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格仕陶瓷砖 > 导航 >

绝美陶瓷 见识爱马仕腕表的九谷烧

绝美陶瓷 见识爱马仕腕表的九谷烧

格仕陶瓷砖 柴烧瓷器的鉴别 古代烧瓷器的原理

2021-04-01

格仕陶瓷砖。

爱马仕是日本传统工艺忠粉,在很多艺术系列作品中,常常出现日本手工艺。在今年的巴塞尔表展上,爱马仕(HERMS)推出了一款限量12只的腕表,首次在腕表业界上将法国陶瓷跟日本的赤绘细描技法相结合,将九谷烧呈现在陶瓷表盘上。何谓九谷烧?今天中奢网就带大家去感受一下这个公元17世纪中叶开始的陶瓷技艺。

如何成就一只Slimd’HermsKomaKurabe

KomaKurabe,闻名遐尔的日本赛马盛事。这项一年一度于京都上贺茂神社(建于公元678年)举行的赛马活动,会吸引来自国内各城乡的群众纷纷涌到这里祈求平安和丰收,同时观赏骏马及春日秀丽景致。爱马仕将这一赛事放进了表盘上,带我们在盛放的樱花树荫下享受这一已超过千年历史的节庆活动。

Slimd’HermsKomaKurabe腕表透过12只独一无二、细节不尽相同的表盘图案,重现这一盛事。这一只腕表从巴黎近郊的Svres工作坊开始制作,其中赤绘细描技法则出自艺术大师福岛武山(BuzanFukushima)的手笔。

制作一枚表盘的过程很是费时。工匠先将瓷土浆倾注在石膏基板上,石膏板会将水份吸收并只保留瓷黏土,然后把黏土放在金属基座上并切割成所需尺寸,然后风干数天。

下一步便是素烧程序,将边缘穿孔的素瓷板悬挂在高温火炉内烘烤,然后是彻底的打磨程序,务求清除任何表面的颗粒瑕疵。之后,开始展开上釉程序,工匠需要涂上四到六层无色釉料,每涂一层就要烘烤一次,重复四到六次。最后将素瓷板裁切,成为一个又一个的表盘。

福岛武山大师,巧妙地挥动画笔,为红色和赭色营造细腻层次,最后以精致的黄金涂层收笔。表盘需要经过三次烘烤程序,才可将图案固定,呈现这如梦似幻的日本古典风情。

何谓九谷烧

九谷烧是日本瓷器的三大名烧(清水烧丶有田烧和九谷烧)之一,因发祥地日本九谷而得名,距今已有350年历史。“九谷烧”的独特风格,是它的绘画线条豪放、明快,颜色有绿、黄、红、紫、藏青色等五种,经过采石、粉碎、筛箩、沉淀、成形、烘烤、素烧、绘画、施釉、烧制、彩绘后再烧制等十几道工序完成。

前田利治这一时期生产的瓷器,被称作古九谷。当时适逢明朝彩绘瓷器传入日本,颇受当地人民的喜爱,故初创时期的九谷烧瓷器带有浓厚的中国风格。然而元禄年间(1700年左右),古九谷烧突然封窑,成为不解之谜。

之后开始了九谷复兴时期。这个时代是世人称之为百花齐放的工艺美术时代,其中位于中心地的加贺藩侯前田家以其丰厚的财力,召集了全国有名的工匠,画家,制茶者们,制作出很多的优良工艺品。九谷烧是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经过历史上的几次兴衰之后,九谷烧再次复兴于明治年间。明治政府为了增强国力,作为振兴出口产业的对策,把九谷烧作为第一陶瓷出口宣传品,在国内外的博览会上,屡显风采。

色彩是九谷烧的最大特征:釉色浓重鲜美而意境超群,强烈的色彩和稍嫌混浊而无光泽的质地形成完美的调和,展现日本彩绘瓷器的最高境界。另有一种手法是将素瓷上涂满青、绿、紫、黄等色釉,因为没有红色而俗称为“青手”,并有相当多意境高远的佳作。

taoci52.com精选阅读

高达发售日本传统工艺品九谷烧精美瓷器


经典动画《机动战士高达》联合日本石川县传统工艺品“九谷烧”打造了一套古色古香的合作瓷器“机动战士高达九谷烧”。现在大量实物图已经在网上公开。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万代官方商城上进行预约,预定2016年2月开始发货。

这套精美的九谷烧瓷器总共有4种类型,包括筷托、碟子、碗和马克杯。瓷器上使用古九谷、木米、吉田屋、饭田屋、庄三这几种九谷烧具有代表性的画风,画出了《机动战士高达》动画中的经典场面,有“木米風新种觉醒图”、“饭田屋风赤绘夏亚专用扎古”和“吉田屋风扎古进击图”等。光是看到这些名字,是不是就回忆起动画中的对应画面了呢?

虽然《机动战士高达》是一部以未来为背景的科幻动画,但是在动画界中已经算是非常怀旧系的作品了,也许正因为如此,这次与传统工艺品九谷烧的合作才能如此契合,毫无违和感吧。这种风格的高达画面难得一见,粉丝们请仔细欣赏吧。(腾讯动漫频道11月2日讯,转载请注明出处)

柴烧钧瓷的复烧与鉴赏


2011年10月,殷振志在《今日禹州》对柴烧钧瓷的鉴赏提出自己的观点:传世宋钧的美学境界深不见底,高难逾越。这除了宋代特定的文化背景外,更得益于它独特的烧制工艺--柴烧。

宋代特定的文化背景不可再现,那是一个生活非常雅致的时代,具有一个审美倾向下共同的社会文化主导,而柴烧钧瓷工艺自金元时代断烧以来能否再现,柴烧钧瓷能否复活当年宋钧的神韵?这是一个悬而未决并亟需破解的谜团,因为它牵涉到钧瓷身世的一些大是大非。

先看柴烧钧瓷的复烧历程

位于禹州城内八卦洞附近的“双乳状火膛窑”,是1974年考古发现的钧官窑遗址。经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测试,断定为北宋所筑,并在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禹州市唯一的国家级文物遗址,也是全世界唯一一座双乳状火膛窑炉。

双乳状火膛窑炉

在依地下筑的土窑里,在没有极高的科技条件或耐火材料下,靠木柴燃料能够达到1300℃的高温吗?没有足够的温度,能育化出五光十色的窑变吗?达到了1300℃的高温,土筑的窑壁能耐得住高温的熔化而不坍塌吗?这些非常逻辑的推论,使中外陶瓷界的一些专家学者曾断言:中国在宋代不可能烧制出这样独特的瓷器,博物馆中的传世宋钧只是一个传说,他的最早烧制时间应该是金元时期。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著名陶瓷专家金格里在考察了这座古窑址后,虽然承认宋钧官窑能够烧制钧瓷的事实,但他仍将其界定在理论层面。汝州一位颇具影响的汝瓷专家,则认为这样的窑炉至多是烧瓦用的,因为黄土的耐火度在1050℃以下,烧瓷几乎是不可能的。

看来,双乳状窑炉是按少女的躯体而建,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金火圣母”举身投火以血孕化只是增添了窑变得神秘,地下的考古发掘和理论研究只是确定结论的一个佐证。要完全消除人们的质疑,必须现身说法,靠事实验证。这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也是一个充满冒险、极富刺激的挑战。像是心有灵犀,英雄相惜。2004-2005年一段时间内,星航钧窑、钧瓷研究所、晋家钧窑的钧艺家们先后开始了柴烧钧瓷工艺的复古之旅,这是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创举。

星航钧窑仿建的双乳状火膛窑炉

依然是依地下筑,依然是没有耐火材料的保护,依然是硬木柴。为了真实还原古老的烧制,禹州市钧瓷研究所在离古窑址150米的方位,选择和原窑址相同的土质土层,完全按1:1的比例复制建造了双乳状火膛窑炉。在试烧过程中,前两次实验真就出现了窑壁耐不了高温的熔化,经过再次修改方案,第三次实验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燃尽了4吨坑木,窑内温度最终达到了理想的升温曲线,那是古老的陌生到渐亲渐近的适应,是超强劳作和煎熬式的等待,是仿佛置身远古的恍惚和不计成本、烧制成功率极低的付出。

柴烧钧瓷的鉴赏

少女的躯体是美丽的,双乳状的窑炉演绎了这样的神奇,当两个窑炉装满了柴禾之火,主火膛的木柴被碳化,主炉的温度在升高,副炉的炭烧跟进了,这种分级燃烧、渐次推升、最后又同时加柴、共同助温的方法,真就验证了古老的技艺。而且,不同于后来的煤烧气烧,由于木柴的质地规定性,使柴的燃烧呈现出火焰极为柔和绵长的特性,使烧出的钧瓷非常具有宋钧的特征:如绸绫般的细柔,如玉石般的温润,折射着极地神光的魂魄和雅致,流露着江南水韵的明丽和妩媚。

钧瓷的柴烧、煤烧、气烧工艺有哪些区别?


