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玉壶春瓶 > 导航 >

乾隆洋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

乾隆洋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

古代瓷器玉壶春瓶 古代瓷器瓶 乾隆瓷器怎样鉴别

2020-11-20

古代瓷器玉壶春瓶。

洋彩在陶瓷分类上属珐琅彩,是一种运用西洋绘画技法与装饰的彩瓷。乾隆时期,宫廷珐琅作沿袭雍正时期继续制作磁胎画珐琅外,景德镇御窑厂还模仿西洋画意,烧造磁胎洋彩。洋彩瓷器的烧制成功,使得西洋技法得以在御窑瓷器上完美体现,从而铸就了中国陶瓷史上一段充满西洋气息的辉煌篇章。

“洋彩”一词最早出现在雍正十三年(1735),唐英撰写的《陶务述略碑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珐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微。”洋彩瓷器烧制量非常稀少,每件由雍正、乾隆皇帝亲自指导定名、配座、装匣、平列等级,绝大部分珍藏于清宫端凝殿与养心殿,仅供皇帝几暇赏玩。

而洋彩与画珐琅,都是采用珐琅釉,长期以来被混为一谈,其实二者之间从制作工艺地点、绘画装饰、纹饰取材、诗文、印章款识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此洋彩玉壶春瓶,胎质细腻洁白,胎体轻薄,瓷胎通透,釉面莹润如玉。颈部用蓝料彩绘上下两组蕉叶纹,腹部采用工笔花鸟技法,洋彩绘芙蓉稚鸡。此图十分精美,芙蓉稚鸡寓意金鸡富贵,有吉祥的含义。画工精细入微,图案取自清代著名宫廷画家蒋廷锡的手稿。

瓶底书“乾隆年制”四字方框款,造型高雅,纹饰精美,是诗、书、画、印合璧的艺术珍品。彰显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珍罕程度必为世人所推崇。TaocI52.Com

taoci52.com小编推荐

乾隆粉彩描金芍药锦鸡图梅瓶


乾隆时期的粉彩多以百花图案为饰,风格繁缛华丽,精美异常。其图案装饰一改雍正时期所表现出的清秀风格,和同时期的 其它彩瓷在装饰艺术方面基本类同。但在白釉上装饰图案并不常见,整体显得又端庄既雅致,颇具雍正彩瓷神韵。

梅瓶是汉族传统名瓷,梅瓶出现于唐代,盛行在宋代,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作盛酒用器,因口径之小仅能插梅枝而得名。此件粉彩描金芍药锦鸡图梅瓶器物胎白,通体以白釉为地。通体用粉彩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芍药锦鸡图,以简洁的墨彩绘出梅枝,再用胭脂红、青 等柔和的色彩点缀牡丹花朵及锦鸡。简洁大方的图案呈现出一种乾隆华贵的风格,可见当时它不仅作为贮酒器又是一件精美的观赏品。具有极高的投资和收藏价值,是实力买家和投资者的不二选择!

此梅瓶器形尊贵秀美,装饰雍容华丽,绘画细致工整,工艺精湛绝伦,通体绘芍药锦鸡图,牡丹花开,或红或黄,雍容华贵,锦鸡身姿卓韵,画中锦鸡以劲挺的笔线勾勒,工整而洗练,概括而传神,画师运用光影的作用,突出羽毛的光泽和虚实,疏密相间,详略得当。

锦鸡栖息于树干上,侧旁饰以枚红色的芍药花,寓意“玉堂富贵”,又有桃花、万寿菊点缀其间,工笔细绘,一花一叶都尽态极妍。在锦鸡的画法上,雌鸟色泽暗沉,而雄鸟却主导了每个画面的构图,两只锦鸡回首顾盼对视,翎毛片片分明,双目炯炯有神,情态十分生动。其华丽耀目的翎毛让画师一显身手,尽用粉彩釉色富丽多姿的多变华彩。色彩交互层叠,浓淡匀称细腻,饶富立体质感。

梅瓶背面装饰更显简洁,肩部空白处题唐朝张又新作诗“茂枝英呈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今日满苑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蕊”。此瓶借此诗句可谓锦上添花,诗情画意,面面俱到,饶有一番韵味!

