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窑口 > 导航 >

婺州窑著名窑口:东阳歌山窑

婺州窑著名窑口:东阳歌山窑

古代瓷器窑口 宋耀州窑瓷器鉴别 古代瓷器所有窑口

2020-11-13

古代瓷器窑口。

东阳博物馆藏 歌山窑瓷

东阳歌山窑是婺州窑青瓷的重要产区,为婺州窑之上品。歌山窑创建于初唐,当时主要烧制玉璧足碗。到五代,产品有碗、盘、粉盒、执壶等,其代表作为高足花口碗(见图)。碗的做法是仿唐代金银器造型,上海博物馆镇馆宝贝之一的海棠式碗,就是东阳歌山窑的产品。

那为什么歌山窑能烧造出如此精美的青瓷呢?从目前婺州窑窑址考古发掘报告资料分析:晚唐五代至北宋早期,为了满足贡瓷和外销用瓷庞大的生产数量之需要,婺州窑部分窑场如武义县泉溪水碓周窑、东阳市歌山窑等,在一段时期内曾承接过生产贡瓷和外销瓷的任务,所以在生产原料精选、成型、装烧、装饰工艺等方面均作了较大的努力,使其产品的工艺和质量水平已基本接近越窑上林湖之产品。但是,这些在当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婺州窑窑场的生产,只不过是在生产过程之中,以模仿越窑产品为目标,走了一条不计成本的精细化的生产作业之路。而在其瓷胎原料、釉质配方等方面均未作出重大的突破与变革。还是受金衢盆地瓷土含铁成分影响,使得婺州窑的胎色偏灰,釉面偏暗。朝廷贡瓷的需要,给古老的婺州窑写上了浓重的一笔。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漫谈瓷器收藏之婺州窑


对于婺州窑瓷器烧造类钧乳浊釉的年代,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多倾向于宋代创烧,浙江省古窑址标本中心陈列的金华铁店窑乳浊釉标本即被标定为南宋-元代。 婺州窑今人也许知道不多了,但唐宋时期它属于当之无愧的中华名窑,茶圣陆羽《茶经》把婺州生产的青瓷碗评为第三位。金华在唐代初称婺州,因其“地处金星与婺女两星争华之处”得名,具有1800多年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堪称千古风流。 婺州窑在金华市琅琊乡的铁店村一带。企业礼品定制企业,多仿造龙泉青瓷,较少人仿婺州窑瓷器。

婺州窑历史颇悠久

婺州窑遗址离金华市约半小时路程,道路平坦,青山隐隐,绿水涟涟,溪流潺潺,自然生态环境不错。进入了铁店村,这里是茂林修竹,绿树成荫。道路由碎石铺就,路上可觅得唐宋时期的青瓷片。路口处竖立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十分醒目。这里属于黄土丘陵地带,地势很适合建造龙窑,而且离白沙溪很近,瓷品外运十分方便。这里已发掘过的古窑遗址有三处。不少瓷片胎质较薄,釉面均匀,光泽自然,划花精细,敲打时发出清亮的声响,可以看出烧制温度应在1250℃左右。

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就利用当地瓷土和石灰釉制造陶器。婺州窑分布很广,主要产地在金华、武义、东阳等地。它从商周原始瓷开始,到东汉晚期烧制成熟的青釉瓷器,并有褐釉瓷;南朝佛教盛行,莲花成为普遍的装饰物;唐代早期烧制成功了乳浊釉瓷、花瓷;宋代以后出现了彩绘瓷、青白瓷、黑瓷;一直到明代生产青花瓷等。延续时间长达2700余年,共发现古窑遗址600余处,这在全国是罕见的。

此外,婺州窑的堆塑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早在东汉及三国时期,婺州窑就已经能够娴熟地运用捏塑、贴粘、雕刻、镂空等技艺,在各种器物上展现人物、动物、亭楼等,逼真而生动。到了宋代出现了高浮雕,这时期以乳浊釉双龙梅瓶为代表的堆塑工艺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婺州窑在宋代后堆塑艺术尤为精湛 .婺州窑堆塑艺术生动再现了当时人们的宗教、民俗、服饰、建筑、杂技艺术等生活形态,这在越窑等其他窑口中还没见到过。婺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创造妙用化妆土

瓷器上应用化妆土,是西晋时期婺州窑工匠在制瓷工艺上的一项创新。化妆土是一种装饰原料,它是氧化铁含量低的白色瓷土,经过认真淘洗后,质地细腻,呈奶白色。使用化妆土可以使得原来比较粗糙的坯体表面光洁平整,使得原先胎质较暗的灰色或深紫色得到巧妙的覆盖。使用过化妆土的器物,烧成后釉面显得光滑饱满,滋润浑厚,大大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增加了器物的美感。

