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佛山陶瓷产业加速全国布局“马太效应”日益显现

佛山陶瓷产业加速全国布局“马太效应”日益显现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瓷砖陶瓷

2021-04-30

陶瓷艺术。

近日,继签约沈阳法库生产基地之后,日前新中源江西高安基地正式奠基,而佛山其它的知名陶瓷企业更是外出扩大生产线而显示出自己强大的经济基础。据有关行业专家预测,陶瓷行业内所存在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日益彰显。

佛山陶企外迁扩大规模

据记者了解到,去年高安陶瓷企业产值5.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0%,实现利税5000多万元,今年随着新中源高安基地的奠基及其他陶瓷企业的进驻,预计到2010年,全市建筑陶瓷生产线将达150条,年产各类建筑陶瓷产品5亿平方米,实现产值200亿元。

据介绍,早在1995年进入陶瓷行业伊始,新中源就先后在佛山顺德及三水建厂,2001年之后进入广东河源和清远,由此完成在广东的生产布局,紧接着在四川夹江,后又在湖南衡阳、辽宁法库设立生产线。

而除新中源外,新明珠、蒙娜丽莎、鹰牌、金意陶等佛山知名陶瓷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外迁设厂。“只能走出去,佛山地越来越少,广东的地也越来越少,而且在佛山生产的成本越来越贵,只有走出去才能扩大规模。”佛山某知名陶瓷企业老总表示。

内地土地资源优势明显

“佛山陶瓷业集体外迁并不是一个短期或简单的气温变化,而是一个长期和理性的气候变迁,”某陶瓷业内专家分析道,“行业发展的内外因都促成了产业布局的提速。”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陶瓷行业年产能已经超过25亿平方米,已经成为世界上建筑卫生陶瓷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与之相应的,其耗能严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某知名陶瓷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广东的工业用地价格比四年前涨了几乎3倍,在内地我们签一块1000亩地的资金,可能在广东连100亩都拿不下来。”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今年6月新中源、金意陶等7家建陶企业布局江西正是看中了当地丰富的陶瓷资源,以及对上海、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的市场辐射能力。

taoci52.com延伸阅读

藤县陶瓷产业“洼地”效应初现


截至6月底,藤县中和陶瓷集中区16个陶瓷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6.17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任务22.78亿元的71%;14家陶瓷企业87条生产线投产,实现产值43亿元,同比增长11.8%。

“产城整合”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该县利用国家低丘缓坡政策,加快园区土地的平整,为新入园企业提供建设用地;做好路网建设,供水、排污管道的铺设,道路、厂区等的绿化,建设陶瓷文化公园,完善物流配送、学校、医院、购物、娱乐等基础设施。同时协调企业做好厂房、宿舍楼、业务用房等的建设,抓好设备的购置安装等。上半年园区建设完成投资2.96亿元,占年度投资任务3.25亿元的91%,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园区扩大近一倍。

完善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该县以现有的新中陶、瑞远、新舵、宇豪等重点骨干企业为依托,抓好一期项目工程的投产和发展,促进二期工程的开工建设,着力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引进泰和丰、德龙、碳歌、佳和利等上下游配套项目,拉长陶瓷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泰和丰与德龙两家企业主要为企业提供生产陶瓷的原材料,使陶瓷企业一步到位开展生产。碳歌企业则利用陶瓷企业打磨所产生的废料、碎瓷片生产发泡保温材料,佳和利等企业生产包装陶瓷所需的纸板、塑料。1-6月,泰和丰陶瓷原料生产项目完成投资2.15亿元,占全年投资任务2亿元的107%;德龙原料生产项目完成投资3050万元,占全年投资任务3000万元的101%,均提前竣工,开始调配、试产;碳歌发泡陶瓷保温材料项目完成投资2.5亿元,占全年投资任务2.7亿元的92.8%,正在安装、调试生产线,8月份将进行试产。

建材内需市场低迷陶瓷企业加速海外布局


面对因房地产强力调控带来的低迷内需市场,建材企业对海外市场的扩张开始变得迫切。上周末,歌纳卫浴董事长朱云峰向业界宣布中国建材家居企业(澳大利亚)营销中心(简称MFC)招商正式启动,海外市场再次成为焦点。