乾隆 粉彩描金芍药锦鸡图梅瓶 尺寸:

口径:8.4cm

高:38.1cm

足径:14cm

会诊玉壶春瓶


读《中国收藏拍卖导报》2002年1月10日第2版唐公宪先生所写的《给鉴定师挑错》一文,就文章中一件被京城有名的拍卖行鉴定师认为“不到代”的明宣德青花蒜头口玉壶春瓶所描述的文字说明和图片,谈谈本人的一点看法。

中国青花瓷中蒜头口玉壶春瓶的造型最早见于元代,现在广东省博物馆和江苏扬州文物保管所各存一件,高15厘米。用国产青料绘月影梅纹的蒜头口玉壶春瓶,其造型是摹于汉以前的铜蒜头壶。《中国青花瓷》成化篇中介绍“……而玉壶春瓶,这时衍出一种大头收口的造型,瓶口凸头上饰以莲瓣纹,就是后来蒜头瓶的前身。”从这一点分析,在明代成化以前还未有这种蒜头口玉壶春瓶,或是从未有实物发现这一点,有可能就是那位拍卖行鉴定师对唐先生这件“宣青瓷”得出“不到代”结论的理由。我认为遇到具体稀有之物,要作具体全面分析,不要草率教条地下结论,把一件稀有的真品打入“冷宫”。

唐先生的这件蒜头口玉壶春瓶的口部沿袭了元代青花蒜头瓶的造型,与本人在镇江“张云鹏故居”藏馆所见到的一件明代正德时期蒜头口玉壶春瓶相比,其蒜头口明显收束成一小直口状确实不同,本人认为应该为明正德之前之物。再观其此瓶纹饰布局繁密,上下共七层,用放大镜观其图片线条有明显的轻重粗细变化,绘画用笔酣畅,洒脱不拘。瓶口颈的缠枝像八宝纹的法轮图案,莲叶粗而短保留了元代的葫芦形,颈部蕉叶纹为永宣风格非常明显,即蕉叶纹中茎用两条较粗的线画成,不到叶尖呈细长三角形,叶周锯齿粗,用单笔细钱勾成。腹部主题纹饰为访友图,云雾环绕房阁,人物登上台阶背身举臂敲门,竹叶呈百合花状,整个画面笔法俊巧,纹样秀丽而精致,综合腹部纹饰表现,像云雾幻境景物和竹叶呈百合花状,都是明正统时期青花瓷纹饰的特征,在以后的景泰、天顺、弘治和正德年间此种云雾幻境也有出现,但各代的时尚风格、青花用料、绘画手法和配景运用各有不同。

另外,该瓶颈部的变异莲瓣纹为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时代特征。再结合唐先生在文章中所描述的“……胎色白泛青灰,釉显鸭蛋青,厚润,积釉处泛青绿,盖住青料的地方呈蒙混状。所用青料为两种,勾勒涂染穿插使用……一笔点画居多,运笔较粗重,豪放,笔触明显……其青料中铁黑斑显而易见,斑点自然。”综上所述胎、釉、青花用料和绘画风格,唐先生这只蒜头玉壶春瓶应是明正统后期的上品青花瓷。

乾隆粉彩开光花鸟纹玉壶春瓶


玉壶春瓶是宋代创制的一种瓶式,由宋人诗句中「玉壶先春」一词而得名。

玉壶春瓶富有诗意,愈增声华。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宋苏轼《宝山新开径》「回观佛国青螺髻,踏遍仙人碧玉壶」等。

宋代北方定窑、汝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以及南方景德镇窑、龙泉窑等窑普遍烧造制作,品种有白釉、黑釉、白地黑花、青釉瓷等,而且各具特色。玉壶春瓶,自元代以后多配有盖,元代景德镇窑有青花、青白瓷品种。因烧造的年代不同造型有别。宋元时期壶颈部细长,腹部较小。明清时期壶颈部较粗,腹部硕大。玉壶春瓶初期为酒器使用,后因器形秀美,线条匀称,受人喜爱,逐渐作为陈设之用,历代相沿,盛行不衰。

此瓶巧作纤颈撇口,垂肩丰腹,下承矮足。双曲优雅流丽,姿态婀娜,却又比例恰宜,不失端庄。通体蓝釉,满布缠枝宝相花,颈部绘葡萄蕉叶纹,腹部开光绘花鸟。此器底部沉厚,体型硕大,有一番额外稳重之味道。

乾隆 粉彩开光花鸟纹玉壶春瓶 尺寸:

口径:10.4cm

高:31.8cm

足径:13.7cm

雍正珐琅彩花卉雉鸡图长颈瓶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宫中开始了珐琅彩不断试烧的艰苦历程。康熙二十九年为加强统辖管理,又增设笔帖式一人,以后又陆续增设技术和管理人员。