人们通常认为在器物上使用化妆土,可能出现在隋唐时代,婺州窑的考古发现证明早在西晋时就已经大量使用了。如衢州市街路村晋元康八年(298年)墓出土的一件瓷器碗,其表面施有化妆土;武义履坦村、王宅村出土的东晋瓷碗、盏、壶等器物的胎体表面均施一层奶白色化妆土。

武义县博物馆库房里有此类瓷器收藏品。东晋时代浙江德清窑等处开始使用化妆土。化妆土作为一种装饰原料到唐代一直继续使用着,而且被全国各地的窑场作为先进工艺而广泛采用。在胎体上覆盖化妆土,釉层外观美丽光亮。化妆土的出现为制瓷业的普及、扩大原料范围、提高瓷器的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著名考古学者冯先铭先生曾称赞婺州窑使用化妆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创造”。

唐代烧制乳浊釉

婺州窑在唐早期就已经烧制出蓝白色的乳浊釉,至今已发现至少6座唐代早期婺州窑烧制蓝白色的乳浊釉。一直以来,传统的观点认为婺州窑乳浊釉的产生,是南宋迁都临安时钧窑工匠传入的。因此,婺州窑的乳浊釉瓷被称之为南钧或仿钧。唐早期婺州窑乳浊釉瓷品的大量发现对传统观点提出了异议,对验证婺州窑的重要历史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方方正正的蓄水池塘,面积有两亩左右,塘四周浅水处有瓷土层,应是古代的取瓷土之地。龙窑出口处堆积着大量精美的乳浊釉瓷片和垫圈等窑具。

婺州窑乳浊釉早在初唐时已创烧成功。乳浊釉纯是两液相分造成的,釉中很少有釉泡和残留晶像,釉面呈天青或月白色,天蓝色极少,具有玉石质感,晶莹美观。这种乳浊釉从初唐时期创烧以来,一直延续到元代,盛行不衰,使釉色进一步成为美化瓷器的手段,这在中国陶瓷史上是罕见的。

冯先铭先生认为婺州窑瓷器质量在唐代以前仅次于越窑,婺州窑可说是金华古代先民留给中华民族的一份最宝贵的遗产。婺州窑在釉色的创新上较为突出,它在西汉中期已开始在青釉上点洒褐色釉,增加了器物的观赏价值。

沉船披露新钧瓷

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韩国西南角的新安海域曾打捞出l万多件元代中国陶瓷,数百件漆器和数百件金属器物,10万余枚钱币等文物。沉船中钱币最晚的是“至大通宝”,可见出事时间应在元代。瓷器中除了浙江龙泉青瓷与江西景德镇瓷器外,还有许多婺州窑的产品。当时不少人认为系北方“仿钧窑”,因器皿上的乳浊釉很像钧窑。后来专家在金华铁店窑发掘出土了这种标本,才使谜团解开。台湾故宫藏品中有一件三足盆式样同在韩国新安海域出水的基本一样,很可能也是铁店窑的产品,可见铁店窑还曾为宫廷烧制陈设瓷。

《新安沉船遗物》一书对出水的钧釉系瓷器的胎骨作了这样描述:“钧釉系瓷器有花盆、水盘、壶形水注等。因其釉药、胎土与北方的元代钧釉明显不同,故有可能是南方模仿北方的产品。胎土比北方稍微粗糙一些,在施釉上除了黑釉外还有灰色,经过两次施釉。尽管如此,没有朱砂散发出的红色,也没有内含乳白色,仅有漂亮的天蓝色。”“尽管两次施釉,但是足部、底部和周边的外底部上并未施釉,在露胎部分的衔接处可见施过两次釉的痕迹。露胎部分看起来灰色中掺有褐色,胎土粗糙,釉色也是灰白青蓝色,斑斑驳驳,釉药厚而不流,堆积部分灰白色较深,朱砂完全不发红色。”

婺州窑是如何外销的,专家认为是从杭州或转运明州(今浙江宁波)后出口。近几年杭州、宁波两地的城镇建设时,均发现铁店窑的产品碎片。在韩国新安海域出水的1万多件元代中国陶瓷从杭州出发的可能性较大,青瓷来自龙泉窑系,青白瓷来自景德镇,钧釉瓷来自金华地区。因当时大部分外销货物必须从杭州转运。史书上记载当时海上通路由杭州通日本,顺风七天七夜便可到达。唐宋元时期婺州窑乳浊釉器物大量向国外出口,为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

在金华市古瓷收藏家的家里,可见婺州窑和龙泉窑的藏品,精彩动人,印象深刻。婺州窑瓷器品种之丰富,工艺水平之高,反映了古婺州历史上的经济繁荣和当时人们较高的生活质量及审美情趣。

