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乾隆官窑瓷器粉彩鉴别 > 导航 >

乾隆粉彩描金九龙纹锦食盒

乾隆粉彩描金九龙纹锦食盒

乾隆官窑瓷器粉彩鉴别 乾隆黄地粉彩瓷器鉴别 瓷器描金鉴别

2020-11-30

乾隆官窑瓷器粉彩鉴别。

《儒林外史》第一回:“正存想间,只见远远的一个夯汉,挑了一担食盒来。”赵树理 《邪不压正》一:“这地方的风俗,送礼的食盒,不只光装能吃的东西,什么礼物都可以装食盒。”——这些都是文字所记载的食盒,可见食盒历史之悠久!

宫廷或者达官贵人,本着儒家“君子远庖厨”的教条,厨房离饭堂或者住处通常还有不短的距离,所以等下人把饭做好后,就要用食盒将食物送去主人住处。在深闺的小姐们也要由下人将食物送至闺中。

后来,锦食盒制作越来越华美隆重,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不仅被用来盛放食物,还常常作为文人雅客,士绅名流出门访友,盛放笔墨,香料等等。

本品造型丰盈圆满,盒身较浅,平底。穿越数百年沧桑,面对奇迹般完好无损的器物,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件锦食盒不但胎精釉美,上、下扣合严丝合缝,做工精湛。通体绘九龙纹衬以祥云龙珠、花纹繁而不乱,层次清晰;笔致生动严谨,色彩浓淡对比强烈,充分营造出华丽而热闹的皇家气势,显现出御窑场工匠登峰造极的技艺,堪称乾隆官窑之上乘作品。

乾隆 粉彩描金九龙纹锦食盒 尺寸:

口径:47.2cm

高:18.1cm

足径: 32.5cm

taoci52.com小编推荐

乾隆粉彩花卉团凤纹食盒


古时的士绅名流,出门访友,或参加诗社、文社的活动,与至交把酒言欢,常会事先准备一些肴食果品,作为助兴的下酒菜。食盒就是专门盛放食物酒菜、便于携带行走的盒子,有木、竹、珐琅、漆器等材质。

《儒林外史》第一回:“正存想间,只见远远的一个夯汉,挑了一担食盒来。”《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历史歌谣选·宋景诗起义》:“家家户户都献礼,火腿板鸭送食盒。” 赵树理 《邪不压正》一:“这地方的风俗,送礼的食盒,不只光装能吃的东西,什么礼物都可以装食盒。”——这些都是文字所记载的食盒,可见食盒历史之悠久!

宫廷或者达官贵人,本着儒家“君子远庖厨”的教条,厨房离饭堂或者住处通常还有不短的距离,所以等下人把饭做好后,就要用食盒将食物送去主人住处。在深闺的小姐们也要由下人将食物送至闺中。

后来,食盒制作越来越华美,隆重,功能也越来越丰富,不仅被用来盛放食物,还常常作为文人雅客,士绅名流出门访友,盛放笔墨,礼物的器物。有时会作为古人梳妆盒,像现在的化妆包一样,出门盛放梳子发簪。

此乾隆粉彩花卉团凤纹食盒,款式十分精美,盒盖绘展翅团凤,凤身以圆形为界,舞动飞转,身姿优美,高贵华丽,极富动感。周围绘精美花卉以饰,枝繁叶茂,脉络清晰,盒底施昂贵之松绿釉,蓝料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子三行篆书款。整器做工谨慎精细,复古与创新相结合,呈现雅丽高贵之气,整个画面布局紧凑有序,工整华美,古意盎然,十分珍贵。

做工精巧的瓷质食盒不仅可以做到滴水不漏,且能在外观上充分利用瓷质固有的色泽,给人一种典雅庄重之感,既美观又实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已经从今人的生活当中完全淡出,成为了古玩市场上的一项藏品。

乾隆粉彩矾红描金塑贴双龙纹扁瓶


雍乾之际,伴随国力日隆,宫廷内外艺术皆崇仰三代古物,好之而后摹,摹制手段各异,造办处及御窑场纷纷将明代腾龙为原型,作为器形的蓝本,此件扁瓶即为一例证。

粉彩矾红描金塑贴双龙纹扁瓶,尊贵典雅,纹饰尊贵气息浓郁,胎体厚薄均匀细腻适中,修胎规整,釉面匀净润泽,玻璃质感强;色调柔和,层次清晰,釉彩妍美多姿,彰显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珍罕程度必为世人所推崇。

