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瓶 > 导航 >

乾隆“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 重宝聚申城

乾隆“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 重宝聚申城

古代瓷器瓶 乾隆瓷器怎样鉴别 如何鉴别乾隆瓷器

2021-05-12

古代瓷器瓶。

有史以来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估价最高的一件中国古代瓷器——乾隆“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即将于本月14-15日在上海四季酒店亮相。在这几天时间里,世界老牌拍卖行苏富比以及北京嘉德和保利这两家拍卖行均将携重宝到上海秋季拍卖会来争夺眼球。

“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

珐琅彩器完美无瑕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持续火爆,已经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纵身跳入。收藏家和投资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拍卖行之间的竞争亦日显白热化。苏富比此番果然身手不凡。单单这一件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就早已引起国际上中国瓷器最高端收藏家的关注。“古月轩”珐琅彩器堪称清代官窑中的极品。乃康熙末年宫中御厂所创,将西洋珐琅彩绘于景德镇瓷胎上。每于景德镇督烧白瓷中精挑细选完美无瑕者,运至宫中,由画师精心绘制。每器皆为独一无二者。乾隆皇帝尤喜各色小巧花瓶。珐琅彩器的制作,受到皇室的严格监督、验收和管理。雍正和乾隆二帝对此有许多评语记录在造办处档案中。在苏富比的拍卖图录上,这件瓷器没有标价,而写了“估价待询”。据透露,其可能的起拍估价约值人民币9000万元。这件珐琅彩瓶究竟能否再创奇迹,值得翘首以待。

taoci52.com编辑推荐

乾隆粉彩春灯婴戏双耳瓶


乾隆时期的粉彩有如下特点:

1.乾隆粉彩利用粉彩粉润柔和的质感,用粉化的各种彩料仿制各种工艺品,能准确地表现出所仿之物的色彩和质感,可谓惟妙惟肖。

2.乾隆粉彩有一个独有的特征,即器物口部及底部都施松石绿釉。松石绿釉非常浅淡光润,釉面犹如粥皮,由于是一种低温彩釉,釉面常常带有细小的纹片。

3.乾隆官窑粉彩的纹饰一般是“大内”送来的图样,主题纹饰按不同时节都有严格规定,主纹是缠枝花,分别加施变龙、变凤、蝙蝠或缨络、八吉祥等,组成各种祥瑞吉庆、美意延年内容的图案。

4.乾隆粉彩的造型工艺更是精益求精,不论是高达一米多的大型陈设瓷,还是小至几厘米的扳指儿、鼻烟壶,造型都非常规整,很少出现夹扁或歪塌现象。

此件清乾隆粉彩春灯婴戏双耳瓶为乾隆粉彩的代表作品,无论从色彩、器形、工艺上都有很大的特点,尤其在文化内涵上更是反映了封建帝王希望“百子千孙”、“江山永固”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盼望有子传宗接代的良好愿望。此瓶细长颈,撇口,耳作如意形,喻“平安如意”,硕腹,平底,矮圈足,口及耳描金,颈至肩及腹底以如意云头为边,在红地上画缠枝番莲间饰蝙蝠。腹部彩绘高山流水,庭舍楼台,配以树石花草,众婴孩嬉戏其间,或舞龙或提灯,足边描回纹,器内及底均施湖绿色釉,底描红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款。

乾隆粉彩描金芍药锦鸡图梅瓶


乾隆时期的粉彩多以百花图案为饰,风格繁缛华丽,精美异常。其图案装饰一改雍正时期所表现出的清秀风格,和同时期的 其它彩瓷在装饰艺术方面基本类同。但在白釉上装饰图案并不常见,整体显得又端庄既雅致,颇具雍正彩瓷神韵。

梅瓶是汉族传统名瓷,梅瓶出现于唐代,盛行在宋代,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作盛酒用器,因口径之小仅能插梅枝而得名。此件粉彩描金芍药锦鸡图梅瓶器物胎白,通体以白釉为地。通体用粉彩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芍药锦鸡图,以简洁的墨彩绘出梅枝,再用胭脂红、青 等柔和的色彩点缀牡丹花朵及锦鸡。简洁大方的图案呈现出一种乾隆华贵的风格,可见当时它不仅作为贮酒器又是一件精美的观赏品。具有极高的投资和收藏价值,是实力买家和投资者的不二选择!

