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四方瓶瓷器的鉴别方法 > 导航 >

雍正粉彩描金开光镂空四季花卉八仙法器婴戏图螭耳转心盖瓶 ...

雍正粉彩描金开光镂空四季花卉八仙法器婴戏图螭耳转心盖瓶 ...

四方瓶瓷器的鉴别方法 清雍正官窑粉彩瓷器鉴别 雍正瓷器鉴别

2020-11-10

四方瓶瓷器的鉴别方法。

雍正粉彩的胎土普遍坚硬洁白,结构细密。胎体轻重适度,达到了所谓“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的地步。即使是大件器皿,胎体也是上下匀称一致,不显厚重,修胎规整。器物底足极为光滑滚圆,俗称“泥鳅背”。

而釉面光洁,釉质莹润匀净,多数为纯白。雍正粉彩的造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总体风格是秀丽精巧,无论是大小器皿都制作精工,讲究细部处理。

此瓶造型雅致,体型硕大气势凛人。整器给人感觉雍容华贵,至尊无上的皇家气派。宫廷画家的功底和思维想象与现在的画家不同,所以绘画作品有别。此瓶追求“如意吉祥”,“事事如意”和“四季平安”等多种寓意。

此对瓶自上而下寓意:“上契圆满天心,汇通八方人文”。颈部双开光绘锦鸡花卉意为“锦上添花”。对侧绘鹌鹑谷穗意为“五谷丰登”。下沿开光绘四季花卉纹,寓意“四季平安,四海升平”。

腹部开光绘四帧“婴戏图”, 此画乃中国传统名画,唐宋时期技法渐趋成熟,明清时期成为婴戏图的黄金时期,上至皇族下至百姓都极为崇拜,故成为中国绘画史中最受欢迎的类别。

画面中小孩欢天喜地,神情各异。而构图布局都出自名家之手,宫廷画家想藉此恭祝皇帝“添丁发财,百子千孙”。此器用料天然,呈珠光宝气之感,如同来自天上人间的神品,实为雍正中期所作。

taoci52.com延伸阅读

乾隆粉彩描金开光镂空花卉纹转心瓶


邵蛰民撰《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记:“清瓷至乾隆而极盛,器式之多亦莫与伦比”。 御窑厂为迎合皇室标新立异的追求,器形屡有新创,奇巧之物层出不穷,转心瓶为此一潮流之下的产物,且存世十分稀少。

清代文献记有乾隆八年、十一年、十二年、十八年及二十二年,御窑厂曾经烧造数件可以旋转的瓷瓶及瓷碗。转心瓶多为粉彩器,为清代瓷器中的名品。清末民国时期有仿此类乾隆时期的转心瓶制品,但工艺较粗糙,彩釉不精细。

清代瓷器更具有“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时代特征。此器大量彩绘缠枝莲宝相花,莲花为佛教标志。历代诗人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圣洁清正、廉洁清雅的象征。

连为一体的内瓶,上部分施黄地绘精描缠枝莲宝相花,下部施白釉采用乾隆时期特有的“墨彩淡描”工艺。其构图简洁,但却洋溢着潇洒典雅的笔墨趣味,颇具新意。外瓶以红釉为地,器身金彩描绘花纹,有如意云头、仰覆莲瓣、宝相花纹等。腹部镂空开光螭龙纹,并饰以淡彩绘制,外底施松绿釉矾红书 “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瓶器新颖别致,工艺高超,镂雕、刻花、彩绘等工艺技法相结合,令人称绝,充分体现出这类器型“新奇精巧”的特点,极为罕见。正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赞叹有:“……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至,几于鬼斧神工……”。

乾隆青花粉彩开光八仙仰寿图螭耳大尊


“尊”者,尊也。瓷作之中,实用器或其他陈设器可广泛制造,但尊器却不能。在门第森严长幼有序的封建时代,荣享尊贵者实在凤毛麟角,因此制作尊器决不能有丝毫马虎。

据《造办处活计档记事档》载,乾隆八年六月,皇帝下发一百余件瓷样让唐英照样烧造,其中专门叮嘱“青花粉彩开光群仙图螭耳大尊一件”用以祝寿之用。在此档案中可见一代君主对螭耳大尊颇费心思,重视之程度可窥一斑。

