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瓷器鉴别谚语 > 导航 >

民间谚语说钧瓷

民间谚语说钧瓷

瓷器鉴别谚语 古代钧瓷器 中国古代民间瓷器

2020-04-16

瓷器鉴别谚语。

自古以来,烧制陶瓷就是禹州人养家糊口的重要选择,也是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对“陶瓷生金”的憧憬,对“陶瓷莫测”的畏惧,形成了这里独特的陶瓷崇拜。而反映这种崇拜的各种观念、思维,鲜活地表现于当地妇孺皆知的具有经验性和富有哲理性的谚语之中。在我国五大名窑--钧窑的诞生地河南禹州神垕镇--钧瓷之都,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

轮子一转,有米有面;

别说种庄稼,给官也不干。

上面说的轮子,指的就是制作陶瓷胚体的轮车。

在旋转的轮车上手工制作泥胎

敬与畏 “神垕神钧,日进斗金”;“雅堂无钧,不可夸富”。不仅在古代,而且也在当代。“钧”价的昂贵造就了一批批一夜暴富的幸运人士。他们由陶瓷脱颖而出,也因陶瓷而名扬四方。就在这些幸运人士无声的召唤下,越来越多的人敬奉陶瓷、投身陶瓷,期待过上“轮子一转,有米有面”的好日子。

然而,窑变的难以预测,决定了并非所有烧制陶瓷的人都能得到幸运的结果。预示,“生在选土,长在成型,是死是活,全靠烧成”的哀叹悠然而起,陶瓷艺人们只得吧命运的主宰权托付个“仙翁”和“圣母”。“托仙翁窑中放宝,仰圣母火里生金”、“金火圣母炉中舞,神钧宝瓶火里生”,就是这种期待和无奈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对于“钧瓷”,艺人们更具敬畏之心。一方面,真切地知道“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含义;另一方面也清楚地了解“要想穷,烧钧红,十窑九不成”的险境,因而催生了一个很不寻常的风俗:“钧不殉葬”。

钧瓷马踏飞燕(炉钧版)-王现锋-正玉钧窑(限量烧制300件)

苦与乐 烧制陶瓷的原材料都在山里,需要镢头挖、铁锨铲、扁担挑、驴车拉,无疑是一项重体力的劳作。

东山煤,西山釉,

北山瓷土处处有。

踩泥跐着走,走出菊花头;

揉泥不沾手,揉成蝎子头。

制作陶瓷不是单纯的体力付出,更需要只会和灵气。这项费力劳神的生计,应当属于苦活的范畴。不过,这项活计却苦中有乐。艺人们怀着“一窑一乾坤”的梦想,以及“进窑一色,出窑万彩”的期盼,留神“添煤忌成堆,成堆瓷发黑”一类失误的发生,热切地等待窑变的神奇。不少如痴如迷的艺人,即便倾家荡产,也乐此不疲。他们坚毅地相信,“钧瓷成对,窑变无双”的奇迹总会出现。一旦“捞着”,将生辈子吃喝不愁。

葫芦-李朝斐-钧都坊

不怕千招会,只怕一招独;

三天不添锅,捞着吃整桌。

穷和富 用现在的话说,陶瓷制作(尤其是钧瓷制作)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哪怕是富裕人家涉足,倘若烧出的成品都是“驴肝马肺雨后晴”一类暗淡的色泽,那就意味着血本无归。从天上掉到地上,富人即刻成为穷人。反之,假如烧出“不是天然不入画,看过一回醉一回”的上品,穷人也能很快出人头地。

画山画水难画云,制青制花难制钧。

陶瓷世界千般好,唯有钧瓷窑变巧。

莫测的窑变犹如一道充溢魔法的沟坎,鬼使神差地让“穷”与“富”彼此跳跃。古时候,就有“神垕钧瓷甲天下”的说法。“世人莫道黄金贵,不如神垕一把泥”;“神垕聚宝盆,泥土变成金”。当然,滚滚的财源只是流进了大窑主的腰包。出力流汗的窑匠们唯有唉声叹气的份:“富了公子哥,穷了老匠人。”

太平尊-孙新要-钧宝坊(柴烧)

进与守 禹州陶瓷的演进,始终没有停止过“进”与“守”的此长彼消。“钧不盈尺”的金科玉律,“窑变出天然”的虚妄无为,这些“守”的规矩显然无法阻挠“进”的脚步。如果说“冬冷夏热春料峭,金秋烧钧正当时”,是对烧制节令的客观认知;那么,“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呈岚”,就是对瓷品画面的炽热追求;而“云作霓裳霞作衣,铜口铁足”。“青如天,明如镜,润如玉,声如磬”,则是对制作工艺的锐意进取。

