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墙面 > 导航 >

刻瓷

刻瓷

瓷砖墙面 剔刻花瓷器鉴别 全瓷瓷砖

2020-05-30

瓷砖墙面。

是绘画和雕刻相结合,将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表现在瓷器上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段。

刻瓷作为一门独立的瓷器装饰艺术,它的兴起是在七十年代之后,领其风骚的是山东省陶瓷公司的艺术家们。淄博刻瓷主要有各种挂盘、座盘、壁画、文具、花瓶等,涌现出了以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冯乃江、李梓源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刻瓷艺术家,代表当今全国刻瓷艺术的最高水平,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其作品被中国政府选为国家礼品赠送给外国元首和国际友人。淄博刻瓷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为宣传淄博,提高淄博的知名度做出了贡献。

刻瓷艺术,巧用陶瓷造型与釉面的特长,通过锤击刀凿的变幻,来表现线条笔墨和情趣神韵。山东省陶瓷界的艺术家们将高超的陶瓷制作技术与娴熟的书法绘画艺术一古脑地运用到刻瓷这门新的艺术上,集国画、版画、油画、素描之长,作品层出不穷。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的14英寸刻瓷青釉挂盘《鹰》是一幅洗练的泼墨画,盘无衬景,一只“英视眈眈待时发”的雄鹰跃然盘上,采用大刀阔斧的“镌刻”手法,刀痕清晰可见,笔墨淋漓,气势雄伟。他将微刻艺术应用于刻瓷,把《论语》的大部分2万多字刻在一套五头文具上,远看一字没有,细看字字清晰,耐人寻味。

刻瓷艺术中还有一手“绝活”——意刻。即摆脱画稿,以刀代笔,任意而刻。能意刻的人不多,张明文对此得心应手。他腹藏千稿,挥刀成画。他曾多次出国作刻瓷表演,不同肤色的观众无不拍案叫绝。不为“平刻”的基本刀法所禁锢,把刻瓷艺术与陶瓷雕塑、高温彩釉艺术相结合,于是又创造出了浮雕刻瓷和动彩刻瓷。始创者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冯乃江。他将浮雕立体与刻瓷点线结合,把刻瓷艺术从平面推到了半立体。在他的作品《寒雀图》上,几只活灵活现的小麻雀在交头接耳,梅树枝上浮雕的白雪,与麻雀梅树相映成趣。

动彩刻瓷是利用陶瓷釉色高温窑变的自然色彩与刻瓷相结合的艺术。冯乃江的作品《别有洞天》、《仙境》把陶瓷釉面的绚丽色彩与刻瓷的金石韵味结合在一起,洋溢出明快流畅的现代气息。尤其在《仙境》中,把结晶釉工艺运用到刻瓷中,表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taoci52.com小编推荐

精美的刻瓷工艺


刻瓷,就是在质地坚脆、表面光洁的瓷面上,用特制的刀具刻凿各种花卉、山水等,无论是中国画的笔墨气韵,还是篆刻艺术的金石趣味,均可用千变万幻的刀法表现出来,其效果是任何绘画艺术形式不能模拟的。刻瓷的特殊笔触,使晶莹坚硬的“瓷器味”与锋芒锐利的“金属味”揉和在一起,使瓷釉的光泽和刻痕的粗糙形成了鲜明对比。

据文献记载,我国刻瓷起源于秦汉时期。在魏晋时期,出现了在瓷器上錾刻底款的方法,以后又有一些帝王和文人在瓷器上舞文弄墨,为了保存字迹,他们就请艺人在瓷器上把字迹錾刻出来。到了明末清初,刻瓷开始在艺人和书画家中流行。清朝后期,宫廷召集了各种民间能工巧匠,成立了“工艺学堂”,学堂设立了“镌瓷科”,专门培养刻瓷人才。

目前在山东淄博和上海还出品一些刻瓷工艺品,但表现手法和技术与古代有所不同。刻瓷艺术多是手工制作,难度颇高,且费工费时,因此发展较缓慢,至今已成“稀有品种”。国内艺术博物馆与西欧艺术展览中心、贝多芬广场等海外知名博物馆都收藏、陈列着中国刻瓷作品。今天,它已成为艺术爱好者的珍贵藏品。