近年,随着柴烧钧瓷的恢复,煤烧窑口的增多,一些钧瓷爱好者探讨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到底哪种烧成方式最有收藏价值?有人说是柴烧,有人说是煤烧,也有人说是气烧,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首先我们先来看下钧瓷的柴烧、煤烧、气烧工艺有哪些区别收?

从窑变效果上看:

柴窑制品釉色相互渗化过渡自然,呈现出清丽淡雅、俊秀飘逸的艺术风格。

柴烧钧瓷-孔雀尊

煤窑制品具有热烈奔放、生气勃发的艺术风格,釉面容易出现山水画面活霞彩纷飞的艺术效果。

气窑制品一般都鲜艳明亮、色彩秀丽。在合理的烧成制度下也能产生丰富多彩、品味高雅的艺术效果。

从钧瓷开片上看:

柴烧作品与气烧作品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正是钧瓷独有的开片,一般来说气烧作品中有少部分能和煤烧作品一样,在釉色的变化中开片,而柴烧钧瓷作品窑变出钧画的多,而开片的却凤毛麟角。从足的变化看也有一种区别方法,柴烧作品的底部,在底釉和无釉部分,时常会出现过度色,而气烧钧瓷从上千件作品中观察,没有过度色。这是一个细节上的区别。

从釉面表现上看:

当下钧瓷烧制因为釉料与施釉方法的多样化,不论柴烧、煤烧或气烧钧瓷都能窑变出绚丽多彩的釉画,这些釉画奇绝无比,可以说丹青难成,画工难绘。然而,柴烧与气烧从从釉画上是有所区别的。柴烧的釉画立体感比较强,煤烧的釉面更为厚重,玉质感相对明显,而气烧的则为平面图,煤烧钧瓷表面的气孔(俗称猪毛孔)比较大,而柴烧钧瓷表面气孔比较小。

从烧制工艺上看:

三种不同燃料烧制的钧瓷,艺术效果上各有千秋。从工艺上讲,煤烧钧瓷劳动量最大。产品需要装匣钵,煤质需要严格把关,烧池需要清理,每次烧窑点火需要装窑、铺烧、砌堵窑门,烧成中需要添火、撬火、平火、盖天眼、焐火还原等,工艺最复杂,成品率也较低。其次是柴烧。由于柴燃烧火焰长,柴的质量比较直观,比烧煤少了出渣撬火的劳动量,所以劳动量相对小点,但工艺要求较高,成品率比煤烧略高。气烧劳动量最小。不用匣钵,使用现代抽屉窑或者梭式窑,无论温度、气氛都容易掌握,工艺难度小,成品率也高。从烧成的表面效果看,煤烧由于煤的质量差异,煤的成分复杂,燃烧时火焰较难控制,所以产品烧成效果比较丰富、凝重,从艺术表现上容易表现力量感强的作品。柴烧由于木灰随火焰与釉接触,使釉面变化温润如玉,烧出的产品比较细润柔和。气烧钧瓷由于温度气氛容易控制,特别是当人们明白了钧瓷的成色成釉机理后,容易形成人们所期望的艺术效果。

近代钧瓷复烧过程:

20世纪50年代初,神垕的任坚工程师试建倒焰煤窑烧制钧瓷成功。

从50年代初直至1994年,钧瓷都用煤烧。期间有代表性的属禹州国营的钧瓷一厂、钧瓷二厂。

1994年,禹州市钧瓷研究所试验液化气烧制钧瓷成功。

2002年底,郑州大学阎夫立钧瓷艺术工作室又开始成功地用天然气烧制钧瓷。

气烧(液化气、天然气)技术从防止空气污染,减轻劳动强度,改变钧瓷作品空间等方面有明显的优点,很快在神垕大多数窑口推广,并在实践中对气烧方式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当气烧钧瓷成为主流后,神垕瓷区一直保留少量煤烧钧瓷窑,没有断烧。2004年,禹州市钧瓷研究所、星航钧窑、晋家钧窑又成功地恢复了柴烧钧瓷工艺,一些窑口在煤烧钧瓷、气烧钧瓷的同时,也兼做柴烧。所以市场上就出现了柴、煤、气烧三大主流钧瓷产品百花齐放的局面。

从1994年气烧工艺普及以来,气烧钧瓷多是明亮艳丽,这与人们的传统审美习惯和市场需求有关。由于去掉了匣钵束缚,大件异形体钧瓷也越来越多,釉色也愈加鲜艳夺目。这样,就使人们有个错觉:气烧钧瓷色彩艳丽但失之轻薄,没有煤烧厚重、柴烧温润。但真正掌握气烧技术,采用一些工艺手段,完全可以烧出煤烧和柴烧的效果,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宋柴窑补记:

据史料记载,宋时烧制钧瓷的燃料是木柴,还没有使用煤。钧瓷烧成的最高温度需达到1280℃,并且须在还原气氛下进行,这种工艺要求在当时是一种不好克服的难关。于是,聪明的窑工采用了双膛式窑炉烧制。其做法是,先将一个火膛填满优质的木柴,留有进气孔,然后用泥土封死火门,再点燃另一火膛,经过不断填柴烧火,整个窑炉开始升温,经过相当一段时间,填满木柴的那个火膛里面的木柴因为缺氧开始炭化。当窑炉的温度大约在1100℃时,将炭化的火膛开火。打开进气孔进入空气,使之快速升温,突破1280℃。了解这个过程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温度低于1280℃时钧瓷不会发生窑变,而温度高于1300℃钧瓷的窑变也很难实现。当时受窑炉设计的限制和燃料持续性的局限,造成了钧瓷的烧成十分困难。这是因窑炉中上下温差的存在,使产品的高度受到局限,烧瓷时往往上边过火,下边缺火,所以成功的钧瓷往往局限在一尺之内,也就是所谓的“钧不盈尺”。(钧不盈尺是什么意思?)

三种不同燃料烧制的钧瓷,艺术效果上各有千秋。宋代时钧瓷始于柴烧,金元时期开始出现煤烧,到元代末年由于煤炭浅层枯竭,深层煤炭不易开采,又改用柴烧。到了明代,由于南方瓷器崛起,北方连年战争,树木柴草被毁,燃料缺乏,大多钧窑停烧。直到清朝末年,钧瓷开始恢复,当时多在烧碗窑中带烧。后来又在炉窑内用蓝炭(没有烧透的煤炭,烟少易燃)烧制。而烧、煤烧作为一种钧瓷烧造的历史文化,应是收藏的因素之一。从收藏的角度来说,钧瓷艺术品的收藏,无论哪种烧成方式,首先要看的是作品的造型和窑变效果,在此基础上,作品文化背景、作者名气、尺寸大小、烧制难易都应是考虑的重点。当然,柴烧、煤烧作为一种钧瓷烧造的历史文化,也应是收藏的因素之一。(钧瓷收藏价值剖析)

钧瓷气烧、煤烧、柴烧风格特征


钧瓷气烧、煤烧、柴烧风格特征

钧瓷的烧制工艺目前大致主要有四种:柴烧、煤烧、气烧、碳烧

柴烧钧瓷:柴烧钧瓷窑炉特别是宋代双乳状钧瓷窑炉,双火煻增加火网面积,双火口轮流添柴,有利于在烧成过程中炉温平稳上升。柴燃烧快,燃尽后灰烬即落入灰坑,所以火煻内没有很厚的燃烧层。勤、快、少的添柴烧制方法也为炉温的平稳上升提供了有利条件。柴燃烧时火苗长,火焰柔和,所产生的一氧化碳气氛浓淡适宜,为釉料中的铜元素还原成色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所以柴窑制品釉色相互渗化过渡自然,呈现出清丽淡雅、俊秀飘逸的艺术风格,这也是使作品最接近宋代钧瓷艺术效果的一种烧成工艺。

煤烧钧瓷:煤烧钧瓷窑炉有倒烟、直烟、平烟等多种类型,内部结构和烧成原理基本相同,只不过烟道出口所处的位置不同。煤燃烧时间长,不易烧尽,容易形成较厚的燃烧层。在下渣松动燃烧层时往往会引起窑温骤升。煤所产生的热量相对较大,火势猛烈,在不同阶段所产生的一氧化碳气氛浓度差别较大,这些客观条件在合理烧成制度的控制下,为窑变效果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釉汁在高温下的流动受窑温起伏和一氧化碳气氛浓淡的制约,也就容易出现曲线变化和色彩交融。煤窑制品具有热烈奔放、生气勃发的艺术风格。釉面容易出现山水画面活霞彩纷飞的艺术效果。