此瓶小口微敞,筒状颈,圆肩,扁圆腹,颈部与腹部之间附有对称弧形耳。整器严格遵循宫廷章制,通体取黄地彰显帝王之尊。黄釉明快可人,釉面平滑透明,有明代“娇黄”遗韵。

黄地之上通体绘缠枝莲宝相花及灵芝纹,画面虽繁密而不乱,疏密有致;花叶分布各有主次,枝叶缠绕翻卷,花形艳美,形态各异,婉转舒展,色彩富丽堂皇,颇见柔美之姿。

瓶腹矾红塑贴一只腾挪翻滚的腾龙,矾红色调宜人,浑厚凝重。龙身以下绘海水纹,波涛上下翻滚,汹涌澎湃,腾龙升空水珠激溅,有迎面而来的皇家威严之感。所绘龙身雄健壮硕,爪牙锋利,双眼有神,气宇非凡,呼之欲出,在满瓶花叶的衬托下更具气势,颇具前朝龙纹之气势,尤其是以墨彩点双睛,愈显神采。

底部施松绿釉,蓝料双框落“乾隆年制”四字两行楷书款。此瓶整体造型美观,浑厚凝重,为乾隆帝把玩陈设之佳品。

此式扁瓶器形、纹饰、釉色搭配独特,可谓摹古与创新并存,正是 “师古而不泥古,仿古而不忘新意”的集中体现。作为乾隆官窑顶级御瓷,存世至今确显珍罕!

乾隆 粉彩矾红描金塑贴双龙纹扁瓶 尺寸:

口径:3.4cm

高:15.8cm

足径:9.6×9.3cm

乾隆黄釉粉彩矾红描金塑贴火焰云龙纹瓶


据清乾隆《国朝宫史》卷十七“经费——铺宫”记载,内廷对瓷器的使用有明确规定。皇帝、皇太后、皇后用裹外黄釉瓷;皇贵妃用黄釉白裹器;妃用黄地绿龙器;嫔用蓝地黄龙器;贵人用绿地紫龙器;常在用五彩红龙器。

此规定最早应该出现在康熙年间,顺治一朝未曾有,可能当时天下初定,内廷制度尚未有暇顾及,后至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后,四海升平,康熙帝参考前朝,复位礼制,制定出许多详细的内容,包括内廷后宫的各方规定,并为后世所遵循,终清一代不曾更迭。

黄釉粉彩矾红描金塑贴火焰云龙纹瓶,乃御窑场专为帝王烧制,严格遵循宫廷章制,取黄地为底彰显帝王至尊。而制作工艺较为不易,需要在瓷胎上以明黄釉为地,入窑低温烘烤,后经涂彩二次烧制而成,稍有不慎将前功尽弃。

此瓶造型典雅尊贵,胎骨细薄轻盈,外壁以黄釉为地,以彩云龙纹精描细绘。黄釉明快可人,釉面平滑透明,有明代“娇黄”遗韵,粉彩色调鲜亮,对比鲜明。塑贴矾红火焰云龙,龙形矫健, 头部至上而下盘于颈部,象征真龙天子下凡,意义深刻,为整件器型增色不少。

瓶身绘祥龙戏珠,各种龙形应有尽有,有的追风赶月,戏弄火珠与股掌之间;有的遨游于祥云缭绕之上;有的上下翻飞,双目如风驰电掣,龙爪如钢锋铁钩,威猛神勇无比。

“瓶”与“平”同音,正是隐喻“龙驭在天,四海平安”之含义。行龙刻画生动,游于海天之间象征皇权神圣,牢牢掌握江山社稷,天下一统。

乾隆粉彩描金开光宝相花花觚


此器胎体瓷质坚密,胎壁比雍正略厚。釉面匀净,光泽莹润。 造型方面,在继承前朝花觚基本形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开拓了乾隆花觚的新式样。花卉色彩相互辉映,五彩缤纷,宝贵吉祥,令人爱不释手。