陶瓷知识:淄博刻瓷


刻瓷艺术源远流长,相传起源于秦汉时的“剥玉”,清代成为一门独立的瓷器装饰艺术,后来,这门艺术有过一段沉寂。二十世纪70年代刻瓷之声渐闻,领其风骚的当推淄博刻瓷。

巧用陶瓷造型与釉面的特长,通过锤击刀凿的变幻,来表达情趣神韵。淄博的陶瓷艺术家们将高超的陶瓷制作技法与娴熟的书法绘画艺术一古脑地运用到刻瓷这门艺术上,集国画、版画、油画、素描之长,作品意境高远,成为陶瓷艺术中一朵绽放的奇葩。在淄博陶瓷界,有数以百计的专业和业余刻瓷艺人。

因着淄博人特有的灵气,刻瓷艺术在刻刀的回转之间不断达到一个又一个更高的境界。

湮没的清末瓷刻艺术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清末瓷刻。

中国瓷器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传承创新的工艺美术发展史。它按青瓷、白瓷、彩绘瓷、颜色瓷四大系列发展演变而来,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往国外,让世界了解中国。第一件瓷刻产生于什么时候,尚有待考证。景德镇珠山道人创造出了瓷刻,是一个流于民间的传说。景德镇作为明、清两代我国的制瓷中心,特别是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瓷艺的进一步发展,宫廷造办处在景德镇官窑中,选出用最好的原料烧制成素釉的瓷器送至宫廷,由宫廷画师加彩后,在宫中再低温烘烤,制造出了专供帝王和赏赐宫廷贵人赏玩的粉彩、五彩、珐琅彩等釉上彩的高级瓷器。宫廷釉上彩瓷器,对民间也起到了指导作用。至乾隆末年,乾隆皇帝意识到瓷器装饰过于格式化,并斥之为“俗样”、“俗式”。因而,提出了瓷器要出“新样”的旨意。

为按乾隆皇帝瓷器出“新样”的旨意,文人墨客们在优质素胎瓷器上,用金刚笔绘画篆刻,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品——瓷刻,由此再现了被人称颂的“刻纹白陶”艺术。白色陶器本来素雅大方,而刻纹白陶更精致优美。白陶的可爱和尊贵,在于它的造型美和它的数量不多。自商代以后,白陶就没有再登场,它的销声匿迹,却引出了瓷器的辉煌。瓷器经历了3000多年历程,到了清代末叶,才有人把刻纹白陶和刻瓷及印花艺术,提高到了素胎瓷器上,从而出现了清末瓷刻艺术作品。

从笔者收藏的“瓷刻”中看,均为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刻制。故也可认为其盛行于清末同、光年间。那个时代的人们,尤其是文人对当时世道的厌恶,对仕途的淡漠以及勇于对自身价值的挑战与确立,使其中部分智者弃仕途、拒富贵而从技艺、立风格。这些有才有胆有见地的文人墨客,走出了一味师承某家、某派的误区,注重借鉴和汲取各种艺术门类的精华,敢于创新,由此而产生了艺术风范的新局面。另外,在于“五口通商”后,国外金刚钻制品在国内出现,因此有了那句“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的老话,使追求“瓷刻”创作的人们,有了创新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瓷刻的工具解决了,文人墨客们尝试着把与书画紧密结合的篆刻艺术,体现在制作难度更大的“瓷器”上,创作出了“白地黑线”的,集诗文、书法、绘画与篆刻艺术融合的清末瓷刻。

制瓷业有句老话:“胎为骨,釉为衣”。优质制瓷原料“高岭土”经过历朝历代的大量开采,至上世纪30年代,使我国瓷器生产步入了衰落时期。例如:英国当时生产日用陶瓷只有200多年历史,1929年,英国出口陶瓷10.85万吨,换汇2.224亿英磅,即4.8928亿美元。而同年我国出口24.6万吨,换汇1.17亿美元。根据以上的数字来看,我国当年出口的瓷器数量比英国高出了一倍多,而换汇却是英国的四分之一还不到。这说明当时我国瓷器质量就落后于英国。换言之,没有了优质素胎瓷器,是造成清末瓷刻艺术渐渐消失的原因之一。

