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名瓷器 > 导航 >

古代名釉“黑晶釉茶壶”赏析

古代名釉“黑晶釉茶壶”赏析

古代名瓷器 古代金红釉瓷器 古代名贵瓷器

2021-04-25

古代名瓷器。

藏品口径:4.1cm,高:8.3cm,底径:4.6cm

“黑晶釉茶壶”

“黑晶釉茶壶”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最早出现于商代中晚期,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外观极为瑰丽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

原料纯净度高的瓷器,在相互碰撞时,会发出类似金属相撞的清脆声音。高级瓷器拥有远高于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艺难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作为中国特产奢侈品之一,千百年来瓷器通过各种贸易渠道,传到各个国家。精美的古代瓷器,会被视作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而受到大量收藏家所收藏。

2014年瓷器艺术品市场极度惹人注目,“超级土豪刘益谦”以2.8亿元拿下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再次刷新中国瓷器世界纪录,不管是炒作还是无意为之,瓷器在古玩收藏“疯涨”已成事实,仅仅春季,据香港统计,瓷器2014年春季总成交额对比2013年春季,已经翻了数倍,让众多学者、让国内众多“捧瓷大军”赚得盆钵满盈了。

本公司最近有幸征集了一件:古代名釉“黑晶釉茶壶”,藏品口径:4.1cm,高:8.3cm,底径:4.6cm。“黑晶釉茶壶”造型轻盈而不失稳重,体态修长而颇具风雅。古朴端庄而厚实,颇具典雅的儒风。此款“黑晶釉茶壶”在瓷器界里是大有名堂。纹饰等细微之处皆刻划得一丝不苟,工艺极为精湛。布局疏密得当,是上品佳作。“黑晶釉茶壶”价值难以言喻。

黑晶釉,古代瓷器釉色之一,釉面呈黑色或黑褐色。黑釉主要呈色剂为氧化铁及少量或微量的锰、钴、铜、铬等氧化着色剂。通常所见的赤褐色或暗褐色瓷器,釉料中氧化铁比例为8%左右,如将釉层加厚到1.5毫米时,烧成的釉色即呈纯黑。以铁为呈色剂,涂层厚约1.5毫米,经氧化焰焙烧,呈纯黑色。

“黑晶釉茶壶”在中国制瓷史上的杰出成就,就在于它首创了几种特殊的结晶釉,这些具有装饰性的结晶釉,变化最为奇异独特,并博得众多文人雅士的赞许和喜爱,从现有实物资料看,建窑烧造的黑晶釉瓷产品,立足于黑晶釉中求取变化,其千姿百态的自然窑变结晶釉所焕发出的神奇异彩,令人叹为观止。

釉色装饰品种更被人们冠以各种美名,诸如金兔毫、黄兔毫、银兔毫、灰兔毫、鹧鸪斑、油滴釉、曜变釉等美誉,此类品种亦最为名贵。该窑制品的胎釉化学成份和所用原料基本相同,仅于釉中铁及微量氧化物含量配方不同。这些不同配方的黑釉晶品种,因不同的烧成温度和气氛,形成了不同的釉纹机理和釉面效果。在烧制过种中,火的温度和气氛,起着复杂而又微妙的作用。

继书画、玉器、钱币之后,“黑晶釉茶壶”日渐成为新的收藏热点。如今,拥有一件真正的“黑晶釉茶壶”,几乎是所有富豪梦寐以求的藏品。“黑晶釉茶壶”极为稀罕,从国际行情来看,“黑晶釉茶壶”在近三、四十年都没有跌过。因为存世量少,制造难度极高,即便这两年受市场环境影响,也有30%左右的成长。

古代名釉“黑晶釉茶壶”保存极为完好,壶身极为精美,层叠有感,美轮美奂。如今“黑晶釉茶壶”横空出世,必然会掀起古玩收藏市场飓风,这场飓风将会卷席全场,众多大收藏家必定难以按捺,一场来自众多大收藏家激烈争夺的大戏,即将来临。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宋汝窑天青釉盘赏析


