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艺术瓷器罐 > 导航 >

高丽青瓷龙纹罐

高丽青瓷龙纹罐

古代艺术瓷器罐 古代红色瓷器罐 瓷器罐的鉴别

2020-12-14

古代艺术瓷器罐。

青釉龙纹大罐,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此罐高23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9厘米,腹围86.7厘米,器型硕大饱满,釉色光洁幽雅,纹饰瑰丽大方。后经专业鉴定,此乃异国奇珍——宋元时期朝鲜的高丽国外销到我国的一件青瓷珍品。

“高丽青瓷”是指朝鲜高丽王朝(918—1392)统治时期所生产的青瓷。高丽制瓷业有着近五百年的历史,其制瓷工艺学习了我国越窑、定窑、汝窑、耀州窑等众多窑口的风格,且烧造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翡色青瓷、镶嵌青瓷等产品。近年来专业研究分析,翡色青瓷制造年代早于镶嵌青瓷的制造年代,大概是11-12世纪的产品,因其釉色类翡似翠,故得此名。高丽“翡色青瓷”之名,最早见于北宋末年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此书称赞翡色青瓷说:“陶器色之青者,丽人谓之翡色,近年以来制作工巧,色泽尤佳。”而差不多同一时期成书的《袖中锦》开篇列出了28项“天下第一”,其中瓷器类仅“定磁”与“高丽秘色”入选,并称:“他处虽效之,终不及。”由此可见,高丽瓷在宋代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高丽青瓷中的镶嵌青瓷,其制造年代要相对晚一些,有学者认为生产于12世纪中期以后。它的烧造工艺更为复杂,要先在瓷胎上精心刻划出纹饰轮廓,再以黑白两色泥料填充花纹图案,后加以修整施青釉入窑烧制。这种镶嵌黑白泥料的作法,则来源于高丽制金属器嵌银丝的传统,从而使其瓷器产品具有了不同于中国瓷器的民族风格,进而更受中国市场的欢迎。近年出土情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中国各地出土的高丽镶嵌青瓷,远多于早期的高丽翡色青瓷,而安徽博物院收藏的这件高丽青瓷龙纹罐就是高丽镶嵌青瓷中的绝妙之作。

这件高丽镶嵌青瓷龙纹罐,直口、溜肩、鼓腹、圈足,胎体呈灰白色,瓷化程度高,釉色滋润有光泽,积釉处呈翡翠色。罐体主纹饰为云龙纹,采用镶嵌黑、白双色彩工艺,所绘两条四爪飞龙形态矫健威猛、灵动有神。罐体肩部饰一组黑、白双色镶嵌缠枝花卉纹,腹下则饰一圈嵌白彩仰莲纹。纵观这件大罐釉色青翠,有越窑“夺得千峰翠色来”的遗韵,而刻花彩绘工艺,又隐约可见耀州窑的风采,可谓集中国众窑口风格之大成,然又以镶嵌黑、白彩工艺,显现其民族性的一面,更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高明。

关于这件龙纹罐的年代,最初定为12世纪末,大约相当于我国的南宋时期。但近年来各地高丽青瓷的出土,以及韩国高丽瓷窑址的发掘,推动了对高丽青瓷断代的研究,如今更多学者认为此龙纹罐的年代为13-14世纪的产品,即中国元代至明初。笔者认为此器造型圆浑、纹饰简洁,应是受到中国元代瓷器风格的影响,时代应不出14世纪中期。

taoci52.com小编推荐

解读高丽青瓷


高丽青瓷大约产生于9世纪末或10世纪初,尔后在发展中曾两度达到鼎盛,即前期的翡色青瓷和后来的镶嵌青瓷。

高丽青瓷属宫廷和贵族用瓷。 就历史而言,是指公元918年至公元1394年高丽王朝统治的这470余年时期的青瓷。早期的高丽青瓷是一种灰青釉系的青瓷,这时期的青瓷尚属泥釉系粗青瓷。10世纪晚期,其青瓷釉色呈深绿色调,有时出现黄褐色。大约至11世纪中晚期,高丽青瓷发展到高峰时期,其胎、釉都经过了精选,质量较高。这一时期的高丽青瓷大都仿效宋瓷,其纹样及造型忠实地沿袭了越窑、定窑、耀州窑,以及后来的汝窑、龙泉窑的风格。