碳烧钧瓷:清代炉窑以碳作燃料,这里的碳指未燃尽的煤渣,俗称“蓝碳”,所以广意上讲也属于煤烧钧瓷一类。炉窑一次之烧一件产品,一次添加燃料烧成,用风箱通风控制窑温。这种独特的烧成方法和特殊的燃料,使炉内一氧化碳气氛相对较淡,不利于铜元素呈色。所以炉窑制品以天青、月白类单色居多。这也就形成了自然恬淡、质朴无华的艺术风格。

气烧钧瓷:液化气钧瓷窑炉所用的液化气或天然气,纯净、少杂质,燃烧完全。火苗由喷火口控制,喷火口的大小多少都在人的掌控之中,是最容易操作的钧瓷窑炉。炉火的纯净,升温曲线的平和,为釉面的平稳呈色提供了空间。气窑制品一般都鲜艳明亮、色彩秀丽。在合理的烧成制度下也能产生丰富多彩、品味高雅的艺术效果。

总而言之,不同燃料烧制的钧瓷,艺术效果上各有千秋。煤烧钧瓷劳动强度最大。产品需要装匣钵,煤质需要严格把关,烧池需要清理,每次烧窑点火需要装窑、铺烧、砌堵窑门,烧成中需要添火、撬火、平火、盖天眼、焐火还原等,工艺最复杂,成品率也较低。其次是柴烧。由于柴燃烧火焰长,质量比较直观,比烧煤少了出渣撬火的劳动量,所以劳动量相对小点,气窑制品釉层鲜亮,明丽浅艳。这里所说的是一般现象,在烧成制度的调节下,某种窑炉由于客观因素的改变,制品也有可能出现其他风格但工艺要求较高,成品率比煤烧略高。

陶瓷中什么难烧造


如果有人问你:陶瓷中最难烧的是什么?你就回答:高温红釉瓷。

“要想穷,就烧红”是景德镇当地的一句民谚,意思就是高温红釉难烧,难烧到能把你烧穷?

好吧,首先,高温红釉要烧到1300°左右,早期的窑都达不到,不过这个问题在窑炉一代代发展和完善中已经得到解决了。所以,你得先有个好窑。

不过光窑好还不行,古代没有计温设备,你怎么知道窑内的温度?而且要把温度控制在1300°左右,这个左右幅度也只能在10°之内。因为这是红釉呈色的最佳温度区间啊,低了发黑,高了就没了。那么唯一能凭借的只有经验,我们无法想象要获得这样的经验得烧多少次。

如果你觉得有了一个好窑,有丰富的经验后就能批量大把大把烧红釉瓷的话,那就太错了,红釉瓷不是哪个边边角角都能塞进去烧的,窑炉内有块“寸金地”,也就只能放一两匣钵吧,它就只能待那儿!当然,即便你放在这“寸金地”上烧,也无法保证能烧成功,但是你不放这烧,保管你烧不好。

这么难烧,又烧得少,虽然比其他瓷器贵,但风险太大,一搞不好就烧穷了。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军持明洪武

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明永乐

鲜红釉金彩云龙纹盘明宣德

自宣德以后,高温铜红釉产品渐少,传世的正德红釉瓷器屈指可数,说明当时高温铜红釉瓷器的生产渐入困境,可能技术已经衰退。

郎窑红釉观音尊清康熙

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清康熙

豇豆红釉菊瓣瓶清康熙

瓷器上的“香山九老”


隐山遁水一直是中国历史上文人居士晚年向往的一种具有恒久魅力的文化行为,香山九老的形成记录了这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也给自然山水风光打上了浓厚的人文印记。相传唐武宗会昌五年(845),白居易邀胡杲、吉玫、刘贞、郑据、卢贞、张浑、李元爽、禅僧如满八位七十岁以上友人于洛阳龙门香山寺相会结成“九老会”,饮酒赋诗,歌舞弹唱,并为每人写真画像。此举彰显诗人尊老敬老之情,对后世影响极大,被称为“香山九老”,亦称“洛中九老”“会昌九老”。在九老中,白居易最小,在香山立会那年74岁,而最长者李元爽136岁。有关香山九老的题材,从唐开始就非常兴盛,在瓷器、画卷、雕件上都多有体现,使得这种具有历史典故的题材能够较好地继承下来。

广西博物馆藏清乾隆粉彩山水人物图螭耳大瓶(图1),就是其中一件代表器物。此器体型硕大,高71.8、口径20.5、底径23.3厘米。画面中的九位老者面容慈祥,均为文人墨客姿态。有的在苍松翠柏下下棋,有的在吟诗作画,有的站在松柏下畅谈,有的抱琴弹奏,有的对天仰望。每位老人身旁都伴有童仆,或端茶侍奉,或煮茶温酒、备办佳肴,或侍候笔墨,或聆听长者论道。图绘以石径和松柏为主线,整体上看,瑞松摇曳,梅花绽放加以点缀,远处瀑布飞流,仙雾缭绕,环境清幽淡远,实为人间的“桃源仙境”。

拍卖市场上,香山九老题材的作品也不在少数。如这件中国嘉德2012年3月份拍卖的明崇祯青花香山九老图笔筒(图2)。笔筒高23.7厘米,直壁深腹,口径宽广,近底处削胎一周,形成双层台阶状底足,此为转变期瓷器典型修足方法。胎体坚实,釉色柔和,底部无釉处可见白皙胎体,宛若婴儿肌肤,通体纹饰以青花绘就,发色淡雅清新,画面以松柏、翠竹、祥云、奇石为背景,描绘九位高士于林中文会雅集,其中四人围坐于案前对弈观棋,其余五人闲坐于草地之上,或吹箫、或击板,或抚琴、或弹唱,一派悠然自在之情,尽现于其中。林间桌前还有四童子弯眉笑目,斟酒持巾,从旁伴侍。从画中人物数量及情景分析,本品所绘故事正是“香山九老图”。该器当时的成交价格89.7万元,价值斐然。在2017年北京翰海四季拍卖会上,一件清光绪浅绛彩香山九老瓷板(图3),也曾留下43.7万元的成交数据。该瓷板画面上,只见绿阴笼罩的崖壁一隅,九老面容和蔼地聚在一起观赏一幅八卦图,言谈交流间,尽显畅快舒宜。

浅谈柴烧钧瓷和煤烧钧瓷的本质区别


从新中国钧瓷复烧一来,钧瓷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钧瓷的烧制工艺由柴烧发展为煤烧,然后又发展为气烧,是钧瓷的成品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随着气烧的发展,煤烧和柴烧少了很多,只有少数的坚持传统烧制艺术的窑口,还在坚持柴烧和煤烧。

浅谈柴烧钧瓷和煤烧钧瓷的本质区别

柴烧钧瓷和煤烧钧瓷为传统工艺烧制,烧制成功率不到40%,所以其价值也是远远高于气烧的钧瓷,也是深受收藏家和钧瓷爱好者的喜爱的工艺。那么柴烧钧瓷和煤烧钧瓷有哪些区别呢,我们给大家讲解一下。

煤烧钧瓷

煤烧钧瓷是宋代以后才有的,一经采用就表现出了与柴烧钧瓷的不同,煤的火焰短,靠的是辐射升温,火焰比较难控制,所以煤烧的钧瓷窑釉质效果非常丰富凝重,刚劲深沉,有阳刚之气。艺术效果更为坚硬、浑厚,煤烧钧瓷火温度一般超过1300度,原国营厂的煤烧钧瓷艺术效果刚、硬、烈、猛、劲、挺拔的感觉油然而生。有人称之为“大器”“尊贵”也不为过。煤烧钧瓷作品给人的艺术感觉是浩然正气式的。

煤烧钧瓷-淑女瓶-张建钊大师作品

煤烧艺术特点

煤烧钧瓷晶莹剔透、光彩照人、亮而不艳、光而不妖,有金刚石、宝石的自然特点,特别是煤烧钧瓷釉质的开片,更给人以宁折不弯、拧断勿折的感觉。

由于煤之火升温快,焰烈势猛,且能更长时间保持高温状态,其氧化还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火温对釉与胎质的作用瞬时发生变化,因而窑变的效果丰富且对比度强,既通体窑变,又能在釉充分氧化还原的过程中使釉质产生晶莹的效果。

煤烧钧瓷-牺耳尊-张建钊大师作品

柴烧钧瓷

柴烧是从自钧瓷之初就采用的,柴之火焰绵软柔长,柔中有刚。刚刚触手的柴之火好像没什么可怕,但柴之火舌舔之时长,同样让人感到灼热疼痛,这是柔中有刚,经时而烈的现象。宋代禹州人智慧无比,把本来无法升温至 1300 度的柴之柔火,想方设法升至 1300 度,并且使这一常人无法达到的高温能保持长久。

