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古代陶瓷器上的的鱼 > 导航 >

陶瓷上的猴子形象竟寓意丰富

陶瓷上的猴子形象竟寓意丰富

古代陶瓷器上的的鱼 古代陶瓷器上的的鱼纹 瓷砖上的胶

2020-05-13

古代陶瓷器上的的鱼。

【中国】

中国陶瓷承载了众多蕴意美好的艺术形象,其中猴子造型的象征意义非常丰富,笔者以四件陶瓷为例,向大家阐释猴子造型的四种寓意。

其二,“背负猴”寓意升官发财以及母慈子孝。这件“辈辈封侯”作品是瓷雕中难得一见的佳作。瓷作中一只猴子骑在另一只猴背上,“背”与“辈”谐音,“猴”与“侯”谐音,“侯”为中国古代爵位,寓“辈辈封侯为官”。此外,“背负猴”的图案还蕴含着“母慈子孝”的道德观。在《太平御览》中有引周景式《孝子传》说:“余尝至绥安县,逢徒逐猴。猴母负子而没水。水虽深而清,以戟刺之,自胁以下中断,脊尚连。抄着舡中,子随其母傍,以手扪子而死。”意思是说作者遇见猎人捕猎猴子,看到一只母猴背着小猴跳入水中,猎人紧追不舍,用戟刺中母猴并将其挑入船中,之后小猴便依偎在受伤的母猴身边,母猴则抚摸着小猴死去。

其四,猴思三不。这件宜兴“三不猴”紫砂壶不仅造型生动活泼,还寓意着更深厚的人生哲学。葫芦上三只猴子呈蹲或坐姿势,神态各异,它们或用手捂着耳朵,或用手蒙着眼睛,或用手捂住嘴巴。三只猴子代表不看、不听、不说。其源自《论语》:“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即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不说,顾名“三不猴”。

精选阅读

丰富的清代陶瓷文化


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

清代陶瓷生产,除以景德镇的官窑为中心外,各地民窑都极为昌盛兴隆,并得到很大的成就,尤其西风渐进,陶瓷外销,西洋原料及技术的传入,受到外来影响,使陶瓷业更为丰富而多采多姿,也由於量产及仿制成风,画院追求工细纤巧,虽有惊人之作,但少创意而流於匠气。

福建省德化白瓷,莹白而带透明感,生产佛像相当有名。清代中期,外销陶瓷发展出来的广彩,艳丽照人。

粉彩

雍正时期则以粉彩最有成就,粉彩主要特徵是用色调柔和淡雅,比例精细工整,故又称「软彩」;采用白粉扑底成立体状再加色彩,并染成浓淡明暗层次,清新透彻,温润平实,深具工笔花鸟之意味及浓厚的装饰性。

珐琅彩

乾隆时期继承前清二朝风气,产生不少秀丽精巧作品,而後则不惜资本,追求创意,综合各种工艺技法,运用在陶瓷之上,仿其他各种素材的产品也很多。在彩绘上最大的成就就是珐琅彩,最早采用进口的颜料烧制,所以也称「洋彩」。

珐琅彩所用的材料,色择晶莹,质地凝厚,用作装饰,花纹有微凸堆之感。景德镇瓷胎运到宫廷,命画院化工加以彩绘,多属「内廷秘玩,所以装饰画法极为精细,追求华美艳丽,狻具宫廷气息,加上宫中的「古月轩」作款式,全属内府,成为有名的古月轩瓷。

紫砂

宜兴紫砂到清代产量更大,名家辈出,除宜兴壶的制造外,日常各式用品如碗盘、花瓶、花盆等都有,保持胎本色、古意盎然、各种色陶也都具有创意。

织金

「织金」就是用金线沟边再填彩,相当具有特色,采用景德白胚在广州加彩出口,也一直延传到今天。

黑瓷

山东博山的黑瓷,是北方农家流行的生活用品。

石湾塑

广西石湾塑造人物近年来很受重视,釉色变化万千,栩栩如生,尤其以故事人物,表情生动有力又具趣味,为收藏家喜好。

解读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品上纹样的寓意


清雍正铁线描缠枝花卉纹碗-正

明末清初“携琴访友”莲子罐-正

仙家“八宝”,也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所说的“八仙”,即张果老、吕洞宾、汉钟离、韩湘子、铁拐李、何仙姑、蓝采和、曹国舅。相传他们得道成仙,各自学成一套本领。而八仙各自所持有的法器,鱼鼓、宝剑、扇子、花蓝、葫芦、笊篱、横笛、阴阳板则被称为“暗八仙”。后来,特别是明嘉靖之后,这些内容也被广泛的用于瓷器的纹饰上。