正是由于历代陶瓷艺人不懈的进取,才让“瓷都”禹州闻名遐迩。“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在这里,陶瓷早就形成集群化的产业态势。“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云天”。可以想见,投资者和从业者是怎样的众多。“客商天下走,日进斗金钱”。可谓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亲不亲,禹州钧”。是“钧瓷”扩大了禹州同外界的联系,它是纽带,它是桥梁,古今如此。

taoci52.com精选阅读

钧瓷开片为什么说产生于烧成后才开片


钧瓷开片为什么说产生于烧成后才开片

钧瓷开片为什么说产生于烧成后才开片:禹州,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夏都”、“钧都”、“药都”之称。因大禹治水受封于此而得名“ 大禹之州” 。禹之子启,在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国夏朝,因此,禹州又有“华夏第一都”之誉。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禹州曾涌现出法家代表韩非、杂家鼻祖吕不韦、政论家晁错、军事家张良、三度临朝辅佐五帝的褚蒜子、曹操谋士郭嘉,首创行书刘德升、百代画圣吴道子、书法大家褚遂良、五朝元老马文升等众多历史名人,境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国宝钧瓷就诞生在这片厚重的热土之上。

那么有开片的钧瓷好吗?

静下来,能时不时地听到身旁前两天烧制成的定制灯饰钧瓷瓶开片的声音。开片?什么是开片?细看每一件钧瓷你会发现冰裂纹没有?那上面细细的,像须根一样交 错的纹路说。你看着是裂纹,一摸,却是光滑的。这裂纹,使瓷“活”起来了,是瓷的毛细血管,是鲜活的生命。它在不停地开片,就是说,它的纹路,在悄悄地发 生着变化,一点点细化。开片时,有很轻微的声音发出,你听!你把钧瓷放在耳边。听,静静地听,哈哈,白天太吵了,自然是听不见。如果在夜深人静、心清似水 时,把钧瓷放在耳边,会有轻微的声音,如铃似琴,像一朵花在开。

钧瓷以开片为奇,(钧瓷的四大美:神奇妙绝,其中奇即“奇在开片”)开片又称“迸瓷”,视如碎裂而指感光滑。就在釉裂开片中出现了人力不可为的奇迹:珍珠点、鱼子纹、蟹爪痕、兔丝缕、蛛丝张网,蚯蚓走泥。即成瑰宝珍品。

钧瓷烧制工艺复杂。从选料到烧成,自古就有“七十二道工序”之说,无论哪道工序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加之烧制极其复杂严格,这是钧瓷珍品率极低的重要原因。因此,钧瓷烧造“十窑九不成”。钧瓷没有重样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世上唯一的东西。钧瓷窑变现象具体表现在五彩斑斓的色彩,如脂似玉的质地,自然玄妙的纹路、色斑、色线,或聚或散,或急或缓。最为神奇的是釉画,意象丰富,鬼斧神工,奇妙无比,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使钧瓷升华到具有纯粹审美价值的艺术品高度。

钧瓷开片为什么说产生于烧成后才开片:这可爱的东西原是山间的瓷土,成型后,入窑,窑变出各种神韵,本来已是炉火纯青,但它仍在不停地开片.那为什么说 钧瓷开片产生于烧成之后才开片呢?因为钧瓷在烧成时釉都不会产生纹片,这是由于在低温阶段釉层一般不会开裂,即使偶尔产生开裂,也会在烧成后期被具有一定流动性的釉所填平, 也就是说 钧瓷的开片现象是由于釉的膨胀系数大于胎的膨胀系数。实际上,不管釉的膨胀系数比胎大还是比胎小,在烧成时釉都不会产生纹片,这是由于在低温阶段釉层一般不会开裂,即使偶尔产生开裂,也会在烧成后期被具有一定流动性的釉所填平。在高温阶段,包括烧成后期和冷却前期,釉也不会产生纹片,因为此时的釉层已经熔融成液态,有很大的弹性,能伸能缩。只有当冷却到200℃以下时,开片才会产生。一方面是由于釉的收缩量超过了胎,另一方面釉已完全硬化,弹性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釉就会受到较大的张应力。当这种张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并超过釉本身的抗张强度时,釉才产生开裂。所以,釉的开片产生于烧成之后。 只有当冷却到200℃以下时,开片才会产生。

