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乾隆黄釉瓷器鉴别 > 导航 >

乾隆蛋青釉渔篓尊

乾隆蛋青釉渔篓尊

乾隆黄釉瓷器鉴别 古代瓷器尊 乾隆青花釉里瓷器鉴别

2020-11-26

乾隆黄釉瓷器鉴别。

青釉是以铁为呈色元素,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的高温颜色釉,此釉色在我国陶瓷史上出现最早,并作为一种最传统的品种贯穿整个中国陶瓷发展史。呈色纯正均匀是烧制粉青釉瓷的传统要求,然而明清两代工匠却不满足于此,每每以巧妙的艺术手段,更追求均匀中的微妙变化。

此尊的艺术效果,使呈色纯正的豆青釉产生出一种节奏与韵美之感,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反映出了御窑颜色釉瓷丰富的美学内涵,与玉器的欣赏一脉相通,达到玉一般的质感是其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

尊身通体及足底内外均施豆青釉,从上之下通体模印席纹,形似鱼篓。颈部饰以绳纹装饰,不仅是器形的线条转折变化,施釉后,凸起的绳纹使釉色产生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使单一的颜色釉增加了韵律节奏感,构思巧妙。

此尊为乾隆时,豆青单色釉少见之精品。整器端庄比例适中,仿生效果精湛,极具渔家使用之实物效应,口沿竹编经伟席纹清晰。胫部及腹身溜肩过渡写实,流线感顺畅,席纹匀衬,至卧足部通体统一,可见工艺之技艺高超,青釉肥腻,手感柔润。底施白釉,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青花款。

乾隆 蛋青釉渔篓尊 尺寸:

口径:16.8cm

高:27.9cm

足径:16.7cm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清乾隆粉彩百鹿图双耳尊


粉彩是景德镇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及“珐琅彩”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种彩瓷。它的独特之处,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其做法是用经过“玻璃白”粉化的各种彩料,在烧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绘画,经第二次炉火烧烤而成。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盛烧于雍正、乾隆,成为清代瓷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品种。直到现代,景德镇的许多瓷厂仍继续生产。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所谓“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因此博得“东方艺术明珠”的美称。

乾隆时期的粉彩综合了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制瓷工艺,乾隆帝对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形体、花纹的要求常有御旨。此尊为乾隆皇帝寿诞时所烧制,高45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24.2厘米。尊敞口,口以下渐广,垂腹,圈足。肩部两侧各有一螭耳。尊体绘百鹿,衬以山林、小溪、灵芝、花草等景物。苍松翠柏下群鹿或奔跑,或相偎,或憩息,形态各异。经专家们认真研究瓷艺大师反复实践,终于再现了这一器物的神韵。

乾隆青花如意尊,3610万港元易主


上午点燃的乾隆官窑热潮仍在持续,在今天下午举行的佳士得香港『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专场拍卖中,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绶带耳如意尊以咨询价上拍,现场以1900万港元起拍,3000万港元落槌,加佣金最终以3610万港元成交。

该尊原为船王赵从衍先生之旧藏,是其所有收藏中最精彩的器物之一,并著录于1978年香港艺术馆出版《赵从衍基金会藏明清陶瓷》一书,图版88号。1987年5月19日于香港苏富比“赵从衍私人珍藏”专拍中拍出,拍品274号。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绶带耳如意尊

六字篆书款

估价待询

规格:高 23.3 cm

香港苏富比,1976年5月12日,拍品111号

赵从衍私人及家族珍藏(二),香港苏富比,1987年5月19日,拍274号

华人私人珍藏

香港佳士得,2010年12月1日,拍品3054号

著录:《香港苏富比二十周年, 1973-1993》,香港,1993年,页157,图版编号186

展览:香港艺术馆,《赵从衍基金会藏明清陶瓷》,香港, 1978年,图版编号88

此器蒜头形口、束颈,颈凸起弦纹,圆腹、圈足。因肩、腹所蚀对称绶带耳形似如意,故称“如意尊”。通体绘青花缠枝莲纹,辅以如意云头、卷草纹莲瓣纹等边饰。底青花六字“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与此造型、纹饰及尺寸皆相同的乾隆青花葫芦尊,迄今未见他例。

