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的瓷器有什么 > 导航 >

瓷器上常见的云纹有什么特点?

瓷器上常见的云纹有什么特点?

古代的瓷器有什么 古代瓷器上的凤纹 古代有什么瓷器

2021-06-09

古代的瓷器有什么。

我国古代瓷器上的花纹图案样源于中华民族的历代文化,也代表着中国古老的传统陶瓷文化艺术,其中云纹为瓷器装饰的纹样之一。

云纹是瓷器装饰纹样之一。一般来讲,云纹多与龙、凤、蝙蝠等纹饰相配合使用,单独使用较为少见。用云朵形纹饰象征高升如和如意,多与龙、凤、蝙蝠等组合而成,如云龙、云凤、云蝠等,也可单独作为纹饰装饰画面上。战国至汉魏时流行瓦当上装饰云纹。以云为瓷器装饰纹样始见于唐代,长沙窑及越窑均有云纹器物,纹饰多以褐彩描绘,构图活泼,布局严谨,运笔流畅洒脱。宋代以云纹为装饰的器物明显增多,装饰手法全面,或暗刻、或模印、或彩绘,纹饰布局严谨,线条简洁豪放。元代磁州窑白地黑花云纹别具一格,丰富了云纹的表现形式,而景德镇青花、釉里红、红釉、卵白釉等瓷器上的云纹则对明清云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清时期,瓷器上装饰云纹极为普遍,或与其他纹饰组合在一起,或单独装饰器物,形式多样,有如意头形云、蝌蚪形云、灵芝形云、风带如意云、“壬”字形云、“卍”字形云、状如弹簧的云气纹等。有些云纹的时代特征极为明显,如洪武时多风带如意形云,宣德时多人字云及壬字云所谓的“空白期”多弹簧状云气纹,而明末清初则以括号云等为常见。

宋代定窑白瓷印花或刻花瓷、元代磁州窑白地黑话瓷及景德镇窑青花、釉里红、红釉、卵白釉等器物均有云纹装饰。明清时期各地窑口均有云纹为装饰,形式多样。表现方式有暗刻、绘画、堆塑等。明代嘉靖时期多见有云与仙人组成仙境云雾缭绕的画面,云纹多作为辅助纹饰出现在器物口沿、足胫等处。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文字纹有什么特点?


一种特殊的瓷器装饰纹样,文字本非图案,文字纹用于瓷器装饰即将文字书写错落有致犹如花纹,或将文字作图案化布局,作为装饰画面的组成部分,因此称之为文字纹。

文字纹分汉文、藏文、梵文、阿拉伯文等。内容有民谚、俚语、诗句、词句、曲句、文赋等等。文字纹用于瓷器装饰始于唐代长沙窑,多在盘心或壶身以褐彩书写如“鸟飞平无远近,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等汉文诗句。亦有于壶腹书写“真主最伟大”阿拉伯文字的。宋代磁州窑、吉州窑等延续这种方法,瓷枕等器物上文字纹较为多见,反映市井商民的生活意识,如“众中少语,无事早归”等。元、明时期景德镇窑、龙泉窑等盛行文字纹,明代瓷绘上出现阿拉伯文、梵文、藏文,清康熙朝一度流行短篇古文,如《出师表》、《滕王阁序》、《归去来辞》、《兰亭集序》、《赤壁赋》、《圣主得贤臣颂》等,有的配以图画,图文并茂。字体多仿虞世南、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且有真、草、隶、篆、行不同体势。多见于康熙二十年后烧制的青花釉里红笔筒上。乾隆帝喜为宋代名瓷和其他瓷器精品题诗,因此乾隆朝盛行将御题诗书写或刻于瓷器上,更为名贵。

典型作品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珐琅彩景州塔纹瓶,腹部以冬青釉托金色乳钉为地,四面开光,内分绘景州开福寺塔或书写墨彩篆书乾隆御制诗《登景州开福寺塔》七律一首,并有“乾隆宸翰”、“惟精惟一”两方朱红篆印。明清瓷器上还有以福、寿字构成树本,或以福、寿字开光,内绘纹样的,典型作品如康熙五彩描金福寿开光人物纹棒槌瓶。

明代青花麒麟纹瓷器有什么特点?


明代青花麒麟纹瓷器有什么特点?

明代青花麒麟纹瓷器有什么特点?麒麟,为古时象征祥瑞之兽,青花瓷器上的麒麟图案最早出现在元代,发展到明代早期时更为普遍。永乐和宣德时期的大罐、盘、碟等瓷器上,常见形态多姿、粗细各异的麒麟图案,并一直延续到清代初期。

麒麟纹饰在明代的官窑和民窑瓷器上均能见到,尤以明代初期民窑青花瓷器上的形象最为丰富生动。这一时期内麒麟形象仍能看出从元代发展演变而来的痕迹。或立或卧,或奔或坐,图案构图由繁密走向疏朗,用笔风格由工细过渡为简练,既有画工繁褥生动的大罐、大盘、也有寥寥数笔勾勒的小盘、小碟。麒麟纹旁多带有火焰纹,周围饰有简单的花草纹。青花呈色根据瓷器的大小、粗精的状况呈现出多种特点,往往器型大、纹饰繁细者青花呈色蓝艳,略带结晶斑,胎质洁白细密,釉层晶莹透澈。器型小、纹饰简单者,青花呈色多为灰蓝,带结晶斑,胎质灰白间有杂质,釉层青亮,个别有生烧现象出现,青花呈色灰黑,釉色青黄。这些现象的出现,应与明代景德镇地区众多窑场中采用的不同制瓷原料、工艺水平及面对各类使用对象有很大关系。

现在的古瓷仿制者也正根据这一特点大量仿制了多类档次的青花绘麒麟纹饰瓷器。

仿制水平高者,在各种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时有所见。一般古瓷收藏者所接触到的,多是一些中低水平的仿品,并以仿制民窑瓷居多,只要准确地把握了真伪两者的特点,仿品就不难鉴别。

