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古代瓷器碗 > 导航 >

碗窑村延续“滇南琼玉”千年文脉

碗窑村延续“滇南琼玉”千年文脉

古代瓷器碗 古代瓷器青花碗 怎样鉴别玩玉瓷器

2021-04-10

古代瓷器碗。

碗窑村全景

人工手绘装饰

“滇南琼玉”全省工艺美展尽领风骚

“金猪”“银鼠”行将交替之际开幕的云南省首届“工美杯”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为昆明市民摆下一场造型艺术的盛宴,赏心悦目,精彩纷呈。涌入博览会的观众们,饱足眼福之余,凭借他们的鉴赏水准和审美倾向,以首届博览会组委会及参展商授予他们的“评奖投票”表决权,对参展作品各抒己见。综合专家和观众评选意见,34件作品从数千件参展作品中脱颖而出,其中紫陶“扁天球瓶”、“同心盒”、“雨林”、“残贴矮橄榄罐”、“传统窑变美女瓶”、“如意壶”、“普洱茶王斑锡六件套”、“九龙壶”共8件作品获金奖;“紫陶宝象瓶”、“八宝花觚”、“平安瓴”、“磨漆画《小河淌水》”等12件作品获银奖;“美伊牌工艺包”、“九龙茶樽”、“铜浮周《茶马山腔》”、“窑变唐代长裙少女瓶”、“敞口直口瓶”、“壶翔”、“紫陶聚宝盆”等14件作品获铜奖。

34件3个等次的获奖作品,其中就有18件为建水紫陶工艺品,足见建水紫陶工艺水准和美誉度之高,在博览会上众展品中尽领风骚。建水紫陶因产于建水呈赤色而得名,富于想象的古代文人们为它另设一雅号——“滇南琼玉”,可谓名副其实。建水紫陶表象古拙,形制磊荡,其质腻若脂,堪与玉石比肩,更有大处能容江海丘壑,即以传统中国书法绘画为表现形式所承载的内涵,刚阳可赏雄浑大气;其微处亦可见纤毫精构,兰章可鉴史迹履痕翰逸神飞。传统的瑰丽和现代的时尚以及书家之笔、文人之慧、艺人之智、学人之气、史家之眼、哲人之思……都可通过紫陶所铸的一瓶、一壶、一钵……充分展示,其内涵的博大与玉石的高贵皆已兼容,无愧“滇南琼玉”之美誉,而这类作品几乎都出自一个村庄——建水碗窑村,这里正是被世人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的故乡。

2006年,建水县碗窑村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碗窑村紫陶工艺之乡。

残片上的文明已逾悠悠千年

循着历史的遗迹,我们走进距建水县城约两公里的“滇南琼玉”的故乡——建水县碗窑村,这个闻名遐迩的建水紫陶工艺品的主要生产基地。这里依山傍水,群峰滴翠,林木茂密,村庄后山有蕴藏量极大的瓷土和黄粘土,制陶可就地取土制胎,有着瓷陶业生产良好的天然条件。

从远处眺望并自高处俯瞰碗窑村,高低不一、参差错落的民房,“填满”了一个山坳。也许没人想到,就在这一片密集的屋檐下,分布着数十家紫陶制品工作室或称紫陶作坊。历史悠久的建水紫陶就在这里发轫、成长并走向兴盛。山坡上面就是静卧了几百年的元代古窑遗址。遗址附近的残片堆积层里,混杂着宋代的青瓷、元代的青花瓷和以明代为主的青釉粗陶残片。碗窑村村后一条有代表性的元代古窑遗址1996年已申报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几座陈旧的古窑、老窑和建于上世纪70年代百余米长的龙窑及所建时间长短不一的大小陶窑,讲述并撑起一段水火剥蚀的历史。

残余的瓷砾,用实物语汇,证实并述说着曾经的岁月。遗址的发掘让这里流传着“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人们从这种极富灵性的陶瓷语言里,破译出唐时明月宋时风。据现有史料和实物考证,建水紫陶始于清末,形成的历史距今不过百年余,源流却十分久远。1988年从建水燕子洞古人穴居遗址出土的陶饰、陶坠和陶片及1982年从建水龙岔河西汉古墓出土的陶片,向现代人展示了距今35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和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建水境内曾经出现过的古老陶艺。

