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瓷砖有哪些 > 导航 >

陶瓷上釉有哪些方法

陶瓷上釉有哪些方法

瓷砖有哪些 古代瓷器有哪些 古代文物瓷器有哪些

2020-03-20

瓷砖有哪些。

陶瓷是我们日常常会使用到的一种器物,造型不仅多变美观,使用时也是非常的方便。陶瓷的制作工艺分为练泥、拉坯、印坯等十几道工序,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陶瓷常用的上釉的方法。

1.浸釉法

这种上釉的方法,就是可以把釉药很均匀的敷于坯体表面,即使再复杂的形体也不例外。同时具备了省时和容易操作的好处。但是,在使用这种方法时,为了使坯体能整个的浸入釉浆中,需要较多量的釉浆,因此并不适用与大型坯体。

将坯体浸入釉浆中的时间,该是多久才合宜呢?通常是等整个坯体浸入釉浆时,约停2-3秒,即可取出,若是嫌釉药上的太薄。可以等到釉药干后,再来一次,但是千万不要在釉浆中浸泡过久以致釉上得太厚,形成烧成品时的釉层缺陷。这一种方法是陶瓷上釉方法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一种方法。

2.淋釉法

如果坯体较大,在采用浸釉法上釉时,势必会遇到容器体积不够大,或是操作程序上的困难。而上釉者又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以不太费事的方法,得到釉层均匀的效果;此时,便可以采用淋釉法来上釉了。

同时,淋釉法更能制造出具有流动感的特殊效果,是一种广被先民所采用的上釉法,尤以唐代三彩器为其中翘楚,现代的许多陶艺家也喜欢采用这种方法,在陶坯上淋下数种不同的色釉,或是利用泼洒的手法,或是不同厚度的釉层变化,来制造出独特的趣味。

3.刷釉法

这种上釉法,最适合于小面积的涂布,或是用釉色来作画时采用,但也同样的可用于制造特殊效果。可是在选择刷釉的工具时,最好选择能吸附较多釉浆的羊毫毛笔。当我们在采用这种施釉法时,要注意到是否会因为工具的运用不当,而在器表上产生刷纹,或是因担心釉面不匀、太薄而多刷数次后,造成釉面过厚,导致在未烧之前,釉就开裂脱落了。

4.喷釉法

这种方法将要施釉的陶坯,置于转盘之上,施釉者在边规律性的转动转盘时,边以喷雾器将釉浆直接喷射於陶坯上的方法,即是喷釉法。

喷雾器的种类甚多,从清代陶匠所使用的口吹或手堆式,直到现代陶艺者所使用烫衣时喷水器作为代替品者,均可视为喷雾器,但在一般工厂,多是直接使用喷枪。

以上几种就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上釉方式了,每种上釉方式适合的器型都是不同的,大家在上釉时可以根据的实际需求来进行选择。

精选阅读

什么是钧瓷的釉上釉?


釉上釉是笔者在鉴赏众多古今钧瓷艺术作品,阅读大量的钧瓷、陶瓷专著,深度专访顶级钧瓷艺人,并在撰写《中国陶瓷文化之乡申报材料》、《中国陶瓷之乡·河南禹州》之后,悟出的一个钧瓷技艺新名词。名词虽新,其技艺却是钧瓷大师们制钧必用且世代相传的。

釉上釉一开始就是一个创意,在青瓷上点滴一些不同元素、不同稀稠的釉,使其成为美妙灵动的斑点,进而使整个器皿增添亮点。这个创意一开始的愿望是多一些色彩,并没有奢想达到窑变的效果。出窑时瓷器都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这一变化再次启迪陶瓷艺人,可以在陶瓷上通体施釉上釉甚至多层施釉。这一创意,看似不经意,却完成了艺人意想不到的伟大创举,不仅使青瓷种类中增添了青花瓷,而且受点滴釉上釉的启发,创制出全新的钧瓷,开了中国陶瓷史自然窑变的先河。

