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的特点 > 导航 >

越窑青瓷的特点及发展历史

越窑青瓷的特点及发展历史

古代瓷器的特点 古代瓷器的艺术特点 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

2020-05-25

古代瓷器的特点。

越窑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最著名的青瓷窑系。窑址在慈溪、余姚、上虞、绍兴一带。这里唐代属越州管辖,故称为越州窑,简称越窑。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越窑在东汉到南宋的一千多年烧造历史里,经历了创烧、发展、鼎盛和衰落的发展过程。自中唐至北宋早期的两个世纪是越窑的鼎盛时期,其生产规模、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在各大名窑中均居领先地位。而且还远销亚洲、非洲的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浙江慈溪是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也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点之一,上林湖及其周围的古银锭湖、杜湖、白洋湖地区都是烧造青瓷规模巨大的窑场,堪称唐宋瓷都,所烧造的秘色瓷备受推仰,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东汉是越窑青瓷的初创时期,青瓷的烧制成功是浙江地区原始瓷的工艺发展和技术积累的必然结果。这一时期的青瓷产品在成型、烧制工艺上与原始瓷一脉相承,器型、装饰上多有仿铜器和漆器。东汉至三国期间瓷胎较白呈淡灰色,少数胎质较松,呈淡淡的土黄色,釉色以淡青色为主,浅雅明亮,少有黄釉或青黄釉。器物纹饰简朴,常见有弦纹、水波纹及叶脉纹等。烧制上多用三足支钉叠烧,故盘、碗内底留有三足支钉痕。

三国西晋是越窑青瓷的第一个发展高峰,产品种类特别是冥器非常丰富,如鸡笼、狗圈、猪圈、男女俑等。装饰题材和装饰技法多种多样,而以动物题材最为普遍和重要,有以动物形象作为整体造型的,如羊形独台、蟾蜍水盂等,有作为局部装饰的,如鸡头壶、虎头罐、兽足洗等。最有代表性的是集多种动物形象和人物、亭台楼阁于一身的堆塑罐,这种大型的冥器构造复杂、形象众多。

三国末至西晋这个时期的瓷器胎体稍厚,胎色较深,呈灰色或深灰色。釉层厚而均匀,普遍呈青灰色。常见的装饰是在器物的口沿和肩腹部划弦纹或压印斜方格网纹、联珠纹、忍冬纹和鸟兽纹等。网纹起于吴末终于东晋,西晋时盛行。西晋晚期出现褐色点彩,应用十分广泛,东晋时弦纹仍常见。南朝时以刻划莲瓣纹或荷花纹为主,花瓣多用3-5条划线组成,且沿用至唐初;褐色点彩依然流行,但褐点缩小,呈小圆珠形,排列细密,与东晋时有别。西晋时则用锯齿口的盂形垫具叠烧,故盘、碗内底留有一圈锯齿痕。东晋仍沿用此法,但已出现坯件之间只放几颗圆形泥珠(托珠)垫隔,器物内底留有圆形泥珠痕迹。

东晋时越窑渐趋停滞,南朝时明显低落,至隋代时已是奄奄一息了,在浙东地区几乎难以找到隋代的越窑遗址。器物种类减少,鸡头壶较流行,堆塑罐和其它小冥器不再生产,动物形象大大减少,且多消瘦呆板。以褐色点彩和莲瓣纹为最主要的装饰,莲瓣纹盛行于南朝,折射出当时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由于这一时期社会的动荡和经济的恶化,越窑一直在走下坡路,但依然有一些赏心悦目的产品。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历史时期,各类手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瓷业生产出现遍地开花,相互争艳的局面,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而慈溪上林湖地区是越窑中心产区,成为当时南方青瓷中心的杰出代表。迄今发现唐宋窑址170 余处。唐代早期,瓷业生产还未走出低谷,不见规模可观的窑址群落,仍处在恢复阶段。进入中唐以后,制瓷技术进一步改进,大量使用匣钵装烧,瓷器质量显著提高,窑址数量剧增,以上林湖为中心的瓷业迅速拓展,在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以及上虞、镇海、鄞县等地相继设立窑场,规模宏大,窑场林立。唐代这个时期瓷器器胎质地细腻致密,呈浅灰、灰或淡紫色。釉层匀净,呈黄色或青中泛黄,滋润而不太透明。纹饰 唐代偏重造型和釉色且追求玉的效果,故纹饰简练,常见的纹饰有龙凤、寿鹤和花卉等.其装饰技法以划花为主,划花线条较粗;也有少量印花,刻花和镂雕。在工艺上唐代基本采用托珠垫隔,晚期才开始用匣钵装烧,质量大有提高,所烧器物基本满釉,底足内有数个圆形泥珠痕。

唐代晚期,以上林湖越窑为代表的瓷业生产已进入了鼎盛状态,制瓷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产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致,造型优美。器型有碗、盘、盏、杯、盆、钵、壶、罐、盒、水盂、碗、唾盂、灯、香熏、瓶、鸟玩等,釉色纯净,光泽、滋润,“如冰似玉”,隐露精光;器表装饰有刻划花、印花、褐色彩绘和镂雕等;花纹有荷花、荷叶、荷花飞鸟、云、龙鱼等;刻线条流畅粗放,刀法熟练;器物普遍采用匣钵装烧,有一匣一件和一匣多件装烧。

五代时期江浙一带的吴越国,较少战争,越窑的瓷业生产能够继续发展,产品质量仍独步天下。器物造型釉色、装饰及装烧工艺等方面继承唐代风格,器形繁多,胎壁普遍减薄,造型变得轻巧优美,折射出以釉色和造型取胜的时代风尚。

