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价值 > 导航 >

宋瓷及收藏投资价值

宋瓷及收藏投资价值

古代瓷器价值 古代瓷器收藏 古代瓷器价值多少

2020-12-17

古代瓷器价值。

回望两宋,我们忍不住会发出“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的感喟。宋代离我们很远,却又近在咫尺。倘若悉心观照的话,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回闪着宋代的身影,有时像马远笔下的一丛修竹,摇曳生姿,有时像苏东坡吟诵的赤壁大战,惊涛拍岸。更直接的证据是,我们许多触手可摸的器物,到那个朝代就发展得非常精致了,比如家具、园林、赏石、首饰、服装、文房用品等,闻香、品茶、抚琴等雅致的休闲方式也整理出一整套高度仪式化的程式。

今天,在讨论生活与艺术的关系时,我们从宋代汲取的话题最有趣味。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内涵,它紧跟着绚烂辉煌的唐代之后粉墨登场,打造了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文化类型,那是一种相对封闭、相对内省、色调淡雅但又不乏炫目亮点的文化类型。中国瓷器披一肩岁月风尘走来,略经整饬与梳理后,就很自觉地与宋代成熟的哲学思想与飘逸的道教文化以及市民社会高度认可的趣味相适应,并达到中国陶瓷史上第一个高峰。

宋瓷之美,何止五大名窑

说起宋瓷,不少人一定会轻轻念出:汝、哥、定、均、官……其实,宋瓷何止五大名窑!

在博物馆里,我们可以看到宋瓷以一个规整的方阵向我们走来,在北方窑口中,除了汝窑、定窑、均窑之外,还有庞大的磁州窑系、同样窑场很大而影响至远的耀州窑系,还有登封窑、介休窑、扒村窑、浑源窑、大同窑、长治窑、鹤壁窑、淄博窑、霍县窑等,北宋的官窑应该特指汴京的官窑,“雨过天青”的汝窑因为特别珍稀而受到最高礼遇。而在南方呢,则有景德镇窑、龙泉窑、吉州窑、越窑、建窑、繁昌窑、同安窑、泉窑、西村窑、潮州窑、永福窑、衡山窑等,南宋哥窑的窑址迄今也未发现,成了我国陶瓷史上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南宋官窑是高宗南渡后在杭州另立的新窑,是汴京官窑的延续,因称南宋官窑,今有郊下坛和修内司两处遗址供我们怀想。

两宋时期,中国陶瓷的覆盖面积不仅广大,而且在工艺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铜红釉发现并应用,釉上红绿彩也出现了,覆烧工艺得到推广,刻花与印花以及白地黑花等富有民间美术趣味的装饰技术被大面积采用。尤其到了南宋,高岭土的使用使青瓷的烧造成为美丽的现实,从此中国瓷器有了可与宝石比美的细腻质地与华美光泽。另外,从文化意义上说,民间趣味与文人审美在陶瓷上的体现,两宋作出了极大贡献与高品位的示范。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上的高峰,必定有着坚实而广泛的民众基础,宋瓷的繁荣及深远影响,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活在民间的宋瓷,其实并不贵

既然宋瓷优雅,为何在今天的拍卖会上,频频刷新纪录的偏偏是那路花里胡哨的粉彩或珐琅彩?首先,这是时代风气的折射,或者说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出了问题。不少人受到清宫剧或电视里鉴宝类节目的误导,以为唯有清代官窑才代表了中国烧瓷业的最高水平。其实在旧时,收藏家们高度一致地认为,玩宋瓷才是最高境界,一件宋汝窑或哥窑的东西直抵十件清代官窑。清代的那种艳俗的瓶子罐子,只能在暴发户家里显摆显摆。

其次,稀有性也是决定文物价值的一个因素。现在拍卖会上元青花拍得很高,那是因为存世量极少,只有一百多件,而且多半在国外。而明代永乐、宣德两朝的青花瓷成交价格高,除了存世量较少之外,还因为当时用波斯、印尼等地进口的苏麻里青为呈色剂,后来这种原料没有了,改为国产的珠明料和浙料,永宣两朝青花那种恰如水墨画的晕散效果就差多了。物以稀为贵,永宣青花卖得贵是有道理的。

二十多年前,当民间收藏热刚刚升温时,在古玩市场甚至地摊上经常看到宋瓷一闪而过的身影,价格也不贵。一件景德镇窑的影青斗笠碗(俗称娃娃碗),品相完整的,也不过3000元至6000元。建窑茶盏更便宜,1000元以内完全可以拿到手。上品一点的,比如磁州窑白底划花梅瓶或耀州窑刻划斗笠碗,三五万元也可以买下来。但当时人们并不当它一回事,现在它越来越少了,价格也一路攀升。