此件螭耳大尊亦可谓其珍、其美、其雅、其尊的代表之一,螭龙双耳造型独特,风格典雅华丽,以青花装饰勾勒纹理细腻,敷色粉彩,规整夺目,彰显锦上添花之繁丽效果。而胎质细密,釉面纯净,粉彩施彩较浓厚、艳丽,更显华贵,具有乾隆青花粉彩开光瓷器纯正血统,魅力独到。

青花纹饰缠枝蔓草等延绵不断,且和开光一起使用,完美地将瓷器底色和各种绘画颜色融合在一起,使得瓷器整体层次分明,纹理细腻,精致之处若如锦缎织就,富丽堂皇。

开光处绘八仙仰寿图,画面上只见山间奇峰异石,云遮雾罩,仙气升腾,石间长满青松翠柏,名花仙草点缀其间。八仙人物各持法器,神态各异;天边飞来一只白羽墨翅、背驼童颜鹤发、慈眉善目,一派宁静、祥和的自然景观。

观后使人放佛置身于西天极乐世界,或遨游于天上仙境之中,有飘飘欲仙之感。整个画面本身就是“天人合一”的意境,又有八仙人物昂首仰望,正是“八仙仰寿”之意。

纵观整器,青花缠枝莲、粉彩宝相花等造型枝大叶大,尊贵逼人,彰显皇族贵气和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力,此尊便是乾隆青花粉彩开光器的极致表现。

雍正粉彩描金开光王母出行图摩羯耳盖瓶


此瓶盖顶卧座金蟾一只,极为显眼,传说吕洞宾弟子刘海功力高深,喜欢周游四海,降魔伏妖,布施造福人世。一日,他降服了长年危害百姓的金蟾妖精,在过程中金蟾受伤断其一脚,所以日后只余三脚。自此金蟾臣服于刘海门下,为求将功赎罪,金蟾使出绝活咬进金银财宝,助刘海造福世人,帮助穷人,发散钱财。人们便称其为招财蟾。”

瓶颈两侧塑摩羯一对,中国民间更愿以“鱼化龙”命名。在民俗中有一句“如鱼化龙”的俗语,其实就是指鱼化龙,传说它是一种龙头鱼身,或有龙鱼互变的形式,为历代民俗衍变而来,其历史渊源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史前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时期的鱼图腾崇拜。寓意金榜题名,高升昌盛。

瓶腹中开光绘“西王母出行图”,西王母,始见于《山海经》,因为居于华夏龙脉昆仑山,而昆仑山在西方,因此也叫西昆仑,于是西王母也就顺理成章,这里面所说的西并不是指方位和东对应,而是独立存在的。

粉彩描金开光西王母出行摩羯耳盖瓶,从上至下通景开光彩绘,顶盖塑双龙提梁,梁圈下塑金蟾一只卧座于盖顶仰天,盖腹开光绘山水纹四篇,盖足绘蓝料轧道纹。

瓶口沿绘胭脂红轧道纹,胫部缠枝花双开光绘花鸟,两侧塑摩羯双耳直连肩部,腹部开光,正面绘“西王母出行图”,背开光绘“东王爷承寿图”双侧绘山水纹,腹下塑描金螭龙一对衬托整景,足部绘缠枝开光花卉及轧道纹,瓶底施松绿釉,楷书“雍正年制”四字双行双框蓝料款。观此瓶涌现出强烈的祥和、尊贵、威严之皇家气息。

雍正 粉彩描金开光王母出行图摩羯耳盖瓶 尺寸:

口径:16.8cm

高:58cm

足径:18cm

雍正粉彩八仙纹镂空笔筒


匠人之心,寄乎于手。工匠精神,无外乎三点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三个词,十二个字,却苛刻得令人敬畏——要耐得住寂寞,受得起诱惑,克服得困难。数十年如一日,全心全力做一件没有尽头的事。

所以,拥有匠人精神的人终究是少数,通常被称为怪人,这可能是因为人的精力有限,过于关注某一件事物就会忽略其它事情,如人情世故、物质追求……等等。

古代瓷器烧制的工匠同样执着,因为他们从最简单的工作中发现了意义,发现了美!每一件官窑瓷器都被赋予了工匠精神,从做工、胎土、器型、绘画、风格每种工艺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然而所呈现的瓷器都堪称经典,流芳百世。