12世纪上半叶至中晚期的80年期间,高丽青瓷出现了第二次鼎盛,产生了具有其强烈民族风格的高丽镶嵌青瓷。镶嵌青瓷,是指这类青瓷在釉下有黑白两色作装饰的镶嵌图纹。其装饰方法是先在胎上划出图样,再在所刻槽内填入黑白两色土酱,入窑初烧后,再在素烧的半成品器物之上施青釉经高温烧成。一般认为,这种技法来自高丽金属嵌银丝的习惯,特别是镶嵌的纹样,已经完全脱离了中国而形成其独特的民族形式。为了突出镶嵌的技法,青釉的透明度有所提高,同时也多显冰裂纹,而且从此与中国古越窑、耀州窑、汝窑、定窑的青瓷相去甚远,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风格。

但是,这种情况时间并不长久,大约自13世纪初起,高丽青瓷的质量每况愈下,纹样过于单调粗糙,曾经普遍流行的云鹤纹、薄柳纹也极为简略,有是仅仅是薄柳,且釉质也大不如从前。

镶嵌青瓷的同时,高丽青瓷当中还有以氧化铁为着色颜料绘制或剔划为装饰工艺的产品,人们称其谓高丽青瓷铁绘或铁彩器。

高丽青瓷,包括镶嵌青瓷、青瓷铁锈花器在内,胎体厚薄适中,且胎体特别轻,这一点为任何仿品所无法企及的。

高丽青瓷的釉色比较接近于龙泉青瓷,以粉青和翡色为主调,但釉质大不相同,其釉质釉面呈两种情况,一种为光亮莹润,一般少有开片;另一种为木光,如青瓷龟形壶,釉面无光泽,并有细小纹片。

高丽镶嵌青瓷的釉质及釉色与青瓷也有明显区别。其一,镶嵌青瓷的釉色以粉青或绿中泛黄为主调。其二,镶嵌青瓷的透明度较青瓷为高,这样有利于突出其黑白相间的纹饰,并且有明显的细小开片。

高丽青瓷及镶嵌青瓷采用垫烧法或支烧法,其垫烧器物几乎无一例外,都有粘砂,粘砂又多为白色砂粒。其支烧器物,支钉粗大,支钉痕多呈三角状,并呈现出硅结晶状,支钉枚数多为3至4枚。

高丽镶嵌青瓷,其黑白花纹装饰之处,以手抚摸,有轻微的凹凸不平感。另外,镶嵌青瓷,其黑色为浓重的墨色,可用"黑又亮"三字概括。 这种黑色也为任何仿品所不能及的。

高丽青瓷与李朝瓷器略说


图1 青瓷透雕七宝香炉 12世纪 通高15.3厘米 首尔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图2 青瓷透雕唐草纹盒 12世纪 高11.8厘米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优美精致的高丽青瓷是高丽王朝(918~1392年)瓷器中的代表作,它是受中国唐宋青瓷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是贵族物质、文化生活的象征。部分上品可与中国宋代汝窑媲美。统一新罗时代生产高温灰釉陶,高丽时代青瓷发展迅猛,受越窑影响较深。10世纪末期大量宋瓷输入后,受中国北方汝窑和南方龙泉窑影响最深,高丽青瓷开始呈现深沉的绿玉式格调,刻划花以菊花唐草为主要装饰纹样,造型以典雅清秀取胜,已不见宋瓷的大胆夸张。12世纪始,高丽青瓷发展达到高峰,釉色综合了汝窑、龙泉窑的工艺特色,产品近似于龙泉窑、汝窑的梅子青、艾叶青、粉青、天青、月白等色,最主要成就在于烧出了美丽绝伦的翡翠色调。器形薄轻乖巧,与雕刻的牡丹、莲荷、唐草、竹节、水禽等图案纹饰巧妙结合,更显和谐与完美。仿生瓷是高丽瓷的魅力所在,人物、鸳鸯、狮子、鸭子、麒麟、摩羯、龙凤、鱼龟等动物形象的水注、砚滴、香熏、笔架等和南瓜、石榴、竹节、荷花、葫芦等植物形象的各式器皿,栩栩如生,精雕细刻,反映出高丽民族崇尚自然的艺术传统。

高丽青瓷的生产是由宫廷直接派官员“窑直”管理的。尤以全罗南道康津郡大口面沙堂里和全罗北道扶安郡保安面柳川里的窑场最著名。其青瓷产品只供上层贵族,器物务求华丽,重质不求量,不惜工本,广泛采用青瓷堆花(化妆土堆花)、透雕(镂空雕)、象嵌(镶嵌)、辰砂(高温铜红釉)、象嵌描金(镶嵌描金)、铁绘(褐彩)等高难度的精工技巧,或单独使用,或多种工艺综合于一器。仁宗长陵出土的青瓷瓜形瓶及方形台有类于宋代青瓷的高雅宁静,而青瓷透雕七宝香炉(图1)、青瓷透雕唐草纹盒(图2)、青瓷镶嵌透雕龟甲纹套盖、青瓷透雕双龙笔插、青瓷龟形水洼注、青瓷堆花莲荷唐草纹水注的华丽精巧,已超过宋瓷,足与金银工艺争胜。