现在仿品的胎质多系球磨机研磨,洁白细腻无杂质。釉色虽白中闪青,但同一器物上釉层薄厚处,釉色并无明显的深浅变化,且略显浑浊,无古瓷真品亮青的感觉,青花发色虽追求蓝艳,但蓝色浮于釉层表面,人为点染的黑褐色结晶斑更显呆滞。

仿品上的麒麟及辅助纹饰,有的尽管也达到了形似,与真品相比,仿品用笔迟滞的毛病一览无余。在收藏实践中,只要藏者多见、多上手各类真品,真伪对照比较,仿品是不难鉴别的。

今人与古人一样,对麒麟仍然充满了神秘的崇拜和企盼,尽管从来就没有人见过它,人们对未来世界的渴望和对现实世界中功名利禄的追求被神化成图腾和偶像,而忘记了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是我们人类本身。我们改造着世界,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昔日古人在蒙昧和无奈中依附于神灵的庇佑,而我们今天如果仍在新建的楼堂馆所前把它们雕塑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恐怕这与弘扬传统文化是绝对不相称的。

瓷器上的蝙蝠纹代表什么含义


经过年初的疫情,大家“谈蝙蝠色变”。但在中国古代,蝙蝠却寓意着福从天降,是一种有着美好寓意的生物。甚至还衍生出了蝙蝠纹,作为一种常见的装饰,出现于玉器、瓷器、翡翠之上,象征着富贵、吉祥、幸福、平安,与今日之寓意,大不相同。那么,瓷器上的蝙蝠纹又有什么样的含义呢?

首先,在中国古代,蝙蝠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动物,常常在夜间突然出现,从天而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视为“神物”。又因为其谐音“福”,往往作为美好的象征——“福从天降”。所以,当蝙蝠纹作为一种瓷器纹饰出现时,它的寓意一定是非常美好的,且常常与别的吉祥纹饰搭配使用,比如祥云纹、浮云纹、缠花纹等等,蝙蝠纹往往是张开双翅的造型,姿态巧妙、构图精致,同时有秀逸灵妙之感,蝙蝠纹与这些精美繁复的纹饰同时出现,取“喜上加喜”的好彩头。这是蝙蝠纹瓷器的一个特点,也是根据纹饰特征所决定的。

不过一般来说,蝙蝠纹在瓷器上是较少单独出现的,虽然单蝙蝠纹出现时有“福至眼前”的美意,但中国传统审美中,毕竟有“成双成对”的传统。所以,蝙蝠纹在瓷器上出现的时候,更多的还是双双而出,用蝙蝠纹叠蝙蝠纹,有“福上加福”的好兆头。何况在传统瓷器装饰中,还有很多纹饰可以与蝙蝠纹搭配起来,比如蝙蝠可以和马组成“马上得福”,也是很好的寓意,再比如以一圈红色的蝙蝠纹绘于瓷器足部,富丽精美,可以称得上“洪福齐天”,不仅使瓷器具有观赏价值,增强美感,而且具有情感方面的意念祝福。

同时,蝙蝠纹不仅有些美好含义,随着它形式的变化,还会发生不同的引申,甚至会有升华。比如倒挂蝙蝠,就是对传统蝙蝠纹含义的一种衍生;蝙蝠捧着如意,取的又是“如意福来”的意思,很受当时人的追捧。而四蝠捧福禄寿等等,更是与中国传统祝福图结合了起来。最经典的还是五蝠图,五只蝙蝠围绕,即是“五福”的含义: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修好德、五日考终命。这也是非常经典的蝙蝠纹含义,在瓷器上蝙蝠纹展现着其独特的魅力。

蝙蝠纹瓷器精品赏析及价格参考:

1:清乾隆茶叶末釉描金蝙蝠纹绶带葫芦瓶,尺寸:高20.6厘米,估价:HKD 800,000 ~ 1,000,000,成交价: HKD 5,048,000 ,成交时间:2005-11-28,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5秋季拍卖会。

2:清青花粉彩石榴蝙蝠纹瓶,尺寸:高30厘米,估价:RMB 1,200,000 ~ 1,500,000,成交价: RMB 1,232,000 ,成交时间:2010-06-13,拍卖公司:未来四方集团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0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

3:清乾隆斗彩折枝莲蝙蝠纹小罐,尺寸:5.4厘米,估价:HKD 500,000 ~ 700,000,成交价: HKD 1,014,400 ,成交时间:2004-10-31,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4:清道光青花云龙蝙蝠纹双耳瓶,尺寸:高31.5厘米,估价:RMB 450,000 ~ 650,000,成交价: RMB 918,400 ,成交时间:2010-11-20,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道光本朝。

撇口,长颈,如意耳,丰肩,鼓腹,浅圈足,造型端庄典雅,线条饱满柔和。通体青花装饰,发色明快妍丽,所绘之苍龙咤海图,苍龙威武遒劲之势,为道光官窑之少见,蝙蝠飞舞其间,绘工精湛,状物有神,保存完整,更是难得。底落“大清道光年制”青花篆书款。

5:清乾隆炉钧釉双蝙蝠耳瓶,尺寸:高32.5厘米,估价:RMB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RMB 460,000 ,成交时间:2011-11-14,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

炉钧釉是雍正朝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低温窑变釉新品种,烧成之后深为皇帝喜爱。其釉面为红、蓝、绿、月白等交织熔融于一体,乾隆初期短暂延续这一特征,之后逐渐蜕变为交织蓝、绿、月白等色。此瓶蒜头形口,长颈,颈附两蝠耳,扁圆腹,圈足外撇,瓜棱纹装饰整器。通体施炉钧釉,釉质凝厚,釉色以蓝色为主,釉中诸色浑融交错,迷离迤逦,为乾隆炉钧釉之佳作。同类器还见有青釉品种。

