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清乾隆瓷器特征与鉴别方法 > 导航 >

清乾隆斗彩圆罐三个月涨幅超七倍

清乾隆斗彩圆罐三个月涨幅超七倍

清乾隆瓷器特征与鉴别方法 斗彩瓷器鉴别 清三代瓷器鉴别

2021-02-12

清乾隆瓷器特征与鉴别方法。

方翔(艺术品投资顾问)

在当今资讯十分发达的时代,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是“天下无漏”。但是在5月底结束的香港佳士得2013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斗彩莲托八吉祥纹圆罐,估价80万至120万港元,成交价则达到了315万港元(约合250万元人民币),而这件瓷器在2月底英国的一家小型拍卖行的拍卖会上,成交价却只有32000英镑(约合30万元人民币)。

清代乾隆斗彩器以制作工艺精致、色彩鲜丽、纹饰更趋图案化为特征,于淡雅粉润中显亮丽,于纤细娇巧中见挺隽,既柔润蕴藉又光彩照人。像此罐中绘制的八吉祥,又称“八宝”,在藏传佛教中象征佛教威力的八种物象,作为一种吉祥图案使用最早见于元代,明清时成为一种常见的瓷器装饰纹样,乾隆时更为流行。

这件乾隆时期的斗彩瓷器,其造型也非常饱满,圆弧线条展现了当时的精湛工艺。在伦敦拍卖结束的时候,这件瓷器曾经引起过不少的争议,由于乾隆时期的斗彩瓷器本身就非常罕见,加上又是在一家不太知名的拍卖行,当时曾有不少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件新仿的瓷器,随着在香港佳士得拍出天价,再次证明了一个道理:艺术品市场上,眼光和魄力缺一不可。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清乾隆珐琅彩双耳瓶赏析


清乾隆珐琅彩双耳瓶

江西九江 初澜

该瓶高16.5厘米,直径8厘米,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造型秀丽,瓶口和颈部相对彩绘莲纹,期间用宝石红料彩绘瑞花,附设双灵芝纹耳。腹部装饰各色大小葫芦,枝叶繁茂,几只蝙蝠翩翩飞舞。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此器小敞口、细颈、圆腹,圈足,颈部饰双耳,造型新颖,轻巧秀美。器物通体施白釉,光滑莹润。颈部饰粉红色吉祥纹,色彩艳丽,瓶腹绘蝙蝠葫芦图,有“福禄”之意。整体色彩搭配和谐,典雅精致,为上乘之作。

葫芦谐音“护禄”、“福禄”,其枝茎称为“蔓”。“蔓”与“万”谐音,“蔓带”与“万代”谐音,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福禄万代”象征“福禄寿”齐全、子孙万代、繁茂吉祥。此外,葫芦还可以驱灾辟邪,加上入口小、肚量大的特色,寓意广进财源,挂在财位上,财富易进而不易外流。

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是引进国外珐琅材料创制而成的,并一举成为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器。珐琅彩瓷的制作过程与其他宫廷用瓷不同,先在景德镇用高温烧成白瓷,然后送到北京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绘彩,再由造办处珐琅作在彩炉中烧成。康熙珐琅彩瓷全用进口彩料,尤其是其中一种玫瑰红或胭脂红色料,因含有微量的黄金而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娇艳效果。另外,中国传统彩瓷的彩料都用清水或胶水调和,而珐琅彩瓷则像西方油画一样,以油来调配彩料,并且有一定的厚度,使得彩绘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

清乾隆款珐琅彩花卉纹碗


珐琅器最早为一种金属器,按装饰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透明珐琅等。珐琅以长石、石英为主要原料,加入纯碱、硼砂为熔剂,氧化钛、氧化锑、氟化物为乳浊剂,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经过粉碎、混合、 烧、熔融后,倾入水中急冷成珐琅熔块,再经细磨而午到珐琅粉,经过粉碎研磨的珐琅粉调和后,涂施于金、银、铜等金属器上,便成为金属胎珐琅;而以瓷器为胎,则称为瓷胎珐琅。本文要介绍的这件乾隆款珐琅彩花卉纹碗,就是瓷胎珐琅中的经典佳作。

这件乾隆款珐琅彩花卉纹碗(图1),为镇江博物馆藏品,高4.5、口径11.7、底径5.8厘米;敞口,浅腹,圈足。外腹部绘牡丹花卉纹;色彩娇艳,层次分明,具有与其他彩不同的特殊效果;圈足内有“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图2)。

