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柴烧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煤烧遂道窑缩短烧成周期的实用方法

煤烧遂道窑缩短烧成周期的实用方法

柴烧瓷器的鉴别 古代烧瓷器的原理 古代烧瓷器

2020-05-06

柴烧瓷器的鉴别。

在坯釉配方、窑炉结构、燃料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否缩短烧成周期,关键因素是在预热阶段初期能否保证坯体快速的升温。在氧化分解及晶型转化期能否保证各种物理、化学反应快速进行和预热带上、下温度分布的均匀。如能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是完全可以缩短其烧成周期的。

采取的措施:1控制坯体入窑水分,提高预热带温度。为了保证坯体在预热带初期的快速升温,应严格控制人窑坯体的水分不大于20/0。同时提高预热带的稳度和加强通风,可通过调整总烟道的负压来实现2提高氧化分解阶段的温度。为保证氧化分解及晶型转化期各种物理、化学变化能够快速进行,应提高氧化分解阶段的温度和加强通风,在实施过程中完全打破了常规的经验,比原来提高了200度左右,这一点是调整的关键3保持预热带温度均匀。为保持预热带上、下温度分布的均匀,可调节各支烟道开度的分布和增加窑头封闭、氧化气幕的风量4增加急冷气幕风量和余热抽出量。适当增加冷却带急冷气幕的风量和余热抽出量,因进车速度加快,带到冷却带的热量勢必增加,通过加强热交换来实现冷却带的温度制度的监控5保证烧成带的压力制度。因坯釉配方未改变,这就要求烧成温度制度、气氛制度不能改变。因此提高总烟道负压应以不影响烧成带的压力制度为原则,因为进车速度加快会抵消总烟道负压增加的作用6保证临界温度稳定。提高氧化分解阶段的温度是缩短周期的关键,提高进车速度后,勢必要增加氧花化阶段窑炉的实际温度。但提高温度必须以满足烧成坯体的临界温度(玻化温度)为前提,不能使坯体在这一阶段的实际温度超过临界温度,否则会出现大量的烧成缺陷。

目前,国内日用陶瓷遂道窑的烧成周期一般均在15h以上,很少有企业在坯釉配、窑炉结构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去探索调节工艺控制来缩短烧成周期。在这方面已有企业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并获得了预想的结果,缩短烧成周期三分之一后产品质量、经济指标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同样的遂道窑因没有进行工艺调整,现烧成周期仍为15~16h。由此可见,通过有效的调整遂道窑预热阶段和氧化阶段的工艺控制以缩短烧成周期是完全可行的。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有哪些特殊烧成方法?


近年来,由新技术的发展,要求使用高致密度、高均匀度和高透明度的电子陶瓷和其他新型陶瓷材料。因而陶瓷的生产工艺随之也有了较大发展。热压工艺和其它特殊烧成工艺,在电子陶瓷和高温陶瓷的生产中逐渐广泛采用,并成为重点研究的课题。

1、热压烧成。热压是在加压和加热的条件下,使成型和烧成同时完成的新工艺。按加压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一次热压、两次热压、多次热压以及间断热压和连续热压等几种。其优点为降低坯件的成型压力;降低产品的烧成温度,缩短烧成时间并提高坯体致密度;能生产形状比较复杂,尺寸比较精确的产品。但工艺复杂,成本高。

2、活化烧成。活化烧成是用提高原料细度;添加适量外加剂;控制适当烧成气氛;附加适当压力或电磁振动和超声辐射等方法来提高烧成效率,以达到降低烧成温度、缩短烧成周期的一种方法。此法成本小而效率显著。

3、电熔铸造又称热铸,是指粉末原料在电弧炉中高温熔化并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以后,注入砂型或金属型中,冷却凝固后即形成致密瓷件。 刚玉、氧化锆、氧化镁和莫来石、尖晶石等陶瓷已广泛采用电弧炉高温熔化后铸造成铸件。

4、电火花烧成所施压力较普通热压烧成低,烧成时间短。目前主要用来生产金属陶瓷如碳化物,TiN,AlN等。某些高温复合材料,如硼化钛--硼化铝等亦采用此法。电火花烧成不利用模具作为电阻发热,而是直接对原料通以25%高频交流和75%直流相叠加的电流,使粉末原料产生火花放电而发热。几十公斤重的大型产品可在几十分钟内烧成。此法缺点是设备比较复杂,要求有专用的电火花烧结机。

