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瓷砖墙面 > 导航 >

戏说瓷器之高古瓷

戏说瓷器之高古瓷

瓷砖墙面 古瓷器鉴别 古瓷器鉴别真假

2021-05-15

瓷砖墙面。

高古瓷是一个与明清瓷器相对的概念,这个概念的界定有些模糊,通常指的是元代以前的陶瓷,但不包括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而明初的龙泉窑瓷却也被一些学者归纳在内。

阻碍高古瓷交易的原因

高古瓷在现今社会上存世量并不少,大凡收藏者手中都会有几件高古瓷供己把玩,但由于国内外艺术品市场存在着差异,在国外屡创天价的高古瓷,在国内拍卖中却很少见,更不用说天价了。根据资料显示,从1992年至2005年11月止,国内外高古瓷中常见窑口的成交情况如表一:

此表给人的感觉就好像高古瓷是嫁不出的女儿一般,难道高古瓷真的是揽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吗?探索其原因,影响高古瓷成交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因素:

一、政策

目前国内的政策是不利于高古瓷交易的,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不允许拍卖,盗掘文物流通的更是违法犯罪;充许流通的只有那些历史传承,流传有绪的和海外回流的文物。法律政策的规定使高古瓷进入市场的通道异常狭窄,国内收藏买家无法大量进入这个领域,因此高古瓷器的价位不高,就可以理解了。

二、窑口复杂

高古瓷窑口复杂,对收藏投资群体要求太高。各窑口品种繁多,收藏者在投资时很难把握其中的价位变化。

三、鉴定难

长期以来,封闭的博物馆馆藏体制使得高古瓷学术研究无法大众化,研究高古瓷的专家队伍也无法与研究明清瓷器的专家在数量、质量上相比。这种研究不仅具有局限性,而且与大众需求的对高古瓷艺术、经济价值认识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别。同时高古瓷的仿品泛滥,而它不像明清官窑器一般在形制、釉色、纹饰发展源流有绪,经常出现一些从未见过的孤品,这给鉴定带来了难度。

四、欣赏水平

玩高古瓷是要讲究文化品味的,不是一般的没有艺术品位的人可以玩的。高古瓷多出于元代以前,与当今社会相距甚远,不论文化还是艺术鉴赏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当今社会,由于传统文化的断层,人们一时之间仍不能接受以素雅为主的高古瓷。所以高古瓷交易不火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今之人无法鉴赏高古瓷之美。

五、自身的艺术性,工艺性决定

高古瓷多为民窑,在烧制过程中没有规范的流程,以粗糙的实用器为主,有的甚至不讲究其审美性。在艺术品市场中最常见的高古瓷也多属此类,整体上拉低了人们对高古瓷的审美印象,使藏家认为高古瓷都是一揽子地摊货。

六、精品少

基于艺术性,工艺性的原因,高古瓷中的精品相对较少,与明清陶瓷相比,藏家选择精品的难度更大。现在的藏家更为冷静,不见精品不出手,因此限制了高古瓷的交易。

七、地域原因

高古瓷都有地域性,每个瓷窑的存在都会受到当地风土人情的影响。随着文化的传承,每个瓷窑所在地的藏家更能很好的理解、欣赏这个窑的高古瓷。因此高古瓷都会出现“自家的孩子自家爱”的现象。

八、投资前景在目前高古瓷的投资前景还不明确的前题下,高古瓷并非价值走低,而是市场价值走低。何时市场走高,还要看藏家的欣赏水平和风格了。

高古瓷器给人的感觉就是造型、釉色。高古瓷中的精品已经达到陶瓷制作的顶峰,特别是宋瓷,后世再也无法超越。因此,收藏高古瓷器才是真正玩收藏,是对中国文化精髓的感受。在此笔者就从艺术性上来分析一下各个窑口高古瓷的升值空间。

藏家心中最坚挺的高古瓷

南宋官窑、哥窑、汝窑、均窑,这四个同为五大名窑的窑口,其所产的陶瓷一直是藏家心中最坚挺的高古瓷,虽然拍卖中没有很高的成交率,但它们在藏家心中的地位是不变的。其中汝瓷、均瓷和南宋官窑瓷都曾作为贡品进贡皇室,更因为工艺精良,各具艺术独特性,而名声远播,流传千年。

汝瓷胎质细腻,观其釉色,如雨过天晴,温润古朴;拂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釉下有稀疏气泡,在光照下时隐时现,如晨星闪烁,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汝瓷器型端庄、严谨,符合宋人之审美,加上其所具的艺术地位和存世量少而决定了其不论在何时何地,更不论是官汝还是民汝,甚至是汝瓷瓷片,都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极大的升值空间。只要为真品,一旦现身拍坛就会成为万人注目之焦点。这种非理性的竞买会一直延续下去。

钧瓷以其神奇诡秘的窑变工艺,展现了五彩斑澜的绝妙釉色,开启了颜色瓷的先河;以其独特新奇的窑变行纹理化特征,折射了美的对立和统一,开创了缺陷美学的新思路;以其幻化多变的釉色组合、聚色成型,成为天地灵性的物语;以其钧不成对、窑变无对的惟一性,昭示了惟吾独尊的王者风范,丰富了艺术瓷的政治文化思维,从而入主宫廷,成为陶瓷艺术皇冠上的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为世人传颂和向往。在现今社会中,更延续了“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理念,在拍场中只要出现宋代的,造型优美的钧瓷,都会成为买家一掷千金的对象。

虽然钧瓷的升值空间极大,但钧瓷在交易中还是有贵贱之分的,如宋代钧瓷,葵口形、玫瑰紫、器底刻有数字者为上;葵口、底足有数字、月白或其它颜色者和无数字、无葵口、器形较大者为中;底无数字,且器型较小者为下;但如果出现“蚯蚓走泥纹”者价更高。在元代钧窑器中,以碗为造型的钧瓷价格相对较低;但元代钧瓷还产立件器型,如连座瓶等,这些造型并非传统造型,形成了一种粗犷、大气的风格,因此,此类器物艺术价值较高,升值空间较大,值得投资。

