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材料的后果——中挪丹加陶瓷艺术巡展”在挪威开幕

“材料的后果——中挪丹加陶瓷艺术巡展”在挪威开幕

陶瓷艺术 瓷砖的材料 瓷砖材料

2021-03-30

陶瓷艺术。

展览海报

为推进中国与国际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探讨中国传统陶瓷材料语言的当代性和世界性,观察不同地域语境下陶瓷艺术家的创作生态,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上海浦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办,艺术浦东(上海)艺术品有限公司承办,并在挪威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的特别支持之下,策展人张婷(中国)和比昂·英格·福利瓦格(Bj?rnIngeFollevaag,挪威)策划,由陈小丹(中国)、海蒂·比约根(HeidiBjorgan,挪威)、爱思丽德·斯莱热(AstridSleire,挪威)、特琳娜·霍夫滕(TrineHovden,挪威)、克莉斯汀·哈布(KrestineHarboe,丹麦)和琳达·索门(LindaSormin,加拿大)共六位艺术家携68件作品联合参加的“材料的后果-中挪丹加陶瓷艺术巡展”于2018年9月21日在挪威第二大城市卑尔根市Kunstgarasjen艺术空间成功开幕。

此次巡展基于2017年12月5日在上海吴昌硕纪念馆成功开幕的首展“第二种机遇:中挪丹加陶瓷艺术展”。首展得到了包括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邓晓贤会长、上海浦东宣传部孙毓副部长、挪威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领事凯瑟琳·奥肯斯(KatrineHaukenes)女士和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吴越馆长等领导和嘉宾的一致褒扬,并在国内专业及主流媒体上进行持续报道,获得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和公众反响。

为活跃多边艺术对话,让中外艺术家在相互沟通和了解创作理念的同时,更深入对于不同创作生态环境的学术理解,策展人在此次挪威巡展的筹备中深入策划理念,以“材料的后果”为主标题形成“2.0”模式,探讨陶瓷这一创作媒介作为物质的可持续性和由其贯穿历史和当代的观念性,发掘其新的材料属性,去引发不同地域间陶瓷文化现状的综合讨论。展览场地Kunstgarasjen艺术空间由车库改造而来,是卑尔根区府内最大的非营利艺术组织。其具有工业化风格的空间主要用来展示挪威当代艺术作品,同时也积极推动本土当代艺术和国际间的交流。和上海吴昌硕纪念馆具有中国古典庭院风格的传统木结构空间不同,Kunstgarasjen属于典型的“白盒子”式展示环境。同样的艺术家和作品在跨越国际之后的不同舞台背景衬托下,反映出迥然有异的艺术氛围。挪威本地的观众也在与各位艺术家的沟通和交流当中,呈现出地域间民众文化背景和对陶瓷艺术的认知差异。

在数千年的中国文化中,陶瓷一直具有以“器”载“道”的价值担当。这和陶瓷泥土的物性有关,也和中国人根植于乡土的历史情感纽带有关。泥土经过艺术家的拉、印、修、刻、晒、施等手工的造化继而进入高温灼炼后的历程,最终以千万种偶然因缘,碰撞出不可预知的精神力量。这种伟大的力量,潜伏在我们日常的器物生活里,虽是一种信手即可拈来的寻常,却也是人类通过手作的温度,去赋予陶瓷以最原始的土地材料而转变出的结果。

艺术家陈小丹作品《盛开-线系列》。图片来源:魏皓啟

艺术家海蒂·比约根系列作品《柱台》局部。图片来源:魏皓啟

在绵延的历史长河当中,陶瓷艺术最终从中国的“一国之技”转为“普世之艺”,在不同国家的土壤里流转出风格既相似而又迥异的局面。对于材料的特殊敏感性,使得陶瓷艺术这一源于中国匠人手作传承的文化遗产,在各国艺术家们的手下,以不同的文化属性去追溯其本土历史和文化线索的河流,在各自的语境当中挪用、解构和再造,并也因陶瓷这门和物性密切相关的艺术,共同跨越历史和现况,地缘和政治,语言和文字,性别和身份,具象和抽象,用同一种语言去集体编织出一幅属于世界文化的图景。对于一个巡展项目中跨国间的艺术机构合作交流而言,或者说,不同展览环境下的艺术家们如何就同一种材料和媒介去表现创作并产生丰富的多变对话,在跨文化比较研究当中,实在是一个生鲜而有趣的课题。(文/张婷)

taoci52.com延伸阅读

“首届陶瓷艺术电视大赛”在景德镇开幕


12月12日,“首届江西陶瓷艺术电视大赛”在江西陶瓷工艺美院开幕,省轻工行业管理办公室副巡视员、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大赛组委会主任胡桂香,景德镇市政协副主席何炳钦,以及江西陶瓷工艺美院等相关负责人等出席开幕仪式。