清乾隆青花鹿鹤图灯笼尊


人们都知道山道有其崎岖坎坷,同样青花的历史也有着它的此起彼伏。早在唐宋时期的民间彩瓷就给了青花瓷以最初的启蒙。到了蒙元帝国时期,元青花又以它颇有气势的造型,深沉浓艳的青花发色,繁缛有序的纹饰布局,赏心悦目的纹样及精湛的工艺赢得了世人的青睐。在成化时期,青花又以其纤巧的造型,淡雅的青花发色,如抚玉般的手感,再一次赢得世人的推崇。经历了2000年窑火的锤炼,三百多年青花的渲染后,清康、雍、乾三朝官窑的青花瓷终于以数千年中华文明为底蕴而登上了古瓷工艺史的巅峰,在制瓷工艺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青花制作方法是用钴料在瓷坯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下(1200摄氏度以上)一次烧成。其特点是明快、清晰、雅致、大方、历久不衰,装饰性强。素为国内外人士所珍爱,并且在世界的制造瓷器的工艺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这件青花鹿鹤图灯笼尊,也正是清乾隆时期的珍品。此器因形似灯笼而得名,吉祥纹饰,高53厘米,口径13厘米,足径15厘米。尊口微撇,筒式腹,上下渐收,圈足。青花纹饰,口沿下和肩部各饰如意云头纹,颈饰缠枝牡丹纹,腹绘松树、仙鹤与梅花鹿,点缀以山石及花草,近足处饰变形莲瓣纹,足墙饰回纹。以鹿谐“六”音,鹤谐“合”音,既有“松鹤延年”的美意,又有“六合同春”的祝愿。

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大尊


青花瓷是在素瓷胎上以钴蓝为着色描绘纹饰,再敷以玻璃质透明釉经高温烧制而成,成品因花纹呈现青蓝色,故名“青花”,又因花纹与白地相间,亦称“白地蓝花”。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一件,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大尊。

这件青花缠枝莲纹大尊高63.2厘米。分为三部分:喇叭形口、罐形腹和倒钵形底座,各部分单独分开烧制,最后连接而成。通体饰多层缠枝蕃莲、蔓草纹、蕉叶纹、忍冬纹、莲瓣纹、云雷纹等。腹体开光内以楷书撰写铭文,从铭文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款大尊是唐英监烧敬献给皇宫,用来在朝阳门外祭祀东岳大帝的供器,成套共有五件:香炉一、烛台二、花觚二,称之为五供,这件青花缠枝莲纹大尊烧制时间为乾隆六年。纵观此尊,器形雄硕,工艺水平高超,更为难得的是有绝对的纪年铭,是研究乾隆时期瓷器的标准器,也是研究当时著名的御用督陶官唐英督陶业绩的重要资料。

青花工艺是在瓷胎上单独用钴蓝料进行彩绘的器物,所见最早的是于江苏省扬州市观音阁出土的唐代白瓷蓝彩折枝牡丹如意纹碗残器,该器为河南省巩县窑的产品,故此可以说青花肇始于唐代,到明清两代青花瓷生产达到鼎盛。青花色调于青蓝中蕴含丰富的变化,浓淡散晕,青翠披离,如同水墨画的效果。青花瓷器不仅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世界陶瓷的发展也产生重大影响。

乾隆粉彩开光婴戏图兽耳尊


乾隆时期的景德镇官窑生产,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造型精美,色彩缤纷,图案丰富,工艺繁缛,不惜工本,令人叹为观止。本器在这几方面都足以代表乾隆瓷器的特色。它造型端庄规整,而装饰细节匠心独具。

在此时期造办处这种专门的机构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乾隆四年,陆续从全国各地招来的工匠不计其数,可谓以乾隆一己之欲网罗天下之英才。

此尊器型硕大,绘画线条流畅细腻,颜色搭配鲜艳。颈部出两瑞兽为耳,纹饰饱满华丽,色彩鲜明亮丽,制作工艺精湛。螭龙铺首,腹部开光,底及内壁施绿松釉,底款双框双行楷书“乾隆年制”蓝料款。

