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导航 >

陶瓷文化:“国营紫砂”的发展历程——集体智慧(1976-1986年)

陶瓷文化:“国营紫砂”的发展历程——集体智慧(1976-1986年)

陶瓷文化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 古代瓷器发展

2021-07-03

陶瓷文化。

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这十年左右的时间可以说是宜兴紫砂工艺厂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发展得最快速、最平稳的时期。这些特征反应在紫砂工艺厂的商品上,则是丰富的泥料、生产的标准、器型的多样、精致的工艺、统一的窑烧、严格的质检。高质量的工业化产品得益于以下四个主要因素:首先是国家宏观政策的大变革: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1977年1月邓小平再次复出、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国家开始拨乱反正、结束文化大革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等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都为工业生产的恢复、提高、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治条件。在那个夺回文革损失,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时代,每个人心中都憋足了一股热情和劲头,等待着新的时代为他们提供的重塑人生价值的舞台。李光曦演唱的祝酒歌恰恰是个那个时代人们心声的真实吐露,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是充满着理想抱负的一代人,是肩负着改变个人命运、祖国面貌与民族未来的一代人,整个国家是个充满希望的田野。紫砂工艺厂和全国其他行业一样,上上下下团结起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去,那么在这个时代制作出那么优良的紫砂产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七十年代后期清水泥线圆茶壶

七十年代后期紫泥蕉叶茶壶

七十年代后期紫泥仿青铜器茶壶

七十年代后期清水泥柏报春茶壶

八十年代初期段泥侧把茶壶

八十年代初期紫泥笠帽茶壶

其次是紫砂工艺厂从建立重油隧道窑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业化改造,也为这个时期的大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原料基础。紫砂工艺厂的原料总厂利用现代技术挖掘到更多、更丰富的紫砂原矿,这个时期基本上已经奠定了紫砂工艺厂后来使用的全部原矿泥料,即包括原矿的清水泥、紫泥、段泥、本山绿泥,也包括添加铁红粉的红泥、添加氧化锰的黑泥、添加氧化钴的墨绿泥,还包括最优质的底槽清紫泥、带有显著黑颗粒和黄颗粒的优质紫泥、各类拼紫泥料以及革新工艺所产生的泥浆原料,再现了紫砂历史上五色土的美名,可谓色彩纷呈。

七十年代后期清水泥石钟茶壶

七十年代后期紫泥竹节盖碗茶壶

八十年代初期段泥瓦当茶壶

七十年代后期本山绿泥葫芦茶壶

七十年代后期墨绿泥柿园茶壶

七十年代后期红泥平盖圆壶

八十年代初期黑泥顶珠茶壶

七十年代后期黑星土秦权茶壶

雷蒙粉碎机和真空炼泥机将过去人工炼泥的数量提高到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量级。这就为迅速扩大的出口生产所需要的大量原材料的提供了前提条件。在与制壶名手讨论一厂泥料时,他们都认为一厂的炼泥技术可谓是整个紫砂历史上的一个大创新,不但泥料的数量大幅增加,而且作为工业化生产的泥料,保证质量的同时也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性,这一点从一厂茶壶泡养后的变化速度可以得到有力的印证。