康熙责令当时的法国传教士马国贤和郎世宁督理试制。由于珐琅彩瓷是吸收铜胎画珐琅的技法,在瓷质胎地上用各种珐琅彩釉进行绘画,两者之间有相当大的差距,入窑后烧结时间难以控制的特性,所以进展缓慢。

经过几十年的试烧,珐琅彩瓷终于在康熙五十九(1720年)烧制成功,了却了圣祖康熙帝长达30年的夙愿。

长颈瓶造型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有着细长的颈部,丰满的圆腹而显得丰姿挺拔,端庄大方,为明清两朝多用造型之一。

此瓶釉色肥厚,胎质洁白细腻,平整光亮,如同天然形成未经雕琢一般水润顺滑。珐琅彩亮丽绚烂,色彩斑驳,令人心旷神怡。

珐琅彩绘画经过二次低温烧制,呈现出带冰裂纹的开片,细细品味,这些开片自然延伸、交错,与温润的白釉搭配和谐,相得益彰,给器物平添了几分天然的装饰,给人一种美感,放佛听到玲珑清脆的冰裂之声。

瓶颈处题诗“朝朝笼丽月,岁岁占长春”,诗首尾押“佳丽”、“映”、“旭”闲章三方,书法苍劲俊秀,诗文意境悠远让人浮想联翩。

瓶腹绘花卉雉鸡图,雌雄雉鸡描绘生动逼真,雄雉鸡立于老枝枝干上,全身的羽毛鲜艳夺目,色调淡雅的雌性雉鸡蹲伏于侧,此情此景既温馨又和谐。一只嫣红牡丹夺目而出,更显生机盎然。

清宫珐琅彩的名贵,不仅仅在于它宫廷御制的身份,更主要的是存量有限。于此瓶相类似的“乾隆锦鸡花石图胆瓶”,于2005年被香港大古董商翟建民以1.1548亿港元所竞得。

天青釉玉壶春瓶


藏品名称:天青釉玉壶春瓶

收藏者:贺涛

收藏经过:这件瓷器是我父亲1933年做丝绸生意时,花重金从一个外国人的手中买下来的,后来就传给了我,起先见过的人都认为它是一件青瓷。70年代,随着汝窑的发现,我到河南的汝窑遗址去看过,进一步发现这应该是一件汝窑瓷器。

藏品特征:器物的尺寸是高13.4厘米,腹径7.3厘米。这件器物是玉壶春瓶的造型,但是它的瓶颈口向外撇得很厉害;它的釉面虽然显得很润泽,但是仔细观察上面有不少鬃眼;瓶的底部有许多蟹爪纹开片;胎薄的地方由里向外泛着微微的红色。

相关背景资料: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烧制时间前后大约二十年。由于烧造时间相对较短,所以传世器物非常稀少,市场价值也相对较高。

鉴定专家: 毛晓沪 北京华夏物证古陶瓷鉴宝技术研究所所长、从事古陶瓷研究三十年

专家评述见:我先纠正一下,刚才收藏人的一个错误,他讲是1992年在美国拍的,应该是我记得是1972年,而不是1992年,在美国拍过一只小盘,直径8厘米,那么卖了是154万美元,那么为什么我们给的价格,跟那个价格差得这么多呢,这么悬殊呢?我认为吧,流传有序的(艺术品)与不被人们知道的(艺术品),价格是差得比较远的,这件东西应该是宋代汝窑的真品,但是呢它应该是早期的产品,尽管这样它还是比较稀少的。

杨静荣:鉴赏汝窑大家一定要注意,宋代五大名窑里面,基本上全是以釉色取胜,汝窑关键是它的成色,刚才这件汝窑瓷器,成色还是非常漂亮的,但是它在烧造工艺上,跟后来尤其是传世下来的,汝宫窑的精品有差距,所以定在这个价位。

专家鉴定团估价:1280000元人民币

乾隆酱红釉粉彩花鸟纹玉壶春瓶


乾隆天子对颜色釉的钟情至深,即位以来多次谕旨瓷务事件,均曾提及烧造颜色釉器皿。

最为典范的一例莫过于乾隆十六年《养心殿造办处活计清档·记事杂录》的纪录:“郎中海望持酱红釉瓷盘片五块,奉旨:此釉水甚厚,新烧的甚薄,不知何以?将此破瓷交给年希尧,照此破瓷釉水烧造。”