北宋定窑褐彩剔花梅瓶

北宋磁州窑刻花褐彩瓶

南宋吉州窑褐彩开光鸳鸯纹瓶

唐长沙窑青釉绿点彩双耳罐

宋汝窑粉青釉洗

邢窑竹节狮首八方洗

元吉州窑乌龟壳盏

北宋钧窑月白鼓钉如意三足水仙盆

元龙泉窑青釉贴花龙纹大盘

南宋官窑青瓷,最吸引人的是它本身那如玉泉般的、庄重的、典雅的、神秘的自然美。其能够成为贡品,在历史上名存千年,为藏家喜爱,主要原因有四:一、在艺术风格上以釉色取胜,且釉极厚,甚至超过胎体厚度,因此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耐看,变化万端的釉色。二、以“紫口铁足”名存天下。三、以造型见长,延续了北宋汝瓷的造型,符合宋人之审美,更加上其仿古造型使其造型成为宋代器物之典型,其造型严谨肃穆,古风朴朴,又配以“紫口铁足”更显得风韵别致、古色古香。官窑瓷器以小型器为多见,体积不大。但是它所表现的气度,却仍然不可漠视。四、南宋官窑瓷以纹片著称,以冰裂纹等大纹层为主。这些制品反映出东方民族谆厚朴实,崇高古雅的独特艺术风格。因此不必多说,南宋官窑是藏家永恒的美,不论何时都将成为藏家追捧的对象。

哥窑瓷造型端庄古朴,与宋官窑相同,多仿三代铜器式样,哥窑瓷最显著的特征,器身釉色滋润腴厚,其釉色沉厚细腻,光泽莹润,如同凝脂;若置于显微镜下,可见瓷釉中蕴含的气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腻的釉面间迸裂有大小不一,出现所谓的“金丝铁线”。宋代哥窑与南宋官窑青瓷类似,也多出现“紫口铁足”。“金丝铁线”与“紫口铁足”为宋哥窑瓷的典型特征。哥窑之谜还未解开,加上现存哥窑瓷有限,因此,每将出现一件哥窑瓷都会成为国宝级艺术品。

明清以来,南宋官窑、汝窑、均窑,哥窑、这四个窑的瓷器都为各个窑口争相仿制,这也证明了其魅力所在。把这四个窑的瓷器称为最坚挺的高古瓷一点都不为过。

反思期的高古瓷

定瓷,唐三彩,目前已成为藏家最棘手的高古瓷,不是说他们没有投资的必要,也不是说他们没有艺术性;而是因为它们的仿品、伪品已遍天下。藏家面对这些高古瓷心中想要,但在吃了多次“药”后已不再敢下手了。

定窑,位列宋五大名窑之一,在唐代时就已是著名瓷场,以烧制白瓷为主,其次有黑釉、白地褐花,此外还有绿定,红定,和黄定,但传世极少,其中绿定、黄定胎多为陶胎。装饰方法早期较流行刻花,后兴起刻花与篦划纹结合,中期盛行印花装饰,至晚期更为成熟。工整素雅的白釉印花定瓷历来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而颇受人们的青睐。

定瓷由于胎薄,所以定瓷传世品极少,多为出土器,且多有损坏;在文物市场中流通的多为仿制品,所以定瓷也就成了藏家最不敢动的高古瓷之一,虽有一些真品,但也被当做仿品进行交易,价格极低,与其真实价格相差很远。但这也促使其成为最具升值潜力的高古瓷之一。2002年纽约佳士得曾以1314万元拍卖过一件定窑黑釉鹧鸪斑,至今仍保持着高古瓷成交的较高记录。

根据其艺术性、稀有性和升值空间的大小,在投资的过程中,红定、紫定、黑定为上;黑定刻花、剔花、次之;绿定、黄定再次之;白瓷最后。其中定窑白瓷中,立件刻、剔花定瓷为上;白中泛青定瓷为次之;白中泛黄定瓷再次之;而金代定瓷粗糙不堪,少有艺术性,已无多大投资价值。定瓷刻花、剔花、划花、印花中,纹饰众多,在投资的过程中,要选择那些寓意强,如云龙纹、凤纹、鸳鸯等;审美性强,如牡丹、萱花、莲花,相较而言,同等纹样,剔花、刻花、划花、印花艺术价值依次贱之。通过比较,以上所说的定瓷品种有着较高的升值空间。

唐三彩也是藏家最棘手的高古瓷之一,唐三彩以其绚烂多彩的釉色、丰盈大气的造型征服了大唐,也征服了现代人,但二三十年前能拍出上百万元的唐三彩在现在却无人敢要。不是世人不知其艺术性之高,而是目前唐三彩作假程度之高,且“唐三彩”比比皆是。但是这并不掩饰唐三彩的艺术价值,因此真的唐三彩仍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升值空间最大的高古瓷

升值空间最大的高古瓷当属磁州窑、次之为吉州窑。但目前两个瓷窑的瓷器价值极低,在现在的高古瓷交易中可以说是不入流的。自宋元以来两窑的市场价值就不受人重视,然则从艺术角度来说却是另一番天地。

磁州窑烧制的瓷器,大部分为日常生活用品,它的装饰以黑白对比为主要特色,运用铁绣花、刻画法、红绿彩及黄、褐、绿、蓝、窑变黑釉等进行装饰,构成了磁州窑陶瓷装饰艺术的特征。磁州窑装饰艺术在取材方面打破了已往的成规,很少使用那种抽象的、规矩的几何形图纹,而多取材于以写实为基础的人物故事、民间传说、枝叶并茂的折枝花和流畅自如的卷草纹以及灵活跳跃的虫鱼鸟兽等,可以说是一幅幅永不褪色的宋人水墨画,极具研究和欣赏价值。它的纹样造型根据对象的性格和神态进行艺术加工,简练夸张,活泼生动。这使得磁州窑陶瓷装饰更具民族风格和传统艺术特色,从而具有大众化的艺术价值。

宋金时期,磁州窑不仅烧造白瓷、墨瓷、黄瓷、绿瓷、三彩,并在白瓷基础上烧出釉下褐彩,而且装饰手法极为丰富,成为磁州窑的代表作品,即“铁锈花”。磁州窑除烧制釉下彩外,还创烧出了中国最早的釉上彩,即红绿彩。宋代磁州窑红绿彩开中国瓷器釉上彩绘之先河,为明清釉上彩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从上可知,磁州窑瓷器极具投资价值,其中磁州窑褐彩剔花瓶、刻花瓶、磁州窑山水四条屏缸、磁州窑铁锈花瓷枕、磁州窑红绿彩、磁州窑三彩人物俑等都极具艺术价值和升值空间。2004年香港佳士得曾以1413万元拍出一北宋磁州窑刻花褐彩瓶。磁州窑瓷器在内地交易市场中价格却极低,故对其进行投资升值空间极大。