钧瓷开片为什么说产生于烧成后才开片:而当我们看到钧瓷上布滿細細的,像須根一樣交錯的冰裂紋。你看着它是裂紋,一摸,卻是光滑的。 这裂纹,使瓷“活”起来了,是瓷的毛细血管,是鲜活的生命。 它在不停地“开片”,就是说它的纹路,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一点点细化。开片时,它的声音,此起彼伏,就像在弹奏一曲美妙的乐章。伴随着声响,开片纹路不断出现,并向四下延伸布满釉面。开片早的,出窑时即大量开片,片纹小而密;开片晚的几天后才见片纹。随着时间的延长,钧瓷还会继续开片,而一件钧瓷,开片的生命是六十年...六十年的坚持,瓷花一片片细化、玲珑,也是它最值钱的时候。

就像我们的生命。 生命也如钧瓷般宝贵,都是上天的恩赐.需要珍惜...生命也如钧瓷一样,拥有有限的开片时间.

生命也如钧瓷般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打碎,需用心呵护.都想找到一个好的主人,懂自己的主人,给予爱惜...生命也需如钧瓷般坚强,需经历炉火锤炼,方能成气候.生命也如钧瓷般,在不断,每时每刻开片。```

战国礼器藏身民间


专家正在对市民收藏的瓷器进行鉴定。

“这个碗是真是假?”“这块玉有没有收藏价值?”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中山市博物馆组织该市博物馆系统和相关方面专家在孙文西路步行街广场举行免费鉴宝活动。众多古玩爱好者带着自家宝贝,前来一辨真伪。经专家鉴定其中约有七成为真品,其中个别品质较好。

现场,多位专家一字排开,分玉器类、陶瓷紫砂类以及杂件类为市民免费鉴定。一位来自古镇的收藏家小心翼翼地掏出三件“宝贝”,这三样宝物分别是一块陶瓷璧、三足鼎以及青花碗。广东省文史研究馆民间艺术院副院长余乃刚经过仔细辨认后表示,这三样古物分别是战国陶璧、春秋战国时期三脚鼎、明代晚期青花瓷碗,三件宝物均是真品,且都属于质量比较上乘的藏品,价值在数万元到十余万元之间。

记者在现场发现,除了大多数带着“宝贝”前来鉴定的市民外,还有不少是来向专家“取经”交流的,想借此难得的机会同专业人士多多交流扩充自己在收藏爱好上的知识。热烈的讨论有时候可急坏了后面排队等着鉴宝的爱好者。

据粗略统计,当天上午有30多名市民携带30多件宝贝前来鉴别。经过专家初步判断其中七成为真品,三成是赝品或仿制品。

民间藏珍,宝光熠熠


昨日,永宁县纳家户古街会议中心人气爆棚,由永宁县宣传部和宁夏收藏协会主办的宁夏民间十大珍宝评选活动吸引了大量区内外藏友到来。

千件藏品展示了宁夏收藏的热度和水平。来自区内外的余光仁、刘东瑞、王治国等7位鉴定专家忙得不亦乐乎,藏友们的热情更是“爆表”,排着长长的队伍,怀抱宝贝聆听专家的鉴定和点评。

藏友们交流也很积极。西夏瓷器收藏大家米向军见到了一件高68厘米的西夏大罐,他禁不住给周围的藏友介绍起来:这件褐釉四系剔刻花大罐饱满大气,是典型的灵武窑瓷器,上有凤穿牡丹纹,是同类同品中的精品。银川市唐先生收藏的金代磁州窑彩绘婴系纹花口花觚,器型硕大、体型优美,甫一出现就引起了藏友和专家的连声叫好;一枚西夏文铜印章让来自宁夏博物馆的专家感叹其精美……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瓷器、玉器、铜器鉴定专家刘东瑞大呼“好东西真多”,没想到在宁夏遇到这么多高档次的藏品:“瓷器里面出现了西夏、元代及具有宁夏地方特色的藏品,印象比较深的如雕版印刷的西夏佛经,虽然只是几个零页,但已经很珍贵。还有灵武窑的瓷器,这些让我们感觉到党项文化的根还在。”

最后专家评选出33件获奖珍品。其中11件被评选为宁夏2015民间十大珍宝(其中有2件并列)。同时在中国文物艺术品司法鉴定认证备案中心入档。(倪会智/文图片由宁夏收藏协会提供)

宁夏2015民间十大珍宝名单

(其中有2件并列)

