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上寿字纹 > 导航 >

青花万“寿”字大尊

青花万“寿”字大尊

古代瓷器上寿字纹 古代青花瓷器代喜字的 古代瓷器尊

2020-06-05

古代瓷器上寿字纹。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76.5cm,口径37.5cm,足径28cm

生产时代: 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青花瓷

陶瓷造型: 尊

说 明: 清康熙

尊撇口,短颈,直腹,圈足。通体以青花书写“寿”字,分布于口、沿、腹、足四个部位。口面七十七行,每行二字;口沿四十八行,每行一字;腹一百三十行,每行七十五字;足四十八行,每行一字;总共一万个“寿”字,寓意“万寿无疆” 。此尊是康熙皇帝过万寿节(诞辰)时,御窑厂敬献的礼品。

尊上的“寿”字,全部采用不同书体的篆字书写,排列整齐,纵横成行,字体大小肥瘦随器身的凹凸曲折而加大或缩小,顺畅自然,体现了制瓷艺人的匠心,只有经过丝毫不差的缜密安排才能写成整整一万个“寿”字,而且字字工整,使整个器物显得庄重非凡。器物以“寿”字作装饰往往与其他纹饰相配合,唯独此尊通体用“寿”字作装饰,且设计、书写皆精妙。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明万历青花缠枝寿字纹罐


万历朝历时48年,青花瓷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时期使用回青料,青花呈色浓艳,以大件器物为多。也有淡描青花一种,设色较为淡雅。大件器数量不少,如60厘米以上的瓶、70厘米以上的花觚等。纹饰以动物纹为多,“福”“寿”等吉祥词语作为瓷器的主要装饰。

镇江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明万历青花缠枝寿字纹瓷罐(图1),出土于镇江市白莲巷工地。罐高46.8、口径24、底径26.8厘米。圆唇外卷,短直颈,丰肩,下腹内收,底部内凹,青花双圈内为“大明万历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图2)。颈部绘笔锭如意纹,胎白色,器身用青花料书写“寿”字,寿字之间绘缠枝莲花相勾连,近足部绘如意纹,整个画面构图繁密却不杂乱。全器施釉,青花色彩浓艳。这件器物造型规整,胎釉青花料俱佳,款识字体端正,用笔刚颈力度不够,转折处多顿捺。当为官搭民烧产品。

这一时期,出现官民竞市的局面,有的民窑烧造制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超过官窑,所以在官窑中,相当多的产品为官搭民烧。明朝廷每年通过工部颁布所需烧造瓷器的限定数额,称为“部限”。除此之外,宫廷临时需要加派的任务称为“钦限”。嘉靖以后,朝廷下达的瓷器烧造量激增,御窑厂只能完成“部限”任务,“钦限”任务就采取“官搭民烧”的办法,分派给民窑完成。在景德镇观音阁明晚期瓷窑遗址发掘出土的写有“嘉靖年制”款白釉盘和青花五爪龙纹碗残片,考证为是“官搭民烧”的产品。

镇江博物馆藏明万历青花寿字罐出土于镇江市一工地,说明当时出现了官窑产品和官搭民烧产品通过各种途径流向市场。

灰陶大酒尊(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 大汶口文化晚期 灰陶大酒尊

口径30厘米 高59.5厘米

收藏地:中国历史博物馆

有酒神庇护的大口尊

此尊出土于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的一座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中,口大腹深,底部尖突。外表呈灰色,遍饰篮纹,在腹的上部刻画一组图像,上为圆圆的太阳,下是五个山峰相连的山脉,中间似飘浮的云气,又像是一弯新月、一簇火焰。有人说这组图像是古代的“图腾”,但多数人认为是酒神的形象。

史前豪富者的酒具

这种大口酒尊是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重器之一,一般都发现于大墓之中,且数量极少。这说明一般的氏族成员是不能用这种器具酿酒的,只有地位较高的人才能使用,尤其是刻画图像的大口酒尊,只能为少数人所拥有。更有意思的是,凡随葬大口酒尊的墓葬中,都同时随葬丰富的温酒、斟酒和饮酒器具,反映出大汶口文化晚期人们对酒的喜爱和占有。