据了解,“首届江西陶瓷艺术电视大赛”由江西省轻工业管理办公室、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江西教育电视台、中国策划研究院江两分院、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举办陶艺电视大赛是为了更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展示我省璀璨的陶瓷艺术和精湛技艺,进一步弘扬具有悠久历史的陶瓷文化,激励广大工艺美术工作者继承、发扬创新精神,打造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艺术盛景,推动和促进江西工艺美术大发展、大繁荣。

本次大赛分为釉下组、釉上组、拉坯组、雕塑组、新人新秀组等五个组别,参赛对象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家,高、中级工艺美术师,陶瓷艺术院校教师,陶瓷艺术名人,优秀的中青年工艺美术工作者和陶瓷科研生产单位,以及学院、景德镇高等专科学院、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为了激励广大青少年承传璀璨的陶瓷艺术精湛技艺,继承、发扬和创新中国工艺美术事业,本届大赛针对学院、景德镇高等专科学院、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特别设立新人新秀组,推出“新人、新秀、新作品”陶瓷艺术赛。

此次大赛为期四天,从100多人报名参赛的作品中评出70人进入现场比赛。专门邀请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组成评选专家委员会,根据评选标准及参评作品的特点,评出首届江西陶瓷艺术电视大赛个人和单位金奖、银奖、铜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工艺奖和优秀奖(新人新秀组将评出新秀奖)等相关奖项,并评选若干个单位优秀组织奖。

耀州窑陶瓷文化艺术展在铜川开幕


12月23日,以“耀瓷华章·‘窑’望世界”为主题的耀州窑陶瓷文化艺术展在铜川市王益区耀瓷小镇大师创意园拉开帷幕。

“十里窑场不夜天,精比琢玉耀州瓷。”作为中国古代历史名窑,耀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1400多年来,耀州窑炉火不熄,烧制的耀州瓷不仅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更被誉为“宋代青瓷刻花之冠”,是中国古代北方青瓷工艺的缩影和教科书。举办“耀瓷华章·‘窑’望世界”耀州窑陶瓷文化艺术展,是推动耀州窑成为展示铜川名片、讲述陕西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与世界对话新窗口的重要举措。本次耀州窑陶瓷文化艺术展通过“回望千年”“耀瓷雄风”“名家荟萃”“耀瓷生活”“耀瓷创意”五个篇章,旨在弘扬和传承耀州窑陶瓷文化艺术,充分展示耀州窑陶瓷文化魅力,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耀州窑陶瓷文化发展成就,进一步提升耀州窑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陶瓷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打造“一带一路”新瓷都。

本次陶瓷文化艺术展从12月23日开展,将于2020年2月10日结束。主展馆设在耀瓷小镇大师创意园,展馆约2400平方米,分7个展厅,共展示陶瓷作品1000余件;5个分展场地点分别为观唐陶瓷公司、耀州窑博物馆、陈炉古镇、陕西火凤凰陶瓷公司、唐宋陶业公司。

艺术在传承与创新中前进


讯:千年的辉煌,给景德镇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文化精神财富,也煅铸了文化精神。传承和弘扬艺术文化,是瓷都广大市民颇为关注的话题。

发展陶瓷艺术必须做好传承

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拥有深厚的根基。近代的“珠山八友”开一代新风,对后世的陶瓷艺术带来深远的影响。全国唯一一所陶瓷综合类大学设立于景德镇,更为景德镇乃至全国的陶瓷行业培养了大批陶瓷美术人才。

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传统和浓郁的艺术氛围,催生了大量的草根陶瓷艺人,不少陶瓷艺术大师就是在这种耳濡目染、家族相传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如今,艺术大师队伍庞大,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就有二十余人,还有众多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和学院教授,上千名具有高级职称的陶瓷艺术专业人才,以及近万名陶瓷艺术专业工作者。同时,景德镇的陶瓷艺术研究力量也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分别设有部级、省级、市级的陶瓷研究所,大型的画院、研究院也有数家,大街小巷遍布艺术家的工作室,整个瓷都形成了极具活力的陶瓷艺术研究和创作氛围。

在景德镇学院艺术系教授程云看来,正是因为拥有陶瓷艺术人才的巨大优势,才保持了景德镇艺术陶瓷难以撼动的霸主地位。近年来,随着国家繁荣和发展文化战略的实施,景德镇市政府加大了以陶瓷艺术为主的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艺术陶瓷更是如鱼得水、扶摇直上。在政府引导和众多艺术家的运筹和领衔下,如今景德镇的艺术陶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陶艺佳作层出不穷。