桩桩点点的历史陈迹,迄今还依稀可辨。正是吮吸并承接着历史上陶瓷工艺先贤们智慧的琼浆玉露,方造就出精美的建水紫陶,建水紫陶的工艺特点是:镇浆制泥、手工拉坯、湿坯装饰、雕刻填泥、高温烧成、无釉磨光。有资料称这里出产的紫陶“体如铁、明如水、亮如镜、声如磬”,花瓶装水不发臭,花盆栽花不烂根,茶壶泡茶味正郁香,餐具存肴隔夜不馊。它虽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四川荣昌陶并列中国“四大名陶”,却鲜为人知。在经历了上世纪50年代后的曲折兴衰,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碗窑村,老一辈紫陶工艺大师和正在崛起新一辈,继承先祖精良的工艺,发扬光大传统深厚的制陶勋业,重振了建水紫陶往昔的雄风,再使建水紫陶工艺品声誉鹊起。在这个古老村庄,现已有近40家生产紫陶的手工作坊,延续并弘扬着传统制陶工艺已逾千年的悠悠文脉。

卷帙浩繁的史书再续文化产业新篇

建水紫陶制作工艺能忠实地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上世纪初几位碗窑村民间艺人如张好、潘金怀、向逢春等工艺大师和碗窑村各民间紫陶工作室功不可没。几位大师在宋代青瓷、元代青花瓷、明代粗瓷的基础上,继承并总结创新完成了现代建水紫陶一整套制陶工艺,推动了这项产业的兴起并由此带动产生了众多新一辈紫陶工艺师成长起来,他们中还出了不少赫赫有名的工艺大师,一生致力于紫陶工艺制作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几位中老工艺师多次以建水紫陶工艺代表身份晋京参加各类轻工产品展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荣获了各级政府授予的高级职称。

继往开来的当代建水紫陶,其陶质和艺术的表现力对各种文化形态都具有十分和谐的兼容性,被誉为是一部物化的历史,一种活着的文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高雅的陶质品相:泥料细腻,成品硬度高,不用釉色而打磨抛光;另外,还是特殊而多元的文化载体:以陶为纸,可根据不同器形将中国传统的字画艺术或西方绘画装饰艺术作再次创作,使建水紫陶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传承于世,文化艺术的渗入,让建水紫陶脱却了实用的限制而升华为一种艺术经典。

迄今为止,蕴含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独特的制陶工艺,仍然是国内外陶瓷领域中独一无二的特殊工艺,用这种特殊工艺制成的陶品,无论在质地、品相、文化内涵、实用功能等方面,都将传统的陶瓷工艺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将书法、绘画、图案再创作于紫陶上,也让原本单调的陶器获得了较高的艺术附加值,因为文化的渗入,紫陶拥有了生命。盛名于世的历代紫陶珍品,正是因为紫陶上附着了不同的文化信息,因而,欣赏建水紫陶,更多的是欣赏建水紫陶承载的文化内涵。文化价值的含量,文化价值的高低,决定着紫陶的最终价值。

行走在碗窑村,谙熟建水紫陶人文历史的建水紫陶研究会会长谢恒,成为我们最好的向导,他绘声绘色地向我们介绍与建水紫陶相关的一切,他使我们多少读懂了一些建水从古至今堆积了不同历史时期沉积物的这部卷帙浩繁的关于建水紫陶的“史书”、“巨著”,站在瓷砾陶片深处,我们感到了历史的深邃。倘若没有睿智的先贤,没有继往开来的一代代能工巧匠,建水紫陶就不会延续至今并成为建水乃至云南的一个知名品牌。而最使我们感动的还在于建水县委、县政府对紫陶产业的重视和支持。