瓷器装烧方法


在《中国陶瓷史》第九章"明代的陶瓷"中论述到嘉靖,万历时期的五彩瓷器与成化斗彩有明显不同的一节时,有这么一段文字:

"在清代康熙时期的釉上蓝彩发明之前,瓷器上的蓝色,只能用釉下青花来表现。五彩图案中,有了这种蓝色,就能增加色泽的对比感;没有这种蓝色,就显然减少了鲜艳的程度。在这里,青花和红,黄,绿等色处于一样地位该用蓝色的地方,就用釉下青花来表现。在成化彩瓷中,就有这种表现手法。这一类成化彩瓷究竟仍称斗彩呢?还是应该称为青花五彩,甚至就称为五彩,是值得进一步讨论的。"见《中国陶瓷史》384页。

这里,要把相同的表现手法用几个名称去归纳时,似乎产生了这样的矛盾,举棋不定而徘徊于几者之间,或者说,不知怎样去称呼这两个阶段中共同的表现手法。而这容易让读者感到迷茫-- 一种无所适从之感。

其实问题的解决也很简单。首先让我们把几个名称明确一下,同类的表现可归纳成一个概念,在这总概念下,同类的两个历史阶段再分别称呼。那么,凡是在明代先用釉下青花勾画出了图样,烧成后再以釉上彩彩绘了的彩瓷,不论是成化朝或是嘉靖,万历朝是以浓艳取胜的,可以一概归纳为"大明五彩,在这个概念下,根据成化年间与嘉,万年间的不同特点分别称之为"成化斗彩"和"青花五彩"。这样,概念清楚,关系分明,对于陶瓷史中明代彩绘的研究也就富于条理性。

根据明清时代彩绘史的发展,可知这样的概念成立的。

成化斗彩的主要成就,是成熟和较为普遍地烧制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色相结合的新产品。由于是釉下青花与釉上色彩互相争奇斗艳,故谓这斗彩。在这一阶段的彩瓷中,青花是构成整个图案的决定性主色。在以青花勾好图案的轮廊线,釉上色彩按青花规定的范围填入,或者先用青花画好图案的一部分,釉上再着色画色彩的部分,甚至有的图案,基本上由青花表现,釉上只是略加点缀色彩,有时这种点缀还是显得可有可无的。所以尽营成化斗彩的釉上色鲜艳,但从整个装饰风格与嘉,万年的彩瓷及清代康熙五彩比较来看,认疏雅为化成彩瓷的风格,这正是釉上釉下相互争春头斗艳的特点。所谓"争"、"斗"、当然要釉上釉下各有相当的"实力",才能争、斗得起来。正因为釉下青花的雅色分量占了装饰画面分量的相当部分,才显得清疏淡雅。再从釉上色的配方工艺来看,是溯自唐三彩和宋代红绿彩以来的低温铅釉系统,主要着色元素为铁、铜和钴。这一点有别于西方传入我国的景泰图、珐琅彩那含硼、含砷等特点的釉上彩。

成化斗彩的高度工艺成就,历经弘治、正德两朝,发展成为彩瓷史上又一新阶段的嘉靖、万历五彩瓷器。这个阶段彩瓷装饰特点与成化彩瓷的区别在于,如果说成化彩瓷的釉下青花是决定性主色的话,那嘉、万时期的彩瓷只把釉下青花作为与釉上五彩同等的一种色存在,在需要蓝色的时候,就以釉下青花来代用。若需要釉上蓝色,那就有待于康熙时期的发明了。嘉、万时期彩瓷的这种特点,称为"青花五彩",意即青花与五彩作为色的价值在一件装饰上的同等存在,所以,这时期的彩瓷图案花纹满密色彩浓艳,釉下青花已失去与釉上色互相争斗的实力,再也不具成化斗彩那清疏淡雅风格。但其它,如烧成工艺和釉上色配方工艺与成化斗彩基本相同。仍先画釉下青花烧成后再彩绘釉上色,只是釉上色上得更多更满密而已。配方工艺也是沿袭成化斗彩的低温铅釉系统,只不过在着色剂、氧化铝和石粉(石英)配比上变化而得到更多的颜色品种罢了。

