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清代瓷器鉴别 > 导航 >

清代橄榄瓶高清大图欣赏

清代橄榄瓶高清大图欣赏

清代瓷器鉴别 古代瓷器欣赏 古代瓷器瓶

2020-11-13

清代瓷器鉴别。

宋朝时期,橄榄瓶在河南登封窑问世,直至清朝时期,我国还在烧制橄榄瓶,不过器型在以往的基础上稍微有所变化,瓶颈加长了一些,釉色看上去均匀隽秀。

橄榄瓶之所以名为橄榄瓶,是因为它的瓶身形状像一颗橄榄。橄榄瓶的瓶腹非常丰满,瓶口和瓶足均往内收,瓶底部为平底或者圈足。橄榄瓶在清朝时期非常盛行,尤其是在雍正、乾隆年间。一般可分为:素身橄榄瓶和瓜棱式橄榄瓶。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几件清代橄榄瓶精品,下面请各位藏友一起来细细品味吧!

以上瓷器名为松石绿地粉彩缠枝勾莲纹橄榄瓶,烧制于清朝康熙年间,高:二十七厘米,口径:六点五厘米,足径:八点二厘米。这件瓷器的外壁施以松石绿釉作为底色,给人清新素雅之感,釉面有刻瓷工艺,运用金彩来勾勒缠枝莲纹的轮廓,闻纹饰中添上丰富的粉彩,色调华美妍丽,洋溢着浓浓的富贵气息。此件橄榄瓶的图饰丰富,器身却非常小,很适合雅逸之士拿在手中赏玩。上面的纹饰线条和同时代生产的其他松石绿地粉彩瓷器相比要细致不少,是乾隆时期官窑生产出来的精品。

以上瓷器名为仿官釉橄榄瓶,烧制于清朝雍正年间,是雍正景德镇官窑所烧制的仿官釉精品,收藏价值非常高。在清朝雍正年间,制瓷产业十分发达。雍正皇帝总共在位13年,其中的8年时间里。景德镇官窑生产的仿古品种以及新创制的釉色品种就多达57个,其中,艺术价值最高的品种莫过于珐琅彩、粉彩、颜色釉以及仿古瓷器。这个时期的陶瓷风格以优雅细腻见长,颜色釉瓷器的品种丰富多样,制作工艺十分精湛,而仿造宋朝五大名窑的颜色釉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以上瓷器名为黄地绿彩云龙珠橄榄瓶,烧制于清代康熙年间,这件瓷器高二十五点五厘米,器型隽秀轻柔,釉色华美妍丽,瓶腹呈橄榄形状,口沿外撇,瓶颈修长,瓶腹下半部分渐收,瓶足外撇。黄地绿彩云龙珠橄榄瓶以黄釉色为底,外壁上勾勒了一条腾飞的龙,它穿梭在云海间,追逐前方的灵珠,纹饰中填上绿釉。底部施以白釉,并在青花双圈里面用楷书题款:大清康熙年。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清代乾隆时期瓷器高清大图鉴赏


乾隆时期(1736年---1795年),为清代瓷器制作的鼎盛期,这时粉彩在彩瓷的领域中取代了五彩的地位。这一时期粉彩瓷器的质量虽不如雍正时期那样的秀丽淡雅,但在装饰工艺上渐趋繁缛,形制上丰富多样,特别是用于陈设的各种大器型,如转颈瓶,转心瓶,天球瓶,扁瓶,多角瓶等甚为流行。这些 工艺繁复,色彩浓艳明丽的器皿是乾隆彩瓷制品中的杰出代表。同时,装饰工艺的发展使得仿生瓷器的成功烧制得以实现,利用粉彩粉润柔和的质感、层次分

明的色泽,把石,木及各种动植物的色调和质感都能够准确细致的加以表现。

清乾隆 青花龙纹天球瓶

清乾隆 青花折枝花果蝠纹花口瓶

清乾隆 青花双耳扁瓶

清乾隆 青花蝠果纹葫芦瓶

清乾隆 珐琅彩缠枝蝴蝶纹平底葫芦瓶

清乾隆 青花缠枝花卉纹花觚

清乾隆 青花八吉祥纹贲巴壶

清乾隆 青花缠枝花卉纹盉

清乾隆 青花缠枝花卉纹双耳六方瓶

清乾隆 青花仙鹤纹带托爵杯

清乾隆 黄地青花花果纹盘

清乾隆 粉彩描金《福寿》蕃莲纹双耳瓶

清乾隆 斗彩焦石鸡纹笔筒

清乾隆 粉彩描金《福寿》蕃莲纹葫芦瓶

清乾隆 酱地描金凸雕灵桃瓶

清乾隆 粉彩缠枝花鸟纹凤耳瓶

清乾隆 锦鸡画珐琅玉壶春瓶

清乾隆 粉彩福寿纹双耳瓶

清乾隆 粉彩百子纹双耳瓶

故宫明代罕见官窑瓷器,多组高清大图奉上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御窑瓷器展”近期在北京故宫延禧宫东配殿展出,吸引了很多瓷器爱好者的关注,我也参与其中。