吉州窑瓷是磁州窑的延续,在白地褐花上和磁州窑是一脉相承的,这些都影响到了后期景德镇的青花瓷发展。但吉州窑在制瓷品种上另有创新,早期吉州窑出产酱褐彩青瓷和乳白釉瓷,后又仿磁州窑和定窑的产品,而最具特色的是其充分利用窑变技术,研制创烧了色彩缤纷、璀璨夺目的黑釉地木叶纹、虎斑纹、乌龟壳斑、鹧鸪斑、鳝皮黄、油滴等黑釉窑变瓷和个性独特的釉下白地彩绘,给人以自然、清新、亮丽的美感,另外尚有剪纸贴花、彩绘剔花、洒釉印花等装饰方法。

在吉州窑的白地褐花上可以看到早期景德镇青花的影子,因此投资这些瓷器,其前景不可限量;吉州窑的黑釉窑变瓷、木叶、剪纸等技法制成的黑釉瓷每件都百看不厌,谓之神品。可以说吉州窑黑釉是高古瓷收藏的最高境界。

藏家遗忘了的高古瓷

所谓藏家遗忘了的高古瓷,并非真的遗忘了,而是在艺术品投瓷的火爆时期却不被藏家注意的高古瓷。这些高古瓷主要有,长沙窑、耀州窑所产的瓷器。长沙窑是中国最早的外销瓷,其陶瓷装饰工艺把我国古代的绘画、书法、染印、剪纸艺术融为一体,并广泛吸收中亚、西亚其他民族工艺品的装饰特点,形成了具有中西文化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长沙窑陶瓷系列。

长沙窑也是最早出现釉下绿彩、红彩的的瓷窑,甚至出现了釉上釉下同时出现褐绿两种彩色;其诗文装饰、贴花酱彩装饰和胡人俑为后世所不及。在古玩市场中的交易价也极低,一件好的釉下褐绿彩瓷也仅千元左右。因此,被遗忘之外的长沙窑瓷的升值空间极大。

耀州窑瓷也是被人遗忘了的高古瓷,其装饰方式与定窑有几分相似,然因为窑址地处陕西省,多不被人重视。

耀州瓷在装饰手法上创造了独具风格的刻花和印花新工艺,其刀锋犀利,圆活生动,纹饰流畅,活泼多样,具有一种独特的浅浮雕形式美,被誉为宋代刻花青瓷和印花青瓷之冠。在投资耀州窑青瓷的过程中要注意青瓷的釉色越青价格更优;釉色饱满者价优;器型优美者价优;刀工流畅者价优;纹饰寓意吉祥者价优;印花印纹清晰者价优。

“姥姥爱”型的高古瓷

为何说是“姥姥爱型”的高古瓷?主要是这个地域文化传承有绪,所在瓷窑易被本地人喜爱,最终掀起了所在窑口瓷器的收藏热。这主要表现在江浙一带的龙泉窑和越窑上。

五代越窑青瓷胎质细腻,胎壁较薄,表面光泽,胎色呈灰或浅灰色,釉质腴润光亮,半透明,釉层薄而匀。釉色前期以黄为主,后期以青为主。装饰初期以素面为主,后期堆贴尤其是刻花大为盛行。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艺术风格丰富多彩。越窑青瓷,以胎质细腻、造型典雅、青釉莹莹、质如碧玉而著称于世。这种如冰似玉的美丽釉色,深受诗人的赞赏和喜爱。加之“秘色瓷”的真相大白,使其名声大振,江浙人近水楼台,使其在交易中价格相对较好,稳中有升。

北宋时期龙泉青瓷釉呈浅青色,薄而光亮。南宋中期以后,龙泉窑开始使用“石灰碱釉”,完全形成自身的特点,以粉青和梅子青釉名著于世,这两种釉是龙泉青瓷中最名贵的品种。这种釉厚而温润,当光线射入釉层时,釉面会使光线发生强烈散射,呈现出一种柔和淡雅如冰似玉的美感,犹如翡翠碧玉,深得宫廷和官僚们的喜爱。北宋龙泉青瓷装饰手法主要为刻花、划花、印花及贴塑等。在造型上沿袭中国传统造型,被认为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瓷器。龙泉瓷在世人的喜爱和追捧之下,成为近年来上涨最快的高古瓷,尤其是2005年在江浙一带,龙泉瓷的价格上涨十倍之多。不过这并不为奇,1994年,四川曾有一窖藏出土的南宋龙泉盖罐出国展出,仅保费就高达300万元。那已是十年前之事,若在今日,定是天文数字。因此从艺术价值和市场空间来看,一年中上涨十倍之利并不惊奇。

名声在外的高古瓷

在中国陶瓷史上,有许多高古瓷都曾有过外销历史,其中长沙窑、龙泉窑、吉州窑、建窑都曾名扬海外。建窑黑釉中含铁量高达9%以上,在高温烧造中,釉下气泡将铁质带到表面,然后流成条条针状,形成以黄、白、褐、蓝为主的窑变色,民间俗称“金兔毛”、“银兔毛”、“蓝兔毛”,还有的称“金银兔毫”。在建窑中,“兔毫”、“油滴”、“曜变”及“鹧鸪斑”都是非常名贵的品种,成为古陶瓷收藏家珍藏的宠儿。在宋徽宗时,建窑成为皇家指定的御用斗茶瓷窑,名扬天下。

在南宋时期,建窑中的兔毫盏、鹧鸪斑盏、曜变斑盏、油滴斑盏、银星斑盏和吉州窑中的天目釉、木叶纹、虎斑纹、乌龟壳斑、鹧鸪斑、鳝皮黄、油滴等黑釉窑变瓷一起大量输往日本并受到日本人的欢迎,导致日本后来出现了茶道。现在日本的都道府县各博物馆和美术馆,都有相当数量的收藏,并将它列为国宝级的文物。如静加堂收藏的建窑“曜变天目”茶碗、腾田美术馆收藏的建窑“曜变天目”茶碗等。这些都是建窑黑釉器不可多得的精湛佳作,为世所珍。

其它值得投资的高古瓷

除了以上所分析的具有高回报的高古瓷外,还有一些窑系的高古瓷他是值得我们关注并投资的。如邢窑的白釉立件器和琢件器物;登封窑的珍珠地刻花和划花瓷;巩县窑的青白釉瓷和三彩瓷;景德镇的影青瓷和人物塑件瓷;临汝窑的非汝非钧瓷;鲁山段店花瓷;元代的云南玉溪窑青花瓷;寿州窑的黄釉瓷等。这些虽说在高古瓷中所占的份量并不是太重,但这并不能掩饰其艺术价值的存在,在目前投资他们,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就有可能成为我们手中价值千金的宝贝。

