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艺术瓷砖 > 导航 >

东方艺术明珠粉彩 瓷器上的国画

东方艺术明珠粉彩 瓷器上的国画

艺术瓷砖 古代瓷器的艺术特点 古代瓷器上的纹饰

2020-05-14

艺术瓷砖。

粉彩也称为软彩。粉彩的特点是,分别明暗,层次分明,渲染接色,使每一种颜色都丰富灵活,同时还汲取了国画的构图法,设色法,有极强的表现力。在洁白如雪的瓷器上用粉彩描绘花鸟、人物、山水等画,因白地烘托有神,呈现出宣纸国画艺术效果,在原文拷贝于华夏陶瓷网博宝商城中受到许多人的喜爱。

陶瓷是中国的象征,“东方艺术明珠”美誉的粉彩使中国陶瓷文化流光溢彩。粉彩不仅白地绘彩,而且也有各种色地彩绘的,使器物更加别致,既增添了表面的色彩变化,又使粉彩在色彩上产生对比的美感。

邓肖禹款粉彩花鸟瓶

在博宝资讯中了解到,粉彩始于康熙时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粉彩瓷器的黄金时代是雍正和乾隆时文章转载于华夏陶瓷网期,无论在造型、胎釉和彩绘方面都有了空前的发展,粉彩工艺也日趋走向工致秀丽,柔和淡雅,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装饰风格。

民国 粉彩描金缠枝莲吉祥如意耳尊

粉彩瓷器自创烧以来一直兴盛不衰,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喜爱,不论官窑还是民窑均有大量作品涌现,这与其特殊的艺术价值及所营造的中国传统绘画意境之美是分不开的。粉彩瓷器才能以中国画的传统技法施彩,无论是工笔还是写意,粉彩都可将其完美地表现出来。在宝珍商城中我们不难发现,用这种方法画出来的人物、花鸟、山水等,层次极强,纹饰清晰,明暗深浅有序,是瓷器上跳跃着的国画。 (博宝艺术网评论员小樽撰文)

本文来源于华夏陶瓷网【点评】在瓷器世界中,粉彩是唯一能撼动青花霸主地位的瓷器,由于粉彩的色彩丰富、色调淡雅柔和,做工精美,自问世以后,马上成为了清朝皇室的新宠。随着瓷器烧制技术的继续发展,粉彩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趋于疏朗简约,在不失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同时,透出几分清逸雅致。

【商品货号】BZ005043 BZ040689

【商品价格】¥18000.00元 ¥12000.00元

【联系电话】010-59790320

扩展阅读

青花装饰盘艺术与国画艺术相辅相成


既然青花装饰盘艺术与国画艺术有着“姐们艺术”之称,它的笔力必然会流露出国画韵味,最为接近的是水墨画。由于它是用毛笔把图像直接画在瓷器上,烧成后在洁白光润的瓷面上,透出青色的国画般的艺术形象,而且青白相映,幽靓苍翠,十分富有艺术魅力。如果说以墨代色是中国水墨画高雅凝重、超凡脱俗的表现形式,形成了一个黑白体系,那么以青蓝颜色为主形成另一个蓝白体系,则有着与中国水墨画异曲同工的效果。青花装饰盘艺术是描绘和塑造形象为主体的一种视觉艺术。它主要是通过各类形象的描绘,来反映和夸张现实生活。

作为画者,从事青花装饰盘艺术创作,一定要认真地研究陶瓷文化,才不失其意其艺及历史意义。比如北方人性情豪放,青花装饰盘图案简洁,写意夸张,图案具有北方粗犷豁达的情趣,很适合大写意,民间多,贡品极其稀少。而南方人则与其相反,小写意工笔为主,使其显得娇美。如水墨青花装饰盘艺术,再现小桥流水、飞瀑直泄、云雾缭绕、青山绿水等江南风光,尽显另一番景象。特别要注意到题材与历史背景不能发生冲突,切不可想怎样画就怎样画,必须尊重历史,否则失其义又丢其境。