由于柴之火的因素,烧成速度慢,木炭之灰随火焰与釉接触,使釉面产生化学变化,所产生的窑变釉色增添了油光之泽,更加丰富多彩,产生釉画的可能性更大,且釉画釉色共同产生一种柔和温润的艺术效果。

柴烧大梅瓶-孙新要大师作品

柴烧钧瓷艺术特点

柴烧钧瓷是温润曼妙、珠圆玉润、柔而不软、温而不淡、润而不滑,委婉、清秀、温润、柔和,具有女性的阴柔之美。

柴烧钧瓷窑变出的釉色更是妙然天成的画卷。一窑成“蝶恋花”状、荷花状、蜻蜓状系列的,引人进入生机无限,沁人心肺的境界。

柴烧钧瓷竹节如意瓶-孙新要大师作品

以上就是煤烧钧瓷和柴烧钧瓷的区别,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很多钧瓷窑口为了加大生产量和成品率,大部分已经采用气窑烧制,只有少数坚持传统工艺的窑口还在采用传统煤烧或柴烧。而柴烧钧瓷的数量会更加少,并且已成为新时期收藏家竞相收藏的艺术价值昂贵的奢侈品之一。

中国瓷器款一览表


款识一览表

年代 铭款内容

秦 右司空婴 左司高瓦 左贝 右齐 都昌 寺水 咸阳市于 咸阳成(城)申 安陆市亭 栎市 杜亭 咸亭阳安驻器 咸亭芮柳婴

三国 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

西晋 先姑坤一枚 紫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者也紫是鱼浦七也

东晋 罂主姓黄名齐之 朱

唐 张 何 陈 李 赵 冯 庞 庞家 陈家 陈 琪 李十造 罗锡 章 王 徐 马 朱 红 上 大 姜 千 示 永 合 平 项记 阮记 柴记 朱伯远作 杜 家花枕 裴家花枕 元家记 卞家小口天下有名 郑家小口天下第一 丁道刚作瓶大好 徐家沉 丙午岁造蒋应

宋 奉华 凤华 聚秀 禁苑 德寿 慈福 赵家 吴 舒家记 陈家印记 陈家号记 段家合子记 家国永安 元丰治阍赵家枕永记 熙宁四年三月十 九日书 刘家印号 郭立 谢 许 段 蔡 吴 汪 蓝 朱 徐 程 张 余 陈 潘 汪家记正 李十哥 小四玄壶吴六郎政和七年二月初五日吴惠成 丘小六泥 颐草堂先生雕造成功夫 后山颐草堂雕造功夫 周家公夫 练八郎公夫 林立 林 罗军 魏仁皓 项 里 马 永 千 上 赵家 王 童 呈 赵 和 吉 思 刘 杨 惠 同 田 李 宋 褚 柳 金 苏 崔 郭 马 孔 何 花 纪 刘五盘子 梁四个 梁四 莫三郎 梁 伍 任 周 莫一 莫十 莫一立 陈三 文三 林四 刘四 李伍 李六 李九 欧二 欧小二 区二 龙二 龙六 程八 黎司 小二 小三 小六 小七 二金 而知 李 公造 李小一 蒋四 蒋小八 蒋子弟供舍 张一 赵小二 陈立 崔十四 刘十 好七 封立 木 肖 小 田 洪立 洪四 本 小本 重 刘立 绍圣 四年四月十六日钟表博士谨记 九政自造火元丰六年八月十九日元 越一盘 秦 文 殿 迪 功郎浮梁县丞臣张昂措置监造 丘小六泥房乔 位龙 李小翁 朝真 归牛东宫

辽 孙 徐 杜

金 张家造 赵家造 刘家造 张家枕 张家记 张家窑 张大家造 张大家枕 古相张家造 王氏寿明 王氏天明 漳滨逸人制 佛光普渡大安 二年 张泰造 大定二年六月六日家造 刘三公瓦底 于三 叶子成 泰和二年八月六三日亡过崔仙奴

元 使司帅府公用 至正拾壹年七月二十九日小河东陈家亲造 张家造 古相张家造 李家造 王家造 相地张家造 滏源王家造 滏源陈家造 滏 源常家造 张 高 仲夫 项正 项宅正窑 元字染拾叁号匠 元祖郭家 大枕已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 岁次大元国至大元年四月初 拾记汾阳琉璃待诏任瑭成造 刘大使宅凌氏用

明天顺 天顺七年大同马氏

明正德 吉府上用 何玉清造

明嘉靖 天宫制鼎 朱府 晋府 璞会上用 晋府造用 藩府上用 藩府佳器 郝府佳器 秦府 秦府 典膳所 秦府典膳所乙丑年造 长府制造长府造用 赵府制造 赵府制用 黔府 腆善所 茶房 大茶房 外膳房 内膳房 松柏草堂 滋树堂 东书堂 玉泉德记 陈文显造 陈守贵造 陈守钊造 程 自造 邓奎自造 程氏自造 程景自造 吴文自造 唐比自造 刘信嘉靖年制 乐平 嘉靖年西谷制

明万历 万历年制德府造 万历年德府造 德府造用青萝馆用 太和王府 万历年制纯思堂用万历年制纯忠堂用 万历丁亥年造黔府应用万历乙亥黔 府制用 玄荫堂制 芝兰室 博物斋藏 京兆郡寿房记 灌园督造 沈氏 仙关吴震 青华仙子吴震 宣窑 程玉梓造 荆桂 少溪 紫芝主人监制

明天启 王远选造 天启年米石隐制 天启三年唐氏制 仁波佳制 少溪置用

明崇祯 丛菊斋 雨香斋 白玉斋 博古斋 仿古斋 以德堂 吾斋 旷府佳器 甲戌孟春赵府造用 王远监造

明 顾氏 石林 三槐 李氏 清河制造 张明工夫 陈粤彩 杨升 可松 何朝宗 何朝宗印 张寿山 陈伟之印 林学宗印 林朝景 林氏子信 冶仙 之 文荣 文荣雅制 明师

清顺治 望仙楼 百花斋 百花斋制 梓桑轩制 种玉堂 许世文元公制

清康熙 复香轩之清制 中和堂制 怡怡堂制 应凡 堂制 兆余堂制 兆玉堂制 瑞庆堂制 应德堂制 怡德堂制 庆云堂制 碧云堂制 玉宝堂制 玉桂 堂制 会元堂制 兴元堂制 永裕堂制 清荫堂制 碧芳堂制 碧玺堂制 友于堂制 昆碧堂制 淡宁常制 芝兰堂制 谦牧堂制 敦睦堂制 绍闻 堂制 东壁堂制 御赐纯一堂珍藏 御赐纯一堂 景洁堂 俭师堂 王辰堂 百子堂 希范堂 松年堂 松柏堂制 玉海堂制 美玉堂 美玉堂制 朗润堂 三元堂制 永兴堂制 聚兴堂制 荣锦堂制 尚志堂 来雨堂博古制 益友堂博古制 恒丰堂博古制嗣德堂制 春辉堂 春晖草堂 秋辉 堂 淡宁堂 慎德堂制 慎德堂博古制 珍玉堂制 世恩堂制 庆恩堂制 全庆堂制 衍庆堂制 世锦堂制 紫荆堂 紫荆堂制 敦仁堂 晖吉堂 琳玉堂制 光裕堂制 北庆堂制 惟善堂制 心逸堂 德星堂 仙鹤堂 欢乐堂制 应孔堂制 玉清堂松轩制 升祥轩玉清制 彩玉堂 颖川堂 绍 闻堂 德馨堂制 德馨堂 天宝堂制 天水堂制 台衡堂制 留耕堂制 绿荫堂 佩玉堂 佩玉堂制 篆漪堂 恒兴美玉堂制 通德堂制 正玉堂制 宁俭堂清玩 桂育堂制 益友鼎玉堂制 吉庆堂制 书锦堂 居敬堂 聚顺美玉堂制 大树堂制 奇玉堂制 昭玉堂 益友堂制 永和堂制 同顺 堂制 枢府式仿枢府 宣和 碧玉堂制 安素草堂 嘉善堂仿古制 留耕堂仿古制 听松堂仿古制 白云堂仿古制 慎德堂仿古制 天琛堂仿古 制 全庆堂仿古制 怡玉堂制 草阁 文山阁 远山阁 云苍阁 张家湾梓阁 松石斋 还古斋宣和式 问心斋 丛菊斋 集雅斋制 拙存斋 乾惕 斋 芝润斋制 笔花斋制 寿古斋制 宿云斋 容斋 金兰斋制 芝兰斋制 芝兰斋制 玉兰斋 玉兰斋选式制 天禄书斋 调鹤闲轩清赏 应德轩 博古制 复香轩玉清制 杏林轩 红蕉轩 印月轩制 安吉居制 问清居制 彩云轩 应德轩 常丰轩珍玩器 文翰斋清玩 杏林轩珍玩 光裕堂 珍玩制 玉堂美器 青云斋佳玩 玉堂佳器 瑞麓山房佳制 三益之珍雅制 兆庆堂清雅制 兆余堂清雅制 三友雅制 魁元雅制 魁元仿古雅 制 永香轩玉清制 瑞麓山房监制 逸居 云居 青云居 木石居 木石居仿古制 玉石居 水云居 竹石居 石居 风流宰相家 萃友苑制 张宅 佳器 莲峰寺记 漱玉亭怡德堂玉石制 萃文苑 海岳家藏 绿荫堂器 春育主人珍藏 商山仿古 善山仿古 峰霞山人 渭水渔翁 中山人 程 子受(眉公) 吴仲兴晓山主人世 东海鼎臣 雪庵 卉庵 西园 璞庵 宋药州 两来正记 文如壁