由此可见,高古瓷并不是没有市场,关键在于我们是否重视它们的存在,是否可以欣赏得了它们。如果说某一天我们所要投瓷的艺术品全都被关注过之后,那么,高古瓷这有着极高艺术价值的艺术品一定会像2005年中的油画市场一般,狠狠火一把。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古瓷器收藏:古瓷值得收藏的原因有哪些


古瓷器作为承载中华民族历史血脉之传承的文物古玩之一,收藏古瓷器,起码是对祖先们历史遗物的尊重,并且通过古瓷器收藏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到历史的存在。那么,古瓷值得收藏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则古瓷因古而值得收藏。古瓷,是我国先民的发明和创造,中国(China)也是因“瓷”而得名,所以,古瓷是珍贵的历史文物,他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实物载体,它既有极为重要的文物研究价值,更有极为难得的收藏价值。

二则古瓷因美而值得收藏。古瓷是重要的古代艺术品,艺术品的灵魂是美。一件真正的古瓷,一定是光彩四溢、美轮美奂的,美得让人震惊、美得让人窒息,并且无论时光怎么流逝,凝聚在古瓷之上的美都是永恒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古瓷的美会愈加珍贵、尤为难得。

三则古瓷因“钱”景美好而值得收藏。投资也好,收藏也罢,都有一个“钱”景问题。由于我国的艺术品市场以及与之相连的文化支柱产业都在建设之中,随着文交所的建立,古代艺术品将迎来资产化的发展前景,将来古瓷既可以上市,象股票一样发行,又可以如其它资产那样用于银行信贷等等,可以预言,不久的将来,拥有古代艺术品特别是收藏古瓷的,将是财富最多的人群。

四、古瓷收藏千载难逢

当今的古瓷收藏,正处在群雄逐鹿的“春秋战国”时代。

古瓷选购—古瓷和仿古瓷的区别


真正的古代瓷器是国家的文物,是“无价之宝”,而仿古瓷却是作伪处理的假古董,如果作伪手法高超,几可乱真。那样怎么区别它们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的7个方面来鉴别古瓷器收藏品:

1.古瓷釉面无耀眼的浮光(燥光),光泽静穆如玉;新瓷则有耀眼的浮光,但是仿古瓷往往做去浮光的处理,主要方法有:

①用酸涂或浸,但釉面苍白,在放大镜下见伤痕。

②用兽皮打磨,但在放大镜下见无数平行的细条状纹。

③用茶水加少量碱久煮或烟久薰,但釉色不正。 

④入土久埋

2.出土的古瓷土锈进入釉里,伪造者土锈附于表面,用水浸洗即去之。

3.瓷器纹饰,真者用笔(刀)流利自然,伪者则生硬,做作,呆板,缺乏活力。

4.古瓷的金色日久磨损,易变色,或只留下痕迹;新瓷金色鲜艳,光泽耀眼。

5.古瓷中的低温铅釉,釉面可见一层银色,瓜皮绿釉较明显,新瓷则无。

6.釉上彩瓷(五彩、粉彩、古彩)一般达一百年之久的,在光照下彩色的周围有“彩虹”般的光晕,有的仅隔60年的釉上彩瓷也会出现此现象,但年岁愈久愈明显。

7.旧胎后挂彩自光绪以来多见,解放后很少见。是否属于后挂彩,着重看如下几个方面:

①釉上彩色是否有当时彩色特征:

②纹样的布局、形象、用笔等是否有当时的风格。后加彩多画的拘谨,呆板,纤细,缺乏当时的风格;

③纹样是否压着了釉面伤痕,有这现象的必然是后加彩;

④后挂彩的彩色一般光泽度强。此后,后加款、换底、换款、换口、补彩、修补器物残缺等现象也在鉴定中常遇见,都必须认真区别。

另外提醒广大收藏爱好者不应盲目跟风,选购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对古瓷器类产品知识,要有一定的认知。要从各个年代所产陶瓷的特点来鉴别。

高古瓷为何败给了明清瓷器


无论是一些关于陶瓷的史料,还是关于高古瓷的相关报道,都没有找到关于高古瓷的具体的准确定义。

从理论来说,直至今日,高古瓷还是一个含混的定义,所以对高古瓷的概念理解也出现了多个版本。

一种说法是,高古瓷应是指包括东汉在内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各朝代所制作烧成的各种瓷器。当然这种说法也是存在质疑的,比如说有人就认为,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还没有真正达到学术意义上的瓷器标准,只是处于半瓷半陶的性质,到隋代才有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出现。因此,高古瓷仅指隋唐五代宋元时期烧制的瓷器!当然,也有民间俗称的元代以前生产的瓷器为高古瓷的说法,后一种说法,还得到不少藏家的支持和认可,即“高古瓷”应该是一个与明清瓷器相对应的品类,在时间上,是比明清瓷器要早的瓷器。比如在市场上露面的两汉的灰陶、彩绘陶、青釉、褐釉瓷,晋代的青釉瓷、隋唐的长沙窑、鲁山窑、邢窑、越窑等名窑瓷器,以及宋代的五大名窑、景德镇窑、耀州窑、磁州窑等产的精品瓷器。

在民间,人们也多以此作为高古瓷的判断。藏家钟先生收集了大量的历代陶瓷成品和瓷片,西汉、唐宋、元青花瓷器、大罐,明中、晚期和清代早、中、晚期官窑器物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不少古陶瓷藏品甚至是孤品。钟先生是本刊记者采访中遇到的为数不多的对古陶瓷收藏极具兴趣且收藏规模很大的一位藏家。

在钟先生看来,艺术的最高境界以简单、质朴、厚重取胜,而唐宋高古瓷正是符合这一审美的最高标准。尤其是当您把玩过清三代的奢华,元明瓷的壮观秀美后,更会感到宋瓷的典雅端庄,沁人心脾!特别是宋瓷——五大名窑,达到了有瓷史以来最顶峰的地步。五大名窑颜色均很简单:白,青,紫,蓝;器形也不复杂,除了定窑有划花、刻花、印花诸多工艺外,其余四窑均无纹饰或少有纹饰,显得十分素雅。