6:清乾隆釉里红蝙蝠莲纹双联笔筒,尺寸:高14.5厘米,估价:RMB 150,000 ~ 250,000,成交价: RMB 448,000 ,成交时间:2008-05-21,拍卖公司: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乾隆年製”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瓷质笔筒自晚明创制以来,涵括瓷器所能经见之品类,装饰题材亦丰富多变,惟器形上少有创新。至乾隆唐英榷陶之后,推陈出新,锐意精进,所制笔筒见有方形、菱形、双联方胜形、转心圆形,六方形,精妙奇巧,将笔筒设计发展至历史巅峰,独步陶瓷史,后世所出,尽在其中。此笔筒乃唐窑文房之隽品,巧取双联方胜为形,设计之别致颇见匠心独运。唇口之下饰回字纹一周,与胫部如意头纹上下呼应。壁身上下留白中央绘缠枝莲托祥蝠纹,前后相接密不可分,寓意福寿连绵,下承如意云头形底托,玲珑精致,更映衬笔筒之秀雅清朗。通体惟釉里红一色独尊,妍丽迷人,独具风韵。底款为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其“乾”字写法尤为特别,左边上部的“十”字写成“山”字形,中间的“日”字写成“由”字。此篆书款存世罕少,可以类举者极为有限,恐因其使用时间甚短之故。

7:清康熙矾红彩蝙蝠纹暗花云龙纹洪福齐天盘,尺寸:19.2厘米,估价:HKD 80,000 ~ 120,000,成交价: HKD 437,500 ,成交时间:2016-06-02,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6年6月拍卖会 。

钤印款识:款识:大清康熙年制。

8:清十八世纪青花蝙蝠葫芦纹葫芦瓶,尺寸:57.3厘米,估价:RMB 180,000 ~ 250,000,成交价: RMB 287,500 ,成交时间:1996-04-30,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1996年春季拍卖会。

9:清乾隆外胭脂红花卉内矾红彩蝙蝠小盘,尺寸:直径10.5厘米,估价:RMB 120,000 ~ 180,000,成交价: RMB 138,000 ,成交时间:2019-06-02,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2019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器形小巧可爱,盘心以红彩绘五只蝙蝠,姿态各异,寓意洪福。外壁以胭脂彩绘缠枝莲纹,上下分别有如意头及蕉叶边饰,工整细腻。器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瓷器上的植物纹饰有什么特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是表现各种植物的总称。新石器时代即已出现,河姆湄文化遗址已有刻划谷穗纹的陶器。商周陆器和原始青瓷上有叶脉纹饰,是抽象的植物纹样。战国、秦汉至六朝时期,陶瓷器上有柿蒂、卷草等图案化的植物纹。历代瓷器上的植物纹饰丰富多彩,以磁州窑的竹纹、占苇、花卉等植物纹为经典。元、明、清各代的植物纹丰富多彩,既有写实的植物纹,又有抽象的图案化纹样。这时用植物表现占祥图案也很多,如寿桃、灵芝、松竹悔等,这些部诎赋予人文含义。

以马家窑文化彩陶彩绘植物纹最为丰富,叶形纹种类最多。商周在陶器和原始青瓷上流行的叶脉纹,是抽象性植物纹样。战国、秦汉至六朝前期,陶瓷器上常见柿蔕、卷草等图案化的植物纹,南朝时期佛教盛行,莲纹风靡,给植物纹饰赋予了意识形态的含义。隋唐时期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具有西域风格的花卉纹、叶纹、草纹使中国瓷器装饰面目一新。宋代瓷器上的植物纹饰堪称典范。定窑、耀州窑、吉州窑等名窑以印花、刻划、绘画等各种技法更加丰富。清代瓷器上的植物纹饰既有精致的图案,又有写实的绘画。

以植物为纹饰的。大多以松、竹、梅、兰、牡丹、莲花、桂花、桃、柿、石榴等植物为纹饰图案。

岁寒三友。图案为松、竹、梅或松、竹、梅、兰。松,经冬不凋;竹,清高有节,宁折不屈,虚怀大度;梅,不惧风雪严寒,故称“岁寒三友”、“岁寒四友”。寓意人的高尚品德和气节。万事顺心。图案为几个柿子和寿桃。柿子寓为“诸事”或“万事”,桃其形状似心。寓意做什么事情都顺心如意。

五世同堂。图案为五个柿子和海棠花。这种图案以谐音寓意,表示长命百岁,五世同堂,幸福美满的家庭。

玉堂富贵。图案为玉兰花,海棠花和牡丹花。以玉兰花(玉)、海棠花(堂)、牡丹花(富贵)寓意“玉堂富贵”。

榴开百子。图案为笑开嘴的石榴和葡萄。古代人希望子孙满堂,多子多福,人丁兴旺。故以石榴、葡萄象征着子女众多,香火兴旺。也有“莲生贵子”等。

为官清廉。图案为鸡冠花、莲花纹。鸡冠花(为官),莲花(清廉)。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寓意为官清廉。

以植物寓意的还有竹梅双喜,牡丹天香,翠竹有节,丹桂飘香,仙桃庆寿,万花献瑞等。

登封窑瓷器上所施的装饰技法有什么特点?


在今河南登封曲河,故名。始烧于晚唐,北宋为其繁盛时期,终于元代,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瓷及三彩陶器,白釉珍珠地划花最具特色.其特征是:

(1) 胎色灰白。

(2) 以白瓷为主,有白釉绿彩、白釉刻花、白釉剔花、白釉珍珠地划花及白地黑花等品种,珍珠地划花受密县窑影响,产量在同类瓷器中最大。

(3) 器型有瓶、枕、罐、洗、碗等;以瓶、枕较多。瓶有两种形式,一种形似橄榄;一种为小口,长身,瓶高在40厘米以上。

(4) 装饰以珍珠地划花为代表,如瓶的下部常划不规则莲瓣纹,中部突出位置珍珠地划缠枝花卉纹。珍珠地划花卉纹腰圆形枕最为多见。

(5) 柳斗杯剔花也有一定特色,有两种不同,一为白瓷,先剔刻后上化妆土及釉;一为淡赭色,先上化妆土,然后剔刻,再罩以透明釉。取得不同的装饰效果。盖碗茶具、陶瓷茶壶、钵、罐的产品数量也不少,其釉白润而亮,加以绿彩,显得淡雅纯净。

烧瓷品种较多,以自釉为主,有绿彩、刻花、剔花、珍珠地划花及画黑花等。珍珠地划花品种,受密县窑影响,产量在同类瓷器中居首位,遗物有瓶、枕、罐、洗、碗等,以瓶、枕较多。主要是烧制白瓷,兼烧黑釉瓷、三彩陶器。其中白釉珍珠地划花最具特色。产品有瓶、罐、洗、碗、杯、枕等。其胎质呈灰白。白釉是白中泛浅灰黄色调。装饰技法有划花、剔花和珍珠地划花等,还有柳斗杯剔花,有两种不同的技法:一是在坯胎上先剔刻纹饰后上化妆土,再上釉,烧成后即成为白瓷剔花器;二是在坯胎上先施化妆土,然后才剔刻纹饰,再施透明釉,烧成后即成为白褐相间的柳条纹饰,工艺至精至美。另外,白釉绿彩的瓶登封窑。

宋代瓷器有什么特点?