展览之所以备受瞩目,正是因为首次将所谓明代御窑瓷器“空白期”的作品公之于众。共有215件(组)瓷器展出,其中包括2014年最新考古挖掘成果,景德镇御窑珠山北麓遗址出土的100件。

观众可以直观的了解到明代“空白期”官窑瓷器的真实面貌。展览即将结束,去不了的朋友也别遗憾,这里有重点高清大图奉上。

珠山北麓遗址出土“空白期”瓷器

由于作品大多无款或不署正规年款,以往人们对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瓷器的认知很模糊,因此称为“空白期”,从公元1436——1464年,共历时28年。

青花缠枝莲纹如意耳瓶

青花婴戏图碗

青花云龙纹梨形执壶

青花团花纹碗

青花团花纹碗

青花海水白龙纹盘

青花双狮戏球图绣墩

明代御窑厂生产的绣墩多为正德以后的产品,正德朝以前非常罕见。

青花山形香炉

青釉碗

青花“天顺年置”款云龙纹碗

该器2007年出土于湖北武汉江夏区流芳岭明代王室家族墓地,所署非正规年款,但仍可作为天顺御窑瓷器断代标准器。

故宫旧藏明正统瓷器

青花外海兽里海象纹盘

青花孔雀牡丹图梅瓶

青花海水翼龙纹盘

青花海马纹贴塑四铺首器座

青花云龙纹大缸

这些云龙纹大缸标本于1988年在景德镇御窑厂遗址中挖掘,为明正统时期的遗物。据史料记载,当时这种青花大缸用来放在紫禁城内蓄水救火,但因烧造难度大后来才改用铜缸、铁缸。

其他展品

由于“空白期”瓷器上乘宣德、下启成化,因而与宣德及成化时期的瓷器特征有诸多承接关系,在本次展览中也有多件永乐、宣德、成化等时期的御窑作品一并展出。

成化斗彩海马纹“天”字罐

成化斗彩缠枝莲纹“天”字罐

成化斗彩高士图杯

永乐青花开光折枝花果纹执壶

永乐青花锦地花卉纹壮罐

宣德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金钟碗

宣德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

成化青花梵文杯

成化青花团花纹卧足碗

洪武龙泉窑青釉执壶

橄榄瓶要火?


明天,北京匡时春拍预展开幕,我很关心其中的一只橄榄瓶——

清乾隆 蓝釉描金花卉纹橄榄瓶

高74cm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据说此瓶来自日本回流,估价350万-400万元。

对于橄榄瓶的启蒙,要感谢马未都先生,在他的著作《茶当酒集》中,有专门一篇文章,介绍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雍正粉彩橄榄瓶。

这只橄榄瓶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

它最早在海外收藏,2002年在香港苏富比上拍,最终成交价超过了4000万港元,当时的橄榄瓶天价纪录。买家是张宗宪的妹妹张永珍,张永珍随后将这只天价瓶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

关于橄榄瓶的学术脉落,耿宝昌先生的书《明清瓷器鉴定》里,有过讲述:它诞生于清康熙晚期,流行于雍正、乾隆两朝。之后慢慢淡出......

顾名思义,橄榄瓶的形状类似橄榄,所以得名。

绿哥釉小橄榄瓶

清雍正

高14.3cm,口径4.5cm,足径5cm

故宫博物院馆藏

青花桃蝠纹橄榄式瓶

清雍正

高39.3cm,口径10cm,足径12.3cm

故宫博物院

窑工们在模拟橄榄形状的同时,也做了很多细节上的变化,如瓶的脖子慢慢伸长,显得更美——

清18世纪早期

青釉橄榄瓶

高27.3cm

估价:30万-40万港元

成交价:35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11-4-8

橄榄瓶身上曲线的变化,造就了很多细节变化多样的器型,《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罗列出了康熙、雍正和乾隆时期,所有橄榄瓶的器型。

康熙就一种造型:

雍正发明了8种造型:

乾隆有两种造型:

资料全部影印自: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

个人感觉,橄榄瓶的造型设计,应该源于康熙时流行的几种大瓶:棒槌瓶、凤尾尊等:

接下来,再看看橄榄瓶的市场表现——

乾隆粉彩花鸟纹橄榄瓶

高 64.5cm

估价:30万-40万港元

成交价:782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11-4-8

乾隆青花松鹿图橄榄瓶

高68.5cm

估价:1000万-1500万港元

成交价:1152.75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08-4-11

雍正祭蓝釉橄榄瓶

高40.8cm

估价:250万-350万港元

成交价:1634万港元

香港苏富比2011-4-8

最近的一次拍卖,在去年嘉德秋拍上——

乾隆青花松石寿鹿图大橄榄瓶

高67.2cm

估价:100万-300万元

成交价:345万元

明天,匡时春拍预展上见吧......

堆釉黄地白龙纹橄榄瓶欣赏


芦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军先后占领了上海和南京,九江危在旦夕,设在景德镇的江西陶业管理局和从九江迁往靖安不久的江西省立陶瓷科职业学校,于民国二十七年八月(1938年8月)先后迁到萍乡上埠镇,10月10日接管了萍乡瓷厂,并将萍乡瓷厂改为“江西省陶业管理局萍乡瓷厂”(简称“陶局萍厂”)。一年后,江西陶业管理局撤销,先后归属江西建设厅、江西工商业管理局、江西兴业公司领导,中途曾更名为“萍乡瓷厂”、“民生瓷厂”、最后改为“江西萍乡瓷厂”。当时的江西省政府先后拨款147万元用于更新机械设备,发展生产。这一期间,来到萍乡的陶瓷专家有汪墦、张浩、邹如圭、舒信伟、张犀侯(以上五人留学日本)、彭友贤(留学法国)等;景德镇制瓷熟练技工有任礼熔、潜方鸿、李广炎、张楹顺、何云生、王喜魁、金元栋等。因此,萍乡上埠在陶瓷生产和陶瓷职业教育方面,均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上埠当地的瓷业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活力。直到民国三十三年(1944),因日军三次窜犯萍乡,原江西陶业管理局、江西省立陶业学校撤离萍乡之前,萍乡上埠在六年之间一度成为我国另一个陶瓷生产基地。

堆釉黄地白龙纹橄榄瓶

江西省陶业管理局萍乡瓷厂以生产工业用瓷(电瓷)为主,同时亦生产日用瓷、美术瓷和化工、医药、耐火等专业用瓷,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萍乡电瓷生产在当时全国同行业、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年产各式直脚弯脚电碗、蝴蝶电碗、活动葫芦、夹板等电瓷200—500吨。当时的军政部、交通部以及省内外公路处、铁路局、发电厂均使用萍乡电瓷,为全国抗日战争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普通民用瓷的生产规模亦很大,年产量约60—80万件。美术瓷部生产各式餐具、咖啡具、瓷板挂盘、花瓶以及雕塑细工陈列品,年产量约2万件。由于萍乡的瓷器美观新颖,质量上乘,民国三十二年,国民政府军政要员何应钦、吴铁城等人,曾在萍乡定制过瓷厂生产的中、西式餐具。

1939年初到1941年秋,来到萍乡的江西陶业管理局美术室主任彭友贤,一直担任陶局萍厂的美术部主任。彭友贤(1906——1949),江西余干玉亭镇人。自幼酷爱美术,能诗会画。1922年考入上海美专,1928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院国画系,师从潘天寿等国画大师。1930年与吴作人等赴法国留学,入巴黎国立美术院,攻读图案及装饰美术。1932年学成回国,先后在武昌艺专和北平艺专任教授,举办过多次个人画展。在绘画方面,彭友贤善于吸收古代绘画与西方现代绘画及图案中的可取因素,融会贯通,自成一体。他擅长花鸟和猛虎,挥毫胸有成竹,成画栩栩如生。1935年彭友贤被聘为江西美术事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36年,任江西陶业管理局美术室主任,自此与陶瓷结缘,立志改良中国陶瓷,倡导国瓷现代化。在萍乡期间,他与相关人士醉心于瓷器改良,精心配方、设计,率景德镇优秀技工,大力发展美术瓷、仿古瓷、青花瓷等,设计图纸数以千计,成效卓著,生产的各类瓷器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堆釉黄地白龙纹橄榄瓶底部