清雍正 谦牧堂制 立本堂制 世恩堂制 谦牧堂制 曙光堂制 正顺堂制 浩然堂 浩然堂制 裕堂制 守易堂 百露堂 庆宜堂制 养和堂制 精雅堂制 燕喜堂制 敦复堂 敬恩堂 园明堂 东园堂 希范堂 俭宁堂清玩 世经堂 大明嘉精年世经堂制 姚江冯护荫堂珍藏 云在草堂 朗吟阁制 欣赏阁 太和斋雍邸清玩 安吉居珍玩制 青云居 文石山房大清雍正年制 冯宅 宝机楼藏 椒声馆 古香书屋 正谊书屋 浴砚书屋 遗安书 屋珍藏 亦庵 吴府 耀华藏器 雍正甲寅沈阳唐英敬制普陀山圆通殿 瑞锡琼制 瑞锡琼瑛 公输监制 歧博古制 江鸣皋造 瑶华清赏 玉清 雅制 孙睦宗

清乾隆 旭华堂藏 和辉堂制 嘉荫堂制 湛恩堂制 成信堂制 凝和堂 植本堂制 彩华堂制 彩润堂制 彩秀堂制 致远堂制 敬修堂制 敬畏堂制 宝 恩堂制 澹宁堂制 惜阴堂制 荣瑞堂制 敦睦堂制 明远堂 敬慎堂 静镜堂 诚信堂 敦叙堂 雅雨堂 述古堂 述德堂 曙光堂制 禄寿堂制 瑞德堂制 筑野堂制 思荣堂制 裴孝友堂 裴逢吉堂 忠信堂制 资善堂制 斯干草堂 椿荫堂 养和堂制 师古堂制 庆宜堂制 六谦堂制 致 和堂制 乐静堂 乐善堂 恭寿堂制 恭寿堂宗祠 弋好堂清赏 古香斋 宝晋斋 宝善斋 宝啬斋 宝啬斋藏 有正味斋 宁晋斋 宁静斋 宁远 斋 澹宁斋制 百一斋 德诚斋 经斋 觉是轩 妙香馆制 九畹山房 百一山房 蜿委山房 文石山房 红荔山房 对屏山馆 乡麟楼制 市隐楼 制 宝机楼制 玉杯书屋 浴砚书屋 正谊书屋 内府珍藏 荔庄 啸园 东园 略园 潭柘寺供 听松庐 听云山主人馆 七十二鸳鸯社 昊十九 制 壶隐老人 壶隐道人 瑶华道人 泉制 唐英 唐英敬制 唐英俊公氏 唐英隽公 俊公 沈阳唐英 沈阳后学蜗寄唐英敬录 沈阳唐英敬制 钦命榷陶使者沈阳唐英敬制 蜗寄唐英制 榷陶使者唐英制 督陶使沈阳唐英题 蜗寄居士古柏堂 蜗寄居士清赏 蜗寄题 沐斋 沐斋居士 制 陶成居士制古泉堂 陶成居士陶成堂印 陶成堂制 陶成堂印 陶铸 陶榷 甄陶雅玩 乾隆甲辰俊公赠品 陶人 榷陶呈星使 蜗寄老人 唐英之印 隽公 乙因雅制瞿宝珍 玉锋 石林 陶珍 韩睦宗

清嘉庆 懋勤殿 彩华堂制 彩秀堂 敬畏堂制 种芝堂制 志勤堂 庆宜堂制 事敬堂制 寿颐堂制 诚信堂 玉庆堂制 嘉荫堂斋谷山人造嘉荫堂制 嘉荫堂藏 一善堂制 植本堂 润碧轩制 澄怀轩藏 春江花月楼 素织山房永源成记 完颜氏 俊公自制 福海珍藏 佩珂监制

清道光 嘉乐堂制 精进堂制 养和堂制 巨德堂制 厚植堂制 经笥堂制 公勤堂制 乐古堂制 种芝堂制 存古堂制 庆宜堂制 皆山堂制 惜阴堂制 浩然堂制 嘉荫堂制 崇礼堂制 定府行有恒堂珍赏 行有恒堂 退思堂制 邸退思堂制 慎德堂制 退思堂德斋主人 珠琳堂制 求谦堂制 锡 庆堂制 眉寿堂制 敦厚堂制 荣瑞堂制 百寿堂记 陶陶草堂监制 一善堂制 履信堂制 聚庆堂制 多福多寿堂制 了孙传代留余堂 监庆堂 制 约已堂制 玉庆堂制 青莲堂制 听雨堂 敬修堂 敬畏堂 种德堂 观莲舫制 承启堂李氏宗祠 静镜堂制 九思堂制 墨缘堂制 筑野堂 居梧堂 双清阁制 桂月山庄 锄月山庄 宁晋斋制 宝善斋制 德诚斋制 慎静斋制 愿闻吾过之斋 湛静斋 十砚斋 思补过斋 坦斋珍藏 夔 斋监制 思补斋制 知不足斋 道光年制十花斋 斋性轩 古月轩 尘定轩 自诒轩制 清顺轩 竹韵山房 云溪精舍春江花月楼 双照楼制 寿 春楼藏 百福楼 胡海楼 绛月楼 晋甄吟馆监制 冶春吟馆 邸清赏 从香书屋 天香书屋 遗安书屋 古香书屋珍玩 友棠浴砚书屋 澹怀室 瞿之室制 完颜宗祠 慧福寺 古潞李氏梅坡制 解竹主人制造 学山小筑 正斋主人 赵之谦 查小山制 熊氏壁臣仿古 养园仿古道光年冯 氏制 沈恰如制 健庵雅制 福英供奉佛天 珠峰 祝岭雅藏 乐敬字置 琴南手制 仙源陈国治作道光二十四年 定王府制 道光已酉行有恒 堂主人制 道光庚子年定王府制 道光乙已年定王府制 定府行有恒堂珍赏 道光丁未春定府行有恒堂制 道光丁丑秋九月善宝属陈国治作 王炳荣 李裕元 马衡和 宋玉峰制 醴渠自制 醴泉自制

清同治 体和殿制 乐寿堂 慎思堂制 诒谷堂制 务本堂 涵德斋制 敬顺斋制 慎静斋 竹雪轩 晋砖吟馆监制 王炳荣作 李裕成 宝胄第制

清光绪 储秀宫制 长春宫制 一善堂 大清光绪春 怡堂制 慎德堂制 甘泽堂制 退思斋 愿闻吾过之斋 光绪丁未玉海堂仿 大雅斋 嘉泰松轩 陶 法宝 俭存斋 恕斋清玩 一百二十畦芍药园主制 聚厚轩 燕赵悲歌之士孔子后四十一葵卯制 汀源郑氏子孙宝用 乐道堂主人制 熊氏 壁臣仿古 澹园居士 素云道人 光绪戊盐城宋锦桂画样景德官窑做造贵池南山村刘氏聚学轩永宝用