宋汝窑天青釉盘

汝窑为五大名窑之首,窑址在河南省宝丰清凉寺,据考证烧造时间为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二十年间,因烧造时间短,数量少,在南宋时就有“近尤难得”之说。汝窑瓷器如此珍贵,在博物馆界和收藏界无不以收藏到汝瓷为至高荣誉。汝瓷现今传世不足百件,天津博物馆却珍藏着两件汝窑盘,故十分珍贵。盘高2.8厘米,口径17.2厘米,底径9.2厘米。口外撇,曲壁,圈足外卷裹釉。通体天青色釉,釉汁肥厚莹润,釉面上布满了细碎的冰裂纹,如冰似玉,清雅高洁。盘底满釉,一只盘底有三个细小的支钉痕,而另外一只盘底有五个支钉痕。

汝瓷胎质细腻,像燃烧过的香灰的颜色,俗称“香灰胎”。汝瓷独特之处在于其釉色呈“雨过天晴云破处”的美妙色彩,并且釉面莹润如玉,有玉石般的质感。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由于汝瓷贡器以玛瑙为釉,形成特殊色泽,将器物迎着阳光看,隐约可见肉红色。器表开片密布细小,形成鱼鳞状,更加独特别致。釉内气泡周边之玛瑙结晶体,形成星光闪现,寥若晨星,具有宝光内润而又高雅素净的风采。汝瓷的烧造方法也很独特,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成的支钉痕细小而规整,因而有“芝麻挣钉釉满足”之说。长期以来,考古界与收藏界的专家权威们都对汝窑瓷器的主要特征用一句话概括,即“青如天,面如玉,蟹爪纹,晨星稀,芝麻挣钉釉满足”。汝窑瓷这些胎釉特征既有文献记载,又为出土物所证实,是鉴定汝瓷的要领。

古代陶瓷的釉质鉴定之长石釉、琉璃釉


长石釉就是用长石替代草木灰做熔剂配制的釉料,属透明釉的一种。它也是在清代晚期由欧美传入中国的制釉新方法。其特点是釉面硬度高,光亮透明,有柔和感,烧成范围宽,高温黏度大,不易流淌,发色均匀,原料来源广,化学成分稳定,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传统灰釉、石灰釉与长石釉比较,其缺点是烧成范围较窄,高温黏度较小,流动性大,原料来源复杂,化学稳定性差。

中国古陶瓷研究界的许多学者认为,早在唐宋时期中国人就用长石制釉了,因为他们在考古发掘中发现,那个时期的釉料中含有长石的矿物成分。这是对古代制釉工艺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误解。我们不但要知道各地长石的常量元素,更要知道其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它才是古陶瓷痕迹鉴定中的关键所在。

长石是一族矿物的总称,呈架状硅酸盐结构。其化学成分是钾、钠、钙和钡的铝硅酸盐,主要类型有钾长石、钠长石、钙长石和钡长石。长石在我国分布很广,南北各地都产,各地所用长石基本都是本地或附近产品。

琉璃一词,古已有之。它应当是古希腊语的译音,泛指人造玻璃制品。但琉璃和玻璃在古代各有所指。所谓汉绿釉、唐三彩、宋三彩和辽三彩都是现代人的叫法,古称就是琉璃。到目前为止,我国最早的绿釉陶器发现于汉武帝的重孙汉宣帝在位期间的墓葬中。自汉宣帝以后,绿釉陶器制作在丝绸之路沿线获得蓬勃发展,到东汉时期已经非常流行了。虽然两晋时期国内政局稍有稳定,但是以北方匈奴为代表的民族势力日盛,彻底阻隔了中原地区与西亚各国的联系,这一时期釉陶制品又从中国人的视野中消失了。直至北朝少数民族政权建立后,丝绸之路重新打开,釉陶生产才得以恢复和发展。琉璃釉陶自三国以后消失了三百年,在东魏、北齐时期才又出现在国人面前。