北宋早期,越窑继续繁荣发展,器物造型精巧秀丽,釉色青绿,纯净而透明;盛行纤细划花装饰,技法娴熟,图样简洁清秀。装饰题材广泛,有鸳鸯戏荷,双蝶相向、龟伏荷叶、双凤衔枝、鹦鹉对鸣、鹤翔云间、鸟栖花丛,还有人物纹、牡丹纹、莲瓣纹、水波纹、缠枝纹、龙纹等,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北宋中期,制瓷工艺渐趋衰退,产品质量明显下降,但仍偶见工艺精湛的产品。至北宋晚期,器物大多采用明火装烧,制作粗糙,刻划花纹简单草率,釉色灰暗,缺乏光泽,品种趋向单调,瓷业生产已完全衰落。

南宋初期,由于朝廷征烧祭器和生活用瓷,促使上林湖寺龙口、低岭头、开刀山一带瓷业生产再度兴旺,出现了一个新的短暂繁荣时期,但好景不长,龙泉窑的兴起越窑终于停烧。

五代至宋代越窑瓷胎体厚重、坚致,胎色灰白。黄釉逐渐减少,青釉多数带灰色,釉层透明。但划花线条趋细,刻花装饰亦不盛行,光素无纹的器物仍占很大的比例。北宋时盛行花纹装饰,采用刻、划、镂、雕和堆雕等 多种手法,常见纹饰有蝴蝶、鸳鸯、鹦鹉、游鱼、孩童和花卉等。五代至宋时还出现以长条细泥垫隔,故有的器物底足内留有数段长条细泥痕 迹。五代的余姚窑场是吴越钱氏烧贡瓷的主要窑场。其造型多为杯、盘、碗、壶、 托、瓶等日用器皿,且以刻花装饰。其纹饰题材以人物、山水、走兽、花鸟、草虫、花卉为主。釉色纯正,刀法娴熟,工艺精良,是越窑中的上乘之作。吴越降宋后,瓷器产量减少,宋以后由于龙泉窑的兴起,越窑逐渐衰落。

taoci52.com小编推荐

越窑青瓷价格及图片


越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早在我国的东汉时期就已经开始烧制了,发展至唐朝时期是越窑工艺最为精湛的时期,也是烧造量最多的时期。越窑烧制出的青瓷与唐朝时期兴盛的饮茶风尚关系十分的密切,从其瓷器造型、釉色、呈现看都深受饮茶人的喜爱,饮茶的新风尚大大的影响了越窑青瓷的形制,制作工艺非常的精湛,在当时越窑所烧制的青瓷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

唐朝、五代时期到宋朝窑址尤为的多,在唐代的越窑青瓷已经烧制的非常精美,得到了众多诗人的赞美以及世人的喜爱。“越泥似玉之甄”、“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等美玉。越窑之初主要制造青瓷,色泽明润如水、温润度极强、色泽中的青中带绿与茶青色较接近。

从三国时期越窑烧造瓷器上看,胎质较为的坚硬且细密,胎骨大多都呈现为淡灰色,釉层施度较为的均匀与釉汁较为的纯净,给人以干净、明亮的色泽。发展的早期纹饰较为的简单,有水波纹、弦纹、叶脉纹;晚期时纹饰走向了繁杂的趋势,出现了斜方格纹、堆塑等新类型的纹饰,主要用于日用品以及陪葬品两大类。作为代表性青瓷的发展,胎体较为的厚重,胎色呈现的较深,釉层的厚度分布的较为均匀,熏炉就是新出现的新兴产品。

唐朝以及五代时期迎来了属于越窑的快速成长发展时期,当时研制出的“秘色瓷”就是越窑当时青瓷最为出名的产品。胎质提纯度较高、细腻度较强,表面的光泽度也较高,釉色主窑呈现为半透明状态,釉层较薄但分布均匀,刻花的兴起、题材的多样化,艺术风格较为的强烈,艺术色彩也较为的浓郁。釉色的前期主窑是以黄色为主,而后期则是以青色为主,装饰的初期也是以素面为主,而后期则是以堆贴尤为的盛行,这也是唐朝时期越窑青瓷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越窑青瓷凭借着胎质细腻、造型高贵典雅、质地如玉著称于世。釉色为黄或青都没有纹片的出现,都使用的是素地垂直划纹的装饰方法,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在器物上堆贴花卉、人物、鱼兽等方法,生动性以及刻画的细节部分十分的到位。器物中常见的有碗、盘、罐等类型,还是特色的瓷器如执壶、瓷砚等实用性的器具,都深受大众的喜爱。越窑青瓷的发展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高超的烧制技艺以及对于材料的把控得心应手。

越窑青瓷有什么特点?


越窑青瓷有什么特点?越窑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最著名的青瓷窑系。窑址在慈溪、余姚、上虞、绍兴一带。这里唐代属越州管辖,故称为越州窑,简称越窑。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越窑在东汉到南宋的一千多年烧造历史里,经历了创烧、发展、鼎盛和衰落的发展过程。自中唐至北宋早期的两个世纪是越窑的鼎盛时期,其生产规模、工艺水平、产品质量在各大名窑中均居领先地位。而且还远销亚洲、非洲的近二十个国家和地区。浙江慈溪是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也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点之一,上林湖及其周围的古银锭湖、杜湖、白洋湖地区都是烧造青瓷规模巨大的窑场,堪称唐宋瓷都,所烧造的秘色瓷备受推仰,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东汉是越窑青瓷的初创时期,青瓷的烧制成功是浙江地区原始瓷的工艺发展和技术积累的必然结果。这一时期的青瓷产品在成型、烧制工艺上与原始瓷一脉相承,器型、装饰上多有仿铜器和漆器。东汉至三国期间瓷胎较白呈淡灰色,少数胎质较松,呈淡淡的