2004年10月,建水县成立了负责建水紫陶历史文化的搜集、整理和研究的建水紫陶研究会;2005年,建水县委、县政府明确将建水紫陶列为该县两大重点文化产业之一。自当年始,由县委、县政府组织一年一度的“建水紫陶传统工艺技能竞赛”,向社会展示建水紫陶的魅力,鼓励倡导建水紫陶的工艺传承。2006年下半年,该县又将建水紫陶发源地碗窑村申报为州级“紫陶生态文化村”,予以保护开发。去年,建水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在碗窑村附近建立“建水紫陶工业园区”,保护和开发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在2005年至2006年间,红河州、建水县两级政府已数次向建水紫陶生产企业(作坊)给予无偿补助投资60多万元,还为建水紫陶的发展设计了远景规划并在多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实践。紫陶研究会在县委、县政府指导下,为今后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发展,已设计出远景规划、近期目标,一部分已在努力实施中,以使建水紫陶产业更加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

建水紫陶产业目前年产值近1000万,如何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规模,力争到2010年实现年产值5000万,使其成为对外宣传的重要品牌这一目标,现实距此还有较远的距离。建水紫陶工艺品质量虽好,但生产方式目前还较落后,生产和技术分散、规模小、滥挖人才、同行相互杀价……其劣势可归纳为“内争资源,外争市场”。要建立起点高、服务连线长、规模大、规范化的现代生产园区,并建立集旅游、体验、推介、销售为一体的“景苑”,已成为当地社会各界的共识并正为此努力。目前征地8至10万亩,建设“建水紫陶工业园区”的方案,已在酝酿之中,近期就将出台。由紫陶研究会主持实施的投入30万元正在建设中的建水紫陶科研实验基地,也已竣工,它可发挥4方面功能:1、紫陶工艺科研研究;2、吸收、吸引紫陶工艺人才,共同参与开发;3、建立大专院校学生实习基地;4、展示紫陶历史文化、展示传统工艺,研究紫陶制作高精端产品。总之,集中体现紫陶生产制作的实验性、科研性、展示性、导向性和示范性。

书写了上千年、卷帙浩繁的“滇南琼玉”之鸿篇巨著,今天又将再续写建水紫陶文化产业的崭新篇章。

小编推荐

千年陶器之村——小塔子村


缸----在很多人的记忆中并不陌生,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家户中可是生活必备用品,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储存生活用水,而农村则用途更广,除盛水外还可以储藏粮食、腌制咸菜、酿造陈醋等等,那时每个家户都有大小高低不同规格的水缸,随着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这些陶缸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城市中已几近绝迹,只有一些酿酒、酿醋企业还需订制这些传统的容器。山西临县招贤镇小塔子村,就是一个以手工业制陶闻名于黄河边的传统手工业村庄。

小塔子村距离招贤镇中心4公里,处在一条狭窄的山沟里。相传在隋朝年间,这一带发现了大量的陶土矿,加上山沟里充足的水源和丰富的燃料煤炭,具备了烧制陶器的条件,于是从元代时就有生产陶瓷的记载。小塔子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黑釉粗陶缸。村民祖祖辈辈都在做瓷,是家家有瓷窑,户户都做瓷活。从黑陶大盆、大瓮,小到面盆、油瓶。当时的黑陶大盆、大瓮需求量很大,所以生意很好,当年这一带热闹非凡。白天从沟口到沟里面全是来这里拉瓷器的骆驼和骡马车,这条窄小的沟里最多时有过五十几座瓷窑,上百人在干活。明、清和民国年间,碛口水旱码头的繁荣带动了小塔子村的陶器市场,一批批陶器从小塔子村运送到碛口码头,然后通过水运将陶器运输到陕、甘、宁、蒙等地销售。当时的碛口镇上有多家专营陶瓷的商铺。在上世纪70年代,这里曾生产出了雨点釉,又名“油滴釉”,是我国传统名釉之一,其釉面漆黑油亮,不规则地散布着小星点,产品还远销至日本。

