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北大古代制瓷工艺实践课程在景德镇圆满结束

北大古代制瓷工艺实践课程在景德镇圆满结束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古代落款

2021-03-25

景德镇古代瓷器。

日前,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办,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大学古陶瓷研究所、景德镇市哇陶众创空间协办的实验考古暑期课程古代制瓷工艺实践课程在景德镇市圆满结束。

此次实验课程班为期9天,来自国内外20余所高校的5位博士生、17位硕士生、6位本科生,1位中学生,以及故宫博物院、河北博物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复旦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9所单位的9位专家学者共38人参加了理论、实验实践以及作坊群、古代窑址和博物馆的考察等课程的学习。

在结业典礼上,河南大学本科毕业生宫鑫、北京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刘娜妮、武汉大学本科毕业生刘云松、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王思阳、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闫铭等分享他们参加课程的收获与感想,其他学员们也提出了课程学习中应推荐一些书目、纪录片,参观博物馆时需增加更多的细节介绍,实践课程中应更加合理规划时间等意见和建议。

结业典礼上还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翁彦俊作为导师代表作了结业总结,首先向学员表示了祝贺和感谢,表示今后会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及其他单位建立长期的陶瓷课程项目,希望能给学员带来更多的学习收获,并建立更多的专项陶瓷课程实践项目。

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科技考古实验室主任崔剑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大学古陶瓷研究所的各位老师以及景德镇哇陶众创空间表达了感谢,正是因为各单位的全力配合与支持,才使得这次课程成功举行,让学生既能体会陶瓷理论的博大精深,又能了解到制瓷工匠的精湛技艺。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景德镇古代手工制瓷的工序


陶瓷是景德镇风光的内核,始自汉代,这里有二干多年陶瓷生产的悠久历史,其所产瓷器素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美称。尤以陶瓷“三古”风光甲于天下,组成陶瓷三古的古矿、古窑、古作坊风光为当今世界所独有,使人踏足瓷都有如入制瓷历史长河的意境。

景德镇古窑陶瓷坊位于瓷都的“风水宝地”——枫树山蟠龙岗风景区。四周青山环绕,树木葱郁,环境雅静。是景德镇市集古陶瓷、古建筑、古工艺为一体的国家级文博旅游景点。

坊内错落有致的分布着古制瓷作坊、古镇窑、陶人画坊。在作坊里可见到“手随泥走,泥随手变”,巧夺天工的拉坯成型;在镇窑里,可看到神奇的松柴烧瓷技艺,从中领略到景德镇古代手工制瓷的魅力。 在古窑,我们看到了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釉色变化等,这里的陶瓷工匠给我们一一作了介绍。

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经水碓春细,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

印坯: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利坯: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晒坯: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施釉:普通圆器采用醮釉或荡釉。琢器或大型圆器用吹釉。

烧窑:时间过程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度左右。先砌窑门,点火烧窑,燃料是松柴,把椿工技术指导,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

彩绘:釉上彩如五彩、粉彩等,是在已烧成瓷的釉面上描绘纹样、填彩,再入红炉以低温烧烘,温度约700—800度。此外,烧窑前即在坯体素胎上绘画,如青花、釉里红等,则称为釉下彩,其特点是彩在高温釉下,永不退色。

釉色变化:瓷器的彩绘与一般绘画不同。因为画工在坯体素胎上施釉和作画时所见的颜料色,在经过高温烧制和烘烤后会发生很大变化。看到一件件颜色暗淡、貌不惊人的半成品,经过炉火的烧炼竟会呈现出如此绚丽夺目的色彩,这本身是奇妙的;而与此同时也便可以得知,为瓷器作画是需要怎样的特殊经验和想象力了。

古窑里的老工匠还告诉我们,现在景德镇的陶瓷工艺已经电气化了,考虑到环境保护、降低制作成本和提高成功率等多方面因素,不论是仿古瓷类、艺术瓷类,还是日用瓷类的瓷器都在电脑的控制之下,用汽窑烧制,原先的用柴窑制作陶瓷时的工序远不止这些,有72道之多呢……

