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大清咸丰年制瓷器鉴别 > 导航 >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双耳抱月瓶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双耳抱月瓶

大清咸丰年制瓷器鉴别 清乾隆瓷器特征与鉴别方法 鉴别乾隆年制瓷器

2020-11-16

大清咸丰年制瓷器鉴别。

数拍卖场的经典瓷器,「青花双耳抱月瓶」必占一席,不时见于各大拍卖行的图录封面之上。今季伦敦拍卖,苏富比封面就是青花双如意耳抱月瓶,48.3cm高,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估价£100万- 150万(RMB 870万- 1,300万)。

器形曲线圆滑,颈部细直,附带双耳,器腹扁圆,名曰「扁壶」。由于形似满月,故又雅称「抱月瓶」或「宝月瓶」。抱月瓶创烧于明代,原形应来自中东,后融合于中华工艺。大型扁壶烧制不易,会因承受不了窑内高温而坍塌变形。

随时代流转,抱月瓶器形亦常随之而有变。今次上拍的这一件,具明永乐瓷器两大创新特征 - 器身扁平、呈圆形,中心开光,开光内凸脐。青花发色方面,钴青点染纹饰,拟效明初青花之浓黑铁斑,亦挺具慕古味儿。

香港邦瀚斯,2017年春拍,HK,540,000成交

如此器形及尺寸的扁壶,在拍卖场上算是经典瓷器。去年香港春拍,邦瀚斯(Bonhams)就以一对扁壶领衔,为美国丝绸大王威廉·斯金纳(William Skinner,1834-1902)家族旧藏,估价HK,000万- 3,000万,连佣HK,850万成交。

尽管器形及尺寸相类,纹饰上还是有分野。这类扁壶最常见绘八瓣纹饰,瓣内分别绘以佛教八宝图案(法轮、法螺、宝伞等……),就好像上述邦瀚斯这对。今次上拍的这一件,饰缠枝莲纹,繁而不拥。虽无绘八瓣,但「八月伴月」式的匀称布局仍在。

2003年香港秋季拍卖,此件扁壶在苏富比上拍,估价HK0万 - 300万,连佣近HK0万成交。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双如意耳扁壶 《大清乾隆年制》款

拍品编号:10

高度:48.3cm

估价:£1,000,000 - 1,500,000

拍卖详情

拍卖行:伦敦苏富比

场次:中国艺术珍品

拍品数目:151

预展时间:

2018/5/12 - 13|12pm - 5pm

2018/5/14 - 15|9am - 4:30pm

拍卖时间:2018/5/16|10:30am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大清乾隆年制珐琅彩瓷的特点和风格


清朝乾隆皇帝知识渊博,心胸开阔,继承王位后,他非常珍爱康熙留下的珐琅彩瓷,并继续按照以前的方法在皇宫里制作珐琅彩瓷。据当时的记载,乾隆年间,在瓷身上涂上的瓷釉,烧制后都配有硬木座椅和楠木箱,并存放在乾隆清宫的瓷釉库房中,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其的重视程度。

大清乾隆年制珐琅彩瓷的特点

乾隆年间,瓷胎彩绘的珐琅形制各异,瓶、罐等的数量远大于康熙、雍正时期。光光瓶子就有梅花瓶、方瓶、蒜瓶、葫芦瓶、穿耳瓶、观音瓶、玉瓶等等,种类丰富、色彩丰富。此外还有茶壶、方碗、盘、碟和杯的数量也非常可观,而且种类繁多。

这些珐琅彩釉及其他类型的陈列品的增加,一方面表明康雍两朝经过70年的发展,社会生活十分丰富。另一方面也表明乾隆珐琅的工艺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前两个朝代,由于这种珐琅彩瓷的形成、填充和烧制比其他生活必需品更困难,所以在数量上会比较少,乾隆珐琅在装饰方面继承了雍正后期的绘画风格,集诗、书、画于一体。

乾隆时期,珐琅彩瓷除了山水、花鸟之外,还增加了儿童玩耍、母子、亭边画等题材,颜色丰富多彩。釉面通常采用铺贴工艺,以金或彩绘图案装饰。

乾隆时期瓷釉的风格有哪些?