当时生产的美术瓷、仿古瓷虽然数量不少,但是,由于战火纷飞,社会动荡,能保存至今的产品数量稀少,即使在萍乡地区也已鲜见。就目前所掌握的情况看,这少量的遗世品主要掌握在博物馆和民间收藏者手中。据笔者所知,民间收藏者手中有堆釉天青地白松鹰纹尊(底部有方形篆体“陶局萍厂”四字无边栏青花款)、天青釉瓷塑太师少师尊(底部有方形篆体“江西省民生瓷厂出品”九字三行无边栏青花款)、豆青釉花浇(底部有方形篆体“江西省府建厅萍厂制”九字三行无边栏青花款)、堆釉豆青地白芦雁纹尊(底部有方形篆体“陶局萍厂”四字无边栏青花款)、豆青釉军持(底部有方形篆体“赣建萍厂”四字无边栏青花款)。萍乡博物馆则收藏有堆釉豆青地白花卉纹铁胆油灯、堆釉黄地白龙纹橄榄瓶(底部有方形篆体“陶局萍厂”四字无边栏青花款)、豆青釉军持、豆青釉芒口双耳盖碗以及青釉“民生”款瓷盘等。这些瓷器代表了江西陶业管理局和江西省立陶瓷科职业学校在萍乡上埠生产的精品瓷器的最高水平。当时萍乡生产的瓷器,无论胎、釉、造型、花纹均属于抗战时期生产的中国陶瓷的精品。据当时曾任瓷厂厂长的汪璠在《萍乡开办瓷厂》一文介绍:“萍厂所用的原料,主要是瓷石,在上埠附近生产,产量丰富,品质很纯,粘性很好,可以单独制坯。”“原来釉面白度不高,通过多种试验,改进了白釉,可用于美术瓷及脱胎瓷,配置了颜色釉,特别是龙泉釉及牙色釉,颇受用户欢迎。萍厂创制了产品式样及高级陈列品。”可见当时萍乡瓷厂的科学技术人员,在战争年代如此困难的环境中,依然为瓷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有所发明创造。另外,以上这些瓷器的底款之所以有不同,是因为其生产年代有别。据我个人分析,“陶局萍厂”款的瓷器,应是1939年—1940年之间生产的,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江西陶业管理局尚未撤销,担任美术室主任的彭友贤也是在1941年秋调任江西建设厅工程室后才离开萍乡。“江西省府建厅萍厂制”款应是江西建设厅接管时生产的。“江西省民生瓷厂出品”款应是改为民生瓷厂时生产的。“赣建萍厂”款则可能是江西工商业管理局接管时生产的。可见带有这些底款的瓷器,部分还是在1940年以后,直到1944年省管瓷厂迁出萍乡之前所生产的,更改落款的原因与厂名的更改有着直接的关系。

萍乡博物馆收藏的一对堆釉黄地白龙纹橄榄瓶。属于创新设计的美术瓷精品,迄今仅发现这一对。其瓶高41.1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11.2厘米。杯形口较厚,口壁上端有一圈凹槽,外壁略高于内壁,短颈斜肩,橄榄形腹,高足颈,浅圈足。通体施黄釉偏青,足端无釉。腹部和近足颈处,分别以牙白釉堆塑一对五爪升龙和一圈海水波涛纹。圈足内以青花料书写篆体无边栏印章款“陶局萍厂”四字。

该瓶胎体厚重,瓷质洁白致密,削胎规整,造型别致,应当属于彭友贤设计的仿古改良瓷。其釉层丰厚,釉色黄中闪青,光泽柔和,晶莹剔透,用手触摸温润如玉。牙白釉堆塑的五爪双龙,颇具立体感,作升腾状,很有气势。

总之,这对堆釉黄地白龙橄榄瓶虽然是战乱时期的产品,但由于当时萍乡集中了一大批中国陶瓷科研、美术创新设计顶尖人物,以及淘泥、拉坯成型、画坯、上釉、烧成等精英,加上萍乡当地有纯正的瓷土资源,因此其产品造型、釉色釉质、图案装饰都古朴典雅,皆属上乘,堪称是抗战时期江西乃至中国陶瓷的精品。

陶瓷名词:橄榄瓶


橄榄瓶——瓶的一种式样。撇口,短颈,肩、颈部内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体似橄榄,故名。宋代河南登封窑创制,清代仍有烧造,造型略有变化,颈部稍长,匀称秀美。

清雍正珐琅彩松竹梅图橄榄式瓶


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至雍正时,珐琅彩得到进一步发展。珐琅彩吸取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在瓷质的胎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成一种新的釉上彩瓷,亦称“瓷胎画珐琅”。雍容华贵的珐琅彩问世,虽与“康熙盛世”有关,但与雍正的关系更为重要。雍正登基后,对社会进行了一番改革,大大提高了景德镇制瓷艺人的社会地位。而且雍正酷爱精美绝伦的瓷器,经常对宫廷瓷器加以评价,亲自过问,并派得力的官员去管理瓷业生产。康熙、雍正年制作珐琅彩时,先在景德镇官窑中选出最好的原料烧制成素胎送至宫廷,由宫廷画师加彩后,在宫中第二次入低温炉烘烤而成。