建材家居企业抢滩悉尼

朱云峰的投资身份是广东鼎誉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歌纳卫浴属于其旗下投资实业。

或许正是有着歌纳卫浴的实业投资实践,国内建材市场逐渐恶化的生存环境,成为朱云峰扩张海外营销渠道的重要原因。

MFC选址悉尼。澳洲的联合投资方是当地最大的商业地产上市公司GOODMAN集团,这让MFC悉尼馆的选址非常讲究———所在的Bankstown名企园区内,旁边就是鲁伯特·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澳洲最大的零售商CLOES悉尼总部等,无论是商业氛围还是配套设施都非常成熟。

据悉,这个项目是澳洲唯一的中国建材家居企业聚集地,背后有澳大利亚贸易部、悉尼市政府与中国广东省外经贸厅在共同推动,其目标是成为澳洲规模最大的建材家居实体卖场以及辐射整个南太平洋地区的中国建材家居高端品牌中心。

朱云峰介绍,MFC项目悉尼馆一期的主体建设、外立面装修、周边路网配套及绿化工程已全部竣工。预计将会有超过200家中国企业加盟进驻,产品范围涵盖陶瓷、卫浴、厨房、门窗、灯饰、五金、地板、铝型材等家居建材产业全链条。

内需低迷逼迫企业拓展出口渠道

陶瓷企业以投资者身份涉足海外渠道布局,MFC并非唯一案例。

今年3月,ICC.DUBAI.CCC(简称“迪拜中国陶瓷城”)启动,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希望这个位于迪拜杰贝阿里工业区的项目,能够复制在佛山的成功经验,成为佛山和中国陶瓷企业在中东、印度和非洲市场拓展的重要跳板。

过去几年屡屡发生的建筑奇迹显示,中东或许拥有更大的建材消费需求。据悉,包括中东、南亚、北非在内的整个MENASA地区,就有高达5000亿美元的建筑项目正在开发,这其中就有500亿美元的陶瓷卫浴市场。

MFC以及ICC.DUBAI.CCC项目传递出明显的信号:陶瓷企业的出口需求越来越旺盛。

近期,由于国家的限电政策,山东淄博、四川夹江、江西高安等陶瓷产区已经大片区停产。更糟糕的是,“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强力调控,使得建材卫浴市场的内需或许进入比金融危机时更低迷的阶段。”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尹虹秘书长告诉记者。

这与陶瓷砖产量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在业界,陶瓷产能过剩的说法已经非常盛行。

据其介绍,广东卫浴产品出口比例稍高,占据产量的40%,但瓷砖的出口比例只有10%。佛山陶瓷产能急需向外输送。

集约化经营做大市场蛋糕

然而,企业出口渠道众多,仅凭澳洲市场可能存在的巨大消费能力,MFC未必能吸引佛山陶瓷企业加盟。

朱云峰的想法是营销中心以实体卖场为基础,配合电子商务、仓库物流以及商务配套等,建立一个服务集成化、多元化的商贸平台。

这类似于保姆式的服务。“从市场开拓到企业经营运作、从前台的注册开业到后台的招聘培训,MFC为进驻企业提供包括法律、在澳办理合资或并购、招聘澳员工、报税、节税、审计策略、办理商品从中国到澳大利亚以及其他国家的运输、报关、保险、仓储等一条龙服务。”鼎誉投资营运中心总监张奋说。

类似的厂家—零售终端模式也有不少。环球市场在佛山推行的M2C,同样让客户的产品越过中间代理商,直接抵达美国零售终端。但M2C的模式是全权接管客户产品离岸后的所有过程,MFC与之有很大不同。

朱云峰强调,MFC的关键是平台与企业的抱团式合作。“行业集约化经营才能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做大市场蛋糕。”

醴陵陶瓷向千亿产业集群布局


近日,在醴陵某企业的一处瓷器展厅里,一把由陶瓷制成的小刀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这种陶瓷小刀在瓷器粉中加入一种叫氧化锆的元素,相对传统陶瓷,它具有韧性强、不易碎的优势,相对铁质刀,不易锈、切面包不掉渣,因而广受欧美国家消费者欢迎。

瞄准特种陶瓷这一新兴的产业金矿,醴陵陶瓷工业园正加紧布局特种陶瓷企业。像这样精美的瓷器,从出厂到货物摆上柜台,价格最高能涨120倍。以陶瓷光纤导管为例,过去依靠从美国进口,要8到10美元一个,而醴陵产每个只要5毛钱,目前这种陶瓷光纤导管每个季度的销售额都在四千万元以上。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变,将进一步打造醴陵品牌,加大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醴陵市副市长廖宏力告诉记者,作为世界釉下五彩瓷的原产地和中国“红官窑”所在地,醴陵制作、生产陶瓷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醴陵市千亿陶瓷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提出,到“十二五”末期,醴陵陶瓷将成为湖南又一个“千亿产业集群”。