1、白地风格

是雍正风格的延续,与雍正不同,绘画主题是花鸟山川之外的人物和佛像。就像现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乾隆珐琅彩婴戏纹双连瓶”,瓶身是双连的,肩滑,脚略向外,有盖。白色的腹部画着婴儿的图画,一组四个婴儿玩三只羊,即“三阳开泰”的意思,另一组有九个孩子在玩耍,其中一个拿着一瓶,瓶口飞出五只蝙蝠。也就是“五福门”的意思。

2、金地风格

这种的风格也非常的多见,主要可以分成联众,第一种“开光”是指在瓷器的突出部位以圆形、扇形、菱形柱状的绘画和书写为主要装饰。第二种锦地开光是在彩地上排列着上述栏框,像织锦图案。

康雍时期,色地开光已经开始出现了,特别是乾隆时期。乾隆晚期,在瓷釉中广泛应用了拉金和镀金工艺。这种装饰手法使瓷器更加华丽,但与雍正时期端庄典雅的风格截然不同,是乾隆后期崇尚奢华的标志。

清乾隆青花葫芦扁瓶赏析


此瓶青花红彩为饰,青花绘海水纹,红彩绘龙纹、藏传佛教吉祥图案八宝纹中的宝伞纹、金鱼纹。汹涌澎湃的海水,红彩蛟龙闹海,飞腾其间,勇猛矫健,有叱咤风云之势。器辅以青花绘缠枝花卉纹、回纹等。外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此瓶造型仿自西亚阿拉伯铜器,又称为“抱月瓶”或“宝月瓶”。明代洪武时期御窑厂开始烧制此器物,有青花器。永乐宣德时期有青花与白釉品种。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有仿烧,改称“马挂瓶”,为皇亲国戚骑马出行时随身携带的用具。

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八吉祥如意耳葫芦扁瓶

青花加红彩装饰是明清瓷器品种之一,始于明代宣德年间,其制作工艺是在烧制好的青花器上,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红彩辅以描绘纹样,低温烘烤而成,在青花的衬托下,矾红彩愈显艳丽夺目,极富装饰效果。

本器庄重典雅,构图疏密有致,纹饰清晰,釉彩搭配协调,令人赏心悦目。点阅海内外之遗珍,类此者寥寥,而以其工丽精致之状貌,则青花红彩器中罕有出其右者。

永乐青花暗刻双龙纹抱月瓶


龙乃神异动物,为百鳞之长,是祥瑞的代表。同时也是古代帝王的象征。在明代瓷器上,明龙的形态强调端庄、威严,不再有元龙清新飘逸的的神韵。同时也有诸多变化,其特点有三。

明早期的龙,品相威武强调至尊无上。头部较大,躯干四肢粗壮,龙爪最有特色,犹如鹰爪雄健有力,力大如穿透之感;龙须浓密有一种昂然向上的神态,显得威风凛凛。

明中期的龙已无早期威严之尊之感,变得温驯而毫无野性,腹部细长成条状,身体僵硬,轮形脚爪软弱无力,双眼目光呆滞;即便是在海水云天间飞舞,也是匆匆行走,已无呼风唤雨的神力,更多的是在漫步嬉戏。

晚期时由于政权更迭,龙的形态已经变得松软无力,表情也较为怪异无神,龙身更为细长,龙纹简化,用笔更为草率。

此瓶体型硕大,瓶腹饱满圆韵,胎质洁白细腻,胎体厚重,口微撇饰缠枝纹,颈部绘青花宝相花,满腹绘青花海水纹,暗纹留白处饰腾龙纹,其腹部技艺又称为:“青花拔白”。海水呈翻江倒海之势,而龙呈凶猛腾空之状,气势磅礴彰显帝王至尊无上。龙爪孔武有力,身躯四肢粗壮,是为明代早期官窑瓷之精品大作。

永乐 青花暗刻双龙纹抱月瓶 尺寸:

口径:8.1CM

高:46.1CM

足径:10.1×14.5CM

怎么样识别大清乾隆年制的瓷器


大清乾隆时期的瓷器烧制可以说是整个清朝时期的鼎盛时期,其烧造的数量非常的庞大,而且时间长达六十年之久,写款者也历经好几代人,所以乾隆时期官窑瓷器的款式变化较多,楷书和篆书在同时使用所以在瓷器的落款上以篆书款为主,其字迹清晰且工整,但是因为后期朝代的没落导致大量的瓷器被毁,流传至今的、做工精湛的、原料上乘的少之又少,足以可见其收藏价值之高,现在我国的乾隆时期瓷器价格较高而且数量较少,许多的收藏爱好者都在争相进行抢购,但是却难以分辨其真伪,我们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初步的判断。

一是瓷器的胎体一般薄厚适中,圆类瓷器较厚,其质地十分地坚硬同时也非常细腻,但是视觉上观看多了一份厚重感,没有轻巧和灵动之感;二是通过其釉面的光泽度,不仅透润度很高同时施釉也较为的稀薄,色泽不是非常的鲜艳亮眼一般都为青白色、粉白色、酱白色等,纯色较高,釉质相对之前相比也较为的疏松。三是通过其外部的纹饰,当时西方文化的盛行再加上大量多元文化的涌入导致其纹饰上也是有了许多不同的特质,比如说:西方的人文主义精神、东方的美学思想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其它国家的宗教信仰等等,在纹饰上也是中国所独一无二的遗产,其做工精湛的高达百万。