宋代瓷器有什么特点?官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传世作品少,令人惊叹的纹裂美著称。传宋徽宗因不满于当时现有贡御瓷器的瑕疵和缺陷,按照自己的设计、亲自指挥烧制和创制的巅峰之瓷,其不仅是我国陶瓷史上第一个由朝廷独资投建的“国有”窑口,也是第一个被皇帝个人垄断的瓷器种类。

开片本是由于坯釉结合不好而导致釉面开裂的弊病。但北宋官窑瓷却慧眼识珠,利用这一陶瓷缺陷开创了著名的纹片釉,同时利用其独特的坯釉配方,施釉方法和烧成技术,创造出“金丝铁线”、“紫口铁足”这些不是装饰的装饰。严格地说,这些人们不能完全控制和设计的效果不能称做装饰手法,它是一种材质之美,是一种本质的美。

宋代官窑瓷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两个部分。北宋官窑瓷出现在北宋徽宗后期,南宋人顾文荐《负暄杂录》记载,“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宣、政间”是指宋徽宗政和至宣和15年间,当时,宋徽宗不但在汝州征烧青瓷,而且在京城又置窑烧瓷。说明宋徽宗对青瓷的强烈爱好。北宋官窑的窑址在当时的都城汴京(今开封),然而由于历史上黄河几经改道和水灾,宋汴京已淹没于6米深处的泥沙之下,地面没有任何遗迹可找,考古发掘很难进行,因此,北宋官窑的窑址始终没有找到。北宋官窑当时专供宫廷使用,产量少、烧造时间又短,故而传世品也少,至今考古界也有人否定它的存在。但从现存的传世官窑器来看,它有自身的特点。器物有碗、瓶、洗等,采用支钉撑烧,青釉色泽较淡,器身开有纵横交错的大块纹片,胎骨由含铁量较高的瓷土制作,所以胎呈紫黑色,足部不上釉,铁骨外露,不同于同时期的其他青釉瓷器。

公元1127年,宋室南迁建都临安(今杭州)后,为了满足宫廷的用瓷需要,先后在杭州建立了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据宋叶寘《坦斋笔衡》记载:“中兴渡江……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釉色莹沏,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亦名官窑。”清代陈浏在《陶雅》中赞美道:“宋官窑者绝不经见。世人罕能识之者。”

花觚撇口,长方颈,鼓腹,高胫,近底处外撇,通体施青釉此瓶釉面肥厚润泽,闪现一种酥油般光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造型上也颇具特色,器身于稳重端庄中以凹凸变化的弦纹线条突出其精巧。

方尊方形,口,肩上对角各饰一兽耳,衔环,腹下部饰弦纹,此尊仿汉代铜器式样,线条简洁雅致,凸起的弦纹改变了造型的单调感,增强了器物的装饰性。釉色给人以凝厚深沉的玉质美感,是宋代官窑瓷器的代表作品。

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釉面纹片粼粼,愈显高洁古雅。釉色以粉青为主。釉面开片本因釉与胎的收缩率不一致,冷却时形成一种釉裂胎不裂的现象,古代工匠巧妙地利用错落有致的开片,顺其自然,形成一种妙趣天成的装饰釉。这种装饰主要出现在宋代官窑、哥窑、汝窑青瓷表面。或称“开片”、“龟裂”。

此方尊和花觚虽然器型不同,但是我们在鉴定中仍然界定为一对,原因有四:1,两个器物的口径相同2,两个器物的底径相同3,两个器物器身都有弦纹的特征4,两个器物发出的光泽完全一致,都是发出那种温润的酥油光。所以,我们认为应该出自一位制瓷大师之手,并且此对官窑瓷器站在一起,像是一对恩爱的伴侣,在深情的凝视对方,携手并进,从历史的烟云中走入我们的视野,向我们诉说着时代的变迁,但它们一直未变,同心亦同行。

宋官窑瓷器存世量极少,当时烧造时间极短,收藏爱好者一生能得见一件亦是幸事,所以此对宋官窑瓷器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空间。

南宋官窑的产品造型端巧,线条挺健,釉色有粉青、月白、油灰和米黄等多种,以粉青为上,浑厚滋润,如玉似冰。釉面布满纹片,纹片形态有冰裂纹、流水纹、鱼子纹、百圾碎等,以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瓷器底部为铁褐色,上部隐呈紫色,称为“紫口铁足”。典型的官窑珍品,坯体的厚度仅为釉层的三分之一左右。釉层中还攒聚着无数微小如珠的气泡,行家称之为“聚沫攒珠”。这一特征也是今天我们用来鉴定宋官瓷真伪的方法之一。当时的器形以生活实用器为多,如碗、盘、杯、碟、洗、壶等,还有部分陈设瓷,如仿青铜器的香炉、尊、觚、琮式瓶等,器物造型优美,具有典雅秀美的风范。

宋代官窑瓷器带给人以含蓄、沉静、温和、清逸、高雅的美感,这种独特的意蕴是我国中古时期特定的思想文化的产物,一件小小的瓷器与宋代的一首词、一幅山水相比,是同等地位的东方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而它是通过色彩和质感来表现的,因此更抽象。宋代官窑瓷器的价值主要在此。

“宋代名瓷数量稀少,民间收藏品多沉淀在大藏家手里,再现机率不大,而且流通的周期也随着流通量的递减而加长,可谓进入了可遇不可求的阶段,毫无疑问是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最引人注目的藏项之一。同时也是全世界各大博物馆及收藏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其价格上升空间是不可估量的”。

清代瓷器有什么特点?