目前,醴陵陶瓷产业已发展为日用瓷、工业瓷、电瓷等5大系列4000多个品种。为应对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等形势,醴陵每年投入1亿元研发基金,投资建设湖南醴陵陶瓷产业园,构建醴陵陶瓷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广西沿江陶瓷产业布局加快


在未来5年内,我们将建成拥有150条陶瓷生产线、年产值150亿元、税收6亿元的产业集群,成为广西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广西藤县有关负责人说,藤县以黄金(1747.60,5.90,0.34%)水道为依托,充分发挥丰富的资源优势,抢抓广东佛山陶瓷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机遇,加快打造陶瓷产业园区。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藤县位于广西西江的下游,境内既有发展陶瓷产业的资源优势,又能充分利用西江航运的物流优势,这为藤县加快发展陶瓷产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目前,藤县已经提出根据陶瓷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规划建设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配套先进、生态环境优美的陶瓷产业示范园区。

任建华告诉记者,西江沿江各市依靠西江巨大的运输能力、低廉的运输成本优势以及沿岸水源、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加快了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步伐,沿江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逐步形成了陶瓷、建材、汽车等一批特色沿江产业园区,综合运输效益进一步提高,西江黄金水道在“西江经济带”建设和东部产业转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贵港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志光介绍说,贵港市已经在西江沿岸规划并布局了5个产业园区和15个功能区,打造建材、冶金、电力、船舶修造、食品等优势产业,临江产业集群初现雏形,港口及相关产业年产值达83亿元,沿江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日趋明显。

梧州市把全市人口的50%、产业的70%、生产总值的70%集中到西江黄金水道沿线的规划已经启动,全市“五园八区”已初步形成规模,产值超千亿元的再生资源产业园正在稳步推进,产值超百亿元的陶瓷产业园区、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和招商,各种产业集聚逐渐形成。

柳州市则重点加快建设柳州阳和、官塘等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积极打造广西柳州汽车城、西部装备制造业基地等产值超千亿元的重点产业类项目,力争把柳州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区域合作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国际汽车产业集群中心。

此外,来宾市也已初步形成了“一区四园五带”的发展格局,重点打造能源电力产业基地、冶炼产业基地、铝产业基地、建材产业基地,力争“十二五”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其他各市也依托西江黄金水道沿江布局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德化陶瓷掀创新潮 加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一段时间来,德化陶瓷界谈论最多的是从清华美院“充电”回来后的感受。“清华一堂课,胜读十年书!”创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温雅国告诉记者,“感谢县委县政府为我们创造这样一个充电的好机会!”

据了解,德化政府出资让企业高管和创作人才前往清华培训,在省内尚属首次。培训后学员们从中能得到启迪、开阔视野、吸收当前的高端信息,增进交流、建立联系。

创新之风悄然刮起

在福杰陶瓷有限公司样品车间里,记者看到一串串、一件件用陶瓷制作而成的首饰、手表链、轴承等科技新品,让人眼前一亮。在另一边的生产车间,一台台从台湾等地引进的现代化机器设备正在流水线作业,这些精致细密的“陶瓷宝贝”正从机器中滚压出来。

据该公司林总介绍,公司与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探索研发新型陶瓷材料,目前已成功开发了纳米氧化锆健康型陶瓷首饰、复合纳米氧化锆轴承和精密功能结构构件。此外,学习回来的德化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颜松柳也正在加紧对瓷雕“中国象棋”进行重新设计和梳理,这是他与台湾名企的合作瓷雕作品,作品限量发售,由台湾客商统一经销。

此外,冠福礼品瓷也正抓紧开发一些创新产品,多宝堂、月记窑等文化创意公司也正全身心投入创新产品的研发。可以说,德化瓷企中已悄然兴起一股创新风潮。

加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德化陶瓷受外需不振、通货膨胀、银根紧缩、劳工成本提高、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作为外向型经济,德化县陶瓷产业进入“内外交困”的“微利时代”。