北宋婺州窑青瓷堆纹瓶


陈列在浙江省永康市博物馆的北宋婺州窑青瓷堆纹瓶(图1),1980年出土于永康市西溪镇棠溪村的一座北宋古墓。该瓶通高38、口径9、底径10.3厘米,通体施淡青色釉,宝塔形盖,口(图2)微敛,长颈,腹部束腰,呈阶梯状,是婺州窑堆塑艺术的代表作。

瓶体从颈至腹部分三层捏塑粘贴,每层级宽约4.5厘米,整体布局错落有致。其中,上层为抬棺材者,领头者举幡而行,抬棺者步履稳健,心情沉重,但形态自然;中层孝子、孝女等24人,痛哭前行,神情极度悲伤,乐队敲锣吹笙,为死者送行,行于其后;下层贴塑生肖动物羊等9只作为死者随葬品。它造型精致、制作精良,不仅反映了当时婺州窑的工艺顶峰,也反映了宋代时期的民间丧葬风俗。送葬仪仗队伍采用写实手法,造型生动逼真,为研究宋代地方丧葬习俗提供了具体形象的实物资料。同时人物形神皆备,动物活灵活现,完美体现了婺州窑堆塑艺术风格,是婺州窑以堆塑见长的现实作证,从而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浙江古代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早期的原始青瓷均有以堆塑来装饰作品的习尚。其中以堆塑艺术见长,并以此为鲜明个性艺术风格的窑系当属婺州窑。婺州窑是唐、宋时期我国六大青瓷地方历史名窑之一。婺州窑烧制年代早,瓷器种类繁多,制瓷工艺先进,以精美的堆塑附丽于朴素的器型之上,形、塑相得益彰。永康是古代婺州窑系中的重要成员。永康市内婺州窑址众多,在婺州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永康市博物馆,还收藏有800多件婺州窑瓷器,这些瓷器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永康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民间习俗情况。

那婺州窑为什么以精美的堆塑见长呢?这应与婺州窑所在的金衢盆地的土壤富含铁质元素有关。含铁丰富的瓷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再加上婺州窑的窑工掌握熟练的堆塑工艺,才能创造出精美的堆塑艺术品。

婺州窑中的典型鸡头壶


鸡头壶,又称天鸡壶、鸡首壶,因壶嘴作鸡首状而得名;最早出现于西晋,流行于东晋、南朝,到隋唐逐渐减少,被执壶所代替。纵观鸡头壶从出现到消亡的过程,鸡头壶在每个时代都有其鲜明的发展特征。鸡头壶造型与盘口壶极为相似,如同是在盘口壶的肩部贴塑一鸡首和壶把手所成。它属于民间流行的饮器,具体是酒具还是茶具各有说法,难以定论。嘴有的可通,有的是实心,壶肩部有系,有桥型系、拱形系等,底为小平底。本文中,笔者将介绍两款衢州地区所产的婺州窑鸡首壶,其器型独特,为其他窑口所没有。

1984年,浙江省衢州市西郊花园岗棉纺织厂基建工地唐墓中,出土了一件唐青瓷点褐彩鸡头壶(图1)。壶通高16.5、口径6.5、底径6.8厘米。小盘口,短束颈,圆肩,鼓腹,饼底。肩两侧附一对称横系,另一侧捏塑一象征性鸡头,鸡头对称处附一圆柱体弯钩形把衔接在小盘口内,把下端捏塑象征性鸡尾。内施釉至颈部,外施釉至下腹部,肩腹部饰十二条块青褐色彩斑,釉青绿色。胎灰白色。该壶现藏于衢州市博物馆。

浙江江山市长台镇双塘沿出土一件隋青瓷饼足鸡首壶(图2)。壶高15.4、口径6、腹径9.4、底径6.2厘米。盘口,束颈,圆肩,球腹下收,饼足,饼底平坦。盘口底沿内折,肩两侧附一拱形系,两系之间近颈部捏贴一象征性鸡首,对称另一侧附一圆柱形把,把将口沿与腹相连,把高出口沿。腹饰有凹弦纹8周,下腹近底内束,饼底外凸。内口沿至颈施釉,外施满釉,釉呈豆青色。胎质较细腻,呈灰白色。该壶现藏于江山市博物馆。

唐代茶饮及婺州窑茶碗鉴赏


婺州窑 青黄釉高喇叭形圈足茶盏

婺州窑烧制出成熟的青瓷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发展于魏晋南北朝,鼎盛于唐宋,衰弱式微于元末明初。婺州窑是一个地方性的历史文化名窑,虽然有着庞大的窑系,悠久的生产历史,但其名留青史,声名远播还得靠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一书。因为茶圣陆羽给予了当时婺州窑所生产的茶碗以极高的评价。《茶经·四之器》:“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婺州窑所生产的茶具当时地位仅次于越窑和北方耀州窑,名列第三。