清代瓷器有什么特点?清朝是中国瓷器史上集大成的时期,较好的吸收了前几个朝代先进精湛的技艺,跟明代相比,清代的瓷器主要还是以景德镇为生产中心。康熙时期,逐步将景德镇的御窑厂恢复完善,使其产品质量更加好转,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清代瓷器制造的顶峰品种繁多,千姿百态,造型古拙,风格轻巧俊秀,技术上讲究精工细作,不惜工本。后来随着清朝国力的衰弱,瓷器制造也开始走下坡路。从道光时起,瓷器的胎骨与乾隆时期相比变化不太大,只是胎质显得粗松一点。在胎骨的洁白程度上差了一些,器型线条生硬,常常见棱见角,无圆润秀美感,显得拙笨。但是,也可以显现出古代人的那种大方,做事果断。

康熙早期的瓷器,很少写款。原因是康熙认为瓷器上不能写款,写了款,如果打碎了不吉利,不让写。但康熙的很多瓷器上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写大量的寄托款。比如写"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这三个朝代写得最多。这在我们的想象中是犯大忌的。读历史的人都知道,清朝的文字狱非常厉害,尤其在康熙一朝,大量汉人提出"反清复明",电视剧里常能看到。当时你要有一丝反清复明的倾向,就被杀头了。可瓷器上写的款,却都是前朝的款。如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大明宣德年制。

雍正正官窑瓷器底款的篆书年号,《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分三行,每行两字。此种篆体六字款有青花、刻印和金彩三种,字体皆方整,外无双框。那时官窑瓷器另有四字款《雍正年制》,除了青花,还有刻画与模印两种,分两行,每行两字。少数为四字篆书竖式款,分有框和无框。有少量四字篆书款乃分上下左右,如古钱文排列方式。其实,雍正官窑用篆书款不多,主要乃用楷书,中后期为宋体小楷。真款平整秀雅,亦圆润有力。至于行书、草书与隶书则绝少见。另有一些书《雍正御制》,也有官窑器乃依御令不书写年款。

乾隆官窑瓷器款识有“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大清乾隆仿古”三种,以“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为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明显多于“乾隆年制”四字款。“乾隆年制”楷篆均有,楷书款一般用于彩瓷上。“大清乾隆年制”楷篆均有,篆书多于楷书。“大清乾隆仿古”一般用于仿古瓷上,青花篆款为主。高足盘、高足碗、双连瓶一般是在足内写篆书六字横款。

乾隆青花楷书款字体端庄,落笔利落,早期款字与雍正时期如出一人之手。青花篆书款笔画平直,横竖粗细一致,转角熟练,不留停落痕迹。青花字呈色早期有晕散现象,中期为纯正蓝色,晚期则蓝中含灰。

“大清乾隆年制”款双行多无边圈,三行则多双圈。“乾隆年制”款多双圈。楷书款有六字双行、三行双圈,也有四字双行双圈或双框。民窑款也多书“大清乾隆年制”和“乾隆年制”,只是字体不够漂亮,位置不够规则,与官窑款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堂名款、花押款之多与康熙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的民窑青花器物上具体写明某年某月,如“大清乾隆伍拾叁年孟夏月制用春生”。外销瓷一般都不落年号款。

乾隆仿明代款识有:“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堂名款主要书写在盘、碗、碟等小件器皿上。有:“和晖堂制”、“旭华堂”、“百一山房”、“澹宁斋”、“彩秀堂制”、“浴砚书屋”、“志勤堂”、“庆目堂”、“忠信堂”、“彩润堂”等。另外如“景慎堂”、“养和堂”、“彩华堂”、“避暑山庄”、“宁静斋”、“宁晋斋”、“宁远斋”、“百一斋”、“咏梅阁”、“敬畏堂”、“一善堂”、“雅雨堂”、“退思堂制”等款的瓷器制作精美,应视为官窑瓷

(一)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

清代无论在器形或种类方面均显著增多,并且制作精巧。其中以康熙时期创新之作独树一帜。琢器中如琵琶尊、马蹄尊、象腿尊、凤尾尊、观音尊、太白尊、苹果尊、杏叶尊、棒棰瓶、布布橙、倒载、柳叶以及凸腹花觚等都是前代少有的器形。雍正时期在器形的创作方面也是丰富多彩的,如双陆尊、三羊尊、虬耳尊、鹿头尊、络子尊、牛头尊、蒜口绶带如意尊、撇口橄榄瓶、太白坛、菊瓣盘等。尤其是所仿宋代名窑及永、成瓷器不仅胎釉、纹饰维妙维肖,而且在造型上更足以乱真。

乾隆时期比较突出的造型有转颈瓶、转心瓶、转带瓶、花篮、扇子及书式印盒、书式金钟罩等。这一时期无论创新、仿古都达到了高潮,所仿铜、石、漆、玉、竹、木器以及象生物品均十分相似。到了嘉庆、道光以后,则大多因袭旧制,很少见有创新之作。造型从精美蜕变为粗笨,已逐渐失去前期的优秀传统。例如玉壶春瓶的造型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区别并不显著,以后渐渐变得笨拙,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竟变成短颈丰腹的矮粗形式,造型远不及以前那样精美秀丽了。

知道了元、明、清瓷造型的基本特点之后,进而还需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一般首先要注意口、腹、底三部分。很多同类的器皿乍看外表极为相似,仔细观察这三个部分,便可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明代中期瓶、壶、罐一类的琢器造型,多在腹部留有明显的接痕,而清代以后制品由于旋削细致,此种接痕多不明显。如此所谓一线之差,往往在断代辨伪的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又如元代大盘盘身弧度较小而浅,明代永、宣大盘盘身弧度稍大而微深,前者底小,后者底大。特别是永乐造型,无论大小盘、碗多是器心下凹,器底心凸起,而且足内墙向外稍撇,较外墙约矮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其他如明末清初许多民窑盘、碗底常有明显的轮状旋削痕(即所谓“跳刀”),而在官窑瓷器中则极为少见。至于康熙大盘有些是双圈底,民窑三彩平底器物下面多有“麻布纹”,也是当时造型上比较常见的特征。文物工作者在鉴别新旧真伪时每以这些作为一部分依据。

