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四川合江古代瓷器 > 导航 >

燃料涨价产品积压 四川20%陶企处于半停产状态

燃料涨价产品积压 四川20%陶企处于半停产状态

四川合江古代瓷器 四川古代邛窑瓷器 陶意瓷砖

2021-04-29

四川合江古代瓷器。

近日记者获悉,在“西部瓷都”夹江县,由于燃油、电价、煤炭、天然气等企业常用的能源今年来大幅涨价,特别是天然气从去年底的1.1元/立方米升至今年的1.3元/立方米,而今年下半年随着国家天然气的政策性调整,价格又攀升到1.8元/立方米,其涨幅高达40%,导致近20%的陶瓷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加上西部市场的低价竞争,近80%的企业产品积压严重,资金周转困难,西部陶企正在面临着洗牌的危机。

天然气供应不足导致半停产

一直以来,夹江有着得天独厚的红坯资源及天然气优势,再加上低廉的电力和劳动力,使得夹江的陶瓷企业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起来。但是从去年10月份以来,夹江陶企廉价能源———天然气供应的紧缺,使得以天然气为主要能源的夹江陶企陷入发展的瓶颈当中。夹江某知名陶企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整个夹江县大大小小的近百家企业正在受着能源的煎熬,90%的陶瓷企业都是使用天然气,而现在天然气不仅涨价,而且还供不应求,有的企业甚至是拿不到用气指标,一些企业要么减半生产,要么停下来进行窑炉和设备的维修。80%陶瓷企业的产品积满仓库,很多企业资金周转出现困难,经常拖欠一些供应商的货款。一家佛山大型陶瓷企业的经理告诉记者,随着佛山陶瓷产业的转移,很多企业考虑外迁,以前四川的最大优势就是能源,现在其优势资源的紧缺导致很多粤企投资商对四川政府的招商是无心回应。

产品积压仓库还得提价

据记者了解,尽管现在夹江80%的陶瓷企业存在着积压产品的现象,企业还在不断的提价。夹江某家企业的产品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公司产品积压严重,但碍于原材料的整体上涨,为了能保持一定的利润,企业的产品价格只能一提再提。去年下半年受天然气提价的影响,夹江生产的普通抛光砖价格整体上涨了5%左右,今年陶瓷企业生产同类产品的成本大约上涨了15%左右,砖的涨幅大约在5%-20%左右,但是今年的提价却异常困难。但产品的提价却是异常艰难的。一名知名企业的销售经理苦笑着对记者说:“不涨价,产品没有利润,等于白干;涨价,产品积压严重,资金周转困难,企业生存完全是两难境地”。

综合竞争力低是内因

其实,纵观整个四川陶瓷行业的发展趋势,能源问题是表面现象,其实在能源背后还蕴藏着诸多因素。近年来,夹江周边的陶瓷企业发展迅速,甚至延伸到陕西、甘肃等省份,这样大大缩小了产品的市场运输半径,这些地区陶瓷企业的发展抢占了夹江陶企一部分的市场,其它陶瓷产区的发展、能源的上涨从而导致运输费用的上涨使得夹江陶瓷的销区越来越窄,导致其市场占有量的整体萎缩。另外,夹江人的成本观念特强,原料采购只认价格,不认品牌,忽视质量,谁的便宜就用谁的,不管质量好坏与生产波动。在这种唯低价采购的引导下,假冒伪劣原材料大行其道,表面上降低了采购成本,却根本无法保证产品质量,致使产品质量低下,在市场上没有多大的竞争力。价格战一直在四川上演,而且近年来是愈演愈烈,使得当地企业不愿投入太多的资金去研究、开发,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加剧了西部陶瓷的激烈竞争。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四川夹江陶瓷产区半数以上生产线停产


房地产调控、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攀升、水旱灾害不断,受经济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今年我国陶瓷行业走势低迷,进入六月后又逢淡季来袭,使本来就不景气的市场雪上加霜,近期继淄博产区出现大面积停产现象后,四川夹江也相继停产,今年的产销形势都不容乐观。

从一些夹江陶瓷企业露天堆放大批瓷砖的现象中,可以看得出这些企业现在的日子并不好过。记者也从一些企业的负责人处了解到,不少企业仓库已经堆满成品。销售难,再次成为摆在夹江陶瓷行业面前的一道严峻的考题。某夹江大型陶瓷企业营销负责人针对这种情况表示,夹江陶瓷行业已经开始进入一个洗牌期,肯定有一些企业会在今年严酷的市场环境中被洗牌换血。据夹江产区的业内人士透露:6月16日夹江排名前5位的企业已经决定近期停止生产常规产品(抛光砖、仿古砖、瓷片),某广东一知名品牌在当地的工厂已经停产50%。今年的销量达到近两三年来的新低。

业内人士估计夹江的生产线停产将在本月下旬至下月上旬大面积爆发,常规的瓷片、抛光砖、仿古砖三类产品停产将达到夹江本地产能的50%以上。

在2008年的时候,夹江陶瓷行业就出现了行业洗牌的征兆,一些企业经营已经举步维艰,有好几家企业停止生产。但汶川地震后的重建市场让夹江陶瓷重新火了一把,有一些已经面临关闭的企业重新投入生产。业内人士透露:重建那两年市场需求量大,竞争小,企业生存很容易,导致大量中小企业投入生产,产能迅速扩张。

今年,面对着拉闸限电、房产调控、原料涨价等重重压力,夹江企业已经不堪重负。近两年,各地的陶瓷产区不断地涌现,外产区的产品不断涌入西南市场,不断侵占着原本被夹江陶瓷占领的市场,据业内人士透露:每月都有四五百车皮的外产区陶瓷进入四川市场,以前夹江陶瓷在成都占据着50%—60%的市场份额,但现在,夹江陶瓷在成都已经被边缘化,曾经在川渝中低档市场占据“霸主”地位的夹江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风光。究其原因,其一是当地企业缺乏危机意识,这两年在其他产区进行产业升级时,夹江陶瓷因为灾后重建的巨大市场而偏于一隅,居安而没有思危,设备改造、技术工艺逐步落后,产品的质量每况愈下。其二是外产区产品的大量涌入冲击着当地市场,业内人士透露,广东的陶瓷发货到夹江,质量比夹江的好,但价格反而低于夹江陶瓷的出厂价,竞争优势明显,夹江陶瓷自然落后。其三是灾后重建的市场繁荣早已经不复存在,而一些企业在2008、2009年匆忙上线,产能在这两年才完全释放出来。夹江陶瓷企业80%左右的产品都在川渝两地销售,一方面是产能的迅速扩张,另一方面是市场容量有限。据了解,夹江目前没有完全释放的产能大概在20%-30%之间。因此,在“僧多粥少”的形势下,有的企业“饿肚皮”在所难免。