灰色地带的现实催生新的法规

按照现行的文物法规,凡出土文物是不能交易的。事实上,在市场上现身的宋瓷以及更早的汉唐时期的陶瓷,都以出土为主,代有传承的极少。但为何还是堂而皇之地在流通呢?这就说明现行法规在现实面前的软弱及严重滞后。

前些年,市场管理方面要活跃市场,默许古陶瓷交易,而文物部门要监管市场,经常冲击、追查古陶瓷交易,两家互掐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后经过多方博弈,达成了默契。由是,市场上就出现了灰色地带。同样,由于古陶瓷造假的成本比较低,市场上出现的假货也越来越多,收藏爱好者应该有所警惕。

前些年,由于同样的原因,宋代瓷器是不能上拍卖会的,除非卖家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藏品是祖传的。但近年来,市场管理开始采取相对灵活的策略。比如铜镜是近年来颇为热门的拍卖品种,而铜镜多半也是近年来出土的文物,年代远的可追溯到春秋战国,但照样上拍,并屡创佳绩。在铜镜的示范效应下,汉晋唐宋时期的古陶瓷也开始现身拍卖会,比如唐长沙窑点彩水盂、宋吉州窑彩绘奔鹿三足炉、三国越窑青釉杂耍乐俑、唐越窑粉盒、南宋仿官釉小洗、唐越窑青釉粉盒、唐越窑青釉直柄壶等精彩的高古陶瓷都显身国内几大拍卖行近年的大拍,并得到藏家的追捧,价格一路看涨。

而作为中国瓷器的天然代表,宋瓷的行情也在国内古玩市场再次启动,并预示着新一轮的升势。如此奇妙的感觉,收藏家们都如春江戏水的鸭子那样感同身受。他们认为:随着国内大规模基建告一段落,这也许是宋瓷最后的收藏机会了。

实事求是地说,宋瓷一类的古陶瓷,被民间小心收藏,总比流向海外要好,更比砸碎了要好。当然,收藏这档事,关键在于鉴宝的眼光与把握机会的决断力,机会永远是存在的。今天在古玩市场里肯定能看到宋瓷的美丽身影,如果你有心去与它结缘的话,千万不要与它擦肩而过了。

而作为中国瓷器的天然代表,宋瓷的行情也在国内古玩市场再次启动,并预示着新一轮的升势。如此奇妙的感觉,收藏家们都如春江戏水的鸭子那样感同身受。他们认为:随着国内大规模基建告一段落,这也许是宋瓷最后的收藏机会了。

实事求是地说,宋瓷一类的古陶瓷,被民间小心收藏,总比流向海外要好,更比砸碎了要好。当然,收藏这档事,关键在于鉴宝的眼光与把握机会的决断力,机会永远是存在的。今天在古玩市场里肯定能看到宋瓷的美丽身影,如果你有心去与它结缘的话,千万不要与它擦肩而过了。

taoci52.com延伸阅读

茶盏收藏价值及特征


茶盏就是饮茶的用具之一,现在我们通常把它称之为茶杯。茶盏其器型主要是以敞口小足的为主要的特征,斜直壁,比一般的饭碗要小、比酒杯要大。“从来佳茗似佳人”为苏东坡先生的名句,典型的代表了唐宋时期以及之后时期文人墨客对于品茶精神的这一向往、享受的倾向,品茶为一项修身养性之事。陆游先生曾经说过:“藤杖有时缘石瞪,风炉随处置茶杯”表达出了品茶对于他们的重要性。

以宋代烧制的茶盏为例,走进茶盏。宋代时期,斗茶之风十分的盛行,崇尚茶具的精美,将宋代茶盏烧制达到了鼎峰时期。

从它的造型特征上看,宋朝时期的茶盏,造型非常的简单且颜色非常的干净,易给观赏者一种素雅、朴实、宁静之感。

宋代茶盏的特点:刚柔并济、线条感十足,同时将弯曲的部分于直的部分之间构成了非常好的连接,将其融入到同一整体之中。

宋代茶盏烧制范围非常的广泛,特别是重黑釉这类深色的茶盏。例如:官窑、建窑、哥窑、定窑、钧窑、龙泉窑、吉州窑等都有对茶盏进行普遍的烧制,其中以建窑以及吉州窑烧制的黑釉和褐釉茶盏非常有名。