婺州窑 青釉玉璧底碗 高3.5cm 底径5.5cm 口径14.5cm

中国历史上饮茶之风的发展与普及,唐代是一个关键的节点。自唐代始,饮茶之风开始普及南北,流行于社会各阶层,成为中国传统生活“油、盐、酱、醋、茶”之一部分。茶具的发展是跟随着饮茶的方式的变革发展而发展的。唐代的饮茶之风的普及,极大地刺激了婺州窑的生产,为满足和紧跟当时茶具消费市场的需要和发展,婺州窑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优势与资源优势,开始生产和烧造了大量的茶具产品。唐代茶圣陆羽在其名著《茶经》一书中对婺州窑所生产的茶碗的评价,就是给予婺州窑这种发展的充分肯定。

茶具的生产,是当时社会饮茶方式和茶文化发展的直接见证。所以,今天我们要了解和研究唐代婺州窑茶具生产的历史概貌和种类品种及其艺术品格特征等问题,就必须先了解唐代的制茶之法、贮茶之方、饮茶之制。

唐代,饮茶之风已在全国兴起,而且时人饮茶已由粗放煮茶进入精工煎茶的阶段。研究技艺,意在情趣。按陆羽《茶经》所述,唐代的茶叶产区已遍及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西、广东、贵州、陕西、河南、重庆等14个省区。因云南当时属南诏等国,处于分裂状态,故茶之故乡云南未列入《茶经》所述茶之产地之列。唐·封演所著《封氏闻见记》这样记载当时的饮茶之风的发展态势:“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又说:“按此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昼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由此足见,唐时饮茶已不再是士大夫贵族和僧侣阶层的专利,而成为普通老百姓的日常饮料。饮茶之风,传入新疆、西藏、蒙古等地,由于茶叶具有生津止渴、消食解腻的功效,所以茶叶一经传入上述地区,就被视为珍品,看作最好的饮料。

婺州窑 青釉五出筋花口喇叭足茶盏 高3.5cm 底径4cm 口径8.5cm

婺州窑 六出筋花口淡青釉茶盏 高4.5cm

由于唐代饮茶之风的普及,人们更加重视研究饮茶的情趣和茶具的品质。因为,茶具不仅是饮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器皿,并有助于提高茶的色、香、味等实用性,而且一件高雅精致的茶具,本身又富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所以,自唐始我国的茶具制作就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中唐时,不仅茶具门类齐全,而且讲究茶具的质地,注意因茶择具的选择。这一发展状态,均在陆羽《茶经》中得到了具体的反映与记载。

《茶经》共十篇,分别论述了茶的起源与鉴别方法,制造饼茶的工具,饼茶的制作、煎茶与饮茶的器具,煎茶的方法,茶的饮用,有关茶的史料,茶叶的产区,简单的制作方法,茶图等十大方面。在其中的《茶经·二之源》、《茶经·二之具》等前六篇中,陆羽提出了自己创设的一整套涉及采茶、蒸茶、焙制、碾末、煎饮乃至鉴别的方法。

按唐·陆羽《茶经》记述,当时“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但当时有代表性的是饼茶和末茶。唐代茶具发展与饼茶和末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饼茶和末茶,虽加工方法有别,但都需通过炙、焙、碾、罗、煎,方可饮用。依陆羽《茶经》所述,当时民间饮茶,先对不同茶叶作不同处理,“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然后“以汤沃焉,谓之庵菜。”或者有的再加葱、姜、枣等添加物,用以调味,“煮之百沸”,然后饮用。但陆羽认为用上述方法调制的茶汤,犹如“沟渠间废水”,不可取用。所以,陆羽在《茶经》中提倡的方法重在煎。认为在碾茶之前,先要烤茶,使其“炎凉”均匀,变软后用纸包好,以保其香。冷却后,再碾成细末,通罗(筛)后贮于合(盒)中。

唐代除采用陆羽提倡的煎茶法外,还有点茶法。唐·苏廙的《十六汤品》一书中可略见一斑。其法是先将茶末放入茶瓯,尔后用茶瓶将少许沸水注入茶瓯,将茶末调成稠膏,“茶已就膏,宜以造化成其形。”再用沸水继续向茶瓯注入。注汤时,需要做到顺畅,“汤不顺通”,“茶不匀粹。”注汤还要做到恰到好处,少过浓,多则淡,“一瓯之茗,多不二钱,若盏量合宜,下汤不过分。”总而言之,唐代的烹茶之法,就如上述两法:一是以陆羽为代表,并在《茶经》中提倡的煎茶法;其次是苏廙介绍的点茶法。

碗,供盛茶饮用之器。在唐代文人的诗文之中,更多的称茶碗为“瓯”。茶圣陆羽认为越窑烧制的淡青色茶碗能与绿色的茶汤相映生辉,“半瓯青泛绿”,从而达到“益茶”的效果。其他如邢瓷之白,寿瓷之黄,洪瓷之褐,都是掩茶汤之色,“悉不宜茶”。同时,越窑的茶盏,外型“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即口沿不外翻,稍有内敛,使茶汤不易外溢;而底则稍翻,易于端持;碗“浅”则易于最后喝茶末。婺州窑同属浙江越窑大系,在器皿造型,釉色风格等均与越窑相近,故陆羽在评点唐代茶碗时,将其列为第三。