有些时代接近或后世所仿前代的精品,由于纹饰画法和胎釉原料前后相似,常常很不容易区分。例如永、宣青花撇口碗多在碗里绘三层纹饰,碗外绘四层纹饰,而且乍看胎釉也大致相象,都是撇口圈足。然而如仔细加以对比,便会发现他们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碗腹下部收敛程度有所不同,即永乐碗腹较丰满,宣德碗腹微削。雍正时期所仿的成化青花撇口碗,也是在造型上存在着碗腹微削的缺点。

这些细微的差别,是根据实物仿制时,因成型、烧窑等技术条件所限,或偶然忽略而造成的破绽(仿品的器形往往与真品器形或多或少都有所区别,因仿制时虽按真品原器制造,在未烧前与真器原形尽同,但经过高温烧成后,其形与真器原形在某些地方就有差别。这可能是由于原料的配制和提炼的精粗不一致,而经高温后纵横收缩膨胀的结果,为鉴别器形的关键)。至于有些仅凭传闻或只靠臆测而制成的仿品,如后世所仿的各式各样的所谓“永乐压手杯”之类,在造型上更是愈变愈奇(自嘉、万间开始越仿越大,甚至后来的已不成杯而变为大碗),只要见过真的实物,自然就不致妄断臆测。

(二)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纹饰与色彩

陶瓷器上的纹饰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由于绘瓷原料与技术的不断丰富和改进,无论在题材内容及表现形式方面都有其不同时期的水平和特点,因而也成为划分时代、鉴别真伪的一条有力线索。

大体说来,瓷器纹饰的发展过程不外是由简到繁,由划印贴刻到雕剔描绘,由单纯一色到绚丽多彩。例如元瓷上惯用的变形荷花瓣(俗称“八大码”)图案,就是在晋瓷纹饰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尤其元代青花、釉里红等釉下彩的出现,开辟了瓷器装饰的新纪元,打破了过去一色釉的单调局面。明、清以后各种色彩的发明更丰富了瓷器的装饰,而每一种装饰方法的出现都有其产生、成长、发展过程,因此也可据以推断器物年代的远近。如早期的青花、釉里红因为尚未充分掌握原料的特性,所以在元代制品中颜色美丽的较少,而且釉里红中常有色调灰暗或变为绛褐或灰黑色甚至流散的缺点。但大部分成熟的元代青花、釉里红纹饰布局都非常美观,图案不仅重视主次协调,而且惯用多层连续的花边纹饰,无论山石、花卉多在外留有一圈空白边线不填满色,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至明代中期以后此种画法渐绝,虽间或采用,但为数不多。

此外由于原料成分的限制,在画法上也各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如元末明初有些使进口青料的瓷器,虽以颜色浓艳渲赫一时,但色调极不稳定,很不适于画人物,因而在元代纹饰中画人物的较少,也有所谓“元代人少,永乐无人,宣德女多男少”的说法。至于成化斗彩,虽然色泽鲜明,晶莹可爱,却也受原料和技术的限制而有所谓“花无阴面,叶无反侧”的缺点,而且画人物不论男女老少,四季均着一单衣,并无渲染的衣纹与异色的表里之分。类似这些就表现为纹饰上的时代特征,往往为后世仿品所忽略,倘能加以注意,自然对于鉴别真伪会有一定的帮助。

另外,在施用的彩色方面也可以找到一些时代上的区别,如根据现在掌握的实物资料看,成化彩绘中没有黑彩,当时除用釉下钴画蓝线外,还用红、赭色描绘轮廓线。假如我们遇到一件釉上黑轮廓的成化彩瓷器,就应该怀疑它是不是真实可靠,因为黑轮廓线的应用最早不超过正德初期。其他如粉彩的出现,现知不会早于康熙晚期,当然也很难令人相信施有粉彩的仿明瓷器不是赝品了。

至于乾隆时期由于大量使用洋彩,并且吸取了西方纹饰图案的装饰方法,有些作品但求笔法线条精细与纹饰奇异,从而有部分花样失掉了固有的民族风格。这种瓷以乾隆中期以后的制品较多。其他如明代正德时期的官窑瓷器中多有用阿拉伯文字作装饰的。清代外销瓷器中也有画着西洋纹饰图案的,都是比较别致的一种装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用文字作为瓷器装饰的特点上,明、清两代制品仍有所不同。如明代瓷器有写梵文、经语、百福、百寿字的,而用大篇诗、词、歌、赋以及表、颂等作装饰文字的则是康熙时期的创作。例如“赤壁赋”、“腾王阁叙”、“前后出师表”、“圣主得贤臣颂”等,此种只有文字而无图画的器皿历朝很少仿制。明确这一点,对判断时代和辨别真伪的具体工作,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根据纹饰的笔法同样也可看出时代特征。例如康熙瓷器由于当时对绘瓷方法十分重视,因而官、民窑瓷器在这方面的成就都非常可观,而且瓷器上的图案纹饰多是模仿名画家的笔法。只以画树方法而论,康熙枝干喜用披麻皴,显得老笔粉披、奔放有力,而雍正彩所绘枝干只是描绘皴点,工力虽细,但笔力纤弱,索然乏味。若能仔细从它的起落转折等处看清笔法,自然会有助于我们的鉴定工作。至于明、清官窑纹饰多较为工整而板滞无力,民窑纹饰则气韵生动而粗放不羁,这些都是大家所熟知的特点。不过,在官窑中又有所谓“钦限、部限”之分,民窑瓷器中往往也有近似官窑的作品,这种以清代带私家堂款者居多。