乾隆时期烧造出了非常多的精美瓷器,其中有一件被称之为“瓷母”的瓷器进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十六种不同的工艺中有的需要低温烧制、有的则是高温烧制、提纯度的不同所呈现的颜色也大不相同,甚至粉彩和松石绿都需要经过两次低温烧制,可见其工艺的复杂程度是现在市面上的仿制瓷器所不能比拟的。所以一般通过其釉色、重量、做工以及盖章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初步的分析,了解有关时代的知识也其这一时期瓷器的制造特点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入手瓷器时所必要的准备工作。

现今我国的市面上乾隆时期瓷器大多都是一些小摆件还有大量现今所仿制的仿品,所以非常难以辨别,容易混淆,原料、釉色、重量、掌印这四步只是非常简单的初步辨别手段,我们还需要通过权威的鉴定中心或者专业的权威专家鉴定之后再进行入手,可以大大提高保证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害,由此可见乾隆时期瓷器的收藏价值之高、数量之少、时代特征之显著,收藏价值一般都是通过其时代、意义、数量进行判定,时代十分强烈的、意义十分重大的、数量十分稀有的、造型优美、做工精美、原料之纯、釉色之亮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这样的瓷器收藏价值甚至可以用世间极品来形容,由此可见乾隆时期瓷器之高。

清代抱月瓶特征及价格


抱月瓶,又称“宝月瓶”,由于其腹部为圆形,如一轮满月,因此叫“抱月瓶”。抱月瓶属于清代的一种瓷器,器型为直颈、小口,瓶颈两侧为双耳状。

抱月瓶早期起源于是宋元时期,那时西夏流行挂在马鞍旁并且为陶制的马挂瓶,这种马挂瓶民族风格十分浓厚;到了明代永乐、宣德年间,抱月瓶才较为常见;但到了雍正时期,皇帝不喜欢抱月瓶,遂停烧;直到乾隆时期,抱月瓶又重新开始烧制,此时的抱月瓶类型多为青花抱月瓶。

在乾隆年间,皇帝十分喜爱抱月瓶,该时期抱月瓶可谓宫廷重要陈设瓷器之一。它的工艺、纹饰在这个时期逐渐提升,瓷器造型和花样纹饰创新多变,常见形状有扁壶状和圆状。

扁壶是古代陶瓷中一种特殊器型,尺寸往往不大,模制而成,印花装饰,常见图案有胡人、狮子等异域文化风格,多设穿绳携行。虽然它不属于主流器型,但扁壶往往伴随特殊的历史背景,具有明显的时代阶段性,是中外物质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在明朝,扁平抱月瓶的数量要比圆壶多一些。

相较于明朝的扁壶抱月瓶,清代的抱月瓶两面圆形居多。康熙时期的圆形抱月壶,高度一般小于27厘米,上沿口略大,体形略小,两面扁平。当然,高度39厘米左右的也有,只是数量较为稀少。但是无论是大器型的抱月壶,还是小器型的,其市场价值都非常昂贵。

曾经一场瀚海秋季拍卖会上,一件器形硕大,风格雅致的清代“三教九流抱月瓶”珍品引人注目。该抱月瓶高31.5厘米,风格上与传统的抱月瓶同种有异。蒜头式的瓶口,莲纹图青花,颈部饰灵芝如意纹,下接圆腹,腹部浑圆状;瓶壁采用清代独创的装饰手法,青花卷草纹钩边,其间填豆青釉,釉下暗刻缠枝花卉纹;正中着“寿”字篆书,四面衬以青花如意形花叶,下接椭圆足,足绘蕉叶纹。整个造型张弛有度,秀丽端庄。

据外媒报道,2018年法国一场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时期的葫芦“抱月瓶”瓷器引发巨大反响,该抱月瓶底部为乾隆六字篆体方形印章,瓶身有“佛门八宝”浮雕图案,侧面为精美白底蓝色藤枝穿花纹案,估价在60万至80万欧元之间。诸如此类的高价抱月瓶还有很多,在瓷器类别中它也以一种特别的存在散发着魅力。

清乾隆粉彩百鹿图双耳尊


粉彩是景德镇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及“珐琅彩”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种彩瓷。它的独特之处,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其做法是用经过“玻璃白”粉化的各种彩料,在烧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绘画,经第二次炉火烧烤而成。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盛烧于雍正、乾隆,成为清代瓷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品种。直到现代,景德镇的许多瓷厂仍继续生产。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所谓“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因此博得“东方艺术明珠”的美称。