明成化时期的人物纹样伯牙携琴访友图制作也颇为精美。伯牙,春秋时人,善弹琴。据《乐府解题》载: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后随成连至东海蓬莱山,闻海水澎湃,群岛悲号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从此琴艺大进。与钟子期为友,所奏《高山流水》,曲意皆为钟之期悟出。因此后世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一说。

动物纹中的龙凤纹也是非常常见的纹饰题材。龙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传说其能翻江倒海,吞云吐雾,兴云降雨,甚是神通广大。龙是神灵、权威和尊贵的象征,古人把帝王比作龙,认为天子就是龙的化身,因此自古就有真龙天子一说。而现在我们也把龙作为我们中华民族象征,我们就是龙的传人。一般在瓷器上的龙的纹饰也分官窑和民窑,虽不是绝对,但也有“官窑龙五爪,民窑龙三爪或四爪”一说。

凤凰始见於《诗经》,原为“凤皇”,凤和龙一样,在传说中是一种十分神奇的动物,同为古代的祥瑞动物。“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说明玄鸟就是商的图腾,在古代,凤鸟就是鸟图腾的代表。

缠枝纹则是植物纹中的代表。缠枝纹也叫“转枝纹”“万寿藤”它是一种以藤蔓、卷草为基础提炼而成的传统吉祥纹饰。缠枝纹所表现的“缠枝”,常常以常青藤、扶芳藤、紫藤、金银花、爬山虎、凌霄、葡萄等藤蔓植物为原型。它委婉多姿,生动优美,富有动感,故寓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美好愿望。

除此之外,岁寒三友纹也是一种典型的植物纹。通常以松、竹、梅为主题,题材源于文人画。竹,清高而有节,宁折不屈,开怀大度;松是百木之长,经冬不凋;梅耐寒开花。常被用于文人画中象征君子的高凤亮节。受其风气影响,自宋以后常作为瓷器的装饰题材。

希望大家能够充分了解各种不同纹饰所体现出来的美好愿景,从而更加了解我们古人的聪明才智。

有关古瓷鉴定中纹饰画风的重要提示

现在很多收藏者及鉴定家都将古瓷上相同图案的是否一致作为判断瓷器真伪的重要依据。

众所周知,古代是技师用人工在瓷器上作画。技师按照技术高低又分高级画师,中级画师,普通画师,学徒。

高级画师是在皇室,达官贵人定制的瓷器上作画。中级画师是在商贾定制的瓷器上作画。普通画师是在出售给普通市民生活用瓷器上作画。学徒则是在烧窑时放在窑中最差位置用来作为中途拿出观察烧窑情况的瓷器(俗称照子)上练习作画用的。

所以说,一个鬼谷子会出现有差别的图案,是因为不同画师作画的缘故。当然,同一个画师也可能由于身体,心情状况不同而体现略有差别的画面。笔者在同一位美院毕业的画师探讨时,他有不同意见。他尽力想画出三幅同图案的花草后,点头承认想一模一样是不可能的。

所以,当遇到与博物馆里瓷器画面纹饰略有差别时,不能一票否定,要再从其它方面再做判断,以防误判遗漏宝物。

《免费古董评估鉴定咨询》微信;deng164391447电话;18217682770

景德镇陶瓷品牌形象的国际化设计


在当今商业背景下,各行各业对品牌的追求日益明显,树立品牌的途径也日益广泛,景德镇作为“世界瓷都”的城市品牌尽管早已闻名世界,但景德镇本土的陶瓷品牌却至今未能走出中国。对当前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的经济背景和品牌形象设计现状进行调研,在分析品牌国际化的可行性基础上提出景德镇陶瓷品牌国际化战略和方法,成为当务之急。