自然窑变源于釉上釉,给钧瓷技艺洞开了无限空间,开始的同种釉上釉,窑变出的开片、鱼眼、纹路等,是一种单色调的艺术境界,相当于白瓷的刻、压花。后来又生发出更多的创意,比如釉料的多元化、多层次、多种施釉方法,特别是钧瓷釉面自然窑变生成的钧画更是神奇无比,很容易让鉴赏者产生无限的遐想,也让钧瓷艺人在创作中增添无限希冀和期待。

传统钧瓷的色彩达到了无与伦比的丰富多彩,有些窑变不仅巧夺天工,甚至所变色彩是什么名字都难以厘定,更不用说近期烧制的《凤凰涅槃》、《中秋如意尊》、《奥运意象壶》等。

釉上釉有薄有厚,有双层和多层,有单种釉,又有多种釉,加之施釉方法不断创新变化,其钧画生成有表层、中层、底层。因此,钧瓷窑变出经典釉画“寒鸦归林”、“红梅映雪”、“孔雀开屏”、“层林尽染”、“春江花月夜”、“风雪夜归人”、“二泉映月”、“西施浣纱”、“嫦娥奔月”、“蝶双飞”等就不足为奇了。有了釉上釉的创意,钧瓷不仅由工艺上升为艺术,而且拓展出一个意境新天地。“雨过天晴云破处,诸般颜色作将来”、“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成岚”皆成为可能。钧瓷釉画有意境为最上,有意境则自成高格,自成名品。

如今,钧瓷艺术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峰,成为稀世珍宝。钧瓷之所以能感动世人,釉上釉生发的窑变功不可没。意境是中国独有的文艺美学理论,钧瓷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艺术,理论再一次被艺术所证明,艺术再一次为理论所概括,今天用之评论钧瓷釉画尤为贴切。

钧瓷釉上釉技艺在传统钧瓷烧制中产生过非凡的作用,变化出无数的钧瓷艺术经典作品,为钧瓷的传承、发展、繁荣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当代钧瓷艺人应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利用古人的创意,启迪更丰富的灵感,创造更多、更美、更厚重的钧瓷艺术极品,使窑变出的色彩意境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制作陶瓷的原料有哪些?


陶瓷原料主要来自岩石,而岩石大体都是由硅和铝构成的。陶瓷也是用这类岩石作原料,经过人工加热使之坚固,很类似火成岩的生成。因此从化学上来说,陶瓷的成分与岩石的成分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如果是硅和铝所构成的陶瓷,其主要原料有以下几种:

1、石英——化学成分是纯粹的二氧化硅(SiO2),又名硅石。这种矿物即使碎成细粉也无粘性,可用来弥补陶瓷原料过粘的缺点。在780℃以上时便不稳定而变成鳞石英,在1730℃时开始熔融。

2、长石——是以二氧化硅及氧化铝为主,又夹杂钠、钾、钙等的化合物。因其所含分量多寡不同,又有许多种类。一般有将含长石较多的岩石叫作长石的,也有以它的产地来命名的。现在把长石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和它们的成分列于表1。其中前三种是纯粹的理论成分,后一类则含有岩石中所有的不纯物质。

钠长石与钙长石以各种比例互相熔解,变成多种多样的长石。这些总称为“斜长石”,它的性质依其中所含钠长石与钙长石的比例而定。还有一种和正长石(钾长石)为同样成分而形状稍有变异的,至今也多误传为正长石,其实这种应该叫做“微斜长石”。

3、瓷土(又名“高岭土”)——瓷土(H4Al2Si2O9)是陶瓷的主要原料。它是以产于世界第一窑厂的中国景德镇附近的高岭而得名的。后来由“高岭”的中国音演变为“Kaolin”,而成为国际性的名词。纯粹的瓷土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有丝绢般光泽的软质矿物。