高古瓷的收藏往事

和钟先生的收藏不太一样,钟先生几十年的收藏梦寐以求的是铸就一个属于自己的古陶瓷博物馆,在这里可以按照年代细分,甚至于每一个重要的历史年代都可以找到它的代表瓷器,但是良先生的收藏多是朋友之间或者藏家之间把玩的物件,古陶瓷是他们喜欢的藏品之一,大家遇到好东西,先是在内部圈子兜兜转转。“现在的市场,好东西越来越少,虽然市场疲软但是遇到好的东西还都不便宜。”良先生在收藏界沉浮多年,早先收藏了不少古陶瓷,也有不少好玩意从手中周转出去,但是现在今非昔比,一方面因为前几年收藏市场好,搞收藏的人太多,经过多年的发掘,散落在民间真正的古陶瓷越来越少了,现在市场不景气但是一旦遇到真东西价格也都不低,即便如此,良先生表示,自己遇到好东西还是会收入囊中,因为他认为,古陶瓷的市场价格涨得还算平稳,相比之下还有足够的升值空间。

五代定窑殿宇式人物枕。

在很多藏家看来,高古瓷和明清瓷器相比,年代久远、不容易鉴定真伪,所以大家喜欢但是不敢轻易碰触,西汉距今约两千年,唐朝距今也有1300余年,即使在藏家眼中陶瓷器生产量较大的宋朝距今也有一千余年,那么在漫长的岁月流逝中无论是日用器还是宫廷里的官窑器留存下来的都不多,而藏家们要在众多的所谓古陶瓷器中去发掘真正的古陶瓷精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物以稀为贵,据相关资料记载,古陶瓷的收藏地位也并非如现在这样不温不火,甚至于在民国时期明清瓷器都无法与其相媲美,也可以说,在以往的收藏市场中也曾独占鳌头过。就以民国为例。有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传世品少之又少,晚清民国时一只普通的宋代青白瓷刻花碗市价可以抵十几只明清官窑瓷器,只有少数达官贵人和外国人才能玩得起,那个时候的古陶瓷收藏才叫真正的小众化,一般的藏家是碰也不敢碰。

古陶瓷的收藏价格出现扭转大约在改革开放以后。

元青花藏品

据了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搞基本建设,各地出土了大量的墓葬瓷、窖藏瓷和窑址瓷等等,人们这才开始进一步认识高古陶瓷的本来面目。带着一份新奇感和神秘感以及一夜暴富的心态,不少人开始陆续涌入收藏行当。此前,由于文物法严格规定了出土文物不得进入市场,不得随意买卖,前几年,经销高古陶瓷的摊贩经常受到市场管理部门的打击,高古陶瓷也不能上拍所以高古瓷无法进入正常的艺术品市场流通,因而除部分为各地的博物馆、考古所或者文物商店所收留外,有相当大量的精彩瓷器通过不同的渠道流向国外,还有一些瓷器则流散在民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内高古瓷器的价格相当低下。就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一件南宋龙泉窑粉青菊瓣碗价格才区区200余元;一件汉代绿釉带浮雕狩猎图的釉陶壶也才千元以下,对比当时在日本同类绿釉罐索价20万元人民币,市场价格简直是天壤之别。但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闲置资金开始涌入艺术品投资市场,加上解放以来考古累积了大量关于高古瓷器的考察鉴定文献,普通玩家也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得足够的丰富的收藏鉴定知识,特别是民间积存了相当数量的实物,因而高古瓷的流通开始热了起来。一些官窑(或名窑)瓷器,比如唐长沙窑点彩水盂、宋吉州窑彩绘奔鹿三足炉、三国越窑青釉杂耍乐俑、唐越窑粉盒、南宋仿官釉小洗、唐越窑青釉粉盒、唐越窑青釉直柄壶等精彩的高古陶瓷都现身国内几大拍卖行近几年的大拍,并得到藏家的追捧,价格较以往也出现了明显的涨幅。

元青花莲花纹玉壶春瓶

拍卖中与明清瓷器现冰火两重天

古陶瓷孕育的文化深厚,每个时代具有不同时代的历史特征和文化艺术水平。如,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又如,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这是宋代龙泉的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宋代的瓷器在这一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从艺术特征上来说,宋代的瓷器较为精致而又内敛,宋瓷的这一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例如,湖田窑的瓷器瓷质“薄如纸,声如磐”,做的非常优美精细,同时又不张扬,不像明代以后的彩瓷和青花瓷那样浓艳。

尽管如此,但是随着收藏市场的起伏变化,以及人们的收藏喜好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导致于不同时期,受热捧的藏品有所不同。比如,在国外高古瓷的拍卖时有天价拍出,尤其是唐宋以前的名窑高古瓷(或官窑高古瓷)在欧美市场行情十分看好。美国、英国苏富比、佳士得近年来高古瓷器拍卖都比较红火,行内公认的,保持稳定上升的局面。特别是近几年,长势迅猛,拍卖价格更是可圈可点。但是在国内,和明清瓷器相比,高古瓷不但数量少,而且拍品价格也不尽如人意,所以种种原因,导致高古瓷和明清瓷器在某种程度上划出了明显的界限。

据不完全统计,在近十年中,由主要拍卖行拍出、成交价格排进前十的陶瓷拍品中只有一件是古陶瓷拍品,即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盌”,RMB 116,003,600 ,由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出。该拍品瓶八方,圆盘口,长颈往下渐宽,间饰弦纹成双。下接垂肩,棱角分明,硕腹丰盈,器形端庄,刚中见柔。底承八方圈足,胎呈黑褐铁色。通体罩施青釉,微偏灰,若水映晴空之色,澄澈莹润,隐透丹霞,不失温煦。片纹自然泛金,浓淡不一。釉质丰厚,抚如琼玉。口沿釉稍流敞,色呈绛紫,圈足釉略蓄聚,质若凝脂。

宋瓷

高古瓷为何不如明清瓷器受热捧?