七十年代后期红泥六方梨式茶壶

八十年代初期紫泥铺砂梨式茶壶

再次,便是加快出口市场的开拓。众所周知七八十年代国内的生活水平还很低,广大民众还不可能成为代表着闲情逸致生活方式的紫砂茶具的消费主体,所以在那个时代,紫砂茶壶要想有大的发展,就必须坚持走出去的经营方式。从尼克松总统和周恩来总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那一刻起,中国重新被西方发达国家所接纳,为以后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政治环境、资金来源、技术革命和广大市场。同样,国家的开放也为紫砂行业大发展带来新契机,这个新契机便是由当代紫砂行业的普罗米修斯香港太平绅士、著名的爱国企业家罗桂祥先生吹响的集结号。1979年12月罗桂祥及其随行人员首次来到宜兴丁蜀镇。他们先后参观了宜兴紫砂工艺厂和其他一些陶瓷厂,考察了宜兴陶瓷博物馆、羊角山古紫砂龙窑遗址和原料总厂黄龙山四号紫砂矿井。在紫砂工艺厂观摩了紫砂壶的制作、泥料练制和窑炉装烧的全过程。临行前,罗桂祥先生约见了厂内制壶的优秀职工,在厂部接待室,他向这些当时的能工巧匠展示了自己收藏的明清时期的老紫砂茶壶照片,希望他们能够将这些古代经典的茶壶复制出来。1980年代初期以前,宜兴没有个体的工艺师,宜兴紫砂工艺厂是唯一的一家生产紫砂茶壶的国营企业。所生产的茶壶底款均为中国宜兴印章。每件茶壶的售价仅三五元人民币。罗先生要求他定制的紫砂茶壶,需要按照古代紫砂茶壶的制式,钤印上作者姓名的章款和制作的纪年,这在仍然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紫砂厂来说是个挑战,在向上级主管单位反复请示与汇报以后,才小心翼翼地与罗桂祥签订了一份五万多人民币的生产销售合同。这就是后来一厂商品壶中的佼佼者82小品的由来。也正是这个时候,紫砂工艺厂生产的产品一改文革时期为工农兵服务的大容量器型,开始了全面小型化的过程。更实用、更适于品茶、更符合文人雅士审美情趣的的小容量茶壶成为主力产品。1981年,第一批由宜兴紫砂工艺厂优秀职工制作的紫砂茶壶被运到香港。罗桂祥先生将这批一厂职工制作的紫砂壶与自己毕生集藏的明清紫砂藏品一起捐赠给了香港市政局。1984年香港茶具文物馆建成,宜兴紫砂器展览首次对外开放,吸引了大批中外参观者。与此同时,罗桂祥先生还编著了第一部关于宜兴紫砂的英文著作《宜兴紫砂器》(TheStonewaresofYixing),全面阐述了紫砂艺术的工艺、历史和发展,宜兴紫砂器展览首次让世界各地专业人士、收藏家及爱好者全面了解和认识了宜兴紫砂艺术的过去和现状。由于他的积极推动与宣传,八十年代中后期香港、台湾、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出现宜兴紫砂茶壶的收藏热潮。在这之后香港成立了四大紫砂行业贸易商行双鱼艺瓷公司、海洋贸易公司、英泰贸易公司和锦锋贸易公司,他们和一些老茶行一起开始寻着罗桂祥先生的脚步,踏上了开发宜兴紫砂茶壶之旅,大量的海外订单促使宜兴紫砂工艺厂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海外的紫砂贸易公司不仅订购紫砂工艺厂的产品,而且还提供自己的茶壶样式、印章要求紫砂工艺厂代加工。

香港茶行定制红泥扁下水平茶壶

八十年代初期台湾定制黑星土四季春茶壶

八十年代初期清水泥小集玉茶壶

八十年代初期红泥四方如意茶壶

八十年代初期红泥菱子直甩茶壶

最后一个因素就是所有制决定的,中国历来对出口产品尤为重视,紫砂工艺厂对出口产品也制定了很高的质量标准,泥料选择四号井五号井最优质的紫砂原矿,车间职工除了老职工外,新职工都是学徒满三年考试合格后才能上线从事生产工作,所以制作工艺严谨、细致,质量检验也更加严格,建立了商品等级的质量体系。外贸出口数量急速增加之后,紫砂工艺厂和研究所都开始照收开发新的品种,也鼓励具备设计能力的职工进行设计创新,优秀的作品也会被采纳列入生产目录。从原料、制作、检验、窑烧到销售,商品的各个环节全部统一管理,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现代工商业的CI设计意识也开始进入紫砂行业,久违了的商标也开始再次出现在紫砂茶壶表面,成为以后全面商品规范化、标准化的滥觞。

八十年代中期绿色椭圆形商标

七十年代初期椭圆形商标

八十年代初期黑泥矮单线茶壶

八十年代中期段泥樱花报春茶壶

这是一个中国社会又一次全面而深刻变革的时代,思想解放的同时也解放了整个民族巨大的生产力。只要你有坚强的信念和勇气、只要你有一腔饱满的热情、只要你愿意去奉献自己的才华,无论你是老职工还是新学徒,你都可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编辑推荐

陶瓷文化:“国营紫砂”的发展历程——复兴与改制(1949-1966年)