开光处分绘孩童燃爆竹、观鹌鹑、挂灯笼及持戟悬磬图景,热烈喜庆气氛一览无余。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八年,上谕唐英,瓷器图案需与节日民俗关联,如端阳节用艾叶灵符、七夕用鹊桥仙渡、中秋节用丹桂飘香等。本件器物亦有可能于某佳节为宫廷特别烧制。

本器绘画多了树石草地庭院等背景,更为写实,儿童三五成群,稚态可亲,更富天真烂漫嬉戏热闹之趣,佳节喜庆之感染力尤强;彩瓷上的婴戏图底本或出自当时供奉内廷之宫廷画家金廷标之手。

细观本品,装饰繁简得宜,收放有节,布局简洁明晰,寓意吉庆温馨,堪可体现十全老人乾隆帝之盛世情怀与完美瓷艺,诚为清代御瓷之精绝妙品。

乾隆 粉彩开光婴戏图兽耳尊 尺寸:

口径:13.9cm

高:35.7cm

足径:15.7cm

乾隆紫金釉凤眼耳香炉


明曹昭《格古要论》中“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具白,其价高于白定”的论述。所谓紫定并非紫色,其釉呈棕红色,实际上与今天芝麻酱色调相近的釉,故而得名。

紫金釉又名“柿色釉”、“酱釉”,该釉始创于北宋的北方窑口,如定窑、耀州窑等窑场中均有烧造,其中以定窑烧制的酱釉最著名。但一直以来其呈色颇不稳定,直至清代其烧造技术方能完全成熟。

此紫金釉凤眼耳香炉乃清乾隆时期,清宫造办处奉谕旨而制作,这类别的祭器陈设多是为紫禁城内的宫殿和庙宇而订制、或作呈献予皇帝的贡品。香炉为敞口,束颈,鼓腹,下承三乳足。远观见肃穆静雅,近触则温润有加。底部描金朱文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香炉周身均施紫金釉,不加任何修饰;腹部部分釉色有自然腐蚀现象,非近代人仿制,应为皇家御用器物。其色泽明亮匀净,晶莹润泽,光亮自然,胎体紧致,老气十足,代表着清代紫金釉烧造技术的最高水准。

香炉在宫廷、贵族中广泛使用并传承。古人在炉中放置香料,致香味外散,缭绕迂回,清香满堂。另有焚香之外,颇具赏玩趣味。整件器物典雅利落,胎釉结合紧密,犷柔相济,堪称精绝。

乾隆瓷器之釉下彩


中国的瓷器工艺发展到清代雍正至乾隆早期,无论在生产规模上还是在制瓷技术以及产品的精美程度上,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有陶以来,未有今日之美备" 就是对这一时期瓷业成就的赞叹。

釉下彩――青花 釉里红

青花

青花瓷器是景德镇的传统名瓷,明清两代大量生产,但在许多瓷书或有关研究文章中很少谈到乾隆青花瓷器,可见乾隆青花品质平平,但结合传世品也可看出其特色。

清乾隆 青花荷花纹贯耳大瓶

清乾隆 青花八宝纹双螭耳瓶

清乾隆 青花描金蝴蝶纹三牲尊

清乾隆 青花红彩勾莲纹双耳瓶

清乾隆 青花胭脂彩云龙纹双耳扁瓶

乾隆早期青花的制作水平接近雍正时的制作水平。喜仿明代永、宣青花瓷。如仿制明永乐青花莲瓣鸡心碗、折沿盆、无档尊;仿明宣德青花把莲盘、青花地白龙高足碗等。纹饰绘画方面更是效仿永、宣"苏麻离青"的黑庇斑点和靛蓝青色相映成趣的特色。乾隆青花寿山福海纹花口瓶,腹部画面有桃、蝠、山海,工匠为了表达画面纹饰的立体感,用笔蘸上青料加重点染某些部位,以使产生酷似"苏麻离青"的艺术效果,其蓝中存白,对比强烈,形象地表现出山石硬峭、桃实丰硕的质感,这是唐英督陶时在绘瓷技法上的独创。