铅釉釉上彩,构成了"大明五彩"这个概念的基础;也标明了明代五彩瓷彩绘艺术的特点。由成化斗彩到青花五彩,则是大明五彩发展的进程。

如果上面所述条理清楚、言之成理的话、那么对于在两个阶段中出现的相同表现手法的怎样看待也就有了根据。

让我们先下不要拘泥于"成化斗彩"或"青花五彩"的名词中,走出这个圈子站在客观评价的立场,那么,对成化朝出现的青花五彩式的作品,在年代上从其本身出发如实地承认是成化朝的产品,在彩绘装饰上也从作品出发如实地归类于青花五彩;不过得指出,这是成化斗彩中早熟的嘉、万青花五彩的胎儿,启示着后者有反于前者风格的彩瓷新阶段之产生。同样,对在嘉、万朝中如出现成化斗彩式的作品,也是用上述方法在年代上归嘉、万朝,在装饰风格上归类于成化斗彩,而在彩瓷史上则体现了前后者表现手法上的因袭关系。如果说在今后还发现成化朝之前的斗彩作品,也可以此法分别归类。

由此看来,大明五彩中的成化斗彩和青花五彩除了作为成化朝和嘉、万朝两个彩瓷阶铝的名称外,还具备了装饰风格上的专业性名称的性质,这可能对于从整体把握明代彩瓷史不无裨益。不知然否,请同行们指教。

快速烧成窑的技术特征有哪些?


一般隧道窑的截面高大,制品密集堆放,各部位制品的温差悬殊,因此不能快速而均匀地加热或冷却制品,以致烧成周期长达几十小时。快速烧成对窑炉性能的基本要求是:能够均匀地加热和冷却制品,并且能够灵活地调节温度和气氛。为了满足这个基本要求,快速烧成窑在结构与材料上具有以下一些技术特征:

1、截面小。 为了达到窑道截面上温度均匀一致,截面趋向于减小高度,成为扁平形式。例如有效高度为250-300毫米,有效宽度为600-840毫米,这样的小截面窑中的温度很容易达到均匀一致,并且易于控制。1250-1300℃烧成的茶餐具(杯碟)的烧成周期仅60-90分钟。

2、含硫量低,无灰分的燃料。 快速烧成最好采用明焰直接加热,所用燃料要求无灰,含硫量低,如城市煤气、天然气、液化气、轻油等。明焰烧成的燃料含硫量宜在0.2%以下。

3、高速喷嘴。 高速等温嘴具有三大特点:燃烧速度快,空间热强大,温度分布均匀。高速喷嘴是减小窑内温差,实现快速烧成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4、优质的筑窑材料。 为了使窑内温度能按照温度曲线的要求而灵活自如地调节,筑窑材料要选用导热率低,热容小,并有一定强度的轻质高温耐火材料和性能良好的轻质保温材料。

5、尽量减小或不用窑具。 在快速烧成中,应当尽量减少或者不用窑具。采用单层放置制品,不用窑具,提高传热效率和窑炉的灵活性,使窑炉有可能在短时内从最高温度冷却到常温。

6、先进的制品输送方式。 一般的隧道窑采用笨重的窑车输送制品,窑车蓄热很大,造成制品升温和冷却滞后,不适合快速烧成。快速烧成隧道窑的制品输送方式有步梁式、推板式、辊道式、气垫式等。快速烧成的间歇式窑炉有梭式和帽罩窑。

最实用的瓷砖安装方法介绍


浴室瓷砖是卫浴间装修中墙面、地面重要的装饰材料,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好的瓷砖装修出来的效果也会有区别,使用寿命也会更长;如果瓷砖在安装的的时候出现问题,那么整个卫浴间的质量也会随之下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下浴室瓷砖的安装方法。

如果瓷砖不泡水则会抢走水泥砂浆中的水分,降低它的强度,造成瓷砖和墙面的附着力减小,时间久了容易出现瓷砖空鼓和脱落。

铺贴时注意瓷砖的缝隙和水泥砂浆的密实程度均要达到一定标准。

瓷砖的空鼓率占整个墙砖面的5%以下是正常的。

购买时注意选择高质量的瓷砖,这是保障瓷砖铺贴质量的前提。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能会提出墙面平整度误差较大,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单独补平,如果需要增加一些零散的费用,消费者根据情况最好尽可能地给予支持和配合。

