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缸 > 导航 >

山水农耕图雕塑莲子缸赏析

山水农耕图雕塑莲子缸赏析

古代瓷器缸 大理石瓷砖 新中源瓷砖

2020-12-07

古代瓷器缸。

山水农耕图莲子雕塑缸雕瓷工艺兴于乾隆,工艺有圆雕、捏雕、镂雕、浮雕等各种技法,反映当时民间生活的题材,此件作品在瓷胎上进行浮雕及堆雕,使得这种特殊的瓷器装饰更生动活泼,图案富有立体感。

这口缸为传世收藏。在文革时期藏家为不被破四旧,冒着掉脑袋生命危险,保护祖先曾留下来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在反动派来到他抄家前奶奶就将这缸口涂上油漆,伪装起来并四周放棉絮用竹筐包裹起来,当作米缸来用,存放日常生活物资,即现在所见颜色;缸内涂上红色油漆缸口涂上绿色油漆(见图一)。

据相传记载;在清朝末年,该口缸曾经受过战乱洗礼,多少人曾用生命保护了这口缸。至今缸体乃留有几处战争带来的烟火,清晰可见(见图一)。

据龙国祥先生讲述,2012年年初朱氏皇室后裔、台北大学考古研究客座教授,朱铁权教授前往鉴定,发现这件稀世宝物是战乱时期,在达官贵人家中留落于民间的。随即用专业鉴定仪器观看到缸体通身描有撒金粉,更显高贵。临走时特交待将缸口油漆洗掉,让它恢复历史原貌,现已将油漆清洗。〔见图二〕,我认为此件藏品可称得是镇馆之宝。

《山水农耕图莲子雕塑缸》是一件具有历史价值的风俗雕塑瓷。作者通过用三维立体式地雕塑手法将人物和动物活动情景的雕绘,集中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全缸雕刻场面浩大,内容极为丰富。艺术家用高度概括和集中的手法,广泛而细致地雕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形象和民俗风貌。《山水农耕图莲子雕塑缸》这一不朽杰作,无论从构图艺术价值或从历史价值而言,皆堪称国之瑰宝瑰。

山水农耕图莲子雕塑缸规格高:31.7cm,口径:42.5cm,底径:27cm,其中计有人物、牲畜、鸟类、房舍、楼阁、树木、山水等。此缸为古风俗雕刻作品。属传世艺术雕工名作。是中国瓷艺雕塑史上,著名山水农耕民俗的作品之一,俗称瓷艺术雕中的(清明上河图)。不但雕工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

作品以浮雕和镂空雕形式,采用散三维立体式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缸中人物,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动物、树朩非常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设计章法都很巧妙(图三,图四)。

雕刻史上像《山水农耕图莲子雕塑缸》的类似题材作品不多,但能用如此大胆的描有撒金雕刻技法,少见,而且存世量极少。该件算是孤品仅存。而全缸通体描有撒金,更显它的古典,高雅,大气,应是亁隆盛世时期达宫贵人所用。享有宫廷之大器。

经过众多学者、艺术大师,专家对这一专题的研究,大家意见基本一致,都认为现藏这件是清亁隆官窑雕塑《山水农耕图莲子雕塑缸》的原作。其作品出自于清乾隆时期杰出的名人之手。它以广阔的画面刻绘了乾隆盛世农民农耕时节繁荣的社会景象。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全缸的房屋楼阁和树木繁多姑且不说,仅仅以雕刻的人物和动物而言,就有几十个,他们中间有种田的农民,施肥的农民、摆渡的船夫、做生意的商人、小贩、妇女盼家人回归,儿童骑牛,猎户打猎、生意交易等人物形象。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这些充分显示了当时生活的繁荣。可见,当年设计者雕塑师是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高度的生活观察能力的人,才可以创作出这样一件超现实主义的伟大杰作。

实际上,当年设计者不仅仅是详实而又真实地描绘了河流,楼阁、烟雨亭,两岸的风光,而且运用了高超的三维立体艺术雕刻手法,发掘和表现了生活中的戏剧和诗,似乎让人进入了有仙境般的感觉。以及对当时人民生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赞美。所以,它不是单纯的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

艺术家通过这故事雕绘写意,使整个瓷雕作品再次形成了一个热闹而紧张的高潮,三维空间立体的雕艺呈现,避免了平铺直观。同时,也是发掘和表现现实生活的戏剧和诗句,把平凡的生活变成了动人的艺术。它的艺术构思,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雕塑方面的重要特点,来处理构图方式,这种手法更具有灵动性。,树木上下,房屋里外,人物动作,飞禽鸟曽面面俱到。艺术家的观察和表现物象的能力和技巧,实在是惊人的,它跳出焦点透视的局限,根据主题的要求和艺术的规律,虚实、节奏巧妙组织场景,上下左右的距离,层次分明更好地表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此外,它也将其广阔的生活画面活壮丽的山河景象,有头有尾地表现出来,充分地体现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魅力。