程云说,艺术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陶瓷是景德镇人的根,也是景德镇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景德镇要发展,就必须发展陶瓷文化,我们要抓住当前国家推进文化发展的机遇,全力发展我们的陶瓷艺术。而要发展陶瓷文化,首先就必须搞好陶瓷艺术的传承。

搞好传承同时更需要创新

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之所以一千多年来,一直保持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它始终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景德镇最有名的四大名瓷青花、粉彩、玲珑瓷和颜色釉,都是从无到有,从前人传承下来的工艺基础上创新而来的。

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江振声认为,我们要做好艺术的传承,首先要传承的就是那些老艺术家优良的品质和精神。对于先辈,我们要心存敬畏和感恩。对于陶瓷艺术,我们要满怀诗意去传承创新。

江振声说,诗人都很有情趣,很有激情,作为陶瓷艺术工作者,也需要像诗人一样,对自己爱好的艺术,始终充满激情,这样,才有推陈出新的动力。在创作陶瓷作品时,他不求广,但求精,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触动他人的心扉。

青年陶艺家王烛明从家乡都昌来到景德镇拜师学习陶瓷绘画。十几年的求学经历,让他深深懂得,在景德镇,要想在陶瓷艺术上有所创新,首先要做的就是博采众家之情,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如果一个艺术家没有自己的艺术语言,创新就无从谈起。

王烛明说,作为一个后辈,在景德镇这块充满艺术气息的土壤里,还有很多营养值得自己去汲取。他建议那些与其一样喜欢陶瓷艺术的青年人,在向前辈学习的同时,也尽可能地多出去走走,这样,既可以丰富自己的阅历,也能开拓自己的视野。另外,学艺者要耐得住寂寞,真正沉下心来搞创作,争取创作出富有自己艺术语言的作品。如果大家都一味去逢迎市场,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就不可能迎来发展。只有坚持在搞好传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才会更加辉煌。

稀土在功能陶瓷材料中的应用


稀土,是包括15个镧系元素和钪、钇共17个金属元素的总称。稀土元素自18世纪末相继被人们发现以来,已在冶金、陶瓷、玻璃、石化、印染、农林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稀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近20余年来,稀土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稀土在功能陶瓷中的应用,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功能陶瓷,是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电子信息、自动控制、传感技术、生物工程、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发展而开发形成的新型陶瓷材料,它可利用电、磁、声、光、热、力等直接效应及耦合效应所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性质来实现某种使用功能。因功能陶瓷的品种类型繁多,性能特点丰富且适用面广,现已在电器装置、信号处理、传感计测、半导体元件、超导材料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倍受相关材料研究人员和生产者们的普遍关注。

稀土与功能陶瓷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的超导陶瓷中大部分都含有稀土,如钇钡铜氧(ybco)就是一种具有优良高温超导性的氧化物陶瓷,它可将所需的环境工作温度由低温超导材料的液氦区(tc=4.2k)提高到液氮区(tc=77k)以上,极大地提升了超导材料的实用价值。同时,在许多功能陶瓷的原料中掺加一定的稀土元素,不但可改善陶瓷的烧结性、致密度、强度等,更重要的是可使其特有的功能效应得到显著提高。

稀土在功能陶瓷中的应用

1.在超导陶瓷中的应用

自1987年中、日、美等国材料科学家发现氧化物陶瓷钇钡铜氧(ybco)具有优良的高温超导性(tc高达92k)以来,人们在稀土高温超导陶瓷的性能研究及应用开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日本已有研究表明,用nd、sm、eu、gd等轻稀土(ln)取代ybco中的y后,所得超导陶瓷材料lnbco的临界磁场强度显著提高,磁通钉扎力也大为增强,在电力、储能和运输等方面极具实用价值。如经一定生产工艺所制得的lnbco块材,能在77k捕集大于10t的磁场,可代替nd-ti用作磁悬浮列车的磁体。

北京大学以zro2为衬底并加热至约200℃,分别将y(或其它稀土)、ba的氧化物和cu分层蒸发在衬底上进行扩散处理,并于800~900℃温度区间热处理,所制得的超导陶瓷在100k以上表现出具有良好的金属性电阻温度系数。日本鹿儿岛大学将稀土la掺加到sr、nb氧化物中所制成的陶瓷薄膜,在255k即发生超导现象。

