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为什么古代瓷器好 > 导航 >

西晋越窑青瓷俑为什么被视为镇馆之宝

西晋越窑青瓷俑为什么被视为镇馆之宝

为什么古代瓷器好 古代瓷器为什么这么贵 瓷砖什么好

2021-02-22

为什么古代瓷器好。

西晋越窑青瓷俑为什么被视为镇馆之宝

浙江萧山博物馆珍藏的精品中有两组国家一级文物,其中一组是一对西晋越窑青瓷人物俑,当地都把它视为镇馆之宝。这对西晋越窑青瓷人物俑,胡人形状,分别为武士俑和仕女俑,于1994年6月在萧山(市)城南(乡)联华村西山南麓墓葬中出土,后为萧山博物馆收藏。

武士俑,高28.9厘米。头戴尖顶翻盖帽,帽檐外突,后有系带,此帽子形状与萧绍平原一带的乌毡帽酷似。身着斜襟交领宽袖大袍。右手持剑,左手持盾。珠状目,高隆鼻,嘴部为两小孔,唇上阴刻翘须,神情肃穆。俑身中空,胎体较厚,通体施青釉,局部釉层肥厚而光亮,露胎处因氧化而呈褐色。帽沿、衣袖上均饰有条状斜方格纹和锯齿纹。

仕女俑,高26.3厘米。头挽造型优美、错落有致的装饰状发髻,并用阴线刻出发际。卧蚕眉,珠状目,高隆鼻,小嘴口,双耳带有珠状耳环。脸部丰盈,神态自若。身着斜襟交领长袍,袍长及地,覆盖双脚。右手握一把长方形扇子,扇柄上下出头,左手怀抱一小孩,小孩头挽双髻,身着宽袖衣衫,左手抱一瓜棱球形玩具。大人小孩所着袍衫上均饰有若干条状斜方格纹。俑身中空,胎体亦较厚,露胎处同样因氧化而呈褐色。施灰青釉,脸部釉质尤佳,莹润而光亮。

俑作为人殉的替代品,用于陪葬的偶人,是封建社会对奴隶社会的一大文明与进步,虽然它遭受孔子的强烈抨击,“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但还是从春秋战国一直沿用至元明。俑在不同历史阶段制作的材料、风格也各不相同,有陶、木、瓷、金属等等,姿态、形状、人种等等也各有不同。瓷俑出现在三国,西晋时期最为盛行胡人形象。萧山博物馆这对西晋越窑青瓷俑,就属于胡人(珠状目,高隆鼻)俑。它与东南沿海墓葬中出现的大量西晋时期胡人俑,为同一类型。

武士俑头戴胡人的“浑脱帽”,身着汉人的“袍”,汉中带胡,胡中有汉,留下了当时汉胡文化渐相融合的不可多得的实物。特别是所戴尖顶帽又与现代绍兴(萧山)地区十分流行的乌毡帽非常相象。“魏晋迄于隋唐,受胡风影响的尖顶毡帽即所谓‘浑脱帽’,流行于中原地区。”这两件人物俑的衣饰同时也成为民间衣饰打扮方面北风南渐的佐证。

汉末西晋社会动荡,大量边境地区少数民族人群被强行掳掠迁徙到中原,以补充内地劳动人手及兵源的不足。这些掳徙来的胡人,成为当时社会地位低下的“依附民”,依形制型烧制成瓷俑随葬,反映了与墓主人的主仆关系。再则,随着汉武帝平定南越以后,海外贸易现象产生。随之而来的还有佛教和胡僧。这与这对瓷俑一并出土的青瓷堆塑罐上双手合十,作祷告状的胡人互为印证,从一个侧面佐证佛教是通过海上由东南沿海传播的。

总之,萧山博物馆收藏的这对西晋越窑青瓷俑,在制作造型、形象服饰、殡葬风俗等诸多方面蕴藏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极具研究价值,不失为“镇馆之宝”。

taoci52.com延伸阅读

越窑青瓷有什么特点?


越窑青瓷有什么特点?越窑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最著名的青瓷窑系。窑址在慈溪、余姚、上虞、绍兴一带。这里唐代属越州管辖,故称为越州窑,简称越窑。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越窑在东汉到南宋的一千多年烧造历史里,经历了创烧、发展、鼎盛和衰落的发展过程。自中唐至北宋早期的两个世纪是越窑的鼎盛时期,其生产规模、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在各大名窑中均居领先地位。而且还远销亚洲、非洲的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浙江慈溪是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也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点之一,上林湖及其周围的古银锭湖、杜湖、白洋湖地区都是烧造青瓷规模巨大的窑场,堪称唐宋瓷都,所烧造的秘色瓷备受推仰,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东汉是越窑青瓷的初创时期,青瓷的烧制成功是浙江地区原始瓷的工艺发展和技术积累的必然结果。这一时期的青瓷产品在成型、烧制工艺上与原始瓷一脉相承,器型、装饰上多有仿铜器和漆器。东汉至三国期间瓷胎较白呈淡灰色,少数胎质较松,呈淡淡的

土黄色,釉色以淡青色为主,浅雅明亮,少有黄釉或青黄釉。器物纹饰简朴,常见有弦纹、水波纹及叶脉纹等。烧制上多用三足支钉叠烧,故盘、碗内底留有三足支钉痕。

三国西晋是越窑青瓷的第一个发展高峰,产品种类特别是冥器非常丰富,如鸡笼、狗圈、猪圈、男女俑等。装饰题材和装饰技法多种多样,而以动物题材最为普遍和重要,有以动物形象作为整体造型的,如羊形独台、蟾蜍水盂等,有作为局部装饰的,如鸡头壶、虎头罐、兽足洗等。最有代表性的是集多种动物形象和人物、亭台楼阁于一身的堆塑罐,这种大型的冥器构造复杂、形象众多。

三国末至西晋这个时期的瓷器胎体稍厚,胎色较深,呈灰色或深灰色。釉层厚而均匀,普遍呈青灰色。常见的装饰是在器物的口沿和肩腹部划弦纹或压印斜方格网纹、联珠纹、忍冬纹和鸟兽纹等。网纹起于吴末终于东晋,西晋时盛行。西晋晚期出现褐色点彩,应用十分广泛,东晋时弦纹仍常见。南朝时以刻划莲瓣纹或荷花纹为主,花瓣多用3-5条划线组成,且沿用至唐初;褐色点彩依然流行,但褐点缩小,呈小圆珠形,排列细密,与东晋时有别。西晋时则用锯齿口的盂形垫具叠烧,故盘、碗内底留有一圈锯齿痕。东晋仍沿用此法,但已出现坯件之间只放几颗圆形泥珠(托珠)垫隔,器物内底留有圆形泥珠痕迹。

东晋时越窑渐趋停滞,南朝时明显低落,至隋代时已是奄奄一息了,在浙东地区几乎难以找到隋代的越窑遗址。器物种类减少,鸡头壶较流行,堆塑罐和其它小冥器不再生产,动物形象大大减少,且多消瘦呆板。以褐色点彩和莲瓣纹为最主要的装饰,莲瓣纹盛行于南朝,折射出当时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由于这一时期社会的动荡和经济的恶化,越窑一直在走下坡路,但依然有一些赏心悦目的产品。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历史时期,各类手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瓷业生产出现遍地开花,相互争艳的局面,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而慈溪上林湖地区是越窑中心产区,成为当时南方青瓷中心的杰出代表。迄今发现唐宋窑址170余处。唐代早期,瓷业生产还未走出低谷,不见规模可观的窑址群落,仍处在恢复阶段。进入中唐以后,制瓷技术进一步改进,大量使用匣钵装烧,瓷器质量显著提高,窑址数量剧增,以上林湖为中心的瓷业迅速拓展,在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以及上虞、镇海、鄞县等地相继设立窑场,规模宏大,窑场林立。唐代这个时期瓷器器胎质地细腻致密,呈浅灰、灰或淡紫色。釉层匀净,呈黄色或青中泛黄,滋润而不太透明。纹饰唐代偏重造型和釉色且追求玉的效果,故纹饰简练,常见的纹饰有龙凤、寿鹤和花卉等.其装饰技法以划花为主,划花线条较粗;也有少量印花,刻花和镂雕。在工艺上唐代基本采用托珠垫隔,晚期才开始用匣钵装烧,质量大有提高,所烧器物基本满釉,底足内有数个圆形泥珠痕。