宋代茶盏的种类非常丰富且多样,有兔毫盏、油滴盏、曜变盏、鹧鸪斑茶盏、剪纸贴花茶盏、木叶纹茶盏等。建窑兔毫盏,在其黑色的釉色中透露出均匀细密的筋脉,其形状如同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样长得非常的细长、柔软;油滴盏则是宋代黑釉瓷中最为特殊的品种之一,就是在其乌黑的釉面上会呈现出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就像一滴滴晶莹的油珠,属于结晶釉的一种;曜变盏则是建窑中的特殊品种,其烧制难度非常之大,烧制成功的则是真正土与火高难度结合的艺术品,其收藏价值以及价格都非常高,是专为皇帝进行打造的御用至爱,足以可见它的地位。

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耀州窑青釉刻海水鸭纹碗为例,进行分析。从它的造型上看,该碗呈现为敞口状,腹部为六个花瓣形构成,近底渐渐回收,圈足,在该碗的内部主要刻画了海水纹和碗部的核心划过一群鸭,外壁光素没有纹饰的出现,整体上看意境十分优美。

从它的色泽上看,主要以青釉为主要的颜色进行装饰,釉色较为的深沉,略带着黄色,青中泛黄,多了一丝鲜艳俏皮之感。

从它的制作工艺上看,造型优美、纹饰清晰,海水与鸭子生动有趣,展现出茶盏的较高工艺水平。

宋瓷特点及价格


你知道吗?宋瓷在不同光照的照射下,会折射出不同的颜色?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宋朝,工艺革新和新材料的发现,让当时的匠人能在瓷器烧制过程中,烧制出新的配色,尤其是纯白色瓷器的烧制成功,在当时引发了很大的轰动。毕竟以往的瓷器,纯白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偏色,像这种纯白色,就像是变异一般,让人惊喜。

再加上,当时的艺术审美水平比以往都要高,无论是盘子、碗、杯还是盏都深具艺术美感,润、厚、活、正,让这些瓷器更受世人的欢迎。而且,当时的宋瓷温润感很强,摸起来细腻,光泽柔和,并随着光纤的变化折射出不同的颜色,呈现不一样的釉色,犹如玛瑙般,让人看了就十分欢喜。

虽然宋瓷不是玉石,但是它却有着玉石般的品质,再加上原料的改进、釉色的加入,使其在光照射下,散发不同的光,成为当时的显著特征。而且,仔细看现在收藏的宋瓷,可以发现,宋瓷制品上的釉面灵动感很强,再加上凸棱、炫纹、乳纹等处有筋,给人一种虚实对比美感,让人感觉仿佛是活了一般。

上等宋瓷的数量并不多,因为烧制条件有限,成功率很低。现在市面上存在的大多是仿制的,真假一看便知。另外,真正的宋瓷画工细腻、釉色自然,色彩丰富,主次明显,搭配十分和谐。这是宋瓷成熟的标志,也是其他朝代无法取代的所在。至于为什么宋瓷在不同的光照下有不同的颜色?专业人士表示,原因有三:

1、工艺发展

宋代的瓷器制作工艺为我国瓷器史上之最,当时的技师、原料提纯、造型设计等都要比其他朝代提升很多,因而制作出来的瓷器十分精美,普通老百姓根本不能看到,很多都是供皇室、朝廷使用。

2、原料和釉色颜色

到了宋代,原料和釉色都有所改进,烧制的温度也造就了当时瓷器能随着光源变幻不同的色彩,这是宋瓷独有的特征。

3、审美水平

宋朝的审美水平已经非常高,很多时候,他们更追求一种纯净的境界。这一点从瓷器的制作可以看出来,很多都是纯色,却有着独一无二的风采。也正是这些纯色的瓷器,展现了当时匠人的工艺水平和能力,为我们展现一个繁盛的大宋社会。

正是这些原因,造就了宋瓷的独一无二。如今,宋瓷的市场价格已经超乎想象,很多人都想一睹宋瓷风采,可惜无缘。在这里,也提醒收藏爱好者,宋瓷难得,价格不菲,低价宋瓷,小心陷阱。