线的表现力是青花装饰盘艺术和水墨画的另一个显著的共同语言。用线造型是国画的主要表现手段,刚劲的线条,起伏跌宕,纵横交错,敷色、题款,手起笔落,提捺勾扫,国画技巧中的人物画“十八描”,山水画“十八皴”,花鸟画“勾花点叶”、“谐音会意”等多种技法和吉祥图案,在青花装饰盘绘画艺术里得到很好的运用。人物画重神韵,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山水画强调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花鸟画借物抒情,重视情趣的体现。始终没有放弃用线来造型、来表现。秉承着中国文化脉搏的青花装饰盘艺术,自然也没有放弃用线来构筑自己独特的世界。在青花装饰盘绘画艺术中,线是造型的最基本的骨架,没有线构的支撑,青花装饰盘绘画艺术也就“挺不起来”。线条的运笔、用力、行笔要求上非常一致。过快则线条浮躁,滑而无力:过慢则线条滞涩。

青花装饰盘艺术与中国水墨画还有一个默契的语言:写意。中国画更着重于写意,以概括、提炼、夸张、变形的手法,把自然物象变成艺术形象,赋予形象以情感,融入创作者的气质、心态,达到“形神兼备”、“触景生情”的境界。写意是一种心境。“以形写神”就是写意理论的精髓,通过传神来表达作者对美的理解和心态。“不求形似,以神写形”。青花装饰盘创作,尤其是民间青花装饰盘,无论什么题材,其在简练、夸张的表达上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充满生气。

青花装饰盘艺术中的水墨画多为文人画,画家即兴挥毫,意趣盎然。画家笔下的形象,往往是创作者心灵世界的折射。虽然与国画中的文人画不同,青花装饰盘纹饰以市场需要的题材作画,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吉祥内容为主,但青花装饰盘艺人个性的发挥仍然不时流露,是民族艺术的体现。

这里要说明的是;传统的青花装饰盘绘画与写意青花装饰盘的绘画在画法上不尽相同,传统青花装饰盘的图案装饰性极强,料色浓淡变化不大。写意青花装饰盘要充分考虑画面与造型之间的关系,风格要统一,青花装饰盘写意,写意画顾名思义是与工笔画相对而言的一种画法,也就是说从工笔大写意到小写意,以及兼工带写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青花装饰盘绘画主要集中了花鸟、走兽、山水、人物,题材丰富,如百花齐放佳果满园,国色天香富贵花,出水芙蓉见高洁,菊残犹有傲霜枝,室有兰花不炷香,暗香浮动月黄昏,岁寒方知松高洁。雅士不可居无竹,梧桐叶落天下秋,百花竞放入画图等等。包含了由于时下陶瓷艺术的繁荣发展,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对陶瓷艺术的欣赏和青睐。所以,绘画也给青花装饰盘瓷增添了文化的魅力,让观者赏心悦目,形成了青花装饰盘瓷以绘画为象征的陶瓷感念风格以及民间青花装饰盘瓷质朴浑厚的感觉,由此精品一度视为贡品或国家赠品。

青花装饰盘绘画艺术中,除了“形”给人们感官上的愉悦的刺激外,其内容所隐喻的意趣也是别有洞天,比如画花鸟,它给人传递喜庆信息、画龙画虎表示威武庄严、菊花表示笑傲风霜等等,不胜枚举。比如说柳树,人们可以从柳枝嫩叶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从柳枝的飘拂中感觉微风阵阵,从掉叶的柳枝中感觉冬天的来临。柳树下的爱情诗句举不胜数,这是东方人特有的情爱表现方式。柳树与水相伴,男人与女人相依。这就是东方绘画艺术独特的表现方式,

绚丽多彩的艺术 东方瑰宝唐三彩


·唐三彩

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三彩”是多彩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

唐三彩是一种多色彩的低温釉陶器,它是以细腻的白色黏土作胎料,用含铅的氧化物作助溶剂,目的是降低釉料的熔融温度。在烧制过程中,用含铜、铁、钴等元素的金属氧化物作着色剂融于铅釉中,形成黄、绿、蓝、白、紫、褐等多种色彩的釉色,但许多器物多以黄、绿、白为主,甚至有的器物只具有上述色彩中的一种或两种,人们统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

三彩胡人牵骆驼俑(现藏故宫博物院)制作唐三彩,是先经过舂捣、淘洗等加工的白色粘土捏制成一定形状,再修整、晾干后,放入窑内经1000℃烧制,待冷却后,上釉挂彩,再入窑焙烧至800℃即可。