北朝末年隋朝初年,由于隋文帝的本文来自于华夏陶瓷网东征西讨,琉璃釉可能又出现过短暂消亡,但正是隋唐人的喜爱和追捧,在唐朝建立以后,琉璃釉陶器才得到真正的大发展。

汉绿釉采用氧化铅+细砂(石英)+色剂(铜或铁)的多元配方。它与我国本土胎釉同源的青瓷属于不同工艺体系。

宋三彩是唐三彩制作的延续,由于制作于宋代而称宋三彩。宋代北方生产三彩器的窑口有磁州窑、登封窑、鲁山窑、扒村窑和宝丰窑等多处。烧造器物多为炉、枕、盘、盆和洗等实用器,较少有唐代那种驼、马、俑等动物和人物造像。其制作工艺也与唐三彩略有不同。唐代多种彩釉之间,相互交融,虽有少数作品也用刻画线条的方法隔离不同色彩,但不像宋代那样普遍使用印、刻画工艺,再以不同色彩釉料直接在胎上搭配装饰成花纹图案。釉色多为黄、绿、白、褐等色彩。

法华釉又叫法华釉陶或称法华花器,在我国陕西西南部的蒲州和泽州一带于元代开始制作,明代中期以后十分流行。法华器的装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蔡锷琉璃釉直接绘染纹饰,另一种采用宋代壁画中的立粉技法,在陶胎表面上用泥浆勾勒出凸起的图案轮廓线条,然后分别填以紫黄蓝绿各色釉料进行装饰,入窑烧成。

素三彩,名为彩,实为釉,是以釉代彩,也是从古代琉璃釉发展而来。明代中叶以后,低温色釉的发展已日益增多和成熟,创制了黄、绿、紫三色低温釉,称“素三彩”。因没有红色,故以“素”来表其特征。除以上三色外,清代尚有黑、蓝、白釉色,是在素三彩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新品种。在素三彩中,黄釉是最主要的色釉,它是以铁为着色剂的彩釉。成化、弘治、正德的黄釉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清代以后黄釉色调愈来愈淡,其含铁量愈来愈低。绿、紫釉色变化虽然没有黄釉鲜明易辨,但其色调深浅亦随铜和锰的含量多少和其他着色元素的影响而变化。

长沙窑釉下彩瓷精品赏析


图1唐代长沙窑釉下褐绿彩鸾鸟纹壶图2釉下黑彩诗文壶

■江苏苏州马桂生

笔者藏有一件唐代长沙窑釉下褐绿彩鸾鸟纹壶(图1),高20.3、口径9.7、底径4厘米。圆粗颈,口部出沿略外翻,多棱短流,双弯曲柄,平底。整器开细纹片,胎骨灰白色,釉面浅青色。用绿、褐彩在壶的腹中央绘一只正展翅飞翔的鸾鸟,先用绿彩以粗线画出轮廓,再以褐彩以细线描绘鸟的羽毛和眼睛,用草叶作陪衬。此壶的口部和足底部稍有损伤,但不失整器形象,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釉下黑彩诗文壶(图2),高25.8、口径10.3、底径11.4厘米,圆粗颈,口沿略外翻。瓜棱鼓腹,平底,多棱短流。双弯曲柄,胎骨灰白色,浅青釉光质感稍强。满器开细片,器型比一般稍大。在流下腹部附诗一首“上有东流水,下有好山林。主人若在家,日日计良金。”诗文具有相当高的书法欣赏价值及史学价值。

釉下三彩仕女立像(图3),高24.5厘米,胎质灰白色,人物造型比例协调,仕女高盘发髻,面颊丰腴,微带笑容,上穿披肩上衣,双手交握于腹前,下穿长裙,充分显露了仕女的高贵气质。整器釉面以蓝、绿、褐釉下彩装饰,有剥釉现象,但依然能看到釉彩的美丽色质。此尊仕女像的釉采用的蓝彩是很少见的,颇显珍贵!