神态各异的婺州窑青瓷鸡首壶


柴福有鸡首壶,又称天鸡壶,因壶嘴作鸡首状而得名,造型与盘口壶极为相似,鸡首壶如同是在盘口壶的肩部附一鸡首和把手。衢州地区所产的鸡首壶大多为婺州窑青瓷,少数酱褐釉瓷。最早出现于西晋,流行于东晋、南朝,到隋唐逐渐减少。纵观鸡首壶从出现到消亡的过程,鸡首壶在每个时代都有其鲜明的发展特征。

西晋时鸡首壶器形较小。一般为浅盘口内敛,短颈,圆肩,扁鼓腹下内收,平底微凹。肩腹部施凹弦纹和斜方格纹,肩一侧附一无颈鸡首,鸡咀下端镂一圆孔为流,另一侧贴一小鸡尾,另两侧附一对称半球形直系。这时期的鸡首壶为创始阶段,由盘口壶演变而来,并不实用,流设在鸡咀下端,如液体流出,势必会沿腹部而下。把也尚未出现,只有一个小鸡尾,从而出现操作不便等弊端。

到了东晋,鸡首壶在实用功能方面发展成熟,其造型装饰也更加完美。鸡冠加高,鸡颈明显,且加长,鸡咀由尖变圆内空作流,避免了像前者液体流出会沿腹壁而下的弊端。同时鸡尾也发展为把手,把上端高于口沿,肩部多饰桥型方系。这一时期的鸡首壶装饰方面出现了点彩,常见在盘口上加四点褐彩和鸡冠、鸡眼上点褐彩,尤其是在眼球上点褐彩的装饰,可谓是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使鸡眼立体感更强,且更加圆润有神。

南朝时期的鸡首壶变化主要体现在腹部,从晋代的球腹变为鼓腹下收。其总体器形亦比前者缩小,鸡咀作流的功能逐渐消失,多数鸡咀变为实心,鸡首仅作装饰,把仍保留其功能,且小数装饰变为更为复杂,在把的顶端装饰龙首。这类鸡首壶本地区常见为盘口微敞,细束颈,圆肩或溜肩,圆肩为弧腹下收,溜肩为鼓腹下收,平底或平底稍内凹。肩两侧均附一对称桥形系,系间一侧附一长颈鸡首,咀实心不作流。对称另一侧附一圆柱形提把连接口沿,少数在把顶端加饰龙首口衔盘口。其中笔者于1979年4月,在江山市清湖镇和睦村龙底山一南朝墓中清理出土一件鸡首壶,其肩部系、咀、把之间分别刻划三复线莲瓣各一片,莲瓣下端饰二周弦纹,腹部刻划三复线莲瓣七面,并在每片间又错位迭划莲瓣一片。虽鸡首已残,但造型优美。从一个侧面看它的装饰工艺,虽这时点彩已基本消失,但另一种装饰工艺又开始流行,即在器身上刻划莲瓣,这种刻划莲瓣还在其他器物上被广泛使用。如南朝的碗壁也普遍刻划莲瓣,这种莲瓣装饰已成为南朝时期的一种风格。

到了隋代,鸡首壶的鸡首作流功能完全消失,仅起装饰作用。鸡首壶的明显特征就是出现与同时期盘口壶一样的竹节形长颈,因器物高近60厘米,为求摆放稳实,故在下腹近底向外撇,且采用饼底,这样一来,饼底的接触面较阔一些,摆放就更加稳实。这类鸡首壶一般盘口不明显,呈敞口状,圆唇,竹节形粗长颈,溜肩,腰鼓腹或球腹,饼底。颈上细下粗,中部附二竹节凸棱。肩两侧附一对称半球形双复系,两双复系间附一昂首鸡头,鸡冠高耸后倾,极为生动。对称另一侧附一圆柱把,把上端饰双龙首,龙嘴衔于壶口,且龙首高出口沿。肩饰一周凹弦纹,其上部印半圆圈纹一周,缺口朝上方;弦纹下端腹部印葵边花朵一周。内口施釉至颈部,外施半釉,釉色青泛黄。胎釉结合不够好,肩、腹部剥釉严重,且见胎釉结合处有乳白色化妆土。胎质相对较细,胎灰白色,露胎处呈灰色。其器形规整,造型优美,施化妆土工艺十分明显,当为婺州窑青瓷的代表。

同时,隋代鸡首壶还有另一种器形,一种小鸡首壶。体型上明显缩小,高在15~20厘米左右,此类鸡首壶可能仅作随葬冥器。鸡首造型也明显变化,为捏塑装饰性鸡首,鸡首小而平,贴饰在壶的肩部,不再似前者那样生动形象。