骨瓷特点及收藏价值


说起瓷器,大家对宋代五大名窑瓷、青花瓷、五彩瓷、粉彩瓷或者郎窑红等等,应当都不陌生,甚至了解颇多。但是,如果说起这样一个2、300年前才兴起的瓷器品种——骨瓷,大家对它又有多少认识呢?骨瓷,是一种什么样的瓷器,它值得我们将其作为艺术品收藏吗?这些都是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骨瓷,是目前陶瓷史上唯一不属于中国发明范畴的一种瓷器,但是它的问世却与中国古代瓷器有着莫大的渊源。骨瓷,是一种瓷土中含有一定比例食草动物骨灰的瓷器。这个比例最低下限为25%,我国国标要求为36%,国际欧标骨粉含量则要高于40%,质地最好的骨瓷一般可达45%的比例。

当精细的瓷土中混有动物骨粉以后,瓷器的质地就变得更加细腻通透,色泽呈现出天然骨粉的奶白色,硬度、透光度及瓷质强度相应增加,可以做到比一般瓷器轻薄、透润而有亮泽感。通常来说,骨瓷中的骨粉以牛骨为佳,并且年龄2~4年的小牛骨最适宜,羊骨次之,猪骨最次。

那么,骨瓷与我国古代瓷器的渊源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骨瓷的根基还是我国古代瓷器,它实际只是中国薄胎瓷的一个意外分支。17世纪,我国景德镇生产的薄胎瓷成为极受欧洲上层社会追捧的外销瓷品种,顶尖薄胎瓷的价值一度可与一支欧洲军备媲美。当这种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薄胎瓷传入欧洲以后,一位英国发明家威廉·华尔森突发奇想——这种瓷器可能产生比玻璃还透的效果吗?

这位英国发明家借助玻璃工业的原理,尝试着在薄胎瓷的陶瓷土原料中,加入了一定比例的动物骨粉,为了颜色达到他心目的奶润白色,他又加入了一些铝粉。于是,一种有别于中国薄胎瓷的西方瓷器品种问世了。虽然从事实出发,骨瓷已经属于轻质透薄的瓷器,但是在胎体厚度上,它与顶尖的薄胎瓷1~2mm的壁厚还有较大差距,同时乳白色泽中偏带红调,并不具备完全“白如玉”的高白度。

不过从世界陶瓷史角度来说,这的确是革命性的一步。同时,我国古代对于骨瓷生产,实际上一直是处于空白阶段。直到1964年唐山陶瓷研究所才开始研制骨质瓷,并于1973成功。虽在大地震中遭受毁灭性打击,但是幸亏80年代又恢复生产,并且很快以尖端品质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可。

就收藏而言,骨瓷相较于其他瓷种,更偏西方化,而具备中国鲜明特色的骨瓷,则显得太年轻。但是艺术品收藏并不一定要明确区分东、西方,即使藏品在市场上的表现的确有差异。对于骨瓷收藏,如果像收藏到年代久远的藏品,就应当以欧洲艺术品市场为主。我国骨瓷年代较近,短期内升值的可能性非常小,除非是“567瓷”范畴内的。同时,我国瓷器收藏市场体量已经相当庞大,骨瓷所占份额较低,如果是纯投资性收藏,一般不太建议。

镂空瓷器收藏价值及工艺特征


镂空瓷器是陶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主要是在瓷器的陶胚体上进行透雕花纹。在五千多年以前的新石器石器晚期就已经出现了镂空的陶瓷,那时的形状主要是透雕圆孔进行修饰;汉朝时期到魏晋时期的各式陶瓷、香薰灯都有了透雕的纹饰,这时期的纹饰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到了宋朝以后镂空装饰的瓷器就开始蓬勃发展;清朝乾隆年间的镂空开始烧制成镂空转心、转颈以镂空的空套瓶等,这时期的镂空透雕艺术达到了鼎峰时期。“中华号称瓷之国,瓷窑高峰则是景德镇”,其所产的瓷器具有“薄如纸、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磬”的特征,而镂空的瓷器更是将薄如纸、白如玉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

其镂空瓷器的制作是经过层层筛选出上等的景德镇产高岭瓷土,因为其胎体烧制成型后会成为洁白的玉,其手感、质感都是非常好的。到其胎体变干变硬之后,用专业的胚刀将其粗胚体剔制成薄薄的器具,雕刻出精美、独特的镂空花纹在进行二次烧制,还需要加入陶瓷的彩绘,再次进行烧制才可以形成一件精美的镂空瓷器,因为其原料、做工要求非常高、制作周期又较强,对于工艺师傅的要求较高,所以这样上等的镂空瓷器的收藏价值和价格都是不菲的一笔数目。