瓷胎珐琅创烧于康熙年间,这与康熙皇帝的喜好有关。珐琅彩瓷制作方法是先由景德镇官窑选用最好的原料制成素胎,烧好后,送到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彩绘烧成。康熙时期的珐琅彩瓷器处于初级阶段,从施彩、纹饰到款识,多摹仿当时铜胎画珐琅的郊果,造型有盘、碗、瓶等。雍正时期珐琅彩瓷取得较大的成就,成为著名的彩瓷品种。纹饰早期沿袭康熙珐琅彩的特点,如色地上绘花卉的技法。后期形成自己的风格,即在白色釉地上,以山石、花鸟作装饰题材。

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儒雅好古,承前制继续在宫中烧制珐琅彩瓷。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在数量上超过了康雍两朝,造型多样,仅瓶类就有蒜头瓶、双联瓶、葫芦瓶、双耳瓶等。碗、碟类器物数量也明显增多。珐琅彩瓷器的装饰题材较雍正时更加丰富,除山水、花卉、花鸟外,还有西洋人物等。新增的各种色地开光、色地轧道开光珐琅彩瓷器,图案繁复,独具时代特色。通过欣赏镇江博物馆收藏的这件乾隆款珐琅彩花卉纹碗,我们可以领略到当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

清乾隆官窑斗彩瓷器精美器形鉴赏


清代斗彩瓷器沿袭明代斗彩瓷器,但是雍正时期在明代斗彩瓷器基础上创新了釉料,所以比明代斗彩瓷器更为精致,到了乾隆时期斗彩瓷器品种增多,已普及到一般生活用瓷。

清乾隆斗彩团花马蹄碗

斗彩团花马蹄碗在清代乾隆年间较为常见。高6.6厘米 口径15厘米 底9厘米敞口、深腹、圈足。胎质细腻,内外壁白釉亮青细腻。外壁口沿下两道青花弦纹,主题纹饰为团形花卉,底饰作错色如意头。装饰多用团形花卉图案,虽布局严谨,但稍显板滞。底落二行六字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官窑款。

清乾隆莲托八宝斗彩盘

莲托八宝斗彩盘胎质细白,胎地轻薄,内外壁均施肥润细腻的亮青白釉。盘外壁斗彩精绘莲托八宝图案,盘内绘有灵芝、花卉等纹饰。青花线条柔细,呈色淡雅,各种彩料精填到位,发色分明,青花与粉彩争奇斗艳,底落二行六字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是一件乾隆斗彩官窑佳器。 高5.4 口径22.2 底径11.9厘米敞口、折腹、圈足内敛,足脊及内沿泛姜黄色。

清乾隆斗彩勾莲八吉祥纹盘

清乾隆斗彩勾莲八吉祥纹盘。胎质细白,釉汁纯净。通高8.5厘米、口径50.5厘米,底径30.5厘米,撇口,弧腹,圈足。内口沿绘海水中珊瑚、犀角、磬、古钱等杂宝图案,内壁绘流云、杂宝图案,盘心饰双凤。外壁绘缠枝花。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6字篆书款

清乾隆斗彩花卉纹尊

清乾隆斗彩花卉纹尊通体以斗彩绘画纹饰,颈部绘花托寿桃,腹部为桃、蝠及莲花纹。撇口、束颈,溜肩、鼓腹,卧足。高9.7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5厘米。瓷器底书红彩“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篆书款。

清乾隆珐琅彩开光仕女贯耳小瓶


2006年11月,一件直径11.3厘米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在香港佳士得以1.51亿港元成交;2010年10月,香港佳士得又以1.41亿港元拍卖了一件直径18.4厘米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式‘四季花卉图’纸槌瓶”。由此不难看出,世间难得一遇、被皇室视为“内廷秘玩”的乾隆珐琅彩瓷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与审美价值。其在文物界和收藏界的魅力永存,且引得世界各大博物馆争相收藏。

笔者在这里要介绍的这件“清乾隆珐琅彩开光仕女贯耳小瓶”(见图),高14.8、口径1.9厘米,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瓶敛口,直长颈,深腹,矮圈足外撇,颈饰两管状贯耳。全器外壁以珐琅彩用西洋明暗技法彩绘纹饰,腹部两面开光,彩绘西洋仕女戏婴图为全器主纹。外壁绘有各层纹饰,口沿下画两圈黑线,并以墨绿色为底,饰以圈点纹及图案花边,两贯耳亦配以同样颜色,并于上下端加饰黑线与圈点纹;颈部并以深桃红色绘饰图案化的卷叶纹。器腹两面开光,开光以类似西洋洛可可艺术风格之边框围起,营造出画框之感。开光内彩绘西洋仕女拥着一婴孩,后面立一幼童,背景为西洋建筑庭园。两开光内图案细节略异,布局略呈左右相反。器腹隙地彩画四季花卉及图案花边,足圈饰花。