来到小塔子村,看到人家都住在黄土高原特有的窑洞里。靠着沟崖,上下层层,松松散散,几乎不成聚落。窑前用残损的大缸大盆垒矮墙围成小院,挂在崖壁上的蜿蜒小道都是住户踩踏出来的。以前各家窑主自己垒小小的馒头窑,陶窑与住宅靠近,便于窑主管理和经营业务,烧陶的师傅或伙计也多半是窑主的亲戚。窑多,而且造在住宅近旁,以致空气污染严重,矽肺病患者很多。关键技术多有保密,如釉的配方。当地有一句俗话叫"家有老产,辈辈能缓",说的就是陶窑作为祖产发挥的作用。所以这种结合实际上反映出小塔子村陶窑的家族特性。小塔子村主要的崇神活动只在窑神庙,也就是老君庙,农历正月、二月和八月都有香会。二月的香会,要连演四天大戏,每天两场,外村外县的都会来看。现在小塔子窑村还有几户窑主依靠炼焦业而维持着耐火砖和陶缸生产,现在一般大缸的制作的整个流程为45天。

在小塔子村阳坡西侧较高处,有一窑院的窑洞的正上方书有繁体的"德盛厂"三个字,这是小塔子村唯一留下厂名的老陶窑。老陶窑大都用石材叠涩砌筑,大石头在下,小石头在上,内壁用耐火泥均匀涂抹(防止石头在高温下熔化),耐火泥是由黄泥和石坂泥以1:1混合而成。小塔子村的窑院外墙通常用高度1米多的大缸排列而成。这些缸大多数是烧制不成功的残次品,少数是近年来销售不出去的积压货。小塔子村的产品是盛水和粮食的大缸、大盆,漆黑的釉,器形不整而且笨拙,虽然残损件排成围墙长长地展列在黄土陡崖上,原始而犷野,能产生强大的冲激力,但日常使用毕竟显得粗糙。由于山坡上高高低低的几十户窑院大都用黝黑油亮的大缸做院墙,每当阳光撒下的时候,宁静的古村里,别是一番景致。

同行的朋友介绍,由于大工业时代的到来,西方工业的规模性生产对于传统手工业的冲击,黄河水系航运的衰败,就是这样一个辉煌的小市场,由于社会生活方式的逐步变迁,以及传统的落后经营方式,小塔子村生产的传统陶缸制品,市场已越来越狭小,以致现在小塔子村保存的老陶窑大部分或停产或破败,许多村民也再不从事制陶生产了,过去那种大规模的制陶场景,再也没有了。

堆积着许多陶制品的村庄,没落而孤寂。喧嚣的制陶声音归于沉寂;烟火弥漫瓷窑湮没于杂草丛生的山坡,小塔子村的陶窑还与住宅紧密结合,它们或者位于住宅侧旁,或者利用山坡地势设于住宅下方或上方。满眼都是大缸,院墙、羊圈,甚至茅房都是大缸砌成的。大缸还能用来做烟囱,把缸底敲破,倒扣在排烟口上就成了烟囱。有的烟囱由3口甚至更多的叠加起来,高度达3、4米,可谓是一奇观。

非常巧的是,我们遇到了唯一手工作坊窑正在生产大缸,他们沿袭传统的工艺在面临关闭中艰难的生存,制缸工人非常脏、累、苦。我不知道还能不能把古老的制陶工艺传承延续下去,要想将古老的制陶工艺保存下去,最好的出路就是将制陶工艺纳入旅游开发体系,让传统文化成为旅游景点,这样才能让制陶工艺永久的传承下去。

丽水古瓷诉说千年文化


蓓蕾挂枝头,花开满园闹处州。对于有着1400多年建州历史的丽水而言,民间艺术宝藏,种类繁多且弥足珍贵。“艺术之乡”的桂冠,戴在丽水的头上再合适不过了。8月中旬,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丽水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丽水毫无争议地成为全国第一个综合性、地级市级别的“艺术之乡”。

翻开丽水民间艺术的珍贵画卷,丰富程度让人惊喜。其中有以“丽水三宝”为代表的民间工艺美术;有以被称为“戏剧活化石”松阳高腔和丽水鼓词为代表的民间戏曲和曲艺;有以处州古廊桥为代表的民间古建筑艺术;有以青田鱼灯舞、畲族稳凳等为代表的民间舞蹈和杂技;有以畲族三月三歌会等为代表的民间习俗;还有以刘基、仙都传说等为代表的历史名人和传说。