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赏析


清康熙窑豇豆红釉锥花团龙纹太白尊《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楷书款底径:13cm

鉴赏人:梁晓新(苏富比艺术学院中国前首席代表、资深中国古代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顾问)

这件造型优美奇特的康熙文房佳品,是我在2010年纽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购得,底书青花三行六字年号款。

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是非常著名的官窑名品,应该是康熙十九年始烧的第一批官窑瓷器中的创新作品。它奇特而隽秀的造型,应该是出自当时供奉内廷的刑部主事刘源的精心设计,因酷似唐代酒仙诗人李白的酒坛而得名。面世即得到了朝野内外的喜爱,并有黄釉、青釉、白釉、天蓝釉等不同釉色版本,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而又以豇豆红釉最著名,成为康熙官窑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豇豆红釉又称“吹红”釉,是康熙独创的高温铜红釉,发色鲜亮柔嫩,似豇豆而得名,又因呈色变化万千,有“桃花片”“美人霁”“娃娃脸”等美誉,乃是以细竹管蒙细纱布蘸釉汁吹上器物坯体,须吹数十层,而每层极薄,工艺极其细致精巧;高温铜红釉是化学性质最活泼敏感的,它在氧化焰中呈绿色,在还原焰中呈红色,故掌握窑温与气氛也特别复杂困难,致使这种釉色能在红绿之间形成微妙的变化,令文人雅士和收藏家们赏玩时产生无限的浪漫遐想。

唐青釉双鱼穿带瓶赏析


唐黄堡窑青釉双鱼瓶

楼钢说古陶瓷之十二

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

楼钢(古陶瓷收藏鉴赏家)

这是一件唐青釉双鱼瓶。瓶制作成双鱼合体型,鱼口即为瓶口,小口园唇,高圈足。通体施青釉,釉色泛黄;器表光素无纹,肩部饰对称鱼眼,腹部双侧有鱼鳍及鱼划,两侧有四只贯耳便于穿绳提携。

鱼与人类的关联由来已久,鱼恐怕是人类最早能够获得的非植物性食物之一。世界古人类的生发和繁衍,无一不是泮水而生,中华文明的两大源头,同样离不开黄河、长江两大水系,这与古人类捕鱼而食具有直接的关系。世界各地发现的远古岩画,狩猎、放牧、捕鱼等画面是出现得最多的。西藏任姆栋一号岩画,中心部分就是一条大鱼三条小鱼。而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之中,鱼纹和水波纹是最常见的纹饰,足见鱼在早期人类生活之中的重要性。有学者认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的鱼纹同时也是图腾崇拜的象征。“彩陶纹饰是一定的人们共同体的标志,它在大多数场合下是作为氏族图腾或其他崇拜的标志而存在的。”,“如果彩陶花纹确是族的图腾标志,或者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分别属于以鱼和鸟为图腾的不同部落氏族,马家窑文化属于分别以鸟和蛙为图腾的两个氏族部落。”还有学者认为鱼乃阴阳的象征,“鱼跃于渊,通乎阴阳”,太极图的核心就是两条向抱的阴阳鱼。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画,最下方就是两条相交缠的鱼形图像,并以此支撑着现实世界。

历代出土陶瓷器中,以鱼纹做辅助纹饰的常见,但以鱼形为主体的并不多见。

南京博物院藏有一件唐三彩双鱼瓶,山东省博物馆也藏有一件唐三彩双鱼瓶,这两件均为陶器,贯耳装在在鱼鳍之上。而此件藏品贯耳装在鱼腹之下,使鱼的形象更加完整,构思可谓巧矣,同时,其双鱼合体的形制也与阴阳鱼的概念相吻合。

(本版所刊文章均为作者特约所撰,转载请注明作者名及出处)

