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瓷砖有哪些 > 导航 >

陶瓷有哪些特殊烧成方法?

陶瓷有哪些特殊烧成方法?

瓷砖有哪些 古代瓷器有哪些 古代文物瓷器有哪些

2020-07-02

瓷砖有哪些。

近年来,由新技术的发展,要求使用高致密度、高均匀度和高透明度的电子陶瓷和其他新型陶瓷材料。因而陶瓷的生产工艺随之也有了较大发展。热压工艺和其它特殊烧成工艺,在电子陶瓷和高温陶瓷的生产中逐渐广泛采用,并成为重点研究的课题。

1、热压烧成。热压是在加压和加热的条件下,使成型和烧成同时完成的新工艺。按加压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一次热压、两次热压、多次热压以及间断热压和连续热压等几种。其优点为降低坯件的成型压力;降低产品的烧成温度,缩短烧成时间并提高坯体致密度;能生产形状比较复杂,尺寸比较精确的产品。但工艺复杂,成本高。

2、活化烧成。活化烧成是用提高原料细度;添加适量外加剂;控制适当烧成气氛;附加适当压力或电磁振动和超声辐射等方法来提高烧成效率,以达到降低烧成温度、缩短烧成周期的一种方法。此法成本小而效率显著。

3、电熔铸造又称热铸,是指粉末原料在电弧炉中高温熔化并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以后,注入砂型或金属型中,冷却凝固后即形成致密瓷件。 刚玉、氧化锆、氧化镁和莫来石、尖晶石等陶瓷已广泛采用电弧炉高温熔化后铸造成铸件。

4、电火花烧成所施压力较普通热压烧成低,烧成时间短。目前主要用来生产金属陶瓷如碳化物,TiN,AlN等。某些高温复合材料,如硼化钛--硼化铝等亦采用此法。电火花烧成不利用模具作为电阻发热,而是直接对原料通以25%高频交流和75%直流相叠加的电流,使粉末原料产生火花放电而发热。几十公斤重的大型产品可在几十分钟内烧成。此法缺点是设备比较复杂,要求有专用的电火花烧结机。

精选阅读

汗水、呼吸和拍照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有哪些?


汗水、呼吸和拍照对文物古迹的破坏究竟有哪些方面,到何种程度?

1、游人的呼吸和汗水如何破坏文物古迹

如果游人过多会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会增加景区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如果过多的游人产生了过多的汗水,会增加景区大气的湿度。景区二氧化碳含量和湿度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景区文物古迹的“生存”环境,从而会导致某些文物古迹化学成分或物理性状的改变。

据文物保护专家、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李最雄介绍:由于莫高窟大多数开放洞窟空间狭小,内外自然空气交换差,当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等达到一定浓度时,不但会使壁画产生酥碱,也可能会引起壁画颜料变色。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了。

2、拍照怎样破坏文物古迹

拍照对文物古迹的破坏主要是由拍照时使用闪光灯造成的。

普通的可见光波长是在400纳米至700纳米之间,低于400纳米的紫外线能量很大,容易被物体吸收,从而使物体变质;而高于700纳米的红外线能量小,不易被物体吸收,很安全。植物、木材、丝绸等物质都是高分子结构,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容易受光、电、细菌的影响而变质、损坏;另外一些物质比如石头、铜铁、陶瓷等不容易受光的影响。我们使用的闪光灯型号不一,波长有长有短。但都应是低于700纳米的可见光,或多或少对高分子结构的文物有破坏。因此,木质建筑物、字画、壁画、丝绸制品等文物,应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

古玩造假大揭秘--古陶瓷鉴定基本方法


主持人:各位大家好,欢迎收看《艺术品投资》系列节目古玩造假大揭秘。今天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来到演播室的嘉宾,他就是我们的老朋友,华夏物证古陶瓷鉴定中心的毛晓沪先生。毛先生您好。

毛晓沪:您好。

主持人:最近一段时间天天和大家见面。

毛晓沪:对。

主持人:说心里话呢,这段时间呢,的确是比较辛苦啊,毛老师,然后呢,还是挺有收获的,因为这个系列节目播出以后呢,我们收到了很多观众的来信,他们都说通过这个系列节目呢,真的是感受到了中国陶瓷的这种魅力,当然他们也觉得知道一些这个识假、破假的方法,对他们的收藏有很大帮助。所以,我就在想,恐怕这个系列节目当中,可能最吸引大家的就是破解那些造假之道了啊。

毛晓沪:是这样。

主持人:那么今天呢,我们还要继续我们这个系列的节目,那么在我们今天的节目当中呢,我们会来认识几位这个古玩行里的大家,看看他们是怎么在这个古玩行,这个大熔炉当中,炼就火眼金睛的。好一起走进我们今天的精彩的故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金融危机后的阴云还笼罩着香港,但艺术收藏品的交易却依然活跃。这一年,秋季大拍又要到了,全球最大的两大拍卖行——苏富比和佳士得都要在香港举行规模盛大的艺术品拍卖会。但这一年的秋拍有些特别,因为香港最具实力的古董收藏家徐展堂,要举办一次自己的专场拍卖会,这立即引起了国际收藏界的高度关注。

徐展堂是香港北海集团的董事局主席,著名的大实业家,同时也是大收藏家。上世纪80年代初,他到广州参加广交会,偶然逛街时看到路边有人在卖旧瓷器,像是民国早年的洗面盆,上面绘有人物花鸟,很是精美。徐展堂花了几十块钱买了下来,本是想送给生意上的朋友,但回去越看越喜欢,反而是自己走上了收藏之路。

从此,徐展堂开始不断收集古董,一发不可收。他不惜巨资从国际拍卖会上购回许多中国的珍贵文物,并委托资深专家在英、美、日等国广泛搜求精品。通过十多年的不断积累,他已拥有藏品四千余件,其中绝大部分是古陶瓷,据行家估计总值超过1亿美元,成为全球知名的大收藏家之一。

这一次,徐展堂先生因为投资需要,委托苏富比拍卖自己珍藏多年的100多件古陶瓷精品。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收藏界的关注,拍卖会的预展就吸引了很多人参观,人们都想看看,在潜心吸纳了那么多年后,从徐氏收藏中会流出什么样的珍品呢?稍后请继续关注我们的节目。

主持人:说到这个徐展堂呢,他可是相当的大家了?

毛晓沪:对。

主持人:但是没想到他搞收藏也是从地边摊开始的。

毛晓沪:是这样的,实际上,徐展堂呢在香港是著名的实业家,也是一个大收藏家,他呢主要的收藏呢,就是以中国的古陶瓷为主。当然他的收藏重点呢,又是明清瓷器,他曾经呢,他买过很多,而且有很多人为他提供啊,而且他也请了很多专家为他把关和掌眼。

毛晓沪:徐展堂先生呢,也是非常爱学习的,而且正是在平时的工作之余吧,一点一点学习吧,他的经验呢,也就越来越丰富了。

主持人:其实就是说,一个是好学。

毛晓沪:对。

主持人:再一个也要财力对不对。

毛晓沪:那财力是少不了的。你像他那个,在那个香港的那个索斯比啊,克里斯帝拍卖行,经常有他的身影出现,他的相当一部分那个藏品吧,当年的藏品都是在这两大拍卖行买进的。

主持人:那个都是可能是可信度都比较高的东西啊。

毛晓沪:对。

主持人:关键他去拍的话,据说还会请一些老师给他长眼之类的。

毛晓沪:没错,他买东西的话,也经常从国内请一些专家,你比如呢,那个景德镇的刘新源老师,那么呢,因为他是负责那个御窑瓷厂的挖掘等等的,他对那个明代的瓷器啊,还有清代的瓷器,都比较熟悉,这样呢,他就把刘老师请到香港专门为他去鉴定啊,去掌眼啊。

主持人:那可能他家里这个官窑的东西应该不少。那我们下面就来看一看,这一次拍卖会他到底会拍一些什么?