1.瓷器明宣德青花龙纹官窑大缸

2.瓷器西夏灵武窑剔刻花四系瓶

3.瓷器磁州窑金代彩绘婴戏纹花觚

4.青铜西夏铜印

5.青铜春秋(铙)

6.杂项民国三十八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有习仲勋等人签发的布告

7.杂项西夏雕版印刷佛经残页

8.杂项商骨笛

9.书画清唐卡

10.玉器西汉宜子孙出廓玉璧

11.玉器清乾隆白玉原配碧玺鼻烟壶

钧瓷烧制技艺之气烧钧瓷


我们讲过钧瓷烧制技艺的传统煤烧钧瓷和传统柴烧钧瓷,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钧瓷新工艺时代的气烧钧瓷。

钧瓷烧制技艺之气烧钧瓷

气烧钧瓷历史

气烧钧瓷始于1994年,采用天然气为原料进行钧瓷烧制,是钧瓷新工艺改革后的烧制方法。

1994年,禹州市钧瓷研究所实验液化气烧制钧瓷成功,这种技术有效减少了柴烧煤烧带来的空气污染,更加环保,同时也大幅度的减轻了工人们的劳动强度。

钧瓷气窑

气烧钧瓷的特点

1、温度更容易把握,天然气升温快,可持续性强,很容易就能达到并保持1300度的高温,这是煤烧和柴烧没有办法比的。

2、成品率高,煤烧和柴烧成品率只有百分之三四十,而气烧的成品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八九十以上,大大降低了成本。

3、气烧钧瓷劳动量也小,不用匣钵,气烧钧窑使用现代抽屉窑或者梭式窑,窑炉工艺难度也小,也不需要人力持续性添煤或者添柴,倒炉等工序。

气烧钧瓷虎头瓶

气烧钧瓷的艺术效果

气烧钧瓷艺术效果更趋向于现代化,釉色都普遍鲜亮,光彩夺目,窑变也更加多样化,非常适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气烧工艺在钧瓷大器型上也有优势,由于没有了匣钵的限制,大大提高了钧瓷大器型的烧制成功率,比如大花瓶,大的人物佛像摆件等。这是煤烧柴烧很难做到的。

气烧钧瓷大件-财神

气烧钧瓷的收藏价值

从收藏的角度来说,很多人认为气烧钧瓷的收藏价值不高,其实也并不全是,钧瓷最重要的是其作品的造型和窑变效果。只要器型好,窑变能达到珍品以上的级别,也是很具有收藏价值的。

在气烧钧瓷中,也不乏有很多气烧的钧瓷价值连城,其价值也就在于窑变的效果。

气烧钧瓷珍品-提梁壶

以上就是对气烧钧瓷的一些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现在几乎所有的钧窑都有采用气烧的方式,也都作出了很多珍品,所以对于喜欢钧瓷的朋友来说,不管煤烧、柴烧、气烧,只要能满足自己的审美和需求就好。

钧瓷烧制技艺之柴烧钧瓷


对于钧瓷,大家都不陌生,关于钧瓷的烧制工艺,也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现代钧瓷分为柴烧、煤烧、气烧三种,不同烧制工艺,钧瓷的价值也不完全相同。

钧瓷烧制技艺之柴烧钧瓷

今天就着重给大家介绍一下钧瓷烧制工艺中柴烧钧瓷

柴烧钧瓷的历史

钧瓷烧制初期,由于煤炭资源的匮乏,钧瓷都是使用柴烧工艺的,直到宋代时期达到顶峰,钧窑依旧是使用柴烧钧瓷。

当代早期,柴烧钧瓷一直存在一个争论,因为钧瓷的烧制需要1300度的温度,而柴的燃烧正常情况下是很难达到这个温度的,所以很多人说钧瓷是否真的可以用柴烧。

柴烧竹节如意瓶

在宋代以后,随着宋室的南迁,柴烧钧瓷工艺失传,因此学术界的争论一直没有停过,直到当代钧瓷大师任星航仿宋代双乳状火膛柴烧钧窑试烧成功,这个窑炉可以将柴烧的温度控制在1300度,完美解决了温度不足的问题。从此柴烧钧瓷的争论才画上了句号。

柴的火焰比较长且柔,柔中带刚,古人把本来无法升温至1300度的柴火给控制到了1300度,是古人智慧结晶的所在。

柴烧钧瓷独特的艺术特点

柴烧由于升温慢,所以烧成速度也慢,木炭之灰随火焰与釉接触,使釉面产生化学变化,所产生的窑变釉色增添了油光之泽,更加丰富多彩,且釉画釉色共同产生一种柔和温润的艺术效果。