四川夹江陶瓷企业傍佛山名牌无一停产


主产中低档陶瓷,震后建设或带动更多销售商机

经济不景气已让佛山上百条陶瓷生产线被迫停产。但记者近日在四川夹江县采访获悉,虽然受四川大地震和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夹江这块佛山陶企首次外迁地仍然没有一家陶瓷企业停产。当地傍佛山名牌现象普遍,佛陶产品无疑成为夹江的时尚标志。

“西部瓷都”多傍名牌

位于四川省西南、乐山北大门的夹江,因为之前也有很多本土陶瓷企业发展,故有“西部瓷都”之称。据夹江陶瓷行业协会会长李学如介绍,目前夹江共有陶瓷企业97家,而在高峰期曾超过110家。

从乐山开往夹江的路上,有很多陶瓷销售小厅,多为一层高小店。各种似曾相识的夹江品牌与佛山陶瓷品牌相似,如“欧鹏陶瓷”、“科达陶瓷”、“皇钻陶瓷”等。“佛山陶瓷在全国地位毋庸置疑,傍佛山陶瓷名牌的现象不只在夹江,其它产区也很普遍。”当地一经商销告诉记者,夹江陶瓷多以中低档为主,很符合西南西北一带的消费水准。

中低档迎合西南市场

李学如说,虽然今年整体销售没有去年好,但目前各方生产维持正常。而在夹江的97家陶企中,来自佛山的新中源陶瓷企业在当地属于最大的陶瓷企业之一。

佛山新中源2000年进驻夹江,目前在夹江生产的产品辐射西部市场。据悉,新中源早期想把佛山模式在夹江“克隆”,即多品牌策略、营销代理制和面向全国市场,但实施得并不理想。“现在我们在这边分成五个品牌,在产品档次上也以中低档为主,这个价位是适合西部市场的。”四川新中源销售总经理杨胜淞告诉记者,目前新中源在夹江有数十条生产线,年产量达6000万平米。“虽然今年销售比去年难做,但任务已完成。西部市场与广东市场不同,估计明年震后建设会带动更多的陶瓷销售。”

佛山陶企的进驻使当地的陶瓷企业发展很迅速。“我们这里原本也是陶瓷产区,但都是小品牌,自从佛山陶企进驻后,带动了当地陶瓷强势品牌崛起,如新万兴。”夹江陶瓷行业协会负责人还表示,佛山陶企关注环保也带动了当地陶企改进环境污染。而佛山陶瓷企业的产品在当地无疑成为时尚标志。

四川窑口谷仓罐


四川窑口谷仓罐

四川陶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支。古代的四川由于其所处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不便等独特情况,为了满足当地群众的生活需求,从商代开始就已制陶,这从最著名的三星堆、金沙等遗址所出土的陶器就已得到证实。到了汉代、两晋、南北朝,陶瓷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应用也更加广泛。至唐、五代及两宋,制瓷业就更加成熟,窑址更是星罗棋布。考古资料表明,古时四川境内陶瓷窑址有:成都始于晋至唐宋的青羊宫窑和唐至宋烧制青瓷和三彩的琉璃场窑;邛崃始于南朝至唐宋的十方堂窑和始于南朝至隋烧制青瓷的固驿窑;新津始于南朝至隋烧制青瓷的白云寺窑和隋至唐烧制青瓷的玉皇观窑;金堂南朝至唐烧制青瓷的金锁桥窑;灌县南朝至唐烧制青瓷的金马窑和唐至宋烧制青白瓷的玉堂窑;双流隋唐烧制青瓷的牧马山窑;乐山隋唐烧制青瓷的关庙窑和宋烧制黑釉瓷的西坝窑;郫县唐、五代烧制青瓷的大坟包窑;武胜唐烧制青、黑瓷的礼安窑;广元五代至宋烧制黑釉瓷的瓷窑铺窑;彭县宋代烧制白瓷的瓷峰窑;重庆宋代烧制黑釉瓷的涂山窑等。其中最著名的要属邛窑。

在四川的古陶瓷中,谷仓罐是一种别具特色的与众不同的器物。谷仓罐又称衣禄罐、老人罐、寿罐,是专供陪葬的明器。按四川民间习俗,人死后每个墓葬最少要放两个谷仓罐,放置钱、谷类和一些杂物,供死者在阴间享用。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明清,民国时期渐少。正因为在四川民间从古至今有这样的陪葬习俗,才能为我们保存下来众多的、不同时期的谷仓罐。

由于成都古玩市场这类东西较多,笔者便收藏了一些。这些谷仓罐从南北朝至宋都有一些,各个时期也各有特色,这对我们认识四川窑口各个时期谷仓罐的特点提供了一些信息。

一、南北朝时期四川的谷仓罐

南北朝时四川制瓷业发展较快,不但烧制青瓷,也出现了黑釉瓷。这个时间段的谷仓罐,罐盖一般都比较高,其纹饰有竹根纹、绳纹、节齿纹、泥条纹等。如:

黑釉竹根纹谷仓罐高23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8.5厘米。由盖及罐体两部分组成,均饰以竹根纹。施酱黑釉近底,单底无釉。这是四川最早的黑釉瓷,十分罕有。

青釉绳纹谷仓罐高31厘米,口径7.5厘米,底径9厘米。此罐分盖及罐体两部分,盖及斜肩皆由竖绳纹装饰,罐体腹部向下急收,并由四道竖绳纹装饰至腹底。施青釉至腹下部。

青釉塔式谷仓罐(图3)高30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9.8厘米。褐红色胎,大半施青釉,釉色不纯正。塔式盖,直口,短颈,短斜肩,长圆腹,从盖到底饰六道节齿纹,从肩至下腹饰四道竖节齿纹装饰。