景德镇陶瓷品牌国际化的必要性与现实性

在全球商业化的背景下,景德镇的陶瓷产业正在不断壮大,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伴随着陶瓷产业的壮大和陶瓷经济的发展,代表着中国文化的景德镇陶瓷不仅肩负着发展当地经济的任务,还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然而,在景德镇陶瓷产业的经济迅速增长同时,国内外却难以寻找到景德镇陶瓷品牌的身影,千年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却没有找到合适的形象代言品牌,未能将本土的文化通过品牌传播出去。陶瓷品牌形象的设计和推广便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就现实层面而言,景德镇陶瓷品牌的视觉传达设计可以帮助中国陶瓷品牌走向国际,品牌形象设计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设计项目的实践上,成功的品牌形象设计不仅有利于陶瓷品牌的传播和发展,甚至能使景德镇陶瓷品牌在国际上得到更好的延续和传播。

爱马仕咖啡具15头陶瓷高档咖啡具

随着国家对分布在各省市陶瓷园区的运营和陶瓷产业扶持政策的出台,景德镇的陶瓷产业逐步扭转了“十一五”之前的不景气局面,加快了发展步伐。特别是一些大型外来陶瓷企业入住景德镇和大型陶瓷产业项目的建成,促使景德镇陶瓷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年均45%以上的增长速度;产业总产值到2009年突破了百亿,到2012年已经突破了200亿元的大关,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十一五”期间,景德镇陶瓷产品的出口增长强劲、持续,增长速度每年不断递增,增长率由2006年的30.47%提升为到2010年的177.78%,平均增长达66.85%;陶瓷产品的出口额也在金融危机后的2009年开始上涨,首次突破亿元(美元)的大关,在2010年突破3亿美元。2011年、2012年海外市场萎缩,景德镇陶瓷仅实现了1.82亿美元的出口量。自2013年开始出现回升,景德镇陶瓷产品出口达1.043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1.7%——量的增长,为质的飞跃提出了要求,也准备了条件,这就需要从其现状入手进行调研。

景德镇陶瓷品牌形象设计现状

(一)企业品牌形象设计意识不足

景德镇有近900家陶瓷品牌和企业,经过笔者对景德镇本土陶瓷品牌形象设计现状近6年的深入调研,发现找专业设计机构做品牌形象设计的企业仅为6%。约94%的陶瓷企业未经过专业的品牌形象设计,其中约67%的品牌标志和形象设计出自图文打印店、广告喷绘公司;约21%的品牌标志出自企业老板的手绘制作;约6%的品牌没有标志或请某陶瓷名家、书法家题字用作标志。整个市场品牌意识不足,许多陶瓷企业尚未意识到品牌设计的重要性。不重视品牌的视觉形象设计,随便找图文打印公司标志、网站设计,有的甚至自己画一个标志应用。这致使品牌缺乏专业性、规范性的形象,受众对品牌的印象大打折扣,不利于品牌的传播。

(二)企业自身已有的品牌形象和产品品牌定位不符

景德镇陶瓷行业可大致分为艺术陶瓷、日用陶瓷两大类,陶瓷产品的档次也有各个不同的层次。绝大部分陶瓷品牌将自身品牌定位为高端,少部分品牌给自己的定位为中档,定位为低档的品牌几乎没有。这些大部分的企业将自己产品定位为中国的一流顶级,甚至世界一流,然而品牌形象设计上甚至达不到省级水平,品牌形象设计与产品档次定位落差大,不相符合。

(三)企业自身底气不足致“景德镇制”依赖现象严重

景德镇是千年的瓷都,经典的陶瓷文化曾经影响了世界陶瓷的发展,整个中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对景德镇城市品牌的关注度极高。“景德镇制”成为了中国陶瓷高档品质的代表,相应的“景德镇制”字样也成为代表这一品质的logo形象代表。陶瓷企业为了证明自身的产品出自景德镇,并具有“景德镇品质”,故在其产品底宽、包装上印有“景德镇制”或“景德镇”字样或印章,依赖城市品牌来提升自身品牌,这种底气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