从器物图案可以明显看出,这件贯耳小瓶具有典型的西洋风格。珐琅彩瓷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宫廷御用瓷,创始于康熙末年,雍正朝制作日趋精美,乾隆时期更加工巧精细,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更引人注目的是,乾隆朝生产的珐琅彩器物,不仅数量众多、工艺精湛,更有诸多创新,而西洋人物画的流行即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创新之一。

乾隆珐琅彩瓷西洋人物画与其他珐琅彩瓷人物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创造性地运用了金发碧眼的欧洲人物形象作为创作题材。其中最多的便是与基督教密切相关的圣母子图,以圣母和圣子为表现题材。这件珐琅彩瓷贯耳小瓶的图案,圣母子虽然形似西方人,但在神韵上却完全没有充分展示圣母的端庄与高贵,而是具有显著的世俗化特征,更多传达的是一种母爱精神,并且还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有的吉祥文化色彩。

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瓷西洋人物画是乾隆时期清宫御制瓷的一大特色。从这些瑰丽的瓷器上可以看出乾隆皇帝在融合中西文化上的努力,也是中西艺术在18世纪的交流见证。它在深刻反映乾隆皇帝的西画观的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的审美观照,因此,从乾隆帝西画观入手对其进行研究,才能更为透彻地理解其艺术特色。

元青花发展的三个时期


元青花是中国青花瓷器巅峰时期,也是创造青花瓷拍卖的记录,是中国历代青花瓷的杰出代表,元代青花瓷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时期。

1,元青花初创期(1278年---1347年至正七年):元代1271年---1368年,1278年忽必烈就在景德镇设立浮梁瓷局,烧造枢府瓷器。有朋友提到,在设立浮梁瓷局之前元军已经占领中亚(伊利汗国1258年灭阿拉伯帝国阿拔斯朝),中亚一直烧制釉下蓝彩陶器(冯先铭《中国陶瓷》有详述),用的青料就是苏青,元青花就是把蓝彩陶换成蓝彩瓷,质量远优于陶器。伊利汗国的传统需求导致了元青花的诞生,因此元代早期的枢府釉印花和青花结合的资料就是元青花初创期的实物。

初创期的断代标准器有杭州纪年墓出土的青花塑像(1336年),景德镇出土的带年款青花釉里红器两件(1338年),在三件器物上我们可以发现,青花都不是主题装饰,而且发色不佳,说明此时的青花还未成熟。

2,元青花成熟期(1347至正七年---至正20年1360年):四川雅安至正七年的罐是质量非常高的青白釉,写款青料是上等进口料,说明到这时元青花已经非常成熟,这段时间还有至正11年款的大瓶存世。朱元璋占领景德镇的时间应该是至正20年,那么这13年的优质元青花作品主要用于对外贸易和进贡蒙元贵族使用。包括高安窖藏和土耳其托布卡比宫的多数元青花都应该是这段时间制作的。

3,元青花元明过渡期,即朱元璋控制时期(1360至正20年---1369洪武2年):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质量与明初官窑接近,并且出现大量汉文化及和亲故事题材,主要用途是御用、赏赐宠臣、作为国礼笼络中东汗国,一些大件的人物画元青花在国内基本上都出于明初的王侯大墓。洪武2年御窑厂建立,开始烧造洪武官窑,这9年可称为元明过渡时期,一些器物很明显具有明初官窑的特征。

明成化斗彩海水龙纹盖罐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陶瓷藏品中,有一件明成化年制作的海水龙纹盖罐(见图)。罐的外壁绘有海水和游龙,波涛激荡,蛟龙飞舞,龙的上方祥云朵朵。这一件气势非凡的作品,是当时景德镇御窑厂制作的精品。

斗彩亦称“逗彩”。广义的斗彩是指釉下青花和釉上红、黄、绿、紫等鲜艳的色彩相结合的制品。有釉上、釉下两种色彩争妍媲美之意。金代磁州窑即有釉下黑彩和釉上红、绿、黄彩相结合的器物,明代宣德开始,出现了釉下青花和釉上红彩相结合的工艺,但真正的斗彩则始创于明代的成化年。制作时,先在瓷坯上用青花料描画花鸟、走兽、禽鸟、人物的半体,施透明釉,经高温烧成瓷后,再在釉面上用彩料描绘成完整的画面,是一种“拼逗”彩色。

永乐和宣德两朝,当时的瓷制品以雄健豪放的风貌面世,而成化年间景德镇御窑的产品趋向玲珑秀雅的风格。成化斗彩器的胎质细腻、轻薄透体。最小的制品胎体,体薄几同蝉翼,照光可见指纹。造型匀称端秀,白釉柔和莹润,色彩鲜丽,制品上的字体圆拙有力,藏锋不露。纹饰多为婴戏、花鸟、虫草之类内容,器形以杯、碗、高足杯、盖罐、瓶等小件居多。成化斗彩备受后代陶瓷鉴赏家和收藏家的青睐。明人沈德符在《敝帚斋剩话》中云:“本朝窑器,用白地青花、间装五色,为古今之冠。如宣窑品最贵,近日又重成窑,出宣窑上。”