“一件制作精美的宋代湖田窑精品瓷器可谓凤毛麟角,但其价格不过几万元、几十万元,远远低于动辄几百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清代官窑瓷器、珐琅彩瓷和斗彩。一件民俗性强、历史信息丰富的金元时期磁州窑瓷枕也不过区区几万元,甚至卖不过当代景德镇一个年轻工艺师的作品。”这是当下高古瓷收藏市场的一个真实写照,也是让不少藏家所不能理解的地方。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内各大拍卖中,高古瓷总体不如明清瓷器受热捧,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方面,相对于明清瓷器来说,高古瓷年代早,存世少,所以属于稀缺品种,但是器物的价值固然与年代的远近有关,但这不是唯一的收藏条件和估值的评价标准。另外一方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前面提到的,我国的高古瓷流通政策。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当下国内高古瓷价格偏低的现象。

对于高古瓷的未来发展趋势,业界也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五大名窑

有人认为,高古瓷虽然属于稀缺品种,但是工艺水平、精美程度,都比不过清三代的精品!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宋官窑、民窑精品,以及元青花,其他一般瓷器不可能有大幅增长可能性;除以上看法外,也有部分收藏家认为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的高古瓷当下正处于价格洼地,未来升值空间较大,前景可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鉴赏能力的提高,对高古瓷的认识将会发生大的改变,高古瓷价格的回归将是大势所趋。传承文化根脉凝聚民族精神。有专家认为,政府对民间文物收藏的态度在不断发生转变,但这种转变与其说是重大转变,不如说是一直在渐变。“因为公私结合的文物收藏战略是以较低的成本维护国家文物安全的重要战略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对民间文物收藏态度的这种转变实际上是非常理性和务实的,也是大势所趋。”

南宋,龙泉窑,粉青釉鼓腹瓶

“就高古瓷的收藏行情,不光是宋五大名窑,在古代知名的其他窑口的瓷器最近几年都有所变化”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周同勋认为,高古瓷主指唐宋辽金元时期的古陶瓷,因其量相对明清瓷少,年代久远.,加上国人的审美水平,使之成为藏品洼地。实际上除宋五大名窑外,其他如吉州窑,磁州窑,龙泉窑,耀州窑,建窑等瓷器精品价格也在逐年上升。随着收藏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以及人们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改变,尤其是对民间收藏文物政策的放宽,在五年以内高古瓷将可能成为市场追捧的重点。

龙泉窑青釉刻划莲瓣纹碗 五代至北宋

鉴别古瓷 “五步”走进瓷器收藏圈


中国一千万的收藏爱好者中,“捧瓷大军”数量居首位。近5年国内市场凡是有精品瓷出现的拍卖会上,必定屡创天价,中国瓷器已经成为世界收藏热点。

7月份结束的全球拍卖巨头佳士得、苏富比伦敦拍卖会上,双方推出的中国瓷器工艺品专场拍卖,使得中国瓷器成了伦敦拍卖市场的主角。一件元青花鱼藻罐以213.6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011万元)拔得头筹。早在去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鬼谷下山”图青花罐拍出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的天价,让人们惊呼中国瓷器的魅力的同时,掀起全世界投资中国古瓷的热潮。

中国瓷器在海外市场赢得了满堂彩,而在国内市场也不例外。在今年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清乾隆粉彩八仙过海图盘口瓶以5280万元成交,创造了国内瓷器拍卖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古陶瓷著名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叶佩兰,用一句话总结了瓷器市场当前的景象:中国瓷器正在被整个世界关注。青花成为藏家投资的首选;粉彩逐渐抢占中端投资者目光;单色釉瓷也将重登历史舞台,迎来自己的春天。

从 “鬼谷下山”到“元青花鱼藻罐”,海外市场的强劲走势,实际上也带动了内地市场。如今只要是官窑青花,成交价格肯定不会低。即使是一片元青花的瓷片,也值好几万元。今年北京翰海春拍,一件明永乐时期的青花宝相花绶带葫芦扁瓶,拍出了1540万的高价。

粉彩瓷器是受珐琅制作工艺影响而创制的一种釉上彩的新品种,开始于康熙时期,其特点是在彩绘画面的某些部分以玻璃白粉打底,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没骨画法渲染,突出了阴阳、浓淡的立体感。与青花瓷器拍卖相比,粉彩瓷器的启动时间相对较晚,但可谓厚积薄发:在今年的北京嘉德春拍上,一件“清乾隆粉彩八仙过海图盘口瓶”以5280万元成交,创造了国内瓷器拍卖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在今年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上,一件清嘉庆年间的胭脂红地粉彩通景双耳大瓶,估价120万至18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548.21万元。

与青花、粉彩瓷器相比,颜色釉瓷器虽然没有复杂的花纹、艳丽的色彩,但在我国的瓷器发展史上,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颜色釉被誉为彩瓷之母,也被认为是陶瓷收藏的较高境界。对于颜色釉瓷器,叶佩兰认为它的价值还没有真正显现出来,因为现代人的审美观念还停留在“看花”上,图案好看人们就喜欢。其实很多收藏家并不知道,以前许多品种的颜色釉瓷器是专为皇家而烧制,这类藏品多集中在宫中,故社会上流传很少,珍品更是难得一见。因此它的价值同样很高。叶佩兰相信,随着人们慢慢了解中国瓷文化后,人们的审美取向也会重新定位,到那时颜色釉瓷器会重登历史舞台。在此次伦敦佳士得拍卖中,单色釉瓷器也开始逐渐被市场接受。其中一只乾隆御制茶叶末釉双耳六方瓶估价不到50万元,成交价超过了百万元。

对于鉴别古瓷,叶佩兰简单教给初入收藏圈的爱好者“五步法”:

一看器形。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如宋代白瓷碗,敞口平底造型、碗中刻花浮雕莲瓣纹,是当时的主要审美风格;宋代白瓷窑色泽略偏黄,这是与其他时期白瓷最大的不同之处。

二看胎质。不同年代的瓷器在胎质上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陶瓷是火和泥的艺术,随着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胎骨的质量越往后期,质地越细腻,上釉的工艺方法也越多,这使得每个时期烧制的釉彩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三看纹饰。瓷器上的纹饰有着明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中国古代陶瓷纹饰繁多,但按类别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装饰四大类。纹饰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这就需要藏者对我国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四看款识。款识也叫年款,在一些瓷器的器皿底中央、器皿中部或口缘等部位,书写着某某皇帝的年号等,有“官窑”款、“民窑”款之分。这些款识表示某个朝代生产的器物,不同朝代使用的颜料不同,其成色也不一样。款识的识别,是古陶瓷鉴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鉴定出一个古瓷器的年代及价值的高低。

五看底足。因各时期的烧制工艺不同,在烧制时支撑的方式方法也不同,这使得陶瓷器皿的底足部位有着明显的差异,底足因为有支撑物,凹凸点不同,有的上釉、有的无釉彩,这些都是鉴别瓷器时代的重要特征。

瓷器表面使用磨损痕迹与古瓷鉴定


什么是使用磨损痕迹

古代陶瓷作为一种器物,不同的造型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或用于实用,或用于陈设欣赏,或作为明器随葬。陶瓷器一经生产出来,它就需要被运输和销售,进而被使用、损坏、丢弃或埋藏、随葬。在这些过程中,陶瓷或多或少会被磕碰、撞击和摩擦,所有这些原因都可能会在陶瓷表面留下使用磨损痕迹。这些痕迹有的可能是明显的,有的则可能是不明显的。