珐琅彩瓷的特点是瓷质细润,彩料凝重,色泽鲜艳明丽,画工精致。

这件由中国文物学会全程监督制作的高仿品清雍正珐琅彩松竹梅橄榄式瓶,瓶器型呈橄榄状,故称橄榄式瓶。瓶直口,削肩,圆腹,腹下渐敛,圈足。里素白。外通体白釉地儿上以珐琅彩绘松、竹、梅《岁寒三友图》。颈部墨书“上林苑里春长在”七字,上下有胭脂彩“翔采”、“多古”、“香清”三印章。其器型秀美,制作精工,施削规整,胎体轻薄,达到半脱胎状。纹饰施彩细润,是雍正朝的杰出之作,也是雍正珐琅彩中惟一一件琢器及惟一一件青花款器。

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


4年前,在苏富比的香港拍卖会上,一只雍正官窑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以4150万港元的惊人价格拍出,创下当时清代瓷器拍卖的世界记录。后来,它的新主人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张永珍女士,将此瓶慷慨捐赠给上海博物馆,供世人欣赏。此事轰动一时,至今仍为藏界津津乐道。

据说,这只宝瓶在登上拍坛之前,一直在美国一位前国会议员家里,被改制成台灯的灯座,而且肚里装满从遛狗的后花园挖来的泥沙。直到这家人打算把祖父及父亲一批古董出售时,拍卖行的专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沾满尘埃的稀世珍宝。

现在,此瓶存放于上海博物馆陶瓷陈列室,设专柜长期展出,成为最著名的展品之一。人们可以在博物馆所设的商店里找到价格数千元的复制品,也可以在特制的丝绸围巾和博物馆工作人员的领带上,看到宝瓶身上的美丽桃纹。

此粉彩蝠桃纹橄榄瓶出产于雍正景德镇官窑,代表了整个清代粉彩的制作水平。粉彩也称“软彩”,是釉上彩的一个品种,摸起来有种粗糙感,看上去也呈现一种哑光的感觉,但图案更为立体。官窑匠师在康熙五彩瓷的基础上,发明了粉彩。据说雍正皇帝对粉彩情有独钟,因此当时的工匠对粉彩瓷的造型、色彩、线条的制作都非常讲究,从而成就了“雍正粉彩”的辉煌。宝瓶的瓶体高约38厘米,绘制了粉彩八桃两蝠,桃子象征“长寿”,蝠是“福”的谐音,寓意福寿双全。据考证,这种瓷器乃帝王后妃做寿之用。中国瓷器协会会长、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评价,如此瓷瓶全球存世的只有这件,堪称绝世。

雍正粉彩折枝花鸟纹橄榄瓶


橄榄瓶为清代流行器形,雍正、乾隆时期最为常见。其造型丰满秀挺,线条流畅富有韵律感,轻巧灵动而又不失稳重,因瓶体似橄榄而故名。橄榄瓶兼具梅瓶、玉壶春的特征于一身,匀称秀美。

雍正朝社会安定祥和,制瓷工艺突飞猛进,御窑厂在继承康熙朝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创新和提高。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与康熙官瓷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

粉彩折枝花鸟纹橄榄瓶就是在此时期烧制,造型线条简洁流畅,比例协调,端庄秀美,具有雍容典雅的时代风貌。绘画以牡丹月季花鸟小品为风韵,清幽雅致,工笔细啄,设色浅淡柔和,清新亮丽,属雍正粉彩瓷中的典型之作。

瓶体绘牡丹月季喜鹊图,画面数只喜鹊攀栖于枝头之上,或振翅,或昂首,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树枝蜿蜒苍劲,颇有气势。整瓶造型优雅端庄,疏密有致,气韵灵动,透染盎然生机。

此瓶釉色肥厚,胎体坚实,通体滋润光泽,呈玉石莹润之感,洁白而细腻。瓶底书双圈蓝料“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纵观此器,画面生机盎然,生趣无限,色彩浓淡相宜,柔和典雅,明丽而不流俗,富贵亦不失雅致,为雍正官窑瓷中之富贵大器。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清代橄榄瓶高清大图欣赏》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清代橄榄瓶高清大图欣赏》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清代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