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乾隆粉彩镂空蟠璃纹象耳转心瓶,其瓶身敞口、束颈、垂腹、圈足,主要在其瓶身外部的颈部黄地轧道粉彩折枝莲纹,腹部用霁蓝描金蝴蝶勾莲纹,瓶身的四周则是圆形开光内镂空雕刻的绿色蟠璃纹,足部的黄地轧道粉彩云头纹,其纹饰可以说是璀璨夺目,像这样一件艺术品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镂空技法是清对于器物装饰是最为常用的手法,特别是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将镂空技艺的利用在转心瓶和转颈瓶上,但是这样的制作工艺难度非常大、成品率底,所以相比较其他类型的瓷器而言它更加的特殊、独特,收藏价值更高。

除了粉彩最为突出,还有就是黄地珐琅镂空转心瓶,其瓷器的内部构造十分的复杂,纹饰的处理通过彩绘和镂空两种技法,在外观上看,该瓶的鱼纹是主要的装饰图案,宽唇、短颈、硕腹、矮圈足是其主要的特征,色调之间的典雅、柔和,圆润光泽度较高,质感较强且其釉色细腻,观赏艺术价值较高,这类的转心瓶一般都会使用黄色来作为装饰,象征着它的地位与其他瓷器不同。

现在在我国的镂空瓷器市场上,大多都是由现代仿制的,在它的原料、镂空技艺、彩绘等方面的工艺都不像清朝时期的精湛,所以受到的关注度较少。大量的收藏爱好者还是喜欢目睹清朝的镂空瓷器,不仅仅是因为年代久远,更是因为在原料、色泽、镂空技艺上都有着非常高的水平。

绿釉瓷器收藏价值及图片


绿釉瓷早在我国的汉朝时期就有了烧制,当时的工匠通过使用铜来做为着色剂,便可以烧制出铅绿釉的陶制品,发展到宋朝时期已经非常普遍了,样式以及花纹图案更加的丰富多彩,而明清两朝则是绿釉瓷器发色更为的明亮,出现了许多代表性的釉色,例如:郎窑绿、苹果绿等。宋代的磁州窑以及定窑都有着绿釉的大量烧制,定窑所烧制的绿釉被称之为“绿定”,较为的珍贵,存世量较少,其收藏空间较大。

每个时期都有着绿釉的烧制,但其特征以及特色都有着较大的差别。从其烧制的特色上看,在我国的金代以及元代都有着绿釉釉下彩褐彩的制作,发展至元朝时期的景德镇则是在优质的瓷胎上烧制成了孔雀绿釉釉下青花的新品种,受到广泛的传播,而明代时期的绿釉则是以孔雀绿色釉为主的,之间在色泽以及工艺制作的特色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以明代成化年间的孔雀绿翡翠绿釉为例,在其釉色上主要分为两种,深色的釉色较为的鲜艳亮丽,色调以葱绿为主,使用酱白为底,瓷器的釉内会存在着细碎的片纹,还在彩绘中有着大量的使用,例如:青花等瓷器上会加入孔雀绿,青花的色调会变黑;浅色的色泽稍浅,色调主要是以浅绿为主,色泽的鲜明感较为的强烈。

明代的成化时期以孔雀绿釉最为典型,从其烧制的工艺上看,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就是在素胎上直接进行了挂釉的烧制,这样的釉面容易产生开片脱落,另一种就是在白釉的瓷器上罩上了一层釉烧制而成,这样的烧制过程使其瓷器稳固效果更佳,釉面的脱落较少。

从其工艺特色上看,主要突破了宋元时期以来的绿釉色调以及深暗的原始色调,在孔雀尾上翡翠羽毛,绿釉与黑蓝色的鱼藻纹进行相互映衬,别具一番特色,这是正德时期的独特之处。

而在嘉靖时期,则是在瓷器的胚胎上加入含有铜釉的料,经过高温氧化分为烧制呈翠绿色的釉,色泽较为的鲜艳且光润度较高。从其烧制的工艺上看,在早期的孔雀绿釉瓷器大多都是直接在其胚胎上施加孔雀绿釉一次性低温烧成,这样的色泽偏蓝,而元代后期则是在其高温烧制其胚胎之后在上面施加孔雀绿釉,然后进行低温烧制,这样的耐受程度较高,色泽光润度也就更高。

