略小,但低于瓶口,斜肩鼓腹,矮圈足。圈足底无釉,呈现二次氧化的朱砂底。三者之间同样是贯耳瓶,由于时代不同其器型的局部演变,呈现出各自时代和窑口的特征,因而具有较明显的差异。其二,沐英死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墓葬出土的仿哥釉贯耳瓶,在时间上应为其下限。笔者认为,成书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的曹昭《格古要论》中所述哥哥窑器,应指此类器物。其三,仿哥釉贯耳瓶出土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填补了古文献中明洪武年间无仿哥釉窑器记载的空白,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弥足珍贵。其四,笔者经过认真仔细的研究,以及与其相关的资料进行比较认为:这件仿哥釉贯耳瓶,应为江西景德镇仿哥釉产品。

目前,许多出版物中,都认为明代仿哥釉瓷始烧于永乐末年,其依据是明皇甫录《皇明纪略》中,记载了明仁宗在太子时,喜爱哥窑并仿制成功的史实:“都太仆言,仁宗监国问谕德扬士奇曰:哥哥器可复陶否?士奇恐其玩好心,答云:此窑之变,不可陶。他日以问赞善王汝玉,汝玉曰:殿下陶之则玄成,何不可之有?仁宗善,命陶之,果成。”然而,笔者在扬州市缺口基建工地,与洪武地层叠压的永乐土层中采集到民窑仿哥釉碗的残件,其造型均为撇口,分厚胎、薄胎两种。其碗腹部丰满,器面光素,内外均施哥釉,釉面光润肥厚,无橘皮纹,呈灰青和灰白色。开有细密片纹,纹路均微微闪黑。无“金丝铁线”,厚胎碗外壁有旋坯痕,圈足小。呈外敛内坡式,足端外侧斜刮削,足端平切,足内为细砂底,有旋痕。由于厚胎碗胎土中掺和含铁量较高的紫金土,故底足露胎处为酱褐色,胎釉结合处有火石红痕,而釉面的青灰色也应是受此影响所致。由于薄胎碗胎土中掺和紫金土较适度,因而釉面呈灰白色。

宣德时期,御窑厂仿宋五大名窑产品之风颇盛,仿哥釉瓷器也在情理之中,所见仿哥釉瓷的造型有菊瓣盘、菊瓣碗、鸡心碗、菱花式洗、执壶、三足旋纹炉等,釉色多为细密片纹,纹路微微闪黑闪黄,不像传世典型哥釉开片纹大小兼有,错落有致,也没有所谓的“金丝铁线”、“紫口铁足”的特征,仅在器的底面上用青花双圈署六字双行楷书年号款。

而此时民窑受官窑仿哥釉瓷器的影响,生产了许多日用器皿。在上述扬州市同一地点,永乐地层上方土层中,笔者采集到仿哥釉碗、盘、洗。其碗为撇口,造型古拙凝重,碗壁厚度自上而下均等,碗心为确保烧结,减少厚度,旋削后,留下隐起的台阶痕。碗内外施哥釉,釉滋润肥厚,有油腻的酥光,釉面均匀,有橘皮纹和缩釉点,釉色呈灰白色,釉面开细密片纹,纹路微闪黑,圈足与碗整体相比较稍大,呈外直内斜坡式,足内施哥釉,足际较圆,足露胎处为浅褐色。而盘为收口式,微敛口,浅弧形壁,盘壁上薄下厚,盘心内留有修坯后的台阶式旋纹,盘心微下塌,器内外均施哥釉,釉肥厚匀净。有橘皮纹和缩釉点,釉色呈灰青色,釉面同样开细密片纹,纹路闪黑,圈足大而与口沿较近,呈外敛浅足。足内施青灰釉,釉面有缩釉点,却无开片纹,足端平切。足露胎处和盘底漏釉处呈酱褐色。还有文房用具洗,其造型为花口式,矮壁,广平底,底心微下塌,为外敛浅足。器内外施哥釉,开细密片纹,釉色呈灰青色。足内施白釉,足部露胎处为浅褐色,胎釉结合处有铁锈褐色痕。与官窑别致华贵的菱花式洗相比,民窑仿哥釉花口洗,工艺虽相对简略,但仍不失古拙典雅之风范,甚为罕见。另外,笔者在工作中还发现一些仿哥釉水盂,由于器型较小,制作粗糙,往往不引起人们重视。其造型为矮直口,圆唇,丰肩,腹部丰满而有接痕,器内留有明显涡状旋削痕迹,内外施哥釉,釉肥厚滋润,釉色呈灰青或灰白色。足呈内外斜削式,足端较尖,底面旋削较粗,砂底,足端与底面露胎处为浅褐色。