第五届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在淄博市圆满结束


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评比于2008年9月6日至9月8日在中国陶瓷馆和中国陶瓷科技城举行。淄博华光瓷业有限公司(日用、艺术)、山东耿瓷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卫浴)分别为本届设计大赛冠名。

本次大赛自6月份开始组织安排,8月1日至25日进行作品征集,9月6日至8日进行集中评比。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国29个产地的316件(套)作品参赛。参赛作品涵盖了日用陶瓷、陈列艺术陶瓷、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四大领域。在广东佛山、潮州、湖南醴陵、浙江龙泉、福建晋江、德化、浙江龙泉、江西景德镇、河北唐山、江苏宜兴、山东淄博、临沂等全国十三个陶瓷产区悉数参赛的基础上,广东大埔县陶瓷协会还组织了12家企业报名参赛,此外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厦门等地区与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福州大学三所高校以及全国12个陶瓷研究所均有作品参赛。

评委会共评出金奖13个,银奖28个,铜奖43个,评委特别奖7个,优秀作品奖55个。其中,淄博产区参赛作品获金奖7个,银奖9个,铜奖17个,评委特别奖3个,优秀作品奖17个。本次大赛的参赛范围、作品数量、产品层次均创历届陶瓷产品设计大赛之最。

留住景德镇——读白明《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许多传统工艺正在急速地流失或面临着流失,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窘境。传统正在当代中远去,现代景德镇的制瓷艺人,晓以传统工艺制瓷者能有几人?

景德镇的瓷器名扬天下,除当地“天赐”的优质黏土之外,最重要的是传统艺人们“鬼斧神工”的技艺将这些普通的“东西”变成了人类的“宠物”。景德镇的瓷器能成为全世界陶瓷文化中的审美经典,成为全世界共同接受的珍贵遗产和标准,与景德镇独特的传统制瓷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由于教学的原因,清华美院教师白明每年3月份均带学生赴景德镇实习,在与老艺人的接触中,他体悟到传统制瓷工艺的魅力,也感受到传统工艺正在日益流逝的危机,萌生了将其真实地记录、整理出来的想法。

白明的记录、整理工作近似于田野考古的方式。田野考古追求的是资料的实效性,资料实效性如何,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能否反映这一工艺的全貌,这与资料的数量有关;二是能否代表所调查工艺的真实情况,这与资料的质量有关;三是能否尽快应用于研究工作并形成研究成果,这与资料的利用有关。

在第一个方面,白明用了七年的时间,往返景德镇无数次,寻师父、进山区、入作坊,走访他能找到的传统制瓷艺人,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将传统制瓷不同的工艺和环节拍照、绘图2000余张,又从这2000余张艰辛收集、实地拍摄的图片中精选出600余张,编写成了这本几十万字图文并茂的著作《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将景德镇传统制瓷艺术完整地介绍给世人。

在第二个方面,为再现传统制瓷工艺的真实环节,他全部选用艺人在现场操作过程中自己拍摄的反转片及照片,在图片的美感与真实性产生矛盾的情况下,他断然地舍弃美感而追求真实,虽然由此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部分片子的明暗及背景环境的某些不足,但有如田野考察,注重的是文献的史料意义,因此,图像绝对的真实性成为本书成功的“生命”支撑。

在第三个方面,白明对如何运用已有资料做了精心的安排,所选择的工艺环节都具有真实性、典型性、代表性,能切入和显示制瓷过程中的关键角度和部位,使图片拥有更强的针对性、学术性。比如淘泥、拉坯、修坯、彩绘等过程,白明认为这些都是景德镇制瓷技艺中的精华所在。这些不同的工艺步骤看似简单和普通,但其中却蕴含着相当多的合理性和惟一性,可谓博大精深。对这些工艺过程,白明用了大量照片,对环境、器具、工艺过程、泥料变化等等方面作了细致的、客观真实的再现。同时,他又用了简明扼要的文字对每张图片进行了注解,对一些特别需要说明的地方加以分析,使简单的图解具有不简单的内容。

