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资讯 > 元青花瓷器气泡鉴别 > 导航 >

揭秘:元青花至正瓶从北京流失伦敦

揭秘:元青花至正瓶从北京流失伦敦

元青花瓷器气泡鉴别 元青花瓷器高仿鉴别 元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

2022-01-29

元青花瓷器气泡鉴别。

揭秘:元青花至正瓶从北京流失伦敦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中国古玩界有一“误识”——“元代无青花”。这一“误识”的改变,不是中国人,而是两名外国人,一是英国的中国古瓷专家霍布森,一是美国的中国古瓷专家波普。他们纠错的主要根据是1929年从北京古刹智化寺流失到伦敦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的两件铭有“至正十一年” (1351年)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即元青花标准器——“至正瓶”。

几十年过去了,元代青花得到国际国内公认,并受到国际社会追捧。然而,对“至正瓶”的介绍和研究,不是照抄照转霍布森和波普的结论,就是附会演绎霍布森和波普的说法,更有甚者是以讹传讹,美化倒卖这两件文物的犯罪分子。至于这两件文物的烧制者何许人也,从何地以及为何供奉到智化寺,又因何故流失到英国,诸如此类,无人问津。《元青花标准器——“至正瓶”从北京智化寺流失伦敦之谜揭秘》的作者,根据祖传的鲜为人知的资料,并结合在国内国外实地考察的证据,披露了一系列与元青花标准器“至正瓶”相关的秘密: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帕西瓦尔.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以珍藏两件产自中国的高63.5厘米、题有“至正十一年”的青花瓷瓶——元代云龙纹象耳青花瓷瓶而闻名于世。这两件青花瓷瓶自20世纪 50年代被美国佛利尔艺术馆(Freer Gallery of Art)的中国古陶瓷学者波普博士命名为“14世纪青花瓷”以来,成为举世公认的“至正型”元青花断代的标准器,被称为 “至正瓶”。

我国被尊为“鉴瓷大家、文博界国宝”的耿宝昌先生在《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元明清釉下彩》的开篇《淡洁雅致的釉下彩瓷》中亦写道:“目前所知,流散于海外的高档元青花瓷传世品约200余件,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两件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款的青花云龙象耳瓶。”然而,在汗牛充栋的关于中国古瓷的文章和著述中,尽管几乎都要提及“至正型”云龙象耳青花瓶或“至正瓶”,却尚未发现一篇准确介绍该瓶从北京智化寺流失英国经过以及该瓶铭文的文章,不是人云亦云,就是以讹传讹。时空变化,国运兴衰,都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追寻痕迹,则可从点点的一斑斑中,窥得全豹。揭开“至正瓶”以及中国元代精品瓷器生产的秘密,也是这条途径。

笔者根据父辈遗留下的鲜为人知的资料并到国内外实地考察,现对 “至正瓶”铭文的误释以及对“至正瓶”流失经过的误解包括盗卖“至正瓶”的涉案人员及其下场等真实情况予以披露,不仅要还“至正瓶”身世的本来面目,而且要使国人不忘这段国耻。

一、北京古刹智化寺的兴衰

如同苦难的人生一样,已有842年(1351——2009年)历史的“至正瓶”,从出生到如今,经过了三段颠沛流离的历程——江南庙宇供奉(1351——16812年)、京师古刹供奉(1682—1929年)、英国伦敦珍藏(1929——如今)。

本文先从“至正瓶”的第二段经历说起。这两件珍宝及一批国宝流失海外,与北京古刹智化寺的兴衰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智化寺的建立

智化寺,又名智化禅寺,位于紫京城东8里黄华坊内的禄米仓东侧,即海岱门内西100米处(图),占地面积30亩。它至今仍保持明代早期建筑艺术特征,是北京现存最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它和天安门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智化寺最初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司礼太监王振住宅侧面的家庙。建造竣工于明朝正统九年(1444年)三月初一。英宗赐名“智化禅寺”。