(四)商业背景下陶瓷品牌形象设计逐渐被重视

以往景德镇陶瓷产品的销售主要呈现两个特点:第一,生产和工艺上以传统的造型和装饰纹样为主;销售上依赖礼品瓷为主要渠道。而当前景德镇以往大多靠礼品陶瓷为主要命脉的陶瓷企业面临挑战。许多陶瓷企业开始意识到企业的发展需重视品牌形象的设计和推广,经营模式由开始礼品陶瓷、工艺陶瓷为主的生产和销售重心转为以品牌陶瓷、现代陶瓷设计为主。

景德镇陶瓷品牌国际化的可行性

景德镇陶瓷品牌的国际化关键在于其设计,设计的思路要突破传统思维,对东西方文化进行借鉴,重视通过设计将陶瓷产品的实用性、功能性和文化内涵、美的体验相互结合。设计语言不能停留在对中国传统元素和工艺的创新和重新表达,而应该注意设计对东方文化和西方表达方式的融合。

景德镇陶瓷品牌现处于新的起步过程,对设计的重视极其不够,尚偏重于个性化和艺术性的表达方式,没有普遍适用人群生活需要的特性,绝大多数陶瓷品牌没有国际化的可能性,功能和实用是国内陶瓷产品的重要缺陷,且陶瓷品牌没有很强的辨识度及标准性,设计没有体现在产品品牌的全过程中。

首先,景德镇有千年陶瓷文化底蕴,景德镇陶瓷为世界所知名,依托丰厚的陶瓷文化遗产,运用国际化的设计视野和当代视觉传达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现代感和认同感。其次,景德镇陶瓷企业有自主研发和艺术创新的实力,能使产品迅速被社会认可。景德镇陶瓷品牌通过企业视觉形象的设计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后,景德镇有良好的对外交流平台。多年来,景德镇市政府,景德镇陶瓷学院与英国、法国、德国、韩国、日本的政府机构、艺术院校、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通过文化和艺术交流、商业合作等途径能够迅速将景德镇陶瓷企业的品牌形象带向国际。景德镇陶瓷品牌通过专业的、国际化的视觉形象的设计后,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景德镇陶瓷品牌的国际化是可行的。

景德镇陶瓷品牌形象国际化设计的策略

(一)向成功品牌学习

调研国际成功品牌案例,学习好的品牌形象设计方法。德国德累斯顿的麦森Meissen陶瓷品牌与景德镇有很深的渊源,这一成功案例将为景德镇陶瓷品牌形象设计的国际化起到借鉴作用。麦森陶瓷Meissen品牌经过近30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世界著名的陶瓷品牌。以麦森陶瓷品牌作为研究和参考对象,向成功品牌学习,可以探寻出符合景德镇陶瓷品牌发展的方法。

(二)将景德镇陶瓷文化通过视觉传达设计转化为企业品牌形象

就景德镇而言,千年的瓷业给当代设计者留下了丰厚的设计语言遗产,从器到艺、从造型到色彩、从工艺到艺术、从原料到产品、从窑址到城市,所有的一些与瓷相关的内容都可以用当代视觉传达设计表达,挖掘其中典型的陶瓷文化符号,在文化内涵和意义之上赋予其国际化的视觉语言模式,重构传统陶瓷文化元素,是本项目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吸引国际一线品牌设计力量进驻景德镇

景德镇是具有千年陶瓷文化沉淀的城市,笔者了解到有很多国内、国际一线的著名设计师、设计公司都在关注着景德镇。2010年5月,香港著名国际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到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举办展览、讲座等一系列学术活动;德国著名设计大师克劳斯海瑟(Klaus Hesse)、冯斯·黑格曼(Fons Hickmann)、芬兰赫尔辛基设计艺术大学品牌研究专家塞利格·玛丽亚(Seliger Marja)教授,都表示过对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并表示希望有机会到景德镇开展科研合作。此外,香港著名品牌设计大师陈幼坚(可口可乐中文标志设计者)、日本著名设计原研哉(无印良品品牌设计者)、国内著名设计师林家阳、韩家英、王序等国际一线的品牌设计师都先后到景德镇进行考察,并对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景德镇的市政府机构和陶瓷企业可以利用陶瓷文化将这些国际一线的设计大师邀请到景德镇,为其提供陶瓷创作工作室,吸引他们进驻景德镇,从而打造全新的景德镇的陶瓷品牌形象。

