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古代瓷器 > 古代瓷器杯和壶一起 > 导航 >

收藏图赏:壶制之妙 和谐一致

收藏图赏:壶制之妙 和谐一致

古代瓷器杯和壶一起 古代瓷器壶 古代瓷器收藏

2020-06-01

古代瓷器杯和壶一起。

从明代正德年代至清初(康、雍、干)三朝期间,名家捏制的宜兴紫砂茶壶,甚注重手艺与造型。他们宁愿慢工出细货,也不会粗制滥造,必然力求完美;与现今什么也以经济、金钱挂帅的心理有很大分别。

那时制紫砂茶壶者,不论壶之大小,均着重“点、线、面”和谐一致;尤其是一些小壶,除去壶盖,倒放时,壶嘴、壶口与壶把刚好形成一道直线。

张燕昌《阳羡陶说》所载:“壶制之妙,即一盖可;试随手合上,举之能吸起全壶。”陈鳣《松砚斋随笔》指时大彬手制的壶朴雅精润;“其盖虽不能翕起全壶,然以手拨之则不能动,始知名下无虚士也”。

紫砂壶不但注重造型美和创意神韵,其基本上的重心及稳定性也很重要,嘴和把有均衡的结构;不论是对称式、三平式装置、或倾斜式,线条的曲直、造型的对比、各部分的调和,皆十分讲究。

例如附图的清代加彩汉方茶壶,虽然属较晚期之作,但仍能承继清初制壶传统,嘴与把就是用明接法处理,衔接自然,造型浑成一体;其外形明确,线条干净利落,和汉扁壶用暗接法处理不同,同样可见制作严谨,一丝不苟。

编辑推荐

赏读雍正朝橄榄瓶的型制与纹饰


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橄榄瓶 清 雍正(公元1723-1735年) 高39.5厘米,口径10.0厘米,足径12.3厘米,腹径18.5厘米 张永珍女士捐赠

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为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著名器物,是清雍正粉彩官窑瓷器中烧造得十分成功的作品之一。上博网站推出“每月一珍”,使得我们有机会更细致地赏读关于此瓶的诸多细节。

此瓶撇口,细颈,长鼓腹下敛,圈足,因形似橄榄而得名。

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橄榄瓶局部

桃枝遒劲盘亘,枝头硕桃累累,结果八枚,枝梢点缀或粉或白的桃花。树叶阴阳向背,叶片纤细柔和,多转折卷曲,枝干穿插交错,虚实得当,疏密有致。叶片、枝干和圆形桃果看似随意组合,实则匠心独具,点、线、面相互穿插交错,画面构思巧妙,耐人寻味。枝叶间饰两只瑞蝠,展翅翻飞,在绿叶的衬托下,极富生趣,一幅丰收喜庆的场景跃入眼帘。"蝠"是"福"之谐音,而桃则是象征"寿"之图案,合之寓意"福寿双全"。

雍正朝万寿节用瓷多绘有如福、葫芦、寿桃、松鹤等含祝寿寓意的题材纹饰,故有推测此瓶是为帝后祝寿之用。

橄榄瓶为清代流行器形,其造型丰满秀挺,线条流畅富有韵律感,轻巧灵动而又不失稳重,兼具梅瓶、玉壶春的特征于一身。

清雍正珐琅彩松竹梅橄榄瓶 故宫博物院藏

清雍正青花缠枝葫芦飞蝠纹橄榄瓶 首都博物馆藏

清雍正景德镇窑粉彩花鸟纹瓜棱式橄榄瓶 上海博物馆藏

橄榄瓶始烧于何时尚不明确,但于雍正、乾隆时期最为常见,属陈设用瓷。

此瓶釉色纯白匀净,釉层肥腴莹润,以粉彩蝠桃纹装饰。

清雍正景德镇窑青花蝠桃纹橄榄瓶 上海博物馆藏

雍正朝(公元1723-1735年)为时虽然短暂,但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安定祥和。制瓷工艺突飞猛进,在继承康熙朝制瓷工艺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创新和提高。以景德镇青花瓷为例,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与康熙青花瓷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