鸡首壶发展至唐代,已进入减少消亡的阶段。唐代鸡首壶与唐代小盘口壶器形十分接近,与这时审美观有关,比较矮胖。其腹部明显增胖,其鸡首更小,仅为象征性点缀装饰。一般为小盘口,短束颈,圆肩,鼓腹,饼底。肩两侧附一对称横系,一侧捏贴一泥丁,作象征性鸡首,对称一侧附一圆柱体弯钩形把衔接在小盘口内,把下端捏塑象征性鸡尾。

鸡首壶在本地区最早出现于西晋,鸡舍也出现在西晋,从一个侧面表明,衢州在西晋时把鸡作为家禽来圈养已十分普遍。其流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社会大动乱时期,人们常在陶瓷器上加入鸡、羊、虎等动物装饰,以祈求吉祥和辟邪,其中鸡首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形。人们喜欢鸡首壶,还因为“鸡”、“吉”谐音,寓意吉祥安宁,反映了人们对于安定生活的渴望。至今当地人死后,入殓的棺材其棺盖内天板仍流行彩绘金童玉女、太阳、月亮及公鸡,其意金童玉女为侍候死者,日、月为白天黑夜之分,公鸡为打鸣报晓,为墓主人司晨。在出殡时,还流行在灵柩头部背上捆绑一只活的大公鸡,一路抬去一路鸣叫,直至墓地,棺木下葬时,公鸡带回家中饲养,不得宰杀,一直让它自己老死。其意是当死者入殓时,盖棺钉棺钉时用斧头敲打,死者魂魄误认已天黑,出殡时让公鸡叫醒死者,并一路由公鸡指引至墓地,即到另一世界。同时墓地常有白蚂蚁蛀棺木,所以亦有公鸡鸣叫起到震慑白蚂蚁之说。另外道士为死者做超渡、做法事都用公鸡割破鸡冠,洒血辟邪;新房上梁竖柱木匠师傅所谓的请“鲁班”、“出煞”也用公鸡洒血,以求吉祥和辟邪。从出土物来看,西晋至唐墓葬中常见鸡首壶是否与某种葬俗有关尚待进一步考证,极有可能为辟邪之义。

1、西晋青瓷鸡首壶

高7.8厘米,口径5厘米,腹径9.7厘米,底径4.8厘米。浅盘口内敛,短颈,圆肩,扁鼓腹下内收,平底微凹。肩、腹部饰凹弦纹三周,肩饰斜方格纹带一周,肩一侧附一无颈鸡首,鸡咀下端镂一圆孔为流。对称另一侧贴一小鸡尾。另两侧附一对称半球形直系。内施釉至颈部,外施釉不及底,釉色青泛黄,釉面开片。胎青灰色。70年代初龙游上圩头街路出土,现藏于衢州市博物馆。

2、东晋青瓷褐彩鸡首壶

高24.6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12厘米。盘口,细短颈,圆肩,球腹,平底。肩饰弦纹一周,肩两侧附一对称横系,系间一侧附鸡首流,另一侧置一圆柱形提把连接口沿,且把高出口沿。内施釉至颈,外施釉近底。釉青绿色,鸡冠及双眼点褐彩装饰,口沿四处点褐彩,釉面桔皮纹。胎青白色,露胎处呈紫红色。1978年4月,衢江区汪村沙土山出土,现藏于衢州市博物馆。

3、南朝青瓷莲花瓣双桥系鸡首壶

高13.6,口径6.4,腹径10.6,底径7.4厘米

盘口微敞,盘壁略内弧,细束颈,溜肩,鼓腹下收,平底。肩两侧附一对称桥形系,一侧口沿至肩附一圆柱形提把,把顶端高于口沿,对称另一侧附一鸡首咀。肩部系、咀、把之间分别划三复线莲瓣各一片,莲瓣下端饰二周凹弦纹。腹划有三复线莲瓣七片,每片间又错位叠划莲瓣一片。内口施釉,外施釉不及底,釉面冰裂纹,釉豆青色,釉层较厚,釉色光亮。胎灰白色。1979年4月江山市清湖镇和睦龙底山出土,现藏于江山市博物馆。

4、隋青瓷竹节颈鸡首壶

高59.7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13.3厘米。敞口,圆唇,竹节形粗长颈,溜肩,腰鼓腹,饼底。颈上细下粗,饰二竹节凸棱。肩两侧附一对称半球形双复系,系面饰一凹槽,双复系间一侧附一昂首鸡头,对称另一侧附一圆柱体执手,执手上端饰双龙首嘴衔壶口,且龙首高出口沿。肩饰一周凹弦纹,弦纹上部印半圆圈纹一周,半圆朝下;弦纹下端腹部印葵边花朵一周。内口施釉至颈部,外施半釉,釉色青泛黄。肩、腹剥釉,且见胎釉结合处有化妆土。胎灰白色,露胎处呈灰色。现藏于衢州市博物馆。