与宣德时期相比,成化官窑仿哥釉瓷器无论是数量、品种,还是制瓷质量,都高于明代同类品种的水平。造型有贯耳瓜棱小瓶、撇口瓶、梅瓶、菊瓣碗、卧足碗、盘、凉帽式小碗、小杯、八方高足杯、钵式三足炉等。其特点是釉质肥润,匀净光亮。釉色有粉青、月白。釉面开有大小片纹,纹路呈黑色,器口与足端涂酱黄釉或酱褐釉,以达到摹仿传世宋哥窑“紫口铁足”的效果。足内施哥釉,暑青花楷书六字双行,外围双圈或双方框款,也有不暑款的。

而成化民窑仿哥釉器,直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这方面的报道和实物资料。

嘉靖、万历时期仿哥釉瓷器的生产仍在继续,所见的传世品有碗、盘、文房用品、梅瓶、胆瓶、葫芦瓶、鱼耳炉等。其胎体厚重,质地粗松,器身欠规整。釉质凝厚,釉色呈月白、米黄,不光亮。釉面开片较细碎无规则,片纹呈深灰或黑色,器口沿仍涂酱色釉,以示“紫口”。其中,不乏有佼佼者在仿传世哥窑中达到逼真的程度。

万历时期还出现一种哥釉青花器,显而易见是在仿哥釉器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新品种。所见传世品中有瓶、罐、洗、炉等,器物大多胎体粗松厚重,有明显接痕,釉面肥厚,闪米黄色,开片纹路有深灰、粉红色,青花色调蓝中泛黑或发灰。常见用白花、赭花堆出简单图案装饰。如:花蝶、松鹤、鹿等。堆出的白花、赭花不开片纹,底足处理不规整。此外,在江西省南城县天启四年(1624年)墓中出土的哥釉青花松鹿梅瓶、江西省南城县崇祯元年(1628年)墓中出土的哥釉青花折枝蝶胆瓶,也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笔者通过研究认为,明仿哥釉器,从明初至明末,基本上是延续不断的,只是“空白期”较有证据的实例较少,而明末数量则不多,因此需要多做调查,以求得更多的了解。

颜色釉瓷


【简介】

景德镇烧造的颜色釉瓷,其釉色可谓五彩缤纷,晶莹夺目,被誉之为“人造宝石”,是瓷都4大传统名瓷之一。

其红釉光艳华丽,青釉素洁雅致,黄釉明朗清晰,花釉斑驳古雅。而结晶釉则更变化无穷,爆发出大小不一的品花,花团锦簇,光芒四射,其艺术效果之妙是难以形容的。

【分类】

颜色釉瓷突起色釉瓷。有许多种类别:通体一色者称单色釉,多色相间者称花釉,烧成温度在1200度以上的叫高温颜色釉,1000度以下的叫低温颜色釉。釉料中含粘土、石英和助熔剂。着色剂主要有含铜、铁、钴、锰等化合物。低温颜色釉大多以自然界中的景物、动植物命名,为象牙窑红等。明、清两代的颜色釉瓷色彩就十分丰富,再经新中国成立后50余年的发展,更是无色不备,除恢复传统色釉56种外,又创新各种色釉60多种。为凤凰衣釉、彩虹釉等等。色彩非常丰富,产品畅销全世界。

【工艺】

颜色釉瓷是以多种金属氧化物和天然矿石为着色剂,在釉料里加上某种氧化金属,经过高温或低温焙烧以后,就会显现出某种固有的色泽,这就是颜色釉,影响色釉成色的主要是起着色剂作用的金属氧化物,此外还与釉料的组成,料度大小,烧制温度以及烧制气氛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说“自然界有什么颜色,就可以烧制出什么颜色的瓷器”。您如果参观一下景德镇的颜色釉瓷,就会相信此话不假。当然,有许多颜色釉的配料和烧制是十分困难的,如“祭红釉”,就有千窑一宝之说。

【历史】

瓷上色釉,源于商代陶器黄釉。汉末晋初,创青釉瓷器。到唐代,则又创造了以黄、紫、绿为主的三彩,宋代又出现天青釉、粉青釉、红宝釉、紫宝釉和黑釉。到了明代,便有了祭红、郎窑红、钩红、胭脂红、美人醉等名贵色釉。钧红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铜红釉瓷,宋时为河南约州禹县所烧造,故名“韵红”,它的诞生,结束了当时青花瓷独占鳌头的局面,这在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确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元以后,钩窑衰落,已不再烧,值得庆幸的是禹县烧制钧红的技艺被其他产瓷地区继承下来。景德镇自宋末开始烧制钧红釉瓷,一直延续至今。

从明开始,景德镇瓷工继钧红之后,又创造了另一种高温铜红釉——祭红,它妖而不艳,红中微紫,色泽深沉而又安定,釉中无龟裂纹理,是颜色釉瓷中之珍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青釉 我国出现早的颜色釉》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青釉 我国出现早的颜色釉》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