经历了八年的抗日战争和四年解放战争,连年的社会动荡使得宜兴紫砂陷入了其发展历史上最低落的时期。建国之后,面对全新的政权,留在国内有消费能力的群体对自己的有产阶级身份的未来感到极度的茫然,甚至惶惶不可终日,高端消费市场的萎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样的社会现实必将对工商业的生产造成严重的打击,建国前后丁山从事紫砂制作的匠人已经寥寥无几。即使有一些零星的生产,也是在沿袭民国的形制与工艺,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此时的紫砂产品大多工艺简化、造型呆板、窑烧欠缺、刻绘随意的特征。

1956年,正在制作紫砂的老艺人们。

新中国建立伊始,又经历了三年有余的朝鲜战争,直到五十年代中期国家才开始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经济的建设上来。一九五四年共和国宪法颁布之后,确定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随后,地方政府开始对紫砂行业投入改造资金恢复生产,并逐步指导丁山散落的紫砂艺人组成集体性质的工商业合作社蜀山紫砂工厂。期间,宜兴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便是这个时代应运而生的产物,裴石民、吴云根、朱可心、施福生、卲六度、范正根、范祖德等七人组建了紫砂工场,这七人也是建国后紫砂史上的老七老。

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清水泥传炉茶壶

《玉壶雅集》著录五十年代白泥内挂白釉竹报春套壶

一九五七年,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朱可心、王寅春、顾景舟、蒋蓉开始参与到紫砂合作社中来,并被聘任为紫砂技术辅导员,成为建国后紫砂史上的新七老,继而成立了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同年,紫砂开始恢复出口,出口产品不仅在是用于冲泡茶叶的茶壶,还为了适应国外的生活方式,在内部挂高温白釉的成套咖啡具。从紫砂艺人年轻时代的习作,可以看出建国初期徒工们的制作水准仍然是偏低的。

本宜兴合新陶瓷厂与上袁、潜洛二十八家紫砂手工业户合并,建立宜兴紫砂工艺厂,建厂之初即有职工两千余人,制作艺师达到了三百人之众。宜兴紫砂工艺厂的成立,标志着紫砂发展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公有制的所有制体制和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并延续了四十年之久。坊间流传宜兴紫砂工艺厂是紫砂历史上的官窑,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国营企业受到政府的直接领导,有着官方的性质,但是其与封建社会的皇家官窑比较,无论生产方式、产品要求、权属体制还是服务对象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别和本质的不同。事实上紫砂官窑的称谓也只是当下经营紫砂工艺厂的商家们推销商品的一种噱头而已。

六十年代初紫砂厂清水泥梅桩茶壶

经历了建国前后将近二十余年颠沛流离的紫砂艺人们,在国营体制的生产企业中,个人的生活已经得到了保障。稳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地位的提高,使得艺人们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增加产量、技术改进、培养徒工的工作上来。一九六零年前后的这段时间,由于七老的努力工作以及他们自身的精湛工艺,使得紫砂工艺厂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远远超过了建国前后动荡时期紫砂制器,也成为了宜兴紫砂工艺厂的历史上最为出色的大众商品,之所以称其为大众商品,是相对于后期紫砂工艺厂的高工大师们生产的高档商品而言的。如果把当时厂内职工制作的商品壶与七老们制作的作品相比较便可一窥他们之间的传承关系。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紫砂茶壶在当时,必定是七老艺人手把手亲自传授制作,甚至有可能在徒弟制作的商品壶时,由这些老艺人们、老师傅并亲自动手完成局部制作或后期校正。

在接下来的紫砂生产过程中,以七老艺人为首的技术辅导员,完全抛弃了传统手工艺时代的师徒之间陈旧的技艺传授方式,即打破了师傅垄断技艺、缓慢地、有选择性地传授技术技法的方式,转而以共同建设自己国家的主人公精神,建立培训班大量培养紫砂生产的年轻职工,为后续的紫砂生产大发展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师徒共同以比学赶帮的形式、饱满的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在培养新生力量的同时,创造了大量的新的紫砂茶壶器型。一九六二年的师徒作品展,就是给宜兴紫砂工艺厂新型师徒关系做了最好的注脚。