通体纹饰以缠枝莲宝相花为主,上下多层,口足呼应的如意纹纹,规整的仰莲纹、饱满的如意云头纹、疏朗的缠枝莲纹等都成为后来乾隆瓷器装饰的典范。不仅确切的年款成为研究乾隆瓷器发展的重要线索,其属具的官职也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当时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这一珍贵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设计、精到的工艺和及其难得的史料,足以堪称中国瓷器制造史上不朽的里程碑。花觚本是青铜器的传统造型,后多为瓷器所仿,唐英制花觚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分两段烧制,然后上下相对由卡口相连,可谓创造了瓷器花觚的崭新样式。

根据相关的资料可知,乾隆五年至乾隆八年,是唐英事业的波折期,期间为取悦乾隆,他努力创造、试验各种“新式玲珑巧工之器”,此对花觚正是这一时期的名作。后被冠以“唐英花觚”的名称,亦是唯一以人名命名的瓷器品种,可见其价值之高。

乾隆 粉彩描金开光宝相花花觚 尺寸:

口径:10.4cm

高: 23.5 cm

足径: 6.2 cm

雍正粉彩描金镂空云龙纹冠架


古人喜戴冠帽,不单是为了美观、保暖等作用,更重要的是凸显身份、地位的象征。“冠”字是我国古人对帽子的称法,但那时的帽子与现代人所戴的帽子不同,“冠架”,是为支撑帽子的小型器物。

而“冠”的种类,又可以根据身份的不同分成皇帝戴的“通天冠”,文臣戴的“远游冠、高山冠”,儒生戴的“进贤冠”,武臣戴的“鹖冠、武冠”等均为男性所用。

象征身份地位的帽子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就不能随便摆放,因此冠架也是当时皇家、官宦的必备之物。在清代,冠架作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日用器物与帽筒同时流行,而制作冠架的材料很多,如瓷、漆、珐琅等。

此件冠架造型典雅、雍容、做工精细,运用多种手法进行装饰,立体感极强,造型设计更是独具一格。结构上,采用分体组合的方式使整器更显玲珑剔透、精致细腻。上部球体以祥云腾龙为主体,颇具皇家气派,底部由宫廷黄为主色,颜色亮丽大方,和谐柔美,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雍容华贵之感。

冠架分为三层,顶端扁圆,为海棠形,中间为立柱,带有转心瓶相似的内胆,底座连接着转心外瓶,局部有镂空,制作工艺复杂,成形不易。

此件云龙纹冠架集装饰、观赏、实用功能于一身,融合多种艺术工艺,巧夺天工、雅致清丽。它亮丽的色彩、灵动的组合,尤其是清香四溢的实用功能最为绝妙——给冠架上方镂空的球体中放置香料就能让冠帽携有香味,弥漫的香味也可让屋舍显得格外芳香雅致。

总之,整器完美呈现了粉彩镂空技艺之美,再现了清朝皇家的高雅生活情趣,具有更加深远的文化内涵。

乾隆粉彩描金婴戏图小碗


“乾隆”满文的字意是「得到上天的扶佑」,乾隆帝的确受到上天特别眷顾的天子。他的艺术品位的养成与他得天独厚的成长环境,和不断探索学习的精神息息相关。

自幼一起学习成长的章嘉呼图克图,日后成为他主政时期的国师;年少交游往来的戴岱和邹一桂,可视为将雍正朝画风传递至乾隆朝的重要推手;而出入造办处为他辨识瓷器的方西华,向他解说玉器仿古做旧原理的姚宗仁,和许多穿梭其间的西洋传教士,他们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对乾隆帝而言,尤其难得的是这些经历并未因时间流逝而终止,日常生活中轻易可触及的人、事、物,任然持续刺激他再从中酝酿出新的视野。

此碗形硕大周正,胎体薄如蝉翼,通透且透亮无比,双手捧于手心即感如获至宝。外壁通体绘婴戏图,以山石、树木、花草为背景,姿态各异的幼童在期间对弈,嬉戏玩耍,热闹异常。

其碗塑型口如葵花,呈规律的蜿蜒形状,配以描金点缀更突显趣味及观赏性。而绘画则是纯朴率真,童趣洋溢,稚态可拘,有入画临境之感,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及热闹欢快的气氛。

画面中苍松翠柏点缀于风景秀美的山林之间,只见几个天庭饱满、眉清目秀、衣着华丽、白白胖胖的孩童下棋博弈,放炮仗,不仅使人有“疑似梦境回童年”的美好回忆,和“儿时复届,憧憬胸怀”的遐想。