太监王振建大宅第,修家庙,明英宗纵容,缘起于“托孤”之事——英宗之父、宣宗朱瞻基驾崩前夕,授王振为元辅,命其辅佐太子朱祁镇。这就是庙存《王振碑》中所说“宣宗章皇违豫,独荷付托之,命……改元辅”。从此,朝臣惧怕,皆恭称他为“元辅翁老”。《明史》中也载:“振……跋扈,不可制,作大第皇城东,建智化寺,穷极土木,兴麓川之师”。智化寺开始香火兴盛,几乎成了一处民间的皇家寺院,是由于英宗在王振死后下了两道谕旨:一是“赐振祭,招魂以葬,祀之智化寺”;二是谕令皇宫的“僧录司左卫讲经僧官然胜”,为“智化寺开山宗师”。

从此,智化寺每一代住持,都是皇帝赐封佛门师祖,并掌朝廷“僧录司印”。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清朝康熙年间智化寺的第十五代住持容乾大和尚。

在明代,智化寺修缮,都是朝廷操办。如明万历五年(1577年)重修时,万历神宗皇帝不但御书“敕赐智化寺”,还令“司礼监管监事,兼掌内府供用库印,提督礼仪房、太监都督等重修”。

(二)康熙年大地震,智化寺大修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智化寺并没有因为朝代更迭而冷落,香火反而更兴旺。

朝廷对智化寺的重视和赐封,不亚于明代,反而有加。而且,还出现了智化寺住持兼任紫京城皇宫内佛殿住持的情况。如第十一代住持的牌位上,就写有“皇清示寂,钦命赐紫内万善殿正住持,掌僧录司印,兼智化堂上第十一代师祖笃修德公和尚觉灵”字样。智化寺各殿阁结构在康熙朝有过重大变化,原因是地震后重修。这次京城大地震,中外史籍从不同角度,多有记载:

清朝史料记:康熙十八年(1679年)七月二十八日庚申(9月2日),“京城地震,自巳时至酉时,声如雷,势如涛……宫殿、官廨、民居十倒七八……文武官及士民死者甚众……帝避震于景山”。

当时在京城的法国会士杜赫德(Du Halde)记述:“1679年9 月2日,在北京发生了可怕的地震。许多宫殿、寺院、塔和城墙都倾倒……这次地震延续了三个月之久,皇帝、太子和贵族曾离开宫殿,住在帐幕内……”。 (注1)

当时担任康熙皇帝起居官的沈荃,在他行书的《重修长椿寺碑记》中,记载京城庙宇被毁情况,说“康熙已未十八年秋七月,地震,京师内外寺观、浮图、相轮之居,莫不倾圮”。

震中在通州城西,离震中最近的海岱门内的智化寺,受毁最烈,各殿阁无一完好。

地震当年,虽然智化寺管事僧宗玉曾倡导募捐修万佛阁,却因梁柱大木和房脊琉璃瓦问题而未能动工。

修复宫殿所需的大木和琉璃瓦(当时称金砖),是由皇家掌管、调配。烧造金砖在江南官窑场。当年十月十六日,江南巡抚慕天颜奏称“此砖若冬间烧造,恐不坚固”。大学士索额图奏请改在来年(1681年)春后始烧。至于梁柱大木,也是这年五月,皇帝因“管理木税,关系宫殿大木”,所以到五月初二才选定工部主事巴克善,去古北口办理梁柱大木进京之事。地震后第二年五月,皇宫内外开始震后修葺。起修处,有万福阁、寿皇殿、万善殿。值得一提的是:紫京城皇宫内,没有万福阁之名,所以,“万福阁”的谐音,应是指智化寺内的主殿“万佛阁”。另外,从修后的“万佛阁”、智化殿两初屋顶上看,那两副巨大独具清代皇家特色、惟有皇家宫殿才可使用的五爪九龙(而且是中间一坐龙,八方八行龙)方形天花藻井,便是证明。智化寺主殿修好,侧殿、后殿随之重修。现更名“大悲堂”的极乐殿墙边埋露的石碑上,写着“第十三代住持宗果……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初一开工,重修极乐殿日期记”。