值得玩味的是,白明此书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真实的时间过程。作者历时近7年拍摄图片,所拍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细心的读者可以从一些图片中看出环境的变化,比如同一个工艺操作过程,场地可能并不一样,同一个场地,背景也许会有所不同;不同的作坊条件却是使用同一种技术,甚至连手法都是一样。作者并没有为了统一而重拍或补拍,而是保留了这种“缺陷”,就是想让读者从这些细节中切实地体味出一些属于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的“味道”和“气息”,在阅读中能真切地回到传统制瓷工艺的情境中去。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是中国第一本系统、全面、以图为主、图文并茂地介绍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的书籍。由于作者本人就是以景德镇材质制作作品而具有国际性影响的中国著名陶艺家,长期的教学、创作、研究、实践,不仅确保书中所介绍的工艺环节具有真实性、典型性、代表性,而且更能切入和显示传统制瓷过程中的关键角度和部位,使图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学术性。600余张历时7年艰辛收集、实地拍摄的图片,不仅对一些传统艺人不轻易示人的技艺做了完整的记录,也将这个千年古镇的神奇制瓷技术详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使这些图片资料本身具有了田野考古般珍贵的文献史料价值。

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亮相沙特


讯:由国家文化部主办,国家宗教事务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江西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中国驻沙特大使馆联合主办的2013年沙特杰纳第利亚遗产文化节中国主宾国活动,于当地时间4月3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正式拉开帷幕。文化作为江西省唯一的参展项目进驻沙特中国馆。景德镇市陶瓷书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朱丹忱和青花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范双梅参加了此次活动。

开幕式上,沙特国民卫队司令、杰纳第利亚遗产文化节主席米特阿卜亲王,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国驻沙特大使李成文来到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展区观看了精美的陶瓷作品展示和两位传承人的技艺展演。两位传承人代表中国向米特阿卜亲王赠送了代表千年瓷文化的礼品。

据悉,本次活动将持续到4月19号结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景德镇市将通过作品展示、技艺展演、手工制瓷视频播放、观众互动等方式,向沙特及阿拉伯世界全方位展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统文化与现代风貌,力求让沙特民众看到一个既有传统文化传承,又有现代发展创新的活力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并通过这一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与世界分享璀璨深厚的陶瓷文明。

千年瓷路 再现辉煌——景德镇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


市委书记刘昌林(前中)亲临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制作现场

今年5月,我市正式启动了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工程,工程完成后,瓷都母亲河上的珠山大桥,将出现72位古代陶瓷“工人”,向人们述说景德镇的千年瓷路和传统制瓷的72道工艺。

景德镇72道制瓷工艺,是景德镇瓷工千百年来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这套青铜群雕包含了采矿加工、坯釉料制备、手工成型、雕镶、施釉、青花、满窑、烧窑、釉上彩绘、选瓷包装等九组共72道制瓷工艺。此次,以青铜群雕形式,呈现景德镇传承千年的72道制瓷工艺流程,在景德镇尚属首次。这将成为景德镇的一道亮丽的新风景。

目前,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泥塑部分已过半,现在正陆续制成蜡模再进行青铜浇注,今年8月份,将摆放在景德镇珠山大桥护栏墩上。

曹春生接受采访

开始:用青铜雕塑点缀城市

6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景德镇市工业管理办公室创建的陶瓷0798小微企业创业园,走进工作室,可以看到水泥地面上摆放着十几张长桌子,而每个桌子上都布满着创作过后留下的泥灰。在炎炎夏日,让人感觉有一丝闷热。或老或少几名艺术家正在凝神创作。记者采访了景德镇市雕塑协会的一些班子成员。

随着景德镇市珠山中路的全面整修,珠山大桥也焕然一新,但桥上的护栏墩上如何装饰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2014年9月中旬,景德镇市市委书记刘昌林和景德镇市雕塑界的一些代表人物,如周国桢、姚永康、刘远长、张育贤等20多人,在雕塑瓷厂内进行了座谈。