清乾隆 青花寿山福海纹花口瓶

清乾隆 青花八宝勾莲纹贲巴壶

清乾隆 青花穿花龙纹梅瓶

清乾隆 山水人物图胆瓶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六联瓶

清乾隆 缠枝花纹七孔方瓶

清乾隆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1

底部

清乾隆 青花龙寿纹螭耳六方瓶

局部

底部

清乾隆 青花蝙蝠纹葫芦瓶

清乾隆 青花缠枝花纹鸠耳尊

清乾隆 青花云龙纹缸

清乾隆 异兽图灯笼尊

局部

乾隆中后期的青花瓷器中,还有还有泛浆白色釉地青花、亮青釉地青花、色调青翠明亮,纹饰清晰。北京故宫博物院旧藏"乾隆丙午"款青花盘为乾隆五十一年官窑产品,可谓乾隆中后期青花瓷器的代表作。在乾隆青花瓷器中还有黄地青花、冬青地青花、洒蓝地青花等,有些为乾隆时民窑产品。

清乾隆 黄釉青花缠枝莲纹交泰转心瓶

清乾隆 黄釉青花云龙纹背壶

清乾隆 黄釉青花夔凤纹胆瓶

底部

釉里红

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工匠创造的一种彩绘瓷器,由于工艺上的局限性,铜红料不易烧制成功,所以元以后至晚明一直没有得到大发展。到了清代雍、乾时期,釉里红的烧制技术有很大提高,与青花一样,成为瓷器的重要装饰之一。乾隆釉里红瓷器在传世品中占一定比例,纹饰线条有的浅淡或偏暗,但其产品仍能表现出娇妍沉着、敦厚朴实的风格。更新颖的是出现了豆青地釉里红、天蓝地釉里红、黄地釉里红或青花与釉里红合绘一器的成功之作。

清乾隆 釉里红折枝三果纹梅瓶

清乾隆 釉里红桃纹玉壶春瓶

局部

清乾隆 釉里红穿花凤纹象耳方瓶

清乾隆 釉里红梅雀纹背壶

清乾隆 釉里红海水云龙纹盖罐

清雍正 天蓝釉釉里红葡萄纹十方碗

清乾隆 黄地釉里红蕉叶玉壶春瓶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九龙闹海纹梅瓶

局部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去龙纹背壶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缸

清乾隆青花鹿鹤图灯笼尊_陶瓷知识


人们都知道山道有其崎岖坎坷,同样青花的历史也有着它的此起彼伏。早在唐宋时期的民间彩瓷就给了青花瓷以最初的启蒙。到了蒙元帝国时期,元青花又以它颇有气势的造型,深沉浓艳的青花发色,繁缛有序的纹饰布局,赏心悦目的纹样及精湛的工艺赢得了世人的青睐。在成化时期,青花又以其纤巧的造型,淡雅的青花发色,如抚玉般的手感,再一次赢得世人的推崇。经历了2000年窑火的锤炼,三百多年青花的渲染后,清康、雍、乾三朝官窑的青花瓷终于以数千年中华文明为底蕴而登上了古瓷工艺史的巅峰,在制瓷工艺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青花制作方法是用钴料在瓷坯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下(1200摄氏度以上)一次烧成。其特点是明快、清晰、雅致、大方、历久不衰,装饰性强。素为国内外人士所珍爱,并且在世界的制造瓷器的工艺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这件青花鹿鹤图灯笼尊,也正是清乾隆时期的珍品。此器因形似灯笼而得名,吉祥纹饰,高53厘米,口径13厘米,足径15厘米。尊口微撇,筒式腹,上下渐收,圈足。青花纹饰,口沿下和肩部各饰如意云头纹,颈饰缠枝牡丹纹,腹绘松树、仙鹤与梅花鹿,点缀以山石及花草,近足处饰变形莲瓣纹,足墙饰回纹。以鹿谐“六”音,鹤谐“合”音,既有“松鹤延年”的美意,又有“六合同春”的祝愿。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乾隆蛋青釉渔篓尊》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乾隆蛋青釉渔篓尊》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乾隆黄釉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