如何破解难题,逆风飞扬?德化县委书记吴深生疾呼,陶瓷企业要通过增加科技含量、文化分量、品牌力量,加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千年陶瓷文化底蕴是德化的‘富矿’,我们要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县委书记吴深生说,德化县将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加强陶瓷技艺的继承和创新,推动德化瓷雕技艺申遗工作;开展好“文化发展繁荣年”活动,实施好“陶瓷文化十个一工程”,办好、办精泉州“陶瓷文化生态旅游节”,推动文化与城市、陶瓷、旅游、企业的融合发展;积极打造海峡两岸(德化)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建设国际陶瓷艺术城、中国梦谷———冠福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和月记窑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陶瓷文化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县里每年投入创新资金3亿多元,开发日用陶瓷、旅游陶瓷等新产品2万多件。”德化县县长欧阳秋虹这样表示。为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该县积极引导企业加快技改和创新,致力传统产业高端化,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以在激烈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持续发展。

政府重视企业品牌建设

今年1-9月,德化陶瓷业增长近20%,德化县品牌宣传领导小组副组长、县政府副调研员黄发建说:“逆市增长的原因,得益于政府极力提供平台。从法律体系、产业链条到营销平台,引导企业建网络,设区域代理,到国外参展,政府已逐步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日前,德化已分三批次共130多人参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举办的中国工艺美术高级研修班。该县明确表示,目的就是注重人才培养,为企业“二次创业”转型升级服务。

“今后还会继续办下去。”黄发建说,去年德化组建高档日用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德化陶瓷企业已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政府加大对“外转内”的企业的科技投入补助,增加新设备按价格的12%拨补。鼓励企业向创新、创精发展,由粗向型向精细型转变,发展高中档酒瓶、LED、首饰陶瓷、光波陶瓷、家电陶瓷等高科技陶瓷。同时加大对企业品牌的扶持和宣传,每年在国内10个城市开设品牌店。

黄发建最后说,只有品牌,才有标准;也只有标准和质量保证,才有品牌。有了标准,成品率才能提高,自然能减少企业的消耗,企业也才能持续发展。所以政府十分重视企业的品牌建设,对于取得全国品牌的企业给予奖励100万元。

佛山电力缺口达20% 加速陶瓷低端产能淘汰进度


近日,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2008年佛山的电力供应将呈现全年性、全网性缺电,最高用电负荷为720万千瓦左右,负荷缺口最高达160~180万千瓦,而且表现为电力、电量双缺。看来,2008年佛山市的缺电已成定局。

面对电力不足的现实,记者走访的陶瓷企业都倍感无奈。钻石陶瓷副总经理林绍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佛山用电紧张是个不争的事实,而今年表现似乎更为突出,今年用电缺口估计大概在20%左右。2008年元旦至今,政府在充分保证民生、医院、机关等基本用电的基础上,实行“错峰用电”,缺电特征明显。

林绍基透露,“错峰用电”给陶瓷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停电使得陶瓷窑炉保证不了要维持1250摄氏度以上的生产要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质量,也耽误了生产时间,降低了产能。不过,企业自身在不断改进节电设施,通过更为科学的作业制度来适应现实需要。力泰公司一位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佛山陶企一直都承受着用电不足的压力,力泰在“错峰用电”期间不得不将日常的“一班倒”调整为“两班倒”或“三班倒”。

在专家们看来,佛山今年新年伊始就呈现往年来的供电紧张态势,与广东去年下半年至今干旱少雨,水力发电受影响密切相关。但其根本原因还在于近几年里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超乎人们的想象,这给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考验,缺电等能源不足已成为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遭遇的瓶颈。因此,身处佛山的陶瓷企业因乏电无奈并不意外。

佛山市经贸局副局长张庆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佛山要达到电力供需平衡至少还需要5年时间。但他同时表示,政府将会加强管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在电网能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实行“错峰用电”;进一步加快电网建设,大力推进德胜电厂、顺德变电站和禅南输变电工程等建设,解决结构性缺电问题;科学安排电力供应,鼓励企业在用电低峰时生产。

业内人士分析,时值调整提升战略转移的关键时期,不能再单纯就缺电本身的表面问题进行讨论。他们认为,当地政府为响应国家、省关于“节能减排”的要求,可能会就用电难的问题顺势加速佛山一些“两高一低”陶瓷企业的洗牌。尽管用电需求不足的问题在全国大部分陶瓷产区都存在,而且相对来说,作为传统产区的佛山比一些新兴产区似乎要更好些。然而,随着当前环保节能呼声日渐高涨,今年的用电难让佛山陶瓷企业承受的压力比往年更大。