所谓瓷砖吃水就是把瓷砖提前放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一般在2个小时左右,实际操作时可以根据瓷砖的密实程度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铺贴瓷砖之前,还要注意瓷砖要浸水充足,让瓷砖完全吃足水分,这样是为了避免瓷砖的空鼓和脱落。

传统的瓷砖铺贴方法是利用水泥砂浆进行铺贴。

首先水泥砂浆的配比要合理,一般做法是二者之间体积比为1:1。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瓷砖仍空鼓较多,除了工人在 铺贴过程中技术水平不高之外,主要原因就是瓷砖前期吃水不够。

这样做是为了保证瓷砖贴到墙上之后,水泥砂浆中的水分不会被瓷砖抢走,从而达到它的最高强度,以便防止瓷砖的空鼓和脱落,这是瓷砖泡水的最主要原因。

实用的紫砂壶开壶方法


最实用的紫砂壶开壶方法。

对于紫砂壶,相信所有的收藏爱好者都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这种藏品不仅仅外形美观,在陶瓷市场上它还是非常热门的抢手货。一把新出窑的紫砂壶是没有光泽的,暗淡无光的,也不能直接用来泡茶,因此对新紫砂壶保养开始使用前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行家叫做“紫砂壶开壶”。为紫砂壶开壶,是热爱紫砂壶的人们赋予的一种礼仪。不要太在意紫砂壶开壶,紫砂壶开壶就是开始用壶。紫砂壶开壶主要是为了为了去除壶内的杂质和火气,使用开过的壶才比较卫生。紫砂壶开壶的方法有多种,以下四步是最实用的方法:

紫砂壶开壶第一步:热身首先将刚买归来的紫砂茶壶,用沸水内外冲刷一次,将表面尘埃除去,然后将茶壶放进没有油渍的煲,加3倍高度的水煮两小时,这样茶壶的土壤味及火气都会去掉。

紫砂壶开壶第二步:降火将豆腐放进茶壶内,放一倍水煮1小时。豆腐所含的石膏有降火的功效,而且可以将茶壶残余的物质分解。

紫砂壶开壶第三步:润泽滋润将买归来的蔗切开后,放在煲内,然后再煮1小时。蔗的自然糖分,能够让茶壶得到前所未有的润泽滋润。

紫砂壶开壶第四步:重生最后便是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茶叶,放人茶壶内煮1小时。

这样茶壶便不再是“了无生气”的死物,脱胎换骨后,吸收了茶叶精髓,第一泡茶已经能够令茶人齿颊留香。

古陶瓷的烧成条件和传统窑技术


古陶瓷的烧成条件和传统窑技术

仰烧——瓷器烧成的一种方法。匣钵内放置垫饼或耐高温的细砂,器物正装焙烧,称为仰烧。

叠烧——瓷器装烧的一种方法。即将多件器坯叠在一起装烧,器物间隔以垫烧物。可分为:

(1)支钉叠烧,古代多用此法。

(2)支圈叠 烧,如定窑。

(3)重合叠烧或刮釉叠烧,即在器物内心(以盘碗为多)刮去一圈釉,然后将叠烧器物底足(无釉)放置其上,一般10件左右逐层重叠,金代产品盛行此法。它的优点是产量高,成本低;缺点是器物内量一圈无釉。

覆烧——瓷器装烧的一种方法。即将瓷器覆过来装在有支圈或筒形梯状支具匣钵内焙烧,始于北宋定窑,景德镇及东南地区青白瓷窑系也多用此法。优点是产量高,变形小;缺点是器物口沿无釉,使用不方便。

素烧——指需二次烧成的陶瓷器,即先入窑以低温(750~950℃左右)将器坯烧一次,称素烧,然后,施釉再次入窑烧成。可增加坯体强度,提高正品率。

涩圈——瓷坯叠烧前,将器物内心刮去一圈釉,无釉处即称“涩圈”,流行于金代和元代。

浸釉——又称“蘸釉”,是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浸釉时手拿器坯底部浸入釉缸内,使其表层挂釉,然后取出,浸釉质量的好坏与器坯浸入时间长短与操作得当与否有直接关系。