土黄色,釉色以淡青色为主,浅雅明亮,少有黄釉或青黄釉。器物纹饰简朴,常见有弦纹、水波纹及叶脉纹等。烧制上多用三足支钉叠烧,故盘、碗内底留有三足支钉痕。

三国西晋是越窑青瓷的第一个发展高峰,产品种类特别是冥器非常丰富,如鸡笼、狗圈、猪圈、男女俑等。装饰题材和装饰技法多种多样,而以动物题材最为普遍和重要,有以动物形象作为整体造型的,如羊形独台、蟾蜍水盂等,有作为局部装饰的,如鸡头壶、虎头罐、兽足洗等。最有代表性的是集多种动物形象和人物、亭台楼阁于一身的堆塑罐,这种大型的冥器构造复杂、形象众多。

三国末至西晋这个时期的瓷器胎体稍厚,胎色较深,呈灰色或深灰色。釉层厚而均匀,普遍呈青灰色。常见的装饰是在器物的口沿和肩腹部划弦纹或压印斜方格网纹、联珠纹、忍冬纹和鸟兽纹等。网纹起于吴末终于东晋,西晋时盛行。西晋晚期出现褐色点彩,应用十分广泛,东晋时弦纹仍常见。南朝时以刻划莲瓣纹或荷花纹为主,花瓣多用3-5条划线组成,且沿用至唐初;褐色点彩依然流行,但褐点缩小,呈小圆珠形,排列细密,与东晋时有别。西晋时则用锯齿口的盂形垫具叠烧,故盘、碗内底留有一圈锯齿痕。东晋仍沿用此法,但已出现坯件之间只放几颗圆形泥珠(托珠)垫隔,器物内底留有圆形泥珠痕迹。

东晋时越窑渐趋停滞,南朝时明显低落,至隋代时已是奄奄一息了,在浙东地区几乎难以找到隋代的越窑遗址。器物种类减少,鸡头壶较流行,堆塑罐和其它小冥器不再生产,动物形象大大减少,且多消瘦呆板。以褐色点彩和莲瓣纹为最主要的装饰,莲瓣纹盛行于南朝,折射出当时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由于这一时期社会的动荡和经济的恶化,越窑一直在走下坡路,但依然有一些赏心悦目的产品。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历史时期,各类手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瓷业生产出现遍地开花,相互争艳的局面,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而慈溪上林湖地区是越窑中心产区,成为当时南方青瓷中心的杰出代表。迄今发现唐宋窑址170余处。唐代早期,瓷业生产还未走出低谷,不见规模可观的窑址群落,仍处在恢复阶段。进入中唐以后,制瓷技术进一步改进,大量使用匣钵装烧,瓷器质量显著提高,窑址数量剧增,以上林湖为中心的瓷业迅速拓展,在其周围的白洋湖、里杜湖、古银锭湖以及上虞、镇海、鄞县等地相继设立窑场,规模宏大,窑场林立。唐代这个时期瓷器器胎质地细腻致密,呈浅灰、灰或淡紫色。釉层匀净,呈黄色或青中泛黄,滋润而不太透明。纹饰唐代偏重造型和釉色且追求玉的效果,故纹饰简练,常见的纹饰有龙凤、寿鹤和花卉等.其装饰技法以划花为主,划花线条较粗;也有少量印花,刻花和镂雕。在工艺上唐代基本采用托珠垫隔,晚期才开始用匣钵装烧,质量大有提高,所烧器物基本满釉,底足内有数个圆形泥珠痕。

唐代晚期,以上林湖越窑为代表的瓷业生产已进入了鼎盛状态,制瓷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产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致,造型优美。器型有碗、盘、盏、杯、盆、钵、壶、罐、盒、水盂、碗、唾盂、灯、香熏、瓶、鸟玩等,釉色纯净,光泽、滋润,“如冰似玉”,隐露精光;器表装饰有刻划花、印花、褐色彩绘和镂雕等;花纹有荷花、荷叶、荷花飞鸟、云、龙鱼等;刻线条流畅粗放,刀法熟练;器物普遍采用匣钵装烧,有一匣一件和一匣多件装烧。

五代时期江浙一带的吴越国,较少战争,越窑的瓷业生产能够继续发展,产品质量仍独步天下。器物造型釉色、装饰及装烧工艺等方面继承唐代风格,器形繁多,胎壁普遍减薄,造型变得轻巧优美,折射出以釉色和造型取胜的时代风尚。

北宋早期,越窑继续繁荣发展,器物造型精巧秀丽,釉色青绿,纯净而透明;盛行纤细划花装饰,技法娴熟,图样简洁清秀。装饰题材广泛,有鸳鸯戏荷,双蝶相向、龟伏荷叶、双凤衔枝、鹦鹉对鸣、鹤翔云间、鸟栖花丛,还有人物纹、牡丹纹、莲瓣纹、水波纹、缠枝纹、龙纹等,形象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北宋中期,制瓷工艺渐趋衰退,产品质量明显下降,但仍偶见工艺精湛的产品。至北宋晚期,器物大多采用明火装烧,制作粗糙,刻划花纹简单草率,釉色灰暗,缺乏光泽,品种趋向单调,瓷业生产已完全衰落。

南宋初期,由于朝廷征烧祭器和生活用瓷,促使上林湖寺龙口、低岭头、开刀山一带瓷业生产再度兴旺,出现了一个新的短暂繁荣时期,但好景不长,龙泉窑的兴起越窑终于停烧。

五代至宋代越窑瓷胎体厚重、坚致,胎色灰白。黄釉逐渐减少,青釉多数带灰色,釉层透明。但划花线条趋细,刻花装饰亦不盛行,光素无纹的器物仍占很大的比例。北宋时盛行花纹装饰,采用刻、划、镂、雕和堆雕等多种手法,常见纹饰有蝴蝶、鸳鸯、鹦鹉、游鱼、孩童和花卉等。五代至宋时还出现以长条细泥垫隔,故有的器物底足内留有数段长条细泥痕迹。五代的余姚窑场是吴越钱氏烧贡瓷的主要窑场。其造型多为杯、盘、碗、壶、托、瓶等日用器皿,且以刻花装饰。其纹饰题材以人物、山水、走兽、花鸟、草虫、花卉为主。釉色纯正,刀法娴熟,工艺精良,是越窑中的上乘之作。吴越降宋后,瓷器产量减少,宋以后由于龙泉窑的兴起,越窑逐渐衰落。

古越窑青瓷有什么特点?