唐山检验布局大产业 培植陶瓷企业新高地


惠达集团卫浴陶瓷出口全国第一,唐山骨质瓷出口全国第一,津西钢铁H型钢产能、出口量全国第一,唐山板栗及其制品出口全国第一……“唐山外向型经济发达,年进出口商品的批次、品种以及重要商品的数量均居全省前列。扶优扶强龙头企业上档升级,培植更多外向型产业出口创汇。用布局大实验室、发展大产业、提升大质量的战略眼光,为检验检疫事业谋篇布局。”唐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刘文欣告诉记者。

整合资源打造国检新高地

2011年4月,唐山检验检疫局陶瓷实验室作为国家陶瓷检测重点实验室成功加入中国华检陶瓷检测联盟。“现在,唐山检验检疫局为我们签发的出口产品检测报告,都附有"中国华检陶瓷检测联盟证"标志,产品质量和企业信用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唐山海格雷骨质瓷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今年,河北检验检疫局整合唐山、京唐港、曹妃甸三地检验检疫科技资源,着力打造唐山国检“新高地”。刘文欣表示,目前他们正在探索地方政府支持、检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发展新路子,为唐山外贸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检企互动培植出口增长点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外"双反"影响,今年陶瓷出口市场低迷。我们以‘日用瓷艺术化、增加附加值’为突破口,帮助企业赢回市场。”唐山检验检疫局陶瓷科科长赵淑忠介绍,唐山开发区信源诚陶瓷厂开发了新产品陶瓷饮水机后,他们指导企业增加装饰画面,增强吸水率和抗热震性,改善了外观质量,产品单价由过去的60元提高到现在的100元,上半年出口创汇2.45万美元,同比增长169.48%。唐山华美陶瓷有限公司开发出“窑变釉”新产品,主要出口美国市场。他们为企业提供铅镉溶出量、窑温稳定性等技术支持,使烧制成功率、国际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此外,唐山亚利日用精陶有限公司上半年出口创汇51.24万美元,同比增长115.85%,新品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20%。

佛山陶瓷博览交易会 促进佛山陶瓷产业升级


在昨天的第九届中国(佛山)陶瓷博览交易会开幕式上,佛山市副市长李子甫表示,陶博会正在向产业化、品牌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佛山将加快陶瓷业优化升级的步伐。

趋势:总部经济会促陶瓷产业升级

佛山作为千年陶都,陶瓷业是传统支柱产业之一,早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陶瓷业要成为佛山继续保留以及优化升级发展的重要传统产业,继续成为当地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支撑。记者了解到,佛山陶瓷产业正往总部经济的方向发展,陶瓷企业特别是附加值低的企业外迁正成为趋势,而其总部留在了佛山并在发展壮大。通过总部经济的外延延伸产业链条,延伸的产业链条反过来又在促进该行业的做强做大。

佛山陶瓷产业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公认的综合性陶瓷产区和进出口贸易基地。目前,佛山的陶瓷企业已经发展到400多家,年产值达到500多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7%,佛山陶瓷行业拥有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占全国陶瓷行业的60%以上。

影响:佛山渐成世界新兴会展中心

会展经济是弘扬传统产业的有效途径。依托佛山陶瓷丰厚的产业资源,陶博会从2002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了8届,并成为一个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陶瓷尤其是佛山陶瓷的窗口。

在产业蜕变的同时,展会的蜕变也成为亮点。本届陶博会因国际专业会展公司的承办,为陶博会增添了市场活力和国际色彩;组建的独立形象设计团队,彰显了其服务水准与国际接轨;会展上多种语言营销,为佛山会展业特别是陶瓷会展业跨入全球经贸合作交流的重要舞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来自德国的汉斯(音译)先生是代表公司专门来参展的,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近年佛山陶博会在国际陶瓷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与同行的融合中,将会赢得更多关注和认可。

看点链接

概念化成“陶交会”新时尚

昨天,第九届陶交会在中国陶瓷城分会场同时开幕。概念化成为今年陶交会的新时尚,也成为陶瓷行业发展的方向标。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新的创意概念更主要体现在城内的商家产品展示。今年流行时尚个性化,处处吹起一股概念意向风,各个企业纷纷推出极具自我特色的系列产品,铺张概念、张扬个性、力争自我风格与时尚同步,引领潮流。如金意陶的概念馆。全新阵容的诺贝尔展厅以及绅士德的SPA泳屋,别出心裁,将产品的特性优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佛山陶瓷产业加速全国布局“马太效应”日益显现》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佛山陶瓷产业加速全国布局“马太效应”日益显现》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