柴烧钧瓷给人一种清新秀丽、柔和、温润、含蓄、优雅、超凡脱俗、沁人心扉的感觉,具有女性的阴柔之美。

柴烧容瓶

柴烧钧瓷的窑变效果更加细腻,就像一副浑然天成的画卷,过渡清晰自然,釉色莹润,艳而不妖,丽而不俗。

另外,柴烧钧瓷之所以价格高不仅仅是体现在艺术效果,也体现在成本上,一次柴烧就需要数吨的木材,且烧制成品率只有30%-40%左右,甚至更低,所以柴窑出品,价格都不低,遇到窑魁,更是难上加难。

柴烧钧瓷的烧制难度是煤烧和气烧不能比的,其艺术效果也自成一格,所以相对而言,柴烧钧瓷的价值相对也就比煤烧和气烧大一些。

柴烧钧瓷大梅瓶

以上就是对传统柴烧钧瓷工艺的一些见解,希望对喜欢钧瓷的朋友有所帮助,对于柴烧、煤烧、气烧的其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就可以了。

钧瓷研究:钧瓷茶具及其选购方法


钧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窑起源于宋代河南省禹县(今禹州市 ),位于今河南禹州。因古属钧州,故名为钧窑。钧窑首创于唐代,兴盛于宋代,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闻名于世。钧台窑是宋代众多钧窑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绝大多数窑均烧窑器物,天蓝、月白釉较多。一部分窑址还发现烧磁州窑白地黑花、三彩、红绿彩等品种。钧窑胎质精纯,坚实细腻;釉色浑然天成、乳光晶莹、绚丽多彩、相映生辉、极富诗情画意,堪为世界一绝。钧窑的名贵之处在于它有百看不厌的艺术魅力,其釉色是自然天成而非人工描绘,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正所谓“钧瓷无双,窑变无对”。传世不多,评价甚高。故有“家有钱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美誉!

近年来,钧瓷茶具市场日渐繁荣,无论是收藏类的高端茶具,还是实用类的中低端茶具都十分走俏,钧瓷茶具的生产有了较大幅度增加。从一定意义上看,钧瓷成功走出了一条日用化发展之路。

扁腹壶-温红远/制

一、钧瓷茶具发展优势明显

(一)钧瓷茶具精美实用

钧瓷茶具不仅能为日常饮茶之用,更是精美的陈设品。其造型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模拟自然物,如瓜果、花卉、松、竹等;二是几何形体构成,如立方体、球体等。钧瓷茶具讲究线和面的处理,注重比例上的变化,外观装饰与茶壶整体造型浑然一体,趣味无穷。其釉面色彩润泽,窑变丰富,好似山水国画,意境万千,令人回味无穷。

(二)钧瓷茶具用途广泛

钧瓷茶具主要有三种用途:一是日常饮用。普通老百姓喜欢买一些中低档的钧瓷茶具作为日常泡茶用具;二是艺术收藏。收藏者一般收藏大师制作的中高档壶,一把壶价格上千上万;三是作为馈赠礼品。钧瓷壶由于具有的使用价值及收藏价值,已成为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也成为政府举办活动时向贵宾赠送的礼品。

(三)钧瓷茶具发展空间广阔

过去,钧瓷壶仅是钧瓷艺术的一个点缀,钧瓷界视之为随手把玩的雕虫小技。近年来,随着钧瓷艺人立足钧瓷壶的研发,赋予钧瓷茶具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在工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当前,钧瓷茶具的色彩、制式、器型相当丰富,加上瓷器比陶器烧造技术更高,产品在物理特性和色彩上更有优势。因此,钧瓷茶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发展潜力巨大,提升空间很大,能够取得更大发展,甚至可以超越紫砂。

仿古壶-温红远/制

二、钧瓷茶具发展正当其时

钧瓷茶具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三个条件:一是茶业的兴盛;二是钧瓷壶制作工艺的成熟;三是钧瓷茶具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目前钧瓷茶具发展来看,正当其时。