陶瓷表面的这些痕迹有时可以作为我们鉴定瓷器的一个参考依据。说这种依据是参考的,那是因为鉴定瓷器的根本还是在于瓷器本身的胎、釉、纹饰、造型、款识等这些构成瓷器本质的部分,使用磨损痕迹只是瓷器表面的一种附加的现象。

使用磨损痕迹的鉴定原理

古瓷器在使用和埋藏或流通过程中,会在表面留下痕迹。这种痕迹是在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中逐次形成的。因而真品古瓷的使用磨损痕迹是很自然的。新仿的瓷器,由于流通、使用时间很短,一般没有古瓷那种自然的使用磨损痕迹,即使在流通过程中产生少量的磨损痕迹,或者人为有意做出某些磨损使用痕迹,但是这些痕迹是不自然的,与古瓷的自然使用磨损痕迹有着根本的区别。掌握了两种使用磨损痕迹的区别和特点,我们就可以通过使用磨损痕迹来鉴定一件瓷器是真古瓷还是新仿瓷。

瓷器最容易产生使用痕迹的地方是器物的底足,器物的口沿,碗、盘、盆、洗类器物的底心,器物突出的边角部位等。这些地方是我们观察使用痕迹的主要部位。

瓷器造假猖獗 古瓷鉴定之路将何去何从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词汇“仿古第一村”,是一个制作仿古青铜器的村子。资料显示,这个村子专业加工户达到300多家,从业人员1880余人,2008年时产值过亿。从生产到加工到销售,一条龙服务,可以说古董造假已经产业化了。青铜器尚且如此,在古玩收藏界里面最受欢迎的瓷器就可想而知了。

对于收藏市场的假货,我们该如何分辨呢?面对新旧瓷器,我们该用什么样的科学方法去鉴定呢?众所周知,对于瓷器的鉴定,传统方法主要通过收藏家、鉴定师对瓷器整体进行“眼学”鉴定,根据自身经验,断定瓷器年代。“眼学”鉴定也就是经验鉴定,要求收藏家掌握各时代各类器物的基本特征,主要是对胎釉、造型、纹饰及款识和烧制工艺所组成,将所需鉴别的器物与标准器物对照、比较。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瓷器造假水平和方法也是更上一层楼,因此一些知名瓷器鉴定家也会出现“看走眼”情况发生。然而如今,仍然有许多的收藏家一味的只迷信眼学,抵制学习高科技,无疑是行不通的。应用现代科技结合传统眼学,相互补充,不断的学习瓷器等鉴定新方法,才是新时代收藏家出路。

瓷器造假猖獗古瓷鉴定之路将何去何从

因而,当今的收藏家、鉴定家都开始借助一些工具辅助鉴定。最为常见的辅助工具就是放大镜,对于瓷器的胎釉、纹饰及款识等进行放大观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不过放大镜倍率有限,而且非常的伤眼,放大看一会瓷器,就会出现"金星"等眼花现象,而且不能能够经验分享。近几年来,随着光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便携式显微镜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传统放大镜对瓷器等鉴定方面的缺陷。

便携式显微镜对于古瓷器鉴定的有极大的价值,在于它的便携性、可移动性,还有即时拍照存储,并且以它的较高的性价比,能够比传统放大镜放大更高的倍数。即使将便携式显微镜与传统台式显微镜相比,能够很好的弥补了台式显微镜携带不便、观察困难、操作困难等一些不足,已经成为现时代爱学习的收藏家必备的鉴定利器。

艾尼提是瓷器等收藏鉴定显微镜的领军品牌

瓷器等艺术品收藏鉴定,利用高科技仪器尤其是便携式显微镜,已经是收藏鉴定必然出路最新新品有针对机构收藏系统的分享型显微鉴定系统3R-WM461PCTV,有针对老一代个人收藏家们的经典款3R-MSV500;有针对青年一代收藏家们的时尚型3R-WM461WIFI。

古瓷器鉴定


搞收藏、鉴古董要遵循标型学的原理,要讲究“以葫芦断瓢”的程式,要有见一疑(异)即全盘否定的铁石心肠,这是确保万无一失,以免走眼吃药的最铁定的“科学态度”和基本规律。

然而,在下闲来无事还想了这样一个话题:搞收藏、鉴赏,是不是还适用辨证思维?!专家认为几千年的文明史,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东西浩如烟海,且千差万别,任何人,无论他多么天才,多么有见识,无论处于何种地位或做古董的资格有多么老道,他或她都不可能把老祖宗遗留下来的物件,地上的,地下的都一件不漏的一览无遗,且桩桩件件都铭记得清清楚楚。更不可能亲眼目睹古人是怎么把这些物件做出来的。假设就是看见过,可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心情之下,做同一种东西,画同一种图画,写同一个字也未必次次都毫无二致,如今我们自己也大概如此。再如,崇祯改了顺治,乾隆换了嘉庆,大概不会普天之下的锅碗瓢勺都跟着改朝换代,所有的匠人、作坊都跟着改了工艺,换了原料,变了风格……如果我们却有意无意地抱着这种不变的一变则万变,一异即全错的思维定式来思考问题,用以此物比照彼物的的最省力的办法来判断文物古董,那恐怕是算不上“科学”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我觉得们看东西不能太主观,太死搬教条,不能把本来是客观事物在我们脑子里反映形成的主观意识,当作一种一成不变的固定标准,模式,使之程式化,并千篇一律地放之四海而皆准,用这看家的本事来给所有的东西论是非,下结论,断生死,也不能一味的只围着自己所控制的资源,研究来研究去,把自己所不熟悉的东西通通当作一无是处的垃圾而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权威架势,更不应该用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习惯、好恶来料定古人一定也是这样、那样的,否则,我们不仅同样会陷入盲人摸象自以为是的天井(即便这个井可能很大,但那还是井),陷入学术近亲繁殖自我循环的怪圈之中。到时恐怕不仅会失去以葫芦断瓢的功能,退化成只会“以葫芦断葫芦”的机械人。