“那次座谈会,我们和刘书记在充分探讨的基础上,确定创作一些雕塑作品放在珠山大桥的桥墩上,或摆在新建的陶瓷博物馆里,以美化环境,传承陶瓷文化。对景德镇的雕塑有一个很好的推动。”景德镇市雕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景辉教授告诉记者。

景德镇市雕塑协会副会长龚保家教授表示:“陶瓷雕塑作品放在桥墩上,或许不是很合适,容易破损。后来经过商讨,一致决定做青铜雕塑,一是时间保存性长久,风吹雨打也没有很大的关系,二是艺术性也很强,既适合摆在室外,又适合摆在室内,两全其美。”

张景辉正在进行艺术创作

讨论:72道制瓷工艺制作方案

材质决定好了,众人开始讨论制作题材。这时,孟福伟提出了“制作72道制瓷工艺群雕”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样,既向人们介绍了陶瓷生产传统工艺,又弘扬了陶瓷文化,还提升了城市品位,这一想法也得到刘昌林书记的肯定。

最终决定下来,用人物塑像的形式,将制瓷72道工艺表现出来,摆放在护栏墩上。景德镇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刘昌林书记也将这个“重任”交给了由高峰、曹春生、张景辉、龚保家、陈丽萍、黄胜等牵头的景德镇市雕塑协会,后续方案由协会统一协调。

为了拿出一份完美的方案,雕塑协会进行了大量的民间走访,和文史资料遴选,还拜访许多相关的专家。从筹备到整个方案出来,雕塑协会花了将近半年多的时间。雕塑是三维空间,从动态把握到表情的体现,都要考虑至周。特别是这种大型的群雕,不去仔细考虑和斟酌,势必会有很多遗憾。雕塑艺术是一种永恒的艺术。青铜雕塑先要创作出小稿,然后制作成大样,接着制成蜡模,再用铜浇注,工艺十分复杂,要求十分严格。

为了制作小稿,景德镇雕塑协会邀请了老、中、青行家里最优秀的雕塑艺术家来做小稿,参与创作。雕塑创作团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老一代的是资深教授和国大师,他们是协会和创作团队的顾问,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中年一代的就是主导这个方案,具有实力的雕塑协会组织成员;青年一代的就是一些很优秀的青年雕塑家。总共积聚了30多个‘老中青’雕塑精英来完成这项任务,一起为景德镇传统制瓷民俗雕塑做奉献。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右)欣赏群雕泥塑

制作:个性压一压共性抬一抬

方案制定好了,在市政府的协调下,投资方也确定为瓷立方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此次的群雕作品,限量制作3套,一套放在珠山大桥的桥墩上,一套放在博物馆,一套投资方存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2015年5月初,30多名老中青艺术家们开始了青铜群雕的创作。

72道陶瓷制作工序的72个人物,制成60组雕塑作品,其中有12组里面有两个人物。在作品的青铜底座上,会标明制瓷序号,工序名称和作者的名字。30余名雕塑家门分别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来做。

记者了解到。所有的作品单件是有限度的,从55cm到70cm之间,不能小于55cm,站着要有70cm高。艺术家做雕塑,个人的行为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因为是属于集体创作,所以各个艺术家的艺术个性需要退一步,尽量往整体规范上靠,以团队精神为主。当然,个性的东西也不能全部没有,只是要收一收。

这次团队创作以写实为主,为了创造出好的作品,艺术家们都会把个性压一压,把共性抬一抬,这也是所有艺术家所形成的一个共识。为了把这组雕塑做得更加协调,景德镇雕塑协会还成立了以常务副会长高峰为组长的协调小组,成员是曹春生、张景辉、陈丽萍、龚保家、黄胜,保证雕塑的整体效果。

意义:弘扬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

陶瓷雕塑是制陶技术、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融合的艺术,雕塑的价值在于反映现实、表现生活。而城市雕塑关乎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既可以讲述地域特色的动人传说,又可以赞颂城市人的精神和气质。