吹釉——是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用竹筒蒙上细纱,蘸釉后用口吹,吹釉的遍数视器 物大小而定,多至17~18遍,少则3~4遍。其优点使器物内外着釉均匀一致,凡大型器物、薄胎及色釉制品等多采用此法。明代景德镇首创。

浇釉——大型器物的一种上釉工艺,是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操作时两手各执一碗或勺,舀取釉浆,向坯体上交相泼浇。

荡釉——我国传统的施釉方法之一。操作时把釉浆倒入器坯内部,然后晃荡,使上下左右均匀上釉,多余的釉浆倒出即成,这种方法适合于瓶、壶等琢器。

垫饼——一种垫烧工具。多用粗耐火粘土或高岭土制作,因其状似饼,故名。使用时,器坯底足置于扩建饼之上,可防止器物与匣钵粘结。

支钉——一种支烧工具。古代常用的支钉,形状有圆环形、圆饼形、三叉形、四叉形、直简形等多种,上面都有齿状凸起,其数不等。用支钉支烧的器物,烧成后底部留有支钉痕迹。宋代汝窑、官窑等器物的支钉痕迹很小,形似芝麻。

支圈——一种适应覆烧法的特殊工具。创始于宋代定窑。使用支圈烧一窑瓷器,用同样的燃料、同样的时间,比使用其它类型匣钵产量增加数倍,定窑支圈先后为其它瓷窑仿效。

齿形支具——早期制瓷主要的支烧窑具。其形状为圆形,下有一周齿形凸起。使用时齿口向下,上面再叠装其它器坯。这种支具流行于晋代至唐代的浙江地区越窑系瓷窑。

火照——又称“火标”,烧窑时用以检验窑内温度和坯件成熟情况的一种试片。火照一般利用碗坯改做,上平下尖,中间挖一圆孔,一般呈“〓”形。置于窑膛,当要检验窑温时,用长钩勾出火照观察。每烧一窑要验火照多次,每个火照只能使用一次。

匣钵——置放瓷坯的窑具。始于隋唐。匣钵的使用,使制品受热均匀,避免烟尘直接熏染釉面,并使制品互相隔离,不致粘结在一起,提高了瓷器的质量,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窑室高度,提高装窑密度,增加产量。

龙窑——我国传统窑炉的一种形式。战国已普遍采用,东汉时有所改进,以后南方各瓷窑广泛采用。龙窑多依山坡或土堆倾斜建筑,窑长在30—80米之间,形状似长龙,故称龙窑。因其本身有一定的高度差,故具有自然抽力。龙窑的特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生产周期短,产量大,烧成成本低,对我国古代瓷器的发展起很大作用。

阶级窑——我国传统窑炉的一种形式。在坡地10度—20度倾斜度砌筑而成,窑长在15—30米之间,一般分5—10间窑室,以墙隔开,一室高于一室,有如阶级,故称阶级窑。室与室之间的墙下部有通火孔,火焰可依次通过各室,既可节省燃料,又可烧还原焰。阶级窑始于宋代的分室龙窑,完善于明代,最早出现于福建地区,对日本窑的设计有很大影响。

馒头窑——我国传统窑炉的一种形式。这种窑的特点是火膛和窑室合为一个馒头形的空间,故称馒头窑。它利用夹墙竖烟道产生的抽力来控制一定的空气进窑,温度可达1300℃。北方的耀州窑、钧窑等都采用馒头窑。

蛋形窑——我国传统窑炉的一种形式。像一个平卧在地的半个鸭蛋,前大后小,故称为蛋形窑。全长约18—20米,高近6米。这种窑有一个与窑长相等的烟囱,抽力大,烧成时间短,产量高,热耗低,适宜烧还原焰,对于白瓷、青花瓷、颜色釉瓷等釉面呈色良好。景德镇即采用蛋形窑烧瓷,这种窑对欧洲有很大的影响,英国的纽卡斯特尔窑,德国的卡塞勒窑都是仿照景德镇蛋形窑设计的。

红炉——烘烤釉上彩的低温炉。景德镇创用。红炉亦称暗炉,炉径、高各1米左右。周围夹层贮炭火,下留风眼,烘烤时将绘彩的瓷件装入炉膛内,炉顶用匣钵土制的薄片覆盖,中留小孔,以便察看火色,然后点燃木炭,炉温约在800℃左右。红炉内烘彩属第二次烧成。