瓷土是由云母和长石变质,其中的钠、钾、钙、铁等流失,加上水变化而成的,这种作用叫作“瓷土化”或“高岭土化”。至于瓷土化究竟因何而起,在学术界中虽然还没有定论,但大略可以认为是长石类由于温泉或含有碳酸气的水以及沼地植物腐化时所生的气体起作用变质而成的。一般瓷土多产于温泉附近或石灰层周围,可能就是这个原因。瓷土的熔点约在1780℃左右,实际上因为多少含有不纯物质,所以它的熔点略为降低。

纯粹的瓷土(高岭土)存量不多,而且所谓纯粹的瓷土,也没有黏土那样强的粘度。一般所说的瓷土如果放在显微镜下面来观察,大部分带有白色丝绢状的光泽,银光闪闪,是非常小的结晶,这就是所谓纯粹的瓷土。此外,还含有未变质的长石、石英、铁矿及其他作为瓷土来源的岩石的碎片。

纯粹瓷土的成分是:SiO2 46.51%,Al2O3 39.54%,H2O 13.95%, 熔度为1780℃。

陶瓷中最高级的是瓷器。作瓷器用的岩石究竟以哪样最好?由于瓷器必须是白色。因而就不得不极力避免含有使陶瓷着色的铁分。含铁少而以氧化硅及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岩石有: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石英粗面岩以及由这类岩石分崩而成的水成岩等。

这里所说的花岗石乃至石英粗面岩(即在火成岩中也算是含有氧化硅及氧化铝特别多而铁分子少的),都是以石英、长石为主,并含有若干云母及富于铁分(氧化铁)的黑绿或黑褐色的矿物。假若仔细观察这些岩石,便可看到许多像玻璃一般透明的颗粒和像瓷器一样鲜艳的白色或淡红色的颗粒。前者是石英、后者是长石。这四种岩石的化学成分虽然相同,但因为长石与石英等颗粒的大小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岩石。花岗岩全体是由比较大的颗粒(直径1~7毫米)构成的。石英粗面岩是在看不见颗粒的致密素地中有石英及长石的小粒存在。花岗斑岩及石英斑岩则介乎此二者之间,是在致密的素地内含有大粒的石英。这类岩石构造上的差异,主要在于由熔融的岩浆到冷固的时间长短,其中花岗岩最长,石英粗面岩最短,而花岗斑岩与石英斑岩则是在介乎两者间的时间内冷固的。陶瓷是以岩石作原料,而所以未能具有岩石般的颗粒,其主要原因是,陶瓷原料不像岩石那样在高温下完全熔化,同时所需要的冷固时间也较短,这是天然岩石与人造岩石即陶瓷间的最大区别。有时与石英粗面岩同样成分之物,以熔融状态流到地面上而骤然冷固,这样形成不含有像上述岩石那种用肉眼可见的石英、长石等颗粒,而形成全体一样的玻璃,即是所谓黑曜石和重晶石。由此可见岩石与陶瓷的本质相同,只有天工与人工的差别罢了。

在花岗岩中含有二氧化硅特多的是半花岗岩和伟晶花岗岩。前者的长石与石英等的颗粒细小,后者则由特大的长石及石英的颗粒形成。其中有的在某部分集中了同样物质,而变成纯粹的石英脉,或纯粹的长石脉,也有的转变为半花岗岩(有些地方就用原来的半花岗岩作为陶瓷原料)。

被做成邮票的钧瓷有哪些


2017年是农历丁酉(鸡)年。8月18日,中国生肖•丁酉年钧窑瓷器《富贵鸡》在神垕镇“苗家钧窑”开窑烧制,并将于2017年1月5日与《丁酉年》特种邮票同步面世,集邮文化与钧瓷文化完美融合,进一步丰富了集藏产品种类。

8月25日,记者从许昌市邮政局了解到,流光溢彩的精品钧瓷不但可以与邮票联袂走向市场,还曾作为特种邮票全国发行,也多次被制成个性化邮票被商家和集邮爱好者收藏。

1999年,“国版”邮票《钧窑瓷器》在禹州首发

据许昌市邮政局集邮公司总经理宋新宇介绍,1999年4月8日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国陶瓷——钧窑瓷器》特种邮票正式面市,首发式在禹州市钧瓷研究所隆重举行。这套邮票共4枚,面值530分。