清末瓷刻艺术,要有优质白瓷作为“载体”,创作者又要具备诗文、书法、绘画与篆刻等深厚文化艺术功底,由于人才匮乏,故流传的时间是相当之短。这是造成清末瓷刻艺术渐渐消失的原因之二。

清末和民国时期,由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内战频繁等因素,使广大文人墨客生活无保障,流落他乡,这是造成清末瓷刻艺术渐渐消失的原因之三。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造成旧时被文人们称为“清玩”的清末瓷刻作品,被视为资产阶级“封、资、修”的产物而被废弃。那些年事已高、身怀绝技与有才能的“瓷刻”创作者,受到冲击批判,以至造成后继乏人。这是造成清末瓷刻艺术渐渐消失的原因之四。

除以上四点,另有一点有待商榷。清末瓷刻创作规模甚小,地域狭窄,当时有些人守旧观念强,认为没有达到返璞归真,因此未形成审美主流,造成只有极少数文人墨客在默默耕耘。

清末瓷刻艺术,距今只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但我们却很难见它的“芳容”。不过它作为中国悠远流长的工艺美术百花园的一朵奇葩,孕育着极为丰富的文化精髓,积淀着的浓厚的历史内涵,超凡脱俗的表现形式,已深为广大喜爱它的雕刻家、篆刻家、书画家、艺术家和收藏鉴赏家所关注,我们不应让它湮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

西夏灵武窑剔刻花瓷浅谈


西夏王国的主体民族党项很早就生活在祖国的西北大地。唐朝末年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建立了地方割据政权,九传至李继迁时,势力大增,四处侵掠宋朝边境,地盘不断扩大。后经其子李德明30年休养生息,为西夏王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德明之子李元吴是一位文武兼备的开国雄主。他于1038年建国称帝,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市),国号大夏,宋人称其为西夏,此一称谓沿袭至今。西夏王国的领土,东据黄河,西至玉门,南临萧关,北抵大漠,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陕西北部、内蒙古西南部和青海部分地区。西夏王国前期与北宋和辽,后期与南宋和金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1227年为成吉思汗所灭,立国长达190年。

西夏王国的制瓷手工业,以灵武窑生产规模最大,产品有粗细之别。有些精品如高质量的白瓷、剔刻花瓷等显然是为官府生产,但大量较粗的瓷器是为民用。到元代及以后,则主要生产民用瓷。灵武窑地处西北的沙漠地区,烧瓷年代可能始于西夏中期。它的瓷器工艺及大量的产品,证实了西夏王国有着高度发达的制瓷手工业。它在中国瓷器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灵武窑瓷的装饰技法主要是采用剔刻花工艺,一般有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刻花,刻花不是在乎面上绘画,而是直接在上好釉的器体上,用刻刀刻绘花纹和图案的轮廓。刻花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器体纹饰的效果,所以要求工匠不但要有熟练的技术,而且还要有高超的绘画水平。第二道工序是第一道工序的延续,即剔釉,是将所要表现的花纹图案周围多余的釉剔掉或刮掉,露出胎体。这道工序的技术性很强,不但要熟悉所要表现的花纹图案和结构,而且剔釉不能剔得过深,过深会损坏器体。剔刻花又分为刻釉、剔刻釉、刻化妆土和剔刻化妆土四种。刻釉、剔刻釉都是先在器物胎体上施釉,二者的不同在于当胎体稍干后,前者是在釉上刻划纹饰,后者是剔刻掉部分釉层而形成纹饰。但无论是刻釉或是剔刻釉,刻掉的部分均露出胎体。剔刻釉的技法多用于施墨釉、褐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等器物,从而形成了釉色与胎色的鲜明对比,装饰性很强。剔刻花又有留花剔底和留底剔花两种,前者是在坯体上刻划出纹饰,再剔去花纹外的空间,使花纹凸起,具有浅浮雕的效果,后者则是在施釉的坯体上直接剔出露胎的纹饰。

刻化妆土和剔刻化妆土均先在胎体上施化妆浆料(一种稀释胎土,烧后呈白色),待其稍干后再刻掉部分化妆土而形成纹饰,然后罩以透明釉。器物烧成后,剔刻掉化妆土的部分便成胎色。无论是白地上显出胎色花纹还是在胎色的地上衬出白色的纹饰,都具有对比强烈的装饰效果。