此件瓷缸出现的人,动物,山石,鸟,楼阁等图案,采用了雕、剔、镂、堆名种手法,深入浅出,表里结合,刀法老道,技艺娴熟,使人物,及动物形态逼真,肢体准确,山水雕刻得活灵活现,每个人物和动物,山石,树木展示出不同的形态,纵观此缸,非常有艺术性,工艺性完美结合,体现了我国清代雕瓷的极高水平。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塑”说新语——徐靖雕塑作品赏析


“塑”说新语——徐靖雕塑作品赏析

不久之前有机会看了徐靖的雕塑作品。这些作品,大部分都以古朴浑厚、概括洗练的风格,诙谐幽默、情趣盎然的艺术语言向人们诉说其中深邃的哲理。每一件雕塑作品,个个都是栩栩如生,其构思也非常的新颖、巧妙,独具匠心,别有一番风情。

站在他的新作品《上学去》前细看,纯净的笑容,青春洋溢着一路上的时光,俏皮的斜跨书包,她那么快乐,使我不禁要想,若不是她听到一个有趣的故事要讲给小伙伴们听?或者是一个新学会的游戏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分享;也许她本来就是这会快乐的,因为在她纯净的心灵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通过上述这些真实的感受,看得出他是一丝不苟地在探索,认真而又严谨, 他的每件作品里均有一种内在的追求,即真诚,寄情于作品中而给人更多的启迪!对于形、色、量感与空间,不单单只有主题的表现,更具有形式美,以形传神,使人们在艺术观赏中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又获得思想美的教益。

徐靖的人物雕塑比其他的东西复杂得多,随着时代的消费化特征越发明显,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视觉经验和生存方式,也激发了艺术的创造。在当代艺术观念的影响下,徐靖的雕塑艺术从结构到解构,再到重建,从形式的追求到观念凸显,也在不断地转型、重新诠释、不断实验和体验。徐靖就是这样,具有一种执着认真而又锲而不舍的探求精神,一个充满勇气和实干探险的年青艺术家。

人物名片:

徐靖 1974年出生于景德镇,大专毕业。从事陶瓷雕塑设计工作,江西省工艺美术学校兼职雕塑教师,98年创立徐靖雕塑工作室。其作品多取材于古代历史人物,神话故事和民间生活题材,风格古朴自然,清新典雅,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更能够展现自己的艺术个性“童年”婴戏瓷雕1992年获得第三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节二等奖作品“三个小沙弥”瓷雕1992年获得第三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节三等奖作品“布袋罗汉”雕塑1993年获得江西省工艺美街技师成果展三等奖。作品“小三星”1999年获得第十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节旅游产品大奖赛二等奖。作品“童年”婴戏瓷雕人选《景德镇中青年陶瓷艺术家作品博览》

作品创作体会:

田田: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每当读起这篇熟悉的诗篇,眼前就会浮现出千年前的六月江南,荷风莲叶,嬉嬉莲娃和水中自由自在的鱼儿。时光荏苒,转瞬已过千年,那千年前的荷风少年是否依然天真快乐。我想他如果生活在如今的现代气息里,一定会陶醉在“青花瓷”的优美旋律中,像游戏在荷叶中的鱼儿一样无忧无虑,纯净可爱。

简单的造型,轻松的题材,随意的装饰。我希望这件作品能给观者带来一种简单的美感,平淡的真实和悠悠的复古情怀。

春山:

春的姿态温柔而美丽,山的性格沉静而博大,眼前的少女,青春洋溢,娇憨可人,她微笑着伸着懒腰,浑身像有着使不完的劲,让我们想起从沉睡中醒来的春山,生机勃勃,风光无限。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时光,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然而他也有着太多的坎坷和苦难,在新世纪的曙光里他展现出一种崭新的姿态,充满了生机和自信,像一棵历经风雨行将倒下的老树的躯干下绽放的一簇簇新绿,有着美好的未来和幸福的憧憬。

上学去:

静静的昌江河水,悠悠的江南古镇,岸边的笑声轻扬,古朴的青瓦白墙,林间的青石路上,蹦蹦跳跳着上学去的小姑娘,纯净的笑容,青春洋溢着一路上的时光,她那么快乐,使我不禁要想,是不是她听到一个有趣的故事要讲给小伙伴们听;或者是一个新学会的游戏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分享;也许她本来就是这会快乐的,因为在她纯净的心灵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禅宗:

中国的禅宗始祖即是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他所传来的佛教禅宗教义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的宗门,后人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始祖。这件作品用抽象的手法塑造达摩的躯干,突出一代宗师伟岸博大的形象,怒目圆睁的表情,似乎看透人们内心的善与恶;那只坚定的手指好象指向道法的彼岸;其时我觉得懂得道理本来就不是目的,它只不过是我们消除内心魔障的指路牌。它就像达摩的手指,指向的是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善美,这才是我们短暂人生应该努力追求的理想生活和超然境界。

达摩·悟:

禅心是悟出来的,你如果没有怀着一颗真诚善良的心是永远体会不来它所包含的玄机;不管你是达官显贵或是名人巨贾,也不管你的外表多么虔诚,行动多么勤奋,它不是附庸风雅的标签,也不是消除罪孽的良药;它应该是人世间一种超然的生活品位,是一种真、善、美的大境界。泥条盘出的造型,让人们可以感觉到陶瓷最质朴的真实,五、六种不同颜色釉的相互覆盖,然后通过1350度的高温,融合成不可再生的流光溢彩和五色斑澜;微闭的双眼,似乎达摩祖师已经入定,神思已出入于天上人间,融合在万事万物中了。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


青花,白地蓝花瓷器的专称。青花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其制作方法是先把青料在素胎上绘成各种图案纹饰,然后上釉在高温下(1200摄氏度以上)一次烧成,它色泽清新,纹饰优美,历久不衰。

青花瓷的特点是明快、清新、雅致、大方,装饰性强,素为国内外人士所珍爱;并且在世界的制造瓷器的工艺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清康雍乾时期,正是中国陶瓷工艺发展最繁荣的时期,由于当时统治者的喜爱,景德镇的官窑瓷厂规模相当大,烧造出许多绝世珍品瓷器。这件康熙时期烧造的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乃是康熙青花“汾水”的代表作品之一;瓷身通景青花绘山水人物图。肩部一侧有青花四行楷书:“信士生员和德威喜助,清溪古洞神前花瓶一枝,祈保合家清泰,康熙乙未仲夏吉立”。

此次由中国文物学会全程监督制作的高仿品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经众多专家研究多年,终于再现了历史的原貌。此尊贵在署干支纪年款,“乙未”为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其釉面及青花色泽为康熙晚期青花瓷的典型。

明 唐寅《山路松声图》赏析


山路松声图 唐寅(明)绢本,设色,纵194.5厘米,横102.8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画作以淡墨清润,浓墨缜密,浓淡相融,恰到好处。层岩、飞瀑、流泉、苍松掩映画面,山下平湖清澈见底。一条崎岖山路,蜿蜒通涧,曲径通幽处。一隐者倚栏远眺,侍者囊琴随后。自题云:“女几山前野路横,松声偏解合泉声。试从静裏闲倾耳,便觉冲然道气生。

唐寅(1470---1523),初字伯虎,更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明代画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是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代四大家(吴门四家)。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从小聪明好学,诗文书画,无一不精。29岁时,他考中应天府(今南京)乡试第一名解元,自诩为“江南第一才子”。但在第二年的会试中,因好友科举舞弊案的牵连,被捕入狱,从此功名断绝。出狱后,唐伯虎性情大变,从此绝意仕途,潜心书画,终成一代大家。唐伯虎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等。他的山水画师法周臣、李唐、刘松年,风格秀逸清俊,笔墨细秀,布局疏朗。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多以仕女和历史故事为题材,色彩或艳丽或清雅,线条清细,体态优美。花鸟画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长于水墨写意。传世画作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等。

釉里三色山水图长颈瓶


康熙晚期,釉下彩突破了传统青花与釉里红两色的格局,发明了釉下白彩和淡青彩,并成功地饰于同一器物上。这种新出现的装饰技法,俗称为“釉里三色”。

康熙“釉里三色”,是以素白坯为地,用竹刀先“刻划”出主题纹饰轮廓后,再根据需要在纹饰上填绘铜红色料与钴料着色的釉里红和青花;豆青为铁的呈色,通常用来填绘山石。康熙“釉里三色”,由于采用了胎体“刻划”与釉彩“着色”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器物表面纹饰均凸凹起伏。加上釉下三种色彩相互映衬,富于立体感,使得釉下彩绘制瓷工艺更前进了一步,更加绚丽丰富,更具观赏性。康熙“釉里三色”,是豆青与青花和釉里红的产物,其制作工艺复杂,烧造难度大。成品多为豪门赏器,足底多有铭文款识。尤其是釉下这三种色调都能够发色鲜艳色正的器物很难兼得。康熙“釉里三色”,为明清时期瓷器品种中稀少瓷种,历来被喜好古瓷赏藏的人士所钟爱和追宠,是较为难觅的佳品。偶遇伤残器件也都唯其物稀而价昂。