此梅瓶器形尊贵秀美,装饰雍容华丽,绘画细致工整,工艺精湛绝伦,通体绘芍药锦鸡图,牡丹花开,或红或黄,雍容华贵,锦鸡身姿卓韵,画中锦鸡以劲挺的笔线勾勒,工整而洗练,概括而传神,画师运用光影的作用,突出羽毛的光泽和虚实,疏密相间,详略得当。

锦鸡栖息于树干上,侧旁饰以枚红色的芍药花,寓意“玉堂富贵”,又有桃花、万寿菊点缀其间,工笔细绘,一花一叶都尽态极妍。在锦鸡的画法上,雌鸟色泽暗沉,而雄鸟却主导了每个画面的构图,两只锦鸡回首顾盼对视,翎毛片片分明,双目炯炯有神,情态十分生动。其华丽耀目的翎毛让画师一显身手,尽用粉彩釉色富丽多姿的多变华彩。色彩交互层叠,浓淡匀称细腻,饶富立体质感。

梅瓶背面装饰更显简洁,肩部空白处题唐朝张又新作诗“茂枝英呈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今日满苑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蕊”。此瓶借此诗句可谓锦上添花,诗情画意,面面俱到,饶有一番韵味!

乾隆 粉彩描金芍药锦鸡图梅瓶 尺寸:

口径:8.4cm

高:38.1cm

足径:14cm

宋代官窑双耳瓶价格


众所周知,宋代的瓷器是非常出名的,特别是其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定窑、钧窑、哥窑”。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是用来供奉朝廷的。南宋时期的官窑在整体风格上还是北宋时期的瓷器较为相似,其造型较规整、讲究对称感,给人以极其强大的宫廷气势感,从外观上而言瓷器高雅大气,从做工精艺上看一丝不苟、做工及其精细,非常大气美观,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宋代的官窑细分为两类:1是御窑瓷,2是官窑瓷,但是对于民间来说它们统称为官窑瓷,这两种瓷器都是由“官家”督造和采办,所以在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区别。双耳瓶是瓶形式之一,特点是它的颈部两侧紧贴附这双耳,因此名声大噪。所以宋代的官窑双耳瓶的价格也较贵,上至两千多万,下至几十万都是有的。

宋代南北瓷窑普遍烧造,但其双耳瓶的耳的形式各不相同,所以名称各异,造型也是多样。定窑所制作双环耳瓶较为少见。元代、明朝、清代乾隆的双耳瓶还是存世量较多的,风格都不是一类的,有较强的欣赏价值。相比较而言,宋代的官窑双耳瓶存世量较少,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宋代官窑双耳瓶的釉面颜色有一点似雾非雾的感觉,不像其他工艺品光泽度高,大多的瓷瓶都有自然开裂现象,其釉色有粉、青、白、黄等色,色彩较多且都较鲜艳。其器的瓶口中因加有釉导致其稀薄,会微微露出一点紫色,但当采用刮釉烧制时,它会呈现出偏赤铁色,犹如璞玉,所以被称之为“紫口铁足”。

宋官窑青釉双贯耳尊的拍卖价格在680万上下浮动,由于其胎土含铁量很高,所以手拿着感觉很重,胎土一般呈深黑褐色,釉面极重而且幽亮,能带给人一种平静放松的感觉。其釉厚度就像棉花一样,外观上温润如玉。釉面经过多层重复细刮,釉的光泽度下沉但不耀眼,纹理结构非常有致,造型也典雅庄重的同时也不失一番韵味。它的细节方面给人一种清新感,色调单纯却不缺乏意境。它同唐朝的瓷器相比则在颜色上鲜艳很多,颜色丰富但不妖艳,同明清时期的相比风格迥异,这正是它的特点。