大修后的智化寺,虽然样式上仍仿明代时的模样,却有了重大改变,处处留下了清代时空的痕迹。

就建筑风格而言,最早考察智化寺的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可能没有考虑到,大地震后重修而改变了明代原有建筑风格,加上独具清代皇家宫殿特色的两方殿顶九龙图藻井,已被盗卖,他没能得见。所以,他在1931年完成的《北平智化寺如来殿调查记》中,才质疑“如来殿之外形,虽大体与清代一致,其细部手法尽多特异之点”?(注2)就图案纹饰手法而言,全寺各殿阁已很少能见到明代时期的寺庙图案纹饰风格,更多地显现出清代寺庙中的那种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融为一体的特点|

taoci52.Com相关文章推荐

陶瓷浅析:访元青花之谜:民间元青花存世量凤毛麟角


访元青花之谜:民间元青花存世量凤毛麟角

元青花罐“鬼谷下山”

提到元青花,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应该是如雷贯耳。元青花价值几何?英国伦敦曾经拍卖了一件“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当时的成交价折合人民币是2.3亿,以当天的国际牌价可以买两吨黄金,这就是元青花的价值。

而在中国,收藏元青花最多的要数江西高安博物馆,该馆共收藏元青花瓷器19件,是国内收藏元青花最集中、最规整的博物馆。元青花缘何如此价值连城?它的独特性在哪里?元青花为何会在江西高安如此集中出土?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中国又到底有多少元青花?带着这些疑问,8月7日,大江网记者特意来到高安市博物馆,对该馆馆长刘金成进行了专访。

元青花出现的意义非同凡响

当本网记者开门见山的问及元青花为何有这么大的价值时,刘金成馆长信手拈来——元青花瓷是汉族文化、蒙古族文化、伊斯兰文化的结晶,作为当今无可争议的国宝级文物,元青花在中国曾长期无史可稽、无人所识。

在元青花陶瓷没出现以前,中国的瓷器通常是以书面的艺术表现手法为主,而元青花出现,史无前例的打破了以往的一些书面艺术表现手法,让元青花从艺术观赏和艺术价值有了一次质的飞跃,同时也触动了明清陶瓷艺术的发展。因此它被发掘出现的意义非同凡响。

此外,刘馆长还指出,元青花的价值还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它,其一,它珍贵是因为他开创了釉下彩的先河;其二,因为元青花的表现艺术手法比原来的艺术表现手法更丰富,更有立体感,更有陶瓷艺术感染力了。其三、元青花确实稀少,正因为稀少才凸现了它的价位和价值,这就是俗话说的物以稀为贵。

民间存世的元青花数量凤毛麟角

目前,学术界公认的说法是全世界元青花完整器存世量约三四百件。而据媒体报道称民间收藏家发现和收集的元青花,已经达到一万五千件左右,那么中国到底有多少元青花?刘金成馆长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他认为,元青花窖藏从目前掌握的一些情况看,元青花窖藏在国内曾陆续发现过一些,比如说河北省保定市窑藏、北京元大都遗址、浙江省杭州元墓、新疆霍城县窑藏、安徽省安庆市元墓以及江苏省南京明初墓葬等20多处,但高安元青花窖藏却依旧是出土元青花和釉里红最多的一个窖藏,也是整个目前国内,元青花数目最多,工艺最精湛,艺术渲染力最强的一个。

至于媒体给出的民间元青花过万件的说法,刘馆长予以了否定,并给出了自己的说法。据中外专家统计,国内外的元青花数量实际上是不多的,全世界元青花完整器件数量不到200件。元青花民间到底有没有,刘金成馆长个人认为可能存在少量,但绝对不会像媒体报道的那么悬乎,可能是凤毛麟角的数量。刘馆长表示,自己就曾鉴定20多个收藏家数件元青花,但是没有发现一件是真的。

高安元青花被“严加看管”收藏在6道密室门内

元青花如此宝贵,却全部保存在一个县级市博物馆里,它的安全性是否能确保?在前往高安博物馆深入采访中,记者才了解到,原来,国宝“元青花”被藏在高安博物馆的密室里,必须由6个分别掌管钥匙的人打开6道门才能看到。