剔刻釉(化妆土)的技法是游牧民族在黄河岸边淤泥地上随意刻画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其风格粗深挺健,从而使瓷器显得质朴、粗犷,具有极强的立体感,是西夏古瓷的主要装饰技法之一。西夏瓷器上的剔刻构图常以花草为主,并饰以圆形、长方形、菱形、扇面形的边缘。在出土的西夏剔刻花中,以菱形开光的构图较多,尤以一花两叶的构图简洁美观。

莱阳瓷刻 经久不衰的朴素工艺


中国雕刻艺术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其中,莱阳民间流传着一种朴素的瓷刻手法,可于瓶、罐、盘、筒诸物着刀,其胚料清雅,工具简单,而造诣不凡。

12日上午,记者来到莱阳市莱中小区,拜访了瓷刻老匠人姜成奎。姜老今年80岁,老家万第镇,退休前是一名大夫,业余时间从事瓷刻,“刻龄”已有60余年。

听说记者专为了解“瓷刻”这种民间传统工艺,姜老打开了话匣子:“十几岁时,我在万第小院村念完小,这一带当时是赵保原的势力范围,汇聚了不少能工巧匠。我碰巧拜了一位师父,跟他学习瓷刻。那时候生活条件差,大多往瓷碗上刻图案,内容也以喜庆题材为主。解放后我参加了工作,但心里对瓷刻这门老手艺有感情,多少年一直就坚持下来了。”

姜老有十几个志同道合的老朋友,大家每隔半年,都会带着自己新完成的瓷刻作品碰头交流一下。这些人居住在万第、吕格庄、羊郡等镇,均非美术科班出身,而是跟着各自的师父一招一式传承下来的。

瓷刻目前的市场认知度如何?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到莱阳剧院古玩文化市场进行了走访,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店铺中都有瓷刻作品出售。藏家吕先生说:“收藏瓷器专业要求较高,而相对单纯些的瓷刻作品,则更多偏重于其美术性,它有书有画,有黑白有彩色,有人物花鸟也有山水怡情,很有升值空间。”看得出来,流传于莱阳民间的瓷刻工艺,如今已进入了一个相对兴盛的时期。

说起瓷刻的始源,要追溯到清代,那时候,皇宫内院有个“造办处”,工匠们为了使一些书画家随心所欲留在白瓷上的作品长期保留,便利用当时最硬的“老钢”,在瓷器上进行笨拙的雕刻,这便是瓷刻的始源了。而现如今,一把装有藤条的小锤,两支锥子,一把金刚石刀,如此简简单单的几样工具,以刀代笔,在素面白瓷上敲打出深浅不同的斑痕,再经过染色、修整,那么,瓷刻者对于生活的热爱与憧憬,便都表达在这里头了。

“瓷刻第一刀”独创“十运瓷画”


“金陵瓷刻第一刀”,愣是在一块普通的外墙瓷砖上琢磨出了一幅创意十足的彩色“十运瓷刻”。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一把普通的刻刀在老陶的手中被使得出神入化。去年名城会上,老陶一幅用102块瓷砖刻就的《江山万里图》经本报报道后,让他一下子声名鹊起,这次他为十运会创作的瓷刻一样出人意料。昨天下午,老陶小心翼翼地搬出他的作品:一块普通的瓷砖上,十运会的吉祥物金麟笑容可掬地大步向前,正要跨越奥体中心的彩虹穹顶;金麟右手紧握火炬,十运会的会徽“龙腾虎跃”则化为火炬上跳动的火焰。一块不大的瓷砖上,同时浓缩了十运会的吉祥物、会徽和奥体中心,巧妙新颖的构思让人眼前一亮。

这个精巧的创意颇费了老陶一番心思。“我总共花了一个多星期,其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构思上了。”因为老陶家没电脑,一下子找不到金麟和会徽的图样,他愣是跑到大街上对着满街宣传画勾了半个小时带回家。“奥体中心则是看了《南京日报》上的一张照片,因为奥体中心的穹顶最有代表,所以我就把穹顶加以抽象雕刻出来。”老陶说。