氧化焰——又称“氧化气氛”,即在烧窑时窑内空气供给充分,在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火焰气氛。我国北方各瓷区烧窑一般都采用氧化焰烧成。

还原焰——又称“还原气氛”即在烧窑时窑内空气供给不充分,燃烧不完全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火焰气氛。我国南方各瓷区烧窑一般都采用还原焰烧成。

【实用】挑选陶瓷茶具的几点方法(汇编)


挑选陶瓷茶具的几点方法!在购买陶瓷茶具时应主要对陶瓷本身进行察看: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釉色是否光洁,色度一致,有无砂钉、气泡眼、脱釉等。如果青花或彩绘则看其颜色是否不艳不晦,不浅不深,有光泽(浅则过火,深则火候不够;艳则颜色过厚,晦则颜色过薄)。最后要提起轻轻弹叩,再好的瓷器有裂纹便会大打折扣。

购买陶瓷茶具还要注意陶瓷茶具的环保与质量,好的陶瓷茶具对人体健康有益,劣质陶瓷茶具对人体健康有害,挑选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购买陶瓷茶具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市场,切不可贪便宜购买没有正式生产厂家的劣质产品。国家规定,将陶瓷茶具置于4%的醋酸中浸泡,铅的溶出量不得大于7毫克/升,镉的溶出量不得大于0.5毫克/升。目前正规的生产厂家的产品基本都能符合这一要求。

二、购买时要注意看餐具的成色,用手触摸餐具表面,看内壁是否光洁。

三、用鼻子嗅,看是否有异味。

四、在使用前用沸水把餐具煮上5分钟,或者用食醋浸泡23分钟,以溶出茶具中含的有毒物质

以上就就是对购买陶瓷茶具的几点方法,你学会了吗?

古陶瓷的烧成与分类


我国古来造字的标准原则,不外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所谓“六书”的方法。对一个汉字的分析研究,往往可以从中得出当时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规律。为了归纳我们的祖先对陶瓷本质的解释,不妨先从文字谈起。

“陶”字古作“匋”、据汉许慎《说文》的解释是“瓦器”。汉司马迁《史记》上也说“匋,瓦器也”。在梁顾野王《玉篇》中才正式指出“今作陶“。本来“匋”字按明张字烈《正字通》的注释为“余韶切,音遥,与窑同”,并且引古语说“南山有汉武旧匋”。又据《一切经音义》解释说“按西域地之卑湿,不能为窑,但累坯器露烧之耳。诸书亦借音为姚,字体作窑,音姚”。而《中国风俗史》内则进一步解释说“陶,窑字,古止作匋。外从勹,象形。内从缶,指事也”。说明“匋”字是包之古体“勹”与“缶”字结合而成,本是“窑”的古字。按古人造字的习惯看来,“勹”代表穴窑或馒头窑,“缶”代表陶瓦罐之类。这个字的出现,十分形象地反映了最初的陶窑特征和器物属性。虽然象《一切经音义》的作者唐僧元应所说的那样,西域一带因为“地之卑湿,不能为窑”,直到唐代还有部分地区保留着“累坯露烧”的原始方法,但毕竟是个别现象。例如早在《诗经·大雅》内就有所谓“陶复陶穴”的词句,《尔雅、释丘》则说“再成为陶丘”。汉刘熙《释名、释丘》也说:“再成曰陶丘,于高山上,一重为之,如陶灶然也”。这些都说明由于生产发展,穴窑渐不适用,因而依山傍丘,改在斜坡、丘陵地带构筑所谓“龙窑”。由于“丘”、“阜”同义,所以用来作为偏旁而有“陶”字的出现。如《尔雅、释名》说“土山曰阜”,《说文》也解释说“陶”,再成丘也,从启,陶声”。由此也可约略看出我国早期制陶工艺在烧成方法上的发展过程。并且得知古人对“陶”的本质解释是“瓦器”。

决定陶瓷器本质的条件除了内在的原料成分外,还同外在的窑炉有无乃至烧成方法分不开。换言之,一定的窑炉结构和烧造技术才能生产一定品质的陶瓷。我国古陶瓷窑炉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古陶瓷性质的变化。总的看来,是由升焰式逐步发展为半倒焰式与平焰式。由于结构的限制,升焰式窑炉的温度、气氛都不具备烧成瓷器的条件。而半倒焰式窑炉既可烧陶也可烧瓷。例如前面所说的无窑“累坯露烧”和“穴窑”以及升焰式圆窑、方窑等都属于升焰式,“馒头窑”属于半倒焰式,“龙窑”属于平焰式。