唐代晚期,以上林湖越窑为代表的瓷业生产已进入了鼎盛状态,制瓷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产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致,造型优美。器型有碗、盘、盏、杯、盆、钵、壶、罐、盒、水盂、碗、唾盂、灯、香熏、瓶、鸟玩等,釉色纯净,光泽、滋润,“如冰似玉”,隐露精光;器表装饰有刻划花、印花、褐色彩绘和镂雕等;花纹有荷花、荷叶、荷花飞鸟、云、龙鱼等;刻线条流畅粗放,刀法熟练;器物普遍采用匣钵装烧,有一匣一件和一匣多件装烧。

五代时期江浙一带的吴越国,较少战争,越窑的瓷业生产能够继续发展,产品质量仍独步天下。器物造型釉色、装饰及装烧工艺等方面继承唐代风格,器形繁多,胎壁普遍减薄,造型变得轻巧优美,折射出以釉色和造型取胜的时代风尚。

北宋早期,越窑继续繁荣发展,器物造型精巧秀丽,釉色青绿,纯净而透明;盛行纤细划花装饰,技法娴熟,图样简洁清秀。装饰题材广泛,有鸳鸯戏荷,双蝶相向、龟伏荷叶、双凤衔枝、鹦鹉对鸣、鹤翔云间、鸟栖花丛,还有人物纹、牡丹纹、莲瓣纹、水波纹、缠枝纹、龙纹等,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北宋中期,制瓷工艺渐趋衰退,产品质量明显下降,但仍偶见工艺精湛的产品。至北宋晚期,器物大多采用明火装烧,制作粗糙,刻划花纹简单草率,釉色灰暗,缺乏光泽,品种趋向单调,瓷业生产已完全衰落。

南宋初期,由于朝廷征烧祭器和生活用瓷,促使上林湖寺龙口、低岭头、开刀山一带瓷业生产再度兴旺,出现了一个新的短暂繁荣时期,但好景不长,龙泉窑的兴起越窑终于停烧。

五代至宋代越窑瓷胎体厚重、坚致,胎色灰白。黄釉逐渐减少,青釉多数带灰色,釉层透明。但划花线条趋细,刻花装饰亦不盛行,光素无纹的器物仍占很大的比例。北宋时盛行花纹装饰,采用刻、划、镂、雕和堆雕等多种手法,常见纹饰有蝴蝶、鸳鸯、鹦鹉、游鱼、孩童和花卉等。五代至宋时还出现以长条细泥垫隔,故有的器物底足内留有数段长条细泥痕迹。五代的余姚窑场是吴越钱氏烧贡瓷的主要窑场。其造型多为杯、盘、碗、壶、托、瓶等日用器皿,且以刻花装饰。其纹饰题材以人物、山水、走兽、花鸟、草虫、花卉为主。釉色纯正,刀法娴熟,工艺精良,是越窑中的上乘之作。吴越降宋后,瓷器产量减少,宋以后由于龙泉窑的兴起,越窑逐渐衰落。

古越窑青瓷有什么特点?


古越窑青瓷有什么特点?

越窑青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倍受人们的赞赏和青睐,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越瓷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越瓷不但是供奉朝廷的贡品之一,而且又是唐代的一种重要的贸易陶瓷。同时与唐代精美工艺品和文苑艺术交相辉映,在工艺美术领域里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

越窑青瓷是中国瓷器艺术品中一个小的分类,古越窑青瓷有其独特的特点。

东汉后的三国时期的古越窑青瓷胎质坚硬细腻,釉水纯净以淡青色为主,少数烧成温度不足。釉色中黄釉或青黄釉色很少见,釉层均匀并且釉水与胎体结合牢固,极少有流釉或釉层脱落现象,这说明当时已经成熟掌握高温还原技术,而且控制高温烧制的时间温度点已经很稳定。江苏省南京市光华门外赵士岗四号墓出土的青瓷虎子,提梁采用堆塑手法制作成一只奔虎,背部弯曲更显造型有力。南京清凉山出土的青瓷羊,身躯肥硕,昂首张嘴,四肢卷曲伏地形态安详,青釉色泽清亮透彻。还出土的一件刻划“甘露元年”铭文的熊形灯,江苏吴墓出土了器形复杂的谷仓青瓷等,都代表了这一时期青瓷烧造的成就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西晋时期,因制瓷技术的不断提高,制作更加精湛,品种益加丰富,由此青瓷可以满足更多阶层的需求。尽管青瓷窑场的增加和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扩大,青瓷也因市场的因素变得不再高昂。但是,对于动荡社会的普通百姓来说,还是没有条件享用的。那些造型复杂,刻画精细且形状独特的青瓷器物,制作困难,费工费时,显然不是普通百姓可以随便拥有的。西晋时期的小件青瓷,精巧玲珑,形态优雅的笔筒、瓷砚及各种明器,是为文人和世家子弟专供的产品。因此,这一时期的青瓷产品,很明显的打上了阶级的烙印。

东晋时期的青瓷产品,基本沿袭西晋时期的制作工艺和造型特点,只是在产品形式和使用功能上丰富了很多,说明青瓷逐渐向市场更加迈进,呈现普及化的趋势。三国、西晋时期,曾经大量烧制的明器基本停烧,说明世俗文化里厚葬之风,正在经历一场因观念的变化而逐渐改变。常见青瓷器形如罐、壶、碗、盘、钵、盆、洗、碟、灯、砚、水盂、香炉、唾壶、虎子、动物造型烛台等,适用对象向普通生活需要贴近。釉装饰方面,西晋后期出现的褐彩点釉青瓷效果,在东晋时期得到广泛使用。

南朝时期,青釉瓷烧造方面没有过多突破性,基本仍保持之前的制作工艺标准,胎质细密,胎色呈灰白色,通体施以青釉。主要产品有碗、盘、盏、盏托、壶、罐、鸡头壶、唾壶、虎子等日用青瓷器。较前期不同之处,是南朝佛教盛行,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瓷,特别是对南朝时期青瓷造型风格和装饰题材内容影响深远。

佛教自东汉传入,至东晋被梁武帝定位国教,南朝造佛像皈依佛门之风更盛。晚唐诗人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都可以反映佛教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这时期的青瓷的装饰纹样也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造型和装饰充分体现了以佛文化为主的题材。由于佛教文化在古代的中国本土属于新事物,很快吸收融合了本土文化艺术形式,由经变题材逐渐过渡到以描述本生故事题材的造型风格中,对后来佛教文化样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文化运用到青瓷的装饰题材,出现了佛像、飞天等造像艺术内容。忍冬纹、连珠纹结合莲瓣纹等佛教故事中常用题材成为了新装饰题材,经过长期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独特艺术风格的式样。其中,莲花纹样最为突出。莲花纹样在佛教故事中代表了吉祥、圣洁的寓意。