听说徐展堂先生要拍卖自己珍藏的陶瓷,古董界自然不会放过,拍卖预展就已经是人山人海,很多大藏家都亲自跑来看。这一天,预展会上来了一位香港著名的大收藏家,他就是葛师科先生。

和徐展堂一样,葛师科也是香港成功的企业家,但他作为大收藏家的声名更加显赫。他曾经担任过香港最著名的收藏社团——“敏求精舍”的主席,一直被誉为香港收藏界的领军人物。

葛师科以收藏元青花和明清官窑瓷闻名于世,其系统收藏的明清官窑经典瓷器,可以与国家博物馆媲美,是中国官窑瓷方面的世界级私人大藏家。

葛家的收藏,主要就来源于苏富比与佳士得两家的拍卖会,凭借自己过人的学养和实力,只要是他看上的拍品,绝少漏过。这一次,徐展堂要出让藏品中的精华,又是自己收藏最得意的明清官窑瓷,葛师科自然是不会放过了。他在展场中仔细地观赏,终于被一只雍正年制的粉彩碗吸引住了。

粉彩是清代的名瓷之一,雍正时正是其发展的顶峰。这只碗色彩艳丽,做工十分精致。葛先生围着反复端详,迟迟不愿离去,显然是有些动心了。但后来,已经下了决心的葛师科又有些犹豫了,这是为什么呢?稍后请继续关注我们的节目。

主持人:至于葛师科先生,最后有没有买下那只雍正的粉彩碗呢?我们暂且不说,我们要说什么呢,毛先生,其实我们这儿一系列节目以来呢,一直在讲,怎么来识假、破假的一些方法。

毛晓沪:对。

主持人:其实要说起来,这里面还是有规律可寻的,是不是?

毛晓沪:当然了,实际上呢,就是你比如吧,中医有一个望闻问切,实际上,鉴定古陶瓷呢,也是要充分地调动我们的感官器官,特别是传统鉴定上,来对它呢进行鉴别。

主持人:就是有一些手段,对不对。

毛晓沪:唉,你比如看,是第一重要的,比如看,看什么,过去呢我们有些教科书上呢,有些著作中主要教大家看呢,看造型,看纹饰式。

主持人:看底款。

毛晓沪:看底款。是吧,那么呢,实际上,现在呢仅仅看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现在说实在的,那么高仿的东西吧,造型、纹饰、包括底款,都可以仿得非常的像,实际上,还要看很多细节的地方,你比如垫烧痕迹,有时候呢,我们那个收藏者,就不太注意了,每一个窑口,每一个品种,它当时的垫烧方法是不一样的,你比如,那个元代的青花,景德镇窑的东西,它都是用垫饼垫烧的,那么呢,它有那个垫饼垫烧的痕迹,或者呢上头有一些火石红斑啊,现在呢,往往呢,它有的仿品呢,就是用煤气窑烧,煤气窑烧呢,它的棚板上呢,散一点儿石英沙,然后就把这个物件就搁上面,这样呢,它的底足上呢,就沾上了石英沙的颗粒,如果你要看到上面有沾的石英沙的颗粒,那么肯定就不是古代的了。

主持人:看过之后呢,我们再接下来还要做什么呢?

毛晓沪:有的时候呢,还要听一听,敲一下,你比如吧,那个景德镇瓷器相对声音是比较清脆的,但是古代有些老窑瓷器,声音就必须沉闷。

主持人:唉我觉得一样东西,拿在手上,是不是掂一掂也很重要。

毛晓沪:对,掂实际上,就是掂份量,就是前几天我看见那个一对那个雍正官窑,官窑款的碗,那么两只有碗是一对,而且尺都一边大,但是拿在手里一掂吧,明显不同,一个非常得沉,一个非常得轻,那就是问题了,如果是官窑器,而且是同类的碗,份量基本上应该是一致的,起码不用天平是掂不出来的。

主持人:好我们说了这些方法以后呢,我们再回到那个故事当中,看看葛师科他最后到底有没有买下那只雍正的粉彩碗。

葛师科看中了徐展堂的雍正粉彩碗,已经暗下了决心。但他还想请自己专门请来的高参给看看,这个人就是我国文物鉴定的大师级人物、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耿宝昌先生。

耿宝昌是我国著名的古瓷器专家,从34岁到故宫,到现在也快50年了,北京故宫收藏的30多万件珍贵瓷器,耿先生每件都过过目。从五十年代至今,作为故宫的文物专家,他为国家鉴定确认过数万件一级文物,被尊为“人间国宝”。他鉴定生涯最为人称道的一次,是1994年耿先生从香港的拍卖会上以110万元人民币拍回的一只明代成化罐,现在它的身价已经涨至两千万元人民币了。

这一次,耿宝昌恰巧路过香港,被老朋友葛师科拉来一起看徐展堂的拍卖预展。就在葛师科对那件雍正粉彩碗爱不释手的时候,站在一旁的耿宝昌轻轻地拉了他一下。这是古玩行里的规矩,预展会上人多嘴杂,有什么话也是不能在里面说的。

葛师科自然会意,两个人就继续向前走,等到全看完出来了,葛师科才连忙请教,但耿宝昌也没有多解释,只说,你们香港还有一位收藏家,也收有一件类似的雍正粉彩,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于是,葛师科又去借来了另外那位藏家的雍正粉彩碗,和拍卖图录进行对比,终于在彩绘上发现了细微的差别,展会上那只碗在用色上稍许有些简单,特别是在表现明暗交替的色彩变化时,用色略微简略了些。到此,葛师科大大松了口气,对老朋友耿宝昌更加感激和钦佩了。

后来,耿先生告诉他,这只碗本身的确是清雍正朝当年的东西,所以在器型、胎质等方面都没什么毛病,问题就出在粉彩上,那碗上的彩绘是后来的人画上去的,即所谓“后加彩”。

主持人:故事看到这儿呢,不难看出,故事里的人,个个可都是大家,你看徐展堂,前面说了,是香港的收藏大家,那么葛师科更不得了,他是明清瓷的权威,那应该是看瓷器是高手了。

毛晓沪:对。

主持人:但是没想到这回他也走眼了,可见这个造假者的手段也是相当高明的。刚才片中说的那个,他看的那个粉彩是后加彩。

毛晓沪:对。属于后加彩。就是胎是老的,应该是雍正的,但是彩呢,是民国时候重新绘上去的。

主持人:通常这种的话,它们有什么样的这个表现,我们怎么来识破它。

毛晓沪:后加彩呢,实际上,我们要仔细看,首先,就是像这只碗的话吧,它的彩跟真正的,因为那个它有那个蓝本,雍正本身它有这种碗,就画这个蝴蝶的,那么呢,我们必须就是有一点儿,就是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对。那么你跟老的要去对照,你看跟那真品一去对照,你就会发现它的彩呢,会有很大的差异,你比如它的深浅变化呢,老的深浅变化,是用不同的颜色的彩进行调整,那么这只呢,是用黑墨的墨边来进行调整,黑彩来进行调整,那么它的技法就不同了,再一点呢,就是其它那大量的后加彩,恐怕没有什么可对照的东西,那么呢,我们就要仔细观察了。你比如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的老胎呢,它都是使用过的,都是旧的,那么上头会出现各种划痕,像牛毛纹什么这类东西。那么你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那个彩它上头本身有划痕,结果呢,那个彩又盖在划痕上面,那么肯定是先使用后补彩,那么肯定是后加彩。

主持人:耿先生真让人佩服啊,你看他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后加彩,他怎么那么厉害啊?

毛晓沪:耿先生吧,是我们当代古陶瓷界的泰斗,也是呢,中国古陶瓷界的实战派的代表人物,那个,他从很少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到北京呢,琉璃厂学徒,以后呢,又自己开店,56年的时候呢,故宫博物院的院长,那个吴仲超先生,把他请到故宫来协助其他的这些学者们,来研究古陶瓷鉴定,你像当时呢,那个故宫博物院学院派的代表,就是陈万里,像这些呢,他们都是搞考古的,跟那个耿先生的经历是完全不同的。

主持人:其实你看好像耿先生从民间再到这个学院,他一开始是在民间学徒,后来又到故宫博物院对吧,那其实他是理论和实践都有很好的结合。

毛晓沪:相结合的,对。因此呢,耿先生写了一本著作,叫《明清瓷器鉴定》,实际上呢,这本书吧,是陶瓷界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著作,他全面总结了民国以前陶瓷造假的经验和鉴别的方法。

主持人:但是我想他能够做到这点啊,也不是一日之功,真的是他这一生的积累、经验,对吧。所以他才能可能做到,一眼就出它这个后加彩来。

毛晓沪:这个里头实际上还有其他的机缘、巧合?

主持人:机缘巧合,什么机缘巧合啊?