釉里红龙纹大罐(晚明)赏析


家住市郊的胡先生是一位古瓷收藏爱好者,有着数十年的淘宝经历。胡先生最偏爱的是一件收藏10多年的釉里红龙纹大罐。因为不知其烧制的年代,常常感到遗憾。多年来,他请了不少收藏界人士和专家前来观赏和鉴定。结果呢:甲说是老(清)仿,乙说是清代的,又有的认为是后仿的……众说纷纭。虽然这样的状况在目前古玩界是常有的事,但执着的胡先生一直想搞清楚这只龙纹大罐的身份。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沪上著名古玩专家、央视CCTV-4《国宝档案》特邀专家唐愷教授。

唐教授一见到这件大罐,目光就被紧紧吸引住了。大罐胎骨粗实,底足为平切状,周边火石红自然分布,底部盘泥条状明显,釉里红发色深沉而稳定,未见缩釉和过艳现象,釉面滋润有开片状,颈部和底部绘有海水和如意云纹,肩部绘有仰莲纹(中间是暗八仙),中腹绘有四爪龙,神态威武,笔触自然灵动,富有生气,大罐内壁接口工艺明显……纵观该件大罐,器形规整大气,纹饰富有明人绘画的风格和特征。这是一件市场上很难见到的明晚期的珍品。唐教授告诫大家,鉴定每件古玩,首先要过手和过眼,要看旧气,要进行科学的对比和分析,才能对古玩的新与旧、真与假进行准确的判断,否则仅依据书本和图片来鉴定,是无法作出正确的鉴定结果的。

赏析一组清代官窑黄釉碗


黄釉是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在氧化焰中烧成,分高温、低温两种。高温黄釉是含适量氧化铁的石灰釉,在高温氧化气氛中生成三氧化二铁,呈黄色。早在唐代时期已能烧制出高温黄釉瓷器,如安徽寿州窑、白土窑,河南密县窑、郏县窑,陕西铜川玉华宫窑,山西浑源窑和河北曲阳窑等。低温黄釉是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以氧化铝为助熔剂的颜色釉。最早见于汉代陶器上,显橙红色。唐三彩和宋三彩陶器上已有深浅不同的黄褐色釉。瓷器上纯正的低温黄釉始见于明代洪武官窑瓷器上,其后都有烧造。

在明代,因黄色在宫廷祭祀礼器中地位显赫,故黄釉瓷的生产受到朝廷的严格控制。《大明汇典》卷二〇一记载,嘉靖九年定四郊各陵祭器,其中方丘(地坛)为黄色。《清代皇朝礼器图式》卷一,“祭器”条载:“钦定祭器,地坛正位有黄色瓷。”

明清两代官窑生产的颜色釉瓷器,民窑不许生产。《明英宗实录》卷一六一记载,正统十一年时下令:“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瓷器……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赀,丁男充军边卫,知而不以告者,连坐。”明清时期宫廷对黄釉瓷器的使用略有不同,明代黄釉瓷器主要作为皇室的祭器。清代宫廷黄釉瓷器除了祭器外,还成为日常生活用器。在皇宫中,颜色釉瓷器的使用,也有严格的等级之分。如《国朝宫史》卷十七记载,里外黄釉器专供皇帝、皇后、皇太后享用;而里白釉外黄釉器专供皇妃使用;贵妃用黄地绿龙器;嫔妃用蓝地黄龙器;贵人和常在都不用黄器,前者用绿地紫龙,后者用绿地红龙器。尊卑有别,不可僭越。黄色是历朝帝王所崇尚的专属颜色,成为权力、尊贵的象征。黄釉瓷是皇家尊严的一种体现,被宫廷垄断,严禁民间使用。

镇江博物馆藏有清康熙黄釉大碗(图1),高16.6、口径36、底径15.3厘米,敞口,深腹,圈足,底款“大清康熙年制”双行楷书款;全器施黄釉,口沿有积釉,釉层肥厚。