青瓷镶嵌技法的学习、创新、发展是高丽民族对世界陶瓷艺术的最大贡献,虽然我国早在唐代已发明创烧了黑釉刻花填彩瓷,但并未发展起来。是高丽陶工学习使用了该技法,并广泛用于青瓷(也用于白瓷、黑瓷),并发展成多色彩。12世纪中叶后,镶嵌已成为青瓷装饰主流,以人物图案为装饰的稍少,梨花女大博物馆藏12世纪青瓷镶嵌人物纹梅瓶堪为代表;又创造了青瓷镶嵌金彩、辰砂等,将镶嵌青瓷艺术推到了极致。14世纪高丽青瓷走向衰落,被其后李朝的粉青砂器所取代。

成化斗彩应龙纹天字罐


成化斗彩冠绝古今,开一代彩瓷先河,其首创的“天字罐”、更属奇珍影响深远。在清档记载中写作“成窑天字罐”。罐直口、丰肩、圈足,施釉莹润透亮,腹部饰两组龙纹,龙纹以青花绘就,双翼飞展,昂首阔步,四周大小云纹飘散,均以绿彩绘就,青花勾边。颈、胫部边饰为规整的蕉叶纹,青花勾边绿彩填色,上下呼应。底部书楷书青花“天”字款。

“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的第一个字。“天字第一号”通常指最大的、第一、最好、最高等等意思。成化天字罐首先肯定是官窑器物,为皇权贵族所用,“天”字款显示了瓷器做工质量、使用对象等多方面的至高、第一、尊崇,彰显社会对皇权的崇拜。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青年时做过和尚,其登基后对佛教有意加以扶持,成化时期佛教文化流行甚广。“天”在梵语中称“提婆”,与天上、天有、天趣、天道、天界等同义,系“十界”之一,构成佛教密宗法义。

龙乃不凡之物,五百年为角龙,有翅膀千年方为应龙,更是龙中之贵。罐腹以绿彩云纹间饰,青花二应龙穿游其间,肩与腹上下各绘一道红彩莲瓣纹,釉质白润,画意生动,明丽悦目,堪称一代绝品。

成化 斗彩应龙纹天字罐 尺寸:

口径:5.7cm

高:10.3cm

足径:8cm

青花云龙纹蟋蟀罐(上)


青花云龙纹蟋蟀罐,被珍藏在景德镇官窑遗址博物馆,它瓷质精美、釉色圆润,是不可多得的青花珍品。在蟋蟀罐的盖子后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大明宣德年制”的字样,由此可以说明,这件宝物,正是出自公元十五世纪时的中国明朝宣德年间。

相传,酷爱斗蟋蟀的宣德皇帝,还有一个独特的爱好,那就是收藏蟋蟀罐。每每得到一只能征善战的蟋蟀,宣德皇帝便会下令,制造一批精美的蟋蟀罐。

这一年,在景德镇的窑工们接到了一道圣旨,说皇帝最近新得一员勇将,力挫千军,朕要以一套蟋蟀罐赏之,并特赏云龙纹罐一只。

听了圣旨,窑工们不禁摇了摇头,这哪是什么赏赐,分明是皇帝又得了一只蟋蟀,打算做蟋蟀罐庆祝呢,而且这次皇帝特别指出,要做一只云龙纹罐,恐怕是得到了一只蟋蟀里的大王了!窑工们不敢怠慢,立刻开始了烧制。要知道,在圣旨下达的那一刻,他们的性命,就已经和蟋蟀罐拴在了一起。那么,他们烧制的云龙纹蟋蟀罐宣德皇帝是否满意呢?