老陶自创的这门瓷刻手艺,就是在瓷盘或瓷砖上刻出疏密不一的小点,然后以点成线、以线成面,组成画面。点的疏密不同,上色以后就有了深深浅浅层层浸润的效果。老陶指点记者细看,“你看‘奥体中心’这一大块红色,其实都是一个一个小点组成的,这都要一刀一刀刻出来,然后一点一点上不同色彩,而且这次用的是普通瓷砖,特别脆,所以比平常要难得多。”

虽然费了很多功夫,老陶却不想把它留在家里。“这幅瓷刻就是为十运会创作的,我希望能够把它无偿送给十运组委会,表达我一个普通市民为十运做贡献的一点心意。”

北宋青瓷刻花茶碗


宋青瓷刻花茶碗,为临汝窑产品,胎体灰白,釉色青中泛黄绿,釉层较厚。装饰采用刻花,刀法粗细相间,刀味流畅活泼。碗的造型是口沿微内撇,底小腹直或斗笠形,仪态适度。

临汝窑因窑场建在河南省临汝县而得名。瓷釉风格分为几种,有耀州窑风格和均窑风格等。这件茶碗釉色发色接近于耀州窑瓷釉风格。宋代著名瓷窑汝窑的窑址在河南省宝丰县,与临汝窑的所在地,宋代都属汝州连地。汝窑的传世器极少,南宋时已有“近尤难得”之叹,而临汝窑的器具,虽不是近尤难得,但刻花纹饰、釉色如此件茶碗者,也较少见。

临汝窑窑址在临汝县严和店一带,是著名的民间青瓷窑场。临汝窑始烧于北宋中期,盛于北宋后期,金代衰落。临汝窑的青瓷产品,除刻花装饰外,还有光素没有任何装饰和印花的产品。临汝窑的刻花瓷器除这件碗上的牡丹花纹外,还有菊花纹等著名纹饰。刻花纹时,花叶较小,布局排列左右对称,花叶交叉。临汝窑特殊风格的纹样有海水纹,海水的布局常为圆圈组成多层波浪,中心有花或田螺纹。临汝窑瓷器一般胎体较厚,斗笠碗的重比同时期的定窑或其它一些名窑的产品要重。这件宋刻花茶碗,就是临汝窑的代表之作,实为难得。

中国陶瓷馆刻瓷艺术馆昨于淄博开馆


作为本届陶博会重要内容之一的中国陶瓷馆刻瓷艺术馆开馆揭牌暨故宫陶瓷精品展仪式今天举行,这标志着被陶瓷界一度称为“散兵游勇”的刻瓷艺术,真正作为淄博陶瓷产业的一大特色艺术门类而登上了“大雅之堂”,刻瓷艺术有了一个长期展示和推广的阵地。

新建成开放的刻瓷艺术馆面积1500平方米,位于中国陶瓷馆二楼,其总体布局分为展示区、表演区和休息区三大区域。记者在展示区内看到,名为《古齐画鉴》的刻瓷展示,用28块1.2米×1.8米的瓷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古齐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方面的历史。

在国礼复制区,展示了淄博市刻瓷艺术家近十几年来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和国际友人的刻瓷艺术品;另外,在展示区内还有在民间搜集的部分清末和民国时期有代表性的刻瓷艺术品。在表演区,记者看到,李世典、翟善法等6位刻瓷艺术家为现场游客进行刻瓷表演。游客要是累了,可以到设立的休息区内,欣赏茶艺师精湛的茶艺表演及品茶。

据介绍,中国陶瓷馆刻瓷艺术馆内展示了淄博刻瓷艺术大师的500余件刻瓷作品。

中国陶瓷馆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刻瓷艺术馆把淄博的陶瓷文化和齐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刻瓷艺术的巧妙神韵表现出来,并以刻瓷艺术馆为窗口和平台,把分布松散的刻瓷艺术品聚集起来集中展示,全面系统地宣传淄博刻瓷艺术的发展状况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刻瓷艺术馆开馆揭牌的同时,北京故宫陶瓷精品展一并开展,中国陶瓷馆从故宫博物院借展的唐、宋、元、明、清时期的21件陶瓷精品同时向市民开放,此展从10月18日开始到12月31日结束。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刻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刻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墙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