绿釉瓷器在色泽以及制作的工艺上都是瓷器史上重要的一页,它的加入使其制作的工艺以及样式、色泽都有了较大的变化。

民国瓷器收藏价值及鉴定方法


想要了解“民国瓷器”我们首先要先要了解我国的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是指1911年至1949年这一段时间。这一时期也是我国瓷器业处于萧条衰落的黑暗时期。虽然民国在我国历史上只有短暂的四十余年,但是以景德镇为首的瓷器生产却是遍布全国各地,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制瓷人烧造了大量不同风格的瓷器。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在这四十多年里,我国也同样是烧制出不少精美的瓷器。在这些精美瓷器中有传承工艺,有烧瓷者以时代为背景的创新,也同样有着中西方文化的结合,使得我国的制瓷技术有了新的生命与发展。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辨别“民国瓷器”的真伪呢?我们在鉴别民国瓷器的时候应该从瓷器的胎、釉、彩料和老气等方面去进行鉴别真伪。首先民国时期瓷器的胎质有两种状态,在早期时,瓷器的胎质普遍粗狂松软,胎釉的衔接处大多数会泛黄色。但是也存在着部分的瓷器胎质是精巧细致的。但是现代仿制瓷器的胎质做得坚硬、质地密集且生硬,分量也不统一。现代仿品的瓷器光感过高,没有柔和美。

其次民国瓷在绘彩时已经逐步不取用矿物质颜料而开始采用化工颜料,这就使得瓷器色彩颜色纯度变高,极少有杂质。而现代仿品瓷器的色彩古板、颜色艳丽、没有生命的活力。我们在辨别识民国瓷器时还要从其老气入手。从民国时期至今,至少六七十年以上,传世的瓷器作品上应该有包浆,但凡在瓷器的釉面上没有光泽的,大多数是都是为了去浮光而选择用酸作假过的的瓷器。

第三我们从民国瓷器的釉料来看,民国时期的釉料绝大部分都是经过机械处理,釉面明净细润,但是光亮柔和却不刺眼,这是因为时间在里面起作用。民国期所用青花料,一种是沿用的清代料,因为里面存在着许多杂质,所以多数呈色发灰,没有像前朝瓷器那样的颜色光泽。

最后民国时期的瓷器绝大部分都是传世佳品,所以在瓷器的表面应该会有人们的擦痕及其使用过的痕迹。但是我们在收藏其瓷器的时候也要注意一旦发现瓷器瓶身上有人为的方向一致的细小而紧凑的擦痕,这就是高仿瓷器的作者为了去除瓷器表面的浮光而留下的痕迹而不是人们的使用痕迹,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的是这件作品可以断为新品。

哥窑瓷器鉴赏要点及收藏价值


在中国瓷器史上,民窑所出瓷器能超越官窑的,恐怕就只有哥窑了。哥窑的名声远扬,是宋瓷中不得不谈的一个窑口,而哥窑瓷器美在何处,价值几何,又有哪些鉴赏要点呢?

说到哥窑瓷器的价值,很多人可能立刻就会想到传世、孤品等字眼,的确,曾经拍出过天价的哥窑瓷器中的三彩洗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但名声远播也使仿哥窑瓷器成为一时风尚,除了明清时期的仿品,近代也有许多鱼龙混珠的赝品。侧面也可以看出,北宋哥窑瓷器的价值非其他窑口所出瓷器可比,何况即使是在如今那么发达的科技支持下,哥窑瓷器所达到的水平和技法的运用,连现代技术也很难企及。

首先,哥窑瓷器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就是其独有的开片纹。虽然开片纹作为装饰是很多窑口都会使用的方法,但是哥窑瓷器的开片纹却是非常独特的,具体体现在何处呢?因为哥窑瓷器所采用的色釉是非常稳重的玄色或者墨紫,这些色釉在形成开片纹之后是绽开的,非常深邃动人,而在较大的裂纹中,还错落有致地包裹着优雅、纤细的金色纹路,浅金色和色釉的深沉结合起来,形成高贵、精巧的图案,整件瓷器非常具有中国古典美感。所以在收藏界,人们将之称之为金丝铁线。

当然,哥窑瓷器开片纹的颜色并不是在烧窑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而是在烧制的过程结束之后,由哥窑的工匠们,使用天然的色料再进行加工而形成的。这些天然的色料有一部分是今人无法获得的,所以今时的仿品,难以形成北宋哥窑瓷器那样具有很强装饰性,同时又非常自然的开片纹效果。