青黄釉节齿纹谷仓罐高30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9.7厘米。盖顶圆纽,罐唇口,罐体上细下粗,近底内收,平底。从盖至罐底有四道横节齿纹装饰。施青黄釉至第四节齿纹处,罐形别致。

青釉堆贴条纹谷仓罐高28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8厘米。罐由盖及罐体两部分组成,盖顶圆钮,罐体斜肩,圆鼓腹,平底。盖及罐腹上半部以堆贴条纹作装饰。施青釉至腹下部,釉色纯正,造型奇特。

二、唐、五代时期四川的谷仓罐

唐、五代时期,四川制瓷业空前发展,这一时期的谷仓罐不但形制多样,更强调胎装饰和纹饰装饰,出现了画花、贴花、堆花等工艺。纹饰上有人物、动物、花卉、网纹、钱纹等。如:

唐代青釉画斜方格纹双系罐高19.5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8.5厘米。卷唇口,短颈,左右设双系耳,长圆腹。罐体画青白色网格纹,平底。底及无纹饰处露胎。

唐青釉节齿纹荷叶盖罐高25.5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9.5厘米。盖呈荷叶形,罐卷口,短颈,缩肩,肩以下渐收至底外延。罐体凸起五道弦纹,罐体在凸弦纹处堆贴竖向节齿纹四组,造型古朴奇特,施青釉,釉色姜黄,施釉不均,釉不到底,罐体内及底部未施釉。

唐青釉堆贴折枝花纹罐高25.5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11.5厘米。唇口,短颈,斜肩,鼓腹下部渐收至底外延,腹底呈圆条圈状,单底。肩部设四个相对称的小钮,腹部上下各饰一圈节齿纹,中间堆塑折枝花纹。施青黄釉,大部剥落。

唐褐釉“开”字罐高27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8.5厘米。仓顶式盖,罐卷唇,短颈,丰肩,肩部堆饰条状竖纹,罐腹至底用竖向节齿纹形成开光。一开光中间饰以阳文“开”字;另一开光中间饰以钱纹,寓意开罐有钱。施褐釉近底。单底及罐内未施釉。纹饰独特,十分罕有。

唐青釉龙凤纹罐高28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0厘米。塔式盖上立一凤鸟,罐卷唇,短颈,丰肩。肩一侧堆塑独龙抢宝纹,另一侧饰竖泥条纹。腹部下收,足呈螺旋式高足。施青黄釉不到底。盖与罐体釉色不一致,或为后配盖,或烧成所致。、

唐青釉堆塑纹罐高22.5厘米,口径10.3厘米,底径9.7厘米。碟形盖,罐唇口,宽斜肩,肩部以泥条堆贴分为四区,一区饰人物、动物,一区饰太阳纹,另两区饰花卉纹。肩下渐收,至底饰以一圈节齿纹。底足呈螺旋状。纹饰生动,十分珍罕。

三、两宋时期四川的谷仓罐

两宋,四川黑釉瓷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最著名的有广元瓷窑铺窑,乐山的关庙窑和西坝窑,重庆的涂山窑等。这些窑口所烧制出的黑釉瓷各有特色,并出现窑变釉。宋代四川窑口烧制的黑釉谷仓罐更具特色。如:

宋黑釉龙纹罐高18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9厘米。碟式盖,直口,丰肩,长鼓腹。罐体中部有一凹槽。腹部堆塑一腾飞的龙纹,施黑釉近底,釉面出现蓝及豆青色窑变。圈足无釉。

宋黑釉龙纹罐高20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9厘米。盖圆钮,罐长鼓腹,腹体有四道凹弦纹,罐中上部堆塑一飞龙。通体施黑釉近底,釉面由上至下流淌形成牛毛状纹蓝色窑变。圈足无釉。

宋瑞虎盖黑釉龙纹罐高24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9厘米。瑞兽钮盖,长鼓腹并有四道凹弦纹。罐中上部堆塑一龙纹。通体施黑釉近底,釉面大面积蓝色窑变。圈足无釉露胎。为黑釉谷仓罐之珍品。

宋麒麟盖黑釉龙纹罐高24.5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0厘米。麒麟钮盖。长鼓腹罐体,罐体中上部堆塑一飞龙。通体施黑色釉,下半部呈现如云状蓝色窑变。圈足无釉露胎,十分珍罕。

以上这些黑釉窑变谷仓罐美妙异常,飞龙飘逸、刚劲,深受市场青睐,更是上海、北京、广州等古玩市场的抢手品种,应引起川内陶瓷藏家的充分关注。目前成都古玩市场偶有所见,机会不要放过。

谷仓罐作为一种陶瓷文化,在中国,特别是在四川已经传承了数千年。进入现代社会,随着丧葬制度的改变,这些作为陪葬品的谷仓罐已经成了历史的一部分,保存好他们具有一定的意义。

泰国陶瓷产品四月份将涨价20%


3月21日报道,泰国南邦府陶瓷协会主席翁猜透露,因陶瓷业者受到最低日薪300泰铢和工业液化石油气(LPG)调价政策的冲击,陶瓷业者下月将与客户协商,对产品涨价20%,如客户反对涨价,恐将导致部分业者停止营业或改行。

翁猜承认,陶瓷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尤其是下月工业LPG将第4次调价,提高至每公斤30.13泰铢,导致业者降低使用数量,以避免成本提高促使售价同步上扬。

泰国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伊沙叻表示,工业LPG调价政策对工业影响较大,尤其是玻璃制品业,目前许多该行业者正考虑寻找新的生产基地,并等待政府天然气管道规划的明确政策。如该政策明确,业者将把工厂迁移至天然气管道路线附近;如政策不明确,将可能移到国外如越南和老挝等,因其劳工充足,并有足够的生产原料。