乾隆款黄釉云龙纹瓷碗(图2),高7、口径14.3、足径7.4厘米;敛口,深腹(图3),圈足;足内“大清乾隆年制”三行篆书款(图4)。全器施黄釉,乾隆官窑黄釉器因釉中掺有玻璃白,使釉汁混而不透,呈色嫩莹。腹部暗刻云龙纹,龙发浓密,向上飞扬,动感强烈。云的形状类似于长脚如意云,其辅助纹饰是火焰纹,火焰纹继承了康熙朝的特征,为连续的“山”字形。

古代定窑瓷胎釉、纹饰和款式特点


北宋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

定窑,是继唐代邢窑而起,在邢窑的影响下烧造白釉瓷的河北的一个著名窑口,属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此窑原为民窑,北宋年间,因一度烧造宫廷定烧瓷而声名鹊起。

宋代定窑以烧造白釉瓷为主,同时兼烧黑釉、酱釉、绿釉等所谓黑定、紫定、绿定、红定等彩色釉的定瓷品种。这些彩釉品种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而烧成。

定窑的胎质十分坚密精细,胎薄而显轻,胎色白净而略显微黄。无论白定还是各种彩色釉定,均是如此。定窑施釉较薄,釉薄处能见胎色,白定釉色多数为白中微闪黄色;黑定所上的黑色釉犹如黑漆一般,釉面特别光亮;紫定其实并非紫色,而是酱黑色釉,釉面施釉不太均匀,常出现深浅不一的现象;书载有红定一说,但至今尚未见到实物,所见残片上也只是在酱釉上有红斑而已。因此如在市场见有红定出现,需要特别小心对待。

北宋早期采用正烧法,因而盘碗口沿多有釉。中期以后盘碗采用覆烧法,为防口部粘釉,因此将施满釉的盘碗在口沿处刮去一圈釉,露出胎骨,烧成后盘碗的口沿就有一圈露胎毛边的“芒口”。为了美观,在一些高档的盘碗口沿上,常镶上金、银、铜质的扣,这就是所谓的“金装定器”。这是定窑创烧的一个独特的制瓷工艺特点。仿品通常采用硬器将口沿敲毛,再涂以污垢做旧,冒充“芒口”;或者在没有“芒口”的盘碗口沿上也包上包口。仔细观察,容易鉴别。

鉴定宋代定窑白釉瓷,从胎釉的角度,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辨识:一、要有玉质感。宋代制瓷以有玉质感的为上品,特别是作为宫廷烧造的瓷品,更是必须要烧出玉质感来的。因此,一件定窑瓷器物上手,首先要看有无玉质感。真品应是釉水莹润,富有灵动之气,就如白玉一般的。仿品因胎釉原料和烧造温度等不易掌握,一般都是气韵呆滞、釉色苍白,无玉质感可言。个别能烧出玉质感来,但常见色彩显新。

二、釉色如象牙之白。五代之后,定窑器施釉前已不施化妆土了。所施白釉的釉水为白中闪黄,所以釉面之色呈所谓的“象牙白”色。少数质差的釉为白中微闪灰黄。白定釉面呈半透明状,因为施釉较薄,所以薄处能隐约看到胎色。在器物的折腰处可见积釉呈浅浅的黄绿色。积釉处气泡稀疏通透,大小不一。这也是一个鉴定时要注意的要点。仿品因掌握不了定窑特定的烧成气氛,故难以烧出“象牙白”的釉色来。釉色常不是偏白就是偏黄,在器物折腰处也难见浅黄绿色。

三、要见“竹丝刷痕”。定窑的制胎工艺中,在胎半干之时,有用竹丝刷子旋修这一道工艺,因此在胎面上就留有一些“竹丝刷痕”。定窑因为施釉较薄,烧成后,在釉薄处透过釉面就隐约可见竹丝修胎所留下的刷痕。这是定窑瓷的一个基本特征,在鉴识时必须特别留意。仿品中常不见这种“竹丝刷痕”。有的做了,但做得生硬拙劣,不够自然。