同时,哥窑瓷器的光泽度也是后人难以仿制出来的,因为哥窑瓷器不同于其它窑口的瓷器以玉、漆、铜的质感闻名,而是自有一份非常有灵性的润。这个润体现在哥窑瓷器内敛的光泽上,即哥窑瓷器上的一层釉光,非常酥、静、雅,用明清时期的收藏家的话来说,便是“如一美人,肤腻鹅脂而微汗”,虽然内敛,却又自成一派。

哥窑瓷器还有一点辨伪方法,那就是由于历史悠久,传至今日的哥窑瓷器难以避免自然氧化的情况,所以哥窑瓷器在瓷胎底部,都是有微红色的,或者是比较突出的铁锈颜色。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哥窑瓷器的瓷胎中就含有部分的矿物质。这一部分铁锈颜色经过时间的磨砺,微微具有晕染感,如同霞光在云层间晕染一般,具有独特的美。所以在鉴别哥窑瓷器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他的瓷胎底。

浅谈雍正粉彩特征鉴别及收藏价值


上文说到雍正珐琅彩瓷器的精美,那么其实在雍正时期还有一种瓷可以跟珐琅彩媲美那就是粉彩瓷了......

清雍正 粉彩蝠桃《福寿》纹橄榄瓶

雍正粉彩瓷特征鉴别

粉彩瓷与青花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并称四大名瓷,“粉彩”是瓷器釉上彩装饰手法的一种,又名“软彩”。粉彩工艺创于清康熙时期,由于当时经济繁荣,使景德镇制瓷手工业得以发展,工艺不断创新。制瓷工艺越来越讲究文化底蕴,生活中对瓷器的需求和兴趣也越来越讲究艺术情趣,清代康熙五十二年,官窑匠师在珐琅彩的启发和影响下,引进了铜胎珐琅不透明的白色彩料“玻璃白”,在工艺上又借鉴了珐琅彩的多色调的配制技法,创造出了“粉彩”釉上彩新品种。因为“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

粉彩是雍正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种之一,彩料比康熙朝的要精细,色彩柔和,皴染层次多。大多数在白地上、少量在色地上绘纹饰。以花蝶图为最多,牡丹、月季、海棠、四季花也极为普遍。人物故事图,在粉彩中也比较多。此外,粉彩瓷中谐音的“蝠”(福)、“鹿”(禄)图案十分多见。当时突出的是所谓“过枝”技法。

清雍正朝,粉彩进入盛期。雍正粉彩在康熙粉彩的基础上有很大发展,无论造型、彩绘技法还是纹饰,都达到空前的高度,堪称粉彩瓷器的代表作。官、民窑同时大量生产,精细的官窑制品可与珐琅彩比美。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首先是它的地釉质量好,无论白度还是透明度都超过了明代永乐的白釉,经测定,雍正粉彩盘的瓷胎白度达到77.5%。陶瓷史家陈万里先生说过:“雍正白釉之进一步提高,合于釉上施加软彩的要求,因而收到相互为用、相得益彰的效果。”雍正粉彩的彩料配制技术也较高,珐琅彩在烧彩前与烧彩后呈色大致相同,而粉彩颜料则不同,除红、黑二色外,其他颜色在烧之前无法区别,颜料配制后必须进行试烧,合乎要求后才能正式彩绘,经低温彩烧后,色彩微微凸出釉面,彩面具有晶莹的光泽,有的粉彩纹饰的边际还显现出彩虹般的光晕。粉彩的绘画技法多样,官窑更为考究,有平涂、渲染、没骨、洗、皴、点等,工笔、写意俱全,富有中国画的笔韵。所绘纹饰以花鸟草虫为主。人物故事画多为室内景观,人物线条柔和,仕女体态修长,面目娇美,多衬以几案、绣墩、博古架等室内陈设。画面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显示出深远和层次感。还有气势雄伟的山水画,笔法劲健,设色较为浅淡。雍正民窑粉彩的花卉、花鸟纹饰粗犷,人物画中善绘刀马人物或戏剧故事中的情节,色彩凝厚浓艳,胎体厚重,琢器的外底部多为砂底。

清雍正 粉彩过枝福寿双全盌(一对)

雍正粉彩的造型极为丰富,无论是餐具、文具还是陈设品都很优美,一改康熙时古拙厚重之感。大型器规整不变形,小型器各部位处理严谨得当,反映当时制作技巧的高超。其青花款识六字二行者为专人书写,字体工整有力,青花色调纯正。六字三行者书写草率,而青花花押款、斋堂款则比较稀少。