从宋代至今,我国的瓷器行业的发展也更加的完备,从古至今我们对于瓷器的做工在精心打磨。宋代的官窑双耳瓶则是宋代官窑的代表,在器型和纹饰上都有严格的礼仪规定,等级森严,错用或擅用都是重罪,由此可见,在宋朝官窑瓷器的地位。宋代的遗址至今尚未发现,所以它的价值更高,更加的珍贵。宋代官窑的双耳瓶虽然价格较昂贵,但是宋代的官窑双耳瓶大多都是定制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宝。

吉州窑酱褐釉双耳瓶


吉州窑在今江西省吉安永和镇,古代吉安称吉州,故名吉州窑,并称“永和窑”、“东昌窑”。创烧于唐末、五代,发展于五代与北宋,兴盛于南宋至元代初、中期,终于元代末,为江南地区著名的民间瓷窑之一,烧瓷品种繁多,地方特色浓郁。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文物部门对吉州窑做过多次调查。1980年至1981年,江西省文物部门对窑址作了比较细致调查,开探沟25个,清理了龙窑一座及作坊遗址,获得了大量瓷片及窑具。

这些清理工作也证实了五代时期吉州窑生产有酱褐釉碗、罐、壶及白釉碗盏,器物特征与各地五代墓出土瓷器比较近似;与元末明初刊《东昌志》中“至五代时,民聚其地,耕且陶焉,由是井落墟市,祠庙寺观始创”的记载大体吻合。入宋以后,吉州窑也烧青白瓷,有青白瓷注子、注碗残器标本发现,同时还烧白釉和黑釉器,但标本不多。南宋为吉州窑大发展时期,瓷器品种有黑釉、酱釉、青釉、白釉、白釉褐彩、白釉红绿彩绘、绿釉、酱黄釉等,以黑釉、白釉所占比重最大。在装饰技法上呈多种多样、丰富多彩,诸如树叶纹、剪纸纹、彩绘纹、洒釉、剔釉、剔釉填绘和玳瑁釉、鹧鸪斑、堆塑等多种技法。

吉州窑除烧制上述独具特色品种之外,又兼采宋代南北名窑之所长,广收博取名窑瓷艺,如青白瓷显然是仿景德镇窑;覆烧印花白瓷带有明显的定窑风格;白釉褐色彩绘装饰受磁州窑影响,但磁州窑系为釉上彩,吉州窑为釉下彩,有所创新;黑釉兔毫纹、油滴纹明显是仿建窑的;所产绿釉小盏的纹饰布局与耀州窑青瓷盏几乎完全相同。宋代吉州窑产品的胎色可分为紫黑色泛青的粗缸胎、酱紫色缸胎、米黄色瓷胎和淡青花瓷胎四类。其胎质较粗,胎内含有砂粒,有气孔,圈足处理比较简单。

宋代吉州窑生产的褐釉器物不多见,以罐、瓶类器型较为常见,造型丰满,釉层较薄,质地较粗,多施釉不及底或施半釉。北宋早期光素无纹饰,南宋后纹饰多样,题材丰富多彩,同时代其他窑口的纹饰在吉州窑中几乎都可以找到。而一些吉州窑自己所创独特的纹饰都为其他窑口所不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宋代民窑中独树一帜。

这件产于宋代早期吉州窑酱褐釉双耳瓶(见图),高8.5厘米,口径3厘米,足径4.2厘米。折沿撇口、长颈、圆鼓腹、外撇平底足,肩腹部两边堆塑云纹双耳。平底足无釉,见粗松胎质,呈紫色缸胎,瓶外壁施满酱褐色釉,釉薄处呈褐黄色,是轮制施胎纹,釉厚处呈黑褐色,且有流釉。该类器型釉双耳瓶在闽北宋墓中多有成双成对出土,有黑釉、青釉、黑褐色釉,但是酱褐色釉的发现较少。

清青花春耕图双耳扁瓶


“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农耕。”著名学者左河水的这一首《惊蛰》,形象地再现了春分前后中华大地,尤其是江南地区开始春耕的景象,与笔者所藏的一件双耳扁瓶上的春耕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图一)