龙泉宝剑,名扬天下。“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万里横戈探虎,三杯拔剑舞龙泉”,不知不觉,龙泉早已成为宝剑的代名词。相传春秋末期,铸剑大师欧冶子遍访江南名山大川寻找铸剑佳地,最终在龙泉秦溪山下铸成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名剑。龙泉铸剑用材讲究,良工锻炼,工艺独特。以锋刃锐利、寒光逼人、刚柔并寓、纹饰巧致四大特色著称。欧冶子开创的龙泉宝剑传统技艺,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及社会作用,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史上有重要影响,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力。

在我国历史上,属龙泉青瓷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龙泉青瓷起始于南朝。宋代,龙泉的哥窑为全国五大名窑之一,弟窑被誉为青瓷民窑之巨掌。“哥窑”产品釉面布满纹片,胎色灰黑,古朴而庄重。“弟窑”产品釉面无纹片,胎白或底色呈朱红,青润如玉,莹澈剔透。龙泉青瓷的烧制工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艺流程,为我国瓷器制作技术提供了丰富经验。

“国宝”青田石雕最早问世于魏晋时期,以青田本地所产的蜡石为原料,精细雕琢成为名贵的工艺品。如今,青田石雕早已名闻世界。其石材质地细润,脆软相宜,色彩丰富,花纹奇特,其中以灯光冻石最为名贵,价等黄金。青田石雕因材施艺,因色取俏,造型新颖,层次丰富,形象逼真,为石雕艺术之奇葩。

东方陶瓷艺术瑰宝之一的遂昌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的艺术,具有胎质细腻、精雕细镂、纯朴庄重、无釉无彩、古色古香的特色。缙云河阳剪纸工艺精巧,带有浓郁的江南风格,在全国剪纸艺苑中独树一帜。

千年窑火薪传不息


景德镇,一提起她,人们常常会想到瓷都,想到CHINA(中国)。而“CHINA”的小写形式就是“瓷器”的意思。在外国人眼里,中国与瓷器几乎是两位一体的,这充分说明了景德镇及其瓷器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

景德镇从汉朝开始烧制陶器,从东晋开始烧制瓷器,窑火不绝,薪传至今。到宋代,因所产青白瓷质地优良,宋真宗于景德元年(1004年)以年号赐江西昌江边上的瓷器产地——浮梁县昌南镇名为景德镇。景德镇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并因生产“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精美瓷器而蜚声海内外,享有“瓷都”美誉。

景德镇名气实在不小。正因为此,如何继承和弘扬景德镇的文化尤其是陶瓷文化,成为景德镇文化工作者的重任。而作为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地的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的工作人员,这种责任感分外深沉而自觉。这从近年来他们一系列的开拓创新之举可以充分感受到。

30多年前的开创之举

1979年7月,时任景德镇市委书记的杨永峰建议,景德镇应该有一处具备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风景点。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的建设构想应运而生。

1980年3月,景德镇市委决定在西市区的盘龙山人工林保护区内规划修整出83公顷空地,集中成片地保护一批陶瓷历史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一座古窑及部分明、清民间建筑珍品,建设陶瓷历史博物馆。这便是今天所见到的古窑民俗博览区。

集中保护了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与当地古代建筑文化遗产的古窑民俗博物馆,得到许多知名文保专家以及古建专家的认可,认为在30多年前推行的传统陶瓷、古典建筑之“静”与陶瓷手工艺人现场表演制瓷技艺之“动”结合的文化遗产保护形式,堪称开创之举。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作为景德镇王牌景点的古窑民俗博览区却没有预想中的红火,甚至一度非常冷清、萧条。

“用腊肉的香味去吸引人”

古窑民俗博览区令人尴尬的局面在两年前出现转折。陈武平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博览区管理处主任,并担任景德镇市古窑民俗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走出了一步步好棋。

对于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我并不陌生,但有意识地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则是在应邀参加2010年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的一系列活动时开始的。