1995年夏,我去宁、沪、杭寻宝时,在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买到了一件康熙“釉里三色”山水景物图长颈瓶。

此瓶是一件近30厘米高的长颈瓶,因瓶口颈部残缺,故现通高21厘米,口径3.5厘米,足径7厘米。该瓶直长颈(颈口残缺),丰肩,圈足,底部青花双线圈内绘秋叶图记。瓶周身满刻绘山水景物图纹。景物图中展现出崇山叠嶂、屋宇林木、江水舟帆、亭榭楼阁等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景象。恰如一幅幽静美丽、意境悠远、韵味十足的中国山水画卷。

该瓶胎质洁白缜密坚硬,瓷化程度好,手感沉重。釉面柔白清爽透亮。整体画面构图精巧,布局合理,气势恢宏。该瓶绘画技艺娴熟,笔触细腻流畅。作者采用了中国画“分水”皴染技法,画出了山的层次、景的远近。特别是器物周身红、蓝、豆青三色,浓淡深浅,交相映衬,纹饰凹凸起伏。使器物整体画面更显丰富绚丽,极富于立体效果。构成了康熙“釉里三色”器物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特点。

这件康熙“釉里三色”山水景物图长颈瓶,为康熙朝晚期“官搭民烧”、“官民竞市”风潮下的民窑上等精品之作。它造型雄健大气,而且其胎釉之精良、绘画之精湛、色泽之纯美,充分体现出了康熙时期高超的制瓷工艺和装饰美的艺术效果。这件“釉里三色”器物,历经近三百余年的沧桑,能够传承至今可谓幸事。虽然瓶颈口残缺,但不失其真、不失其美、不失其为师,是学习、研讨、鉴赏之佳器。

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_陶瓷知识


青花,白地蓝花瓷器的专称。青花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其制作方法是先把青料在素胎上绘成各种图案纹饰,然后上釉在高温下(1200摄氏度以上)一次烧成,它色泽清新,纹饰优美,历久不衰。

青花瓷的特点是明快、清新、雅致、大方,装饰性强,素为国内外人士所珍爱;并且在世界的制造瓷器的工艺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清康雍乾时期,正是中国陶瓷工艺发展最繁荣的时期,由于当时统治者的喜爱,景德镇的官窑瓷厂规模相当大,烧造出许多绝世珍品瓷器。这件康熙时期烧造的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乃是康熙青花“汾水”的代表作品之一;瓷身通景青花绘山水人物图。肩部一侧有青花四行楷书:“信士生员和德威喜助,清溪古洞神前花瓶一枝,祈保合家清泰,康熙乙未仲夏吉立”。

此次由中国文物学会全程监督制作的高仿品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经众多专家研究多年,终于再现了历史的原貌。此尊贵在署干支纪年款,“乙未”为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其釉面及青花色泽为康熙晚期青花瓷的典型。

雕塑陶瓷


雕塑陶瓷

雕塑瓷-瓷雕:是陶瓷器的一种装饰。一般指具有独立性的立体陶瓷雕塑制品,需要模印、镶嵌以及手工镂、捏、堆、塑、雕刻等工艺操作并经高温烧成。由于操作的方法不同,大致分圆雕、浮雕、堆雕、镂雕、雕镶、雕刻等种类,其制景德镇瓷雕制作可以追溯到一千“狮”、“象”大兽的制作。当代的景德镇,瓷雕工艺精湛,工艺种类齐全,有园雕、捏雕,镂雕、浮雕等;产品多样,有佛像尊神、花草鱼虫、亭台楼阁、动物玩 具等;造型优美、形神兼备、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装饰丰富,有高温色釉、釉下五彩 等;艺术表现力强,有的庄重浑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丽堂煌,鲜艳夺目。

青 花:瓷器釉彩名。白地蓝花瓷器的专称。典型青花器系用钴料在瓷坯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蓝花在釉下,因此属釉下彩。青花瓷器是中国陶瓷 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其制作方法是先把青料在素胎上绘成各种图案纹饰,然后上釉在 高温下( 1200 度以上)一次烧成。它色泽清新,纹饰优美,历久不衰。青花以简练的笔 法和单纯的色彩表达了丰富的艺术语言,有着感人的艺术吸引力;在表现方法上,是以 同一颜色的各种深浅不同的色调及笔触线条来表现对象,与国画基本相似,它表现的内 容题材、形式、手法都极为广泛。