古越窑青瓷有什么特点?

越窑青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倍受人们的赞赏和青睐,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越瓷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越瓷不但是供奉朝廷的贡品之一,而且又是唐代的一种重要的贸易陶瓷。同时与唐代精美工艺品和文苑艺术交相辉映,在工艺美术领域里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

越窑青瓷是中国瓷器艺术品中一个小的分类,古越窑青瓷有其独特的特点。

东汉后的三国时期的古越窑青瓷胎质坚硬细腻,釉水纯净以淡青色为主,少数烧成温度不足。釉色中黄釉或青黄釉色很少见,釉层均匀并且釉水与胎体结合牢固,极少有流釉或釉层脱落现象,这说明当时已经成熟掌握高温还原技术,而且控制高温烧制的时间温度点已经很稳定。江苏省南京市光华门外赵士岗四号墓出土的青瓷虎子,提梁采用堆塑手法制作成一只奔虎,背部弯曲更显造型有力。南京清凉山出土的青瓷羊,身躯肥硕,昂首张嘴,四肢卷曲伏地形态安详,青釉色泽清亮透彻。还出土的一件刻划“甘露元年”铭文的熊形灯,江苏吴墓出土了器形复杂的谷仓青瓷等,都代表了这一时期青瓷烧造的成就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西晋时期,因制瓷技术的不断提高,制作更加精湛,品种益加丰富,由此青瓷可以满足更多阶层的需求。尽管青瓷窑场的增加和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扩大,青瓷也因市场的因素变得不再高昂。但是,对于动荡社会的普通百姓来说,还是没有条件享用的。那些造型复杂,刻画精细且形状独特的青瓷器物,制作困难,费工费时,显然不是普通百姓可以随便拥有的。西晋时期的小件青瓷,精巧玲珑,形态优雅的笔筒、瓷砚及各种明器,是为文人和世家子弟专供的产品。因此,这一时期的青瓷产品,很明显的打上了阶级的烙印。

东晋时期的青瓷产品,基本沿袭西晋时期的制作工艺和造型特点,只是在产品形式和使用功能上丰富了很多,说明青瓷逐渐向市场更加迈进,呈现普及化的趋势。三国、西晋时期,曾经大量烧制的明器基本停烧,说明世俗文化里厚葬之风,正在经历一场因观念的变化而逐渐改变。常见青瓷器形如罐、壶、碗、盘、钵、盆、洗、碟、灯、砚、水盂、香炉、唾壶、虎子、动物造型烛台等,适用对象向普通生活需要贴近。釉装饰方面,西晋后期出现的褐彩点釉青瓷效果,在东晋时期得到广泛使用。

南朝时期,青釉瓷烧造方面没有过多突破性,基本仍保持之前的制作工艺标准,胎质细密,胎色呈灰白色,通体施以青釉。主要产品有碗、盘、盏、盏托、壶、罐、鸡头壶、唾壶、虎子等日用青瓷器。较前期不同之处,是南朝佛教盛行,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瓷,特别是对南朝时期青瓷造型风格和装饰题材内容影响深远。

佛教自东汉传入,至东晋被梁武帝定位国教,南朝造佛像皈依佛门之风更盛。晚唐诗人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都可以反映佛教对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这时期的青瓷的装饰纹样也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造型和装饰充分体现了以佛文化为主的题材。由于佛教文化在古代的中国本土属于新事物,很快吸收融合了本土文化艺术形式,由经变题材逐渐过渡到以描述本生故事题材的造型风格中,对后来佛教文化样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文化运用到青瓷的装饰题材,出现了佛像、飞天等造像艺术内容。忍冬纹、连珠纹结合莲瓣纹等佛教故事中常用题材成为了新装饰题材,经过长期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独特艺术风格的式样。其中,莲花纹样最为突出。莲花纹样在佛教故事中代表了吉祥、圣洁的寓意。

无独有偶的是,在中国传统的审美认识里,该题材表现了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追求。这种深层次的认识上的共识,拉近了精神世界的距离,促使两种不同的文化很快迸出默契的火花,为文化的快速融合注入了增进剂。

越窑青瓷的发展简介与收藏价值


唐诗中形容越窑青瓷的烧制,有这样一句:“夺得千峰翠色来”,以此可见越窑青瓷的色彩纯正明丽。越窑青瓷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青釉瓷器,因此也有母青瓷之称。

越窑青瓷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代,正式创烧的历史开始于东汉年间,以龙窑为代表的越窑窑系逐步形成,东汉末期的越窑青瓷已经具备了釉层丰富勾称、色泽青翠、玻璃化良好的特点。及至两晋时期,越窑的发展变得比较蓬勃,烧制品种更加丰富,烧制温度可达到1300℃,产品性能已经达到现代高温瓷的要求,这标志着越窑青瓷的烧制技术已经趋于成熟。

此时的越窑青瓷釉面平整光亮,釉色青纯内敛,注重艺术与功用的结合,纹饰装饰手法呈现多样化、繁复化的特征。南朝时期,越窑青瓷的发展步入一个低谷,不仅器物种类不断减少,同时纹饰也转复简单化风格,但由于受到佛教影响,也出现了独具特色的莲花纹等装饰。到隋朝,越窑青瓷上大量出现印刻的花卉纹饰并成为主流风格,在这个阶段内,越窑青瓷的纹饰完成了由繁缛走向清理雅致的彻底转变。

从唐代开始,越窑青瓷进入了大发展和鼎盛阶段。唐代的越窑,青瓷作品完成了由“粗”到“精”的质量飞跃,北方的邢窑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制瓷格局。此时的越窑青瓷虽然多为素面,但是造型丰腴大气,修胎精细,釉色青黄温润,有着“类冰类玉”的质感,线条纹饰流畅舒展,气韵典雅高贵。被文人墨客大肆追捧、赞赏的“秘色瓷”也在这个时期问世。