龙泉青瓷荷叶盖罐


荷叶盖罐初创于南宋末年的龙泉窑,以元代最为流行,因盖为荷叶形而得名。据天津市文物鉴定委员会主编的《文物鉴赏手册》介绍,荷叶盖罐在明代宣德时也有烧造。不同的是,元代的盖顶较低,口沿荷叶边起伏平缓,盖纽低矮;而宣德所烧造的盖顶凸起较高,口沿荷叶边起伏较大,盖纽隆起如鼻。

笔者的藏品同于宣德时烧造的荷叶盖罐,罐高28.6厘米,口径21.7厘米,底径13.7厘米,胎淡黄,胎体较重,呈直口、短颈、溜肩、鼓腹,腹下向内渐收,下为圈足,荷叶形盖,较之元代矮胖型高而清秀。

盖罐腹部主纹饰以釉下划花为主,从肩与腹及下腹与胫两个凸弦纹间,刻划了一前一后同方向游动的两只云龙,云龙首尾相接。龙口上颚高张,头颈疏发上冲,四爪,尾肥短。龙体上下装饰飘带如意云纹和长短脚如意云纹,蜿蜒曲折,出入云间。荷叶盖中心饰一周圆弦纹,弦纹中央塑高鼻形纽。再把圆弦纹上分成8个等分,状如开光,又如合用边线的莲瓣,每等分近纽处各刻如意云纹一朵。瓣内改元代常用的“八宝”而为传说中“八仙”手持的法宝:葫芦、阴阳板、花篮、荷花、扇子、鱼鼓、宝剑和横笛共8件,也是后来所称的暗八仙,每件器物的两旁均有飘拂的彩带为饰。盖罐除圈足外壁、底足及内盖附近露胎无釉外,其余均满釉,釉为梅子青釉。因上釉一次,釉色青中泛黄,刻划纹饰露筋处则白中显红,与青釉形成鲜明对比。

盖与罐体釉面密布冰裂纹和棕眼。尤以盖边及溜肩冰裂纹具有明龙泉瓷独有的直线纹。露胎处有赭褐色窑红,釉面光亮莹润,且光滑无涩感。足底平削,深底,底足内壁自上而下往外斜敞,形如喇叭,因较厚重,有很高的平稳性,圈足釉不到底。足外墙斜削,宽度近1.8厘米。罐内壁釉不平,旋圈线粗而明显,接底下凹,有明显的接痕。

我国有关八仙的故事,早在唐宋就有记载。因此,元代瓷器上也早有使用八仙图案作为纹饰。到了明代,因为嘉靖帝信奉道教,人们常把暗八仙的出现定在明中期以后,嘉靖前后未闻龙泉窑烧造荷叶盖罐。此罐既在宣德时烧造,顺理成章应属明代早期产物。因此,暗八仙的出现应向前推到明代早期,此荷叶盖罐就是有力的物证。

青花云龙纹蟋蟀罐(下)


青花云龙纹蟋蟀罐,被珍藏在景德镇官窑遗址博物馆,它瓷质精美、釉色圆润,是不可多得的青花珍品。在蟋蟀罐的盖子后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大明宣德年制”的字样,由此可以说明,这件宝物,正是出自公元十五世纪时的中国明朝宣德年间。

相传,酷爱斗蟋蟀的宣德皇帝,还有一个独特的爱好,那就是收藏蟋蟀罐。每每得到一只能征善战的蟋蟀,宣德皇帝便会下令,制造一批精美的蟋蟀罐。

这一年,在景德镇的窑工们接到了一道圣旨,说皇帝最近新得一员勇将,力挫千军,朕要以一套蟋蟀罐赏之,并特赏云龙纹罐一只。

听了圣旨,窑工们不禁摇了摇头,这哪是什么赏赐,分明是皇帝又得了一只蟋蟀,打算做蟋蟀罐庆祝呢,而且这次皇帝特别指出,要做一只云龙纹罐,恐怕是得到了一只蟋蟀里的大王了!窑工们不敢怠慢,立刻开始了烧制。要知道,在圣旨下达的那一刻,他们的性命,就已经和蟋蟀罐拴在了一起。那么,他们烧制的云龙纹蟋蟀罐宣德皇帝是否满意呢?

元青花云龙纹罐的艺术价值


元青花瓷以其独特的创造力和艺术性在人类文明史上享有盛誉。自上个世纪50年代,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研究人员和鉴赏家的瞩目。今年9月16日,在纽约一场拍卖会中,一件元青花龙纹扁瓶以5,83l,500美元的惊人高价,创造了中国瓷器公开成交的新记录,将世人的目光再度聚焦在元青花这一世界级珍品之上。

中国的青花瓷器成熟于元代晚期。自公元十世纪以后,中近东地区一直就是生产和使用青花陶瓷的主要地区,但因工艺技术等因素,当地所制成的器物品质较粗。元代以后,中国景德镇制瓷业经过数百年来的演进,不断成熟,烧成的瓷器胎质坚实,釉色莹润,变形率低,为新品种瓷器的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并且通过试验,发现以中近东出产的进口钻料绘制瓷器,发色特别鲜艳,加之,该地区的民族又擅于经商贸易,这就为钴料进口与成品外销,创造了必要条件。于是,当十四世纪之际,在市场、技术、原料三项要素共趋成熟的背景下,中国瓷器史上占有极重要位置的元青花瓷器,迈出了辉煌的一步。