第一枚为出戟尊,系北宋宫廷御用品,釉色月白,高雅匀净,为钧瓷之珍品,现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第二枚为紫红釉花盆,也是北宋宫廷御用品,造型规整典雅,青里透紫,紫中泛红,为钧瓷窑变之绝品,现存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第三枚为双耳炉,是元代钧瓷之珍品,1970年在内蒙古出土,颈部有铭文,造型庄重大方,装饰讲究,并印有制作的确切年代,现存放于内蒙古博物馆。第四枚为连座瓶,元代产品,荷口双耳,瓶底相连,并有镂孔,青釉匀净,紫斑浓重,是元代钧瓷的代表作品,现珍藏于首都博物馆。

当时,《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大河报》等媒体对邮票的发行过程进行了现场报道和新闻跟踪,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14个国家的集邮爱好者购买了钧瓷邮票,为钧瓷进入国礼行列、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年《中国陶瓷——钧窑瓷器》邮票的首发式为许昌市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达1.2亿元。

2013年,个性化钧瓷邮票第一次问世

宋元钧瓷邮票

2013年10月30日上午,王建伟《宋元钧瓷制作技艺研究》暨“宋珍元宝”系列作品、邮票首发式在许昌迎宾馆举行,禹州宋元钧瓷坊总经理、艺术总监王建伟王建伟选取宋元钧瓷中的经典器型,以“宋珍元宝”命名进行复制,包括“宋钧四珍”(《出戟尊》、《鼓钉洗》、《单柄洗》、《深腹钵》)和“元钧四宝”(《折沿盘》、《莲花碗》、《双系罐》、《夹板炉》),再现了宋元钧瓷的制作技艺和美学特征,作品风格古朴典雅、饱满流畅、莹润自然,由河南省邮票公司设计制作的“宋珍元宝”系列作品邮票同步推出,附票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马踏飞燕”。

当天,《许昌晨报》对此给予关注,并作强势报道。

今年正值丙申(猴)年,许昌邮政与苗家钧窑联合开发《钧瓷笔洗》、《钧瓷母子猴》摆件,与猴票结合进一步推广钧瓷。

《钧瓷笔洗》由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苗家钧窑总经理苗长强创作设计,笔洗盘中的“庚申猴”图案为“80猴”的雕刻者——姜伟杰雕刻原稿。《钧瓷母子猴》则相拥而坐,神态安详幸福,彰显了浓浓亲情与和谐之美。

2016年8月18日,中国生肖•丁酉年钧窑瓷器《富贵鸡》在禹州神垕镇“苗家钧窑”开窑烧制,并将于2017年1月5日与《丁酉年》特种邮票同步面世。

瓷器《富贵鸡》中的主体形象昂扬向上,线条流畅,神采飞扬,饰以千变万化的窑变钧釉,凸显出吉祥华贵的美好寓意。

方寸之间学问大,邮票主要分为5种

锦丰源钧窑个性化邮票

宋新宇告诉记者,邮票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被誉为“国家名片”、“微型百科全书”,通常分为普通邮票、特种邮票、纪念邮票、个性化邮票、“文”字邮票、编号邮票等5种,普通邮票一般用于信件的贴用,常见的有“中国鸟”和“保护环境”,在邮局均可以买到; 特种邮票及纪念邮票,平均每年发行二十余套,每套下有具体编号(J表示纪念邮票,T表示特种邮票),一般是纪念重大事件、人物、描绘风景建筑、人文文化等;“文”字邮票是“文革”期间(1967年4月-1970年1月)发行的邮票,票面无发行志号、无印刷年份、无排列序号等;编号邮票是按年度统一编排顺序号,如:1992-1的《壬申年》等。

燕俊峰钧瓷艺术工作室制作了个性化邮票

个性化邮票是一种主图确定,副票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的一种邮票。副票的图案可以是在法律约束下的各种内容,这正是其个性化的体现。