到了五代时期,越窑青瓷胎体较薄,又要显得更加显得优美秀致,主要是审美形态的改变与制瓷工艺的进步所致。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出现了重纹饰的倾向,瓷器的个性化装饰尤其得到重视。

越窑入宋,已经展露出强弩之态,但是北宋初期的越窑仍然坚持追求青瓷的本真,使得这一时期的器物更加精巧,釉色纯亮而纹饰秀美,尤其是创新了镂空技法和浅浮雕效果的剔刻,至今令人喟叹。但是北宋中期,越窑渐渐失去宫廷用瓷的优势,到北宋晚期窑口骤减,烧造成品种类比较单一,釉色灰暗,修坯不精,装饰草率。虽然此期间也有少量精品,但是已经无法挽救越窑青瓷的落败,南宋以后越窑基本绝迹,终于还是走向衰亡。

好的越窑青瓷器物品质卓越,存世量相对稀少,加上它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它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是古瓷工业发展历史绝佳的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科研意义。所以它的收藏价值是很多元化,也是比较高的。

2016年佳士得(香港)拍卖行就拍出了一件价值160万元的晚唐越窑青瓷执壶,大部分品相较好、保存也不错的越窑青瓷拍出价都在数万到数百万不等。也有在此基础上年代非常久远的,可以达到千万的估价。但需要明确的是,在越窑衰落阶段出产的器物,若非精品,其价格肯定不会太高,一是品相的瑕疵,而是年代相对近一些,甚至可能是后世仿品。所以在收藏时一定要注意辨别,规避风险。

景德镇窑的历史及特点


景德镇窑的历史及特点。

景德镇是江西的偏僻小镇,也是历史上闻名的瓷都。它在唐朝时就开始生产青瓷,一些瓷器被列入朝廷的贡品;五代时,这里的青瓷和白瓷也有相当大的影响。景德镇原先叫昌南镇,其名犹如英语China的发音。宋真宗景德年问(公元10041008年),皇帝对这里生产的瓷器爱不释手,就干脆把自己的年号“景德”赐予了这个小镇,从此它的声名大噪。

景德镇窑自唐代起即烧制青瓷,至北宋时以烧制青白瓷为主。其瓷釉色白而略带青味,这种白中泛青、青中见白的色釉,为景德镇窑的新创,其色调给人以清新爽快之感。青白瓷以光素者居多,亦间有刻花者。靖康之变后,随宋室南迁,北方定窑的许多制瓷工匠也随之南下,他们带来了定窑瓷器制作技术,在景德镇仿制定窑瓷器。所产瓷器,胎体釉色纯白如粉,有粉定之称。受其影响,景德镇窑所烧青白瓷,装饰逐渐为印花所替代。青白釉瓷器的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青白的瓷釉罩在刻花、印花的器皿上,纹样的凹下处积釉稍厚而较青,胎薄的花纹在迎光下若隐若现,故又有影青、映青、隐青、罩青之称。景德镇窑青白瓷曾作为贡瓷,供御府使用,其品种有碗、盒、盘、注子、瓶等。造型上常作成瓜棱口、花瓣等形状,纹饰有牡丹、梅花、芙蓉、莲花、鸳鸯、鱼、鸭及儿童形象等,其装饰方法为刻花、划花、印花和贴花等种类。

到了元代,景德镇窑继续发展,已成功地烧制出了青花、釉里红、红釉等品种,并逐渐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明清时期,景德镇窑获得了空前发展,由于原材料的丰富和工匠技艺的高超,使所制瓷器在花色品种、器物类型,以及造型、装饰等方面较之前代,均有极大的丰富、提高和创新,成为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鼎盛期。此一时期着名的品种有:明代永乐(1403——1424)、宣德(1426——1435)年间的青花、红釉、青釉等,在元代的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一步,成为当时及后来景德镇窑的主要品种。成化(1465——1487)年间的斗彩、正德(1506——1521)年间的孔雀绿釉及嘉靖(1522——1566)、万历(1573——1620)年间的五彩等新品种,也以胎质细腻、釉色晶莹柔润、纹饰图案精美,而风靡于世。清代康熙(1622——1722)、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年间的青花、五彩、红釉、天青釉、素三彩、粉彩、珐琅彩、窑变釉、广彩等,更是绚丽多彩,竞相争辉,产品行销全国,远销海外,成为中国瓷器的主要产地,有瓷都之称。清代后期至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景德镇窑的制瓷业出现凋零或停滞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又重获发展。目前景德镇窑在继承传统工艺,恢复传统品种,创造新的品种样式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地探索,并已取得了突出成就。五代烧制青瓷和白瓷,产品以碗、盘类为主,青瓷釉色青中带灰,白瓷釉色较白。采用支烧法,碗、盘器内和底有一周长形支烧痕。以胜梅亭,湘湖为主。

宋代时烧青白瓷为主,有名的湖田窑就在景德镇的湖田村,器型有碗、盘、合、瓶、壶、罐、枕等。装饰上有刻花、划花、印花、篦划纹等技法。纹饰有龙纹、凤纹、婴戏纹、海水纹、缠枝花纹等。

龙泉青瓷的发展历史


在英文中“CHINA”(瓷器)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代名词,可想而知中国的陶瓷文化在世人眼中占据了何等独特而至尊的地位。古代陶瓷是随着社会前进而不断发展的工艺美术,从古至今产生了无数的绝世精品,而瓷中之母当数青瓷。