一九六二年师徒作品展新七老裴石民制作紫泥金钟茶壶

一九六二年师徒作品展新七老顾景舟刻字,高海庚制作清水泥双线竹鼓茶壶一九六二年师徒作品展新七老王寅春制作清水泥四方茶壶

朱可心制作刻毛主席诗词《梅报春茶壶》

朱可心大师设计制作的《梅报春壶》是这个时代的经典,且在后来的一厂生产中演化出更多的品种,报春壶的造型设计可谓独具匠心,上丰下敛的壶身形制,不仅挺拔有力,极具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时代特征,而且在实用性上也突破了传统紫砂茶壶造型,这种上大下小的造型特点使得茶壶出汤时只需倾斜四十五度,即可使得壶内茶汤全部集中到壶嘴部位一倾而出而无落盖之忧。也恰恰在这个时期,紫砂制品也第一次受到政治的影响,贴上了意识形态的标签。梅报春壶就是比较典型的以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为创作思想的结果。从这时开始宜兴紫砂器开始打上了深深的政治烙印。

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

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彩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纵观紫砂茶具发展历程及演变


宜兴紫砂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名家辈出,代有精品。历代紫砂壶是反映时代风尚的产物,而某个时代的品味,也规范其紫砂壶的造型及纹饰。纵观其历史发展及演变,一般都表现为粗趋精、由大趋小、由简趋繁,复又返朴归真从简行事的过程,即经历古朴、华丽、淡雅三个阶段。

(一)紫砂壶如按造型形式分类,可分为几何形体造型、自然形体造型、筋纹器造型及水平壶和茶器造型四类。同历史时期中,几类造型的壶均有制造,但每个时期生产的主流却有所偏重于不同造型、艺术风格及发展趋势。

(二)紫砂壶陶刻装饰艺术,是由制壶艺人署名刻款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装饰形式,最早见于元代铭壶“且契茶、清隐”五字草书。至明代,供春、时大彬等名家所制紫砂壶都铭刻着作者的姓名和制作年代,一般都刻于壶的底部或壶盖子口或壶把下等不显眼处。如供春制树瘿壶把下刻有铁线小篆“供春”二字;时大彬制凤首印包壶壶底镌“万厉丙申时大彬制”二行楷书。后来,由于茶事业兴盛和紫砂壶的社会影响,追求书法艺术和铭刻趣味,不仅是制壶人自己落款题词刻于壶上,而且还吸引了社会上不少精于品赏的书画家、金石家及文人墨客,他们也纷纷介入紫砂,出样订制的挥毫饰壶。同时,刻画装饰的部位也都移至壶的肩、腹、盖面告示显眼处了。紫砂茗壶一般不上油,以其本色特性称著。清乾隆至嘉庆年间,一度在紫砂壶上施炉均釉、用珐琅、粉彩绘图案和在壶表包锡、镶玉、描金的装饰,或进行抛光及金银丝镶嵌等装饰工艺,也可使产品别开生面,流光溢彩,另创一种艺术风格。现代讲究紫砂本色,故很少采用此种工艺。此外,还有用本色泥在紫褐色壶上绘画的泥绘工艺。以后,经过历代艺人的调墨、沉香、水碧、冷金、闪色等,此外还有葡萄紫、榴皮、梨皮、豆青、桔柚黄、新桐绿、琅干翠等名称。其中最好的是紫色,如果紫色的壶再入窑烧炼,即成青黑色,俗称“乌灰”,古雅可爱。这些多种多样的颜色,有的是泥料的天然本色,有的是艺人们利用不同的泥料调制配合,并在烧炼中发生的种种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形成的,即前人所谓“种种变异,妙出心裁”。

(三)当代紫砂茗壶的特怔是:充分利用紫砂泥可塑性强的优势,把壶艺师们丰富的艺术想象立体化。作为茶具紫砂壶,它厚薄有度,端握顺手,注茗流畅,用来得心应手。作为壶艺,它集造型艺术与装饰艺术于一体,圆器骨肉亭匀,珠圆玉润;方器线面挺括,轮廓分明,筋纹器节奏有序,纹理精巧;塑器肖形状物,理趣兼备,体现了高度的美学法则。特别是在装饰上展现出多体书法的诗词歌赋、花鸟山水及图案人物等等,使文学、书法、绘画、篆刻与壶艺融为一体,更增添了迹外传神的韵味,使人饮茶之余,油然产生陶情冶性的美感。当代紫砂茗壶的制作技术及装饰艺术,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又有了空前的发展。紫砂泥色彩的调配更加运用自如;纹饰采用了浅浮雕、印花、贴花、书画镌刻及金银丝镶嵌等新工艺;造型也更加新颖别致。