唐三彩始见于唐高宗时,开元年间极为盛行,器物造型多样,色彩绚丽,到天宝以后数量逐渐减少。在唐代时期作为随葬品使用,用于殉葬。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们对唐三彩的关注增多,以及唐三彩复原工艺的发展,人们热衷于文房陈设,是馈赠亲友的良品。

·唐三彩

唐三彩不仅在唐代国内风行一时,而且畅销海外。还在印度、日本、朝鲜、伊朗、伊拉克、埃及、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发现唐三彩。

·唐三彩

唐三彩的复制和仿制工艺,在洛阳已有百年的历史,经过历代艺人们的研制,唐三彩工艺技术逐步完善,烧制水平不断提高,使"洛阳唐三彩"的工艺技巧和艺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国际市场上,唐三彩已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品,曾在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国际旅游会议上被评为优秀旅游产品,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唐三彩大马、骆驼等曾作为国礼,赠送给5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

现代青花花鸟艺术与国画花鸟的异同


国画花鸟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它往往通过抒写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时代精神,间接反映社会生活,在世界各民族同类题材的绘画中表现出十分鲜明的特点。国画花鸟的立意往往关乎人事,它不是为了描花绘鸟而描花绘鸟,不是照抄自然,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它既重视真,要求花鸟画具有“识夫鸟兽木之名”的认识作用,又非常注意美与善的观念的表达,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青花花鸟艺术作为一个重要的表现题材,成为从古至今历代陶瓷艺术家们所追求的陶瓷艺术。青花花鸟瓷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描绘花蕊、竹石、禽鸟、虫鱼等为画面主体。可以说在许多方面青花瓷画与国画花鸟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关联。两者之间即存在着许多的相似性,同时又有些许不同。从青花花鸟画中我们始终可以看到国画花鸟的影子,但其呈现的艺术表达又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景德镇陶瓷青花手绘写意花瓶

一、 两者材料、载体上的差异

国画花鸟的材料载体是多样化的,可以是宣纸、绢料等,但总体上看是以平面来呈现画面效果的。陶瓷花鸟所采用的陶瓷这一特殊性的载体,之所以称之为特殊,是相较于国画材质而言的。青花瓷属于釉下瓷的一种,在坯体上作画,经高温烧制而成瓷。因此泥坯是其特殊载体,坯体不同于纸张、丝绢等材质,它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从而导致在绘制过程中阻力加大和对于下笔速度的把控度。同时,青花花鸟瓷画载体不仅仅是平面的表现,就其器型的划分可为平面的瓷板与立体的圆型、镶器、异型等等。两者在平面上所表现的都为平面二维艺术,这也更丰富了花鸟绘画的多个视觉中心点和画面感,展现一器多画面的艺术效果。

青花花鸟瓷画与国画花鸟画所选用的材料工具有着相似性,同为毛笔。但青花花鸟瓷画中的毛笔种类更加丰富,依据其载体的特殊性有些特质的毛笔,类似鸡头笔,这种工具具有很强的含水性,易于在坯体上绘制画面的多种表现形式。

二、艺术表现的异同

可以说青花花鸟画是对中国国画花鸟的一种传承形式,它是一种创新的花鸟题材表现形式,纵观古代青花花鸟与现代花鸟艺术,我们都可发现其精神内在是离不开对传统国画花鸟画传承性的。国画中有“墨分五色”而青花中则有“料分五色”的同类说法。青花对于国画其在表现形式中可谓是还原性最高的,也最能体现传统国画的艺术精髓。所谓“料分五色”指的是青花中的分水,五色可分为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五色的艺术表现使得青花绘画画面丰富更一步提升。但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性,由于青花花鸟画的载体不同于国画花鸟,坯体是有着一定的厚度,毛笔沾料附着于坯体之上水分很容易被坯体所吸收,而国画花鸟中的宣纸也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不同的是宣纸几乎没有厚度,水分会四处散开形成国画花鸟独有的水墨韵味。青花花鸟画的特殊载体对于绘制者来说难度明显加大,要求绘画者用非常快的速度和力度来把握料性水分的多少。

本人对青花花鸟独爱有加,并长期对釉下青花花鸟的绘制进行创作实践。如图(1)青花釉里红花鸟瓶,其表现形式是多元化的,在花卉与雄鸡的表达中选用了不同于青花料的釉里红料,两者的料性有着很大的不同,釉里红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料太厚流动会很大,太薄则会影响发色,因此对于釉里红的使用是经过长期对料性的掌控才能随心而作的。