成化斗彩器在发展过程中,还有一段艳史。成化皇帝朱见深在后宫最宠幸的一位女性是万氏贵妃,万氏4岁入宫当宣德帝时的宫女,她在20岁时,年仅3岁的朱见深被立为太子。成化元年朱见深即位时年尚18岁,万氏已35岁,后立为贵妃,一直受到比她小17岁的皇帝的宠爱。成化帝为了取悦万贵妃,经常给她送去一些珍稀礼品,成化斗彩就是在这种取宠心态下发展起来的。在造型上,斗彩器柔美小巧,合乎闺阁中玩赏,纹饰图案多采用婴戏、草虫、花鸟等妇人喜爱的内容,看来宁静而高雅。

瓷器“掌眼”把握三个“基本点”


大清乾隆年制款青花蒜头瓶。

“瓷器在收藏品市场里最难把握,经常听到有人说买到了赝品。”昨天,义乌修竹轩老板虞晓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古瓷交易的行情越来越好,价格暴涨,仿古瓷的制作也越做越精,真假难辨。

那么如何从真假充斥的古玩市场中淘到好东西呢?虞晓雷说,首先要看瓷器的造型。各时代瓷器的造型,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各类器形,多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本时代的生活风俗、审美标准、社会风貌和技术条件。若能深谙并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掌握了一种较为可靠的鉴定方法。对于各时代的一些典型器形,特别是名贵品种,更应牢记于心。因为越是名贵的品种越是有人去仿制。

在掌握各时代瓷器的品种特征和时代风貌的同时,应侧重对器形的古拙、敦厚、粗笨、秀美、玲珑、华丽等不同的风格进行研究,详加分析对比,摸清其演变规律。久而久之,便可充分利用不同器形的特征,熟练地鉴别真伪。

此外,还要学会看瓷器的纹饰。虞晓雷说,瓷器上的纹饰,也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因为绘瓷原料与技术的不断丰富和改进,无论在题材内容以及表现手法上,不同时期的纹饰均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各个时期的纹饰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但不外乎人物、景致、花鸟、文字和图案之类,养成细致观察纹饰特点的习惯,于细微处下功夫,才能见微知著,在鉴别真伪上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断代和鉴别真伪时,观察比较同时期和相近朝代其他工艺品的图案和画意等特征,也很重要。

最后,还要会看胎釉。就瓷器来说,胎为骨,釉是衣,细致观察胎体和釉面,也是断代和鉴别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鉴别胎质时,可从无釉处观察,注意胎土淘炼的纯净与烧制的缜密程度。历代淘炼方法有别,明代胎土中含有金属杂质比清代和民国时候多,所以烧出来的产品表现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另外根据各个时期所具有的典型足形来判断和辨伪,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研究类比各个时代不同形式的器足特点,找出其继承、发展以及演变的规律,与研究造型和纹饰一样至关重要。

从釉面的新旧光泽上,也可以辨伪。古瓷一般有着那种年深日久自然形成的“酥光”。另外,各个时期施釉的厚薄,釉面的莹润与干涩,釉质的细密和疏松及浓缩,积釉等情况也是鉴定真伪的一个重要依据。

成化斗彩海水江崖花卉纹盖罐


自成化皇帝一生,在文化艺术上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早期就已经首创了斗彩瓷器,但是这三个阶段的用料和工艺风格迥异,呈现出截然不同效果。

早期的彩料颜色单一,感觉像我们眼睛之间加了一层薄纱,没有通透艳丽之感;而中期出现了姹紫嫣红五彩,颜色更加丰富。呈现出透亮,釉上釉下的堆叠感觉更强烈。此外,虽然都使用了麻仓土,但成化中期的胎壁更薄,画面显得极为细腻。

早期釉上彩的制作工艺没有那么精致,到了中期工艺成熟,釉上五彩的纯度及已撵磨细度都比早期有质的飞越,也显现出了真正成化斗彩的风采;而早期并不具备这些条件,还是承袭前朝的一些制作方法和工匠,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

早期器型延续了前朝部分特点,比如早期“天字罐”腹部微隆,与肩部角度相差不大,给人感觉低矮敦实。而中期器型较高则挺拔,腹部收缩肩部宽耸,给人以秀美灵巧之感。

而款识书写都使用了国产“平等青”料,颜色淡雅飘逸。由此可以看出,斗彩真正巅峰乃成化中期时代,产量高、质量稳定,工艺最成熟,工匠的技艺最为精湛,艺术造诣最高。使成化瓷器成为六朝之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