泰国工业协会主席帕尤沙就目前的物价问题表示,虽然目前商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如原料价格、能源价格以及薪资成本等,但部分生产业者仍独立承担上述成本负担,少部分商品也已经提价。对此,政府应该放手让商品价格随市场机制波动,而政府仅管控价格随真实成本上调的幅度。受能源价格调整政策影响最大的企业为使用能源多、用电量大的工业,如化学工业、炼铁业等。

泰国工业协会秘书长宋玛表示,针对商品价格的管控,政府不应只控制末端商品的价格,应同时管控成本,因商品涨价主因是原料价格提高。建议政府应最大程度减少管控价格的商品目录,并让业者进行良性的市场竞争。相信在市场竞争作用下,将促使商品价格降低。此外,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商品价格将对各方都有利。

四川乐山西坝窑瓷器浅谈


从乐山市区出发沿岷江东岸逆流而行18公里左右,便可到达西坝镇。

西坝镇与五通桥隔江相望,是一个景色优美的充满人文色彩的古镇。离镇不远有著名的桫椤峡谷,这里,空气清新,气候凉爽,岩崖峥嵘,溪水淙淙,特别是遍布峡谷中的古老生物——桫椤树,更是令人心旷神怡。桫椤树与恐龙同代,已有两亿多年的生长历史,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称为“植物界的熊猫”、“远古生物的活化石”。5万多株桫椤树密布在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的山谷之中,犹如孔雀开屏般的桫椤树叶在微风中摇曳,常常使人看得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桫椤大峡谷位于庙沱山中,山下的沫溪河,流水清清,波平如镜,有小漓江之称。在沫溪河转向之处,有庙宇为海法寺,寺中的摩崖石刻有晋王羲之和王举的石刻文字。

从海法寺出发,沿小路朝瓦片山山头前行,虽然全是梯田、耕地、庄稼、竹丛小道,但所到之处皆可看到碎瓷片、碎垫圈、碎窑具之类的东西。据当地人说,这里是当年窑州府的所在地。虽无城址,但绵延近5公里的陶窑遗址可以作证,从曾伍山下的东汉崖墓群中的陶棺可推之,此地在东汉时是特大陶器生产基地,规模和技法都相当宏大和成熟。

有资料说,西坝窑兴起于五代,鼎盛于两宋时期,元代后逐渐衰败,最终毁于明代。古陶瓷专家陈丽琼先生将此窑归于邛窑系,无论是从地理学上看,还是从陶瓷工艺学、陶瓷器型学上看,都是成立的。但与邛窑系其他瓷窑相比较,依然有着独特的风格——豪放、大气、粗犷!

笔者曾前往考察,在一个竹林丛中收集到不少瓷片,结合在收藏实践中所看到的实物,感觉到西坝窑生产的器物有罐、鼎、瓶、炉、壶、钵、盘、碗、盏、杯等,而以明器——魂罐、谷仓罐、钱罐为最大宗。

魂罐是盛骨灰用的,呈椭圆形,多堆塑单龙或双龙,龙的形态亦有繁简、优劣之分;谷仓罐是盛粮食的,呈圆塔状或长椭圆形,罐身塑一圈或多圈三角形锥体;钱罐是放钱币的,与一般同时代矮圆形罐相差无几。出现这种情况显然跟宋末元初和元末明初这两个时期四川因战乱死人实在太多有直接关系,也反映了当时四川民间的丧葬习俗。

西坝窑的各种瓷器产品胎色多样,计有黑灰、砖红、灰黄、灰白、深灰、浅灰等,胎体粗糙厚重,带颗粒状杂质,胎表面施白色化妆土。釉色以黑色釉和酱色釉(包括酱黄釉、酱黑釉、酱红釉、柿色釉或紫金釉等)为基本色釉,也有褐色釉和少许灰白釉,多数器物同时呈现形态繁多的蓝、白、灰、黄、红色的花斑条纹——这是由于釉料不纯,含有铁、钛、铜等多种金属元素以及器物在窑炉中受热不均所造成的。

西坝窑瓷器多数修坯草率,因而,胎体厚而不均匀,修坯痕迹和接胎痕迹都很明显;施釉也不精细,普遍施釉不到底,釉层厚薄不匀,常见流釉现象和漏釉现象。器足多为饼形足、宽圈足、环形足、玉璧底足,以及底部外沿留宽圈足而中间保留一小圆饼的特型圈足,有的宽圈足内沿还向内斜削一刀。所有底部挖足粗糙,刀痕明显,粘砂多,缝隙多。

根据器型学结合年代对比,西坝窑宋代至元初的产品比元末明初时期的产品精细得多,相对而言,前一段时期的实用器和陈设器多一些,后一段时期明器多一些。

西坝窑在四川长期处于战乱、逃难人口很多、死人很多的时代背景下生产,难免为追求产量而粗放制作,但并不意味着当时西坝窑的制瓷工艺差。事实上西坝窑也生产了少量的精细产品,其中以用料讲究、修坯均匀、施釉精细、全身满釉、色调全黑或全紫的器物和具有各色花斑条纹(如蓝兔毫纹、白兔毫纹、玳瑁斑、油滴斑、虎皮斑、酱红色斑、酱黄色斑、不规则花斑等)者最具观赏价值,质量上乘者甚至可以被一些人误认为是建窑、吉州窑和广元窑的产品。

据笔者所知,四川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和其他条件的限制,尚有不少古代陶瓷窑址,没有得到科学发掘,乐山西坝窑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四川特别是乐山地区的民间收藏家除将在古玩、文物市场上零星出现的西坝窑瓷器产品收藏起来以外,还积极地对其文化内涵进行研究,这无疑填补了我国古陶瓷研究的空白。希望笔者的这篇文章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四川磁峰窑酱釉瓷探索


在四川的古玩市场上,有时能见到一些酱釉瓷标本,因其特征与定窑酱色釉瓷器颇为接近,多数人都将其视为宋代“紫定”产品,而其真实面目却长期以来不被人们所认识。通过长期的研究,笔者发现这类酱色釉瓷实际上并非定窑产品,而是产自四川本地的磁峰窑。