个性化邮票制作群体普及范围广泛,近年来受到政府、商家、个人的青睐。 2013年以来,邮政部门先后为宋元钧瓷坊、锦丰源钧窑、燕俊峰钧瓷艺术工作室制作了个性化邮票。

燕俊峰钧瓷艺术工作室制作了个性化邮票

陶瓷刀的保养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映入我们的生活。但是人们的使用方法却又不尽相同,当使用的方法正确的时候,可以充分的发挥它的作用,否则不仅没有发挥它的作用而且会缩短它的使用寿命。现在我们生活中使用的陶瓷刀就是一个例子,人们使用它的时候习惯了之前道具的使用方式,结果是一把陶瓷刀没用多久就报废了。所以我们要怎样使用和保养陶瓷刀具呢?

1、在削切的过程中不要扭曲刀;

2、请勿用陶瓷菜刀切冷冻(或未完全解冻)食品、生年糕、带骨肉以及鱼、蟹等硬物;

3、不要在洗碗机中洗陶瓷刀,可在清水中或用洗涤剂清洗,自然晾干;

4、使用中请对刀刃部分格外留意,刃部极其锋利;

5、请远离儿童,将菜刀放到幼儿无法接触到的地方保管,以免误伤;

6、请使用木制或塑料制的案板,避免在石质砧板上使用;

7、请勿在高空中抛下刀会让刀破碎;

8、请勿用刀砍、剁、敲、撬、摔和撞击,不要把刀当杠杆使用;

9、将陶瓷刀放在刀架、刀座或者其它稳定的环境中;

10、请勿自己试着磨刀;

11、请勿将菜刀放置在离火源过近的地方,以免塑料制的刀柄因此变形;

12、刀刃部分被污浊、染色等情况可用厨房用漂白剂浸泡。请勿用金属制的清洁球等擦拭,有可能因金属粉的作用导致刀刃变黑。

是的,做好以上几点,不仅能够充分享受陶瓷刀带来的好处,而且会更加发挥它的功能,让它物尽所用!

钧瓷施釉一般有几种方法?


▲施釉,也称上釉,是指在素胎器物表面覆盖一层釉料的操作。

▲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工艺要求,钧瓷施釉的方法一般有涮釉、浸釉、烧釉、刷釉和点釉。

施釉:也称上釉,指在坯体表面覆盖一层釉料的操作。钧瓷的施釉是指利用素胎的吸水性,采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在素胎器物表面附着一层钧釉翻浆。

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工艺要求,钧瓷上釉的方法一般有涮釉、浸釉、浇釉、刷釉和点釉。前四种方法用于钧瓷窑变单色釉和窑变花釉的上釉,后一种方法主要用于窑变彩斑釉的上釉。

涮釉:又称荡釉,用于钧瓷产品内部空腔的上釉。把釉浆舀入素胎空腔内,手拿素胎转动或摇荡,使翻浆均匀分布于器物的内表面,然后再把多余的翻浆倒出。

浸釉:又称蘸釉,把钧瓷素胎整个浸入翻浆中,片刻后取出,多用于产品外部的施釉,也有里外同时上釉的,如小碗的上釉,一次即可里外全部上满。釉层的厚度由钧瓷翻浆的浓度和浸入翻浆中时间的长短来决定。

浇釉:又称淋釉,一手拿盛满釉的舀子,一手拿素胎,边转动素胎边把釉浇到素胎上,到把需上釉的表面浇全为止,多用于产品的外部上釉。大件产品,如一米以上的大花瓶,人无法拿得动,瓶内外均须用浇釉法。浇釉时,用一个大桶盛釉,把大瓶放在转轮上,边转动轮子,边把桶里的釉浇到瓶体上,把瓶内外自上而下全部浇匀、浇全。