三、工艺技法上的差异性

在工艺技法的运用上,国画花鸟与青花花鸟画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国画花鸟在于工艺技法上的表现有着很明显的预见性,可以随时观察所绘画面的效果。而青花花鸟是不可预见的,在工艺技法的运用上也较为复杂,需在泥坯上用毛笔酌青花料绘制,绘制的效果在未烧之前是不可知的,只能靠多年经验的积累与把握,肉眼观察和笔感的把控料的厚度来判断烧成后的效果表现。

当然在技法的表现上,国画花鸟与青花花鸟都离不开“写生”。

写生既是对艺术创作主体的客观认识和感知过程,又是认识自然、收集素材、提高造型能力和笔墨能力。历代花鸟画名家都是从写生开始,所谓师法自然也是如此。在青花花鸟绘画中写生花鸟是绘画的基石,无论对于工笔表现还是写意花鸟亦是随心创作,技法上的各种应用都少不了前期对自然中花鸟、草虫等的写生过程。

图(2)陶瓷青花花鸟是本人对在大自然中花鸟的写生观察而创作的艺术作品。画面中喜鹊的描绘技法离不开对自然界禽鸟的写生,细细观察提高对造型的掌握和动态的理解才能在下笔时融入自身感性的认识。

四、 结语

青花瓷上绘制的写意花鸟绝不是单纯的表现大自然的一种形式,而是将绘画者自己的主观想法与意蕴融入其中。青花写意花鸟不仅仅是再现一个简单的形象,而是以形写神,努力达到一个创新的可以尽情抒发自己情绪与想法的新境界。了解青花艺术与水墨画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可以使得青花艺术在借鉴水墨画来表现物象时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身材质条件时所表现的物象更趋完美。

美国当代艺术家手中的东方气息艺术品:陶瓷和服


提及含有东方元素的服饰,你会想到什么呢?旗袍、汉服、唐装、乃至和服……许多丝绸和缎面质感的东西都会跃然于脑海之中。不过,我们现在要讲的这些由美国当代艺术家带来的东方服饰可并非丝绸、布料所作,而是陶瓷。

这些陶瓷和服的作者名为MarciaJestaedt。从未去过东方的她,创作这些作品,仅是凭借自己对东方艺术、民族服饰以及礼服的兴趣。Jestaedt收集了许多有关这一主题的书籍,也参观了很多博物馆。经过多年,无数的图像在她脑中积淀了下来。不过,和服艺术品却是凭借她的想像臆造而成的,它们是无数图像融汇出的结晶。

Jestaedt设计的东西都很有异国情调,也相对较为繁杂。而她创作这些的初衷,却是做一件无法看出设计来源的蟒袍。

1970年起,她就开始使用粘土进行创作;1972年,她在创作中加入了陶艺乐烧。在她的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极具光泽的釉料,有时候还可以看到23克拉的金箔装饰。这些艺术品上面的花卉和几何纹饰,多为Jestaedt亲手绘制而成,整个创作过程漫长且艰巨。

除了这些漂亮的和服陶瓷艺术品外,Jestaedt还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扇面作品,同样也颇具东方艺术气息。在我们感叹这位美国艺术家对东方艺术的热爱之余,也不禁赞同,原来陶瓷也可以做出这么美丽的服饰,尽管无法穿在身上,却也是很好的视觉享受。

中国画表现手法对陶瓷艺术的影响


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都可以在陶瓷装饰中找到,二者相互影响,如粉彩中的人物画法,上色方法都与中国画工笔重彩人物类同;新彩花鸟的工兼写寥寥数笔的墨笔,竹叶的潇洒临风的姿态与中国写意画何等相似,仅区别是一个画在宣纸上,一个画在瓷器上。

中国是瓷的故乡,号称“瓷器之国”。在许多外语中,瓷器就代表中国,可见中国的瓷器在世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景德镇陶瓷艺术瑰丽多彩,以其绝妙而赢得世人尊敬。特别是民国时期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文人画陶瓷,充分发挥陶瓷传统艺术特长,结合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和审美情趣创作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使中国画艺术与陶瓷艺术更加紧密的结合,互相借鉴,相辅相成。景德镇有四大传统陶瓷装饰:古彩、青花、粉彩、颜色釉。但大多数陶艺家喜欢中国画的装饰风格,因而大部分吸收中国画营养,所以陶瓷装饰风格的形成大部分受到中国画的影响。