我国青瓷烧制技术源远流长,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自商周时期原始青瓷到东汉以来的成熟青瓷,晋代的“缥瓷”,唐越窑的“秘色瓷”,直到龙泉青瓷已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从早期青瓷的青黄、淡黄到后来的纯青等色,浓艳浅淡,但都无不以青为尚。青瓷有“雨过天青”之雅,有阿拉伯人称“海洋绿”之幽,更有“类玉”、“类冰”之青质,兼得苍天、青山、绿水、碧玉之万般灵秀。龙泉窑青瓷就是诸多青瓷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龙泉青瓷是我国制瓷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窑系,窑址在今浙江西南部山区。龙泉青瓷肇始于三国,兴起于北宋,在南宋到元达到鼎盛,明代中晚期后开始衰落,其生产历史长达1600多年。作品主要以釉色吸引人,是最著名的颜色釉瓷器品种。施釉往往多次,釉较厚,玻璃光感很强。龙泉窑的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致密,白中泛青。釉层柔和无开片,足底露胎处呈赭红色,俗称“朱砂底”。驰名中外的龙泉窑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釉质晶莹的青玉,其色调可与翡翠媲美,达中国古代青色最佳的境界。按照叶英挺的理论,龙泉青瓷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五代到北宋早期、北宋后期到南宋、元明。

龙泉青瓷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五代到北宋早期

龙泉境内山岭连绵,森林茂密,瓷石等矿藏资源极为丰富,又是瓯江的重要发源地,所以不仅为制瓷手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燃料和水资源,而且还为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水路运输便利,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三国两晋时期,当地的老百姓利用本土优越的自然条件,吸取越窑和瓯窑的制瓷技术与经验,开始烧制青瓷。这一时期的青瓷作品制作粗糙,窑业规模也不大。但是,到五代和北宋,吴越国的统治者为了俯首称臣,每年向中原君主供上不计其数的“秘色瓷”,以示修好。如此庞大的生产数量致使越州窑场无力承担,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龙泉窑便以担负这样一个“和平”的贡器使命换来了它本身发展的契机。当时,龙泉窑业初具规模,烧制青瓷技术已有相当水平。加上越窑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一批优秀的瓷匠陆续在龙泉安家落户,龙泉窑产品的质量得以迅速提高。

这一时期的龙泉窑器皆为淡青色釉瓷,胎骨多为灰白色,少数灰黑色。胎壁薄而坚硬,质地坚实、细密。虽然龙泉的地理位置偏僻,但境内有瓯江流经其间,载重货船可以从龙泉县城沿江而下直达温州港,水上交通的开发,使龙泉窑系绵延数百公里,甚至影响到闽北的窑口,在这范围内生产的瓷器都是龙泉窑的风格。龙泉窑的制瓷作坊大多数建造在河流或溪沟两旁的山麓上。窑匠们在山的缓坡上建龙窑,窑旁小块平地造作坊和住宅,窑和作坊连在一起,布局合理,操作方便;山上有树木,附近有瓷石矿,生产瓷器所需的原料、燃料取用方便;附近的溪水与河流,既可为作坊提供工业用水,又可通过船筏等水上运输工具将产品运往销售地。

从五代到北宋中期,龙泉一跃成为江南第一名窑。那些被无数人所吟咏赞叹的“秘色瓷”,也正是龙泉青瓷演绎它美仑美奂传奇的开始。

北宋后期到南宋

南宋可谓龙泉窑的黄金时期,青瓷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北宋覆灭后,北方人大量南迁,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而北方汝窑、定窑等名窑又被战争所破坏,瓯窑和越窑也相继衰落。到南宋晚期,由于北方制瓷技术的传入,龙泉窑结合南艺北技,创造了我国青瓷史上的顶峰。

这一时期,龙泉窑出现了一种碧玉般的厚釉瓷,这种厚釉瓷分黑胎和白胎两类。同时,南宋统治者为解决财政困难,鼓励对外贸易,于是龙泉青瓷就藉海上贸易兴起之利,从海路大量出口,行销世界各国,成为当时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日本陶瓷学者三上次男把这条运输瓷器的海上航路誉为“陶瓷之路”。对外贸易产生的大量需求带动了新的制瓷作坊大量涌现,产品烧制技术质量不断提高。

南宋末期,龙泉窑进入鼎盛时期,粉青和梅子青的烧制成功,巧夺天工,在我国瓷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粉青、梅子青是公认的青瓷釉色的巅峰,它不仅意味着龙泉窑制瓷技术水平的提高,其本身也包含了更丰富的审美意蕴。南宋龙泉窑很多器皿的新造型都是传承古代青铜器演变而来的,如尊式瓶、鼎式炉等。人们在审视这些玲珑隽秀的南宋龙泉窑青瓷时不免要发出惊叹,它们身上带着太多官窑器的影子。官窑作为一种垄断,绝对不允许民间仿制,龙泉青瓷与官窑器的相似恰好说明了它受到了官窑器的影响。虽然现在尚未找到南宋龙泉设立官窑的明确记载,但种种迹象表明,当时的宫廷很可能派遣了技术人员和官僚在龙泉等地监制“贡器”。

元明

或许元代统治者欣赏不了那种精致细腻的艺术,但瓷器仍然是贵族生活不可或缺的点缀。元代的龙泉窑依然为宫廷和贵族烧制瓷器,龙泉窑出现的八思巴文瓷器,便是一个力证。元代的龙泉窑瓷器在风格上更是焕然一新。其实元代的蒙古统治者不是单方面地被汉文化所同化,蒙古铁骑在征服一个王朝的同时也带来了草原的大气与粗犷。加上元代统治者继续奉行对外贸易政策,使龙泉青瓷生产规模在元代继续扩大,窑址和产品的数量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产品品种增多,远销国外。

1975—1977年在韩国西南部的新安海底发现一艘元代沉船,打捞出1万多件瓷器,其中龙泉青瓷占了9000多件,可见龙泉青瓷在元代对外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元后期,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加剧,严重影响着青瓷的生产。此时青瓷器的胎骨逐渐转厚,且较粗糙,多数瓷窑在坯体成型以后未经很好修整,釉层减薄,器皿釉色青中泛黄,造型也不及以前优美。