刘馆长告诉记者,因为高安元青花文物价值巨大,因此博物馆在文物保管方面做了很细致认真的工作。目前,高安市新博物馆正在修建中,文物目前仍保存在老博物馆,而老的博物馆目前还不能达到供游人参观的条件,所以文物部门不得已才采取了通过6道密室门的方式来保存这些“国宝”。

刘馆长还表示,待高安博物馆新馆建好,同时具备一流的保管技术和人员条件,将会把收藏文物对外开放,供市民、游人以及专家研究和参观。

【精】元青花常规鉴定浅说


元青花常规鉴定浅说

近几年来古瓷收藏界的元青花热持续升温,国内市场上和收藏家手中的“元青花”成百上千甚至数以万计的出现,真假争论搅的许多古瓷爱好者一头雾水。随着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声槌响,价值约2.67亿人民币(按当地当时汇率牌价折算)的“鬼谷子下山”图元青花大罐被美国华尔街企业家夺得,宣告了所谓“中国民间收藏的元青花数量超过国外博物馆馆藏之和”这种臆想理论的可笑,也宣告了国内外某些拥有几十,几百件“元青花大收藏家”金钱梦的破灭。物以稀为贵,国际行情所反映出的元青花的稀有与国内民间“惊人藏量”的巨大反差,实在发人深省。

当前,更有同广大热衷于元青花瓷收藏的朋友们讨论怎样鉴别真伪元青花的必要,以便于大家冷静下来,避免重蹈2000年明嘉靖五彩鱼藻纹大罐在香港以4400万港币拍卖后,内地大量出现其仿品并不是危言耸听,因为,“鬼谷子下山”图元青花大罐的现代仿品已经在景德镇由专家制作成功,并打上了仿制款识公开销售。但也一定会有人制作一些不打仿制款识的赝品蒙人。

首先说明,青花瓷在元代除景德镇烧造外,云南省玉溪等地也用当地瓷土和青料烧造。现在古瓷界讲的元青花和对元青花的鉴定,一般都指景德镇元代青花瓷。而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又可分为用进口苏麻离青料绘制纹饰的“至正型”精品瓷和用国产请了绘制纹饰的普通瓷,本文所要讨论的对象是指前者。

文物鉴定属标准学范畴,即它要借助已知的,经过科学考证是准确无误的典型标本,来对被鉴别物质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被鉴物的时代,性质,与特征。瓷器鉴定也是这样的。

古瓷器的传统鉴定,通常是以目测器物的造型、胎、釉、采料、纹饰、款识以及工艺特征等为基本手段,并通过用手摸、掂分量、听声音等一些辅助方式,来辨别瓷器的真伪和烧造窑口、生产年代及艺术价值。这种鉴定方式简称:“眼学”或“目鉴”。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伴随民间古瓷收藏的迅速升温,在市场效应的推动和高额利润的刺激下,仿古瓷已越做越“地道”。尤其是经过20多年制赝与辨伪的“魔道之争”,一些仿古瓷利用“现代科技+仿古工艺”的复合手段,在外观上已达到惟妙惟肖的地步,向古瓷传统鉴定理论和鉴定方法提出了严峻挑战。

现代元青花仿品能不能达到乱真程度?这需要做辨证的分析。古代瓷器是在当时的社会大文化背景下,多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而成的产品。现在仿古瓷没有条件从胎土原料、釉料配方、采料加工、烧制工艺等所有方面完全再现600多年前的元代中晚期状况。特别是器型制作的美学历年和实用要求、纹饰布局和绘画风格的时代欣赏标准等受特殊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环境强烈制约因素的影响,在现代是无法重复的。所以说元青花的仿品与真品在所有特征上都毫无差别是不可能的。当然,现代人通过高水平文化素养加上现代科技手段,制作出的优秀仿品在单个特征甚至相当多的特征上使“目鉴”一时难辨真假,到是极有可能的事。不然的话,怎么能让一些有名的专家也对赝品交口称真,在鉴定证书上签上大名呢(因利益趋势而指鹿为马者除外)?所以,走眼的关键还是鉴定者的水平不到位。推一步讲,用现代仪器单单检测对比真伪两者的胎质成分,现代仿品也会原形毕露的。因为用以制作元 青花的麻仓官土(优质高岭土)早在明代中后期就已枯竭,而现代仿古瓷作坊已无可能再配制出同元代化学成分完全相同的坯料。