这类酱色釉产品的器型主要是碗、碟、杯和器盖,所见器物多为残器或瓷片,完整者极少。釉色多数均为纯正的酱色,釉表的酱色层很薄,在釉表与胎之间均有一层乌黑的基础釉层。釉面光素无装饰,有的器物内外都施酱釉,有的在器外施酱釉而在器内施白釉。因保存环境的原因,酱釉的釉面有的澄亮如新,有的柔和晦暗。器物底足均不施釉,有的杯为芒口,有的碗内心留有砂粒支烧痕。胎质多为较精细的灰白胎,也有少数器物的胎质较粗呈黄白色。通过仔细对比,笔者发现此类酱色釉器物,在胎质、造型和装烧工艺上几乎与四川磁峰窑白瓷如出一辙,因而可以确定为磁峰窑产品。

磁峰窑,位于今彭州市(原彭县)磁峰镇,以烧仿定白瓷为主,主要装饰方法有印花、刻花和划花,由于其产品在造型、纹饰、釉色、胎质等方面都与定窑有相似处,所以一般将其归入定窑系。磁峰窑的酱釉产品,应是受到定窑影响而烧制的仿紫定产品。这类酱釉产品,虽然数量较少,但在窑址中也有发现。1976年,四川省博物馆魏达议先生就曾在窑址中采集到此类酱釉器物,他在《四川彭县金城窑白瓷》一文中说:“釉色为灰白色或乳白色,也有器内为灰白釉,器外为赭色釉,这是极少数。”(注:金城窑,即磁峰窑,见《四川古陶瓷研究》第一辑。)魏达议先生所说的器内为灰白釉器外为赭色釉的器物,即笔者本文所说的器外施酱釉而在器内施白釉的器物。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有关文物考古部门在1977年的试掘、1978年的调查以及2000年的正式发掘中,都未发现这类酱色釉瓷器,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这类酱釉产品的生产数量极少,在窑址中不易发现。

酱色釉,又名紫金釉(也有的称赭色釉),是一种以氧化铁为呈色剂的高温釉,其釉色介于柿色和枣红之间。酱色釉瓷最早创烧于宋代北方窑口,目前已知宋代烧制酱色釉瓷器的窑口有定窑、当阳峪窑、耀州窑、介休窑、磁州窑、吉州窑、建窑以及四川的磁峰窑、金凤窑、西坝窑和重庆涂山窑等。其中定窑、当阳峪窑和耀州窑的酱色釉瓷质量最好,而其他窑口的酱色釉瓷多产自以烧黑瓷为主的瓷窑,器物胎质较粗,质量远逊色于前者。宋代酱色釉瓷器的普遍出现,与当时的社会风尚有关,是有意仿酱色漆器而烧制的产品。

明人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说:“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具白,其价高于白定。” 关于紫定问题,虽然目前争论较多,尚无统一意见,但多数人都习惯将定窑酱色釉称为紫定。这种酱色釉的色调有多种,有的呈酱红色,因而也有人认为定窑酱色釉瓷即文献所载之红定。据宋代邵伯温所著《邵氏闻见录》载:“(宋)仁宗一日尝幸张贵妃阁,见定州红瓷器,帝见问曰:安得此物?妃以王拱宸所献为对。帝怒曰:尝戒汝勿通臣僚馈遗,不听何也?因以所持柱斧碎之。妃愧谢久之乃已。”此外,在宋代周辉所著的《清波杂志》中也曾提到“定州红瓷”。定窑酱色釉瓷除在窑址中发现实物标本外,在各地墓葬和窖藏中也有出土。目前所见的定窑酱色釉瓷器的主要器型有碗、盘、盖碗、瓶、罐、壶等,胎质洁白细腻,釉层表面为酱色,釉表与胎之间有黑色的基础釉层,器表多为素面,仅少数器物有印花装饰,有的器物内施白釉外施酱色釉。

不过,也有不少学者对定窑酱色釉即紫定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紫定的特征应像明人项子京在《历代名瓷图谱》中所描述的那样:“烂紫晶澈,如熟葡萄” 。以前的观点认为,宋代不可能烧出紫色,项氏所说的釉色如熟葡萄的紫定未能发现实物证据。其理由是,紫釉的主要着色剂是锰,釉料中的铁、钴等成分主要起调色作用,从传世及考古资料来看,我国的紫釉始烧于明代弘治时期,而利用锰烧制成功的紫釉制品要晚到16世纪后期。事实上,这种釉色如熟葡萄紫色的定窑器物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上世纪80年代在黑龙江奈曼旗辽代大康元年(1075年)萧德温墓内,就曾出土一件“紫定”碗,釉色近似紫葡萄,莹澈夺目,艳丽无比,与通常所称的“紫定”(酱色釉)迥然不同,而与项子京的描述一致。

笔者认为,虽然项子京所说的釉色如熟葡萄紫色的定窑器属于紫定无疑,但也不能由此将定窑酱色釉排除在紫定之外。紫定作为古瓷名品之一,在宋代深受人们的喜爱,历代文献对其记载和赞誉颇多,可见紫定器不仅质地优良,并且还有相当的数量流传于世。而釉色如熟葡萄紫色的定窑器,存世十分稀少,至今仅在墓葬中出土过一件碗,显然不能代表人们通常所说的紫定。因此,人们通常所称的紫定,应是指定窑酱色釉瓷器,而釉色如熟葡萄紫色的定窑瓷器,虽然也称为紫定,但它却是紫定中的稀有品种。

四川“邛三彩”及其工艺


著名的古陶瓷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先生在《邛窑古陶瓷研究》一书的“序”言中写到:“高低温釉下彩、三彩更是‘邛窑’的代表作品,均较早烧制成功,其工艺传播于江南诸名窑,而又以湖南长沙‘铜官窑’受其影响最深。”

什么是“三彩”﹖

古陶瓷研究界似乎没有对“三彩”确定一个明确的概念。所谓“三彩”也好,“五彩”也罢,仅形容陶瓷的色彩丰富而已。在古代,三、五、七、九都表示多的意思。五彩、三彩都是表示多种颜色,一般来说,在多种颜色的陶瓷器中,没有红彩或红彩极少的,称之为“三彩”,而有红彩存在的,则称之为“五彩”。