2010年10月17日晚7点多抵达景德镇后,博览区工作人员怕我们在飞机上没有吃好,便直接把我们送到宾馆餐厅用餐。饭后已是9点多,还来不及进宾馆房间,接待我的工作人员就说,陈武平想见我。我们做媒体的,多是夜猫子,不怕晚,加上在景德镇逗留的时间短、事情多,我也想早点敲定采访的有关事宜,于是把随身行李又拿回车上,去了陈武平的办公室。

此前没有见过陈武平,但通过电话。及至见面,发现他年龄不大,干练。尽管已是晚上10点多了,但他仍在和古窑民俗博览区管理处副主任、文博研究员周荣林等为次日的活动忙碌,不时有人来找他请示、汇报,电话不断。

陈武平对于陶瓷并非门里出身,他由成功经营在景德镇名气不小的伊龙大酒店而进军陶瓷与文化领域。他坦言:“如果说我懂陶瓷,肯定会有一帮人笑我。”但他爱景德镇,爱景德镇的文化,他要做的是通过讲述陶瓷背后的故事,让世人看到景德镇文化的价值。古窑民俗博览区就是他要的平台。他说,一个人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固然重要,知道自己不能干什么尤其重要。他只做自己能做的。他认为,古窑民俗博览区文化与旅游结合、在动态过程中保护文化遗产的模式,是博览区的理想选择。

“景德镇人都很喜欢吃腊肉,不过一般人家都喜欢把肉储藏在瓷缸里。”陈武平微笑着说,“我所做的只不过是把腊肉晒了出去,让所有的人都可以闻到它的香味,并被吸引来。”

陈武平说的那块“腊肉”,就是古窑民俗博览区。正是这种由藏到晒的转变,使博览区走出了隐于深山少人知的落寞。

交谈中,江华来了,他是景德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广(文物)局局长,我们是熟人。他刚参加完别的活动,怕第二天的活动有什么问题,连夜赶过来,当然也带有督战的意思。

看得出来,江华与陈武平合作得很默契。对博览区的工作,江华表示:放心、信任。他认为,只要符合政策,就要少干涉,否则别人没法做事。应该说,这是开明的管理艺术。

他们交流了一下工作。看到第二天的活动没有什么问题,江华也加入到我们的谈话中来。对于景德镇文化,他主张整体保护与异地保护相结合,恢复能体现景德镇文化特色的传统街巷,再现当地人的生活与民俗。基于此,他对博览区近年来恢复景德镇镇窑等传统窑的复烧显然是赞赏与支持的。

需要提及的是,在景德镇逗留的3个夜晚,我们3人不时交谈。作为媒体人,我看到了他们以及其他许多人为景德镇文化夜以继日工作的敬业与奉献,感佩之情油然而生。

复烧古窑,打造“镇窑1728”

古窑之所以能走出困境,其秘诀就在于借助景区的文化优势,通过各种精心策划的活动将优势放大。陈武平认为,必须突破思想束缚,勇于创新,走前人不敢走甚至不敢想的新路。

于是,古窑民俗博览区提出了复烧镇窑的想法。当时的镇窑已破败不堪,支撑窑体的梁柱摇摇欲坠,内部也出现窑砖脱落现象。一些人认为,镇窑属于珍贵的文物,如果贸然复烧可能会对其产生破坏性影响。有着丰富柴窑烧炼经验的老师傅则指出:“想要保护老柴窑,仅凭砖头补、泥巴糊不够,还得让窑火‘养’着。”

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复烧镇窑是使用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北京的故宫等著名古建筑数百年来从未停止使用。正是在这种使用与不断修葺的过程中,那些瑰丽的古建筑得以完美地保存于世。