【精】元青花瓷釉面显色的鉴定


元青花瓷釉面显色的鉴定

元代瓷釉成分的变化与釉面显色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已经走向成熟,制瓷原料已由传统的瓷土“一元配方”改为采用瓷土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并在青花器烧制上有了新的突破,在胎体上用钴料描绘纹饰,然后施影青釉、白釉、卵白釉等釉料,在高温1200℃左右一次烧成。元青花瓷以它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美的纹饰风格,为收藏界所珍重。 近年来,笔者已鉴定过不少仿制的景德镇元青花瓷器。据初步统计,仿制元青花的中、低档水平瓷器占有97%左右,高仿、精仿的青花瓷占3%左右。我认为这类瓷器有一个共性特点,那就是器身的釉面显色无法达到景德镇元代真品的程度。现就元青花釉面的显色的鉴定谈一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元朝是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特别是元代至正期烧制了各类精美的瓷器,大体上早期釉面莹润透亮,微带淡青色。瓶、罐类釉面亚光居多。至正中期釉色白中泛青,光洁滋润。晚期则较白,称卵白釉。这是含铁比例不同所致。元代早期因铁含量较高,故釉色微闪青蓝。中、晚期随着陶瓷釉药技术的进步,釉中铁含量渐渐减少,器物釉面白度也相对提高。元代青花瓷早期釉料的结构也由宋代的石灰釉变为长石釉,这种改变使胎和釉之间的成分差距缩小了,在同一高温还原气氛下,胎与釉能够相互构成良好的整体。同时由于窑火温度的提高与还原气氛的稳定,釉层中的气泡也增加了。 元青花瓷的釉色以白中闪青者居多,莹润透亮,有的釉层会出现厚薄不均的现象,厚的地方呈鸭蛋青色,有的釉色含青显淡牙黄色。元代青白瓷的釉色温润中略带淡淡的蓝色,好像鸭卵一样,故又称卵白釉。 对景德镇宋元湖田窑标本测试发现,元代釉中氧化钙的含量从宋代的15%左右减少到8%~9%,而钾、钠等含量从宋代的3%左右增至6%左右。成分的变化使釉的烧成温度提高,也使釉的浓度增高。因烧制的温度不同,釉面的显色也相应地改变了。 景德镇瓷釉料宋代以前采用釉果掺入釉灰配制。釉果是一种风化较浅的瓷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釉灰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元代时增加了釉果,减少了釉灰的用量,这样,釉层的三氧化二铝增加而氧化钙减少,改变了釉面状态,釉表光泽柔和。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部分标本的釉层,在密布的雾状大小气泡中无中等气泡过渡,同期的早期青白釉也称透明釉。元代枢府釉无这种情况,也可以说,早期元期青花瓷和枢府釉是没有气泡的。 元青花瓷的三种釉面 ①青白釉,又称影青釉。元末青花瓷的青白釉是影青釉的衍生物,同元代早中期青花的影青釉或青白釉有所区别,釉面泛灰或泛黄,釉层光泽较强,或为亚光。元期青花瓷施青白釉,莹润透明,胎骨表面上能看到细密的皮壳层,釉面不光滑,用手握摸有凹凸不平感。器身胎釉微闪青蓝,温润中略显淡蓝,除足圈显水绿色外,器身胎釉往往显出淡牙黄色,有时显出乳浊白色,它的显色会随空气中的湿度、温度的变化而微显不同。元期青花瓶、罐类,斜光透过胎釉会略显出无规则的米白色丝线条纹,也称釉纹饰。元期釉下青花上无气泡,温度偏高时胎釉显干,但有时会出现微弱冒汗现象。元期釉面的显色似有活性之感。 ②白釉。从至正年间开始使用,釉面白中含青,釉色莹润透亮,光洁滋润,积釉厚处显鸭蛋青色,釉色亮度时常会有闪动感。足圈釉面显出淡淡的水绿色。 ③卵白釉。元末青花上开始使用,釉层乳浊,多用于小型器,以高足杯、碗、钵、小罐类居多,这些器物的外圈往往留下浸釉时手抓留下的指痕。高足杯的高足内侧近底处有一圈宽窄不等的釉痕,器盖内侧素胎,呈浅土黄色,见细微釉斑。