无独有偶的是,在中国传统的审美认识里,该题材表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追求。这种深层次的认识上的共识,拉近了精神世界的距离,促使两种不同的文化很快迸出默契的火花,为文化的快速融合注入了增进剂。

宋代越窑瓷器为什么会走向没落


越窑瓷器的传承长达千年之久,但在宋代时期,却慢慢走向没落,让很多人感到不解。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宋代越窑瓷器慢慢没落呢?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

越窑瓷器在中国瓷器史上有很珍贵的地位,早在东汉时期烧制成功之后,就深受世人的喜爱,甚至有母亲瓷的称呼。越窑瓷器的发展历史非常久远,有过辉煌,也有过衰退,但整体上还是呈现蓬勃向上发展的姿态,到了唐朝时期更是达到了顶峰。

越窑瓷器的特点是施釉均匀,胎骨非常薄,给人一种晶莹剔透之感,在唐代诗人描述中曾赞美越窑瓷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文人雅士偏好茶,而越窑的青色正好与茶的青色相得益彰,因此在当时非常受唐代文人的喜爱。

越窑在不少朝代中都是贡品的存在,到了宋朝之后,宋代越窑瓷器也有过辉煌,但从北宋开始就慢慢出现衰落,到了南宋就彻底停止烧造,这种情况着实让人不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据专业收藏家分析,宋代越窑瓷器开始没落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竞争对手不断出现

我们都知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提升,国力强盛、工艺繁荣,越窑虽然拥有千年的历史,占据重要位置,但新秀不断涌现,也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宋朝时期,国人流行斗茶,建窑出产的黑釉瓷更是深受当时君臣的喜爱。上行下效,自然国人对瓷器的喜好也从越窑瓷器转移到了黑瓷上,再加上黑瓷制作的成本比较低,数量大,所以,导致宋代越窑瓷器的销量越来越少,开始出现衰退迹象。

二、政治原因

宋代统一天下之后,进贡的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当时国内有很多不错的瓷器烧制窑厂,而且相比与汝窑、钧窑等,越窑在北方的成绩不错,但却故步自封,导致其没有新意,不受统治者的喜爱。

三、战争因素

宋朝重文轻武,到了南宋更是丢了半壁江山,百姓南下,带走了人口的同时,也带走了工艺。很多在越窑工作的知名工匠来到南方之后,为了谋生存,会将自己的手艺应用到烧制当中,自然就导致南方的瓷器制作工艺大大提升。而战乱导致百姓朝不保夕,对于越窑瓷器的烧制自然就没有那么上心。

除了以上三点之外,宋代越窑瓷器的烧制对原材料要求非常高,普通的黏土难以满足其烧制要求,因此宋代越窑瓷器最终走向没落。

宋代越窑瓷器精品鉴赏:

1:宋代越窑刻花花口盘,尺寸:高度3.6厘米;上口14.6厘米;下口4.7厘米,估价:RMB 800,000 ~ 1,980,000,成交价: RMB 2,912,000 ,成交时间:2013.09.01,拍卖公司:香港嘉德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首届拍卖会。

2:北宋十月款越窑刻花牡丹纹盖罐,尺寸:高12厘米,估价:RMB 400,000 ~ 500,000,成交价: RMB 2,760,000 ,成交时间:2018.07.08,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十月。

罐身敛口,圆肩,鼓腹,圈足。腹壁四面海棠形开光,内剔刻盛开的牡丹,开光之间刻划花叶纹。盖上置花苞形钮,下剔刻花叶纹,与罐身相呼应。深刻浅划,纹饰精细,经脉毕现。整器犹如含苞待放的牡丹,亭亭玉立。此设计体现了越窑匠师超凡的想象力,观察自然界之物状,提梁其内在形与气,洗去其外在铅华,把自然美升华成艺术美。罐釉色青翠可人,釉面莹润亮丽。流传有序,更为难得。

3:五代/北宋越窑秘色鸳鸯水注,尺寸:长17厘米;高12.5厘米,估价:HKD 1,200,000 ~ 1,500,000,成交价: HKD 2,300,000 ,成交时间:2013.10.04,拍卖公司:宝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此器物为文房用品。长17cm,高12.5cm。鸳鸯造型,高冠,圆口,喙张开,呈鸣叫状,颈羽后掠,双翼裹体,尾羽高耸,双爪弯曲伏地,遍饰羽纹,背部开一“十”字形花口,内空与喙流口贯通,通体用捏塑、堆贴、刻划等技法饰成,造型生动,体态优美,栩栩如生。周身满施青釉,釉色青翠,釉光莹润,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越瓷秘色精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晚唐至北宋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的时期,技艺不断精进,达到顶峰,所烧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是当时的第一名窑,也称“秘色窑”。唐代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如,颜况“越泥似玉之甄”,许浑“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五代吴越时越窑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为吴越王钱氏御用及贡品。《十国春秋》载:“宝大元年……秋九月,王遣使钱询贡唐方物……秘色瓷器……”(卷七十八吴越二《武肃王世家》下)。“开宝二年秋八月,……是时王贡秘色窑器于宋。”(卷八十二吴越六《忠懿王世家》下);《宋会要蕃夷》七《历代朝贡》载:“太平兴国二年……三月三日,俶进……金扣越器二百事”。《采史》列传卷二百三十九世家四吴越钱氏载:“太平兴国三年三月,来朝,……俶贡……越器五万事,……金扣越器百五十事。”《吴越备史》卷四载:“王自国初供奉之数,无复文案,今不得而书,惟太祖太宗两朝入贡,记之颇备谓之《贡奉录》。今取其大者,如……金银饰陶器一十四余事……”。可见在唐宋两朝,越窑瓷器一直作为贡品进献,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得到了当权者钟爱的同时,吴越王朝得以保全一方太平与繁荣。

4:北宋越窑秘色瓷鹿,尺寸:高9.8厘米;长7.5厘米,估价:RMB 500,000 ~ 800,000,成交价: RMB 1,265,000 ,成交时间:2019.12.15,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秋季十五周年拍卖会。

“秘色”一词最早出自晚唐诗人 陆龟蒙诗篇《秘色越器》。周辉《清波杂志》云:“越上秘色器,钱氏有国日,供奉之物,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过去一直把胎釉俱佳、釉色青翠的越窑称为秘色。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出13件越窑青瓷器,在物帐上这批瓷器记载为“瓷秘色”,从而揭开了秘色瓷的神秘面纱。2016年慈溪上林湖后司岙窑址成功发掘出土了大量的与法门寺地宫秘色瓷相同的越窑瓷片、残器,从而明确了秘色瓷的烧造地点。秘色瓷多见碗、盘、钵、粉盒等日用器,而动物造型的极为少见。整体塑造一只卧鹿,俯卧于高台之上,台下剔刻成六组山峰状,为象征大自然山野之态。鹿呈昂神凝之姿,仰首竖颈,面微晗,双目远眺,神态怡然。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神秘的也是最神圣的动物。古人十分喜爱、崇拜鹿,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在古人的心中,鹿是祥瑞神奇的动物。古代“四灵”中的龙和麒麟便都含有鹿的特征。鹿在古时不仅仅是长寿的象征,也是权力的象征。而白鹿更是被人们称之为“仙鹿”、“天禄”,是瑞兽的代表。宋代更有鹿母莲花的传说,“毗舍佉夫人有子,名鹿,为鹿子之母,故名鹿母,生三十二卵,一卵出一儿。”故鹿在宋代还有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

5:宋越窑青釉八方盖罐,尺寸:19厘米,估价:HKD 40,000 ~ 60,000,成交价: HKD 1,062,500 ,成交时间:2016.06.02,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6月拍卖会 。