提到官、民窑瓷器,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所谓“官窑龙五爪,民窑龙三爪或四爪”的问题。这种封建社会的典型纹饰,一般说来固然也提供给我们一条判断真伪和区分窑口的线索,然而并非是绝对的。相反,在民窑瓷器中既有五爪龙的纹饰,而官窑瓷器画三爪、四爪龙的作品也不是没有的。例如“宣德官窑青花海水龙纹天球瓶”及大量的“康熙官窑青花鱼龙变化折沿洗”等均画三爪龙,“康熙官窑绿地素三彩云龙纹文具盒”画四爪龙。而元代民窑青花纹器皿则三爪、四爪、五爪者均有,并且明、清民窑瓷器中也不乏此种例证。

官窑瓷器上的纹饰往往还与当时最高统治者的爱好和意愿分不开。如明嘉靖皇帝迷信道教,于是多喜用八卦、仙、云鹤一类的图案作装饰。清道光皇帝嗜爱鸟、犬、草虫,因而这一类的画面也出现得较多。又如清代有赏赐瓷器之风,举凡雍、乾、嘉、道、咸五朝皇帝所赐群臣的瓷器,照例是以白地青花莲为主要纹饰,并以海水纹饰绘瓶口者为多(此种赏瓶通身共有九层花纹)。使用这种纹饰的含义,据说是表示为官以清(青、清同音)白为重,莲是廉(莲、廉同音)洁,海水是象征四海升平之意。其他如一桶(统)万年(万年青)、二蟹(甲)传芦(胪)、三羊(阳)开泰、四十六子、五伦图、六国封相、七珍、八宝、九莲登、百福、百寿、红蝠(洪福)齐天等,类似这些充满封建迷信色彩的纹饰,在明、清瓷器上出现的很多,如能进一步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于我们掌握其发展规律大有裨益。

此外,如某些常用的瓷器纹饰在同时代的银器、漆器、铜器乃至织绣等方面得到有力旁证的事例也屡见不鲜。若能举一反三,互相印证,往往能发现时代特征,找出共同的规律,而对于历代瓷器纹饰中较为突出的时代特征尤其需要了如指掌。例如元瓷的变形荷花瓣和山石花朵不填满色的画法,永、宣瓷的牵牛花与海水江芽,正德瓷的回文的行龙穿花,嘉、万瓷的花卉捧字和道教画,康熙瓷的双犄牡丹和月影梅花,雍正瓷的过枝花与皮球花,以及乾隆瓷的万花堆和锦上添花等纹饰,在决疑辨伪中有重要作用。

总之,观察瓷器纹饰既要考虑到它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色到多彩的发展过程,也要留意其题材内容、笔法结构以及时代风格和所用材料,并且多参考其他旁证,方可得出初步认识,当然还不能执此一端即轻下结论,因为后世利用所谓复窑提彩、旧胎刻填加彩、加暗花等种种手法制成的仿品,往往足以乱真。必须进而结合其他方面的特征,作全面的分析研究。

隆庆瓷器有什么特点


了解瓷器的特点不仅对收藏有益,对了解那段历史也有很好的帮助。因此,每天关注瓷器特点,欲了解瓷器历史的人非常多。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隆庆瓷器,看看这个瓷器有什么特点,它的市场价值和收藏价值有多高。

隆庆瓷器为隆庆时期制作的瓷器,这个时期仅存在了六年,也就是从1567年到1572年。这个时期不仅吏治腐败,且弊端终生,财政拮据,外忧内患,朱载垕在这种情况下继位,并将朝号改为隆庆,希望通过改朝号让明朝腐败局势有所起步。但可惜的是,朱载垕的努力并未起到效果。他虽然不是史料明君,但也算是有所作为,他用张居正的观点整顿朝政,并采取各种方法解决内忧外患,为当时的百姓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隆庆瓷器是这个时期的瓷器,它所用的回青料铲子西域,不仅颜色艳丽,且比较稳定,因此烧制出来的隆庆瓷器非常漂亮。隆庆时期对瓷器的烧制技艺非常高潮,各种色彩的变化更是数不胜数,让人赞叹。除了民间烧制的瓷器之外,宫廷也烧制了不少的瓷器,据悉,在当时隆庆宫廷烧制的瓷器数量达到了数十万件。

如此多的数量如果能流传下来,必然会给后世带来巨大的影响。但可惜的是,隆庆皇帝早夭,随着隆庆帝的去世,本来下令烧制的瓷器数量也停止,所以,虽然瓷器烧制的数量巨大,但真正烧出来的很少。再加上这个朝代比较短,真正流传下来的极少。但即使如此,隆庆瓷器也比很多朝代的瓷器要精致很多。

据专业藏家介绍,隆庆瓷器的做工、选料都极为讲究,画面精美,线条清晰,题款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它的胎体非常紧密,无论是大器还是小件,基本特征都是一致的。不过,相比于前朝,隆庆瓷器的造型更加规整,器形变化也很大。

鉴定隆庆瓷器的真假,可以从其青花器色调上分辨。真正的隆庆瓷器青花器颜色浓重,且在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当中,隆庆青花是最好的,这一点是鉴定隆庆瓷器的重点。另外,隆庆瓷器的官窑款识是“大明隆庆造”,没有“制”,釉面细亮,美观。纹饰多采用嘉靖时期的纹饰,人物修长,姿态飘逸,仕女婀娜多姿。

以上就是关于隆庆瓷器的特点介绍,看过之后相信你对此也有了大致的了解。隆庆瓷器因为烧制有限,存世量少的缘故,所以市场表现不错。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隆庆瓷器就要比其他朝代瓷器更高档一些。事实上,隆庆瓷器的价格会因为瓷器的烧制情况而存在不同。

隆庆瓷器精品及拍卖成交价格:

1:明隆庆青花「瑞芝云龙」杂宝纹盖盒,尺寸:32.7厘米,估价:HKD 4,000,000 ~ 6,000,000,成交价: HKD 7,240,000 ,成交时间:2013.04.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明隆庆年造》款 。

2:明隆庆青花矾红「水波九龙」图小碗,尺寸:8厘米,估价:HKD 2,000,000 ~ 3,000,000,成交价: HKD 6,040,000 ,成交时间:2013.04.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春季拍卖会。钤印款识:《大明隆庆年造》款 。