毛晓沪:我们知道呢,就是耿先生的老师是孙赢州先生,孙赢州呢,后来也去故宫了,那么孙赢州在那个解放以前,也是那个古玩商,所以在那个耿先生的那个《明清瓷器》这本书里特别提到,说孙赢州制作的,仿宣德青花器,当时是能做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邢窑古陶瓷的造型特点及装饰方法


邢窑器物在造型方面有着共同的艺术风格,邢窑器物具有圆唇口、短颈、丰肩和鼓腹的特点,构成了庄重大方的体态,而这些长短曲线、直线的巧妙结合又使得邢窑器物具有了雍容华贵之美。陶瓷器皿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唐代邢窑的工匠将玉石雕刻,金银器的造型艺术应用于陶瓷制造上,在实用与艺术的结合上加以卓越的创造,制出了大量千古赞赏的佳品。如玉璧底碗白如霜雪、碗底形如玉璧,还有花口瓣足碗、高足杯等,都是仿金银器形制的制品,既作为盛装食物的实用品,又能满足观赏的审美要求。邢瓷胎质洁白细腻,釉色莹润泛青,用于形体凝重朴实的器物上,显得丰满端庄,华贵典雅。另外邢窑器物的形体既有直线又有弧线,但以弧线为主。整体线条有行有止,有抑有扬,或一气呵成激流直泻,或蜿蜒曲转舒缓有序,特别是白瓷罐口沿下那条转折的线角,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给完美的形体增添了生气。邢窑器物造型朴素大方,线条饱满酣畅,制作规整精细,釉色银白恬静,给人以既雍容饱满而又凝重大方的美感。

北齐时期,瓷器的胎体厚重,胎质较粗,胎色灰黄,一般不施化妆土,釉色多呈青绿或黄绿色。造型特征是:质朴、凝重、粗犷。

唐朝社会生产力得以恢复发展,经济、文化贸易空前繁荣,各种手工业蓬勃发展。唐代邢窑更进一步精选胎釉原料, 旋坯技法更为规范,采用匣钵正烧法,消除了器物内的支烧痕,严格控制火候,产品瓷化而不过烧,保证了造型的神韵。种类增多,有大量生活用品,也有不少的陈设品。器物的造型特征是:体态丰盈,庄重大方,赏用结合。

五代时期全国统一的局面崩溃,时逢乱世。此时的器物胎质粗松,胎色多灰黄或青灰,釉色多灰白,釉下多施化妆土,制作工艺粗糙,其器物造型特征是:饰用结合,重在功能,粗质细作。

北宋时期邢窑与巩县窑、越窑、耀州窑、定窑等名窑一样,仍有不少精品作为贡品进入皇室。此时器物的造型特征是:秀丽浮华,体态轻盈修长。

金元明时期,我国北方遭受战乱,但为满足社会需求,临城县南程村、山下村、解村、射兽村等窑场又相继恢复了陶瓷生产。在制瓷工艺和装饰方法上借鉴了定窑的手法,但制品的精细程度略逊于定窑。其器物的造型特征是:单调而不单一,实用功能更加突出,体态轻薄。

在装饰方法方面,邢窑装饰种类较多,有弦纹、模印、戳印、压印、按压、雕塑、贴塑、捏塑、刻划、镂空、削边、三彩、点彩等。邢窑装饰技法总体上以胎形装饰为主,也有少量的点彩装饰手法。而各阶段的装饰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相应时期的审美趋向。邢窑装饰由最初的光素无纹发展到胎形装饰,再到工具装饰,不仅说明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不断追求,同时也是市场竞争使各窑场之间互相学习和影响的结果。

北朝青釉碗 高7.8厘米 口径12.4厘米 足径5.3厘米

口微敛,弧腹,实足。胎白泛灰,较细腻,坚硬。釉面光泽较好,积釉处呈草绿色,有开片,较通透。器里外有两处深茄紫色釉斑,系烧窑时其它物体滴落所致。

北朝至初唐(下限约到7世纪中叶),装饰技法使用较多,主要有弦纹、贴塑、模印(印花)、戳印、刻划、点彩和单色彩等。涉及器物种类较为广泛。但就整体而言,以模印、旋纹为主,而刻划、戳印主要用于制作模具,装饰以胎形装饰为主,朴实自然。

隋青釉竖线纹鸡心罐 高7.8厘米 口径4.1厘米 足径5厘米

直口,圆唇,鼓腹,饼状实足微外撇,腹部刻竖线纹一周。胎表呈赭石色,坚硬。半釉,釉光亮,色黄绿,有泪痕。

北朝至隋黄釉印花双系扁壶 高25.4厘米 口径5.6厘米 足径16厘米

斜直口,平唇,颈稍长,扁圆腹,平足外撇。肩部有两鸳鸯系,正反两面满饰印花图,外饰联珠纹,内饰葡萄灵芝纹。中间一对舞人,下有一对兽。该壶模制精细、清楚。釉色浅土黄,釉下挂白色化妆土,积釉处酱褐色。

隋白釉钵 高12厘米 口径12.5厘米 底径6.8厘米

束口,丰肩,弧腹,圆底。器形硕大饱满简洁实用。釉下施化妆土,胎质灰白坚硬。肩及上腹部施白釉,釉色白净。

隋白釉束腰盖罐 高12.5厘米 口径12厘米 底径18厘米 1954年陕西省西安市郭家滩姬威墓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器形如尊,束腰,底径略大于口径而与盖径相同。盖沿外侈,中部圆鼓如覆盆形,钮缺失。罐身口沿与底沿上各阴刻一周弦纹。胎白质细,器身内外施白釉,略泛黄色,釉面有冰裂纹。

隋代开始用化妆土装饰青灰色胎体,而后更进一步用白色粘土制胎,烧造粗白瓷。工艺水平显著提高,胎料制备精细,旋削工整,装烧考究,立式器皿显著增多造型。特征是:挺拔、豪放。

唐黄釉碗 高6.4厘米 口径17.7厘米 足径8.3厘米 河北省台商都博物馆藏

敞口,饼状实足。胎色灰白,胎质坚硬,胎体厚重,施白色化妆土,外半。釉色由上而下为浅黄、深黄、赭黄至褐色,色阶多变,釉光润无开片。

唐白釉三足盘 高3.5厘米 口径15厘米 1978年河北省临城县中羊泉村唐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敞口,唇外卷,浅盘形,三兽形矮足外撤。细白胎,通体施白釉,釉色泛青,盘外底中心部位无釉。

唐白瓷堆花高足钵 高23厘米 口径19.5厘米 足径18.2厘米1956年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段伯阳墓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敛口,圆腹,喇叭形高足,装饰采用了轮制、堆塑、模印等技法。口沿施一组弦纹。弦纹以下方形为八瓣宝相花朵,圆形似宝石状,周边皆以联珠纹围绕。第二层是在上下弦纹隔出的区间里,用阳模印出圆形梅花纹。第三层与第一层相同。下腹部堆贴仰状圆硕的莲瓣,莲瓣间堆贴团花高足上贴饰并列覆状的莲瓣,有浮雕的艺木效果。坯胎轮制,胎色白中略泛黄。此钵施白釉,秞色白中泛青,釉质明亮。

唐白釉刻花鸭式水注 高7.3厘米 长13.2厘米 口径7.4×5.6厘米 故官博物院藏

鸭眼点黑彩为睛,翅划刻羽毛纹,翅尾有凝聚的玻璃质釉。鸭缩颈合翅呈俯卧状,背上为海棠花式口,腹内底部俯一小龟,龟身下有孔通向鸭嘴为流,鸭双足即为器足。细白胎,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

唐黄釉席纹罐 高9.2厘米 口径9.6厘米 足径10.2厘米

唇口,矮颈,丰肩,束腰,矮腹,平底。肩刻席纹,腰有多道弦纹。通体施黄釉,胎灰白,稍粗。

唐三彩碗 高4.5厘米 口径14.5厘米 底径6.3厘米

敞口,曲腹,饼状实足,厚胎,内有三支钉陶胎,胎色粉白,内施黄、绿、白三种色釉,釉面光亮。外半釉。 盛唐时期(大致从7世纪中叶至8世纪中叶),产生了削边、镂空、雕塑和三彩装饰技法。削边使用不多,镂空、三彩只在本期发现。模印使用仍然较多。本期邢窑装饰技法仍以胎形装饰为主,但三彩以及刻划、削边、镂空等装饰的应用,使得邢窑装饰逐渐走向一个崭新时期。

中唐时期(大致从8世纪中叶至9世纪中叶),本时期装饰向更多器物扩展使用,装饰特点较为鲜明。执壶等器物的大量生产,使得胎形装饰中捏塑、贴塑使用较多,模印的使用仍然不多。刻划使用较多,弦纹使用仍然较为广泛。另外出现了一些特有装饰如黄釉执壶上的压印扁纹。