此瓶在造型上与粉彩瓶如出一辙,线条简洁流畅,比例协调,端庄秀美,具有雍容典雅的时代风貌。该瓶青花发色浓重鲜艳。瓶身绘桃树一株,树上结有九枚寿桃及桃花二十朵,空中绘有五只蝙蝠,树下有灵芝,竹子,山石。纹饰描绘精细,构图别致,画意吉祥,暗喻"五福捧寿",是雍正青花瓷器的代表作品。两者相较,青花图案含蓄隽永,柔媚俊秀,似一幅水墨淡彩;而粉彩图案则更富朝气,更具装饰性和立体感,似一幅浓墨重彩的工笔画,给人以迥然不同的视觉效果。

古代瓷器:古酒文化—赏元青花“进酒图”


笔者收藏的这件元青花高脚杯标本内画有人物“进酒图”实属罕见,为我们了解元代酒文化留下了一笔宝贵实物资料。从这件高脚杯标本人物“进酒图”上,可发现这位男主人一腿伸一腿屈,稳坐在地毡上,一手举着高脚杯一手执酒壶,壶杯齐全,礼仪彬彬,写意洒脱,无疑是南北方民族酒文化交流、吸收、融合的结果。我们今天品味古人留下的这件十分珍贵的元青花人物纹饰高脚杯标本,可以感受到古今酒文化及精神文化交流带来的价值取向和中华多民族和谐性与凝聚力。

镇纸收藏:可赏可用亦可玩


镇纸是文房中的辅助性用具,多用玉、铁、铜、石制成,用于镇压纸张或书籍,以便阅读或书写,亦称为“书镇”。镇纸最初是由玉雕玩件及铜器演化而来。明人文震亨的《长物志·镇纸》曰:“玉者,有古玉兔、玉马、玉牛、玉鹿、玉羊、玉蟾蜍、蹲虎、辟邪、子母螭诸式,最古雅。铜者,有蹲虎、蹲螭、青绿虾蟆、卧马、龟龙、眠犬、鎏金辟邪,亦可用。”古代文人大多好玉,常将玉雕或青铜器置于手掌上摩挲把玩,在需要铺平纸张时又可兼用于镇纸,遂因此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文具。

镇纸的形态并无一定之规,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而变化。《南史》载:“帝尝以书案下安鼻为楯,以铁为书镇如意,甚壮大,以备不虞,欲以代杖。”南朝齐高帝曾用铁特制了一个非常粗大的镇纸如意,以备意外时作为棍杖,用以搏击。至于旧日的私塾先生,惩责学生所用的戒尺,其实也就是写字时所用的镇纸尺。而生活优渥的文人,书斋所用的镇纸,就大多兼具实用和玩赏价值,尤以动物造型为主。《水浒传·第二回》:“猛见书案上一对儿羊脂玉碾成的镇纸狮子,极是做得好,细巧玲珑。”就是很写实的情景。宋元之际,大户人家所用的文玩镇纸,不论材质还是造型,都十分的考究。

镇纸

另外还有一种用铜或铁制成,呈圆形或方框状,兼具多种功能的镇纸,称为“仿圈”。在需要描画直线时,可以作为直尺;或者新手临摹书画,可于宣纸下面置放范本,然后用仿圈压平,不致移动,就可以很方便的进行摹写。圆形的仿圈,则是摹写小楷时最为常用的工具。明代还有一种尺状的镇纸,“中透一窍,内藏刀锥之属”,是把镇尺的中间镂空,可将小刀、锥子等器具藏于其中,犹如一个小型的百宝箱。

明清时期,文人雅士对于文玩的追求,尤以奢华精美为时尚。如俗称昭文带的镇纸,就是在紫檀或乌木上面镶嵌用古玉雕刻的提纽。另外,宣铜、玛瑙、水晶,乃至“官、哥、定”等名窑瓷,也被用于制作镇纸。甚至还有从日本进口的镀金镇纸,双桃造型,上面镶嵌银叶作为提柄。但是,这些以新型材质制作的镇纸,观赏性有余,实用性却不足。毕竟镇纸是以实用性为主,观赏为辅,材质的分量一定要重,方才压得住纸。所以《长物志》品评道:“水晶、玛瑙、官哥定窑,俱非雅器。”