此器瓷质细滑,洁白晶莹,倘口修腰,口沿及腰部作二圈如意形缕空,饰以卍字,卍字在梵语为「吉祥海云相」,寓「长久不断」之意。筒身绘八仙法器间以红蝠,胫则绘海水江崖。此纹样多用于龙袍、官服下摆,后亦移用于瓷器。

雍正 粉彩八仙纹镂空笔筒

口径:20cm

高:14cm

足径:18cm

雍正蓝釉描金镂空粉彩转心葫芦尊


本品葫芦尊从雍正二年开始烧制,至雍正七年共耗时五年方能始终。是为献礼雍正五十大寿,由御窑场历经重重困难特意烧作而成,代表了御窑场巧夺天工的工艺,以及对一代明君的敬仰献寿之意。

转心葫芦尊制作工艺难度极大,尤其是要考虑外瓶和内瓶的干燥率,以及掌握好烧成后的收缩比。稍稍不注意,便会造成不吻合,或者是旋转不顺畅,即使前面做再多的工也是白费。所以此瓶的制作代价很大,往往是“百里挑一”。

此尊造型秀丽隽永,大气尊贵。胎质紧实细腻,观胎体修足渗透出悠久的时代感。釉面光莹肥厚,罄润自然;蓝釉颜色纯正深沉,呈现出强烈的厚重感,如同蓝宝石一样闪耀夺目。装饰均以大量描金点缀,纯正的金黄色与深邃的宝蓝色搭配,视觉冲击力十足,但也相得益彰。

转心瓶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外壁以大量描金宝相花卉纹饰极寿字作为装饰。上部为口颈部,撇口,束颈,下外撇整体呈葫芦形制。颈部绘宝相花等吉祥图案,两侧贴塑描金变型寿纹,雕琢细腻生动。

内瓶以白釉为地,粉彩绘矾红蝙蝠祥云纹,笔法工致,不乏灵动之气,透过镂空处旋转瓶体,可窥见数只红蝠穿梭于云海之中,五彩祥云色泽饱满典雅,红蝠栩栩如生,两者吉祥之物相得益彰,彰显了吉祥富贵之征兆,恰到好处地映衬了此转心瓶所蕴含的吉祥之意。

雍正 蓝釉描金镂空粉彩转心葫芦尊 尺寸:

口径:12cm

高:38.6 cm

足径:14.1 cm

乾隆粉彩描金婴戏图四方瓶


以婴戏题材作为陶瓷装饰的最早记录可追溯至唐代长沙窑,到了宋代,苏汉臣等名家以婴戏为主题之画作风行,器物亦盛行以此作为装饰主题。时至明清,婴戏图达到鼎盛期,从简单的一﹑两个孩童到百多个,人物均神态活泼,场面热闹。

婴戏图寓意「连生贵子」、「人寿年丰」、「百子千孙」等美好祝愿,不论于宫廷或民间均十分盛行。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前朝,雍正、乾隆两朝官窑瓷器上所绘制之婴戏图孩童身形比例适中,姿态多样,设色华丽,营造出热闹活泼的气息,一如本罐所描绘之氛围。

此瓶从上至下画面丰满,色彩丰富,气氛热闹欢庆,造型端庄大方。绘画原型乃“婴戏图”,古人认为过日子就要有人气,所以在传统观念中,人丁兴旺是社会繁荣的标志,多子即多福的观念也深入人心。

画面中只见天庭饱满、眉清目秀、白白胖胖的孩童敲锣打鼓,喜笑颜开;手里端着灯笼,有的舞龙,有的吹唢呐,有的下棋,一片欢乐热闹的场景,这是反映宫廷大内元宵节的喜庆写照。

按民俗,春节过后是元宵节,此时昭示着严冬过去,春回大地。这种“百子闹春”,锣鼓喧天,婴戏如潮,龙飞凤舞,“福”、“禄”、“余”、“寿”之巅,正是集祥瑞之大成之意,以示皇帝子嗣兴旺、后续有人、龙脉相传。

乾隆 粉彩描金婴戏图四方瓶 尺寸:

口径:15×15cm

高:54.7cm

足径:15.7×15.7cm

乾隆粉彩描金开光花卉八仙人物八方瓶


道教八仙,俗称“八洞神仙”,“上洞八仙”,清朝列为中八仙,即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仙图为元代早期道教兴盛之反映。金元之际,在蒙元统治者的扶持下,道教出现兴盛局面,形成了北方以全真道为代表,南方以正一道为中心的格局。

元代统治者对道教十分尊崇,尤以争取利用全真道最为突出,其龙门派创始人丘处机更被奉为国师。至元六年(公元1269),忽必烈诏封全真道所尊东华帝君、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五祖为“真君”,即全真教的北五祖祖师。由是,八仙传说于此际广为流传开来。

此对大瓶给人以端庄浑厚之感,纹饰绘画异常精美且寓意吉祥。此瓶塑型八面,于瓶腹处分别八开光绘八仙人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故事在民间有口皆碑,世代相传,乃正义与善良的化身。

只见碧波之上,驾雾腾云,八仙人物各自手持法器,尽管神态各异,但都慈眉善目、生动传神,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仙风道骨呈一派宁静、祥和的景象。使人观后仿佛置身于其中,遨游于天上仙境般,有飘飘欲仙之感。

画面中汉钟离袒腹举捧还魂扇;李铁拐拄杖紧握仙葫芦;蓝采和宽衣洒带挑花篮;韩湘子凝神远望吹横笛;曹国舅高抬绰板;张果老谨抱鱼鼓;吕洞宾负剑直身;何仙姑轻盈持莲,画面布局饱满,充满喜庆气氛,纹饰描绘笔触细腻精湛,尤其细若游丝的青花云纹颇见功力,众仙神情精妙,仙风道骨尽显无遗。

整器层次清晰、胎质洁白细腻、纹饰色彩艳丽,人物刻画生动形象、寓意吉祥有“天人合一”的意境。八仙分别代表了“男、女、老、少、富、贵、平、贱,”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在民间为百姓驱灾疗病,逢凶化吉,因此深受平常百姓爱戴,皇廷贵胄也深爱有加,故成为民间及官方多用之绘画题材,实为乾隆中期官瓷中之珍品。

乾隆 粉彩描金开光花卉八仙人物八方瓶 尺寸:

口径:17X17cm

高:48.1cm

足径:16.8X16.8cm

乾隆粉彩描金镂空轧道八卦转心方瓶


轧道瓷创烧于乾隆早期,它是在督陶官和御窑厂工匠的不懈努力下,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轧道工艺是在瓷器色地上用一种状如绣针的工具拨划出细如毫芒、宛如锦纹,细小的诸如凤尾型卷草凹纹,从此处隐隐可见白胎,传世名品并不多见。

此外,在轧道上绘花卉图案,具有铜胎画珐琅的艺术效果。不过此种工艺颇为费工,清宫内务府记事档中称这种新创纹饰为“锦上添花”,御窑厂艺人谓扒花。

整件作品无论内与外,相接的部分皆分别分开烧造之后再拼接成一件整器。以手触动瓶颈,内瓶亦随之旋转,彼此维持着巧妙的套和关系,有象征天地上下交融,国泰民安之意。

此器通体施红釉,釉面以针刻绘出纤细的锦地轧道纹,纹路之上再以黄、粉绿、深绿、橘红等釉彩描画缠枝莲宝相花、十字花纹,虽花朵形状大同小异,但在不同釉彩的装饰下,显得错落有致。每一朵花、每一片叶的经脉皆巨细无遗的描绘出来,而敷染的色泽亦有深浅浓淡的层次感。

瓶体绘有八卦图案。在《周易》中有八种图形。以“-”为阳,“--”为阴,变化组成☰(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种卦象。《易经》作者认为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

此外、器身周身为方形。在中国人的天地宇宙观中,有“天圆地方”之说,故此瓶自然也是口圆下方。而“瓶”与“平”同音,正是象征了国家“乾坤盛世”、“社稷平安”之意。八卦纹及镂空的如意云纹,亦能将观者的视线引至内瓶,表达穿透玲珑之感,同时也炫耀不同凡响的技艺,实乃乾隆朝传世之珍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雍正粉彩描金开光镂空四季花卉八仙法器婴戏图螭耳转心盖瓶 ...》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雍正粉彩描金开光镂空四季花卉八仙法器婴戏图螭耳转心盖瓶 ...》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四方瓶瓷器的鉴别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