这件清乾隆青花春耕图双耳扁瓶(图一),高39厘米,宽27厘米,底部有 “大清乾隆年制”的篆书款印(图二)。扁瓶造型由明代永乐、宣德青花器演变而来,为乾隆时期烧制最精的青花工艺之典型代表。该瓶身运用拼接方法,颈、肩对称,并饰有夔龙双耳,通体满绘青花纹饰,如口沿外部绘有如意云头纹,颈部则是蝙蝠纹,其余边饰为青花绘寿字吉磬缠枝花卉纹,纷繁复杂,却又细致入微,轻盈如真,颇见功力。最为突出的是瓶身腹部,其两面开光,一面绘《耕织图》之“耕”:图中农夫右手握犁,左手执鞭,赶牛犁地;另一面则绘《耕织图》之“耙耨”:大牛拉一长方形耙,农夫着斗笠,手执牛鞭站在耙上,田垄上小牛抬头对视。两面背景相近,皆是双桐树下,阡陌相交,不远处农舍隐现,画中梧桐枝叶婆娑,生机盎然。《礼丰威仪》说:“其政平,梧桐为常生。”被赋予代表天下太平的梧桐,是政治清明的祥瑞之物,也正好与耕织图所寓之意相暗合。

观察扁瓶构图,由远而近,由大到小,虚实透视,空间布局非常得当;人物面目表情及衣褶生动,大牛与小牛相顾动人,绝妙地再现了原画神韵;图中村落风景,田家劳作之苦,曲尽其致,画法极重工笔之精妙,堪称佳作。细品其线条,不难发现,两幅图中出现了17世纪以来东西美术相激荡的新气象,即多处摹自当时深得乾隆喜爱的西洋画师郎世宁所创的新体画。比如梧桐,一改传统国画的线条表现手法,运用素描和明暗效果,使梧桐树皮具备较强烈的凹凸立体感,树叶向背、老嫩之差皆得以准确表现;瓶身青花,出色浓妍,于莹白滋润的釉面映衬之下,更见清雅逸致。

(图二)

江南秀美的春色和淳朴的耕种情景出现在瓷器中,并非偶然。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作《耕织图》呈献宋高宗,深得赞赏,朝野传诵;康熙三十五年,瓷器上最初出现了耕织图纹,之后在青花中多有表现;乾隆认为“帝王之政,莫要于爱民,而爱民之道,莫要于重农桑。此千古不易之常经也”,因此,“注重男耕女织,发展农桑生产”自然成了乾隆皇帝根深蒂固的经济思想。这也正是民间《耕织图》摹刻之风盛行的原因,连一些地方农书如《授时通考》等,也以各种形式加以翻刻,瓷扁瓶中的同类题材又将之推进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两幅瓷上春耕图,几多百姓劳作苦。把玩扁瓶,不由想起陆游的那首《春耕》诗:“去蜀归吴会,真成万里行。穷通竟安在,恩怨两皆平。文字妨求道,杯觞害养生。余年犹有几?买犊事春耕。”如今,现实生活中的耕牛犁田已不多见,而诸多藏品却能再现历史,这难道不是收藏的魅力所在吗?

清乾隆粉彩百鹿图双耳尊


粉彩是景德镇窑在五彩的基础上及“珐琅彩”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种彩瓷。它的独特之处,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其做法是用经过“玻璃白”粉化的各种彩料,在烧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绘画,经第二次炉火烧烤而成。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盛烧于雍正、乾隆,成为清代瓷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品种。直到现代,景德镇的许多瓷厂仍继续生产。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所谓“玻璃白”是不透明的白色乳浊剂,属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浊作用,可以使彩绘出现浓淡凹凸的变化,增加了彩绘的表现力,让画面粉润柔和,富于国画风格,因此博得“东方艺术明珠”的美称。

乾隆时期的粉彩综合了康熙与雍正两朝的制瓷工艺,乾隆帝对有些粉彩器物的用途、形体、花纹的要求常有御旨。此尊为乾隆皇帝寿诞时所烧制,高45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24.2厘米。尊敞口,口以下渐广,垂腹,圈足。肩部两侧各有一螭耳。尊体绘百鹿,衬以山林、小溪、灵芝、花草等景物。苍松翠柏下群鹿或奔跑,或相偎,或憩息,形态各异。经专家们认真研究瓷艺大师反复实践,终于再现了这一器物的神韵。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双耳抱月瓶