6:北宋越窑牡丹纹盖盒,尺寸:直径14.7厘米,估价:HKD 500,000 ~ 800,000,成交价: HKD 1,062,500 ,成交时间:2016.11.30,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秋季拍卖会。

7:北宋越窑秘色双凤洗,尺寸:高5.4厘米;直径17.4厘米,估价:RMB 8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977,500 ,成交时间:2019.07.06,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春季拍卖会。

洗敞口,浅腹微收,撇圈足,圈足满釉裹足支烧,外底留有六个泥条状支钉烧痕。外壁以深剔刻装饰双重莲瓣纹,莲瓣中锋出脊。内底饰对凤纹,凤纹鹰喙,头有翠毛,鼓翅,华尾,相对盘旋,仿金银器纹样,刻划生动。器壁较薄,通体施翠青釉,釉色色青翠,不负越窑秘色瓷“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之美誉。

8:北宋越窑刻花牡丹纹盖罐,尺寸:高10.1厘米,估价:HKD 120,000 ~ 180,000,成交价: HKD 525,000 ,成交时间:2017.10.02,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10月拍卖会。

9:北宋越窑青釉刻鹦鹉牡丹纹盒,尺寸:直径13.1厘米,估价:HKD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HKD 500,000 ,成交时间:2017.05.31,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年春季拍卖会。

福建馆四大镇馆之宝周日齐亮相


福建馆四大镇馆之宝

走进外观是“船形”的福建馆,你就能在门口看到两个脱胎漆器大花瓶,大厅展演台两边则分别放着巨型德化瓷和寿山石,参观者还能在实体展区中央一睹用缅甸纯汉白玉制作的妈祖雕像———这就是世博福建馆的四大镇馆之宝。

据了解,四大镇馆之宝还创下了各自领域的记录,《春声赋》是世界最大的寿山石雕,《世博和鼎》是世界第一尊纯手工制作的大型孤品瓷鼎,“牡丹大花瓶”是国内已知的最大脱胎漆器对瓶,汉白玉妈祖雕像是目前大陆最大的。

记者昨日从福建省参与上海世博会筹委会办公室了解到,四大镇馆之宝本周内将全部安放到位。其中汉白玉妈祖雕像前期已经安放到福建馆中;《春声赋》明日进场安放;“牡丹大花瓶”明日从福州启运,17日进场;而《世博和鼎》将于17日从德化启运,18日进场。届时,四件镇馆之宝将全部安放完毕,迎接福建馆20日的试运行。

整块汉白玉雕出8吨妈祖像

3.23米高的汉白玉妈祖雕像是最早入驻的镇馆之宝,也是进入上海世博会福建馆的首件展品,是目前大陆最大的汉白玉妈祖雕像,世博妈祖雕像的制作因此倍受各方关注。记者昨日获悉,在世博福建馆的第一展区,汉白玉雕琢而成的妈祖雕像就矗立在正中央,极为显眼,两旁则是鼓浪屿和武夷山的微缩景观,届时必将吸引众多观众的眼球。

面部表情难处理泥塑就做了10天

福建青年雕塑家秦建华是世博汉白玉妈祖雕像的创作者,从事雕刻已有二十来年,在惠安创办了一家雕塑厂,该厂目前是我省最大的汉白玉雕塑厂。秦建华昨日告诉记者,制作妈祖像不同于别的佛像,面部表情要尽量体现“可亲、可近、可爱”,这样才能把妈祖精神传播出来,“其中最难处理的是面部表情”。作为雕塑的一道重要工序,秦建华制作与雕像同样大小的泥塑就花费了10天,那段时间他基本每天只休息六七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泥塑制作出来后,秦建华得到了省世博办和湄洲妈祖祖庙的肯定。

秦建华还透露,制作妈祖雕像是上海世博会的决定,同时还希望用汉白玉做材料。

原石太重缅甸瘦身后抵闽

此次雕琢的塑像高度3.23米,取自妈祖诞辰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之意,是大陆目前最大的汉白玉妈祖雕像,采用整块缅甸汉白玉雕成。

秦建华对记者说,雕琢后雕像仍重达8吨左右,超过上海世博园要求的单位面积承载力,经过我省与上海世博会展览组多次沟通,雕像提前运抵上海安座,之后方才进行展馆封顶施工。

虽然雕琢后的重量是8吨,但原石却重达30多吨。搬运30多吨的汉白玉原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后秦建华只能根据妈祖像“上小下大”的特点,在缅甸现场对原石进行初加工,最后只剩下十七八吨,“瘦身”后的原石才得以运回福建。

雕艺之乡十件精品亮相世博

本报讯记者昨日获悉,惠安是中国著名的“雕艺之乡”。截至目前,惠安有十件石木雕作品将亮相世博会。除了汉白玉妈祖雕像,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黄泉福共有3件木雕作品将亮相上海世博会,分别是《天马行空·东方神马中国印》、《皆大欢喜·坐笑佛》和《皆大欢喜·人与自然》。此外,木雕作品《千年浴》、《霸王别姬》、《禅心》,石雕作品《金声玉振》及两件影雕《惠安女》和《畲族姑娘》都将在上海世博会上亮相。

德化大型瓷雕《世博和鼎》

“中国白”是福建的特色文化品牌,是瓷都德化的传世瑰宝。世界第一尊纯手工制作的大型孤品瓷鼎《世博和鼎》将亮相福建馆。

挂上海宝变身世博鼎

记者从省世博办获悉,《世博和鼎》将安放在福建馆第三展区一楼演示厅展出。

从外形来看,《世博和鼎》鼎高129厘米,直径72厘米,它与《奥运和鼎》相像。记者了解到,两个鼎其实大同小异,它们的差别在于左右两边的挂件,《奥运和鼎》挂的是奥运五环,而《世博和鼎》挂的是世博会吉祥物———海宝。鼎的作者是世界瓷艺设计大师、中国白艺术宫主席、德化陶瓷学院客座教授陈仁海。陈仁海昨晚告诉记者,《世博和鼎》和《奥运和鼎》其实是同一款鼎,只是挂件更换了一下,鼎的主题就变了,这也是当初设计该鼎时的一大特色,鼎可以随着特殊挂件的变化,体现不同主题。

陈仁海说,这个鼎的体量突破了德化瓷雕历史记录,重达250公斤。

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水月观音


珍稀的水月观音

在首都博物馆“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的元代展厅内,有一件观音菩萨像特别引人注目,它就是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件瓷塑像高67厘米,1955年出土于西城区定阜大街西口。菩萨像头戴宝冠,宝冠上有小化佛,已残。额头宽阔,双目微闭,端庄慈祥,气质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膝上,神态优美,这种姿势的观音一般称为水月观音。观音上身穿袈裟,下身着长裙,胸前及衣裙上饰联珠璎珞,手腕戴臂钏,全身装饰十分繁缛。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胎质洁白细腻。

水月观音之由来,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与中唐画家周昉有关。周昉根据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的布呾洛迦山中的观自在菩萨,而“妙创水月之体”,并在各地很快流传开来,成为后世三十三观音之一。晚唐、五代时期水月观音像已在各地寺院壁画中能够见到。北宋以后水月观音的影响日渐扩大,成为后世观音造像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

“水月”意为“水中之月”,在佛经中寓意佛法皆无实体。身后的一轮圆月可以说是水月观音的标志。水月观音在早期佛教经典中并没有出处,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五代时期所见的水月观音为男性形象,面部有胡须。宋代人们对水月观音的崇拜已深入到民间各个阶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所见水月观音形象已演变为女性形象,面容娇美,体态婀娜多姿,雍容典雅,充满了智慧和慈爱。