中国绘画艺术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传播,明朝天启以后的民窑瓷器上配写意画面是明代文人山水画对瓷器装饰的直接影响。到了清末民初,一批有国画修养的文人墨客进入景德镇,如擅长人物的王少维,画山水的程门,画花鸟的潘淘宇,随之后来的“珠山八友”均以清新的画面技法大大影响当时的传统画,如王琦、王大凡、刘雨岑等都在传统的基础上为了使瓷器达到像国画在宣纸作画晕染的艺术效果,吸收了当时一些国画名家的绘画技法,运用到陶瓷粉彩上,更显得陶瓷艺术别具一格。又如当代“青花大王”王步先生运用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方法来画青花,像国画一样墨分五色,他将青花料水也分五色,力求水墨韵味。还有以画虎著名的毕渊明,花鸟画家邹甫仁等,擅长金石书法、诗词、绘画。他们在继承上创新,把国画技法运用到陶瓷上的技艺更是瓷都传世之宝,江山代有人才出,景德镇还有许多艺术家,历经磨练,功力深厚,造诣较高,作品境界各具特色,显示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有的严谨细腻,有的笔触娴静,有的高雅飘逸……许多作品都充满耐人寻味的笔墨情趣。

中国画非常重视和强调诗、书、画、印的并用,使之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使画面丰富有变化。简单的讲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以情观景,以理观景,以心观景,观看一件好的瓷画作品,它也是要把以上几点攘括其中。绘画追求的正是把所有的姊妹艺术相结合,特别是把中国画的理念以及元素充分的结合,所以说陶瓷作为中国的国粹离不开中国画,他们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瓷画陶瓷艺术和绘画艺术一样,除了意境美、气势美、结构美、笔墨美、色彩美一样,多了工艺美、材质美、造型美。因陶瓷是火的艺术。齐白石、李白石、张白石的陶瓷在材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外行可能就选购了李白石、张白石的作品,唯独留下了齐白石的作品,这就是审美中的问题。陶瓷作为工艺美术而缺少工艺的陶瓷,它是不完美的,正如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说的一段话:陶瓷无论是作品,还是产品,都要对质地美、装饰美、绘画美、工艺美、设计美进行追求,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绘画只是表面手段之一,你无论是什么手段,哪种技巧,都要突出刚才所说的几个方面,付诸于实践的是技巧造型,装饰都是制造工艺,如果制造工艺不能符合设计思想,不能符合造型审美、装饰审美以及时代审美需求,那么这种设计就是不完美的,就不能体现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工艺美学思想,所以说艺术陶瓷除了在工艺和装饰上有别于中国画,另外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握器型美。景德镇的陶瓷器型丰富多样,除瓷板属于平面装饰外,其它器型大多属于立体器型,平面和立体的画面在视觉上会产生区别和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装饰时,应把握各种不同器型特点,来设计装饰画面,使器型和画面达到统一协调的装饰效果。一般来说,平面器物绘画装饰只能给受众一个面的欣赏,而立体器型却给人带来多角度的审美愉悦。对陶瓷中的瓶、罐、缸、坛等器物,我们在设计上常使用通景式装饰构图,求得画面的连贯性和完美性。此外,由于瓷胎造型的颈部、肩部、腰部、底脚部位等,都有各自不同的变化,再如器物有高矮、肥瘦方圆、平直弯曲等方面落差而都需要我们在装饰设计时要应材制宜突出器型美,一件好的艺术陶瓷面世,它必定有它存在的特殊工艺性。

中国画是画在宣纸上,而陶瓷装饰的“国画”是吸收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来装饰陶瓷,陶瓷装饰的表现形式,从构图到立意,从艺术形式到技法都和工艺材料的不同而有区别。国画与陶瓷互相渗透,艺术和精美的陶瓷材质糅合生辉,就形成了陶瓷装饰毅然决定的独特语言,中国画与陶瓷装饰的国画是不能互相代替的两门艺术,只有互相影响,互相启发,瓷器上装饰国画多适宜工笔画重彩,使国画显得更加精彩。

中国画与陶瓷各有所长,当代陶瓷作品经陶艺家结合自己的国画功力与审美观点更富情趣,既充分发挥和继承了中国画源远流长的优秀技法,又兼收了现代中国画的审美意趣,“师其心”而不“师其迹”彰显了艺术家特有的艺术素质。