数拍卖场的经典瓷器,「青花双耳抱月瓶」必占一席,不时见于各大拍卖行的图录封面之上。今季伦敦拍卖,苏富比封面就是青花双如意耳抱月瓶,48.3cm高,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估价£100万- 150万(RMB 870万- 1,300万)。

器形曲线圆滑,颈部细直,附带双耳,器腹扁圆,名曰「扁壶」。由于形似满月,故又雅称「抱月瓶」或「宝月瓶」。抱月瓶创烧于明代,原形应来自中东,后融合于中华工艺。大型扁壶烧制不易,会因承受不了窑内高温而坍塌变形。

随时代流转,抱月瓶器形亦常随之而有变。今次上拍的这一件,具明永乐瓷器两大创新特征 - 器身扁平、呈圆形,中心开光,开光内凸脐。青花发色方面,钴青点染纹饰,拟效明初青花之浓黑铁斑,亦挺具慕古味儿。

香港邦瀚斯,2017年春拍,HK,540,000成交

如此器形及尺寸的扁壶,在拍卖场上算是经典瓷器。去年香港春拍,邦瀚斯(Bonhams)就以一对扁壶领衔,为美国丝绸大王威廉·斯金纳(William Skinner,1834-1902)家族旧藏,估价HK,000万- 3,000万,连佣HK,850万成交。

尽管器形及尺寸相类,纹饰上还是有分野。这类扁壶最常见绘八瓣纹饰,瓣内分别绘以佛教八宝图案(法轮、法螺、宝伞等……),就好像上述邦瀚斯这对。今次上拍的这一件,饰缠枝莲纹,繁而不拥。虽无绘八瓣,但「八月伴月」式的匀称布局仍在。

2003年香港秋季拍卖,此件扁壶在苏富比上拍,估价HK0万 - 300万,连佣近HK0万成交。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双如意耳扁壶 《大清乾隆年制》款

拍品编号:10

高度:48.3cm

估价:£1,000,000 - 1,500,000

拍卖详情

拍卖行:伦敦苏富比

场次:中国艺术珍品

拍品数目:151

预展时间:

2018/5/12 - 13|12pm - 5pm

2018/5/14 - 15|9am - 4:30pm

拍卖时间:2018/5/16|10:30am

乾隆洋彩芍药雉鸡图玉壶春瓶


洋彩在陶瓷分类上属珐琅彩,是一种运用西洋绘画技法与装饰的彩瓷。乾隆时期,宫廷珐琅作沿袭雍正时期继续制作磁胎画珐琅外,景德镇御窑厂还模仿西洋画意,烧造磁胎洋彩。洋彩瓷器的烧制成功,使得西洋技法得以在御窑瓷器上完美体现,从而铸就了中国陶瓷史上一段充满西洋气息的辉煌篇章。

“洋彩”一词最早出现在雍正十三年(1735),唐英撰写的《陶务述略碑记》:“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珐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微。”洋彩瓷器烧制量非常稀少,每件由雍正、乾隆皇帝亲自指导定名、配座、装匣、平列等级,绝大部分珍藏于清宫端凝殿与养心殿,仅供皇帝几暇赏玩。

而洋彩与画珐琅,都是采用珐琅釉,长期以来被混为一谈,其实二者之间从制作工艺地点、绘画装饰、纹饰取材、诗文、印章款识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此洋彩玉壶春瓶,胎质细腻洁白,胎体轻薄,瓷胎通透,釉面莹润如玉。颈部用蓝料彩绘上下两组蕉叶纹,腹部采用工笔花鸟技法,洋彩绘芙蓉稚鸡。此图十分精美,芙蓉稚鸡寓意金鸡富贵,有吉祥的含义。画工精细入微,图案取自清代著名宫廷画家蒋廷锡的手稿。

瓶底书“乾隆年制”四字方框款,造型高雅,纹饰精美,是诗、书、画、印合璧的艺术珍品。彰显出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珍罕程度必为世人所推崇。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乾隆“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 重宝聚申城》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乾隆“古月轩”锦鸡图双耳瓶 重宝聚申城》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