2.在压电陶瓷中的应用

钛酸铅(pbtio3)是一种典型的具备机械能-电能耦合效应的压电陶瓷,其居里温度高(490℃)、介电常数低,适于高温和高频条件下应用。但在其制备冷却过程中,因产生立方-四方相变而易出现显微裂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稀土对其进行改性,经1150℃温度烧结后可获得相对密度为99%的re-pbtio3陶瓷,显微组织得到明显改善,可用于制造在75mhz的高频条件下工作的换能器阵列。分析认为,由于稀土离子re3+的置换作用,使pbtio3陶瓷介电常数减小及压电各向异性(kt/kp)增强,特别适用于电子扫描医用超声系统中的换能器。并且因陶瓷的介电常数和径向机电耦合系数减小,其高频谐振峰变得单纯,利于制造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超声换能器。

在具有高压电系数的锆钛酸铅(pzt)压电陶瓷中,通过添加la2o3、sm2o3、nd2o3等稀土氧化物,可明显改善

粉彩艺术的材料工具


粉彩的工具材料

粉彩的工具材料主要分为二大类:一、画和填粉彩的笔类。二、颜料类(包括调色用的油类)其性质与纸画不同。现分述如下:

(一)笔类

(1)勾线笔:为兔毛背部之硬毛制成,笔头如枣核状(技法中已有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分为料半:细;单料:特细;双料:粗等三种。

(2)彩笔:为鸡毛与狼毛混合,其性软硬兼之与一般中、小楷无别。

(3)填色笔:为羊毫类笔,造型与画笔相同,按粗、细、特细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

(4)洗染油笔:也为羊毫类笔,笔头特小,用于渲染只有大小二种型号。

(5)扒笔:系用竹筷和钢针制成又叫竹针笔和钢针笔用于修改画线中的错误和刮划、花卉的白茎或人物的白胡须之用。

(6)擂钵:擂锤、擂颜料用。

(7)料盘:俗称料碟,装颜料用。

(二)颜色类

(1)画料:

①艳黑:画黑色的鸟和人物之髪须,不能用粉彩粉料复盖。

②西赤:画红色的鸟和红色的花、人物脸手、红色的衣纹、家具;也不能复盖粉彩颜料。

③珠明料:画所有线条、石、树草点等。必须复盖粉彩颜料方能固定在瓷器上。

(2)油类:

①乳油香:一种粘性树脂油,将粉状颜料调合成料,性粘。

②樟脑油:一种挥发性油,将粘性的料,稀释后便于流畅作画,性散。

③煤油:无色透明无粘性,当作水用,好处是:利用水油不相溶的特点,在水性颜色上渲染不会将下面的颜色翻(泛)起来。

(3)填色:主要分为三大类:①不透明色、②透明色、③净色。

①不透明色:为乳浊状颜色,填在线条上会给朦住。

a:玻璃白多用来打底洗染和配色;如人物服装、花卉的花朵等。

b:翡翠:一种类似国画的石青,作图案地色和双勾叶草点等填色用;

c:松绿:类似国画的石绿色,用途同上;

d:宫粉:为一种粉红色,用途同上;

e:锡黄(粉黄)讄一种粉黄色,用途同上

②透明色:复盖在画面上不会朦住画面,相反更透明、显亮。

a:雪白:为一种透明无色的极易与朦底的玻璃白混淆须特别注意,用途主要是配色和接色;

b:大绿:一种透骨的翠绿色或深绿色,用作单钩树叶,石头罩色;

c:苦绿:透明的草绿色或浅绿色作用同上。

d:赭石:一种透明的赭色作树干、石头(接色)兽皮等着色。

e:古紫:一种透明的紫灰色用于罩填老树干;如老梅树、老松树。

f:地皮绿:淡草绿色,用于草坪色,由苦绿加雪白配制。

g:水绿:用于青山绿水罩色,由大纱与雪白合成。

③净色:所谓净色比较娇嫩不便与他色混合。多用于渲染。

a:洋红:胭脂色,可有深浅不同的色阶,方法是加适量玻璃白;

b:广翠:一种蓝色,可用于象国画花青打底色,也用于洗染;

c:净大绿:半透明的淡翠绿色,用于玻璃白上洗染淡绿色;

d:净苦绿:为半透明的淡草绿色,用途同上。

e:净黄:半透明的淡黄色,用途同上。

f:茄花:一种粉紫色,由洋红与广翠合成,加进玻璃白可分为不同深浅的色阶,用于花朵和服装的渲染。

冯林华陶瓷艺术作品展在北京国博开幕


讯8月18日上午10时许,“意象墨彩泥火天成”——冯林华陶瓷艺术作品展在北京开幕,展览地点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冯林华教授成为第一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陶瓷艺术专场展的艺术家。