晚唐至五代白釉穿带壶 高24厘米 口径6.2厘米 足径9.2厘米

侈口,平板沿,长颈,圆肩鼓腹,圈足,肩下和腹下有垂直相贯的穿带横耳。穿带孔内和两侧有三道凹陷,肩有三道轮弦纹,穿带耳压印有菱形纹饰。胎色洁白,质细而坚硬。釉色白中泛青,质感润泽,足无釉。

晚唐至五代(大致从9世纪中叶到10世纪中叶),邢窑的装饰技法使用较多,有模印、压印、按压、雕塑、捏塑、贴塑、戳印、点彩、削边、刻划等。装饰器物较为齐全,涉及碗、盘、罐、执壶、钵、穿带壶、双鱼瓶、小瓷塑等。本时期特有的装饰技法点彩由原来的釉上彩发展为釉下彩,双鱼瓶集刻划、贴花、戳印等装饰技术于一体。削边大多削得较浅,有的只稍稍压低一点,或用工具在器物口沿上向里按压成为花口,又省力又不失美观。

北宋白釉印花长方枕 高10.4厘米 面长17.5厘米 面宽10厘米1996年河北省临城县岗头一砖厂出土 河北省博物馆藏

枕呈长方形,上呈曲板状,枕面四周阴刻双道弦纹,正反面印鹤、鱼戏莲纹。横面分别印立鹤莲花纹,四立面均衬水波底纹和联珠纹,下为一板形平底。胎灰白,较坚硬,秞色白中泛黄,较光润。 北宋时期的装饰方法主要有印坯、贴花、刻花、戳印、黄绿釉彩、褐彩及捏雕等。

元三彩双耳龙纹炉 通高9.3厘米 口径9.2厘米

双耳,侈口,板沿,直颈,扁腹,腹贴印龙纹,平底微凹,底墨书“至元三年”,可能是购置或使用时所写。底下粘有三角形三足。施低温铅釉,呈红、绿两色,陶胎此器与临城县射兽东窑址出土三彩完全一致。

金元时期的装饰方法主要有刻划花、印花铁锈花、剔花、三彩釉、梅花点等。

陶瓷行业有“窑”字的名词


烈火熊熊的千年柴窑,随着时代的发展,陶瓷烧成技术的变革,景德镇的大批柴窑在消失。旧时,在陶瓷行业,有“窑”字的词很多,这名词自然有其含义,时过境迁,逝去的年代较之久远,现旧话重提,为了让年轻一代知道历史上柴窑的一鳞半爪。

窑业:景德镇陶瓷是火的艺术中明亮的火光,窑火在制瓷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古代景德镇人把瓷业往往称窑业。

窑帮:旧时,景德镇帮派林立,按地域之分有都帮、徽帮、杂帮三大帮。而窑帮指的是什么,至今,也没有任何文字资料给予确切定论。对此,可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老辈人大多认为,窑帮指的是全镇所有的烧窑户。而垄断烧窑户的组织称为“三窑九会”。

窑户:旧时代瓷业生产分为“做窑户”和“烧窑户”两大类。一般是“做者不烧,烧者不做”。前者系中小资产,绝大部分是以家庭手工业作坊为生产单位,做成的瓷坯搭“烧窑户”的窑焙烧。所以,“做窑户”又称“做坯户”,而“烧窑户”均有雄厚的资本以及生产工具(柴窑或槎窑)。实际上,很多“烧窑户”并非只烧不做,多是烧、做两行。确切说,窑户指的是拥有窑厂的业主。

窑神:旧时御窑厂东侧有“佑陶灵祠”。神龛中供奉广利窑神,亦名风火仙师。明万历二十七年,陶工童宾,为拯救广大瓷工,以身体为练瓷的窑柴,赴火献身,当时的统治者为缓和全镇瓷工人心,敕封童宾为广利窑神(童宾又名广利)。武举弄也有一座窑神庙,敬奉的是槎窑窑神,但窑神姓名事迹不详。

窑规:柴窑的窑规,指的是行规,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规范、纪律。柴窑的窑规,没有任何文字形成,只是一代一代的窑工沿袭下来。最为荒唐的窑规是,女人,即使女孩,都不准踏上进窑弄的跳板,更不要说窑弄、窑蓬。违规者,被视为亵渎窑神,要罚摆酒、演戏谢罪。

窑菜:旧时窑厂工人每日吃的菜称为窑菜。其菜金少得可怜,每月每人按时价60块豆干计算。只在满窑和开窑之日各吃一次肉,即满窑日2市斤,17 人共餐。开窑日2市斤,15人共餐。另发8枚铜角用为作料钱。那肉用大蒜、豆豉爆烧,由小伙手(柴窑一工种)掌勺。豆豉爆肉,至今仍是当地一道独特的传统风味菜肴。老柴窑工回忆当年窑里吃的这道菜,那是赞不绝口。可能是当年窑工肚子油水太缺,难见荤腥,再加上柴灶、铁锅,那豆豉爆肉自然较今更胜一筹。就如现在人们时兴吃农家柴灶铁锅饭菜。

与“窑”字相连的名词很多很多,如窑屋、窑厂、窑巴佬、窑工……知者众多就不赘述。

在民间,还有很多俏皮话与窑相连,有的延续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推窑弄”,这是柴窑里从事清理窑弄(炉)渣皮厘屑、破瓷片的工种。而老镇巴佬常常把食量大、口糙不挑食之人笑称“推窑弄”。“望窑烟”,这是一句口头禅。旧时,镇上有这么一句民谣:“一粒豆豉三口咽,端起饭碗望窑烟”,其意反映旧时窑工的生活凄苦。而老百姓当无钱购米买菜时,就常说,我恐怕这个月得望窑烟。还有节俭的百姓,看到家人烧饭菜时多烧了点柴火,就会责备道,这难道是烧柴窑。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有关柴窑的名词、民谣、俏皮话、口头禅,在行进的历史中,越来越让我们陌生。

防止缩釉的方法


釉层卷曲、结块、脱离坯体的现象一般称为缩釉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釉料中的灰尘和釉料本身的收缩。有些釉,特别是那些含氧化锡的釉,如果釉施得过稠,或施在一个脏的表面上,将会缩起,变成较大的结块。补救的办法的用湿海绵擦掉坯面上的灰尘。建立除尘间,避免灰尘落坯。若施釉需要适当增厚,可在釉料中添入少量(3%)的膨润土。釉下彩绘易产生缩釉缺陷,因为釉下彩绘的彩料类似于釉下留存了尘灰。针对这种情况,可在釉下粉料中混入少量的釉浆,或者少量的阿拉伯树胶。

第二个主要原因是釉料中塑性成分含量太多了,以至在干燥期间,釉层收缩过于严重,产生微细裂纹,使釉面开裂。在烧成过程中,易形成釉堆,结成块状,而不能均匀地熔融覆盖坯体。这种缺陷经常出在素烧过的坯件上。因此,这类釉一般适宜在未素拍打的生坯上。为了适应在素烧坯件上使用,可在釉料中适当地加入一些如煅烧过的粘土和瓷土以及方解石等非塑性原料量。加入的非塑性原料量等于减去了一定的塑性原料量。此外,用手指轻轻地摩擦干燥的釉面,使釉面变得光滑,也有助于消除一些釉面裂纹。在釉面干燥尚未达到要求时,加热过快也易产生堆釉的缺陷。 

9大原则3大方法 鉴定真伪古陶瓷


一、鉴定古代陶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我国的陶器制作,历史悠久,窑口众多,产量极大,除了历代流传下来的传世品外,地下出土物中要数陶器最为丰富。但是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对古陶器也和对其它文物一样,制作了一些复制品或伪品,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一下子也难以搞清。为了保护祖国的文物,就需要研究陶器的演变规律,对它的制作年代和真伪,进行准确的科学鉴定。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辨别古代陶器的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就叫作古陶器鉴定。

鉴定古陶器,并非十分神秘而高不可攀,但必须认真实践,从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有意识地对各种真品和伪作进行分析比较,搞清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窑口的风格,各种复制品与作伪的种种表现,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观察、分析、比较,掌握其演变规律,就可逐步地获得鉴定的入门知识。鉴定陶器关键在于要多观看、多接触、多实践,从把握历代陶器的典型风貌和基本特征着手,作规律性的认识,再加上运用现代科学测试手段,这样就能获得陶器鉴定的真知灼见。