清宣统 坤宁宫祭器 宣统已酉宜春堂制 宣统庚宜春堂制 来鹤堂

清 何朝春 许云麟 许裕源 博及渔人 许云麟制 珍如金记 顺和苏记 源益店 大昌 宝玉 如璋 来禽 黄炳 霍来 冯铁来 瑞号

民国 居仁堂制(袁世凯所用) 颐寿堂 乐古堂 怀仁堂制 静远堂制(徐世昌所用) 谷冶堂 寿护草堂主人 大德堂制 慎德堂制 昭德堂制 退思堂制 延庆楼制(曹锟所用) 竹清山房 藏经山房 竹肃山房 碧云山房 澄怀园 惟一斋 古松斋 觯斋(郭葆昌所用) 乐陶斋 如意 馆 陶陶斋(王琦所用) 饮冰斋(刘雨岑所用) 觉庵(刘雨岑所用) 佩古斋(程意亭所用) 古石斋(田鹤仙所用) 古欢斋(潘陶 宇所用) 再思轩(刘希任所用) 石庐(染兑石所用) 希平草庐(王大凡所用) 栖碧山馆(徐仲南所用) 平山草堂(汪野亭所用) 彤云山房(汪晓棠所用) 晴窗读书楼(邓碧珊所用) 亦陶斋(张志汤所用) 清平画室(余翰青所用) 愿闻吾过之斋(王步所用) 郭世五 陶务监督郭葆昌制 汪友棠 汪晓棠 汪照藜 汪云山 汪洋 汪少亭 汪大沧 汪以俊 汪少平 汪小亭 任逢瑞 萧靖初 潘祖熙 潘陶 宇 潘庸秉 许上礼 陈雪岩 陈德明 罗子林 莲溪陶 叶震嘉 何许人 陆云山 程水金 程云农 程子其 李明亭 王云泉 王锡良 王大屏 王 倚之 王晓帆 邹洁 争文侯 争国钧 余文襄 柳兰亭 魏墉生 邓肖禹 邓碧孙 邓重明 涂菊亭 毕伯涛 朱明 朱受之 冯大陀 万云岩 章仕 保 张松涛 张志汤 张沛轩 熊梦亭 熊作仙 熊文融 曾福庆 段子安 丽泽轩 黄晓村 董师曾 方伯卿 方云峰 吴俊 吴寄甄 饶华阶 黄发 顺 钱仲明 孙月轩 徐韵泉 徐天梅 郑效维 杨鸣皋 余翰青 余竹青 余见田 余磊青 余鹤筑 刘雨成 刘仲卿 刘希任 刘希玉 游海滨 娄 观涛 河头居士 胡邦浩 石宇初 石奇峰 至云主人 姜梦神

唐、宋瓷器上的“官”和“新官”字款

唐宋时期的一些瓷器上刻、划有“官”或“新官”字款。其早已引起研究者的注意。近些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出土的“官”、“新官”字款瓷器资料的日益增多,研究者对其年代、产地和“官”字的涵义等问题展开了较全面研究,取得了令人属目的成果。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拟对与“官”、“新官”字款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望各位同仁不吝指正。

一.“官”和“新官”字款瓷器的种类、年代、产地迄今发现的“官”、“新官”字款瓷器的数量,据初步统计,已逾200件。

有白釉瓷器和青釉瓷器二种,以白釉瓷器的数量为多。器型有净瓶、瓶、注壶、壶、盖罐、罐、洗、碗、盘、碟、把杯、杯、盏托、盒、枕等,以碗、盘为主。

它们的年代,最早者为晚唐时期,以浙江临安唐昭宗光化三年(900)钱宽墓和约葬于唐昭宗天夏元年(901)的水邱氏墓出土的为代表;最晚者,学术界意见不一,有的认为“约在赵宋建国前的辽代初年”,有的则认为可到北宋后期。目前所见其出土单位有明确纪年的,以辽宁朝阳辽圣宗开泰九年(1020年)耿延毅夫妇合葬墓出土的为最晚。窑址发掘出土的,以1985—1987年河北曲阳定窑遗址发现的为最晚,均出土于该遗址的早期文化层中,其“年代不晚于北宋初年”。对于已知的非纪年单位、窑址地层出土和传世的资料,我们参照纪年单位出土的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进行了粗略的排比,发现最晚者为北宋早期,即太祖至真宗时期(960——1022)。由上述可见,“官”、“新官”字款瓷器的具体年代为唐代晚期至北宋早期。

目前发现或可确定烧制“官”、“新官”字款瓷器的窑有:河北定窑、陕西耀州窑、浙江越窑。

定窑遗址共发现“官”、“新官”字款瓷器17件,均为白釉瓷器。其历年来调查采集2件,皆为“官”字款;1985——1987年发掘出土15件,其中“官”字款14件、“新官”字款1件。窑址以外出土或发现的“官”、“新官”字款白釉瓷器的数量较多,据谢明良先生1987年统计,至少有149件,加上1985年河南巩县宋太宗元德李后陵出土(1988年发表)的16件、1986年内蒙古奈曼旗辽陈国公主墓出土(1993年发表)的1件、1994年河北曲阳五代墓出土的1件、1995年河北定州尧方头出土的2件等,至少有169件了。这些瓷器虽不能肯定全部是定窑所烧造,但绝大部分为定窑所生产应是没有问题的。

耀州窑遗址发现“官”字款瓷器14件,1984——1992年发掘出土12件,采集2件,均为青釉瓷器,是五代时期所烧造。

越窑遗址发现“官”字款青釉瓷器2件,均为考古调查时采集,一件器型是盘,年代为五代时期;另一件是盏,年代为北宋早期偏晚。此外,1970年浙江临安板桥五代墓出土的1件越窑青瓷双系瓶、1986年内蒙古奈曼旗辽开泰七年(1018年)陈国公主墓出土的1件越窑青瓷花口盘,分别在肩部、底外侧刻、划“官”字款。

二.“官”字不是“官窑”之义

“官”、“新官”字款中的“官”字,不是“官窑”之义。关于什么是官窑?目前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认识。我觉得还是用当时人的说法来理解为妥。南宋叶置《坦斋笔衡》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从这段记载可以窥见,宋代官窑是朝廷直接管理,产品专供宫廷使用。很显然,“官”、“新官”字款瓷器和烧造它们的瓷窑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官”字也不可能是“官窑”的意思。其理由如下。

首先,烧造“官”、“新官”字款瓷器的定窑、耀州窑、越窑,古代文献中或多或少都有记载,但未见朝廷派官直接管理主持烧造事亦的内容。仅见定窑、五代后周时曾派冯翱“充龙泉镇使钤辖瓷窑商税务使”;越窑北宋初年曾有赵仁济充“殿前承旨监越州瓷窑务”之事。前者显然是只负责征收定窑的商税,后者也不过是官府派往越州督办宫廷所需越窑瓷器的官,也非直接管理越窑的生产。再有,在当时和稍后的文献中也没有说它们是“官窑”,而且从记载的内容和相关资料中也看不出来是官窑的意思,反而在有的文献记载中倒可以推断出有的窑不是官窑。前文所引南宋叶置《坦斋笔蘅》中的那段记载,是将定州白瓷器(定窑)、汝州青窑器(汝窑)和京师自置的官窑并列。从这种行文方式中可以明显看出,定窑、汝窑都不是官窑。如它们是官窑,行文的方式将是另外的一种样子了。那么北宋时期宫廷所用的定窑瓷器和汝窑瓷器是怎么来的呢?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六二《河北道》记载,定州贡瓷器,由此可知,定窑瓷器是通过地方土贡的方式获得的。从《坦斋笔衡》中的“命汝州造青窑器”一语观之,汝窑瓷器是通过上面派烧的方式获取的。这正反映了在官窑之前宫廷用瓷来源的二个渠道。

其二,官窑的产品专供宫廷使用,所以宋代官窑瓷器至今在发掘的一般居住遗址、墓葬、塔基、窑藏中还未见到。“官”、“新官”字款瓷器则不然,考古发现较为普遍,上至皇太后陵、下到一般庶人墓都有出土,塔基、窑藏内时有发现,甚至连遥远的埃及开罗南郊福斯塔特遗址也有发现。使用的范围和对象与宋代官窑瓷器有明显的区别。

其三,古代文献中没有记录是官窑的瓷器,考古发掘出土器物上的“官窑”铭,是全称,甚至还加上所在州的州名,如在安徽芜湖东门渡窑址采集的印在罐壁下部近底处的“宣州官窑”铭,不简写成“官”字。再有,古代文献中记录、学术界公认的官窑,如杭州乌龟山南宋官窑、景德镇清官窑等,在发现的众多资料中,未见有刻、划、戳印、笔书“官”或“新官”字款的实例。

上述三点足可以说明,“官”、“新官”字款瓷器上的“官”字不是表示“官窑”之义。这也就是说,迄今发现的烧造“官”、“新官”字款瓷器的定窑、耀州窑、越窑不是官窑。

三.“官”字是太官署的简称

“官”、“新官”字款瓷器上的“官”字虽然不是“官窑”的意思,但从“官”、“新官”字款瓷器的质量等方面考察,可以肯定与官府有关。那么其究竟与官府的何部门有关?“官”字表示什么?我们针对问题查阅了有关文献资料,并对相关的考古资料做了初步整理,认为可能是当时的官府机构光禄寺下属的太官署的简称。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太官署的设置及其职责。