因镇纸为普见之物,数量众多,加上具有名人价值的传世珍品难求,升值一直较慢。故收藏镇纸,材质是重中之重,如寿山石、田黄石、古玉镇纸,都是收藏的焦点。其次是看镇纸的做工和形状,若是雕镂细腻、器形精美、剔透玲珑,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工艺价值,也是很受青睐的藏品。

印泥盒上赏虫鸣


初冬以后,自然界花草萧疏,百虫匿迹。北京一些喜爱玩鸣虫的老少爷们儿,又该可以操持点儿事情了。比如说玩人工孵育的蝈蝈,就可以把它放进精美的葫芦器里,揣在怀里随身携带,不时地就能听到一阵嘟嘟嘟……真是听其声,玩其乐。蝈蝈,古代把它叫做“络纬”,早先紫禁城皇宫里一到入冬就盛行赏玩蝈蝈,康熙皇帝曾有一首题为《络纬养至暮春》的五律诗句、乾隆皇帝也写过一首《咏络纬》的七律诗句。看来不管是皇帝大臣,还是平民百姓,大都喜欢在冬天里能够听到蝈蝈的鸣叫声。

收藏:文房用具的收藏和鉴赏

据了解,玩鸣虫也大有学问,挑选蝈蝈首先要看它外表和个头儿,是否全须全尾,声音叫起来,不能噪,讲究要带“闷儿”的或者带“嘿儿”的,也就是说既清脆又低沉,虽然同样都是发出一个声音,听起来要像一曲悠扬美妙的歌声,那才是好虫。

说起蝈蝈,我手里有一只多年的“蝈蝈”,当然,这是一件艺术品,它是在洪宪时期“爬”到一个瓷制印泥盒上面的。看,就是这只,印泥盒正面中央设色绘有一只蝈蝈,画工精细传神,栩栩如生,颇有齐白石早期绘制工笔草虫的手法,看去仿佛翅膀正在微微的颤动,发出一阵阵动听悦耳的鸣叫声。整个印泥盒烧制考究、洁白细腻,没有任何瑕疵,底部在红色缺角正方形画框内写有楷体“洪宪年制”。据说这种款识,属于“官窑”制作。

其实,这件印泥盒上所绘制的蝈蝈题材,并不是洪宪时期的原创。我曾见到过一件清代道光年间制作的瓷鼻烟壶,上面也画有一只蝈蝈,图案和画法,与这个印泥盒上的一模一样。虽然是两个不同朝代的画师和两件不同的器物,但绘制的却是同一个题材的作品,后者完全继承了前者的“衣钵”。说明蝈蝈这一绘画题材,不管过了多少个年代,还深受一些人士的青睐。另外,关于这件蝈蝈的构图,我们一般常见的一些绘画图案,比如鸟、鱼、虫等姿势,一般作者都把头部冲向左侧,这件蝈蝈图案也是同样,这是因为画者是右手执笔,如果将头部冲向右侧绘制,就不如冲向左侧绘制起来顺手。

洪宪,这在我国是一个短暂而动荡不安的特殊时期,从1915年12月底至1916年3月,虽说这83天在历史的长河中瞬间而逝,但在瓷器制作上,由于有那位专员郭葆昌任袁世凯的“陶务总监督”,也确实“振兴”了一把瓷业。据有关资料介绍,这期间大约烧制了4万余件“洪宪御瓷”,以备袁世凯登基之用。一晃儿,岁月已经过去了近百年,时至今日,这些“细路”瓷器,已属于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了。记得10多年前,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过一条新闻:民盟中央主席、书法家楚图南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一件“洪宪年制”瓷印泥盒,捐献给有关文博部门,此件已属于珍贵文物。