刷釉:又称涂釉,浸或浇过釉的釉坯,釉层若达不到规定的厚度,经过充分干燥后,可用毛笔蘸釉在其釉面上再刷一层或两层釉,直到釉层厚度达到要求为止。

点釉:又称滴釉,用毛笔蘸釉在浸或浇过釉的釉面上点滴成斑块。

钧瓷施釉的一般程序是:(1)检选。把经过素烧需上釉的素胎全部检查一遍,剔除有缺陷的素胎。(2)清灰渣。把素胎内外的灰渣用工具清除干净,以防止釉面上出现渣粒,影响釉面质量。(3)上水。用海绵蘸水抹去素胎上的浮灰,以使上釉后胎釉结合牢固。(4)量浓度。根据上釉的工艺要求,量出釉的合适浓度。浓度是指翻浆的稀稠,釉稠浓度大,釉稀浓度小。(5)上釉。根据素胎器型的不同和上釉的工艺要求,分别用前述的不同方法进行施釉。(6)清足。上完釉后进行清足,把釉坯足底部不需要的釉清除干净。(7)上芝麻酱釉。灰白胎产品在上完釉后,还要在足底部露胎处刷上一层芝麻酱釉。

明代崇祯青花瓷的特征有哪些


青花瓷是我国传统瓷器中的一种,最早出现于唐朝。青花瓷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时期的发展,制作技艺逐渐成熟。然而每个时期的青花瓷的特点都是不同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明代崇祯青花瓷有哪些特征。

这时期的青花瓷喜用暗花装饰,在一些琢器的口、足部位釉下暗刻卷枝纹。在绘画上经常在器物的口、足部绘制蕉叶纹,山水人物图案多画太阳,云气纹大多画成括号云,草地纹多用细线勾画成小钩状,画面多配以诗句,在题诗旁有仿照书画的图章款,有方形或圆形,这显然是受当时书法绘画的影响。

绘画技法采用传统的单线平涂及淡描法,以单线平涂为主,线条流畅;淡描青花线条潦草,笔法无力、草率。崇祯朝开创了类似中国画中淡墨水彩的皴点法用笔,画面极富诗意,一直影响到清初,构图布局基本类似天启朝,内容以写生画为主,大量采用变形、夸张或简笔手法,画面笔意豪放,无所拘束。

崇祯青花瓷上署本朝年号款的不多,还有大量的吉语款、堂名款、斋名款,变体篆文和窗格式铭文也常见。另外偶见隶体书写题字。

仿写款有仿永乐、宣德、成化、嘉靖、万历等朝的,款字多草率不规整。仿永乐款瓷器,见有青花楷书“永乐年制’款的《赤壁赋》诗文碗。仿宣德年款,多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青花底款。围以双重圆圈,同式的“大明宣德年造”款较少见。

以上就是为大家所分享的明代崇祯青花瓷特征,这个时期的青花瓷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大家在看了以上介绍后,有没有对明代崇祯青花瓷多了一份了解呢?

陶瓷印里有乾坤


陶质印材由来已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陶制的印章,唐宋时期,景德镇已有瓷印的制作生产。但是由于陶瓷印有较大的局限性,瓷印很难得到发展,因此自明代文彭将灯光冻石作为篆刻材料,石材一直是篆刻材质的主流。随着近年来石材资源紧缺以及一部分篆刻家的不断探索,陶瓷这一材质渐渐重新进入篆刻界并得到广泛的关注。

所谓“陶瓷印”就是以“陶”和“瓷”为材料创作的印章。“陶瓷”一词应一分为二,即陶和瓷两大类: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为“陶”;经过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陶印有先烧后刻,先刻后烧两种;瓷印多为先刻后烧。先刻后烧的陶印,质地较松软,易磨损。而先刻后烧者,由于在烧制时容易收缩变形甚至爆裂,因此成功率不高。与石材相比,泥坯松软。对于写意风格的印章,可以充分自如的用刀,发挥刀法的丰富性。由于坯体的硬度低于石料,陶瓷印创作已经不是一般篆刻意义上的刀石相向。陶瓷坯体特殊的性质决定了一般篆刻刀法的不适宜性,除冲、切之外,划、拨、剔、铲、剜、削皆可任其放手驱驰。线条或光洁,或浑厚,或刚劲,或圆融,真正做到使刀如笔。但泥坯的松软特性也决定了线条难出细节,且很难达到石质材料所体现出来的精细入微的刀痕与锋芒。比如圆朱文一类风格便很难刻制。其他精细类的风格,刻制时亦须极谨慎,一不小心便前功尽弃。当然,陶瓷印的意外崩裂效果如果能变为篆刻家探求自然剥、蚀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未尝不是一种优势。