乾隆粉彩描金芍药锦鸡图梅瓶


乾隆时期的粉彩多以百花图案为饰,风格繁缛华丽,精美异常。其图案装饰一改雍正时期所表现出的清秀风格,和同时期的 其它彩瓷在装饰艺术方面基本类同。但在白釉上装饰图案并不常见,整体显得又端庄既雅致,颇具雍正彩瓷神韵。

梅瓶是汉族传统名瓷,梅瓶出现于唐代,盛行在宋代,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作盛酒用器,因口径之小仅能插梅枝而得名。此件粉彩描金芍药锦鸡图梅瓶器物胎白,通体以白釉为地。通体用粉彩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芍药锦鸡图,以简洁的墨彩绘出梅枝,再用胭脂红、青 等柔和的色彩点缀牡丹花朵及锦鸡。简洁大方的图案呈现出一种乾隆华贵的风格,可见当时它不仅作为贮酒器又是一件精美的观赏品。具有极高的投资和收藏价值,是实力买家和投资者的不二选择!

此梅瓶器形尊贵秀美,装饰雍容华丽,绘画细致工整,工艺精湛绝伦,通体绘芍药锦鸡图,牡丹花开,或红或黄,雍容华贵,锦鸡身姿卓韵,画中锦鸡以劲挺的笔线勾勒,工整而洗练,概括而传神,画师运用光影的作用,突出羽毛的光泽和虚实,疏密相间,详略得当。

锦鸡栖息于树干上,侧旁饰以枚红色的芍药花,寓意“玉堂富贵”,又有桃花、万寿菊点缀其间,工笔细绘,一花一叶都尽态极妍。在锦鸡的画法上,雌鸟色泽暗沉,而雄鸟却主导了每个画面的构图,两只锦鸡回首顾盼对视,翎毛片片分明,双目炯炯有神,情态十分生动。其华丽耀目的翎毛让画师一显身手,尽用粉彩釉色富丽多姿的多变华彩。色彩交互层叠,浓淡匀称细腻,饶富立体质感。

梅瓶背面装饰更显简洁,肩部空白处题唐朝张又新作诗“茂枝英呈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今日满苑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蕊”。此瓶借此诗句可谓锦上添花,诗情画意,面面俱到,饶有一番韵味!

乾隆 粉彩描金芍药锦鸡图梅瓶 尺寸:

口径:8.4cm

高:38.1cm

足径:14cm

乾隆粉彩描金卷草花卉纹花插


花插一词始于明代,明正德年间流行的器皿呈圆球形,或梅花筒形,或鼓式等,器身饰青花地白缠枝莲纹、栀子花或青花缠枝花,有的器物上堆贴露胎的四兽面装饰。在明代很多权贵家庭都有花插艺术品。

清代宫廷则继续烧造,器型略有变化,极富时代特征。品种更加丰富,有仿哥釉、粉青釉、天蓝釉等等。有“花囊”之称,以雍正、乾隆时官窑制品为最佳。

粉彩描金卷草花卉纹花插,造型取自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无挡尊,取其精髓型制并注入时代的审美特征,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本朝风格。上口塑型外翻莲花状,花插直身,下足渐放而收,造型灵巧多变,极具流畅、高雅、脱俗的美学造诣。于静穆之中,透出高贵灵秀之气,更是历经数百年风霜依然光彩未泯。

气势上质朴流畅的线条美感,犹如初开的荷花,釉汁厚润古朴,不同部位纹样各异。内壁均施昂贵的松绿釉,顶部作覆莲花纹一周,紧密排列,花插花团绽放,枝叶缠绕翻卷。

花插以卷草宝相花纹作为装饰主体填以色彩,诸色艳美,枝蔓交织缠绕。顶部及底足外部均描金装饰,使得该器更显的富丽堂皇,华贵万千,而所描绘的各异纹样主次分明,繁密而不繁乱,装饰意味更加突出。

底心亦施松绿釉,蓝料书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双行篆书款。这件粉彩描金卷草花卉纹花插,既可插花,亦可插箸,做工之精良,尽显宫廷之雍容华贵,堪为皇室宫廷案头常备之物。至于厅堂之上,是一件非常雅致的陈设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乾隆粉彩描金九龙纹锦食盒》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乾隆粉彩描金九龙纹锦食盒》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乾隆官窑瓷器粉彩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