我国历代文人,大都很重视和喜爱文房用品,仿佛与它有着千丝万缕、解不开的情结。近日,我到学者、书法家沈白办公室小坐聊天,他说起一直喜爱用放置多年的老宣纸写字,用好笔、配好墨,这样写起字来才“过瘾”。他说还藏有一件“大清康熙年制”的青花印泥盒,但一直舍不得使用,原因是生怕不慎失手被摔碎。我也颇有同感,这件洪宪年制的印泥盒,虽然没有他的那件古老珍贵,但我在拿出赏玩时,如同面对一个刚刚出生、娇嫩的“千金小姐”,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也生怕有个什么闪失。

我曾有过一方端砚,背面刻有明代王仲山的砚铭,不论此砚品真伪,但此词句却说得十分精妙:“贞静而固,温润而光。笔墨精良,助我文房。”这是评价砚石,称赞好的笔墨功能。至于我收藏的这件印泥盒,也应该属于文房佳品,如果要借用他的思路题句,我也冒昧拿笔一挥:家无别物,几枚石章。有此印盒,寒斋增光。今日赏玩,回首沧桑……

台北故宫赏雍正瓷器


日前,我在台北参观了由两岸故宫共同举办的“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这是两岸故宫文物分别60年来的首次团圆,其内容丰富,学术性强,意在“告诉人们一个真雍正”。正因为有如此精彩的内涵,展览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就是希望一睹雍正——清世宗文物的风采。

展览厅前,早早地就已排起了长队,246件文物包括档案、史籍、地图、肖像、绘画、书法、瓷器、琉璃、玛瑙等在这里展出,从中人们可以领略雍正这位颇具争议的皇帝的文治武功和艺术品位。对雍正时期的瓷器,我很感兴趣。虽然雍正在位才区区13年,但瓷器生产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这和雍正对瓷器“文雅精细”的制作要求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有关。

雍正对瓷器制作的细致认真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从大量保存下来的朱批档案里,我们看到了他对瓷器生产样式的要求以及呈核程序的规范。如雍正五年下旨曰:“朕从前著做过的活计等项,尔等都该存留式样,若不存留样式,恐其日后再做,便不得其原样。”他对于造办处送样的瓷器,除了“好”与“不好”的评语外,还有不少精彩点评:夸赞的如“细”、“素”、“薄”、“文雅”、“精细”、“秀气”等。批评的如“俗”、“厚”、“俗气”、“粗糙”等,一个堂堂皇上,却心系瓷器,并对之作出自己的独到评判,这对瓷器制作的精益求精无疑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读之让人感佩不已。可以说,没有雍正,就没有雍正瓷器的精妙绝伦;而精妙绝伦的雍正瓷器,也反映了雍正皇帝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追求。

当然,雍正瓷器能达到美轮美奂的境界,与雍正起用天才督造官唐英息息相关。在首都博物馆,我曾看到唐英留在笔筒上的墨迹,也读过他的著作《陶冶图观》,对这位陶艺大师的文化修养略知一二。唐英是中国陶瓷史上最具知名度的督陶官之一,经历雍正、乾隆两朝,前后在景德镇督陶27年。他主持御器厂期间,礼贤下士,虚心求学,刻苦钻研制瓷工艺,致力于制瓷工艺的总结和改革,长期和工匠在一起,亲自设计绘制各种新的图案样式,及时将其写入书里,绘制于画,传之久远。雍乾两朝制瓷工艺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唐英功不可没,时人甚至称他为“唐窑”。

雍正瓷器的胎釉,选料极为精细,胎体坚韧,胎薄体轻,成型规整。仿宋代黑灰色胎瓷器的胎骨,称为“铁骨大观”;仿汝窑香灰色胎瓷器的胎骨,称为“铜骨之汝”。釉质晶莹、表面光洁,釉色多为纯白;仿宣德青花瓷釉面呈橘皮纹,有的积釉较厚,有的如云雾状;彩器和仿成化器釉为粉白色细釉;仿定窑白瓷的浆胎瓷器釉面也呈粉白色,但釉质较疏松;珐琅彩多绘于素白瓷地上,内容以花鸟为主,次为山水,少见人物,配以行书诗句。