原始的烧陶方法是不用窑的。不仅从文献上得知的唐代西北一带曾保留过这种古老的烧法,而且根据最近的实地调查,至今我国西南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如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无窑烧陶法”仍然持续未变。这种方法是在地面上铺放适当的柴草,放置晒干或烘干的陶坯后再用干柴草包围四周及顶部,外面涂抹一层薄黄泥浆(约1厘米),并留有通风小孔,以免燃烧过快。然后将地面柴草点燃,任其自然升温,约经二至八小时便可烧在陶器。由于这种烧陶法不能控制升温速度,尤其当周围柴草燃烧时,使陶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只能烧低温(约800℃以下)的氧化气氛,所以烧成的陶器呈红色或褐色。而一部分和草木灰接触的陶器则因受烟熏而成灰陶或黑陶。

从无窑到有窑烧制陶器,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其中以“穴窑”出现最早,今日考古发掘所见,我国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南北各地商代以前的陶窑,大多属于这一类型,至少已有一万年左右的历史。穴窑有竖穴、横穴之分,小的只烧一件陶器,大的直径可达一米。有的穴窑底部分布进火孔( 孔),孔下是火道。从发掘的古窑址看来,进火孔的形状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大小及数目各不相同。火道的排列各地方也不一样,有的围绕窑床一圈呈环形(如陕西汾县下孟村陶窑),有的并列分支(如河北邯郸涧沟村陶窑),有的呈非字形(如陕西客省庄二期文化陶窑)。还有的穴窑并无带 孔的窑床,火膛和窑室是连成一体的,陶坯放在垫柱上(如河南陕县三里桥与山西芮城东庄村的陶窑)。

虽然穴窑四周有窑壁,可以避免大量的冷空气,使烧成温度略有提高,但也很难控制空气量,所以仍是烧1000℃以下的氧化焰。产品多为红陶、褐陶。如果投柴过多,或将窑顶封闭,就会产生大量的游离碳素,使陶器薰烟而成灰陶、黑陶。例如仰韶文化时期的红陶、灰陶、黑陶往往同时出土,而龙山文化时期的灰陶、黑陶也不例外。这些都可说明它们在氧化气氛而且熏烟的情况下烧制出来的。

这种挖在地下的圆窑直到商代仍在使用。但窑室直径逐渐增大,有的达到1.5米(如河北邢台曹演庄陶窑)乃至1.8米(如河南郑州碧沙岗陶窑),而且多数将燃烧室的位置移至窑床的正下方,容积也比较宽大。由于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陶窑在结构上有了许多改进,从而才有可能提高烧成温度。如郑州二里岗早期红陶的烧成温度为1000℃上下,而硬陶的烧成温度竟达1180℃左右。同地出土釉陶的烧成温度也与此相近。这种“釉”是用铁作为着色剂而烧成的铁青釉,釉的熔剂主要是氧化钙,属于石灰釉范畴。由于各窑的烧成气氛不尽相同,或为氧化,或氧化与还原兼而有之,所以呈浅黄绿或灰青色。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陶瓷史上一次很大的飞跃。

进入周代前后,陶窑结构的变化尤为显著。根据多年来发表的考古资料来看,陕西一带的西周窑炉在结构上又有了较大的改进。如窑后有烟囱,有窑顶、窑床平坦,无出火孔,窑壁近于垂直,燃烧室移回窑床前下方,有窑门和通风道,以及窑形近于椭圆等。但是,这些优点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在同一座西周窑址上。据推想,著名的沣西张家坡的西周窑很可能就具备了这些特长。因而具备了提高烧成温度的条件,方能烧出那种基本上烧结,矿物组成接近于瓷器,烧成温度近于1200℃的器物。其它如山西侯马东周窑址出土的已经烧结,烧成温度高达1230℃的釉陶,当然也应具备了这样的技术条件。这样结构的窑,也就是一般所说的“馒头窑”,或者说它是挖在地下的馒头窑(参见表17)。