当然,真正精通陶器鉴定也非一蹴而就,轻而易举之事。我国自古至今,流传下来和出土的陶器不计其数,时代不同,陶器的风格面貌也就不同;即使是同一时代的器物,不同地区,制作的风格面貌也有所不同。何况古陶器自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以来,就不断有人仿造,使尽各种方法来蒙骗人呢!因此,从数量众多的古陶器中,鉴定出某件产品的年代、窑口、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就不那么容易了。除了需要专门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学、艺术、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这一点来说,古陶器鉴定又是一项比较复杂,有难度的学问。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陶器鉴定还只限于通过人体的感官(即眼、耳、手等)进行辨伪、断代及考。70年代后,一些新的科学技术手段在陶器鉴定中得到运用,从而使陶器鉴定进入新的境界。如用碳14和热释光间接和直接测量陶器的年代,用光谱、质谱等分析、比较陶器的化学成分,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检测陶器化学元素的含量,用电子显微镜检定陶器的质地、结构等等。但以上的设备投资大,成本高,所索鉴定费也高,因此在鉴别陶器时人们常常凭感官,即是说,用现代科学技术还不能代替人体的感官的作用。到目前为止,依靠人体感官来鉴定古陶器,仍占主导地位。

鉴定古代陶器,主要是从古代陶器的产地、器型、图案花纹、制作工艺等入手。其基本原则和方法是:

1.产地

每一种古代陶器,都有一定的出土地点和分布范围。例如,仰韶文化,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而得名,遗址中出土不少非常精美的彩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艺术明珠。其后考古学家又在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北、甘肃、青海等地发现类似仰韶文化遗址多处,其中心地区有北首岭、半坡、庙底沟、西王村四个类型。因此一提起彩陶,或得着一件彩陶器就会立刻想到它的产地和范围。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河姆渡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属于黑陶,尤其是山东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黑陶,器壁极薄且光滑,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凡遇漆黑光亮的蛋壳陶,肯定是山东龙山文化之物。几何印纹硬陶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就很兴盛,春秋和战国时期仍在继续发展,盛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凡遇胎质比一般陶器坚硬,烧成温度比较高,叩之能发出金属声,器表拍印有几何纹饰的一些贮盛器的,可以说绝大多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产品。可见,掌握每件陶器的出土地点、分布范围和流传的经过等等,对鉴定陶器的时代、真伪和价值都会起很大的作用。

2.器型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生活习惯及技术条件,制约着不同时代陶器的造型。因此,弄清陶器器型产生、发展、演变和消失的历史,则为古陶器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例如,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鬲十分流行,到了汉代鬲则无影无踪。陶鼎和陶钟等仿铜陶器,流行于战国和两汉,到魏晋以后就彻底绝迹了。又如仰韶文化多见平底器,缺乏袋足器、三足器和圈足器,龙山文化恰恰与仰韶文化相反,器型多为三足器、圈足器、袋足器,平底或圆底的盆、钵极为少见。除了掌握每个时代器型产生、发展、演变、消亡的历史和地区特有的器型外,还要对每件陶器的口沿、腹部、肩部、颈部、底部和柄、耳、系、流、足、钮、鋬、鼻等细部特征进行仔细对比研究。掌握了器型,再结合胎质、花纹、款识、制作工艺方面的特征进行鉴定,在断代和辨伪时就不致失之千里。因此,形成准确的器型概念,善于体察各时代器型的不同风貌非常重要。

3.图案花纹

陶器上的纹饰,无论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与瓷器、玉器、古砚上的纹饰一样,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情趣,都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特点,都可以成为我们鉴定陶器时的参考因素。如商代早、中、晚期的陶器在图案花纹上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商代早期陶器多见细绳纹,少见饕餮纹;中期则饕餮纹十分盛行;晚期饕餮纹非常罕见,绳纹又重新兴起,但比商周早期的粗。西周早期的绳纹与商代晚期不同,成组的竖形粗绳纹增多;中期除了绳纹外,又出现了瓦纹(即凹沟纹);晚期素面增多,绳纹较粗,且模糊不清。春秋时期的陶器以素面磨光者为多,并盛行暗纹,绳纹不常见了。部分彩陶下腹部有“十”、“一”、“○”、“丨”、“卐”等花纹符号的,肯定是甘肃临洮马家窑的产品,而不是其它仰韶文化的产品。可见对各时期陶器上图案花纹的了解和研究,是有助于陶器鉴定的。

4.制作工艺

陶器的成型和加工工艺,往往在陶器上留下痕迹。这些痕迹,亦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地区特色。如新石器时代的制陶者,初时只会用手捏塑一些简单的实用器物,因此,器型不可能规整,器壁上常常留有指纹。后来逐渐摸索出一种新的手工成型方法,即泥条盘筑法。其法是先将泥料制成泥条,然后圈起来一层一层地叠上去,并将里外抹平,制成所需陶器的雏形。如仰韶文化中的小口尖底瓶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在器底的内部都保留有泥条盘旋的痕迹。今天云南傣族、佤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还有采用这种方法制陶的。轮制法是更进一步的制陶工艺。用轮制法制成的陶器,器型规整,厚薄均匀,器物表面留有圆环状轮纹。在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内壁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种轮纹。从出土陶器上的轮纹来看,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轮制设备,可分为快轮和慢轮两种形式。慢轮修整的陶器往往遗有局部的轮纹,例如仰韶文化的某些陶器上,轮纹大多出现在器口部分,这是慢轮修整口沿留下的重要证据。

到了大汶口文化时期,尤其是龙山文化时期,轮制已普遍使用,从器物内外同心轮纹上看,无疑是在快速转动的快轮上制成的。又如同样是黑陶,制陶的工艺也不一样。河姆渡的原始先民们为了减少泥坯收缩、破裂,而创造性地在泥土中加入炭末。由于加入了黑色的炭末,烧成的陶器便呈现黑色,因此,有人以此为依据而把它叫夹炭黑陶。山东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黑陶,与河姆渡文化的黑陶制法不同,是用掺炭还原焰烧造法制成的。即入窑后以1000℃左右的高温焙烧,在烧窑的后期加进适量的水,使窑内产生大量浓烟,烟中的炭粒粘附在器物的表面上,渗入坯体的孔隙,烧成的陶器便呈黑色。以上两例,说明制作工艺的研究,对决疑辨伪也是非常重要的。

5.胎质

陶器和瓷器一样,都非常重视胎质的研究。分析胎色、胎质的掺和料也是鉴定陶器的方法之一。道理很简单,一些器物尽管在外形、纹饰上比较相似,但一对比陶胳,就能找出差异。如商代白陶的胎质和器表里均呈白色,洁白细腻,质地坚硬。灰陶从胎色上看,中期的陶器有黑皮泥质陶,早期和晚期不见黑皮陶。西周胎质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亦有少量的夹砂红陶、泥质红陶和泥质黑陶。春秋前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但陶质与西周相比较为细腻;后期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但陶质比较粗疏。不看其它的条件,仅从胎质上即可分出商代、西周和春秋前后期的陶器的时代性。

6.文字款识

款识是指刻、划、印或写在陶器身上的文字,表明它的时代、窑口、制作者和使用者等等。因此,文字的款识,也是鉴定陶器的依据之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时代,书款方法、书体和笔法,以至书款的部位都有所不同,具备文字学知识的人或文字学基础好的人,利用文字款识来鉴别陶器比较容易,反之,困难比较大。

7.陶器的组合

如发现一座墓葬,除可依据陶器风格、墓葬形制等方面进行断代外,也可对随葬陶器的组合形式进行断代。如洛阳地区战国早中期墓葬最常见的陶器组合是鼎、豆、壶,晚期豆被淘汰,以盆代之而成鼎、盆、壶。但由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争称雄,加上各国历史传统不同,各地墓葬出土陶器组合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利用陶器的组合来断代并不如前面的条件直接,但作为参考条件来看,有时也会起到一些辅助作用。

8、辨色

陶器要仔细观察表面的颜色,各个时代因颜料用法不同,陶器的颜色也不一样。据有实践经验的人讲,秦以前陶器以灰色为多,汉代以青色为多,隋以后陶器以白色、绿色为多,元代以灰黑为多,现代陶器以蓝色为多。

9.辨锈

真正的古陶器,土锈与原物粘得很牢,用刀子刮也不容易脱落。伪制的古陶器土锈粘合得不紧,用指甲也能刮得下来。因此,辨别陶器表面的土锈、水锈、土蚀等程度,也是鉴定陶器真伪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古陶器作伪的方法

鉴定古陶器,对古陶器的伪作,也要略知一二,不知假,也难以知真。古陶器一般人也叫瓦器,过去的古董商和掘墓者都视为下等之器,不是被打破就是弃废。有识之士,也仅仅选择一些完整之器或奇异之器来保存。由于无利可图,故在1840年以前几乎无人伪制。鸦片战争后,来中国的洋人日益增多,出于艺术上欣赏的需要,于是古陶器的价值日渐增高,贩卖陶器的古董商就逐渐多起来。当时的考古事业不甚发展,出土物极少,供小于求,古陶器的货源显得有些紧张,于是伪造古陶的匠人也就应运而生。其作伪的手法有如下几种:

1.以真品作范模再做土锈

作伪者首先选择新出土的“生坑”中的稀见品或珍贵品,或“熟坑”中的稀见品,用与原器同胎的泥土作成范模,晒干后入窑焙烧。烧成之后以竹签略作修正埋入土中,使其生锈。

2.把残器修补后再作旧处理

将一件支离破碎的陶器,修补成一件完整的器物后再入窑作旧处理。

3.依样仿制

按照史书记载的尺寸,或依图片进行仿制。

以上三种作伪方法都需要生成土锈,如果把伪造好的东西直接埋入土中,让它自然生锈当然好,但熊掌难熟,没有耐性的人等不及,于是又想出两种加速土锈生长的办法:一是把硫酸钾与泥土合成后涂在陶器的表面上再埋入土中,则生锈的速度快。此种伪作,一旦用开水冲之,腥臊臭气马上扑鼻而来。二是把伪作的陶器刷一层极稀的龙须菜煮成的汁,把古墓中挖出来的土撒在上面,往返循环几次,即与墓中挖出来的陶器基本相似,即使是行家里手,也不易辨认.

宋代真假青白瓷鉴别方法


青白瓷,俗称影青,又名隐青、映青,因其地釉的外观白中微微闪青而得名,是我国宋代窑场分布较广、产量很大、工艺精湛的一个瓷器品种,其珍贵程度虽不能与同时代的汝、官、哥、钧、定5大名窑比肩,但其名气在当时也是远播遐迩。在众多的产地中,景德镇的湖田、湘湖、胜梅亭、南市街、黄泥头、柳家湾等窑口所产青白瓷翘楚为最,被世人称之为“假玉器”,是古瓷收藏者队伍中备受青睐的“常客”。景德镇这个古老的制瓷重镇,千年窑火不断相沿承袭,能够生产青白瓷的能工巧匠代有传人,在当今难以计数的个体制瓷作坊中,有不少都可以仿制出几可乱真的宋、元时期的青白瓷。许多收藏同好不可能有机会经常接触到各类的仿制品,更无缘能经常到这些作坊去仔细观察,有的人在收藏过程中,按图索骥,“打眼”屡有发生。笔者得地理之便,有空常去作坊集中的地方浏览探访,窥到几许“猫腻”,现不避絮叨之嫌,作些介绍,供藏友们参考。

一、看表釉。宋代青白瓷的工艺以湖田窑“领衔”,因此,现代作坊大多以此为“标型”,千方百计在釉色白中泛青、“莹缜如玉”上下功夫,但往往过犹不及。宋代青白瓷是高钙釉瓷器,釉中氧化钙含量高达14%左右,在1300℃左右的高温下烧成时,釉的流动性大,因此,在器物的刻划印花、转角、折弯等处聚釉较厚,釉色呈湖青色,有少许聚沫似的釉珠,釉薄的地方则显白,釉面光泽亮润。而仿品大多为石灰碱釉,釉中氧化钙含量低,在高温下流动性弱,少有明显的聚釉特征,器物通体釉色比较一律,且釉面失透。有的采取人为聚釉,即在刻划印花、转角、折弯等处多喷釉,使釉层增厚,釉色加深,但这种人为聚釉,釉中难以形成聚沫似的小釉珠,且聚釉看起来不自然,形似色块。有的仿品玻璃质感特强,光亮刺眼,与古器“宝光”相去甚远。还有少数作坊采用酸蚀手段去光,结果轻者手感滞涩,重者釉面酸孔累累,只要稍加留意,不难察觉。

二、看胎质。众多书籍和专著介绍宋代青白瓷的胎质,都说是洁白坚致细腻,瓷化程度高,这只是相对那个时代的生产力和工艺水平而言,它与现今瓷器胎质的洁白坚致细腻和瓷化程度相比较,不能类同。宋代湖田窑青白瓷的胎质,其实以淡淡的糙米黄和浅灰白为多,由于当时还没有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元代才发明),胎质比不上现代瓷器坚密,这从残器的剖面可以观察领悟,严重的还可以看到细密的孔隙。另外,宋时瓷土采用碓、碾粉碎,人工淘炼,坯土不可能十分精细。很多器物的露胎处(尤其是器底)会有颗粒状土渣。现代仿制的青白瓷,胎质雪白光滑,十分坚挺,这一点是很容易辨别的。为了掩人耳目,有的作坊采取在瓷土中掺入微量的色土和细沙粒,以改变胎质颜色和结构;有的则在成品瓷的露胎处,抹上黄土或黑泥,以充出土之器。这些只要稍具常识,即可“捉襟见肘”。

三、看底足。从传世器物和出土标本看,宋代青白瓷基本上采用芒口覆烧、涩圈叠烧和垫饼置烧3种方法,当代仿品均采用之。前两种因为芒口和涩圈都有露胎,只要掌握好前述看胎质的知识,是不难识别的。而垫饼置烧,有不少人却真伪不辨。需要注意的是,真品的垫饼痕呈淡淡的土黄色或褐黄色,且深浅不一(图1),而仿品实际上并非用垫饼置烧,而是在匣钵中(有的甚至不用匣钵,直接在气窑中裸烧)烧出成瓷后,再人工采用釉料、颜料以及杂料做出饼痕,这种“饼痕”颜色为黄黑色或酱色,特别的深,甚至高出器底,与真品饼痕自然渗出吸附明显不相同。有的更简单,用淡淡的黄色浆水或黄泥涂满器底,以“丑”遮“俊”。还要注意的是,有些有圈足的器物,足根无釉,器底满釉却有饼痕;有的既有饼痕,又有支钉痕,根本不符窑艺,这是仿制者一知半解,“狗尾续貂”,自露马脚。

四、看器型。由于青白瓷的生产窑口众多,历时长久,因此其器型十分丰富,日用品、陈设品、礼器、明器中的品种难以计数,需要认真掌握各个时期不同品种的基本造型以及衍变规律与特征。现代作坊中生产的青白瓷,大多数是按照正式出版物的图谱或存世品进行仿制,但那毕竟是仿品,具备一定常识还是容易鉴别的。让人较为头痛的是少数似是而非的器型,稍不注意,就会弄错。一藏友购得一只青白瓷塔式盖罐(图2),晶莹透亮的色泽,酥光宝晕的胎质,冰裂如砌石般的开片(深埋土层形成的典型特征),白中微黄的胎质,罐内壁粗拙的胎泥连接条疤,平底垫烧的褐黄色饼痕,外壁刻花低凹处积釉呈淡淡的湖青色,都不是现代仿品所能企及的,这些均为“开门”的宋代青白瓷特征。然而,此罐却是一件既真又“假”的器物,这是因为:在宋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浙江的龙泉窑和陕西的耀州窑等,都曾经生产过塔式盖罐,从出土和存世的器物看,塔式盖罐的罐身一般都为长体形,配上高高的塔盖,比例十分协调;圆体的罐子,其盖一般为扁圆形,有齐边的,有花边的(如荷叶形);有的有钮,有的无钮。而藏友的这只罐,罐身高9 cm,腹径10cm,基本上呈圆形;而塔盖高7.5cm,差不多与罐身的高度相接近,上下比例不适当,看起来很别扭。再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罐身和罐盖的青釉虽然都有开片,但开片的纹路并不相同,而一器物深埋于同一土层中,却形成两种不同纹片是不可能的。那么,这将作何解释呢?我认为,这应该是同一地点出土的两件器物张冠李戴了:圆罐身存盖破,塔盖罐身碎盖存,它们重见天日后,被人为地搭配在一起了,因此,此罐应算作一件既真又“假”的器物。

当然,除了上述4个方面,还有宋代与元代、湖田窑与其他窑口、装饰技法以及窑艺等方面,需要比较区别的地方还很多,古瓷收藏爱好者要努力通过实践加以掌握。比如宋代青白瓷的胎壁,普遍比元代的要薄,佳器几近脱胎。随文附图3的这只宋代青白瓷刻折枝莲纹碗,器高6.5cm,口径17cm,足径5.6cm,口沿厚只有1毫米强,圈足厚只有2毫米。纹饰刀法恣肆,线条流畅,疏朗空灵,迎光照之,两朵折枝莲花透亮美奂。器口包银铃,由于年代久远,包银已氧蚀发黑剥落,多处有灰白或绿色锈斑。在如此薄的胎体上刀刻纹饰,刻轻纹饰不显,刻重则坯破胎废,可用宋人许之衡《饮流斋说瓷》所言:“宋瓷之佚丽者,莫如粉定,粉定雕花者,穷研极丽,几于鬼斧神工。”而仿制的薄胎青白瓷,虽然胎体也薄,有的甚至可以薄到半毫米,但采用的是现代制模灌浆法,与宋时手工拉坯成型的器物截然两样,显得规整、匠气、呆板,缺乏灵性与韵致。同时,仿制薄胎青白瓷,其装饰只能是印花或划花,绝无刻花,因为能在如此薄的胎体上刻花者,实在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代瓷工也只能望其项背,叹为观止。