(一)结合繁荣的茶业发展钧瓷产业前景优越

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要求的提高,茶文化以其健康、时尚的非凡魅力,正受到全球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目前,茶文化、茶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正处于上升时期,很多地方茶馆遍地、茶具琳琅满目,有瓷壶、铁壶、紫砂壶等。而钧瓷茶具比铁壶、宜兴紫砂壶等更有优越的空间。一是钧瓷壶有釉彩装饰,是宜兴紫砂壶所不具备的。釉彩美让壶艺走出了“黑白灰色时空”,色彩千变万化,包容万色,可以满足不同人士的审美需求;二是钧瓷壶经高温烧制而成,极具绿色生活情趣。据科学检测,钧瓷茶壶不含影响人们饮食生活的重金属;三是钧瓷壶吸水率极低,对于微分子茶碱有吸收保护作用,而对有霉变可能的茶余质,有剔除的功能。

(二)采取瓷胎二次规整法使钧瓷壶制作工艺得以突破

过去制作的钧瓷茶壶,制成品常常出现大小不配套、对接不严密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钧瓷制作中采用了瓷胎二次规整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制作时,不仅精心打磨、抛光,而且特意让壶盖大于原来的壶口;完成烧制后,已经定型的壶盖还会略大于壶口,然后再使用特制的工具对壶盖进行第二次规整打磨,使壶盖与壶口吻合,甚至可以精确到“严丝合缝”的完美程度。

井栏壶精品-手工壶-白胜利/制

(三)钧瓷茶具的文化内涵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禹州神垕镇开始烧制出了一系列钧瓷碗、钧瓷盘、钧瓷茶具、钧瓷酒具等日常用品,但由于工艺、技术和文化内涵等多方面原因,这些钧瓷日用品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近年来,钧瓷厂家努力挖掘钧瓷产品的一系列文化元素,推出了风格迥然不同的系列产品。在此带动下,钧瓷壶市场日渐火爆,用钧瓷茶壶品茶已渐成时尚,大有与宜兴紫砂壶争夺陶瓷茶具行业龙头老大的势头。汉唐艺苑承古法、传古韵,博百家之长推出精品钧瓷茶具,以飨广大钧瓷爱好者。

虽然钧瓷茶具等钧瓷产业一片繁盛,但繁盛背后还是隐藏有危机的,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将影响钧瓷行业的健康发展。其中之一是工艺不精。目前,仍有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投放市场。那么在购买茶具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在购买瓷器茶具时应主要对瓷器本身进行察看: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釉色是否光洁,色度一致,有无砂钉、气泡眼、脱釉等。如果青花或彩绘则看其颜色是否不艳不晦,不浅不深,有光泽(浅则过火,深则火候不够;艳则颜色过厚,晦则颜色过薄)。最后要提起轻轻弹叩,再好的瓷器有裂纹便会大打折扣。

南瓜壶-温红远/制

购买瓷器茶具还要注意瓷器茶具的环保与质量,好的瓷器茶具对人体健康有益,劣质瓷器茶具对人体健康有害,挑选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购买瓷器瓷茶具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市场,切不可贪便宜购买没有正式生产厂家的劣质产品。国家规定,将瓷器茶具置于4%的醋酸中浸泡,铅的溶出量不得大于7毫克/升,镉的溶出量不得大于0.5毫克/升。正规的生产厂家的产品基本都能符合这一要求。

二、购买时要注意看茶具的成色,用手触摸茶具表面,看内壁是否光洁。

三、用鼻子嗅,看是否有异味。

四、在使用前用沸水把茶具煮上5分钟,或者用食醋浸泡2—3分钟,以溶出茶具中含的有毒物质。

钧瓷欣赏


钧瓷的欣赏

欣赏钧瓷要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钧瓷的造型:古朴厚重、典雅端庄,简洁大方、线条流畅,体现着古代宫廷的崇高和法度,

表露出清新练达的民族含蓄之美,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深刻哲理。

图案:“白胎烧就彩虹来,无色成窑画作开”,古人之诗赞出钧瓷的图案之美

钧瓷釉面,在高温烧制中,釉料交融,自然流变,形成千姿百态的图形,正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如同国画艺 术中的大写意,形神兼备,似真似幻,意境无穷。