由此可见,乾隆帝对酱红釉的工艺关注颇深。乾隆酱红釉粉彩花鸟纹玉壶春瓶花瓶为玉壶春式。造型为撇口,长颈,垂圆腹,圈足,外壁均施酱红釉彩地。

本品秀巧典雅,曲线隽美多姿,所敷酱红一色宝光内蕴,纯正妍丽,凝厚莹亮,为有清一代酱红釉之范例。其上以粉彩绘一虬干老辣苍劲,枝头白玉兰吐萼含英,结构疏朗,气味清新。绘画精致,彩料妍丽,花瓣朵朵粉嫩宜人,极为清雅,丰韵傲骨,并与鲜赤色地形成猛烈的视觉对比,富具立体结果。

清代较多青花蕉石纹玉壶春瓶,白底蓝花,有舒适寂然的意境;唯此玉壶春瓶涂酱色釉,带给人想象空间。中心绘白玉兰一只,画面天然形成了「富可敌国」的寓意和「白头偕老」两个主题,此图为清代宫廷画家所作,传承至今,难能难得!

宋代玉壶春瓶赏析


玉壶春瓶又被人们称作玉壶赏瓶,是中国传统名瓷。玉壶春瓶的流行范围非常广泛,沿用时间比较长久,自宋朝以后各朝各代的窑场均有生产这个瓷器品种。

玉壶春瓶的器型是从唐朝佛寺中使用的净水瓶演化而成的,器型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基本定型了,后又历经了元朝、明朝、清朝、民国直至当代。玉壶春瓶的主要外形特征有:瓶口向外撇出,瓶颈细长,瓶颈中部稍收,中部以下渐渐加宽,直至瓶腹呈下垂状,线条流畅且圆润,圈足比较大,或稍稍向内收敛或微微向外撇出。

在唐朝时期,老百姓们多将酒称之为“春”,后世延用。瓷器专家们推测玉壶春瓶得名于一种叫作“玉壶春”的酒。在北宋时期,玉壶春瓶主要被当作储存酒水的器皿,后在不断发展变迁中,被老百姓们赋予欣赏陈设功能,成为了一种典型的中国瓷器品种。

在元朝时期,玉壶春瓶承袭以往器型的基本特点,圈足外撇,瓶身修长,形制除了有圆形以外,还出现了八方形,釉色和纹饰相对以往来说更加丰富华美,逐渐由宋代的实用酒器演变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室内陈设物品。

到了明朝时期,玉壶春瓶的器型不似元朝时期玉壶春瓶那般消瘦修长,逐渐变得粗壮起来,瓶腹愈发地饱满,瓶颈愈来愈长。明朝洪武时期的玉壶春瓶的轮廓曲线转折较为明显,不似元代玉壶春瓶那般明朗隽秀,却带有元末明初瓷器那种粗犷笨重的感觉。明朝中期以后,玉壶春瓶的器型愈来愈流畅舒润,明朝时期的青花玉壶春瓶最为多见,瓶身上的纹饰以云龙、梅花、兰花、缠枝莲等为主。

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玉壶春瓶精品,下面请各位藏友一起来欣赏吧!

以上瓷器名为白釉玉壶春瓶,目前被收藏于河南博物院。此件瓷器规格:口径是七厘米,腹围是四十点五厘米,高是二十五点七厘米。口沿往外撇出,瓶颈细长,瓶腹下垂,圈足露胎,整个瓶身施以白釉。虽然瓶壁上并无任何纹饰,但是造型素雅含蓄、简约大气,线条转折流畅舒朗,备受历朝历代老百姓们的喜爱。在宋朝时期,多个窑厂大量烧制玉壶春窑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件白釉玉壶春瓶便是其中一件精品。

华丽彩瓷──乾隆洋彩


华丽彩瓷──乾隆洋彩

清宫珐琅彩瓷分两类,一是磁胎画珐琅(珐琅彩),一是磁胎洋彩,两者均是盛清宫廷工艺的旷世杰作,深受清高宗宝爱,藏之于干清宫,供皇帝几暇赏玩,传至今日已是极其珍贵稀有的艺术精品了。“华丽彩瓷”特展以磁胎洋彩为主,为了说明磁胎洋彩与磁胎画珐琅的不同,也选展磁胎画珐琅,以供观众比对。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朝珐琅彩系瓷器多达五百件以上,大多完成于乾隆六至九年(1741-1744)之间。清高宗即位之初,意气风发,充满自信,文治武功与艺术创作,皆亟思有所作为。在他的鞭策下,督陶官唐英(1682-1756)每年春秋两季,亲自前往江西景德镇监造御用瓷器。为了博得君心,他不断推陈出新研究新技法,绞尽脑汁设计新样式,烧制出一批被誉为“鬼斧神工”奇巧的镂空转旋器;他又开创“锦上添花”剔刻技法,将洋彩的华贵绚丽臻于极致。“洋彩”是他创新运用的名词,从“洋彩”的“洋”字,便知与西洋有关,制作时用了西洋绘画技法。洋彩器上充满了代表清高宗个人的印记,例如御制诗、“乾隆宸翰”、“惟精惟一”、“乾隆”等款印,充分说明清高宗对洋彩的重视,或可解读为清高宗认为洋彩足以代表乾隆盛世创新工艺。