南宋官窑装饰方法与纹样特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件陶瓷器,不论是生活用品,还是其他用品,人们都会想到给予装饰使其艺术化。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里,先民们制造陶器时,也末忘记给它们装饰一下。陶瓷器装饰的手段很多,有堆塑、捏塑、刻花、印花、划花、锥刺等等。陶瓷上的这些装饰,无论从题材内容上说,还是从表现手法上说,都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和生活情趣,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或那一地区的风格特点。南宋官窑从设立到停烧,自始至终属于南宋皇家御窑,其制品的形制、釉面品质、釉面呈色及釉面装饰都决定于宫中意愿,器形图由宫廷画师按皇上喜爱的图谱设计,并按产品的不同用途制作。南宋各代帝王多文才少武略,对南宋官窑瓷的要求几乎到了不惜工本、精益求精的地步。经多次上釉多次烧成的薄胎厚釉多层结构的青瓷,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瓷器中的奇苗。 南宋官窑青瓷是一种以釉面的色泽、质盛和纹理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色釉瓷。釉面纹饰以釉自然产生的裂纹为基础。少量器物的胎体表面有浅浮雕、搂雕和堆贴装饰。南宋官窑瓷的釉色变化风情万种,从青蓝、青绿、青灰到青黄、米黄、蜡黄等各种各样的颜色,丰富多彩,至于何种釉色最美,则要由使用者的兴趣爱好而定。古人有“粉青为上,月白次之”之分,但从历代宫申传世的器物看,釉色并非只有粉青和月白两种,淡青、青灰、米黄色的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可见,南宋官窑的釉色并不是确定的,而是十分丰富的。南宋人追求的是自然美,这是美学申的最高境界。南宋官窑瓷釉面质感是中国历代名窑名瓷申最具玉质盛的。这种玉质盛主要产生于厚釉多层结构。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釉中多层釉申间层聚集大量的微晶和部分气泡。从而使光线入射到釉表面时产生多重的漫反射、散射等光学现象,表现出与硬玉内多结晶结构相似的光学性能,因而达到了瓷釉玉质感的奇妙效果。玉器一直为历代统治者所青睬,南宋小朝廷立国初需大量的玉质用器,但江南又缺少玉料资源,不得不使用瓷器代之,而南宋官窑不论从色、质都达到了替代玉器的效果,这就是南宋宫廷大量使用官窑青瓷的原因。关于南宋官窑瓷釉表面开片纹饰的特征,这原本亦是青瓷制瓷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自然现象。当坯体进人龙窑内加热、高温烧成,停火后封窑。自然冷却至室温,釉面裂纹是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产生裂纹的本质原因是胎、釉经高温烧成后其胎、釉发生了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冷却时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同,胎、釉间产生应力,使釉层产生裂纹。这种裂纹是古陶瓷生产中经常产生的一种现象,或者说,在当时制瓷水平下是一种尚无法控制的工艺缺陷。从西晋的越窑青瓷、唐代长沙窑到宋代的汝窑、钧窑、龙泉窑等都有这种现象。这种缺陷后来被用来作为南宋官窑青瓷的釉面装饰,不能不说是南宋人的一大发现。由于这种釉面裂纹的形成肌埋比较复杂,影响其纹片形态的因素除了胎、釉本身配方外,还与施釉工艺、釉层厚度、烧成温度、高温下冷却速度等有关。因此,要生产出一模一样的两件釉面纹饰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一件好的官窑瓷变得十分珍贵。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南宋人的文献记述中,并没有把这种釉面产生的纹片奉为至宝加以喧染,而仅仅是当作一种自然美的组成部分。常见的纹片多为自然形成,有的纹细似丝。有的里外两层开片,呈冰裂状,亦称冰裂纹。有的开有大片,有的开有小片,亦有的不开片。一般是厚胎薄釉的釉面呈细裂纹,薄胎厚釉的釉面呈大纹片。米黄色瓷多为单层釉,开片细密。厚釉多层釉结构多为粉青或淡青色,开片稀疏。关于南宋官窑瓷另一个特征“紫口铁足”,亦有人认为是一种人为的刻意装饰。明·谷应泰的《博物要览》记载:“官窑在凤凰山下,其土紫,姑足色若铁,时云紫口铁足。紫口,乃器口上仰个,釉水流下,比周身较浅,故口露紫痕。此何足贵?惟尚铁足,以他处之土,成不及此也。”把“紫口铁足”现象作为南宋官窑瓷的一种人为的装饰,这是一种理解的误区。“紫口铁足”的记述出现在明、清时期的文献申,值得注意的是 “紫口铁足”现象并没有在宋人文献记载申作为特证加以描述。历代仿品为了达到这一 “特征”效果,特地在器物烧成前的口与足上涂上一层含铁量高的涂层,人为地造成 “紫口铁足”的装饰效果。从出土的大量瓷片看,并非所有的南宋官窑瓷都具有这一特征,有许多器物是没有这一特征的。特别是早期一些小件日用器采用支烧方法。底足裹釉,无铁足现象。从南宋官窑瓷独特的制瓷工艺技术的角度分析,南宋官窑多为黑胎,这是产生“紫口铁足”的内因。有的器物的口沿修埋成“人”形,胎体又较薄,上釉时不易挂住釉,高温烧成时釉面出现液相,口沿的釉自然流动的现象,造成口沿釉层减薄,使胎色影露,烧成后便出现 “紫口”。至于 “铁足”,是指黑胎青瓷的胎体中含氧化铁量较高,器物刮釉露胎部分圈足在烧成后呈现铁灰色,即"铁足"现象。由于南宋官窑器中有许多为大件产品,最大的尺寸超过40厘米,加之采用多层釉工艺,釉层丰厚。用支钉支烧,高混烧成时,支钉的高温免荷强度不够。因此,装烧方法也由早潮的支钉支烧改成垫饼垫烧,所以与垫拼接触的器底或圈足底端的釉层必须刮去,烧成后无釉部分的胎体因经二次氧化变成铁灰色,通称“铁足”。后代人用含铁量高的泥浆水刷涂器口和底足的方法人为地制造 “紫口铁足”的装饰效果,这正好作为鉴别真假的依据。

菩提佛珠做旧常见方法


话说很多人抱着崇敬之心把老珠子请回家,本以为会有灵性,有助修为,转天发现,珠子是泡的或炸的,佛头是塑料的,穿的老蜜蜡孔道是琴弦磨得,你说郁闷不。所以还得多看多学多辨,少吃药。请老珠,要慎重!

一、孔道做旧

很多珠友都是通过孔道的形状及磨损程度来辨别珠子是否为老珠。而且都要求上孔道图,那么随着玛瑙玉石日益繁荣做旧的手段也是日新月异。

自然的老珠子孔道与穿绳常年摩擦,会产生非常光滑而且孔口有自然倒角空也不再那么同心圆。这种形态怎样快速形成呢?用琴弦!!!这里单指吉他弦。从木吉他到电吉他共有5种型号30根不同直径的琴弦,而且弦外圈有镍钢缠丝。非常光滑坚韧而且还有非常规则细小的纹路。用吉他弦扩孔 把琴弦穿入孔道开撸,最后古典吉他尼龙弦抛光。孔道就会非常光滑细腻。如果不是专业的资深鉴定人员即使用放大镜也很难鉴别。

二、老凤眼

1、市场上老凤眼菩提子都是酥油处理过的。

2、什么眼正之类的都是最近一两年出来的说法,三年前凤眼很便宜但是也没有眼正不正的说法,所以老凤眼一般眼都比较随意,眼正的一般都是近一两年的。

3、凤眼外壳木质,里面是果肉,内外质地不同,果肉日久必腐烂或虫蛀或皱缩,所以老凤眼必脱芯,绳孔不规则。

4、无论怎样保养,木质也不能摆脱其本质,所以老凤眼稍轻浮水,新凤眼一般沉水。(少量酥油处理特别好的老凤眼可以沉水,属于特例)