“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展出的百余件雍正瓷器,主要有碗、盘、杯、瓶、壶、罐、炉、尊、洗、盆等。这些瓷器一改康熙时浑厚古拙之风,其线条优美流畅,比例自然适度,俊美高雅、玲珑轻巧,文人气息相当浓厚。古人云“秀色可餐”,雍正瓷器就达到了这样的境地。巧夺天工的雍正瓷器,是清代当之无愧的巅峰之作,它完全可以冠绝于中国瓷器史。

制釉和挂釉


制釉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把土或岩石原样不动地调合来用。另一个方法是将土或岩石混合用火使之熔融,然后骤然冷却作成玻璃,名之为“熔块”。这样作成的釉要碎为细粉混入水中,使之成为有粘性的汁液用来挂坯。如果这种浆粘力不足而不易附着在坯上时,可以在浆内混入糊精、甘油或其他有粘性的有机物质,例如海带的浆糊等。有的坯体露天干燥后立即挂釉,但也有预先在800~900℃低温下煅烧,即所谓素烧后才挂釉的。

前一个方法叫作“生坯挂釉”,在我国多有使用。而国外瓷器则一般是用后面所谓“素烧”方法。因此,对一件瓷器的鉴别,首先看它是生挂还是素烧,便可大略知道是中国所制或国外所制。不过这也只能作为一种较为便利的线索,当然为一般精通陶瓷的人们所熟知。有些日本仿制的我国古瓷,故意作成使人一看便认为是生挂的样子,如果只靠这一点便作决定,往往是很容易上当的。

挂釉时,若是素烧坯,普通多是很快地把它放入调好的釉汁中立刻就提出来,这样釉便吸着在坯的表面,和用刷或笔涂的一样匀平。若是茶碗一类,就要夹着碗足很快地放进釉中,急忙上下两三次,叫作“浸釉法”。若是庞然大物,可以用杓子一类东西盛釉从周围溜挂,一般叫“浇釉法”或“溜釉法”。

生坯挂釉时,若是里外一次挂釉,很容易使坯体破坏,所以要在里面注釉并加以转动,待干燥后外面再行浸挂或溜挂。也有用刷和笔来涂挂的,这种方法多用于色釉,例如明朝初期的青花器足内往往出现刷纹,可以看出是曾经使用过这种方法。此外,虽还有“喷挂”的方法,但是主要用于极大或极薄的器物上。例如所谓“脱胎器”似乎能够透视的薄瓷器,就是除去使用这种方法以外别无其他挂釉法的。这种方法是:先在里面喷上釉,干燥后将外面的坯体削薄,然后再喷釉在外面。如宋代有名的郊坛窑的作品,就是坯薄釉厚,甚至釉的厚度竟有坯的一至三倍左右。若仔细观察这些作品的碎片,显而易见是挂釉两层至三层的,所以说这类瓷器大约使的就是喷挂法。再如康熙时代的桃花红便与郎窑红不同,根据当时住在景德镇有名的旦特克尔氏信中所载,也是用“喷釉法”作成的。

景德镇的瓷器多是在挂釉以后方将器足削去。相反,日本瓷器都是在全部成形后再挂釉。所以细看江西瓷的外足釉与坯的分界,釉是以锋利的切线断然而止的,这一点与日本制品迥然有别。古瓷中明代制品多留有削足的痕迹,而清代所作除劣等品外,大都在切削过的足端用濡笔或布加以揩拭,因而足底面总是带有一种柔软、滑润之感。试看清代瓷器中有仿明代制品很相似的,但从未见有模仿这种削足之癖。有时虽然很难用肉眼判断,然而如果用放大镜一看便可大体了然。当我们鉴别明瓷与清瓷的时候,固然一般都可由它们的器形、釉色以及图样等各方面综合来看,不过有时也会陷于迷惑而莫知所是。此时如能注意一下这种削足之癖,便会成为鉴定上的一个有力线索。

香炉的遇、赏、养、玩


在很多中国的历史剧中能寻到一炉清香。在古代,香炉常常和书画、宗教、艺术、雅集活动联系在一起,如今,香炉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生活现象,甚至成为一种文化时尚,已经远远突破了其作为一件器物、铜制品、工艺品的意义,更多是承载了一种寄情于物的情怀。