(四)实现专业的品牌视觉形象国际化设计

首先,从文化角度出发,陶瓷品牌的标志、辅助图形和色彩搭配策略应当将景德镇陶瓷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体现本土文化。其次,从功能角度出发,陶瓷品牌的标志设计、网站设计、陶瓷包装设计、辅助图形设计应走“无国界”、包容的设计路线,但体现景德镇的本土文化,让人易记易懂,从而易于传播。将景德镇本土陶瓷文化进行视觉语言国际化设计,经过设计后的辅助图形、海报、陶瓷产品变成了具有本土特征的国际化设计。最后,有整体品牌设计的意识,VI设计和应用专业化、规范化,风格统一。

启示与思考

首先,东西方文化和审美的差异是研究的重要着落点。应研究如何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融合和表达,通过设计使得景德镇陶瓷品牌及产品使得东西方人群都能解读和理解,将景德镇陶瓷品牌以西方人的审美能够适应的设计语言予以表达,创作出东方陶瓷品牌的新的表达方式。

其次,对陶瓷品牌设计语言的重构。设计是陶瓷产品及品牌的关键所在,景德镇陶瓷品牌与国外陶瓷品牌存在很大的差距,国内没有世界著名的品牌陶瓷企业,在国外景德镇这座城市为世人所知,而对景德镇陶瓷品牌及产品却没有很清晰的认知,尤其是当代景德镇陶瓷品牌,更是处于新的起步状态,没有知名的品牌和设计作品。这就是设计的价值所在,景德镇陶瓷品牌国际化的研究重在设计语言的重新思考,构建东西互融互通的表达方式,设计出一系列品牌实例提供支撑。

再次,对陶瓷语言的探索运用。陶瓷不同于书画、数字影像、动漫等文化产品,对材料的特性有很高的要求,探索陶瓷语言的创新运用,将陶瓷品牌及产品进行创意设计应用于国际化探索中,增强陶瓷品牌的文化性、符号学和传播性,提高陶瓷品牌的国际化可行性,改变当下景德镇陶瓷品牌及产品小众化、艺术性突出的问题,是景德镇陶瓷品牌国际化开发正确的设计思路。

最后,景德镇陶瓷品牌及产品设计的视觉化和符号化表达。在设计实践中对东西方审美进行相互观照,景德镇陶瓷品牌不能局限于国内,而应该走向世界,运用视觉化和符号化的表达方式能够使不同文化间的人群容易阅读和认同景德镇陶瓷品牌及产品,这就需要对东西方文化进行比照和融通,既要表达东方文化之内涵和风情,又要适应西方审美习惯和特点。

随着中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力提倡并提出“文化强国”的口号,有着数千年发展历史的景德镇陶瓷正在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代表,在当代商业背景下,因国家的宏观文化、经济政策而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如果仍无法摆脱传统的窠臼,则很难被现代人所认同,品牌的意义在于其被认同,不能吸引和被接受的文化语言是无法有效传播的。通过对景德镇陶瓷文化视觉语言的国际化设计进行研究,探索出能符合当下文化环境所通行的国际化传播的有效路径,在对传统陶瓷文化语言元素的重构和再设计的同时,使其符合传播规律并被认同,才能真正使国际化的目标变为现实。

陶瓷上的“鱼文化”


六、七千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半坡氏族公社时期生产的仰韶文化彩陶器上,鱼纹成为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纹饰。所绘鱼的图形拙朴可爱。其数量之大,线条之美,形象之逼真,令后人叹为观止。鱼,成了远古人类的图腾。这些古朴优美的绘画艺术,完全来源于劳动的实践和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提炼,反映了当时人们以渔猎为主的生产活动,表达了捕获更多的鱼来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美好心愿。

在古代,鱼不仅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食物之一,而且还因此把鱼看成了祥瑞之物。孔丘生子,友人送鲤鱼一对为贺。孔子十分高兴地收下,以为吉祥,便给儿子取名孔鲤,字伯鱼。