雕塑,是手工劳动的集中体现,我们景德镇是手工业的城市,一千多年从来没有断过。雕塑协会会长曹春生告诉记者:“72道制瓷工艺用艺术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意义非常大!雕塑最能体现景德镇千百年来,制瓷一线的劳作者的风貌,可以弘扬历史文化,再现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的形态,这个就是这组雕塑一个重要的意义所在。从另外一个层面讲,作为一个陶瓷文化之都,能够有这么全的工序通过雕塑的形态再现出来,让参观和研究的人来传播这些陶瓷文化,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瓷器是怎么做成的,这组雕像可以起到陶瓷科学知识普及的作用。通过雕刻的手段,把景德镇传统制瓷陶瓷文化工艺,通过实物形态保存下来,为后人研究、以及文化的展现,也是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形态。

据悉,景德镇市像这样以塑像的形式,全面宣传制瓷72道工艺和陶瓷生产一线劳动者,从来没有,众多的老中青雕塑家为了一个主题共同努力也是头一次。

目前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泥塑部分已过半,现在陆续制成蜡模再进行青铜浇注。今年8月份,将摆放在珠山大桥护栏墩上,另外两套会在今年瓷博会之前创作出来。

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泥塑

【深入:72道工艺青铜群雕的背后】

六月的天气让人焦躁无比,此时刚过3点,阳光将地面晒得发白,令人头晕目眩。

走进陶瓷0798小微企业创业园,这栋最近才开始热闹起来的徽派小楼里,整日聚集着周国桢、张育贤、刘远长、陆军等一批国家级艺术大师以及陶院的多位教授和学生,他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一场将再现史的大型艺术创作——“千年瓷路——景德镇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曾在《天工开物.陶埏》中记载,“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寥寥几句将景德镇的制瓷工艺描绘得言简意赅。

记者跟着雕塑协会会长曹春生教授进入到徽派小楼的一侧。灰地白墙,拼接而成的长条桌,以及随处可见的是大大小小的泥塑——他们或立或坐,姿态百种,神情万千,零碎的各式人等穿插其中,神情肃穆地摆弄着眼前的活儿,额颈间尽是细密的汗。

这里就是“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的创作现场。在只有两间教室大的创作室里,每一个参与人员的身份都不尽相同,有国大师,教授、雕塑协会会员,也有陶院的学生,但是他们拥有同一种技术,那就是雕塑。湿润的泥土在指尖逐渐变换出栩栩如生的造型,在不经意间串连出一幅历史的长卷。

冯都通:“我有一个梦想”

冯都通老师说,我想做一套72道工序的雕塑很久了。

摆放在他面前的泥塑是一个剃(利)坯的老者,发髻耸立,赤裸上身,宽大的裤脚层层卷起,露出坚硬有力的肌肤,古韵悠然,可亲可近。据说,这尊雕塑已经花费冯都通一个多星期的时间。

“目前还只是初样,具体的修补和调整最少还要一星期。”冯老师嘴里不停地嘀咕着,手上却没停歇,捏着一块泥,不断填补修改着这件在大家看来即将完工的作品。一旁的助手时不时会过来喷点水,补点泥。

其实,直到近日受到媒体争相关注的“千年瓷路——景德镇72道制瓷工艺青铜群雕”的项目,早在去年就已经着手创作,初见雏形了。冯老师说,自从雕塑瓷厂的“《水浒》108将”问世之后,景德镇就鲜少再有系列雕塑作品出现。72道制瓷工艺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工艺上都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雕塑主题。珠山大桥的翻新修整,人流充沛的交通环境,数目繁多的桥墩,奔腾而过的瓷都母亲河——昌江,以及孕育了无数艺匠画师的珠山,恰好成为了“72道工序雕塑群”展览和宣传的绝佳宝地。