矾红彩龙纹,始见于明洪武时,正德至万历年间再度流行,直至满清一朝。此盘上饰纹,体现了技艺传统之传承。

3:明隆庆五彩龙纹盖盒,尺寸:宽12.7厘米,估价:HKD 4,200,000 ~ 6,200,000,成交价: HKD 4,956,000 ,成交时间:2016.11.29,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中国嘉德香港2016年秋季拍卖会。钤印款识:“大明隆庆年造”六字二行楷书款,隆庆本朝。

盒呈如意形,子母口。该盒胎体致密,底足露胎处带火石红,釉厚而润,微微泛青。通体以五彩饰九龙,盖盒顶部开光部分略微凸起,饰单龙戏珠纹,以青花绘龙身,红彩绘鬃发,四周缀以云彩;盖盒上下口沿处以青花绘卷草纹,上下腹部主体以青花、绿彩、红彩各绘四条五爪龙,形态各异。底以青花书双圈「大明隆庆年造」款。隆庆一朝仅六年,政局不稳,景德镇生产一度停滞,从遗存的传世品来看,其瓷器工艺与装饰风格与前朝相近,多以青花和五彩器物为主。嘉靖到万历三朝年间好制盒子,各式各样,有圆盒、方盒、蛐蛐盒、菱形盒及方胜盒等,现存隆庆款盖盒多为瓜棱形,方胜形与银锭形,如意盖盒仅见此例。有别于明清各朝,隆庆款识多用“大明隆庆年造”,少用“制”字。此盒纹饰画工古朴豪迈,设色浓艳,布局繁密,属“大明五彩”的典型。其大红配大绿的鲜艳搭配向世人展现宫廷皇室生活的极度奢华生活。五彩是一种传统的釉上彩绘,成熟于嘉靖、隆庆、万历时。不需五彩皆备,以红、绿、黄三色为基本色,由于当时尚未发明釉上蓝彩,因此常以釉下青花代之,所以又称为“青花五彩”。各种颜色交错使用,纹样色彩绚丽。此种技法不以青花为主色,只把青花作为组成画面的一种色彩,与红、绿、黄等色处于同等地位。

4:明隆庆青花龙凤纹罐,尺寸:高44厘米,估价:RMB 1,500,000 ~ 2,000,000,成交价: RMB 1,680,000 ,成交时间:2009.11.11,拍卖公司: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钤印款识:“大明隆庆年造”楷书款。

罐圆口,丰肩弧腹,底平。口沿外壁绘卷云纹,肩部饰以云龙纹。罐身主体部分绘青花缠枝莲纹团凤纹图案,底部一周亦绘云龙图案,底书“大明隆庆年造”青花楷书款。隆庆朝在明代经历了6年的光阴,时间短促,此时期生产的青花瓷器数量有限,且大器鲜见,此件青花龙凤纹罐,保存之完好,绘画之精细,实属罕见。

5:明隆庆青花双龙纹圆套,尺寸:直径32厘米,估价:HKD 500,000 ~ 800,000,成交价: HKD 1,407,750 ,成交时间:2003.07.07,拍卖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3年春季拍卖会。

6:明隆庆青花龙凤纹缸,尺寸:直径49厘米,估价:RMB 1,000,000 ~ 1,200,000,成交价: RMB 1,150,000 ,成交时间:2013.05.10,拍卖公司:北京东正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钤印款识:款识:大明隆庆年造。

唇口宽阔,深腹,隐圈足。此卷缸口部饰缠枝莲纹,内落“大明隆庆年造”六字一行楷书款,形体硕大,胎体细腻而厚重,通体以青花绘制龙凤纹及火云装饰,苏麻离青发色浓丽,纹饰绘画精美,釉面肥润,为明隆庆本朝产品。

7:明隆庆青花婴戏图碗,尺寸:直径20厘米,估价:RMB 300,000 ~ 400,000,成交价: RMB 1,012,000 ,成交时间:2018.12.08,拍卖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钤印款识:「大明隆庆年造」款。

隆庆一朝,历时六载,窑烧工艺精湛。承嘉靖遗风,纹饰画意潇洒自如,疏密有致。回青料运用炉火纯青,发色稳定。隆庆官窑瓷器,带年款者如凤毛麟角,多书「造」字款。本品碗心及外壁绘婴戏图,外壁绘十六子婴戏图,图中童子或骑竹马,或放风筝,或读书,稚趣可爱。整器虽构图较为繁密但不零乱,画法生动随意,古拙有童趣。青花色泽浓艳,蓝中闪紫,分水特征明显,器底书「大明隆庆年造」款。同类器传世品中惟见一例,甚为珍罕。

8:明隆庆青花五彩莲池鸳鸯满池娇纹碗,尺寸:直径22.5厘米,估价:RMB 720,000 ~ 900,000,成交价: RMB 828,000 ,成交时间:2017.06.18,拍卖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7春季艺术品拍卖会。钤印款识:款识:“大明隆庆年造”款。

《古今注》中说鸳鸯为“鸟类,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必思而死,古曰匹鸟”,故古人视鸳鸯为爱情之象征。瓷器装饰中鸳鸯皆成双成对出现,且多与莲池荷塘相配,自宋代起就普遍采用,元、明、清时景德镇窑更为多见。拍品为明隆庆御窑作品,形制规整,绘连池鸳鸯,颇有意趣。荷叶田田,荷花娇艳,清波环绕,鸳鸯戏游,神态惟妙惟肖,画面生机盎然,充满自然情趣。此作品彩饰鲜妍,勾绘精准,极其鲜见,属隆庆御窑佳作。

9:明隆庆青花赶珠云龙纹三足洗,尺寸:22.3厘米,估价:HKD 100,000 ~ 150,000,成交价: HKD 840,000 ,成交时间:2006.04.10,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6春季拍卖会。《大明隆庆年造》款.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瓷器上常见的云纹有什么特点?》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瓷器上常见的云纹有什么特点?》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的瓷器有什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