在汉代,多将鱼纹刻划在陶或瓷的盆子等大型器物上。到唐宋时期,以鱼纹装饰陶瓷更为盛行。不仅有鱼的瓷塑,还有双鱼连体瓶。划、刻、贴、印等各种风格和形式的鱼纹装饰大量出现。在定窑白瓷上,划花、印花鱼纹最为形象生动。碗、盘内壁有荷叶莲花,器心水波荡漾,双鱼戏水相逐,生趣盎然。至于元、明、清的青花瓷器上,以鱼为纹饰那就更为多姿多彩,而且寓意丰富深远,可以说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鱼文化”。

元青花鱼藻纹多画鳜鱼,大有“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情画意。由此可见元人对鱼文化同样喜爱。明以后则多画鲤鱼,表达了人们企盼“鲤里跳龙门”的吉祥。鲤鱼跃于波涛之上,口中吐出水气,水气中隐约一条小龙飞上天空。大约这就是所谓“鱼化龙”了。传说鲤鱼跳过龙门便可成龙,比喻幸运和高升,实乃文人对飞黄腾达的一种向往。所以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一文中说的:“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故“鲤鱼跳龙门”是古代常画的题材。

在民间,有许多以鱼表达吉祥的用语,多采用谐音。如:鲤与“利”,鱼与“余”、“玉”等即是。由此便创造出许许多多寓意丰富、形式优美的词汇来。又由词汇经过形象思维,绘制出活泼生动的鱼的绘画来。各类鱼的图像一旦装饰到瓷器上,就大大增加了其观赏性和艺术性,成为畅销的商品,也有了收藏和研究价值。比如常见的瓷画还有“渔翁得利”,一个渔翁捕得大鲤鱼时的欢快表情跃然瓷上;“金玉满堂”,几条金鱼水波中相互追逐嬉戏,寓意儿孙多且活泼可爱;鲢鱼游于莲塘之中,自然是“连年有鱼”,童子抱只大鲤鱼,背后绘以牡丹,叫做“富贵有余”;一条鲶鱼游于水藻中,可谓“年年有余”。

总之,从瓷绘中可以看出,自古以来,鱼受到人们的喜爱,人类与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装饰着鱼文化的瓷器,其上多姿多彩的画面,吉祥谐趣的寓意,很值得古陶瓷鉴赏者、收藏者细细地玩味。

陶瓷上的的“羊”文化


羊是人类最早狩猎与驯养的动物之一,中国传统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大量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在河南新郑裴李岗先秦文化遗存和浙江河姆渡早期人类活动遗址中就都出现了陶羊。

【吉祥羊】(绿宝石艺术陶瓷馆馆藏)

图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的作品【吉祥羊】,釉色采用上浅下深的渐变结晶釉。作品四肢有力,身形矫健 挺胸注视,满身肌肉凸显,充满着活力。此外“羊”通“祥”,有吉祥之意。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羊所起到的作用丝毫不亚于龙,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炎帝都与羊有着"血缘关系",他们最早都是以羊为部族图腾。据考证,伏羲曾受羊角柱的启发,发明了推动中华文明进程的八卦;尧舜时代的大法官皋陶也曾借助独角神羊断案,从而实现古代的司法公平;汉代董仲舒将儒家文化的核心精华"仁"、"义"、"礼"赋予到羊的身上,赞叹羊是"美"、"祥"之物。

工艺美术大师涂少波作品【三阳开泰】(绿宝石艺术陶瓷馆馆藏)

"羊的基因"除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形成和民俗民风产生深刻影响外,我们从汉字的字源、语源等文字学的研究中,同样可捕捉到大量的有关羊与早期文化生成关系的信息。此外,羊与宗教、政治、法律、道德、文学等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谓文化就是人化。文化的本质说到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对象的人化。羊本属自然之子,而它一旦被人发现并成为人类的伙伴,就失去了纯自然的属性,在与羊的朝夕相处中,人类把情感、理性、思想、道德外化于羊类,使羊逐渐"人化",于是有了"人化"的羊就成了羊文化。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亦能造就人。羊文化也会因此内化人类活动的某些因素,如此,外化与内化,纵横交织,错综复杂,才构成了色彩斑斓的文化景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