陶瓷学院雕塑研究所副所长冯都通也是众多发起人和实干者之一。

传统历史中“72道制瓷工艺”共包含了采矿加工、坯釉料制备、手工成型、雕镶、施釉、满窑、烧窑、釉上彩绘、选瓷包装等一共9组。为了完整逼真地再现历史,雕塑协会专门成立了一个协调小组,派遣专人负责调查每一道工艺的具体材料,走访了许多民间老艺人并考证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将每道工序逐一细化,深入理解工艺的历史特征,重点还原当时的服装、工具、生活场景等,并整合了所有的工序拼接成长卷。然后再将所有的材料和构思统一起来进行反复商讨研究,转变了最初只突显雕塑工艺的想法,最终确定以明朝为时代背景和底层劳动人们贫苦节俭的生活状态为取材模型的创作构架。

进入实体创作阶段时,雕塑协会又果断地将人员以工序类别分成采矿加工、坯釉料制备、手工成型、选瓷包装等多组,分别由曹春生、高峰、张景辉、冯都通等人负责。然而工作远没有想象和计划中那样顺利。由于参与人员中不仅有像周国桢、刘远长等国家级大师,也包含了部分陶院雕塑系的学生,后辈们在很多方面都不足以与前辈们相提并论,所以提携指导后辈也成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因此,冯都通除了自己承接一个创作组,有时还要兼顾其他组的创作,在完成自己所属作品的同时,还要指导和调整其他创作组的创作。顶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冯都通依然精力充沛,始终保持着严谨和挑剔的创作态度,不容半点闪失。“不仅仅是我,所有的参与人员都是这样,为了合力完成这个系列,大家都亮出了看家本领。像刘远长老师,在这样的天气下连续20多天不辞辛苦地来回奔波,这样的精神实在可敬。”冯都通如是说。

对于8月即将亮相的青铜群雕,冯都通毫不隐晦地表达出自己的得意:“72道制瓷工艺青铜雕系列一旦完成,对景德镇乃至全国陶瓷界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不仅是作为公众艺术,更是作为展现于世界的历史艺术。青铜群雕的问世,歌颂了景德镇千百年来最底层的制瓷工人,同时还承接了现代和古代的文化链接,是历史的活化石。”

“当下的年轻人几乎已经忘却了中国最原始的传统文化,尤其是景德镇。”冯都通面露遗憾地说道:“72道工序是景德镇的瑰宝,是中国陶瓷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做72道工艺雕塑是我的梦想,在这个传统不被人重视,古艺术文化逐渐消融在历史长河的时代里,唤醒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是我们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曾亚林:“我愿意为景德镇贡献一份力”

创作室的一角,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曾亚林正在对手中的作品进行最后的调整收尾。

很多景德镇人都知道,曾亚林出生于陶瓷世家,继承家学访遍名师,精通釉上釉下,工笔精细,色泽浓丽。却鲜有人知,他一度专攻雕塑,并乐此不疲。

“说一句心里话,我对雕塑是有一种情结的。”曾亚林一边说,一边用手臂蹭去额间的汗。天气炎热,整个创作室门户大开仍无法减轻暑意,即便如此,曾亚林依旧没有停止手上的工作。

“当初高峰他们找我来做72道工序的时候,我就挺兴奋的。很久没有花费这么多精力去研究一个雕塑,对我来说,是一种考验,也是促进。”自从加入到创作组,曾亚林很快意识到创作环境的天差地别,没有大师、教授头衔的界定,他只能是一个做雕塑的匠人。“以前我们都是单独在家里搞个人创作,在这里群雕已经不是72个个体而是一个整体,必须具有团队精神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既要发挥自身的雕塑才能,又要保持着团队的密切合作,这瞬间就拉高了创作的难度系数,颇具挑战力。“压力还是蛮大的。不过压力越大动力就越足,所以我还是很有信心的。”曾亚林笑着说。

驰骋瓷坛多年,曾亚林逐渐发现了陶瓷界近年的变化。世人对于陶瓷工艺以偏概全的错误认知,和雕塑地位的逐步弱化等情况越发显得严重。只知瓷艺之精美,不知制瓷之艰难,几乎成了文化市场的主流,72道制瓷工序青铜群雕的项目实施,恰好成为了景德镇传统文化有力的代表。