5、隋青瓷饼足鸡首壶

高15.4厘米,口径6厘米,腹径9.4厘米,底径6.2厘米。

盘口,束颈,圆肩,球腹下收,饼足,饼底平坦。盘口底沿内折,肩两侧附一拱形系,两系之间近颈部捏贴一象征性鸡首,对称另一侧附一圆柱形把,把将口沿与腹相连,把高出口沿。腹饰有凹弦纹8周,下腹近底内束,饼底外凸。内口沿至颈施釉,外施满釉,釉呈豆青色。胎质较细腻,呈灰白色。江山市长台镇双塘沿出土,现藏于江山市博物馆。

6、唐青瓷点褐彩鸡头壶

通高16.5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6.8厘米。小盘口,短束颈,圆肩,鼓腹,饼底。肩两侧附一对称横系,另一侧捏塑一象征性鸡首,鸡首对称处附一圆柱体弯钩形把衔接在小盘口内,把下端捏塑象征性鸡尾。内施釉至颈部,外施釉至下腹部,肩腹部饰十二条块青褐色彩斑,釉青绿色。胎灰白色。1984年,衢州市西郊花园岗棉纺织厂基建工地唐墓出土,现藏于衢州市博物馆。

吉州窑黑釉花口瓷器盘和碗


吉州窑以黑釉瓷著称,尤其是“木叶天目”、“剪纸贴花天目”和“玳瑁天目”饮誉中外,深受瓷器收藏爱好者喜爱。胎质灰白较细。以碗、盏、碟、钵为多。釉色白中泛青黄,釉薄不及底,今天我们不介绍大家都知道的名品,介绍两件素胎吉州窑瓷器。

吉州窑黑釉花口碟

吉州窑黑釉花口碟通高3.6、口径13.3、底径5.9cm,瓷器呈花瓣形敞口,斜弧腹,矮圈足。内出筋。内施满釉,外釉黑釉至足部,黄白色胎。

吉州窑黑釉花口碗

吉州窑黑釉花口碗通高6.3、口径14、底径4.3cm。吉州窑黑釉花口碗花瓣形敞口,斜弧腹,圈足。内施满釉,外施黑釉至足部,有流釉现象,黄白色胎。

耀州窑瓷器和窑址


耀州窑是北宋六大窑系之一,以刻花青瓷为主,其代表瓷器刻花青瓷“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有“北方刻花青瓷之冠”的美誉,宋代已驰名海内外。耀州窑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和“陕西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耀州窑发展历史

耀州窑始于唐代,北宋末为鼎盛期,宋代六大窑系,终于民国。其窑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旧称同官,宋代时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包括陈炉镇、立地镇、上店镇及玉华宫等窑在内。是宋代北方民间青瓷的主要产区之一。

唐代为耀州窑的初创时期,主要烧制黑釉、白釉、青釉、黄釉、茶叶末釉、花釉等高温釉瓷以及三彩、琉璃等低温釉陶。种类之多样,造型之丰富,国内少见。晚唐以后,青瓷数量明显上升,已显露嗣后以青瓷为主流之先声,证明窑工们根据黄堡窑场的实际,并藉其智慧,探索出耀州窑的发展之路。

五代耀州窑以烧制青瓷为主,工艺技术得到很大改进,产品进一步向高档、精品的方向发展。器型多仿金银器,精巧秀丽。釉色温润雅致,质感绝佳。装饰技法以剔、划花为主。此外,遗址区“官”字款标本的出土,证明耀州窑曾为宫廷或官府烧瓷。其首创的足裹釉支钉装烧工艺和天青釉瓷对后世官窑瓷器的烧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代耀州窑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十里窑场”的宏大规模。由于工艺技术的领先以及窑炉和燃料的改进,耀瓷的烧制水平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地。此时以烧制色调稳定的橄榄绿青瓷为主,同时兼烧少量黑釉、酱釉及兔毫、油滴等结晶釉瓷,器物种类包罗万象,造型优美秀丽,装饰手法以刻花和印花独具风格,其产品“巧如范金,精比琢玉”。耀瓷由此闻名遐迩,贡奉皇室,远销域外,且在其影响下形成了一个范围广阔的耀州窑系。

金代耀州窑承袭宋制,仍保持着一定的生产规模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依然以烧制青瓷为主。早期青瓷釉色呈青翠色,刻花和印花纹饰趋于简练。此时成功创烧的月白釉瓷,釉层肥厚,质感如玉,乃金代耀州窑的一大特色。后期以姜黄釉瓷为主,出现了可大幅度提高产量的涩圈叠烧工艺,使其成为金代耀州窑的又一特色。