冯林华陶瓷作品展开幕式于18日上午10时许开始,来自学院的冯林华教授和来宾们站在国博大厅《愚公移山》的浮雕下举行了开幕仪式。时下正处北京旅游旺季,除参加展览开幕式的300多位嘉宾外,来自国内外的成百上千的游客也有幸目睹了这位来自景德镇的陶艺家个展的开幕式。

展览主办方北京国际科技文化交流协会会长田爱习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田爱习在致辞中对冯林华的陶瓷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冯林华教授是陶瓷艺术创新的代表,其始终将创新和求新放在首位,探寻陶瓷艺术的真谛,将中华传统文化和陶瓷艺术相结合,创造了陶瓷艺术的意象墨彩,具有艺术创新的标杆意义,冯林华教授的作品体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流动之美。

承办方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晖在致辞中对此给予了肯定,李晖评价称,冯林华教授是景德镇当代陶瓷艺术的代表人物,其独特的陶瓷艺术语汇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为江西的艺术事业增添了新的亮点。

作为参加开幕式的艺术家代表,也作为冯林华教授的工作单位学院的代表,李菊生教授在致辞中以独特的角度剖析了冯林华教授的艺术之路,李菊生教授表示,冯林华教授是一位陶瓷文化建设的工程师,是一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冯林华教授的肩上有着褪色不掉的责任和使命,是带领学院派艺术队伍向前冲的“火车头”。

作为第一位在国博举行个人陶艺专场展览的艺术家,冯林华教授在答谢辞中显得很激动,对于这位出生于1954年的陶艺家而言,在刚刚步入花甲之年于国博举行汇报展出,冯林华教授表现出更多的是谦逊,冯林华表示自己的此次展览“多有笨拙”,希望各位艺术家、批评家和来宾们多多“帮助我、批评我、指导我”,此外他还向来宾们承诺,他将继续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和追求。

18日上午11时左右,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正式宣布“意象墨彩泥火天成”——冯林华陶瓷艺术作品展开幕。本次展览由北京国际科技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由江西省美术家协会协办,展览开幕式由景德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景德镇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余志华主持。

中日陶瓷名家精品联展在东京开幕


中日陶瓷名家精品联展暨中日陶瓷文化交流论坛14日在东京开幕,中日两国文化界人士150多人出席。

此次联展展示了包括中国建盏在内的200多件中日两国陶瓷精品。两国与会人士纷纷表示,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相近。通过举办中日陶瓷文化交流活动,两国工匠相互交流有助于互学互鉴、共同发展,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和民间友好关系。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参赞兼总领事詹孔朝表示,建盏与茶文化、禅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可以说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之一。希望日本各界以建盏为媒,多到中国去观光旅游,实地感受建盏魅力,感受中日民间友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基础,也希望中日民间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为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当天,日本陶瓷界人士也分享了中日陶瓷文化的历史文化源渊。日本无烟柴窑创始人日下部正和说,很高兴有机会和来自中国的陶瓷艺术家同场交流,希望能够有机会和中国陶瓷艺术家共同制作和烧制陶瓷作品。

艺术陶瓷在我国的地位


艺术陶瓷业迅速发展

我国是一个瓷器大国,很多别的国家纷纷从我国进口相关的瓷器在他们国家进行买卖,因为我国的陶瓷技术是别的国家所没有的。在这么多种类的陶瓷中艺术陶瓷最为吸引人的眼球,因为它做工精美,而且形象,外形十分好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正因如此,艺术陶瓷在我国的地位也逐渐升高,成为陶瓷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也是因为艺术陶瓷,我国陶瓷界出现了很多陶瓷大师,这些人对于陶瓷很有研究,他们将自己的心血全部倾注在自己的作品中,才有我们看到的成品。现如今懂得欣赏陶瓷的人也很多,所以一件好的陶瓷作品能够卖到上百万的价格。总之艺术陶瓷在我国的地位是很高的,能够推动整个陶瓷产业的迅速发展,让陶瓷产业越来越好,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得关注。

当然艺术陶瓷还能够作为摆设摆在家里,或者是办公室中,这是很多懂得欣赏陶瓷的人家中必不可少的一样物品,正是有了这些人对于陶瓷的喜爱,才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陶瓷,关注陶瓷,喜欢上陶瓷,才让艺术陶瓷在我国的 地位慢慢升高,现在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房地产陶瓷也发挥着他的作用,我相信通过陶瓷业的迅速发展能够带动给我过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能够让国外很多人了解到我国的陶瓷艺术,让艺术陶瓷文明于世界。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材料的后果——中挪丹加陶瓷艺术巡展”在挪威开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材料的后果——中挪丹加陶瓷艺术巡展”在挪威开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