作为一种为迎合不同国度、不同文化需要而生产的瓷器新品种,元代青花有着独特的艺术性和变化性。在传世的元青花瓷器中,瑞兽珍禽、花木鱼虫、戏曲故事,无一不可入画,其题材和艺术技法的丰富程度,大大超过了此前的单色釉瓷和以后明清两朝官窑的纹饰格局。此外,元青花绘画虽然以多层次的带状纹饰为主要结构,但也经常可见画工因器制宜、不拘泥于成法的变化,往往令人充满意外之喜。这些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在中国陶瓷史乃至于世界工艺史上,都属少见,因而至今被世界各地的收藏家、鉴赏家格外珍视。

在一次华辰秋季拍卖会上拍的一件元青花云龙纹罐,源自1997年佳士得公司香港拍卖会参见佳士得香港拍卖会图录,1997年4月27、28日,编号686 ,该罐造型线条刚劲,力度感极强。所施青白釉白中泛青,温润肥厚。青花呈色浓艳,铁斑凝聚,深入胎骨。

全罐构图主题明确,仅以颈部的锦纹搭配罐身海天云龙图,一反元代瓷器繁密的带状装饰特点,使其所表现的云龙纹绝对突出,风格独具。经查海内外公私收藏的元青花罐记录中,仅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品参见《特别展中国之陶瓷》,东京国立博物馆1994年,页158,图228 和苏富比香港1997年拍卖会中的一件拍品参见苏富比香港拍卖会图录,1997年9月4—5日,编号1357 ,装饰风格与此件最为类似。

此罐颈部装饰的六角锦纹,系金钱纹与菱形锦纹相结合的一种变体,在所知的元青花辅助纹饰中,从未发现过相同者。而罐体所绘的云龙双眼怒瞪、须毛戟张,与通常所说的“怒发冲冠”之怒态极为类似,云龙表现性格猛烈,艺术的夸张表现力跃然罐上。

通常所见元青花罐以单龙装饰者,多为高28至30公分的大罐,而此罐则于较小的罐身上,绘出怒态鲜明、具有强烈动感的海天云龙图,极为罕见,且纹饰中龙角、龙爪、毛发、锦纹等画法与常见者不同,不仅为研究元青花画意提供了更多资料,也进一步印证元青花不受拘束的艺术创造力,确属中国瓷器史上的珍宝。

嘉靖红地黄彩海水江崖云龙纹盖罐


嘉靖彩瓷冠绝一时,其彩画之诡奇,绘事之伟丽,称胜于明、清两代,后世无人可及。其间发明甚多,诸种色釉相互交融,铺陈出一个斑斓绚丽的彩瓷世界,其中红地黄彩者最为名贵,为嘉靖一朝所独有,深得世代所推崇。

红地黄彩海水江崖云龙纹盖罐即是显著的一例。本品造型敦实而秀润,盖口沿下弧收,为天盖地式宝珠顶盖,全器以矾红彩为色地,以黄彩绘画纹饰。盖面纹饰为缠枝灵芝纹,,腹部主题纹饰为云龙纹驾腾于寿山福海之上。

花饰繁缛丰富,笔意潇洒恣肆,云龙古拙可爱,虽无永乐、宣德盛世威武刚猛之气,却独具诙诡古趣,为嘉靖、万历时期特有之风格。黄红二彩相配得宜,对比强烈,一如前人赞誉:“龙凤花草各肖形容,五彩玲珑极尽华丽”。

本品彩绘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以低温矾红为底色,以黄釉填充云龙海水灵芝等纹饰。嘉靖年间的矾红是以三氧化二铁悬浊体着色在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的低温红釉和红彩。红釉和红彩以青矾为原料,经煅烧、漂洗制得生矾,故称矾红。

周身所饰之红彩色泽鲜妍,华丽凝重,涂施匀净厚润,虽然历经过往四百余年的风霜,表面留下无数细细碎碎的磨损痕,却丝毫不减其风韵,依然惊艳四方,动人心魄,益见沧桑犹存的厚重感。

底部所见胎骨厚重坚致,圈足内均施白釉,厚润莹美,中心青花料双圈书 “大明嘉靖年制” 六字双行楷书款,色泽浓妍泛紫,笔力遒劲,深透胎骨。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高丽青瓷龙纹罐》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高丽青瓷龙纹罐》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艺术瓷器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