元代元世祖信仰藏传佛教,将藏传佛教视为国教,于是在全国范围内广建寺庙,塑造佛像。同时在景德镇和龙泉窑也烧造了大量的瓷质佛像,如释迦牟尼佛像、观音菩萨像、佛龛等,水月观音菩萨像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青白瓷是宋代景德镇窑创烧的釉色品种,青白釉来源于瓷器的釉色,又称影青,是介于青白之间的一种釉色,青中泛白或白中闪青,故称。釉面莹润如玉,敲之声音如磬,被当时人称为“假玉器”。多见刻花、划花及印花装饰,并有各种各样的瓷塑。元朝在瓷业产区景德镇设浮梁瓷局,专门生产宫廷及皇家用瓷,烧造出了像青白釉观音菩萨像、青白釉多穆壶及一些艺术水平较高的青花瓷,对景德镇制瓷业进行了统一管理,促进了元代瓷业的发展。

瓷塑的烧造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面部模印,头部以工具刻划出发丝,身前璎珞纹采用联珠装饰贴塑而成。水月观音菩萨像的制作采用了模印、刻划、贴塑等多种工艺相结合的手法,充分表现出元代瓷塑的特点。

漫谈早期越窑青瓷


目前很大一部分古陶瓷研究者,把越窑的产生、发展、鼎盛到衰落的时代,定在东汉晚期到北宋晚期,就空间地域大多认为,在现浙江省的宁波、绍兴地域为主。

从考古学角度审视古陶瓷的研究,我从地层学和制品类型学(标型学)两方面着手,提出浙东青瓷发展的历史,是先越窑、早期越窑、越窑三个阶段。

早期越窑窑场,主要分布在绍兴、宁波一带,烧造时间长达五百余年。大量的古窑址遗存表明:

第一、早期越窑由原始瓷发展而来,或称为早期越窑从先越窑发展而来。即:陶与原始瓷(先越窑)合烧一专烧原始瓷一原始瓷与成熟瓷合烧一成熟瓷器发展成单一的瓷窑。

第二、时代跨度。东汉晚期,早期越窑产生与成熟:东吴时,早期越窑获得了大发展,不但窑址数量增加,而且质量不断提高;西晋时,早期越窑达到了繁荣鼎盛,这时作坊不但成倍增加,而且生产的制品多样,釉色大为改善。尤其是随葬的冥器,造型奇特,品种多样,东晋时,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动荡等历史原因,早期越窑生产停滞。这时不但作坊大幅度缩减,而且制品中冥器绝迹,生活用具品种亦大为减少;南朝与隋代,早期越窑处于低谷时期,不仅窑数量寥寥,而且制品种类不多。

从宁波、绍兴地区发现的近60处的东汉窑址,说明宁绍地区,是烧造成熟瓷器的主要生产中心,也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和世界烧造瓷器的发祥地。

东吴窑址,主要集中在上虞曹娥江中游的丘陵地区,目前已发现窑址30余处,是浙东这一时期主要生产中心。

西晋时期,上虞发现瓷窑60余处,是浙东的中心产区。

东晋南朝窑址与吴、西晋时期相比,出现大幅度的缩减。当时上虞曹娥江中游两岸,保存的东晋、南朝瓷窑址10余处。东晋窑址在慈溪上林湖的古银锭湖一地,发现8处。南朝窑址,除宁波市江i匕区云湖窑有一定规模外,在上林湖鳖裙山、小姑岭和萧山的戴村上董均有发现。

早期越窑窑具上的铭文,分别分布于慈溪、鄞县、上虞、余姚等县市。典型的有:慈溪市上林湖黄鳝山,东汉晚期的筒形垫具上书写“徐师有”。上林湖的周家岙,东汉晚期Y78三足支具上,书有“大”和“吉”。上虞大善村,东吴窑Y16的三足支具上,书“宣”。横塘南朝窑址的垫饼底部书“贾”。鄞县东钱湖玉缸山,东汉晚期的三足支具上,书“王”。余姚市马步龙三国西晋窑址中,三足支具上书“安”。陈家岙三足支具上书“朱”等。这些主要是姓氏、姓名两类。

早期越窑的胎

浙东地区所产的瓷石原料是一种含石英一高岭一绢云母类的花岗岩类凤化后的矿物。它具有制造瓷胎所必须的石英、高岭、绢云母等3种基本旷物成分,可以用它做成瓷器的胎体。从上虞早期瓷器胎的化学分析得知,坯土中氧化硅的含量很高,氧化铝的含量较低,在15.65-18.06%之间。氧化铝的含量低,使瓷器容易发生变形现象,加上这时期的碗、盏、盘采用选烧法,胎体的底部都要承受一定的压力,所以坯壁比较厚。同时坯中含有2%左右的氧化铁和1%以内的氧化钛,在还原气氛中,高价铁(Fe203)还原为低价铁(FeO),低价铁比高价铁助熔作用强烈得多,能够在较低的烧成温度下烧结。另外铁与钛又是一种着色剂,这是浙东青瓷瓷胎呈现浅灰、灰白的原因。

早期越窑的釉

早期越窑是根据器物不同用途来施釉。大量标本证明,碗、盏、钵、盆内满釉,外半釉。壶、罐等容器一般口沿内外及外壁施釉,内壁露胎。由于胎的颜色对釉的呈色起着衬托作用,所以东吴时期浙东早期越窑青瓷胎色淡灰、釉色呈青。西晋以后胎呈灰或深灰色,因此釉色作青灰色。

浙东早期越窑的瓷釉属石灰釉,釉中含有16-20%的氧化钙,含量这么高的钙是靠加入草木灰而得到的。钙在釉料中是助熔剂,能在较低温度下玻化。铁是青釉的主要着色剂,在不同的烧成气氛中,使釉呈现青、青黄等不同的颜色。

早期越窑制品的分期

根据110座早期越窑不同时代纪年墓的调查、发掘资料,经过排比研究可分五期。

1、创始期(东汉晚期—220年)

目前10座纪年墓出土物证明,早期越窑在公元2世纪开始趋向成熟,到2世纪晚期,不仅烧制日常的生活用具,而且也开始烧制冥器。此时流行的实用器有壶、簋、钟、罐、钵、撂、耳杯、香熏、五联罐以及冥器灶、井等。从奉化白杜“熹平四年”(175年)墓出土物看,当时瓷器已相当成熟。

2、 发展期(220—265年)

东吴时期有20余座纪年墓,年号有正始、赤乌、五凤、太平、永安、甘露、宝鼎、建衡、凤凰、天册、天玺、天纪等,基本上包括了东吴时期的各个朝代。从20余座纪年墓中出土的早期越窑器皿,基本上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发展概况。常见生活用具有罐、壶、碗、耳杯、勺、钵、尊等;日常用具有虎子、香熏、唾盂、三足奁等;文房用具有熊形灯、蛙形水盂、三足砚等冥器有猪圈、鸡笼、栏圈、灶、井、火盆、提篮、堆塑罐等。

3、 繁荣期(265—316年)

西晋早期越窑作坊比东吴时又增加近一倍,可见制瓷业发展非常迅速。30座纪年墓出土物证实,这一时期常见的器物,生活用具有壶、罐、碗、碟、盏、盆、钵、耳杯、扁壶、簋、盂等;文房用具有蛙形水盂、兔形水注、砚等;日常用具有香熏、盂、洗、狮形烛台、虎子、唾盂、神兽尊等;模拟生产、生活设施用具的各种小冥器,如火盆、灶、吊桶、扫帚、畚箕、筛、磨以及反映地主庄园经济内容的冥器,如鸡笼、牛厩、鹅圈、羊栏、猪舍、狗圈和专用冥器堆塑罐、镇墓兽、男女瓷俑等。