紫砂文化:明代紫砂的发展


紫砂陶又称紫砂器或紫砂陶器,是我国独特的陶器工艺品,以造型多样,色泽古雅,质坚耐用,技术精湛而著称于世。最明显的特征,是用较粗的紫砂泥烧制,多呈紫红色,一般不施釉故称紫砂陶器。在紫砂制品中,最为突出的是紫砂茶壶,无论地下出土、世间流传,大部分是茶具。因为紫砂茶壶式样多种,各有特色,不仅富于民族风格,而且具有:用开水沏茶,冬不易冷,夏不灸手和泡不走味,贮不变色,盛夏不易发馊等特殊功能。所以博得人们一壶在手,爱不忍释,高士名儒更视为拱璧。特别推崇,极力提倡,因而茶壶成了盛行的上品,数量多,流传广。

早期的紫砂壶是供煮水之用,做工粗糙,变化很少,形制仅有高颈、矮颈、提梁和六方长颈等,一九六六年,在南京市郊江宁县马家山油坊桥挖掘的明嘉靖十二年(一五三三年)司礼太监吴经墓曾土一件紫砂提梁壶,从它的形制与装饰纹样推测,它被用作案几陈设品的可能性极大。这时的紫砂壶、把、嘴、身采用铆接法,与明中叶后流行泡茶用的紫砂壶差别较大。

明代是紫砂正式形成较完整的工艺体系的时期,尤其在嘉靖至万历年间,紫砂从日用品陶器中独立出来,讲究规正精巧,名家名壶深受文人仕宦的赏识,入宫廷、出海外,奠定了宜兴作为紫砂之都的基础。紫砂陶品种繁多,紫砂茶壶尤以其独有的实用性与艺术鉴赏性相统一的特性,成为传世精品。

据明朝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创始》创始一节及《宜兴宗旧志》的艺术一章记载:金沙寺(宜兴湖父镇西南,为唐相陆希声山房)僧久而逸其名矣,闻之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金沙寺僧的确切年代,已经难以查考。据推测大概在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年间。其后在明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据《阳羡茗壶系》的《正始》云:供春于给役之暇,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抟胚,茶匙内中,指掠内外,指螺纹隐起可按,故腹半尚现节腠,视以辨真。,供春所制紫砂茶具,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薄而坚,负有盛名,张岱《陶庵梦忆》中言道供春壶栗色暗暗,如古金石,敦庞周正,允称神明。其所作树瘿壶(亦称供春壶)为世间珍宝,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他也是第一位有文献记载的壶艺大师。金沙寺和供春所生活的明代弘治、正德年间(公元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由此也被看作为宜兴紫砂产品真正形成工艺体系的时间。

在嘉靖到隆庆年间(公元1522-1572年),继供春而起的紫砂名艺人有董翰、赵梁、时朋、和元畅四人,并称为名壶四大家。其中董翰以制作菱花式壶最著称,赵梁所制壶多为提梁壶。这些名家均以造型的艺术化取胜。嘉靖后,出现了一大批制壶名家。创作出了多款壶型,流传至今。由于迎合了当时士人浅尝低吟、自斟自饮的茶风,紫砂陶壶逐渐被精于茶理的文人所关注和喜爱,众多文人雅士参与设计制作,赋予紫砂壶以文人艺术品的特质。紫砂壶艺术已具备高度的艺术品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这也促使紫砂壶的造型趋向小型化,如南京嘉靖十二年墓中所出紫砂提梁壶的容量就只有450毫升,较之宋代窑址所出的容量达2000毫升的大壶,只及四分之一。所以,紫砂壶体的小型精巧化是当时总的趋势。冯可宾所著《茶笺》中说:茶壶以窑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搁。《阳羡茗壶系》也说: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翕啜,以尽色香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这种饮茶方式,具有色、香、味三者兼顾的要求,就为紫砂壶的小型精巧化定下了基调。同是紫砂壶也开始胜过了银、锡或铜制的茶壶,成为文人士大夫品茶时必备之物。所以,《阳羡名壶系》中又说: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明代文人李渔也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