“能够参与到创作主题雕塑这项工程中,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荣幸。最近几年,景德镇的行业氛围不太好,时代发展得快,但是传统文化却在慢慢失落,老祖宗的正统传承越来越少,这是很危险的。”曾亚林说道,“古代人将景德镇的陶瓷艺术送到了世界,把景德镇变成了一块金字招牌。但是看一看现在,如果我们却守不住前人留下的文化,那是可悲的,也是可惜的。做72道工序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它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重新熟悉景德镇的陶瓷传统,不仅仅是外地人,本地人也需要反思。现在的人大多不清楚陶瓷是怎么做出来的,以为拉个坯,送进窑里烧一下就完事了,根本不了解陶瓷是要经过多么细致繁杂的工序才可以面世。”他指了指手边的一尊泥塑,“这叫选碗,也就是选瓷工序。在所有成品出窑之后,就必须有专门的人按品相分等级进行筛选,这项工作看似轻松,实则没有三五年的功力是根本无法胜任的。”

曾亚林坦言,虽说很早之前就流传组图式的72道工序,在他看来效果远不如雕塑来得具体生动。平面的图画配上文字,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达到了部分宣传效果,也容易流通传播,但是其呈现出的疏离与片面,往往不能让观者完全理解,而这些不足恰好就能被雕塑突显。

“青铜雕塑很亲民,接地气,作为室外展品非常合适。我们把群雕放到珠山大桥上,为的就是增加曝光率,扩大宣传力,让人们在往来之中还能了解到完整系统的陶瓷知识,达到科普的目的,这一点是图像所不能企及的。”

随着截止时间的临近,曾亚林依然不疾不徐,慢工出细活。好的作品一定要更加仔细谨慎,心态也不能毛躁,一步出错就会影响到整个雕塑的美感,这是在对自己负责,同样也是对雕塑负责。“到了8月份,群雕就会屹立在珠山大桥的每一个桥墩上,到了那个时候,所有的目光都会被吸引到这里,那将会非常瞩目。”曾亚林自信地表示,这一批72道制瓷工艺青铜雕塑会在所有人的见证下,倾诉着景德镇古老的文化,会成为景德镇的骄傲,中国的骄傲,世界的骄傲。为了这一天,他愿意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心力。(文章来源:景德镇广播电视周报,图片由0798小微企业创业园提供)

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亟待保护和发展


景德镇是传统的手工制瓷名都,博大精深的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历经千年,已成为人类历史上重要的非物质文化。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有陶瓷企业的改制,在鼓励全民创业政策的推动下,一批身怀陶瓷技艺和绝活的能工巧匠办起了传统的手工陶瓷作坊,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得到了空前的传承与光大。但传统的手工陶瓷作坊主要是在居民家中或租赁的简陋旧厂房,生产效率低,自身做大做强的内外部条件存在较大问题。

为支持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政协委员熊皓、于集华、刘伟、龚循明、范敏祺联名建议,要研究制定支持和鼓励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发展政策措施;设立江西省非物质文化保护和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景德镇手工制瓷名坊园及类似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发展项目;将景德镇手工制瓷名坊园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保护、发展重点项目,省发改委、省文化厅等部门向国家相关部委争取相关政策及资金,予以重点支持。

景德镇瓷器瑞士展销纠纷圆满解决


北京时间24日晚8时,景德镇赴瑞士伯尔尼陶瓷展销团的负责人之一朱国贤通过电话告诉本报记者:“事情有了很好的转机。”

北京时间25日早晨,代表团方面确认,他们的签证已获准延长,“使馆的同志告诉我们,是破例的一个月。”这20人展销团的签证原定于24日到期。

1月中旬,7家厂组团,运了15000件瓷器去瑞士伯尔尼展销,但销售不畅,中介公司又拒绝出面为其延长展期、延续签证。本月中旬,双方发生较大矛盾。此事一度成为伯尔尼各大媒体关注的“大事件”(相关内容)。本报在国内首家报道后,新华社日内瓦分社也跟进作了相关报道。