而明代龙泉窑青瓷是在元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残片中仍可看出元代器物的影子。比如其烧制工艺就延续了元后期底足包釉,用垫盘等支烧的方法。而且元代为明代龙泉官窑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尤其是一些器型硕大者,对于烧制技术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这些大件瓷器的烧成可能与元代窑制的改革有很大关系。元代龙泉窑的窑型仍沿用长条形斜坡式龙窑,与宋代窑制无异,只在长度上略有缩短。据目前掌握的发掘资料,北宋龙窑有长达80米以上的,元代龙窑则缩短了长度。这一改变有利于提高窑内温度,并使热量分布更均匀、合理,对烧制大型器物很有利。

到了明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海外贸易促进青瓷生产。此后,青花瓷兴起,加之中国航海事业衰落,海上贸易之路变为西方殖民者侵略之路。明王朝实行海禁,青瓷外销量锐减。龙泉窑窑口纷纷倒闭,改烧民间通用青瓷,造型、烧制都不及以前精致。但是,明代龙泉窑也有精品的存在是不容否认的。如果将这些瓷器联系起来看,会发现有一类瓷器在形神上竟是如此的统一:直径达60多厘米的大盘,直径达40多厘米的墩碗……精美绝伦的刻花纹饰是一种华贵富丽的姿态,而刻花与釉色融为一体的效果更可谓“羚羊挂角”,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这些都是普通的龙泉窑民窑器所无法望其项背的。对照同时期的景德镇官窑器不禁豁然开朗,两者在造型纹饰上的不谋而合正昭示着这类龙泉窑青瓷器的正统身份。

到了清朝,龙泉窑窑场所剩无几,产品胎质粗糙,釉色青中泛黄。灿烂的龙泉青瓷之花至此凋零。但是,大明处州龙泉官窑,这个被历史遗忘湮没了很久的奇迹终究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被拨开尘土,重见天日。

龙泉青瓷的现代进行时

建国以后,在恢复中国名窑的号召下,由浙江省政府组织国内专家,对龙泉窑青瓷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开发,使龙泉青瓷工艺得以完整地恢复。于是,濒临失传的青瓷制作工艺再次得到了发展。

龙泉窑青瓷由于时间的推移,由民间日常生活必需品一跃而成为艺术品,引起了新一波的收藏热潮。现代的龙泉青瓷忠实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在继承和仿古的基础上,更有新的突破,研究成功紫铜色釉、高温黑色釉、虎斑色釉、赫色釉、茶叶末色釉、乌金釉和天青釉等。工艺美术设计装饰上,有“青瓷薄胎”、“青瓷玲珑”、“青瓷釉下彩”、“象形开片”、“文武开片”、“青白结合”、“哥弟窑结合”等。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龙泉青瓷的发祥地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龙泉青瓷工艺大师。龙泉青瓷泰斗徐朝兴大师便是其中久负盛名的一位。2005年6月4日,在北京和平宾馆和平宫举行的中工美春季瓷器杂项拍卖会上,徐朝兴的五管瓶以70万元的高价卖出,创下了有史以来现代陶瓷艺术品的单件最高价。徐大师的另外两件力作灰釉水波碗、刻花牡丹瓶也分别拍出了17万元、10万元的高价。虽是仿古之作,但凝聚了当代的最新工艺,青瓷釉色与宋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徐朝兴大师13岁拜青瓷老艺人李怀德为师学艺,五十年来勤耕不辍。他是青瓷界在全国历届陶瓷作品评比中获奖最多的陶瓷大师,曾获全国陶瓷设计评比金、银奖等数十项,作品多次被指定为国家级礼品,并被中南海紫光阁及人民大会堂作为国宝收藏和陈列。

另一位龙泉青瓷名家毛正聪大师也在五十多年的陶艺生涯中与青瓷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曾有人评价毛正聪用他的一头银发换来了龙泉青瓷的“千峰翠色”。在首都北京紫光阁总理接见厅正上方,陈设着两件龙泉青瓷精品:龙泉哥窑大挂盘、龙泉哥窑紫光瓶。这两件被专家称为“当代国宝”的陶瓷作品,设计者正是毛正聪。2005年10月31日,在杭州世贸中心举行的“中工美”杭州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毛正聪的三件作品经过多番竞价,全部以超出最高估价的竞拍价格成交,作品“皇后壶”拍出了39万元的高价,一举成为本次拍卖会当代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拍卖成交价格榜首。此外,毛大师的青瓷作品每年都应邀赴海外展览,已拥有众多的欣赏者和收藏者。

与此同时,张绍斌、卢伟孙、毛松林、夏侯文等现代工艺大师的作品也将龙泉青瓷带入了一个新境界。他们创作的龙泉青瓷作品在品质、工艺、造型等诸方面都已经超越了南宋古青瓷,成为新时代的名瓷。正是徐朝兴、毛正聪等一代大师用自己的心血为这一传统名瓷的振兴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向全世界展示了“雪拉同”的独特艺术魅力。

龙泉青瓷蜚声海内外,不愧为中华民族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瓷器史上一颗燦烁的“瓷国明珠”。

越窑青瓷有哪些装饰技法和特点?