太官之名,在秦汉时期就有了。在汉代,太官令为少府的属官。《后汉书 百官志(三)》少府条载:“太官令一人,六百石,”“掌御饮食,”下设“左丞、甘丞、汤官丞、果丞各一人,”“左丞主饮食,甘丞主膳具,汤官丞主酒,果丞主果”。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早、中期,太官令除隶属关系在有的朝代有所变动外,其余基本承袭了汉代的制度。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晚期,情况有了较大的变化。北齐时期不但隶署光禄寺,而且成了光禄寺的一个下属机构。《隋书》卷二七〈百官志(中)〉载;北齐“光禄寺,掌诸膳食、帐幕、器物、宫殿门户等事。统守官[掌凡张设等事]、太官[掌食膳事]、宫门[主诸门 事]、供府[掌供御服玩弄之事]、肴藏[掌器物鲑味等事]、清漳[主酒,岁二万石,春秋中半]、华林[掌禁 林木等事]等署。宫门署,置仆射六人,以思其事,余各有令、丞”。

隋光禄寺的权限缩小,仅掌管与饮食有关的部门了。〈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载:隋“光禄寺统太官、肴藏、良酝、掌醢 等署,各置令、丞”。其中太官令“三人、”丞“八人”,“太官又有监膳十二人”。

唐代这种制度更加完善,并明确规定了供膳对象。,〈唐六典〉卷第十五〈光禄寺〉载:“光禄寺,卿一人,“少卿二人”。“光禄卿之职,掌邦国酒礼、膳羞之事,总太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之官属。修其储备,谨其出纳。少卿为之贰。凡国有大祭祀,则省牲、镬、视濯、溉。若三公摄祭,则为之终献。朝会、燕 ,则节其等差,量其丰约以供焉”。“太官属,令二人”,“丞四人”,“监膳十人”“监膳史十五人,供膳二千四百人。太官令掌供膳之事。丞为之贰。凡祭之日,则白卿只诣诸厨省牲、镬,取明水与阴鉴,取火于阳燧。帅宰人以銮刀割牲,取其毛、血,实之于豆,遂烹牲焉。又帅进馔者实府、簋,设于馔幕之内。……凡朝会、燕飨,九品以上并供其膳食。凡供奉祭祀、致斋之官,则衣其品秩,为之差降。若国子监春、秋二分释奠,百官之观礼,亦如之。凡行幸从官应供膳食,亦有名数。凡宿卫当上及命妇朝参、燕会者,亦如之。《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三)》、《新唐书》卷四十八《百官志(三)》记载与《唐六典》相同,但极为简略。《新唐书》在讲到太官令职则时,将其概括为“掌供祠宴朝会膳食”。

五代时期大体沿袭了唐带的制度。光禄寺不但继续设置,而且执掌也没有太大变化。

北宋早期的官制基本因袭了唐末、五代之制。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之后,对五代后周的官僚机构基本没有去触动。据《续资质通鉴长编》卷十二太祖开宝四年(971年)条载:当时上“伪署官并仍旧”,只是在旧机构旁增设新机构或逐步差遣临时职官。到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年),对此前的北宋官制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光禄寺的下属机构也做了重大调整,撤消了太官署,保留了太官令。这时的太官令据《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一之一)》引《神宗正史职官志》载,仍“掌供膳”。这种情况在北宋晚期发生了变化,《宋史》卷一六四《职官志(四)》载: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置尚食局,太官令惟掌祠事”。

从以上文献资料和对资料的分析可知,太官署(令)在汉代至北宋中期一直掌膳食之事,尤其是唐至北宋早期主掌祭祀、朝会、宴飨(XIANG)供膳之政。负责共膳,必然要涉及到盛装食品、用膳的器具。从前面所引文献可知,汉代是太官令下属的“甘丞主膳具”;北齐是肴藏署“掌器物”。后来虽然不见类似的明确记载,但供膳需要膳具这一点不会有变化。至于唐宋时期太官署所用膳具的质地,即用什么质料的膳具?毫无疑问,有相当部分或主要是瓷器。众所周知,东汉晚期出现了成熟瓷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使用逐渐普及,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唐宋时期是中国瓷器手工业大发展和繁荣时期,瓷器的种类增多,质量大幅度提高,已成为人们最喜爱的生活用具之一,使用已十分普遍,尤其是宫廷也大量采用瓷器作为日常生活用具。因此,太官署以瓷器作为膳具是完全可能的,不足为奇。进而说明太官署与瓷器有密切的关系,具备了太官署的名称刻、划或戳印在瓷器上的基本条件。

第二,太官之名,早在汉代就见之于器物上了。河北满城一号汉墓出土的乳钉纹铜壶、蟠龙纹铜壶上均有刻、划的“大官”铭文。瓷器上有“太官”字款的资料见于隋代。1997年在湖南湘阴岳州窑遗址出土的一件青瓷碗上戳印“太官”字款。承蒙湘阴县博物馆刘冰池馆长惠示,对这件青瓷碗的特征有了较详细的了解。瓷碗深腹、曲壁、假圈足,制作规整;胎呈浅灰色,质地较细腻、坚硬,釉为青泛黄色,内满施釉,外施釉不及足,釉面晶莹光润,釉层均匀,开细纹片;内地中心部位釉下胎上戳印“太官”字款。该碗制作工艺精良,质量好,是当时岳州窑乃至南方诸窑瓷器中的上乘之作。其年代,据其形制、胎、釉特点和与有关墓葬出土的岳州窑青釉瓷器资料对比推知,约为随代早期。这件碗上的“太官”字款,无疑是指太官署。说明太官署的名称是可以出现在瓷器上的。

第三,唐宋时期官府机构名称出现在瓷器上的实例屡见不鲜,如唐代邢窑瓷器上有“翰林”、北宋定窑瓷器上有“尚食局”、“尚药局”等。不仅如此,而且在瓷器上刻、划官府机构简称者也大有物在。

唐代邢窑烧制的白釉瓷器上,有一些底外侧刻划“盈”字款。“盈”字款白釉瓷器是唐代邢窑白瓷中的精品,“是专门为皇宫生产的,……进入皇宫后由御库大盈库收藏”。可见,“盈”字款应是大盈库的简称。唐玄宗开元时期(713——741年)将皇室财政库内库组织分为大盈、琼林两库。大盈库实质上是皇帝的私库,由宦官掌管。《新唐书》卷五一《食货志(一)》记载:玄宗时“王珙为户口色役使,岁进钱百亿万缗,非租庸正额者,积百宝大盈库,以供天子燕私”。其又载:“故事,天下财赋归左藏,而太府以时上其数,尚书比部覆其出入。”肃宗时“京师豪将假取不能禁,第五琦为度之盐铁使,请皆归大盈库,供天子给赐,主以中官。自是天下之财为人君私藏,有司不得程其多少”。大盈库一直延至唐代未年。从考古资料看,“盈”字款白瓷器出现于盛唐时期,晚唐时期仍有发现,与大盈库设置的时间吻合。

在瓷器的款识中,有官府机构简称者,不仅发现于唐宋时期,其他时代也有,如元代景德镇窑烧制的卵白釉瓷器上时见与花纹一起摸印的“枢府”、“太禧”字款。带有“枢府”字款的卵白釉瓷器,也称之为“枢府瓷器”,是元代官府机构枢密院在江西景德镇窑订烧的瓷器。字款中的“枢”字无疑是枢密院的简称。“太禧”则是元代太禧宗堙院据《元史》卷八七《百官志(三)》载,是“天力元年,罢会福、殊祥二院,改置太禧院以总制之”,“掌神御殿朔望岁时讳忌日辰芫堙享礼典”。“太禧”字款卵白釉瓷器显然也应是太禧宗堙院在景德镇窑订烧之物。

以上所举“盈”、“枢府”、“太禧”字款的例子,说明在唐宋元时期瓷器以官府机构简称为款识的做法是存在的。前有先例,后有延续,太官署在瓷器上只刻、划其简称“官”字就不奇怪了,实属正常。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结果,不难得出唐宋瓷器上的“官”、“新官”字款中的“官”字是其官府机构光禄寺下属的太官署简称的结论。由此可以推断,唐宋时期的“官”、“新官”字款瓷器是有关瓷窑为太官署烧制的,也就是说,是太官署在有关瓷窑订烧的,作为祭祀、朝会、宴飨(XIANG)供应膳食的膳具,性质非御用瓷器。

四.“官”与“新官”字款的关系

“官”与“新官”字款的关系,也不难理解。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通入藏时镌刻的供奉藏品之物品帐目石碑,碑文开头说“监送真身使应从重真寺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物宝函并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如后”。这句话中值得注意的是“恩赐”和“新恩赐”两词。从碑文中得知,“恩赐”物系唐懿宗(860-874年)李催所赐,“新恩赐”物系其继承人唐僖宗(874-888年)李儇所赐。“官”、“新官”与“恩赐”、“新恩赐”形式相同。“官”、“新官”字款瓷器目前所知最早的纪年资料为浙江临安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钱宽墓和约葬于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的水邱氏墓出土的,与“恩赐”、“新恩赐” 镌刻的时间都属于晚唐时期。看来可能是当时行文的一种惯例。据此我们认为,“新官”是对“官”而言,“官”在前、“新官”在后,可能是以示区别太官署前后两次或前后两位官员在同一个瓷窑订烧的瓷器而刻、划的。