元青花瓷器鉴定的简易十五法


元青花瓷器鉴定的简易十五法

元青花,以“至正型”器为典范,同时还包括“延祐型”和一些形、纹简陋,销售层次较低的青花瓷。为提高“目鉴”科学性,在前辈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结合公私藏品,就元青花鉴定,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1、大花大叶,叶为满色,但花朵不填满色,且外部绘有较明显的空白边线。山石、海水、人物、动物纹等、亦相类,纹饰内露白。

2、缠枝莲叶,“叶形多呈葫芦状,或有一至五个尖瓣”(孙瀛洲)。

3、变形莲瓣边饰,有的为一组、有的画二组,构成上下对应的仰、覆莲瓣纹装饰。除盘以外,其他型器上的莲瓣,均呈单体形式排列,莲瓣间留有空隙、互不相连。明洪武时,除部分执壶和盏托外,瓶、罐、盘及碗的莲瓣纹边饰均呈并拢(共边)型、此后,这种绘法贯穿于明清两代。

4、蕉叶纹,多数作分开状、叶与叶之间留有空隙,少量为并拢型或叶与叶呈重叠状。明初以重叠状多见,偶见有分开的。宣德以后,蕉叶纹几乎不见有分开的,都为拼拢重叠状。此外,元代蕉叶的主脉,均以浓笔的粗线条表示;入明后,蕉叶的主脉均留白、呈中空型、同元代蕉叶主脉的粗实线条,在视觉上泾渭分明,非常醒目。

5、如意云头纹(亦称“云头纹”、“云肩纹”、“垂云纹”)。云头与两云脚相交之尖头,指向呈前后相背形态。即,如意云纹两云脚间的尖头,与云头的尖头,方向相反,很少例外。而洪武,如意云的头与脚的尖头指向,均方向一致、亦绝无例外,并沿袭至永宣。成化起,如意云头的两尖头,既有朝向一致的,亦有相背的。

6、回纹边饰。由互不相连的单体回纹组成、有的回纹呈规矩的方形,有的为变形回纹,有的为减笔式回纹。明洪武时,回纹边饰由一正一反两方相连形式排列组成。明永乐以两方连为主,同时又出现一笔环连式的回纹边饰。宣德以后,除少数边饰仍作一正一反两方相排列连外,多数回纹边饰呈整圈一笔环连式,并延续至清末。

7、龙纹。元代青花瓷器上,画龙的不少。龙躯细长,且细颈,细腿、细爪和尖尾巴(偶有火焰式大尾),体态轻盈。头较小,长鹿角,张口、吐舌,龙的下腭有须,上颌一般无须,但是,至正十一年铭标准器的龙上颌有双须,而此类带双须现象,在元青花件的其他龙纹图案上十分少见。龙身鳞片分两种,以网状细鳞片(图多见,以留白大鳞片少见,后者龙纹更加精美龙有背鳍,腹下通常无橫纹带。胸与背部,常饰有火焰状飘带。肘部有长毛三至四根或一撮。龙爪以三爪、四爪居多,五爪极为罕见。