已故前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著名古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在《中国陶瓷史》中说:“在三彩器物中,有的只具备上述几种彩色中的一种颜色,人们称为单彩或一彩,带两种颜色的,人们称为二彩,带有两种以上的则称为三彩。”《中国陶瓷史》说:“关于三彩陶器的制作始于何时,从有纪年的唐墓考察,早于高宗时期的唐墓没有出土三彩陶器,这一事实似乎说明三彩陶器始作于唐高宗朝,而开元朝则是它的极盛时期。这一时期产量大,质量高,色彩多样,三彩陶人俑,不仅人体结构准确,而且形态逼真传神。天宝以后数量逐渐减少。至于三彩陶器怎样发生、形成,它的前期作品如何。目前这方面发现的资料不多,现在所能说的只是三彩陶器似乎是从单色釉到二彩釉、再演进到三彩釉这样一个简单轮廓。”

今天,我们有足够的证据告诉人们:从单色釉到二彩釉、再演进到三彩釉这样一个简单轮廓是邛窑勾画的,也就是说,三彩陶瓷器起源于邛窑。

从隋代开始,邛窑先后创造发明了釉下点彩、斑彩和黑、褐、绿三色高温彩绘瓷。正如陈丽琼先生所说:“这是一个飞跃的进步,划时代的创造。我国陶瓷装饰艺术,由单色的釉下彩向五彩缤纷的彩瓷世界发展而发端于此。”到了唐代,邛窑一改以往“南青北白”、“重釉不重纹饰”的局面,将胎装饰(刻、划、堆、贴、塑、模印等)和釉装饰、高温彩绘和低温彩绘、釉下彩绘和釉上彩绘集瓷器于一身,开创了彩绘瓷的崭新局面,开创了中国瓷器艺术与科技发展新的里程碑。

到目前为止,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生产三彩陶瓷器的唐代窑址在四川、河南、河北、陕西、江西、浙江、安徽、湖南、广东都有发现,除四川早在隋朝即能烧制高、低温三彩陶器和瓷器外,其余均是中唐及中唐以后才烧制三彩陶器的,而且,除邛窑外,其他各地的窑场都没有先烧单色釉再烧二彩釉进而烧三彩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中国陶瓷史》有这样一段记载:“四川省万县发现一座唐贞观时期的墓葬,出土了一百多件青瓷俑。这批青瓷俑的形象与陕西礼泉郑仁泰出土的大体一样,镇墓兽、马的形象也与该墓的同类俑一样。”无独有偶,按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陶瓷》一书的说法,我国出土唐三彩器物重要的纪年墓年代最早的就是“昭陵陪葬郑仁泰麟德元年墓(664)”。

这就是说,在唐初的同一个墓里,既出现了四川的青瓷器,也出现了三彩器。这一点,似乎还没有被古陶瓷研究界的专家们所察觉。据此,我们可以断定:陕西礼泉昭陵陪葬郑仁泰麟德元年墓出土的三彩应是四川生产的。

考古学界把四川唐、宋时期邛窑生产的三彩器叫做“邛三彩”。

邛窑始烧于东晋,发展于南朝,成熟于隋,兴盛于初唐,至唐末五代长盛不衰,结束于南宋中晚期,共经历了约9个世纪。作为一个窑系,其范围包括了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西部和南部地区,13个市县的窑场。

邛窑早期以烧青瓷为主,至隋创烧了高温彩绘瓷,到唐代又以“邛三彩”著称。“邛三彩”有别于中原的唐三彩,它是在釉上和釉下用铜、铁、锰、钴为着色剂进行绘画或点染,以高温或低温一次烧成。最初是黑、绿、褐三彩,再后,更新为黄、绿、褐、蓝等数种颜色为基调的彩绘。

“邛三彩”在创烧出来以后,工艺技术日趋成熟,产品享誉于世,其工艺技术和产品一直延续至明代。如果说,邛窑在唐、宋时期生产的三彩器,人们称之为“邛三彩”的话,那么,属于邛窑系并深受邛窑工艺影响的成都琉璃厂窑,在明代生产的三彩琉璃陶器,则被人们叫做“明三彩”或“琉璃器”。曾先后四次对成都琉璃厂窑进行过深入考古调查的丁祖春先生在题为《成都胜利公社琉璃厂古窑》的文章中说:“琉璃厂窑还是烧制明器的地方,以宋三彩和明绿釉瓷俑为著。曾在开宝二年(北宋初年)和嘉定十四年(南宋中期)墓志铭的墓中发现有琉璃厂制作的三彩陶俑,在其他宋墓中也有发现。”“建筑构件类从现在的情况看,主要是明代琉璃瓦、板瓦、筒瓦和兽头之类的装饰构件。发现有以龙头为饰的琉璃瓦当。这就印证了我们于1955年在瘟祖庙发掘的

明嘉靖二十一年太监丁祥墓,墓志所记‘正德初……屡命于琉璃厂董督陶冶’的事实。可见在明正德时,琉璃厂是为蜀王府烧制瓴另甓的官办窑场。当时蜀王府、蜀王陵所需建材,均由琉璃厂烧制。”由此可见,三彩陶瓷器在四川创烧时间最早,生产时间也最长。