古玩:炉香三养:养礼养心养生

皇家祭祀与文人雅赏

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师吴震中从小就在爷爷和父亲的熏陶、指导下潜心学习研究古法铜炉技艺,对皇家祭祀、达官贵人、民用、文士所用香炉颇有心得,据他介绍,香炉首先是祭祀的礼器,这类香炉追求一种上通神明的权威,所以一般器型偏大。皇家宫廷使用的是器型比较独特的熏香器,以炉记事是皇家和达官贵人使用较频繁的一种方式,后来延续到文人雅士,如皇家使用的熏香器上所记载的年号、御工坊的品牌号、吉祥语,还有一些褒奖词等等。文人使用的香炉有着典型的文化韵味和器型特点,承载着文人雅士的艺术追求与审美偏好,从李清照的诗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便可看出,瑞脑是当时达官贵人家中所用的一种熏香器,一般做成瑞兽的形态,既象征威严的地位,又是一件装饰品,同时还有熏香的效果。

文人与香炉之间的渊源甚久。古今文人中收藏铜炉者很多,如冒襄、严世藩、赵汝珍、王世襄等。中国传统绘画中常有对香炉的描绘及场景设置,在《徽宗听琴图》《伯牙鼓琴图》《玩古图》所描绘的场景中,可以发现一炉清香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生活、创作所必不可少的。

“宣德炉虽然是皇家的称号,但是它最终能成为香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品牌,其实还是要归因于文人雅士对它的喜爱,如果宣德炉仅仅在皇家使用,那它不会流传得那么广泛,所以宣德炉的很多作品还是秉承了明朝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简洁、明快、古朴,同时手感极佳,充分考虑使用场景,这些香炉被文人雅士玩出了更大的空间内涵。”吴震中认为,铜熏香器起源在皇家,逐步延伸到达官贵人成为风尚,然后进入文人雅士圈逐步融入生活,最后为民所用。当然,现代社会由香炉所延伸出来的文化氛围、文化土壤与古代相比依然有明显的不同。

铜质香炉的地位与精妙

一般来说,香炉的材质有竹器、木器、象牙、玉器、瓷器、紫砂、金银器、铜器等。“铜香炉在各种材质中使用最广泛、最具代表性,这和宣德炉的地位之高密不可分,能够用皇家的年号命名的香炉从古至今只有宣德炉,宣德炉从皇家走入了文人雅士、达官贵人的生活,宣德炉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地位和财富效应的象征。这就使得铜炉在香炉中的价值更加凸显了。另外,青铜文明作为中国特有的一个时代的标签,也使铜材质制作的香炉在各种材质的香炉中间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吴震中说。

铜质与铜色都有诸多讲究,历来藏炉家欣赏的是铜炉的简练造型和幽雅铜色。和青铜器不同,铜炉的形制花纹比较简单,只有款识,没有铭文。铜炉作为文房雅玩,不但要求形制端庄古朴、线条流畅匀称外,尤为重要的是皮壳包浆是否玉毫金栗。皮壳包浆的美,首先是炉子的铜质要精炼,铜中的金、银、锡、磷等贵金属添加的比例、顺序要合适,其次就是养炉,一尊新的铜器购回后要先进行精心的擦拭,擦拭时最好用比较细腻的棉布,多养护几次后,好像有了生命、有了灵气。铜器要经常擦拭,保持洁净以增加美感,不失庄重。面上灰尘也会吸附铜器的灵气与光泽。铜具的移动要轻拿轻放,以免碰撞损伤。不常用的炉具要放在干燥通风架上或经常可以看到的地方,以便提醒自己及时养护。随着盘玩的年数递增,深浅也在不断变化。可以说浅有浅的好、深有深的妙,深浅均妙趣横生。皮色会产生自然变化,皮色的种类也十分丰富,有藏经纸色、茄皮色、蜡茶色、朱砂斑、栗壳色、琥珀色、棠梨色、黑漆古色、猪肝色、石榴皮色等等。一个好皮色的铜炉非常难得。这正是铜炉的精妙所在,也是藏家爱炉所在。