五.“官”和“新官”字款消失的原因

本文前面已经讲到,“官”“新官”字款瓷器见于唐代晚期至北宋早期。为什么北宋早期以后不见了“官”、“新官”字款瓷器?这不排除没有发现或发现了未被辨认出来的可能。但我们认为更多的是与北宋官府机构的变动有关。在前面已经谈到,北宋早期特别是太祖、太宗时期的官僚机构基本承袭了唐未、五代之制,光禄寺及其下属的太官署继续负责原来得事务,这是北宋早期仍有“官”、“新官”字款的根本原因。此后,事情逐渐发生了变化。《宋会要辑稿 职官(二一之一)》光禄寺条引《两朝国史志》载:古者其属有大官、珍羞、良酝、掌醢(音:海)四局,今分隶御厨、法酒库“。《两朝国史志》即为《两朝国史》中的“志”。两朝国史》系北宋仁宗、英宗两朝的果史,北宋王圭等撰,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成书奏御。由此可见,在仁宗、英宗时期太官署的职事已隶御厨。之后,神宗元丰年间,官制改革,撤消了太官署。这样自仁宗、英宗时期起,不能再以太官署的名义到瓷窑订烧瓷器了,瓷器上也就不见了“官”、“新官”字款。

历代纪年款特点之二

金代纪年款

金代陶瓷纪年款以墨书款较为多见,另有釉下彩书写款和刻划款。落款的位置多在器物的外底、足部,也有落于腹部和内底的。如“时皇统元年三月二十二日造”,此为金代萧窑瓷瓶纪年款,横刻于瓶足上,瓶腹刻“白土镇窑户窑户赵顺谨施到慈氏菩萨花瓶壹对,供养本镇南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白地黑花鸟纹虎形枕的底部有墨书“大定二年六月六; 日口家造”款。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定窑白釉剔花莲花纹枕的底部有墨书“金大定八年正月初四日康军使宅置到”款。1984年陕西铜川耀州窑遗址出土的盏范上有“大定十年”款。1983年陕西黄陵县古墓出土金代瓷枕的底部有墨书“大定十六年五月”款。

1978年秋河北曲阳北镇村出土的定窑夔龙纹盘印模内壁刻有“甲辰正月望日造”干支款;同时出土的定窑菊花纹碗印模的内壁刻有“甲辰蕤宾十四日”款。“蕤宾”为五月。山西出土的白釉砂圈瓷碗的砂圈上有墨书“明昌三年十二月四日买了一十个”款。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霍县窑盘的外壁露胎处有墨书“明昌四年柒月初四日三李置到”款。秦庭域收藏的金代白地黑花诗文枕,枕面题七言律诗一首,其中有一句为“泰和三年调玉烛”。1988年12月山东成武宝峰乡定西村出土的金代白瓷碗的外壁近足无釉处墨书“泰和三年十二口买二只”款。1978年秋河北曲阳北镇村出土定窑四季花纹碗模的内壁环刻“泰和丙寅辛丑二十四日画”款。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白地黑花罐腹部釉下有以黑彩书写的“佛光普渡大安二年张泰造”款。1959年陕西铜川黄堡镇窑址出土刻有“大安二年”款的青瓷残片。另见金代磁州窑瓷枕上落有“正隆元年制”款,金代磁川窑三彩花卉盆外底墨书“正大七年十二月二十七制”款。金代瓷器上还有—种只书年号,不书具体年代的款识,见于红绿彩瓷器的有“泰和”、“正大“等;见于耀州窑青瓷残片上的有“贞元”。

元代纪年款

主要见于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钧窑、耀州窑、定窑资器上。既有彩书、墨书款,又有刻划款。常落款于外底、颈、肩、腹部等处,位置不固定。如广东遂溪窑出土碗模外壁刻有“大德六年”款。元紫金釉贴花牡丹纹三足炉外底刻有“大德七年制”款。元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盘上落有“大德八年”款。元定窑刻划花鱼纹盘外底刻“至元八年制公用”款,前五字直书,后二字横书。元代白釉瓶上落有“大元国至元十九年九月十四日记耳”款。陕西铜川立地坡古窑址出土的残瓷片上刻有“至元二十九年六月十四日”款。山西琉璃龙莲花香炉上刻有“至大元年午汾阳琉璃寺诏伍塘城造”款。湖南衡东麻园窑址出土擂棒残器上刻有“延佑四年”款。元代磁州窑白瓷枕的外底有墨书“至治二年前五月十五造磁齐居(君)仁”款。元龙泉窑青瓷大花瓶上刻有“泰定四年丁卯岁仲伙吉日谨题”款。1979年江西丰城县征集的出土于景德镇的青花釉里红楼阁式瓷仓上有青花料楷书“后至元戊寅五月二十三日”款;同时征集的出土于景德镇的青花釉里红塔式盖罐颈部有一周青花楷书款为“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收藏于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的元青花云龙纹象耳瓶颈部有青花料楷书“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款。元磁州窑白釉褐花罐外壁釉下有褐彩书写的“至正十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款。另外,元代瓷器上还有一种不书年号的干支纪年款,例如内蒙古呼和浩特出土的钧窑双耳兽足炉上落有“乙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款。

明代纪年款

主要见于景德镇官、民窑瓷器上。官窑瓷器上冠以帝王年号款始自永乐朝,后成定制。但永乐官窑年号款只见四字款,官窑瓷器上落六字双行或三行楷书年号款并围以双重圆圆这一最常见的体式,则始自宣德朝;常见的六字双行围以双重方框的体式,始自成化朝。还有—种常见的环书于高足杯、碗足内沿的六字或四字年号款的体式,也始自成化朝。明代官窑瓷器纪年款以朝代款(又称年号款、年款)为主,民窑瓷器纪年款则以干支款较为多见。明代纪年款多以青花料书写,兼用暗刻、模印、釉上彩和白泥料书写。落款位置以器物外底最为多见。也有在器内底、近口沿、颈、肩、腹、流、柄等处的。官窑年款字体除永乐、宣德、弘治、万历朝有篆书体外,其他朝未见。款字排列方式,以六字双行和四字双行最为多见,六字三行、一排横书、一行直书、六字环形、四字钱文排列等极少见。官窑年款多由宫廷出样、御窑厂有专人负责照样书写,字体严谨规整。民窑纪年款则大抵随意书写,字体多草率不规。据有关专家考证,明代景德镇官窑瓷器的生产始自洪武二年()369年)。止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此期间官窑瓷器上的纪年款以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较多见,其他朝则少见。有人根据明代各朝官窑瓷器上年款的特点,将明代官窑瓷器年款总结为五句口诀,即“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这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

清代纪年款

清代景德镇官、民窑瓷器上的纪年类款,从款识内容看,主要分为朝代款(又称年款)和干支款两大类。年款多用于官窑器上,干支款多见于民窑器上。官窑年款以楷书或篆书的“大清某某年制”、“某某年制”、”某某御制”最为多见,如“大清康熙年制”、“雍正年制”、“康熙御制”等。款字多落于器物外底,个别的落于近口沿、足内沿等处。六字楷书年款多作双行排列,个别为三行排列或一排横列,款外围以双重圆圈、双重方框,也有无边栏的。六字篆书年款绝大多数作三行排列,少数作一排横列,极个别的为双行排列,款外多无边栏,个别的围以双重圆圈或双重方框。四字楷书或篆书年款多作双行排列,外围双重圆圈、双重方框,也有无边栏的,个别的四字篆书年款作上下右左钱文排列。清代纪年款可分成釉下青花款和釉上珐琅彩款、矾红彩款、金彩款以及刻、印款3大类,其中青花款在所有纪年款中占主导地位,珐琅彩款则集中出现于康、雍、乾三朝,随着珐琅彩瓷器的消失而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矾红彩款。刻划和模印款则用于颜色釉瓷器上,如白釉、厂官釉、仿钧釉、炉钧釉等。从字体上看,整个清代纪年款不外乎楷、篆、隶几种,其中楷书居于主导地位,自始至终都在使用.篆书款出现于康熙晚期,当时只用于供祝寿用的金釉蓝团寿字和五彩三多纹器上。雍正时篆书款增多,许多仿制名窑的品种上均喜用篆书款。乾隆时楷书、篆书款平分秋色。嘉庆及其以后各朝,篆书款数量渐减,基本以楷书为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