8、元青花立件中的玉壶春瓶与出戟尊,其内口沿部位,常常加绘一道卷草纹或云头纹边饰。入明后,此类内边饰现象,起初仍存在于明洪武朝玉壶春瓶上,洪武以后消失。

经典文章_元青花瓷鉴定的几个要素


元青花瓷鉴定的几个要素

鉴定元青花瓷首先要了解它的制作材料。 宋代以前景德镇制瓷,胎土只使用瓷石一种原料,烧成温度较低,制大器易於变型。早期景德镇瓷多中小件这是主要原因之一。南宋后期至元初,在麻村发现了烧瓷的黏土(即麻仓土,现在通称高岭土),经研究在瓷石中掺入20%左右的高岭土,耐温高,走型少,提高了硬度,增强了瓷胎的白度和透明度,为烧制优质大型青花器提供了条件。这就是二元配方制胎。具体配料一般掌握高岭土在五分之一,瓷石占五分之四上下。二元配方的使用是景德德制瓷工艺的一大创新。 ① 用麻仓土成胎,可以提高炉温,瓷胎不易变形 ② 胎色较白,微显青灰色阶 ③ 胎骨里面含有气孔较多,鉴于手工制胎的原因,胎骨中孔隙多数是偏狭形 ④ 胎底颗料状明显,不如明清瓷胎细腻。 景德镇生产的元青花因为含有麻仓土,胎色是以白为基色,微显青灰,显青灰的程度有深浅不同的色阶。大概是窑温的不同而造成。这种白中微显青灰色阶细分可能有多种,一般粗略分成较深较浅两类即可。元青花的胎色没有纯白的,但有深灰和土黄的两种。按程度也可细分多类。但基本上都是不含麻仓土的其他窑口的产品。有因烧窑失败烧结不透而胎色发黄的,不在此例。有的元青花露胎处显土黄色,并不是其胎质本色,有的是因胎土里含有铁质,入窑前晾胎不够干燥而形成的微显淡淡的窑红,有的是长期接触黄土等物形成的包浆。并非瓷胎本色。不应该误解里面也是土黄色的。 元青花在露胎处经常显出或淡或浓的红黄色。这种现象,是在入窑后火烧形成的。平常称做窑红或火烧红、火石红。元青花的窑红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胎土中含有铁元素而形成的。元青花的胎中含有多种元素,还会有一定量的水分。在入窑烧制的过程中,水分会从胎里向外蒸发。而胎土中含有的游离铁元素随着水分的蒸发会浮现到胎皮表面,显出深浅不等的红黄色。这就是窑红。也就是说形成窑红的成因一是胎中含有铁元素,二是胎含水分,胎晾晒干燥不透而形成。 有人说元青花都有火石红,没有火石红不是元青花,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不少元青花露胎处没有火石红。只要胎骨、釉面、青料、工艺、绘画等都对的,不管有没有火石红都是元青花。 单从火石红的角度说元青花可分为多种情况: (1) 大面积火石红,和火石红浓重的。 (2) 火石红较浅淡的。 (3) 露胎和釉交接处有一线火石红的。 (4) 没有火石红的。 元青花的露胎处的情况比较复杂,不能以有没有火石红判断真假元青花。 火石红表现多样,是与胎土所含铁元素及水分的情况决定的。 (1)当素胎施釉后晾晒比较彻底,胎釉均已干透的情况下,入窑烧成后,露胎处往往没有火石红,只有一些铁元素积聚的芝麻黑点。 (2)当胎凉晒不够彻底时,胎土中所含的铁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浮现。在露胎表面显出火石红。 (3)表胎已晒透,但施釉后未干透而入炉烧制的,因为釉中含水分缘故,会在釉水周边形成一圈轻重不等的火石红。 (4)个别元青花在底部露胎处显出较浓厚的红黄色类的护胎釉面的东西,似乎是涂了一层东西,经烧制后而凝聚,尚需进一步研究。 因为真元青花既有有火石红的,也有没有火石红的。而现代制品,也有仿制火石红的。因此以有没有火石红判断是不是真元青花就会进入误区,引起失误。 看火石红应该重点看是真正的古窑火石红,还是现代仿制的假火石红。