此后,中介商主动出现在展销团面前,重新开始解决纠纷,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延长了30天的商务签证。“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奇迹。”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对记者说。

朱国贤在电话里告诉记者:“现在,展览会能够再次举行,持续时间是一个月。从27日起,我们会再次在(伯尔尼的一家)购物中心举行展览。”

一位参与调解此次事件的华人分析说:“这次,中国商人们没有像以往那样采取去使馆静坐的方式,而是遵守当地法律,以合法合理的程序维护自己的利益。整个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违法事件。这一点给瑞士当地人民和政府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伯尔尼各大报纸纷纷报道此次纠纷的同时,很多瑞士人通过打电话或到展销团入住酒店慰问的方式,表达对景德镇展销团的同情,甚至有人愿意捐款。20日下午,一个瑞士人找到酒店,通过本报特约记者向困难中的中国人捐款,数目是1000瑞士法郎。

“从报纸上看到他们的不幸遭遇,就想捐点款,也许他们在请律师或签证时需要帮助。”那位瑞士人说。展销团成员十分感动,但拒绝了捐助:“我们感谢您的好意和帮助。但是钱是不会收的。您可以在以后再次光临我们的展销会购买瓷器,这样既可以帮助我们,同时又有一个美好的回忆。”

最后,这个瑞士人在纸上留下了电话号码,并模仿汉语拼音写了“nimenhao”,以表达祝福。

尽管展销团又赢得了30天的签证,但时间仍然十分紧迫。当地华人已自发为展销团联系集团购买,一位华人还提供了一处位于苏黎世的旺铺,供展览团免费使用一个月。更有华人自愿免费做展销团的翻译,帮助销售。

当地华人还在瑞士的主要报纸和电视台做了一次“友情购买”广告,号召全体在瑞士的华人及当地人去购买景德镇瓷器。广告口号是:“一人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的启蒙和良心。您购买一件瓷器,留下了爱心给他们,留下了回忆给自己。”(和讯网编辑董荣明对本文亦有贡献)

首届景德镇御窑陶瓷国际论坛在景德镇举行


10月21日下午,首届御窑陶瓷国际论坛在我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圆形会议厅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包括御窑整体保护,文博学术研究,御窑工艺开发,御窑品牌运作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汪立耕,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史文斌,市政协副主席王祖庆、潘义忠,著名文物鉴定专家、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耿宝昌,市文博权威专家刘新园出席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我市文博界代表150余人参加论坛。史文斌讲话。

史文斌指出,景德镇御窑是皇冠上的明珠,在景德镇一千七百年的陶瓷制造生产历史进程中,御窑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其严格的手工技术和周密细致的生产管理制度,不但烧造了美轮美奂的传世极品,更是对景德镇民间陶瓷的生产起到了引领和促进作用。他强调,市委、市政府对于我市陶瓷发展非常重视,提出陶瓷是景德镇的命脉,加强古陶瓷的研究与利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围绕御窑所进行的御窑整体保护,文博学术研究,御窑工艺开发,御窑品牌运作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次御窑陶瓷论坛是我市文博界的一件盛事,也是我市陶瓷发展的一件大事。

论坛上,与会国内外专家各抒己见、踊跃发言,来自美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陶瓷考古专家、文化学者和艺术家发表了许多具有理论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真知灼见,专题对景德镇御窑进行研究、探讨景德镇御窑陶瓷文化精髓。通过研讨和交流,为御窑的开发利用出谋划策,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陶瓷文化,提升御窑和景德镇的国际影响力。

主办方告诉记者,本次大会形成了丰硕的成果,他们将把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汇集成册,编撰成书,并形成瓷博会固定的活动项目,为提升景德镇御窑的研究水平,扩大景德镇的国际影响力,发展贡献力量。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北大古代制瓷工艺实践课程在景德镇圆满结束》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北大古代制瓷工艺实践课程在景德镇圆满结束》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