清雍正 粉彩「蟠桃献寿」图圆盖盒

现代仿制的雍正粉彩盘、碗在市场上比较多见,其特点是胎体过于轻薄,地釉近乎粉白光亮,也有亮青者,有的纹饰绘画精细,器底青花书写“大清雍正年制”款。整体看具有一定的雍正官窑粉彩风格,但仔细观察仿制水平还不能真正达标,而且纹饰过于精细,反映出现代绘画的气息,缺乏200多年的文化积淀。仿制品的青花款字体乍看与传世品一样,但仔细观察则笔划无力、松散,尤其是青花色调不沉着。更要引起注意的是,仿制者为了达到蒙混过关的目的,也采取一些补救的办法,就是在器物上作旧。作旧的方法不一,有的用磨大理石的极细的砂纸打磨,也有的用某种酸将器物腐蚀后再用皮带磨。另外传世品有“蛤蜊光”,因器物年久有些彩料或釉面由于长期与空气中的氧结合,形成彩虹般的反射效果。现代仿制者为了表现此种现象,将器物浸泡在高锰酸钾溶液中,但是这样制作出的“蛤蜊光”与传世品的还是不一样。另外,新仿制的雍正粉彩器也有色彩较厚的,这类器物多数彩面上无光泽,给人以很旧的感觉。仔细观察,彩面是经过打磨的,打磨后还在纹饰线的周围淡淡地涂些黑灰色的东西,模仿出经年使用的痕迹。这些都是收藏者应该注意的。

附:后仿雍正粉彩瓷器底部做对比

乾隆仿雍正粉彩器赏典型清乾隆官仿雍正粉彩

底足釉色发色胎骨完全的乾隆期特征。

民国仿雍正粉彩底足

底足胎质松躁。单簿。无润感。

“雍正粉彩”收藏价值

收藏市场里,中国书画作品在大幅升值,中国的古代瓷器也在大幅升值,而粉彩瓷似乎是集合了这两者的特点:它本身既是瓷器,又有色彩艳丽的传统绘画,所以粉彩瓷的升值是不容置疑的。在瓷器世界中,粉彩是唯一能撼动青花霸主地位的瓷器,由于粉彩的色彩丰富、色调淡雅柔和,做工精美,自问世后,立即成为清朝皇室的新宠。而且直到现在,粉彩依旧备受人们的青睐。翻开近年来中国陶瓷拍卖成交表,粉彩瓷器从2000年开始,价位连年飙升,一直以来其价格就占据清瓷中的金字塔尖。特别是那些系出名门、流传有序或被藏家多年秘藏、鲜有露面的旷世稀珍现身市场,便会掀起一波竞购狂澜。

粉彩瓷之所以为藏家喜爱,首要凭仗其特有的“玻璃白”。所谓“玻璃白”是指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其制造技术是在烧成的白瓷上勾勒出纹饰图画的概括,在概括内先用富含氧化硅、氧化砷和氧化铅的“玻璃白”打底,然后按所需色彩在上面绘画烘托,再次入窑烘烧而成。使用其乳浊效果,可以让所绘人物、花鸟、山水等画面粉润柔和、生动传神、带有立体感较强的国画个性。

雍正粉彩拍卖成交价格

清雍正 粉彩松鹿纹摇铃尊 4800-4800万 5290万 2012/12/28

清雍正 柠檬黄地粉彩浮 600-800万 2272万 2007/4/8

清雍正 粉彩过枝「秋葵蜻 800-1200万 2194万 2011/4/7

清雍正 粉彩玉堂富贵盌 700-1000万 2194万 2010/5/31

清雍正 粉彩灵芝「寒山 500-700万 1656.75万 2007/10/9

清雍正 粉彩描金绿地堆 1500-1500万 1650万 2008/10/26

清雍正 粉彩过枝福寿双全 800-1000万 1634万 2010/5/31

清雍正 粉彩花卉纹六棱盌 咨询价 1518.38万 2004/4/26

清雍正 粉彩福寿纹碗 800-1200万 1495万 2011/11/17

清雍正 柠檬黄地洋彩浮雕花鸟宝瓶纹六方瓶

雍正粉彩瓷制作工艺成熟,风格典雅秀丽,备受人们推崇,历来是拍卖市场上的宠儿,升值空间很大。

由以上数据可以得知,早在2010年以前,艺术市场还没有今天这么繁荣之际,雍正粉彩瓷器就是市场上最吸睛的宝物,可见雍正粉彩瓷器一直是人们心中的最爱!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宋瓷及收藏投资价值》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宋瓷及收藏投资价值》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