4、 停滞期(317—420年)

东晋纪年墓比西晋时略多,现有30余座纪年墓,但是青瓷出土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种类上,都比西晋时大为减少,可见此时早期越窑生产开始出现停滞趋势。

常见器物,生活器皿有钵、碗、碟、罐、盘、盘口壶、盆、大耳杯、鸡首壶等;日常用器有尊、唾盂、洗、虎子、香熏、灯等;文房用具有砚台、水盂等。总之,东晋前期绝大多数器物沿用西晋时造型。

5、低落期(420—589年)

现有窑址、10余座纪年墓资料表明,南朝为早期越窑器物出土数量最少、品种最缺的时期,浙东地区制瓷手工业发展处于低落阶段。常见的器物有:罐、碟、杯、壶、天鸡壶、碗、钵、盘、盏托具、尊等。纪年墓中出土碗、盘数量特多,且大小配套。如刘宋元嘉二十四年(447年)、梁天监年间之器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对浙东早期越窑青瓷创始、发展、繁荣、停滞到低落各个阶段纪年墓资料的排比研究,对下列问题有了较明确的结论。

1、专用冥器的组合

东汉晚期至南朝时期,随葬的青瓷除一些生活器皿及日常用品外,还出现了专门用来随葬的冥器。这类冥器主要流行于东汉晚期至西晋时期,其中东汉晚期以五联罐、灶、井为主;吴早期以堆塑罐、灶、井、火盆燃斗等为主;至吴凤凰元年(272年)后开始出现鸡笼、猪圈等冥器,直至西晋太康九年(288年)后,除以上冥器外,又增加了狗圈、羊圈、鹅圈、牛厩及畚箕、筛、扫帚、磨、吊桶等,西晋永宁二年(302年)出现了男女瓷俑、镇墓兽等。这些专用冥器至东晋消失。

2、典型器物的演变

罐、壶类等器物在东吴至西晋时较矮胖,东晋时器形逐渐增高,至南朝时演变成瘦长、大口、大平底。

堆塑罐 东汉时期的五管瓶至熹平四年(175年)前演变为五联罐,到东吴太平二年(257年)演变为堆塑罐。西晋时,堆塑罐中五联罐已被亭、台、楼、阁所取代,罐腹部贴塑人物、飞兽或佛像。西晋永嘉七年(313年)以后,堆塑罐消失。

堆塑罐纪铭,最早出现于东吴永安三年(260年),铭文为“永安三年时,富且洋(祥)、宜公卿、多子孙、寿命长、千意(亿)万岁未见英(央)”,盛行于西晋。

虎子 东汉晚期出现虎头,吴赤乌十四年(251年)前后,虎子形制为圆筒口,奔虎提梁;至吴天纪元年(277年)演变为无虎头,绞索提瞩西晋太康九年(288年)口部作成张嘴,圆筒口的虎头,此后虎头逐渐缩至口上部,提梁印绞索纹或斜方格纹。东晋初至咸和四年(329年)间,虎子已作无头;咸康朝以后,纪年墓中不见虎子出土。

香熏 东汉晚期至西晋年间,香熏普遍作圆镂孔,罐形或附有双耳。西晋元康朝,出现了三熊足的承托盘,炉身为三排三角形镂孔,间饰斜方格网纹,小孔管上置鸟钮。东晋时期,香熏有承盘,四层枫叶纹,镂孔球形,褐色彩,承盘立柱,三角形镂孔,山峰式,鸟钮等。南朝时期纪年墓中不见香熏。

纪年墓材料证实,以动物形象作整体造型的器物最早出现于东吴甘露元年(265年),盛行于吴末至西晋时期。天鸡壶则最早出现于西晋永宁二年(302年)。

3、各时代流行纹饰

纪年墓出土物证实,斜方格网纹出现于东吴永安三年(260年);模印佛像最早见于吴永安六年(263年);刻划羽翼纹大约兴起于吴甘露元年(265年)前,至东晋咸康朝后不见。联珠纹于吴末与西晋初年出现。东晋时最为流行的褐色点彩最早出现于吴建衡二年(270年)。南朝时盛行的莲瓣纹,纪年的则始见于齐永明元年(483年)。

装饰艺术鉴赏

目前出土的所有瓷器中,最早运用动物形象的是在东吴、西晋、东晋和南朝时期,尤其是西晋时期成就最为突出。

浙东早期越窑器物造型构思巧妙,器型丰富,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动物形象作为创作的依据和素材。可以说,浙东早期越窑造型中,运用动物形象的数量之多、比例之大、形式之多样、设计之精巧,都是以前任何时期所无法比拟的。

早期越窑制品动物形象的运用有三种

1、形象类动物塑造

器物外形基本完整,在器表的显著位置象征性地附加或堆塑动物形象作为装饰通过艺术处理,以达到比喻和联想的效果。

鹰形双耳盘口壶,是象形类青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盘口壶的肩部堆塑鹰首,壶下腹部堆塑贴两只鹰爪,肩部左右各置一耳,耳下线刻硕大的圆形羽翼。鹰形的表现简练,整体感较强,而且含蓄,借助器腹的浑圆饱满,概括地、形象地衬托出威严和矜持。

青瓷猛兽尊造型奇特,制作精细。腹壁堆塑神兽,双眼突出,口内含珠,形态狰狞。

这一时期,形象类早期越窑中比较有特点的,还有一种器型是鸡头(首)壶(或羊首、虎首),它是由盘口壶逐渐演变而来的。到了东晋以后,除了在壶的肩部贴塑引颈高冠的鸡头,还于后部塑龙头把手,造型优美而匀称。

2、拟形类动物塑造

器物主体模拟一个完整的动物形象。这是浙东早期越窑青瓷造型中最具特色的形式,它在器形上设计别具匠心,对表现对象的观察细致敏锐,能够抓住动物造型的基本特征,在胎体捏塑、施釉和烧制水平上都有较高的要求。器型生动活泼,外观引人注目,有许多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的精品为我们所熟悉。

拟形类器物中数量多、变化丰富的是青瓷文房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具,如各式青瓷水注、灶台、插座和虎子等。它们大多体积不大,被设计成狮、虎、熊、牛、羊、兔、蛙等各类动物形象,其中不乏立意新颖、装饰性强、制作精美的好作品。

3、装饰类动物塑造

器物的顶部、肩部、盖钮或其他相关位置,用个体或组合的动物形象作为装饰,体现设计者的艺术构思和制作工艺水平。这类动物造型比较写实,与器形的巧妙结合,创造出使人印象深刻,甚至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甘露元年铭青瓷熊灯,盏盘下的中心支柱被塑成穿着衣服的小熊,双臂抱头,形象生动,逗人喜爱。熊形柱与器身浑然一体,平稳自然。

西晋元康七年(297年)墓出土的青瓷飞鸟香熏,器物造型特点简明,透雕球形香笼结构简洁,风格明快,而香笼顶部的飞鸟形钮则是点睛之笔。小鸟的造型简练生动,振翅欲飞,使整个器物造型有着动与静的对比变化。

青瓷带盖四耳盂,盖钮被巧妙地捏塑成两只抵喙相戏的雏鸟。由于捏塑技巧熟练,表现恰如其分,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雏鸟肢体的柔嫩和童稚可爱。装饰类动物造型青瓷器的时代特征和地区特点都很明显,早期越窑中青瓷人物堆塑罐(谷仓罐),集捏塑、堆贴和雕刻等技法于一体,即使造型和装饰相当繁复,也不显得杂乱,整体感觉比较奸,体现了当时青瓷造型和制作工艺所达到的高超水平。人物堆塑罐的动物形象,大都是现实生活中工匠所熟悉的,所以多数很真实,颇有情趣。