鉴藏知识:赏如意纹饰


如意——在古代是官宦的一种执持物,古代的绘书资料上,不论是人间的朝官或仙界的仙官,常常可以见到手里捧着一个如意,倚靠在手臂的衣袖之上。

紫檀三镶汉玉嵌金银御题诗如意

寓意多福的蝙蝠图案

寓意爱情婚姻美满的蝴蝶图案

据《事物纪原 什物器用部》记载,战国时就有如意,但有关如意的确切记载最早当推《晋书 石崇传》。宋元以后,特别是在明清两朝,社会流行说吉利话的礼俗,在此社会背景之影响下,吉祥式的艺术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如意的制作也是这种习俗的具体表现。清代满族统治阶层十分崇尚如意的吉祥寓意,因此在清宫中制作并收藏有大量不同质地的如意,如意成了社会的高级馈赠物,不但制作力求精美,材料力求贵重,其纹饰内容更是突出吉祥的寓意所在。纵观各朝代、各样式的如意,其上的吉祥图案纷繁斑斓,足以让人领略到博大的中华文化以及艺术品中所蕴含的人生哲学。 提及中国的吉祥图案,最少也可溯源至秦汉,汉代的铜镜、砖瓦等都有吉祥图案的存在。砖和铜镜经常以龙、凤、羊来表示吉祥,也有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或是卷草型植物、山形、禽兽等图案来配合吉祥铭文的,如“吉祥”、“长乐未央”、“大乐富贵”、“千秋万岁”、“太上富贵”、“延年益寿”等。不过,借物作谐音的图案虽然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其蓬勃发展却是宋元以后的事,到了明清二代达到最高峰。不单单在器物中,绘画中借物寓意吉祥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比如喜鹊意为“喜从天降”,松柏为“松柏常青”,莲花与鹭鸶则是“一路连科”,牡丹为“富贵满堂”等,形成了中华民族一项独特的艺术。 如意的纹饰,更是这一独特艺术的亮眼之作。中国的人生哲学崇尚天人合一,所以中国人也习惯借具体物象来表达心中愿景。如意的纹饰中,也有众多用自然物做象征的,比如松柏象征长寿,石榴暗示多子,又如结婚用双喜或蝴蝶图案来祝福等等;许多同音字也和自然物结合,生发为艺术品特有的“语言艺术”,比如“连(莲)生贵(桂花)子”以及“寿山福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图案等等。具体来说,常见的如蝙蝠的图案表示多福,以蝙蝠为主体的吉祥图案则有一系列,如“万福(蝠)庆(罄)寿”、“福(蝠)庆(罄)寿(灵芝)仙(水仙)”、“福(蝠)仙(水仙)”、“福(蝠)寿(桃)”等。 祝寿系列的图案则有“寿山福海”、“万寿无疆”、“松鹤长春”、“寿比南山(仙人采药)”、“鹿鹤长春”等。“松鹤长春”图案以松树寓意长青不老,鹤也为禽类中的长寿动物。这类图案中一般还有寿石、灵芝、菊花等,都与长寿有关,因此,“松鹤长春”常作为夫妇二人不老的祝辞。“寿比南山(仙人采药)”图案则为仙人采长生之药,图中含有松树、灵芝等,为祝寿的意思。“鹿鹤长春”图案指夫妇双寿、长春不老之意。“八仙祝寿”则以八仙的手持物象征八仙,张果老所持宝物鱼鼓能占卜人生;吕洞宾的宝剑可镇邪驱魔;韩湘子的笛子使万物滋生;何仙姑的荷花能修身养性;铁拐李的葫芦可救济众生;汉钟离的扇子能起死回生;曹国舅的玉板可静化环境;蓝采和的花篮能广通神明。此外,寿字图案也非常丰富,有寿字中嵌进“吉”字的,有嵌进“万”字的,增加了“寿”字的变化。 龙作为帝王的代表,以它为符号的图案也有不少,如“夔龙”(又称拐子)图案,由殷周青铜器装饰花纹中的长条形动物纹演变而来,有的是一首二身、互相勾连,并以小圆圈调和长条图案,因为是龙的一种,也寓意吉祥;再如“双龙戏珠”等。 除此之外,还有诸如“狮子戏球”:狮子可以辟邪,又含有节庆的意思,这一图案表示欢庆,是最受欢迎的图案之一。“太平有象”则是大象驮一花瓶, “瓶”谐音“平”,“象”谐音“祥”,寓意安宁和平、民康物阜的好景象。美丽的“蝴蝶”图案则多用在皇帝大婚中,寓意爱情长久,婚姻美满。