秀丽雅致粉润柔和 瓷器上的彩绘艺术


·粉彩瓷

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

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始见于康熙晚期,后历朝流行不衰。

·粉彩瓷

粉彩瓷的彩绘方法一般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然后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用干净笔轻轻地将颜色依深浅浓淡的不同需要洗开,使花瓣和人物衣服有浓淡明暗之感。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故称这种釉上彩为“粉彩”。

在表现技法上,从平填进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风格上,其布局和笔法,都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的特征。粉彩瓷器使用“玻璃白”,并与绘画技法紧密结合,这是景德镇陶工们的一项新的创举。

·粉彩瓷

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甚至把版画,水彩画,油画以及水彩画等姐妹艺术都加以融汇运用,精微处,丝毫不爽;豪放处,生动活泼。

陶瓷艺术之剔花 瓷器上的化妆技术


陶瓷艺术之剔花

剔花是陶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有留花剔地和留地剔花两种。前者在坯体上敷一层化妆土,然后划出纹饰,再剔去花纹外的空间,最后罩透明釉烧成。花纹凸起,具有浅浮雕的效果。以宋代磁州窑系制品为代表。后者在施釉的坯体上剔出露胎的纹饰,如吉州窑和磁州系的剔花制品。指刻好纹饰后,把纹饰以外的部分剔去。

陶瓷艺术之剔花

流行于宋代北方山西、河南、河北和山东的各大窑系,以修武(今属河南)当时峪窑的黑釉剔花瓷器最有代表性。以褐地衬托出

陶瓷艺术之剔花

洁白的纹饰最具特色。雁北地区(今属山西)金元时期盛行剔花装饰,以黑釉为主,在瓶、罐、缸等器物上剔刻简练的纹饰,独具一格。

陶瓷艺术之剔花

剔花出现于五代晚期至北宋早期的磁州窑,源于北方磁州窑、西夏窑等,具有相当浓厚的北方文化特色。因为北方的瓷胎较厚,较之南方的薄胎瓷器更适合剔刻工艺。剔花瓷器最初可能是仿自金银器,金银器上凹凸感极强的纹饰在某种程度上启发了制瓷工匠。同时木刻、石刻、砖雕中的浮雕作品也给了剔花瓷器许多影响,这些浮雕在民间建筑中常可见到,瓷器上的剔花工艺无疑从中吸取了许多养分。剔花装饰可分为剔化妆土、剔胎、剔釉三种,风格有所不同。

陶瓷粉彩艺术的创新


凡从事陶瓷艺术的工作者,都必须对陶瓷粉彩的原理及艺术的发展与运用有更深的了解。在日新月异的陶瓷艺术创作和发展中,粉彩艺术必须不断地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粉彩艺术;使其粉彩艺术作品增强观赏价值。粉彩艺术是陶瓷文化在经过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发展而来的,已成为传统陶瓷艺术与陶瓷科技进步的发展史,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粉彩艺术创作的繁荣与创新。当今陶瓷粉彩艺术的发展与创新,充分展示了其特有的美学内涵。

康熙粉彩陶瓷

一、陶瓷粉彩创新的意识

粉彩艺术是美学艺术,是经过不断创新才被市场认可。所谓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是艺术工作者的使命,其艺术思路,创作模式有别与他人,只有不断创新才可以称得上艺术创作者。因此作为一个艺术创作者,时刻保持创新思维、创新的意识,把创新思维自动化,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使创新理念、思维成为自动化的技能,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能够不断地汲取社会生活的营养,从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艺术创作,使粉彩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任何艺术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是艺术有所突破的标志,更是粉彩艺术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创新的前提首先是继承优秀的传统,在继承中学习,在学习中扬弃,在扬弃中发展,这是创新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地创新,才有艺术的生命力。简而言之,不创新,总是临摹和模仿,这样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又怎能发展?