值得注意的是,东周时期的湖北江陵毛家山窑的设计,已在地面上建窑床,床面平整,无火道及出火孔,其前方设燃烧室,呈扇形,窑室呈椭圆形,并用窑室将燃烧室包围在内,窑后设一烟囱,窑前设窑门,门前设有通风坑道,兼用于存灰,有窑顶。这种建在地面上的镘头窑,更为后世窑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应该说,由穴窑到将窑建在地面上,又是一大进步。

这种“馒头窑”的特点是,火膛和窑室合成一个馒头形的空间。当火焰自火膛喷向窑顶时,因为顶上没有出路,便倒向窑床,流经坯体而将它们烧熟,烟气从排烟口、竖烟道排出窑外,所以是半倒焰式。

馒头窑靠夹墙竖烟道产生的抽力来控制一定的空气进窑,因而烧成温度较高,可以达到1300℃,可以烧还原气氛。发掘结果证明,我国北方不少古瓷都是在这种窑里烧成的。例如著名的钧窑、定窑、磁州窑、博山窑以及耀州窑等。其中耀州窑早自北宋时期就已经使用煤作燃料,而且用耐火材料砌筑炉栅。博山窑在北宋早期虽然烧柴,实际上已是全倒焰的圆窑。可见我国用煤烧窑和倒焰窑的发明都比欧洲早以一千年以上。

我国南方并非没有此种馒头窑,例如在南京雨花台眼香庙就曾发现过六座直径约三米的馒头窑,而且也是全倒焰的圆窑。然而,更多的还是“龙窑”。

龙窑的历史据现在所知,最早的为广东增城的战国时代龙窑,其次为浙江上虞的东汉、三国、两晋龙窑,丽水的南朝龙窑,江苏宜兴的唐代龙窑,浙江龙泉、广东潮安、福建建阳、德化的宋代龙窑,以及云南建水、四川荣昌、广东石湾等地的明、清时期龙窑。可以说是两千年来广泛应用,连绵不绝,直到今天仍在许多地方继续保留,并有所发展。

根据推断,那种火膛与窑室连成一体的升焰式方窑发展到后期,将窑顶封闭,窑身倾斜,最低的一端为火膛,最高的一端开排烟口,便成为龙窑。由于窑身为长条形,依山傍丘倾斜构筑,犹如一条火龙自空而下,因而有“龙窑”之称。窑身的长度随同生产的发展而逐渐增加,例如上述的占国龙窑长不足10米,三国龙窑长约13米,到唐代为40米左右,南宋时期更发展到45~53米。

由于龙窑坡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烧成时间和产量,因此古代劳动人民经过了长期实践和反复思索,终于摸索了比较合理的一种形式,使窑头坡度大,易于上火,窑尾坡度小,易于存火。否则坡度过大就会增加抽力,使大量的冷空气进入窑内而降低温度,不易维持还原气氛,影响产品质量。例如从考古发掘的古窑址来看,东汉的两条龙窑后段斜度和为21和14度,均比现代龙窑大。三国时期的龙窑前、后段的倾斜度同现代龙窑正好相反。只是西晋龙窑的后段斜度为10度(前段窑址因遭破坏无从得知),比较趋向合理。

龙窑的主要优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速烧。尤其是使用松柴的挥发分多,灰分熔点高,着火温度低,燃烧速度快,而且火焰较长,便于快速烧成,并维持还原气氛。我国古代著名的青瓷、影青瓷、黑釉瓷(如建窑“兔毫”、“油滴”,以及吉州窑的“玳皮”“鹧鸪斑”等)大多是用这种窑烧成的。

我国古代聪明的制瓷工匠们充分利用了龙窑的这些优点,掌握了它适合于焙烧坯胎较薄、粘度较小的石灰釉瓷器的规律,终能烧成所谓“类冰”、“类玉”那般纯净莹沏的越窑青瓷,乃至所谓“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那样空前精致的影青瓷器。尤其这种体薄色青、具有半透明性的瓷器的制作成功,除了具备龙窑的优良烧成条件外,当然也关系到瓷土纯度的高低,坯胎玻璃相的多少,以及白度、强度、透明度与吸水性如何等一系列问题的合理解决。它的出现,可以说是我国陶瓷史上又一次质的飞跃。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煤烧遂道窑缩短烧成周期的实用方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煤烧遂道窑缩短烧成周期的实用方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柴烧瓷器的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