综观浙东早期越窑青瓷,各个历史时期器物的纹样发展、演变序列,前后关系是一脉相承的。从东汉晚期至南朝,是我国青瓷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浙东早期越窑青瓷的发展与成熟,使制瓷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辐射性的传播,为早期越窑青瓷系的扩大及唐宋越窑的空前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装饰艺术的发展

从目前110余座纪年墓葬资料研究表明,浙东早期越窑的装饰工艺,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而不断地创新与提高。不但在器物的造型、品种上大大增多,而且在美化制品上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1、东汉时期的所有实用器上出现的各种纹样,都与当时人们生活起居中的席地而坐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瓷器装饰上,一定要适合席地而坐的视觉效果。

正因为人们席地而坐的习俗,所以从瓷器出现开始,大多器物都把装饰的重点放在口沿、肩部及上腹部,即视觉效果最佳的位置。各类器物中,总是在肩部、颈部施上弦纹、水波纹、点线纹或镂孔或堆贴。在早期越窑阶段,把纹样施于器物下部的几乎没有。例如洗、盆、盘之类,往往在口沿上施弦纹、水波纹,在内底中间施水波纹与太阳纹,这些都与生活中视觉有关,使人们能感受到美的联想。

到了唐代,人们发明了椅子、板凳,逐步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俗,瓷器上的装饰艺术出现了大转折,实用器上的艺术加工,一改过去把重点放在肩、颈上的情况而改在制品上部。

东汉浙东早期越窑制品,处于陶瓷合烧阶段或成熟瓷器阶段,装饰艺术上还是继承了原始瓷的工艺与纹样。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泥条迭筑器物上,大多拍印各种几何印纹。其中尚见的有席纹、蝶形纹、梳纹、叶脉纹、蛛网纹、网格纹,方格纹、菱形纹、麻布纹等。这类迭筑器物的器耳,大多为杉叶或羽毛纹。

第二、在拉胚成型的器物中,有布纹、绳纹、点线纹、圆形镂孔。在碗、盏、盅一类小件器物中常见水波纹。

2、三国东吴到西晋时期,装饰艺术明显地呈现三个特点:

第一、明器出现。在明器上的装饰特别讲究,如狗、猪、羊、鸡圈、各类堆塑,采用了捏塑、堆贴和模印,反映了封建经济的繁荣与习俗。

第二、实用器装饰开始注重形体造型的美观。出现了熊灯、蛙形水注、鸟形杯等新的器型,采用堆塑、雕刻等手段,使青瓷器物造型得到整体美的效果。

第三、早期越窑制品,开始注重与外来文化的交融。特别是在浙东与西方人民交往中,所喜爱的扁壶之类的出现,和以褐彩绘为主体的羽人、佛像、西方胡人活动的场面等,就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例证。

3、西晋时期,浙东地区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因此制瓷手工业发展也特别快,目前所知的古窑址与东吴时期比,增加近一倍,可见制瓷业速度与社会需求。为了适应“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田地布千里,商贩千艘……”的社会景象,早期越窑在装饰艺术上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其特点:

第一、在一些盛器上,采用鸡首、羊首、虎首、牛首、鹰首等畜禽类头首的装饰,使制品整体造型生动、有生气。

第二、西晋出现了“带式”的纹样带。这类带式的装饰,一般均由方格纹、弦纹、联珠纹、花蕊纹组成带式,也有用龙、凤、虎交替组成。

第三、模印纹样的大量运用,说明制品成批生产,并有一定分工。例如模印佛像、铺首衔环等。

第四、镂孔装饰中出现了三角形、凸字形和树叶形等。

4、东晋时期社会动荡,浙东窑业迅速走下坡路,与西晋时期相比,窑业作坊几乎要减少一半,大多数处于停滞阶段。根据纪年墓资料研究表明:

第一、公元333年(即咸康时)以前,装饰艺术还是直接延续西晋时的装饰。东晋咸康以后,到南朝初,从时间上看,将近有半个世纪,典型的带式组合的纹样基本上刁;见。在装饰上仅见到弦与点彩。

第二、前朝众多动物造型的器皿大为减少,工艺与装饰艺术水平也大不如以前,从停滞走向衰退。

第三、盛极一时的各类明器消失。

5、南朝到隋,可以说浙东早期越窑的低落时期。不仅窑业作坊屈指可数,而且品种奇缺,装饰艺术也大为衰退。装饰纹样以莲花、莲花瓣等题材居多,这与南朝提倡与信仰佛教有密切的关系。

综观早期越窑装饰艺术纹样的演变、发展,可以看出装饰艺术由发展至停滞的运行态势。即东汉形成期、三国东吴发展期、西晋鼎盛期、东晋停滞期、南朝隋低衰期。现存窑址中的纹样与遗址中出土遗物的纹样,也证明了这一发展规律。

越窑青瓷的特点


越窑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最著名的青瓷窑系。窑址在慈溪、余姚、上虞、绍兴一带。这里唐代属越州管辖,故称为越州窑,简称越窑。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越窑在东汉到南宋的一千多年烧造历史里,经历了创烧、发展、鼎盛和衰落的发展过程。自中唐至北宋早期的两个世纪是越窑的鼎盛时期,其生产规模、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在各大名窑中均居领先地位。而且还远销亚洲、非洲的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浙江慈溪是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也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点之一,上林湖及其周围的古银锭湖、杜湖、白洋湖地区都是烧造青瓷规模巨大的窑场,堪称唐宋瓷都,所烧造的秘色瓷备受推仰,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东汉是越窑青瓷的初创时期,青瓷的烧制成功是浙江地区原始瓷的工艺发展和技术积累的必然结果。这一时期的青瓷产品在成型、烧制工艺上与原始瓷一脉相承,器型、装饰上多有仿铜器和漆器。东汉至三国期间瓷胎较白呈淡灰色,少数胎质较松,呈淡淡的

土黄色,釉色以淡青色为主,浅雅明亮,少有黄釉或青黄釉。器物纹饰简朴,常见有弦纹、水波纹及叶脉纹等。烧制上多用三足支钉叠烧,故盘、碗内底留有三足支钉痕。

三国西晋是越窑青瓷的第一个发展高峰,产品种类特别是冥器非常丰富,如鸡笼、狗圈、猪圈、男女俑等。装饰题材和装饰技法多种多样,而以动物题材最为普遍和重要,有以动物形象作为整体造型的,如羊形独台、蟾蜍水盂等,有作为局部装饰的,如鸡头壶、虎头罐、兽足洗等。最有代表性的是集多种动物形象和人物、亭台楼阁于一身的堆塑罐,这种大型的冥器构造复杂、形象众多。

三国末至西晋这个时期的瓷器胎体稍厚,胎色较深,呈灰色或深灰色。釉层厚而均匀,普遍呈青灰色。常见的装饰是在器物的口沿和肩腹部划弦纹或压印斜方格网纹、联珠纹、忍冬纹和鸟兽纹等。网纹起于吴末终于东晋,西晋时盛行。西晋晚期出现褐色点彩,应用十分广泛,东晋时弦纹仍常见。南朝时以刻划莲瓣纹或荷花纹为主,花瓣多用3-5条划线组成,且沿用至唐初;褐色点彩依然流行,但褐点缩小,呈小圆珠形,排列细密,与东晋时有别。西晋时则用锯齿口的盂形垫具叠烧,故盘、碗内底留有一圈锯齿痕。东晋仍沿用此法,但已出现坯件之间只放几颗圆形泥珠(托珠)垫隔,器物内底留有圆形泥珠痕迹。