四川“三彩”有瓷胎,也有陶胎,但大多是瓷胎,用铜、铁、锰、钴等色料在釉上和釉下绘画或点染,兼工带写,颇具国画风格。邛窑高温三彩的釉药系无铅釉,比北方的“唐三彩”所施用的有毒的铅釉要好。北方“唐三彩”是唐开元天宝年间适应厚葬风气而开始制作或兴盛起来的,主要见之于随葬的明器,生活用器极少。它是低温铅釉陶器,仅以平涂釉料作为装饰,烧成温度低(800度左右),釉面容易腐蚀和剥落,而唐代“邛三彩”以高温(1200度以上)或低温(1000度左右)一次烧成,胎釉结合紧密,釉面不易脱落,既有陈设器、实用器,也有明器,种类繁多。看来,北方“唐三彩”与“邛三彩”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据有关中国古陶瓷对外传播史研究的文章,海外发现的三彩陶器最早的记载是751年,李知宴先生在《中国陶瓷的对外传播》(七)一文中写到:“天宝十年(751年),唐朝军队在怛罗斯败于阿拉伯军队,有些技术人员被带到库法,阿拉伯军队还获得不少‘施有彩色和金子的容器、丝织品等战利品’。所谓彩色容器可能就是唐三彩。”以后,在日本、西亚、中亚、南亚和海上发现的三彩大多是唐五代时期或八世纪末至九世纪初的,且全是实用生活用具。这里,就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中国陶瓷史》说:唐三彩在“天宝以后数量逐渐减少”。既然如此,为什么在晚唐、五代时期海外却出现那么多的三彩器的陶片和瓷片呢?《中国陶瓷史》还说:北方唐三彩“主要见之于作随葬的明器”。既然如此,海外出现的三彩器为什么全是实用生活用具呢?北方三彩陶器釉料含有大量的铅,铅是有毒的,老外就不怕中毒?北方唐三彩出口海外,必须走一段陆路,陶器运输走陆路,成本高,易损坏,而“邛三彩”经水道、海路出口海外,路线虽长,但顺江而下,安全、平稳、快速,成本低,不易损坏。笔者认为,海外出土的三彩器残片中就有一部分可能是“邛三彩”……这个推断不合理吗?

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李广宁先生编著的《古瓷片的收藏及价值评估》一书中载有十三件“唐代 三彩”残片(件)一件出土于寿县基建工地,一件出土于宿州市隋唐大运河遗址,其余十一件均出土于淮北市隋唐大运河遗址。在这十三件三彩残片(件)中,明确标明是北方“唐三彩”的仅有四件,其余并未标明。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李先生是持科学的谨慎态度的。大家都知道,北方“唐三彩”是陶器,它的胎体是用白色黏土即高岭土制成。如果,将“唐三彩”和“邛三彩”进行对比,是很容易区分的。笔者将书中的一些“唐代三彩”残片(件)与“邛三彩”比较,认为,书中一些瓷片应是“邛三彩”。(请参看照片)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4系曾联合进行课题研究,科学家们通过PIXE设备和原子吸收、等离子光谱等传统方法分别对巩县提供的五件唐三彩的蓝釉标本和邛窑的唐代铅釉三彩的蓝釉标本进行化学组成成分的测定,从正式公布的数据来看,所有标本的化学组成成分都完全相同,各自的比例也差不多。如果没有相同的配釉方法和制作工艺,能出现这样的结果吗?

四川的“邛三彩”与北方的唐三彩是什么关系?

请注意以下历史事实:

贞观八年(634)正月“辛丑,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讨东、西五洞反獠,平之。”

贞观二十二年(648)“十一月戊戌,眉、邛、雅三州獠反,右卫大将军梁建方讨平之。”

这两则引自《旧唐书·卷三本纪第三》的史料告诉我们,在唐代初期,地处唐王朝西南边陲的邛州曾经出现过严重的少数民族的动乱,而且惊动了朝廷。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所著《中国通史简编》一书中,曾提到:“六二六年,益州地方官奏称僚人反叛,请发兵进攻”,在这一段时间里,部分汉族陶瓷工匠背乡离井,远走他乡谋生,完全是必然的。也正是这个时期,初建立不久的唐朝又颁发典章,多次明文规定不同等级的官员死后随葬明器的相应数量,而那时王公百官、豪门贵族死后竞相厚葬已成风气。于是,有些邛窑工匠到达洛阳和长安的附近瓷窑,主要烧制高档明器,从而,将三彩技术带到北方。

这里,笔者斗胆提出:北方唐三彩的工艺来源于邛窑的观点。

到北方烧制“唐三彩”的邛窑工匠,究竟是为了谋生而北上,还是由朝廷通过“甄官署”,直接调上去的呢?两种可能性都存在。

唐朝手工业有官营、私营两种。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供皇室朝廷使用,私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供商贾经营贩卖。凡属皇室宫廷所需要的手工业产品及其生产、经营,都有专官掌管,“少府监”和“将作监”是管理各工官的长官。《唐·六典》说,“少府监”(管理百工技巧政务的官员)有匠一万九千八百五十人,“将作监”(各工官的长官)有匠一万五千人。管理陶瓷工匠、管理制造各种明器的“工官”叫“甄官署”。两监挑选有技能的工匠,在原住州县专立户籍,按番到两监服役,称为番匠。所谓番匠是指不得在州县入籍,户籍隶属于少府,每年需定期上番,即为政府服劳役的工匠。唐代官府手工业作坊的工人都必须是具有匠籍的番匠。两监工匠从全国番匠中选拔出来,尤其是供内的工匠,选拔得更精,精者叫“巧儿匠”。皇帝和大贵族需要的工艺品,两监能够全部供给。两监是手工业的精华所在,足以代表当时手工业技巧的最高水平。可以肯定,唐三彩中的明器其他精品作为唐朝王宫贵族专用的奢侈品,只能是由官府手工业作坊组织生产,而生产唐三彩的“巧儿匠”就正是从邛窑选拔出来的优秀工匠,是他们将釉下三彩技术传播到北方地区的。

唐三彩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的河南、河北和陕西等省的原有窑场中,但唐三彩并非原有窑场的主要产品。例如:

河南巩县窑是唐代重要的瓷窑,以生产白瓷著称,1957年被发现,《中国陶瓷史》说:“根据出土器物的造型、施釉以及伴有三彩器物出土情况考察,这个窑生产白瓷的年代比较长。三彩陶器的制作及兴盛时代,是唐开元天宝年间。”被古陶瓷研究界认为是已发现的烧造唐三彩的最主要窑址。耐人寻味的是,《新唐书·地理志》中所提到的河南盛产的白瓷和向长安进贡的白瓷,多产于巩县,却只字未提只能为达官贵人所享用的唐三彩。