5、老凤眼一般难看一些,新凤眼和做旧的凤眼看起来漂亮些。

6、藏区过去习惯用黑色的佛珠,所以来自藏区的老凤眼一般做成黑色的或者深褐色的,其他颜色比较少。汉地过去很少用凤眼就不说了。

凤眼菩提子就是历史上和经书中描述的唯一一种菩提子,以前藏族人所说的菩提子也专指凤眼菩提子,民国以前传世下来的目前见到的仅有三串菩提子佛珠也全是凤眼菩提子的。所以说凤眼菩提子非常殊胜。。据传凤眼菩提子具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这种树种主要产自佛祖诞生地的附近,尼泊尔境内最多,而在其他国家极其少见。

菩提子:金刚菩提子:金刚般若 正觉无相

尼泊尔(古印度)人在长期采摘和使用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传统仪轨,就是把果实摘下来之后泡在酥油里使其脱壳(外壳像刚摘下的核桃所包附的物质差不多,一定要浸泡才能腐烂掉下来),然后再穿成佛珠使用。这样脱壳的凤眼菩提子会变得异常坚硬光滑,珠子之间碰撞声音清脆悦耳,经过这样处理之后,佛珠经久耐用越用越漂亮,长期使用形成一种很深邃的光泽,透出迷人的颜色。用现代技术分析是因为这种树种中含有一种特殊的鞣,这种物质遇到酥油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一方面使菩提子变得坚硬,另一方面使新菩提子中的芳香态液体成分固化在菩提子之中(不处理的以后这些液体成分会因干燥而蒸发),所以用酥油处理过的凤眼即使用了几百年之后仍然坚硬如初声音悦耳,并且持久散发出一种芳香,对持咒念佛非常有益。而不用酥油处理的凤眼菩提子是近三年才出现的新品种,一般是内地人采购了凤眼菩提子原籽之后,为了节省成本用水代替酥油来浸泡脱壳,然后漂白染色后得到的(水泡之后的颜色特别不均匀,为了均匀好看一般先脱色再染成稍黄或稍红的颜色,但染色剂用量较少),不用酥油处理极大地节省了成本,但是产品不耐用,声音和气味都不如酥油处理过的好(尤其是使用多年之后),容易开裂,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是这样的凤眼菩提子特别容易变色入手即变越变越脏,过很短的几个月时间就变成老色了但是这种色泽根本没有魅力行内人称之为速成老色,这肯定不是老货收购者和老货收藏者能接受的,自己看着也不好看。根本不像传统酥油处理过的凤眼那样,变色需要持之以恒但是一旦变色,魅力无穷啊。另外鉴别真正老菩提的其中一个条件就是看菩提是不是用酥油处理过,因为以前用的菩提都是用酥油处理过的。

三、老星月做旧与鉴别

低温油泡:即便有开片,而且带牛毛纹,这就是欺骗性很高的手法,包浆死寂,且薄如蝉翼,无上色的奶油白,颜色均匀得如同一个妈生出来的双胞胎,最严重的是:裂,这就是油大了的最直观结果。

高温油炸:这是比较流行且包教包会的传统做旧工艺,高温油炸,路边摊、手推车随处可见,车痕依稀可见。

刷漆星月:这个手法就太拙劣了,但是最赚钱的是它。

以下对于老星月的特征主要是针对藏区的。

1、星月的开片。真正的老星月开片自然,会连接成像闪电或者星河云图一样的形状,非常漂亮,而且每一颗都不一样。

2、老星月的包浆。包浆就是指时间长久之后包裹在菩提子表面的物质。(我能说是汗水加污垢的累积么)不论何种菩提,都会有。藏区的菩提在日常中会接触到酥油,有一股酥油味儿是正常的。但是真正的包浆并不是指油腻,而是指一层光滑的包裹膜,就算是擦去油腻依旧存在。

3、真正的老菩提没有所谓的精选,在藏区菩提子就是用来计数,以前的藏民并不计较所谓的精选,所以一串菩提上面大小不一,形状和大小也由于磨损的关系都有些许不同。大部分使用时间太久,都不会足数,我到藏区结缘的老菩提基本都不会满108,会用其他的珠子或者菩提补上,还见过扣子,小石子等等。

4、真正的老星月,一串的颜色有深有浅,不会是一模一样的颜色!

一、是实物作假,即在金刚籽上动手脚,包括:

1、做旧,拿油熬,拿油炸,等等,借助做旧工艺,可弄出很多黑且光亮的金刚。做完旧,上香灰,可以弄出所谓庙挂金刚。

2、上色,尼商人在卖出金刚的时候有时候就会上第一道色。国内商人紧步其后,可以通过各类上色手法上色。

3、蒸煮,蒸煮能较快清理,出所谓的“南瓜红”,这种红色和原籽的颜色很大不同,一般显得发死。因而清理的太干净的籽一定要当心,要问清楚。曾经在某一大型出售金刚的实体店中,看到全部的籽都蒸煮过了。不由的心惊。

4、上漆和其他化学试剂。使得金刚本身变得很好看。

5、上油。包括橄榄油核桃油BB油等。上油的好处,一是遮断齿,二是遮掉“水碱”,但往往会阴了底子。上不上油应该由买家决定。除了单子收藏用的那种极品单籽外,一般建议金刚不上油。很多口头承诺没有上油的奸商,实际都做了假。但刚入门的朋友不容易发现。(也有很多奸商打着上油防裂的幌子--上油确实可以适当防裂,但也没那么神)

二、是使用替代物。即用原本不是金刚的东西,冒充金刚出售。

典型的有:

1、二瓣、三瓣的造假。目前国内所见二瓣几乎无真,三瓣很多都是用长寿核桃代替,这个上当的人相当多。

2、用印度籽、印尼籽、国产籽冒充尼泊尔籽。尤其是在多瓣领域,假得简直是惨不忍睹。但很多人,包括去尼泊尔本地买和印度本地买的朋友,都上过这种当。价差甚至达到上百倍。

3、树脂塑料等物品。

陶艺肌理的制作方法与运用


陶艺肌理的制作方法与运用

在陶瓷器物制作过程中使用物理与化学的方法使坯体表面出现某种纹理。紫砂器物中模仿果仁、竹木、棉布、皮革等各种物品的传统。较常见的是采用自然界的物品压印,如:树叶,木材、石块等复制肌理;或采用日常用品压印,如:麻布类纺织品,带纹样的玩具;手工雕刻,使用特制的工具拍打、印章、石膏模具压印,手拉坯工艺中形成的跳刀肌理等;以及陶瓷坯体干燥过程中因自然收缩形成的开裂或龟裂。手工制作的肌理最为常见,也最为丰富。

陶艺肌理的制作方法与运用

在陶瓷器物制作过程中使用物理与化学的方法使坯体表面出现某种纹理。紫砂器物中模仿果仁、竹木、棉布、皮革等各种物品的传统。较常见的是采用自然界的物品压印,如:树叶,木材、石块等复制肌理;或采用日常用品压印,如:麻布类纺织品,带纹样的玩具;手工雕刻,使用特制的工具拍打、印章、石膏模具压印,手拉坯工艺中形成的跳刀肌理等;以及陶瓷坯体干燥过程中因自然收缩形成的开裂或龟裂。手工制作的肌理最为常见,也最为丰富。

陶艺肌理的制作方法与运用

在陶瓷器物制作过程中使用物理与化学的方法使坯体表面出现某种纹理。紫砂器物中模仿果仁、竹木、棉布、皮革等各种物品的传统。较常见的是采用自然界的物品压印,如:树叶,木材、石块等复制肌理;或采用日常用品压印,如:麻布类纺织品,带纹样的玩具;手工雕刻,使用特制的工具拍打、印章、石膏模具压印,手拉坯工艺中形成的跳刀肌理等;以及陶瓷坯体干燥过程中因自然收缩形成的开裂或龟裂。手工制作的肌理最为常见,也最为丰富。

陶艺肌理的制作方法与运用

在陶瓷器物制作过程中使用物理与化学的方法使坯体表面出现某种纹理。紫砂器物中模仿果仁、竹木、棉布、皮革等各种物品的传统。较常见的是采用自然界的物品压印,如:树叶,木材、石块等复制肌理;或采用日常用品压印,如:麻布类纺织品,带纹样的玩具;手工雕刻,使用特制的工具拍打、印章、石膏模具压印,手拉坯工艺中形成的跳刀肌理等;以及陶瓷坯体干燥过程中因自然收缩形成的开裂或龟裂。手工制作的肌理最为常见,也最为丰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