而不是以它论真假。 一般来说,多数假窑红是从外部涂抹上的。真窑红是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很容易区分。但是,几年前在窑中烧制高仿窑红已试验成功。这种仿古窑红如果没有作旧,一般比较鲜艳,出不来几百年的沉旧痕迹,比较好认。如果作旧作的好的,就难认了。因为它也是烧制出来自然形成。特别是新仿一线窑红,围绕釉边露出一线红,很能迷惑人。怎样区分呢?真正的元青花一线窑红不仅有经历数百年的陈迹,周围露胎的地方,还往往伴随产生一些由于胎土中含铁元素聚集成斑而形成的黑芝麻点。新仿窑红的胎土与古胎土不相同。因此虽然新仿出了一线窑红,但周围露胎处一般没有黑芝麻点,比较干净。这就区别开了新老窑红。当然这种现象的区别只是对今天的仿古窑红来说的。仿古与鉴别总是相斗争而存在的。我们点出如何区分,仿古者就会研究对策,他们今后也会研究出比较像的窑红和黑芝麻点来。我们的鉴别也要不断提高才行。 元青花的釉料配制呈现出多样化,比较复杂。有影青釉、青花白釉、卵白釉、兰釉、红釉等多种颜色釉。在一些地方窑口烧制的元青花中还有灰青釉。 元代景德镇使用的较多的是青花白釉。这种釉是在原影青釉的基础上改善而来。其中减少了釉灰的比例(约占10%左右),增加了釉果的比例,因此釉层中A2O3的成分增加,CaO成份降低。 影青釉:又称青白釉,本是宋影青瓷釉继承而来,以元早中期产品所多用。在元代,由其釉料含釉灰比例不等。釉面呈青白的程度也有变化。但都属青白釉系列。 (2)元代中期以后,发明了专用烧青花瓷的白釉,这种釉整体洁白,仅在积釉处反青色,不仅透明度好,而且洁白光亮,与青花相配,相得益彰。 (3)卵白釉。又称枢府釉,有釉色浮浊与清澈两种,本是元代枢密院所指定烧瓷用釉,在青花器上也镂有发现使用。尤其是元釉里红器物上民用品多。 (4)灰青釉。此类釉质量较差,一般用在民用普品或粗品上。在外地窑口较常见,为云南玉溪,建水等窑口,胎粗釉灰,质地较差。 (5)色釉。元代青花还常有配用色釉的,如兰釉、红釉、酱釉,有时是在色釉开光的部位绘画,也有通体黑釉绘画的,如孔雀绿釉、松石兰釉等。 其次要熟悉它的制作工艺 ① 元青花的罐瓶类的胎体多数是四段三接。也有五段四接的。接口分别在底部、腹部、颈部。用泥浆粘接口,接处可见泥浆挤 压出的痕迹,挤压出的泥浆通常呈滚圆状粗细不匀,个别有瘫塌现像。 ② 元青花胎体外部修胎较好。有时需侧视才可看出接口。内部一般不用修胎。可见接口挤压出之泥浆余痕。有的器物将接缝挤出之泥浆抹一下即可。 ③ 元青花的器物底部基本是先作平底足,然后挖足,有深矮两种。 ④ 胎底手工修制,先挖后削。手工削刀一般由外向内逆时针切削,形成螺旋痕, 中心收刀,多数留有明显的收刀痕。不排除偶尔也有左撇子工匠,顺时针切削修底的。 中心的收刀是因收刀手法不同有所差异,有的修平,有的留有突起。 ⑤ 元代晚期曾有初步切削底足后又刮平的工艺。 因此,在有的器物底部留有螺旋和跳刀两种痕迹。 ⑥ 元青花有不挖足的平底器,大器和小器都有。不挖足的原因可能有多种。目前所见的平底器,绝大多数底外圈均斜削一刀。偶尔有不斜削的,估计是该器漏挖足。 ⑦ 元青花的罐类,多数是平底浅圈足,圈足较宽,较矮,足底平整,两面斜削。后期则足底修得较圆滑,与明初相似。 ⑧ 元青花的梅瓶多数是平底浅圈足有旋切痕迹,晚期有加刮底痕迹, ⑨ 玉壶春瓶及其多种加耳变形瓶圈足较高,多呈喇叭口状,底平切,有的圈足高深。 ⑩ 盘类圈足矮浅里外斜削,足端较窄,多不施釉。有的小盘为平底,有的大盘平底加支足。 ⑾ 碗类圈足稍高,平底两面倒角,施釉不施釉均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