陕西铜川耀州窑创始于唐,盛于宋而终于元,经历了从烧制黑瓷、白瓷发展到以烧制青釉瓷器为主的过程。宋时,耀州窑曾为朝廷烧制青釉“贡瓷”。同时,其唐代黄堡窑场是继河南巩县窑之后我国发现的第二处唐三彩窑遗址。遗址的发掘者认为:“西安地区是唐朝都城所在,出土三彩器在全国最多,黄堡距唐长安城约100公里,长安城的大量需要应该是黄堡三彩作坊发展的直接原因”。因此,“铜川黄堡这一组三彩作坊约建于盛唐时期,连续生产到中唐”。对此,李辉柄先生置疑道:“照发掘者的意见,如果将耀州窑三彩的时代上限定在盛唐时期的话,那为什么在陕西这一时期的墓葬中却没有出现耀州三彩器,若将其下限定在中唐以后的话,根据已发表的材料证明,唐三彩在‘中唐以后衰落下来’或‘天宝以后数量逐渐减少’,可见唐三彩这时期在陕西已处于衰落时期,因此耀州窑三彩陶器的时代还需作进一步研究。”

看来可以肯定地说,北方唐三彩烧制的时间,无论是巩县、铜川,还是再后发现的河北邢窑,都不足一百年,在此之前,都没有“从单色釉到二彩釉”的演进过程,唐三彩在北方的出现,真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他们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天宝及其前后,唐朝包括河北、河南在内的广大北方地区,几乎同时遭受到外敌(契丹、党项羌、吐谷浑、吐蕃、大食、波斯)入侵、“安史之乱”、回纥扰民和洪水泛滥、地震、干旱、蝗螟等自然灾害的打击和困扰,尤其是“安史之乱”,从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范阳起兵,到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朝义吊死温泉栅,整整延续了七年零三个月之久,其祸害之大,难于言表。据《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夫以东周之地,久陷贼中,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棘,豺狼可嗥,既乏军储,又鲜力。东至郑,达于徐方;北至覃怀,经于相土。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据《旧唐书·卷十本纪第十》载,乾元二年四月,“壬寅,诏以寇孽未平,务怀挥挹,‘自今以后,朕常膳及服御等物,并从节减,诸作仿造仿并停’。”

国难当头,皇上又叫“诸作仿造仿并停”,作为专为朝廷达官贵人烧制高档明器和用品的官府陶瓷作坊,只得奉旨停产,邛窑工匠不敢抗旨,他们是外乡人,也不可能有“恋乡情结”,何况,中原本来就不是他们的故乡,他们必然要另寻出路。

中国古代手工业至少在明代资本主义萌芽以前,是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存在于社会的,按照行业习惯,一种特殊技艺一旦形成,总是通过父授子传,代代相承,绝不轻易外传和失传。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他们不仅要求生,还要谋生,于是,就四处流浪。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事情可能都会发生:他们中可能有人被契丹人抓获了,或许就是这些人及其后代创烧了“辽三彩”;他们中可能有人被大食人或波斯人抓走了,或许就是这些人及其后代创烧了“波斯三彩”;他们中可能有人在唐王朝复苏后去了唐都长安京城附近的黄堡窑,继续“以陶业为利,赖以谋生”;他们中可能有人逃到了湖南长沙和从邛窑逃到那里的工匠们一起创造了铜官窑釉下彩瓷的辉煌。

四川宜宾发现“陶瓷原料天堂”


初步探明陶瓷(原料)富矿储量达3亿吨,珙县政府着力打造“蜀南陶瓷基地”正当优质陶瓷原料资源日渐枯竭成为世界性难题时,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发现超大型陶瓷原料富矿。经中国建材集团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和四川省宜宾蜀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发检测鉴定,宜宾珙县陶瓷(原料)富矿储量达3亿吨优质高岭土4000万吨以上、优质石英4000万吨以上。专家分析:珙县陶瓷原料具备兴建年产2亿平方米中、高档墙地砖的蜀南陶瓷生产基地,且可实现数十年持续发展。宜宾位于金沙江与岷江交汇处的长江上游,北距成都300公里,东距重庆280公里,号称“万里长江第一城”。在产业配置上,水力、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具备了大规模发展的区位竞争优势。“掌握资源就是掌握财富,四川宜宾发现以珙县为中心连绵几百平方公里的丘陵地带有国内罕见的高品位、品种齐全的优质陶瓷原料可喜可贺。”4月17日,在珙县县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套班子及项目负责人等联合召开的蜀南陶瓷基地开发座谈会上,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院长兼国家建筑卫生陶瓷质量检测中心主任刘爱平、总工程师马小鹏等资深专家向珙县各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了研究开发化验陶瓷原料的情况。会上,素有“实干家”之称的蜀山实业公司董事长杨小平介绍了与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签订《技术协作框架协议》的情况,该公司从去年底成立蜀山陶瓷研究小组,邀请该院院长刘爱平以及刘西民、鲁雅文等专家到珙县现场进行资源考察、鉴定,合作研制工艺配方的试验原料全部采用珙县泥(高岭土)、石英岩、绿豆岩、绿页岩、黄砂岩、滑石及邻县的铝钒土。经过几个月数千次的试验,摸索了上万个数据,终于解决了从原料选用到技术配方,从生产工艺技术到质量控制等一系列的问题,形成了技术上独特可行的墙地砖生产技术,被众多试用厂家确认珙县陶瓷原料品质好。珙县泥由于含氧化硅SiO2高达46%,氧化铝Al2O3高达34%,氧化钾8%,氧化铁0.49%,再加入石英、铝钒土、滑石等,烧失率6.38%;不加任何化学原料,可与目前国内高档抛光砖坯媲美,而且不加放射性原料硅酸锆,白度可达70度以上难能可贵。特别是可以适应低温快烧,吸水率控制在0.1以内完全瓷化,耐磨抗折强度高,以完美的质感、色泽满足人们追求高档、环保的消费目标,使蜀南陶瓷基地原料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珙县县委书记范崇宁接受记者采访时充满信心地说,珙县政府要把硬环境建好,正在致力搞好城镇总体规划和工业布局,加紧进行陶瓷生产基地的“三通一平”工作;在软环境方面四套班子开明开放,给足优惠政策,服务到位,与宜宾蜀山实业公司一起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欢迎各地陶瓷企业家到珙县投资,让陶瓷产业在珙县发展壮大。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燃料涨价产品积压 四川20%陶企处于半停产状态》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燃料涨价产品积压 四川20%陶企处于半停产状态》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四川合江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