东晋时越窑渐趋停滞,南朝时明显低落,至隋代时已是奄奄一息了,在浙东地区几乎难以找到隋代的越窑遗址。器物种类减少,鸡头壶较流行,堆塑罐和其它小冥器不再生产,动物形象大大减少,且多消瘦呆板。以褐色点彩和莲瓣纹为最主要的装饰,莲瓣纹盛行于南朝,折射出当时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由于这一时期社会的动荡和经济的恶化,越窑一直在走下坡路,但依然有一些赏心悦目的产品。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历史时期,各类手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瓷业生产出现遍地开花,相互争艳的局面,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而慈溪上林湖地区是越窑中心产区,成为当时南方青瓷中心的杰出代表。迄今发现唐宋窑址170 余处。唐代早期,瓷业生产还未走出低谷,不见规模可观的窑址群落,仍处在恢复阶段。进入中唐以后,制瓷技术进一步改进,大量使用匣钵装烧,瓷器质量显著提高,窑址数量剧增,以上林湖为中心的瓷业迅速拓展,在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以及上虞、镇海、鄞县等地相继设立窑场,规模宏大,窑场林立。唐代这个时期瓷器器胎质地细腻致密,呈浅灰、灰或淡紫色。釉层匀净,呈黄色或青中泛黄,滋润而不太透明。纹饰 唐代偏重造型和釉色且追求玉的效果,故纹饰简练,常见的纹饰有龙凤、寿鹤和花卉等.其装饰技法以划花为主,划花线条较粗;也有少量印花,刻花和镂雕。在工艺上唐代基本采用托珠垫隔,晚期才开始用匣钵装烧,质量大有提高,所烧器物基本满釉,底足内有数个圆形泥珠痕。

唐代晚期,以上林湖越窑为代表的瓷业生产已进入了鼎盛状态,制瓷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产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致,造型优美。器型有碗、盘、盏、杯、盆、钵、壶、罐、盒、水盂、碗、唾盂、灯、香熏、瓶、鸟玩等,釉色纯净,光泽、滋润,“如冰似玉”,隐露精光;器表装饰有刻划花、印花、褐色彩绘和镂雕等;花纹有荷花、荷叶、荷花飞鸟、云、龙鱼等;刻线条流畅粗放,刀法熟练;器物普遍采用匣钵装烧,有一匣一件和一匣多件装烧。

五代时期江浙一带的吴越国,较少战争,越窑的瓷业生产能够继续发展,产品质量仍独步天下。器物造型釉色、装饰及装烧工艺等方面继承唐代风格,器形繁多,胎壁普遍减薄,造型变得轻巧优美,折射出以釉色和造型取胜的时代风尚。

北宋早期,越窑继续繁荣发展,器物造型精巧秀丽,釉色青绿,纯净而透明;盛行纤细划花装饰,技法娴熟,图样简洁清秀。装饰题材广泛,有鸳鸯戏荷,双蝶相向、龟伏荷叶、双凤衔枝、鹦鹉对鸣、鹤翔云间、鸟栖花丛,还有人物纹、牡丹纹、莲瓣纹、水波纹、缠枝纹、龙纹等,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北宋中期,制瓷工艺渐趋衰退,产品质量明显下降,但仍偶见工艺精湛的产品。至北宋晚期,器物大多采用明火装烧,制作粗糙,刻划花纹简单草率,釉色灰暗,缺乏光泽,品种趋向单调,瓷业生产已完全衰落。

南宋初期,由于朝廷征烧祭器和生活用瓷,促使上林湖寺龙口、低岭头、开刀山一带瓷业生产再度兴旺,出现了一个新的短暂繁荣时期,但好景不长,龙泉窑的兴起越窑终于停烧。

五代至宋代越窑瓷胎体厚重、坚致,胎色灰白。黄釉逐渐减少,青釉多数带灰色,釉层透明。但划花线条趋细,刻花装饰亦不盛行,光素无纹的器物仍占很大的比例。北宋时盛行花纹装饰,采用刻、划、镂、雕和堆雕等 多种手法,常见纹饰有蝴蝶、鸳鸯、鹦鹉、游鱼、孩童和花卉等。五代至宋时还出现以长条细泥垫隔,故有的器物底足内留有数段长条细泥痕 迹。五代的余姚窑场是吴越钱氏烧贡瓷的主要窑场。其造型多为杯、盘、碗、壶、 托、瓶等日用器皿,且以刻花装饰。其纹饰题材以人物、山水、走兽、花鸟、草虫、花卉为主。釉色纯正,刀法娴熟,工艺精良,是越窑中的上乘之作。吴越降宋后,瓷器产量减少,宋以后由于龙泉窑的兴起,越窑逐渐衰落。

莹润碧翠越窑青瓷


越窑八棱瓶(唐)所谓青瓷,指的是高温颜色品种之一,其坯料和油料均含有较高的铁的成分,然后经过1200摄氏度以上高温焙烧,使瓷器表面挂釉有一层锃亮的青光。在唐及五代烧造青瓷的名窑,应首推越窑,因窑址在今浙江上虞、余姚、宁波等地古时属越州管辖、故名,后来便把浙江称为青瓷的故乡。当时越窑烧造的青瓷,独步南天,冠之为“南青”,誉为“瓷器中的贵族”。唐人陆羽在《茶经》中云:“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次、洪州次。”说明他把越窑青瓷比为鹤立鸡群推置首位。至五代越窑烧造技术日臻完善,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而且还烧造出一种秘色青瓷,更是被宠于庙堂之上,受到世人的青睐。北宋赵令田寺这样写道:“今之秘色瓷,世言钱氏有国、越州烧造的贡奉之物,不得臣庶之用。”

唐代诗人云,“舒铁如釜之鼎,越泥似玉之瓯”、“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把越窑秘色青瓷瓷胎瓷质形容为玉,青釉如千峰翠色。现代瓷器专家陈万里也在他的《中国青瓷史略》一书中写道:“越窑青瓷似一泓清漪的清水般湖绿色”,把越窑青瓷的特色活脱脱勾画了出来。

越窑烧造的青瓷究竟具有哪些特点?1、釉呈青色、或泛淡黄色,呈玻璃质感,莹润碧翠,匀净柔和;2、胎质细腻坚硬,胎色灰白稍带淡黄;3、器物造型多生活用具如碗、盏、壶、碟、盂、盘、罐等;4、多素面而很少纹饰,质朴无华。另外烧造方法,多用松柴烧制,由于火力软而火焰长,烧制中窑内充满火焰,因此釉在熔融呈青色时,受到还原作用。

由于越窑青瓷民间流传极少,故现今如能收藏到一件真正的秘色青瓷,可说是凤毛麟角,价值连城。

总之,越窑青瓷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具有制作精美、瓷釉晶莹锃亮、瓷质坚薄、富有一种质感,故当时有人以“类玉”“类冰”“千峰翠色”等来形容和称赞它。至于如何鉴定它的真伪,主要应掌握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胎色灰白,色较深、质较粗、且坚硬,制作欠规整;二是釉色为灰青,青中闪黄、绿色等,晶莹锃亮,圆润,釉泡大而稀朗,时有流釉;三是器物的底足呈上敛下敞,作“入”字形;四是装饰多以印花、刻花、划花、贴花等线条细而有力,如“铁线描体”,一般多素面。(宋康年)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西晋越窑青瓷俑为什么被视为镇馆之宝》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西晋越窑青瓷俑为什么被视为镇馆之宝》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为什么古代瓷器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