陶瓷印除了印面效果的可探索性以外,印纽、印身也可以成为艺术家创作的主体。陶瓷印印纽创作与石印大不相同。石印印纽创作需专业的纽工用专门的工具完成,而陶瓷印纽创作方便简单,我们可以在泥土未干时捏制成型,也可以在泥坯干透时刻制成型,甚至可以利用模具压制成型。兼善雕塑的篆刻家可以在印纽上开辟一片天地。兼善绘画的篆刻家可以在印身上泼墨挥毫,任意涂抹。即使不擅绘塑也没关系,自己随意捏制一个造型也未尝不精巧别致。此外,陶瓷印,釉色种类丰富。有温润如玉的影青釉,有古意盎然的裂纹釉,有变幻莫测的颜色釉,有色泽厚重的金属釉。陶瓷印可以仿铜、仿铁、仿木纹、仿石质。毫不夸张地说,陶瓷可以模仿任何一种材质的肌理效果。加上瓷质印章烧成后质地坚硬,几乎不存在磨损,很适合学习、笔会、展览时随身携带。

陶瓷印创作周期长,激情消耗大,不如石质印章创作便利,且制纽、施釉、烧制等工序繁复,这是陶瓷印的局限。但造型的变幻多姿、釉彩的丰富多彩为印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泥坯的特殊性则为印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挥才华、驰骋想象力的空间。作为印材,陶瓷印有其独特的优势。

烧制青花瓷时常用的“青料”有哪些?


青花瓷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瓷器,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青花瓷之所以能享誉国际,最主要就是它那精美无比的花纹。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属釉下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烧制青花瓷时常用的“青料”有哪些?

画烧青

亦称“无名子”。一种江西钴土矿。经粉碎、磨细、掺水调匀,制成青料。于生胚上绘画,施釉后花纹被罩不显颜色,入窑烧出成兰色,故称画烧青。与“无名异”“石子青”为同一种物质。

陂塘青

国产青料名。又名平等青。产江西乐平县。明成化时用以描绘瓷器,呈色淡雅青亮。与明初永乐,宣德浓重青翠的苏麻离青截然不同,成为一时期青花瓷的特色。

珠明料

国产青料名。产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成份不一,以宣威所产较好。含钴量最高。外观呈灰黑色块状。经选洗、煅烧,然后粉碎,磨细,加水调匀,即成青花料供绘瓷用,约清嘉庆年间开始使用,而后逐渐成为主要青料。现代景德镇生产青花瓷也有使用。

叫珠

国产青料之一。也称土料。产江西赣州,呈黑色硬块状。粉碎磨细后,加水和匀即可用,一般用于青花粗器,因其中的钴含量低(约1.35% )锰含量高(20%)景德镇现用以配置紫色釉。

佛头青

回青颜料中色泽最美的一种。旧传因其用在佛像头上染色,故名。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载:回青乃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头青。

石子青

国产青料名。明代中期始用。据《江西大志·陶书》记载:石子青产瑞洲诸处(今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明嘉靖时烧造御器,在回青中按比例配入石子青呈色最佳。石子青多则色沉不亮。石子青也称石青。有人认为石子青即“无名子”。

韭菜边

国产青料名。产江西高安。呈黑色硬颗粒状。经粉碎磨细,加水调匀即可使用。韭菜边颇耐高温,窑火稍过,纹饰乃清楚而不散漫。故细描必用之。

每种青料的特性各不相同,有的耐高温,有的颜色亮,所适用的场景都是不一样的。不过也正是这些多种多样的青料才造就出了这些无以伦比的的青花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