事实证明,“镇窑”的复烧不仅达到了复兴景德镇陶瓷文化、提升景点人气等效果,也的确让古老的柴窑重新获得了生机。

“镇窑”“葫芦窑”都是宝,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必须要以足够大的嗓门宣传出去才行。于是博览区想方设法联系媒体,以拍摄专题片等形式,将古窑向全世界推广。民间收藏“大佬”马未都、节目主持人王刚、影视演员唐国强等人,也被邀请前来参加 “镇窑”“葫芦窑”复烧、再烧等活动。名人效应让本已具备轰动效应的盛大复烧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通过复烧活动让古窑获得空前关注的陈武平,试图在陶瓷领域大展身手。但与一般的陶瓷企业不同的是, 他们凭借的是古窑的文化优势,走出一条不同于他人的陶瓷文化发展之路。

“清雍正六年,督陶官唐英来到景德镇,为景德镇的瓷业书写了不少传奇,那年正好是公元1728年。”陈武平说,“我们所创建的陶瓷品牌就叫‘镇窑1728’,它由博览区里的传统手工制瓷老艺人亲手拉制泥坯,由传统瓷窑烧制。”

改革成就奇迹

这几年古窑民俗博览区屡屡创造奇迹。但奇迹发生的根源,也许了解的人并不多。

其实,不断深化的文化体制改革大环境,是古窑发生蜕变的深刻社会基础。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所进行的大胆尝试,颇具示范意义。

“如果没有体制改革,就没有今天的古窑。”周荣林认为,正是由于机制的创新,才可以让自己为古窑,也为景德镇的非遗保护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陈武平与周荣林两人在对待古窑的事业中,有着相当的默契。他们不约而同地谈到这样一个观点: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采取“学者+商人”的模式。

所谓“学者+商人”模式,即对文化和历史有独到见解的专家与有意在文化产业领域有所作为的投资者或企业家合作,利用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各展所长,将文化产业做得既有文化韵味,又具有经济效益,实现良性循环。

“一个人成就不了大业。体制重要,人才更重要。大家团结一致向着共同的目标进军才是成功之根本。”陈武平说。

“像我这样的文博研究员,只有与陈总这样有想法、有魄力的企业家携手,进行优势互补,才可以把一些想法变为现实。”周荣林坦诚地说。

延续千年的民间土窑 寻访痘姆制陶人


痘姆制陶人

安徽天柱山皖镇民俗风情园文艺晚会上,由痘姆乡民间艺人自编、自导、自演的一曲《古陶情》舞蹈,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痘姆自古以来就有“陶乡”之称,老安庆人家里用的坛坛罐罐十有八九都出自痘姆窑厂。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少城里人已渐渐淡忘了这块土地,但自唐宋以来1000多年里,痘姆民间土窑从没断过火,坚韧的火焰一直跳跃着,记录着辉煌的过去,吟唱着美好的未来。

痘姆乡与天柱山风景区一河之隔,距潜山县城9公里,地处丘陵,这里的黄泥巴特别适合制陶。

我们到痘姆红星窑厂时,已经有十几个游客在那里体验和泥、车坯、晾坯、上釉的乐趣。在陶器制坯车间里,有工人在捏壶、做缸、制罐。工人们裸露半身,个个满头大汗。

“没有图纸,不用模型,一团黄泥巴,不到几分钟就变成一件艺术品,真绝!”我的朋友高兴得叫出声来。

中午时分,趁老艺人孙师傅歇息的机会,我问他高寿,他说76岁了。老人思维敏捷,手巧心灵,很善谈。他随手在地上取出一坨泥,研磨在手心:“你看这黄泥巴的颜色多好,黄得雅正、耐看。土质黏性大,没有一粒沙砾。我们这里遍地都是这样的泥巴,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宝啊!”老人说,“过去痘姆的男人没有不会做陶的,女人没有不会用泥在坯子上贴花、雕花的,这些手艺都是代代相传。”

离这里不到8公里的薛家岗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证明,痘姆民间制陶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现已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着手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痘姆陶瓷以黑陶为主,是潜山县乃至安徽省传统名牌产品之一,品种有民用粗瓷、工艺美术陶瓷、建筑陶瓷、仿古瓷器等。据《潜山县志》载,唐代诗人李白曾赞舒州(今潜山)酒具:“舒州杓(即陶瓷酒具)力士杓,李白与尔同生死”。可见,这里的陶瓷早就入诗入画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