釉色:釉色窑变,千变万化。最为人称道的有:朱砂红、鸡血红、茄皮紫、葡萄紫、天青、

月白、孔雀绿、宝石蓝、礼花彩等,可谓万紫千红。有时多种颜色集于一身,“红里透紫、

紫中藏青、青 中寓白、白中泛红”,有时还会出现珍珠点。因此有“画家笔拙,丹青难绘”之说。

而且“窑变无双,钧瓷无对”,绝对不会有两件釉色完全相同的钧瓷作品。窑变如画的效果,早被文人墨客所赞美。

如“画家嫌笔拙丹青难绘,诗人怨词穷锦句失色”、“晚霭微茫潭影静,残阳一抹淡流霞”、

“烟光凌空星满天,夕阳紫翠忽呈岚”。

纹理:钧瓷烧造,工艺独特,在色彩斑斓的釉面上,形成千姿百态的纹路,典型的如:冰片纹,

看似锤击,抚之无痕;蚯蚓纹,龙走蛇行;鱼子纹,繁星点点。此外还有兔丝纹、蟹爪痕、雨丝纹等 。

特别具有审美价值的是冰裂纹,俗称“开片”。

其次就是工艺:采用传统的手拉胚成型,比一般的注浆件更加厚重、有质感。

欣赏钧瓷、收藏钧瓷、把玩钧瓷,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有画面,有声音的审美过程,

其中心是一个“变”字,除了静止的诸多变化外,从不同角度,不同光线观赏,还会呈现千变万化。

“变”的核心是趣成天然 ,堪称“神、奇、绝、妙”。鉴赏要“手把、眼观、耳听、心仪”,

至少从上述四个方面整体把握,常赏常新。正如古人诗云:“层卷当受益,赏钧眼更新”。

新钧瓷


清朝同治六年神垕任志修在自己编写的《瓷器构造技术备要》一书“序言”中陈述:“古钧瓷明末失传,清初仅有黑、白、红、黄四色。为了使想兴旺此业的人掌握技术才写此书。”这是“新钧瓷”出场的一篇“檄文”。清代光绪年间禹州知州曹广权在恢复钧瓷生产时将所烧器物统称“新钧瓷”,从此沿用于世。新钧瓷诞生时期当在1898年至1949年期间。清朝光绪年间,民族工商业者在清王朝提出“振兴实业”的口号引导下迅速崛起。与此同时,陶瓷手工业也顺应潮流,创办了一些新式瓷厂和公司。外国富商大贾的到来,促进了中国古玩市场的繁荣。各大名窑掀起了一股仿古之风,为现代新钧瓷的诞生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禹县志》记述,神垕卢天福率先试验成功了仿古钧瓷(指青瓷),拉开了新钧瓷生产的序幕。《钧窑考证》记述,新钧瓷还参加了全国第三次铁路展览会。民国《禹县志》中多处提到“新钧瓷”这个概念,“新”自然是为了区别于“旧”,“新”代表着发展,“新”代表着近代与现代。“曹广权当时提出的“新钧瓷”只是一个时间概念上的表述。是以卢天福开始烧钧瓷为界,与过去画一个时间上的界限。卢天福从田里挖得几个残片,并不能知其全部,没有完整的器物标本让卢天福比葫芦画瓢。他只能是依据釉色,发挥自已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烧制出一系列新的造型。这就是一种创新。

民国《新安县志》记述,民国初年新安县武定方、蒋文焕、何国东、邱东祥建细瓷窑(新钧瓷)四座。首次提出钧瓷“窑变”,云:“什器颜色任火力为变迁,制作者未能把握也。”

钧瓷出现在美国博物馆是在光绪二十六年,是八国联军入北京时掠去的。陈设钧瓷出现在美国收藏市场是民国初年,当时图谋复辟的清廷两位旧臣将其钧瓷抵押到盐业银行,以后无钱赎回,经古董商谋划倒卖给美国。“新钧瓷”由此走上了西洋人的博览会展台。民国《禹县志》卷二十六《资殖传》记述:“新钧瓷遂名于泰西赛会,亦估善价。”民国《禹县志》物产志记述:“钧瓷久为世珍,惟神垕粗器接轸四出,后有新钧瓷者兴,亦遽见宝重赛会,品题名驰泰西。”民国荆子久在《钧窑考证》一书中记述“观于第三次铁路展览会中,足知现在新钧瓷尚有此色(黝色)”。

“新钧瓷”的釉色仅指铜红釉的深、浅、浓、淡的窑变效果。因为铜红釉的运用,才使钧瓷从一千多年的青瓷家族中脱颖而出。没有铜红釉的出现,就没有古钧瓷的受庞,也就没有“新钧瓷”的诞生。“新钧瓷”以红紫釉色取胜,或是在铜红釉基础上发展、创新、幻变和派生出的各种窑变釉色受青睐。