越窑青瓷有哪些装饰技法和特点?越窑青瓷的装饰技法主要有刻花、划花、印花、堆塑、褐彩、镂雕等。其中,刻花、划花最为常见,变化脉络清晰,伴随着越窑的整个发展过程。花纹有植物纹、动物纹、昆虫纹、人物纹、几何形纹等,形式多样,构图美观。上林湖后段二、三期是越窑初创时期,青瓷制作粗糙,釉层薄而无光泽感,已出现刻花。到了四期,刻划兼施的花纹明显增多,刻花、划花少见。花纹以荷花为主,还有荷叶纹、鱼荷纹等。荷花有二叶荷花、四叶荷花,形状各异,丰富多彩;荷叶纹也有二叶、四叶纹。这类荷花、荷叶纹成为当时比较流行的纹饰。

它具有四个特点,其一是刻与划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线条富有变化,具有层次感;其二是从刻划线条的交错现象来看,是先划后刻,即先在坯体上划出纹样,然后再紧挨纹样的轮廓外侧刻出一道粗线条;其三是花纹布满整个碗、盘、盆的内壁,往往在内底刻划盛开的荷花,周壁刻划荷叶;其四是在碗、盘、盆的口沿上刻四曲,成四等份,曲较浅,曲下外壁划粗棱线,此种装饰技法一直沿用到五代。

五代时,刻划兼施的花纹几乎不见,而盛行划花。虽然器物仍以素面为主,但划花占有一定的比例,明显比前期增多。花纹仍以荷花、荷叶纹为主,有二叶荷花、四叶荷花、荷叶、荷花飞鸟纹等。花纹各异,构图注重对称,线条挺拔健壮,自由奔放。花纹主要装饰在碗、盘的内底、盒盖面上。这些荷花纹的形状基本上保持着前期的特征,但花纹的布局,从碗内壁通体缩小到内底;荷叶由大变小,呈不规则三角形状。碗、盘口刻四曲,曲下外壁划棱线的装饰手法非常流行,曲口较前期深,演变成葵口,形似花瓣,整器像一朵盛开的荷花。

到宋代,器表装饰仍以素面为主。划花在继承晚唐风格的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出现细线花,纹样在龙纹、交枝四荷纹、交枝四花纹、缠枝纹、朵花纹、波浪纹等。刻花仍比较少见,花纹有仰覆重莲瓣、龙纹等。至八期,划花是最盛行的一种装饰。线条纤细、流畅、繁密,构图讲究对称,布局圆满,这成为划花的重要特征。在装饰纹样题材中,以植物花纹最多见,动物纹亦大量出现,人物故事比较少见。植物类的花纹有四缠枝花、四交枝花、二缠枝朵花、二缠枝菊花、荷花、四荷花、缠枝荷花、缠枝团花、波浪纹等;动物纹有对鸣鹦鹉纹、龙纹、双蝶纹、飞雁纹等;人物故事类的有人物宴乐图等。刻划花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花纹有莲瓣纹、牡丹花、开光牡丹花、龙纹、摩羯纹、双凤牡丹纹、波涛纹等。

其中有许多莲瓣纹往往先用细线划好图案,然后在花瓣轮廓线外侧用斜刀刻出深浅的粗线条,使整个图案层次分明,立体感强,达到较好的艺术效果。九期时,划花、刻划花明显减少,刻花增多,但所装饰的纹样简单、草率、呆板。虽有少量比较精细的制品,但远不及上期制品那样精致。此期的纹样有朵花、双线朵花、二缠枝朵花、四缠枝花、菊花、荷花、荷叶、莲瓣纹、牡丹花、双蝶纹、鹦鹉纹、摩羯纹、人物纹等。双线纹是新出现纹饰,常见于碗、盘的内壁和壶、罐的外壁。

越窑瓷器的特点


越窑因为年代跨度非常久远,行内人也将它称为“高古瓷”,“越”自然指的就是它的出产地浙江。越窑所出产的青瓷种类很多,以色泽青翠玉润,胎骨薄而匀称著称。早在商周时期,越窑就已经开始烧制窑瓷器,经历了朝代更迭,时间轮替,越窑从未中断过烧制。越窑在南北朝时达到了兴盛时期,到了唐、五代时期,越窑进入了全盛的时代,一直到了北宋末、南宋初年时才逐渐没落。越窑的烧制时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最长,影响范围最深的窑系。

东汉时期越窑出产的青瓷主要有盘、碗、钵、瓶、盏等,其中还有少量的五联罐、砚、唾壶等。这时期越窑出产的盆直口折唇,上腹很直,下腹微微向内倾斜收起,中间有很明显的折线。而碗则一般口缘较薄,平底深腹,圆形碗壁。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制作较为简单,但是造工优良。因为工艺尚未成熟的缘故,胎质中含有沙粒,烧成后会凸于瓷器表面,形成一种有气孔,不是十分光洁的分层现象。这一时期的图案并不繁复,多位水波纹、麻布纹、窗棂纹等简单等花纹。

经过三国和南朝的发展,越窑的瓷器种类更加多了起来,除了原有的种类,一些日用的耳环、水盂、香炉也相继出现。这个时期越窑的瓷器大量被采用为殉葬用品,出现了鸡笼、猪栏等明器。装饰上除了水波纹外,三国、两晋时期还多了各类飞禽走兽的图案,人物也出现在其中。南朝时越窑青瓷器形渐渐减少,造型也从圆扁矮胖转为颀长挺拔。加上这个时期佛教盛行,各式各样的蓬花纹占领了瓷器的装饰图案,年代特征十分明显。

而到了唐代,越窑的造型又开始丰富起来,在造型的风格上,也突破了前朝喜圆形为主的单一形状,仿身形、多菱形等新造型开始出现。而在装饰方面,唐朝越窑瓷器的装饰特点非常明显,印花、划花、镂雕、刻花等工艺被予以采用,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数釉下褐彩,这种装饰方式起源于吴哥窑,在唐朝得到更进发展,技术更加成熟和完善。

宋朝时期,越窑继承了唐代晚期的风格,造型和装饰上也得到了一定发展,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仿青铜器,古朴而刚劲,具有自己一定的时代风格。越窑由最先的矮粗向瘦高发展,再到唐朝饱满浑圆的华贵气质,到宋代又演变成修长轻盈。而元代则与宋代不同,造型变得高大而粗矿,形成秀丽古拙为主的风格,到了清代又多以制作精巧,造型繁多为主。越窑走过了几千年,历尽沧桑,是不可多得见的窑系。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越窑青瓷的特点及发展历史》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越窑青瓷的特点及发展历史》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的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