青花瓷的特点是明快、清新、雅致、大方,装饰性强,素为国内外人士所珍爱;并且在世界的制造瓷器的工艺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瓷器收藏:釉里三色山水图长颈瓶


康熙晚期,釉下彩突破了传统青花与釉里红两色的格局,发明了釉下白彩和淡青彩,并成功地饰于同一器物上。这种新出现的装饰技法,俗称为“釉里三色”。

康熙“釉里三色”,是以素白坯为地,用竹刀先“刻划”出主题纹饰轮廓后,再根据需要在纹饰上填绘铜红色料与钴料着色的釉里红和青花;豆青为铁的呈色,通常用来填绘山石。康熙“釉里三色”,由于采用了胎体“刻划”与釉彩“着色”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器物表面纹饰均凸凹起伏。加上釉下三种色彩相互映衬,富于立体感,使得釉下彩绘制瓷工艺更前进了一步,更加绚丽丰富,更具观赏性。康熙“釉里三色”,是豆青与青花和釉里红的产物,其制作工艺复杂,烧造难度大。成品多为豪门赏器,足底多有铭文款识。尤其是釉下这三种色调都能够发色鲜艳色正的器物很难兼得。康熙“釉里三色”,为明清时期瓷器品种中稀少瓷种,历来被喜好古瓷赏藏的人士所钟爱和追宠,是较为难觅的佳品。偶遇伤残器件也都唯其物稀而价昂。

1995年夏,我去宁、沪、杭寻宝时,在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买到了一件康熙“釉里三色”山水景物图长颈瓶。

此瓶是一件近30厘米高的长颈瓶,因瓶口颈部残缺,故现通高21厘米,口径3.5厘米,足径7厘米。该瓶直长颈(颈口残缺),丰肩,圈足,底部青花双线圈内绘秋叶图记。瓶周身满刻绘山水景物图纹。景物图中展现出崇山叠嶂、屋宇林木、江水舟帆、亭榭楼阁等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景象。恰如一幅幽静美丽、意境悠远、韵味十足的中国山水画卷。

该瓶胎质洁白缜密坚硬,瓷化程度好,手感沉重。釉面柔白清爽透亮。整体画面构图精巧,布局合理,气势恢宏。该瓶绘画技艺娴熟,笔触细腻流畅。作者采用了中国画“分水”皴染技法,画出了山的层次、景的远近。特别是器物周身红、蓝、豆青三色,浓淡深浅,交相映衬,纹饰凹凸起伏。使器物整体画面更显丰富绚丽,极富于立体效果。构成了康熙“釉里三色”器物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特点。

这件康熙“釉里三色”山水景物图长颈瓶,为康熙朝晚期“官搭民烧”、“官民竞市”风潮下的民窑上等精品之作。它造型雄健大气,而且其胎釉之精良、绘画之精湛、色泽之纯美,充分体现出了康熙时期高超的制瓷工艺和装饰美的艺术效果。这件“釉里三色”器物,历经近三百余年的沧桑,能够传承至今可谓幸事。虽然瓶颈口残缺,但不失其真、不失其美、不失其为师,是学习、研讨、鉴赏之佳器。

佛山雕塑


佛山雕塑以明清时最为闻名,其造型繁多,是佛山陶瓷主要的艺术创造。尤以石湾的“渔、樵、耕、读”为主题的陶塑为代表性产品。

佛山陶塑的人物造型非常生动活泼,自然如实,惟妙惟肖,追求形神俱佳的艺术效果,同时还刻意追求特定的意境和情节性。被称为“石湾公仔”,有神话传说、民间小说中的人物,也有历史故事人物和普通百姓,无不形神兼备,姿态各异,富有生活感,极具感染力,深受民众喜爱。常被置于屋脊上,成为精致华丽的脊饰,或置于山石盆景之中,成为别具情致的点景。其动物造型也丰富多彩,常见的有家畜家禽,野生鸟兽,也有许多瑞兽与吉祥物。艺术手法大胆夸张,善于抓住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并赋于特有的装饰趣味。佛山雕塑以夸张和概括的创作手法,把现实主义和浪漫色彩结合在一起,令作品血肉丰满,光彩照人,成为玩赏和瑞祥的陈设佳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山水农耕图雕塑莲子缸赏析》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山水农耕图雕塑莲子缸赏析》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