唐宋时期陶瓷茶器中的儒家美学:中庸与和谐


品茗时静怡的心境,清幽的环境,雅致的茶器,包含着丰富的儒家美学思想。把茶壶、茶杯称为“茶娘”、“茶子”,更直接表达了这种亲和态度。可见,在古代的茶文化中,处处贯彻着儒家所倡导的和谐精神。宋代珍珠地划花高足杯

儒家认为,要达到中庸和谐,礼的作用不可忽视。在日常生活中,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体现其礼仪教化,力图通过礼,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礼所追求的是和谐,而茶 的属性所能产生的效果就是和谐,而且茶器的形态也正是体现出平稳、对称、庄重的意境,因而讲究茶礼便成了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唐代白釉茶具

唐宋宫廷每年都会举行大规模的“清明茶宴”。唐以后各朝代皆效仿,以茶荐社稷,祭宗庙,至朝廷会试皆有茶礼。文人雅士渐渐地成为主要品饮茶的群体之一,他们 通常在品饮茶的同时还对饮茶器具进行赏析,从口到足,从造型到釉色再到纹饰,边喝茶边品评,甚至吟诗作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赞美之情。茶道精神融入了儒学的 中庸思想,呈现和谐、朴素、清淡、廉洁等美德。这些在无形中会影响唐代瓷质茶具的造型特征,使得其造型特点总的倾向是自然大方,中规中矩,实用坚固,精巧 而有气魄,单纯而有变化。另外,瓷质茶具中的装饰素材也很形象地体现了儒家思想。

宋代黑釉水注

儒家认为饮茶可以使人清醒,更可以使人自省,可以 修身,可以养德,茶道强调的就是茶对人格自我完善的重要性。茶,从采摘到烘焙到烹煮取饮均须十分洁净,正因为如此,人们历来总是把茶作为人间纯洁的象征, 将茶品与人品相联系,说茶德似人德。长期以来,大多数正直文人极力推崇不向恶势力屈服,为正义事业献身的高风亮节,热情赞颂清正廉洁等优良品德。

唐代贴花研磨器

中国古代陶壶——匏壶


匏壶为战国至汉代流行壶式之一,形似匏瓜而得名,器呈小口、倒喇叭颈、大腹,是盛酒或水的容器。壶体由上小下大的两个球体联接而成,有的颈部较长,或直或弯曲,腹部作椭圆形。壶盖造型考究,多为凤首状。质地有泥质陶、印纹硬陶、釉陶、原始青瓷等。1973年山西闻喜邱家庄战国墓中出土一件陶匏壶,通高30、口径4厘米,凤鸟形盖高9厘米。形似壶,盖形象一鸟头。匏,是葫芦的一种,古代陶器和青铜器中的壶就是从匏瓜造型演化而来。

战国灰陶双系耳大匏壶 广东省博物馆藏

高52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25厘米,该品为泥质灰陶,小口斜颈、溜肩、深腹圆鼓、平底,颈部两侧有对称双系耳,通体满拍印密集的米字纹装饰,形体庄重,装饰朴素。

汉乳丁饰陶匏壶

此类壶仿匏瓜制成,故名,在广州地区的西汉至东汉前期墓中均有出土,尤以西汉中后期为多,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此类壶后渐被陶瓶所代替。特点为:小口,圆腹,平底。口内有凸出的三粒盖托,口外有四个绑盖的竖形小耳,壶身拍印米字纹至底部,愈往下器壁愈厚。此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点。

大溪塘山大墓的出土器 原始瓷匏壶

大溪塘山大墓的出土器 硬陶匏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