二、陶瓷粉彩创新的逻辑

创新必须遵循科学技术原理,不得有违科学发展规律。

依据逻辑市场评价简单性,以自然简单性为基础所形成的理论必须以某种创新形式的语言或符号表现出来。这种创新的语言符号既要遵守科学原理又要遵守市场评价。

科学原理原则;绘画理论知识的形式,是日益简化与其所包涵内容的与科学的创新原则是分不开的,也即是科学理论的发展必定是形式日益简单化,内容创新日益复杂化。这便要求理论具有表述简单性。用简练恰当的绘画语言把理论体系的创新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形成可观赏性的形式进行传播和交流,这样才能成为成功经典而有科学的艺术理论。

否则虽有逻辑简单性而无法诉诸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与创新,结果会歧义丛生,或者拖沓累赘,这样的所谓艺术语言表述终究会被淘汰。粉彩艺术也是如此,我们只有在充分认识和掌握科学的规律,遵守科学原理原则,才能更好地为粉彩艺术飞速发展提供保障,因为任何违背科学技术原理的创新都是不能获得成功的。例如粉彩艺术瓷的形成是由原料、颜料及炉温的控制得以形成,违背其中任何一种原理都不可能得到成功,而创新的原则艺术家则可以根据自我创新的表现来控制炉温,以形成层次丰富等自我特点的创新粉彩艺术瓷,使艺术语言获得成功。在进行创新构思时,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对设想进行科学原理相容性检查

创新的设想在转化为成果之前,应该先进行科学原理相容性检查。如果关于某一创新问题的初步设想,与人们已经发现并获实践检查证明的科学原理不相容,则不会获得最后的创新成果。

2、对创新设想进行功能方案合理性检查

粉彩陶瓷艺术的创新设想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创新,陶瓷艺术的创新是对我国传统艺术的升华,是一种理念上的创新,而这种理念创新将直接体现在我们所产生的粉彩艺术瓷上,是一种直观的表现;而这种表现需要我们广大的粉彩陶瓷艺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考验,以达到对其功能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评估,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市场评价原则;陶瓷粉彩作为一种艺术收藏品,其面对的最终是大众,作为一种商品,其中最主要的考验就是市场收藏者的认可。

我们在对粉彩艺术瓷进行创新时,为获得我们期待的最后成果,就必须经受市场的考验。粉彩艺术瓷要经受市场考验,实现商品化和市场化要按市场评价的原则来分析。其评价通常是要从市场定位观、市场特色观、市场容量观、市场价格观和市场风险观等方面入手,考察其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前景,而最基本的要点则是考察该创新的使用价值是否大于它的销售价格,也就是要看它的性能、价格是否优良。但在现实中,要评估艺术品的制作成本并不难,而要估计它的使用价值和潜在意义则很难。这就需要我们对市场要有充分的了解。如珠山八友之一的王琦,他的粉彩艺术作品“达摩渡江”,其人物栩栩如生,他的每一幅“达摩渡江”的人物创作,神态各具特色,已成为绝世的艺术收藏品。如果他的每一幅“达摩渡江”其人物形态相似,那就失去了创新而成为了复制品,就失去了创作的原则。市场评价是公平公正的,他的作品能成为绝世佳品是遵循了创作原则,是经过市场严格的评价与考验而得到市场认可的。

三、陶瓷粉彩结束语

我们都知道一种事物的发展需要经过不断的探索、实验、反复才能够逐步完善。粉彩陶瓷作为一种艺术品,需要经过社会市场的考验,以及收藏家们的“火眼金睛”和评估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陶瓷粉彩作为几百年前崛起的“新事物”,其欠缺需要我们广大的陶瓷艺术工作者不断地去发现、修改、完善。其实日常的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够让我们发现在平常创作过程中所欠缺的,不会让我们犯理想中的错误,能够不断地提升我们的技能,不断完善和发展粉彩艺术。作为粉彩艺术创新我们需要按当今审美倾向,对传统陶艺的艺术元素进行改造性的应用,使之成为简约的现代艺术元素和文化符号,在坚守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力求现代简约的风格,以满足现代审美的需要。我们的作品中强调表现大自然崇高雄伟的神韵,并倾注人性化、人格化,发挥笔者的主观情感,通过美的享受、美的启迪,唤醒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从中获得一种高尚的思想情操,使创新最终得到市场的认可。

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决定了艺术的含金量。粉彩艺术与哲学、文学、诗歌、书法,乃至与音乐、舞蹈都有某些密切或微妙的关联,它们都是经过不断创新才得以发展,才能艺术与艺术互动相连。使之成为民族传统的宝贵的文化财富,否则当今的陶瓷粉彩艺术就不会那么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