元代前期耀州窑以烧制刻花、印花姜黄釉青瓷为主,但明显呈衰落之势。后期,黑瓷产量不断扩大,耀州窑又一度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局面。与此同时,立地坡、上店、陈炉三大窑场相继崛起,承袭黄堡瓷脉,并博采各地窑场之长,为耀州窑生命的延续和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元末明初之后,陈炉取代黄堡成为耀州窑的中心窑场,但制瓷技术与产品风格发生了转变,民窑之特色愈为浓厚。此时期耀窑传统的青瓷不复多见,转向生产胎体厚重、形体简练的白瓷、黑瓷和白地黑花瓷。其装饰手法也从传统的刻花、印花转变为绘画。从此,色彩对比鲜明,画风质朴豪放的白地黑花瓷取代了青瓷的主导地位,成为陈炉窑的代表产品。

清代,陈炉窑在传承传统制瓷技艺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其产品除白地黑花、黑瓷和白瓷外,还创烧了香黄釉瓷以及黄白、黑白复色釉瓷等特色品种。清代晚期到民国初期则出现了具有当地特色且广受民众青睐的青花瓷,装饰特征是各类富有民间色彩的文字题款的广泛流行和运用,丰富了陈炉窑的内涵。

耀州窑之最

1.中国发掘规模最大的瓷窑遗址。

2.中国最早建成的大型遗址性陶瓷专题博物馆—— 1989年一号遗址(唐宋窑址)保护厅建成对外开放。1994 年博物馆主馆建成对外开放。2000年二号遗址(唐三彩窑址)保护厅建成对外开放。

3.中国第一座唐三彩保护厅——中国最早烧造天青釉瓷的窑场,起源于唐代晚期,成熟于五代,对宋代以后 的官窑天青釉系瓷的烧造产生了重大影响。

4. 中国最早使用煤炭作燃料烧瓷的窑场,始于北宋早期。

5.中国最早的窑神庙碑——宋元丰七年(1084年)《德应侯碑》,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皇帝敕封的窑神。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宋,高8.5cm,口径20.8cm,足径4.8cm。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碗敞口,宽唇,圈足。里外施青釉。碗内刻婴戏莲花纹饰,一肥胖的婴儿戏于三朵莲花之间,两手腕各戴一手镯,憨态可掬。

此碗刻花精细,画面生动活泼。北宋晚期,耀州窑装饰多取婴戏纹题材,此类构图还有两婴荡秋千、四婴戏把莲等。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

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婴戏纹

老窑瓷:吉州窑古陶瓷鉴别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吉州窑,坐落在江西省吉安市,宋时与定、磁、钧、耀、建等窑齐名。吉安古称庐陵、吉州,因吉州而冠窑名。吉州窑是一个窑场系列,窑址分布在赣江两岸数十公里范围内,主窑场有彭家窑、永和窑、临江窑、吴家窑等。其中,永和窑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24座窑岭如山似岗,密布在永和镇西侧。考古情况表明:彭家窑和塔下窑创烧于唐代中晚期,五代终烧;永和窑五代创烧,元末终烧;吴家窑北宋创烧,元代终烧;临江窑五代创烧,明代末年终烧。整个窑系有一千二百余年的烧造历史。

吉州窑民窑特色鲜明,它博采众长,集南北各窑制瓷艺术之大成,先后成功地仿烧了定瓷、龙泉瓷、青花瓷,又将民间剪纸工艺成功运用于制瓷装饰,形成了质朴、明快、生活气息浓郁的装饰风格。并且充分利用窑变技术,研制创烧了色彩缤纷、璀璨夺目的黑釉地木叶纹、虎斑纹、玳瑁斑、鹧鸪斑、鳝皮黄、油滴等黑釉窑变瓷和个性独特的釉下白地彩绘,给人以自然、清新、亮丽的美感。在中国陶瓷史上独树一帜,不少国家均有收藏,甚至奉为国宝。釉下白地彩绘技术更是直接促进了青花瓷的成熟,开辟了制瓷装饰工艺的新天地,对我国陶瓷生产影响深远。

吉州窑是一座以生产日用陶瓷为主的民窑,产量大,成本低。它适用当地的材质,很快形成了自己的制瓷工艺,铸就了吉州窑古陶瓷"胎质粗松,含砂量高"、"似陶非陶"、"重釉不重胎"、吸水率高、施釉薄、见水亮等个性特征。烧造的主要器物有盏、碗、罐、杯、碟、盘、钵、盆、瓶、壶、玩具等;釉色有青釉、青白釉、乳白釉、褐釉、黑釉、绿釉、仿龙泉釉、彩绘及青花等;装饰工艺有印花、剔花、刻花、剪纸贴花、点彩、洒釉、捏塑等;胎质有素白、粉白、黄白、豇红、青灰炻质等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