洋彩与画珐琅,都是采用珐琅彩釉,因而长期以来被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从制作地点、绘法、纹饰、题词、印章、款式等都有所不同;民国以后洋彩又被误称为粉彩。在“华丽彩瓷”特展中,除选展百余件洋彩外,并均依照清宫档案订定品名,藉展览厘清洋彩与画珐琅的不同,并纠正“粉彩”一辞之谬误。成对洋彩与成对画珐琅

干清宫所藏磁胎洋彩与磁胎画珐琅大多成对制作,但二者表现手法有所不同,磁胎洋彩的形制、纹饰、构图与处理细节,几乎完全一样;磁胎画珐琅,外形虽一样,纹饰却不尽相同。这种完全相同与同中有异的特征,则为辨识磁胎洋彩与画珐琅的基本重点。

西洋元素的应用与融合

根据档案与实物,唐英所说洋彩必须符合下列四要件:

一)使用了西洋明暗光点装饰图案,主要以光点呈现圆状物体。

二)花卉叶纹上大多以白料渲染,表现出枝叶的光影明暗,此一绘法几乎未使用于磁胎画珐琅上。

三)人物纹饰明显采用了西洋明暗阴影透视技法。

四)西洋花卉的使用,如洋菊与洋莲等洋花;部分纹饰应用了西洋花草藤蔓纹饰图案设计构图。

宫廷绘画与皇帝的诗印

乾隆洋彩器上传统山水与花卉纹饰,多为四季山水及写生折枝花卉,以珐琅白料渲染出花卉的浓淡与层次,设色妍丽,风格上与同时代院画家相似。洋彩与画珐琅器上的山水或折枝花卉纹饰虽然相近,但两者所饰诗文与章印完全不相同,画珐琅以隋唐以来的诗文为主,洋彩则完全采用清高宗御制诗及钤印代表皇帝身份的款记,如“乾隆宸翰”、“惟精惟一”、“乾隆”与“御制”等。

锦上添花纹饰与技法

所谓锦上添花,就是在密布锦纹的隙处,再添纹饰。乾隆六年(1741)开始,大量使用于画珐琅与洋彩瓷器上。锦上添花纹饰,分剔地锦纹与描画锦纹二种,剔地锦纹,纹饰微凹,描画锦纹则略凸。二者皆精雕细琢,笔触细腻,将各式锦地纹如:凤尾形卷草纹,卍字纹、绣球花纹、八角龟甲纹、方形柿蒂纹、花叶纹,以及修饰边沿的莲瓣纹、回纹、云纹等,剔工精妙,一丝不苟,将锦上添花工艺美学推到极致。

鬼斧神工:玲珑转旋器

配合清高宗艺术创作旺盛的企图心,身为御窑厂监造官的唐英费尽巧思,屡屡开创新样,博取君心。乾隆七年(1742),磁胎洋彩制品益趋精细,讲究镂空、穿透、旋转、层层相套、纹饰多样,制作工序困难、复杂、奇巧,极富挑战性,选展的“玲珑镂空转心瓶”被后世誉为鬼斧神工。乾隆八年(1743)四月二十一日唐英在《恭进奉发及新拟瓷器折》中提到烧造得九种新样式进呈,这些新样皆可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洋彩瓷器中一一对照出来。

档案所见洋彩

院藏此批干清宫洋彩瓷器,在唐英奏折、《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与《珐琅玻璃宜兴磁胎陈设档案》中皆有记录,只要仔细比对,便能查考出实物的制作时间、地点、名称、装匣与订定等级纪录。送入干清宫陈设与典藏之前,又配制木匣收藏,修饰名称,刻载于木匣上,成为本次展览名称的来源。乾隆七年《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文件》内记载的“干清宫头等”瓷器亦多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乾隆洋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乾隆洋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玉壶春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