1997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陶瓷史》一书,在谈及钧窑特征时这样记述:“钧窑创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制成功铜红釉,为我国陶瓷工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对后来的陶瓷业有着深刻的影响,使陶瓷装饰的百花园中,又陆续开放了不少瑰丽的鲜花。”由冯先铭先生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陶瓷》一书,在陈述河南钧窑时云:“钧窑瓷器由于釉中含有微量的氧化铜,创造性烧出了铜红釉,钧窑由此进入了宋代名窑的行列。”从以上众书之述,钧瓷珍贵在紫色,钧瓷价昂在紫色。红、紫是钧瓷优于它瓷之根本。“新钧瓷”除了时间之表述外,是对紫釉色的又一表述。

从新钧瓷的原产地来看,没有“新钧瓷”就没有今日的“钧都”神垕之桂冠。清同治朝《禹州志·山川志》记述:“州西南六十里,乱山中有镇神垕,有土焉,可陶磁。”明万历朝黄一撰写的《事物绀珠》一书记述:“均窑器,器大,稍具诸色,光彩太露。”民国《禹县志》“陶属神垕瓷及他处陶器”一文中记述:“神垕皆觕器也,而为民生饮食日用所不能离,其质料皆土产,工匠皆家户,学之极易,作之极速,价值至廉。”民国《禹县志》物产志记述:“钧瓷久为世珍。”

1949年,许昌专署派任坚回神垕办起了人民工厂,从此,带动了新中国新钧瓷生产合作社联营,并向规模化进展。

1955年,时任禹县县委副书记的刁文接上级政府指示,并签发文件同意选派卢光东同志去北京开会,正式启动了现代国营厂“新钧瓷”生产。

“新钧瓷”的造型实践,使钧瓷形制进入了全新的境界。从现代所见到的丰富实物所载:计有长颈瓶、帽筒双耳瓶、敞口观音瓶、罐形观音瓶、弦纹长颈观音瓶、粗颈瓶、梅瓶、直口梅瓶、将军瓶、倭口梅瓶、长颈橄榄瓶、粗颈胆瓶、虎头瓶、荷口虎头瓶、盘口虎头瓶、碗口长颈虎头瓶,渣斗、加板炉、葫芦瓶、水盂、笔洗、高脚荷叶果盘、平底荷叶盘、桃壶等几十种造型。全部都来自新。没有一种是与元瓷相雷同的。新中国国三个“官窑”对梅瓶、观音瓶、虎头瓶、胆瓶、炉、盘、洗等通过艺术修饰规范,使之成为“新钧瓷”之代表作。除此以外,民营企业的造型更是推新出新、千姿百态。从釉色上比较,新钧瓷之天蓝更为莹润细腻,几乎没有天青色,只有天蓝色的深浅淡浓之分。1949年以前红紫色极少,又多为黝紫色。共和国以后,红、紫成了新钧瓷之灵魂。“新钧瓷”万紫千红的争妍斗艳,才能使钧瓷的发展到一个新境界。新钧瓷的鼎盛时期应是1958-1985年。

1958年,中共中央在河南省委召开会议,毛泽东主席接见了时任禹县县委第一书记的刁文,刁文很受鼓舞,回禹县后重视了“新钧瓷”的生产与发展。

1993年年底,禹州市钧瓷研究所副所长阎夫立、任星航用液化烧制新钧瓷的成功,像突来的暴风雨,席卷了神垕的大小“新钧瓷”生产厂家,引发了现代钧瓷史上的一场工艺技术革命。

2003年以后钧都各个生产厂家根据自己的艺术实践,提出了现代钧瓷艺术理念,促使现代钧瓷向多元化发展。同时,开始了“新钧瓷”的理论研究与探索。此时,“新钧瓷”生产厂家各扬其长,开辟着各自的路径,高雅的、传统的、民俗的、艺术的相互辉映,使现代钧更加灿烂辉煌。这是社会的真实、生产的真实、市场的真实,也是现代钧瓷发展的必然。现代“新钧瓷”是在传统钧瓷技艺基础上的升华。钧瓷由此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并且走上国际艺术陶瓷平台和作为国家重要外事活动的礼品。

“新钧瓷”代表着动态,永远推陈出新,永不停的发展进步;承载着百余年的时间和空间,在这个过程中的艺人、窑炉、器物、市场、藏家。红与紫应是”新钧瓷“的特质。这种珍稀之紫釉色,现今已经得到普及与发展,但纯正无杂的葡萄紫、玫瑰紫仍然是难以攀越的高峰。“新钧瓷”生产地代表应是禹州市神垕镇,燃料不拘一种,窑炉不拘一式。新钧瓷创造了现代钧瓷的辉煌。“新钧瓷”是从清末开始,神垕人用铜釉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制出来的红、紫色窑变工艺陈设器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