四、釉面常见“蜡泪痕”。这种“泪痕”是由于上釉不均匀,入烧时釉水垂流所致。垂流釉的下部似蜡泪状凸起,球面下部呈浅水绿色。这种“泪痕”只出现在盘碗的外部。有否“泪痕”也成为鉴识是否北定的一个基本特征。当然,不是每一个定窑瓷都有“泪痕”,但有“泪痕”比没有“泪痕”的要容易确认。一般的仿品是较难做出来这种“泪痕”的。

定窑到金代,胎釉和工艺上有一些变化。虽然胎质仍洁白细腻,但釉色多呈乳白色。工艺上虽承接了“覆烧法”,但在工艺上又有所变化。即在许多盘碗的内心刮去一层釉,露出胎骨,然后叠烧,这露胎处通常称为“涩圈”。

定窑在宋代时就有仿烧。仿烧的窑口,无论北方或南方各窑的产品,与定窑相比,都是大同小异。北方定窑系诸窑虽仿制定窑的制瓷风格,但一般都不采用覆烧工艺。特别是宋王朝南迁之后,一部分定窑工匠也跟着南迁。于是在景德镇等窑口也纷纷仿烧定窑瓷,出现了“南定”、“粉定”、“土定”等诸多仿烧的品种。但这些仿烧品种,由于地域和烧造条件的不同,南方诸定还是有自己各自不同的风格特征。比如,景德镇的仿定釉色如粉,所以被称之为“粉定”;“土定”的胎土较粗,胎骨偏厚,釉色偏黄,釉面有纹片;“南定”烧结温度稍高,故釉面的玻璃质较强,釉色也在白中闪出青色。所有的仿定瓷品,在胎釉特征上,几乎都不见北定的“象牙白”釉、“蜡泪痕”和“竹丝刷痕”三大基本胎釉特征。

定窑器除黑釉器外多数都有花纹装饰。装饰手法从北宋早期到晚期先后有划花、刻花和印花等多种。早期划花系用竹签类工具在瓷胎上划成。所划线条比较细,坡度很小,图像自然豪放。刻花法比划花法出现稍晚。刻花是用刀子在胎骨上刻成的,用的还是“一面坡”的刀法,刻线较宽,坡度大,图像刚劲有力。有时候划花和刻花也常出现在同一器物上。刻划的花纹早期有莲瓣纹、缠枝菊纹和蕉叶纹、回纹等,稍后又出现花果、莲鸭、鱼水、云龙等纹饰,而且在图案一侧常划一细线,以凸出图像的立体感。印花装饰是用模子在胎上模印而成,始见于北宋中期,成熟于后期。定窑所印的图案都是层次分明、线条清晰、繁而不乱的。主要题材以花卉为主,以牡丹、莲花为多,次之为菊花。有缠枝也有折枝的。图案讲究对称。此外,鱼水纹、龙凤纹和各种禽鸟纹也不少。花卉纹常见与动物纹相组合。仿品当然也可仿造印刻上述各种图案,但常见进刀迟疑,线条呆滞,图像木讷。印花的则是形象模糊,章法混乱。真品刻划一气呵成,图像有一种流畅之美,仔细审察,不难识破。

定窑之器中,有极少数是有款识的,如“尚食局”、“五王府”等,还有带“官”、“新官”字样的款,这些都是入窑烧制前刻划在胎的底足上的,一般用楷书体,虽写得不大规正美观,但却表现得自然有力。还有一些和宫廷建筑有关的款,是送到宫里后由宫中玉工后刻上去的,如“奉华”、“风华”、“慈福”、“聚秀”等。

定窑的仿制,从宋到明清、民国、现代一直不断。明清仿品,自有该时代的一些时代特征。近年按照当年图谱所仿烧的一些赝品,胎釉和工艺均难以到位,无论胎质、釉色、分量和工艺等均无法与真品定瓷相比拟。了解了定窑的胎釉、工艺和装饰特点,反复对照真品去审察,是不难将赝品剔除出来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