再则对于现在鉴定界一些权威所说的哪些数据,我觉得也是值得大大商榷的。有权威说元青花只有300件,国内100,国外200,民间几乎没有元青花,还有的权威到处声言:民间收藏者手里的古董98%都是假的。我不知道这些s数据是通过什么科学方法得出来的。但我按情理想想,只怕这些数据、比例是有毛病的。其一,关于元青花的数字和民间有没有的问题,我觉得元青花应该也在民间使用过,我们的宋代瓷器能在民间留存下来,元青花既然有,在民间也应该有幸存者。此外我们的许多宝贝都是从地下古墓、遗址中挖出来的,而古墓不完全是由政府发掘的,我们都知道十室九空的说法,古往今来哪些盗墓者难道就从没有挖到过元青花之类的宝贝,那他们挖的东西又到哪里去了呢?!所以断断乎乎说这东西有几百件,而且那么精确,好像不大令人信服。其二,就算我们把天下今天以前所有的东西都看到了,都了如指掌了,那明天、后天、大后天呢,会不会又有新的老东西冒出来呢,专家认为,现在各处都在大兴土木,地下有东西被弄上来是谁也说不准的。其三,民间收藏也是鱼龙混杂。鉴宝时虽有抱着酸斑大罐让专家掌眼,捧着机械化产品当宝贝的“痴心人”其中也不乏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经历、眼力的高手和善于钻研的“有心人”他们也在不断的学习、研究、实践。如果我们到哪儿都带着“百分之九十八”这个主观概念,和对民间收藏全盘否定的态度,鉴宝就难免会失真,失准,不仅有可能挫伤热爱中华文明古老历史和艺术的普通收藏者的积极性,有可能给正在发展的古董艺术品市场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搞混古董艺术品在民间留存的本来面目!会对不起中华文明,对不起老祖宗!因此我想:我们如果仍然死抱着老观念,老眼光,老数据去打遍天下,结论过去、现在和除了今天的将来,那是不客观的。收藏和鉴宝不仅要靠经验,也要靠思维、靠眼界、靠胸怀,靠责任感,都同样需要平常心,同样要学一点辨证法,过于主观就是一种偏执!

在做人、做学问、搞鉴赏的品格、眼界、肚量方面,专家倒十分钦佩史树青老夫子,老夫子先是认定元青花只有300件,这位文物老泰斗本完全可以抱着这“元三百”当一辈子权威,可一听说有地方发现的古墓里有元青花,老先生不仅不顾在学界已成铁律“元三百”的结论,不仅信了民间之人的话,信了除了“三百”之外还会出现元青花的信息,而且还不顾诺大把年纪,放下架子,冒险亲往墓地查看,看了之后又写文章说这原来元青花的数字不一定靠得住……虽然,史老先生的元青花新说在圈子里几乎被封杀,文章也没能登了出来。我辈不知这其中的缘由,也没资格评说这是是非非。(我想,如果有朝一日有人写文章,说这地大物博的中国,过去、现在、将来,地上地下,海内海外的元青花的数字是怎么一下子就叫大学问家全数清楚了的,那一定要给写这文章的人颁个陈景润数学奖!)但今天史老先生关于元青花的问题的态度实在是令人敬佩的。至少,他愿意不断地学习,不是只满足于围着自己掌握着的那些东西来搞研究、下结论,抠其一点,不及其余,不是倚老卖老,固执己见的“钻家”,他愿意接受新的东西并修正自己的权威观点,这才是大学问家的气度和风范!

可惜的是,这种敢于尊重事实,自我否定的精神,这种不拘一格,实事求是的作风,这种不耻下问,谦虚谨慎的态度似乎当今在藏者、鉴者之中还不是很受人欢迎和认同,或者说关注和欢迎的人却无力认同,无力去扭转这无可奈何的局面。

这,也许就是现今文物收藏界和古董商界时有混乱情形的重要根源之一。

不知道还有多久,科学的机器会解决这一纷争?!不过,机器的采用、推广和结论也还同样需要权威们的欢迎和认同!因此,改造权威比采用机器更重要,如果都行不通,而今目下就只能将就着了。。。。。。

后记:当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在一些拍卖和交易机构的鉴定中,一些公司和专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硬把新货鉴成古董,把藏品价格拉高得没了谱,误导和忽悠了很多民间收藏者,这也同样是危害很大的。

总之,专家认为,我们不能给一些过于偏见的话和一些唯利是图的公司、商人、专家把刚刚兴起的民间收藏和正在发展的古董艺术品市场给抹杀和否定了,这无论对收藏者,还是对经营者,还是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对民间收藏和古董艺术品市场我们需要的是引导、扶持和规范,而不是一味否定!

古瓷鉴定技巧


鉴定这种情况历代都有,只是仿得多少不同,仿品质量优劣有差异而已。另一个原因更主要,就是为了盈利。自元明以至于近现代,许多人雅好古名窑瓷器,不惜重金刻意搜求。真品便价值日高,且供不应求。于是一些好利之徒,便集名匠高手作仿造,或名家自行仿造。仿古作伪之风最为盛行时乃清末民国年间,主要是西方列强侵略我国,多次大规模掠夺我国文物包括大批陶瓷器而去,西洋人东洋人便知我国古陶瓷精美绝伦,无限爱慕,便来中国大肆购买,或托中国人代买。这一时期古代名窑瓷器价格更是十分高昂,日本人特别偏爱之龙泉窑青瓷,英、美人喜爱之宋代均窑瓷,法国酷爱之明清官窑彩瓷,尤其价高抢手,一件往往万金难买。于是许多古玩行人,制瓷高手投其所好,大批仿制名窑官窑瓷器向洋人们销售。

仿古瓷大为盛行的另一原因是军阀混战,政局不稳,北洋军阀政府变更频繁。当一系军阀执政,便有一批新权贵产生,他们在北京及各大都会购买府弟,布置居室厅堂,都需要购买大批古玩字画以示文雅富有。民初政权几多更迭,权贵一批又一批,造就一个久盛不衰的古玩市场,大批仿古瓷也就应运而生了。应帝王喜好和市场需要而生的仿古作伪瓷器,主要是宋元明清的各大名窑、官窑器,愈是有名的窑,仿品愈多见。愈是市场需求大的名窑瓷,如前述英、美人偏爱之均瓷,日人喜爱之龙泉窑瓷,法国人酷爱之明清官窑彩瓷,仿得愈多。常见仿古作伪的陶瓷品种有:唐三彩、耀州窑、定窑、均窑、龙泉窑、宋元景德镇青白瓷、元、明青花、明、清官窑彩瓷 (主要是斗彩、珐琅彩、粉彩)、康、雍、乾青化、吉州窑褐瓷、宋建窑黑瓷、明德化白瓷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