乾隆时期的粉彩综合了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制瓷工艺,乾隆帝对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形体、花纹的要求常有御旨。此尊为乾隆皇帝寿诞时所烧制,高45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24.2厘米。尊敞口,口以下渐广,垂腹,圈足。肩部两侧各有一螭耳。尊体绘百鹿,衬以山林、小溪、灵芝、花草等景物。苍松翠柏下群鹿或奔跑,或相偎,或憩息,形态各异。经专家们认真研究瓷艺大师反复实践,终于再现了这一器物的神韵。

抱月瓶的价格和图片


抱月瓶,又称“宝月瓶”,由于瓶腹部是圆状,似一轮满月,因此叫“抱月瓶”。抱月瓶属于清代的一种瓷器,直颈、小口,瓶颈两侧为双耳。

抱月瓶刚开始出现时是宋元时期,那时西夏有挂在马鞍旁、陶制的马挂瓶,民族特色浓厚;到了明代永乐和宣德年间,抱月瓶才较为常见;直到清朝雍正早期,抱月瓶仍有烧制;但到了雍正时期,皇帝不喜欢抱月瓶,遂停烧;直到乾隆时期,抱月瓶又重新烧制起来,此时的抱月瓶多为青花。

由于乾隆十分喜爱抱月瓶,所以在乾隆年间,抱月瓶可以称为宫廷重要的陈设瓷器之一。它的工艺、纹饰也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发展起来的,瓷器造型和花样纹饰创新多变,妙趣横生。

抱月瓶常见的形状为扁壶状和圆状。扁壶是古代陶瓷中一种特殊器型,尺寸往往不大,模制而成,印花装饰,图案常见胡人、狮子等异域文化风格,多设穿绳携行。虽然不属于主流器型,但扁壶往往伴随特殊的历史背景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是中外物质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在明朝,扁平抱月瓶的数量要多一些。

相较于明朝的扁壶抱月瓶,清代的抱月瓶两面圆形居多。康熙时期多数为高度小于27厘米小型抱月瓶,上沿口略大,体形略小,两面扁平,当然高度在39厘米左右的也有。这种39厘米左右,两面平扁的抱月瓶一直延续到乾隆早期,后面乾隆中后期的抱月瓶则是采用宣德后期的圆形,成为正圆侧椭的观赏状。

曾经在瀚海一场秋季拍卖会上,一件器形硕大,风格雅致的清代“三教九流抱月瓶”珍品引人注目。该抱月瓶高31.5厘米,风格上与传统的抱月瓶同种有异。蒜头式的瓶口,莲纹图青花,颈部饰灵芝如意纹,下接圆腹,腹部浑圆状;瓶壁采用清代独创的装饰手法,青花卷草纹钩边,其间填豆青釉,釉下暗刻缠枝花卉纹;正中着“寿”字篆书,四面衬以青花如意形花叶,下接椭圆足,足绘蕉叶纹。整个造型张弛有度,秀丽端庄。

还有清乾隆朝代的“龙纹抱月瓶”,造型也十分精美。它采用精铜铸造,双耳鎏金,錾刻工艺高超,线条流畅;腹部饰神龙戏珠纹饰,五官十分精致,给人威武霸气之感,非常值得收藏。

中国陶瓷传统器形——抱月瓶


抱月瓶是清代的一种瓷器。亦称“宝月瓶”。小口、直颈,颈侧双耳,因瓶腹似圆月,故名。抱月瓶外形最早源自宋元时期流行于西夏的陶制马挂瓶,明代以青花为装饰,是清代乾隆一朝重要的陈设瓷器之一。

抱月瓶外形最早源自宋元时期流行于西夏的陶制马挂瓶,左右双系,用以挂于马鞍之侧,极具民族特色。明代以青花为装饰,结合抱月瓶自身独特风格,将色彩与器形完美融于一体使其发展成为陈设用的艺术品。抱月瓶以永宣时期最负盛名,其中蒜头口抱月瓶于康熙、雍正两朝多有仿制。乾隆皇帝更是喜爱有加,因此抱月瓶成为清代乾隆一朝重要的陈设瓷器之一,外形与花样也随着御窑厂不断创新而变化多样,异彩纷呈。

豆青釉加青花以及青釉暗刻的装饰手法很早便出现,而此件“三教九流抱月瓶”同时采用这两种装饰手法,相得益彰,殊为罕见。凸显此器卓然超群的艺术魅力与价值。本品存世极为珍罕,器形纹饰相类者,仅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回流一件,其余尚未见于世。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大清乾隆年制青花双耳抱月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大清乾隆年制青花双耳抱月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大清咸丰年制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