陶文——文字的雏形

一般来说,我们只要提到文字的起源问题,大家马上就会联想到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和商周时期的青铜铭文,事实上,还有一种极其重要的考古发现--陶文,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陶文,顾名思义,就是刻在陶器上的文字符号。陶文产生较早,大约距今八千年前就已出现较为成熟的陶文,山东省丁公遗址及其他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中不断出土有章法的陶文。这说明我国文字的起源可能更早,至少较殷墟甲骨文要早得多。莒县陵阳河出土的这件大口尊的上腹部,刻有一个极有意思的符号,或称"刻画图像"。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汉字萌芽时期的产物;也有学者考证,这件大口酒尊上刻画的图像,就是滤酒图或酒神像。将这些神秘的图案刻画在酿酒尊的外表,寄托了大汶口文化居民对酒虔诚的希望和祈求。当时人好酒,当然希望能酿出多而美味的好酒。然而,由于酿造技术的局限,稍有不慎,就会使发酵的酒醪变酸。所以,当时人就觉得,在冥冥之中应有神灵在主宰着从粮食到酒的变化过程。为了确保能酿出美酒,人们便将想象中的酒神图像刻在酿酒器具上,希望能得到他们的保护,赐给他们美味佳酿。

清雍正画珐琅花卉寿字纹盏


画珐琅花卉寿字纹盏,清雍正,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制造,通高8.5cm,口径5.1cm,足径2.5cm,托盘口径16cm,足径12cm。画珐琅工艺是先在红铜胎上涂白珐琅,入窑烧结后,在其平滑的表面以各色珐琅料及金绘画图案,再经焙烧而成。

画珐琅花卉寿字纹盏盏为圆形,直口带盖,圈足。下置托盘,盘中心凸起盏槽,与盏的圈足相吻合。盏托上绘制了莲花、月季、翠竹、梅花、桃实、石榴、灵芝、佛手、葫芦以及蝙蝠等多种寓意多福多寿、子孙万代的吉祥纹样。盏托饰开光12个,开光内分饰篆书寿字及花卉、桃蝠纹。在珐琅地色彩的设计上,分别使用了浅蓝、黄色以及雍正时期非常流行的黑色,设色清晰鲜明,对比强烈。盏足内白地,双方框内蓝色楷书“雍正年制”四字款。

托盘底黑色珐琅楷书“雍正年制”四字款。此盏造型秀美,图案花纹用笔细腻,制作工艺极为考究。

画珐琅工艺

画珐琅工艺是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欧洲画珐琅工艺的影响下烧制成功的。金属胎珐琅工艺之一。这种工艺晚于錾胎和掐丝珐琅。

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43.7cm,口径22.8cm,足径15cm

生产时代: 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青花瓷

陶瓷造型: 尊

说 明: 清康熙

尊撇口,长颈,溜肩,腹以下渐敛,近足处外撇,圈足。通体青花装饰。器身采用通景式构图绘山水人物纹,画面中高山耸立,流水潺潺,几位高士坐于石板之上或谈笑风生,或举杆垂钓,悠然自得,表现出士大夫避世隐逸的生活情趣。肩部一侧以青花料楷书“信士生员和德威喜助清溪古洞神前花瓶一枝祈保合家清泰 康熙乙未仲夏吉立”四行供养铭文。

此器青花色泽青翠艳丽,工艺上采用“分水皴(cūn音村)”技法,以浓淡不同之青料描绘远山近水,恰似中国传统水墨画般效果。“康熙乙未”为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为寺庙定烧供奉器物的习俗自明晚期开始流行后,至清代大为盛行。此类器物一般多为民窑制品,器物上留有定烧者及其家属姓名、定烧日期、所居地点以及祈福内容。这种带有定烧日期的器物是民窑瓷器断代的标准器。

康熙青花辛夷寿石图花觚赏析


这件藏品是我今年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购得,为原纽约戴润斋旧藏。这件花觚的造型是从上古青铜器觚而来,撇喇叭口,微鼓腹,下承撇足,胎骨坚致雪白,通体内外施光洁明润的白釉,外壁上近足胫处绘一丛芝兰寿石,石丛中伸出一株枝干遒劲的玉兰树,树上生出朵朵婀娜洁白的玉兰花,留白的花朵映衬在青花晕染的底色上,营造出仿如月色迷茫中花儿摇曳生姿的气氛,充满了浪漫迷人的艺术气质。青花发色明快淡雅,渲染得层次分明,犹如水墨淋漓的画卷,充分表现出了康熙青花的特点。

明末清初,江南地区的文人雅士们掀起了一种生活艺术化的风潮,这件青花花觚,就是一件这个风尚中的代表性作品。选用了清雅高贵的玉兰花作为主题,再渲染出月下花影的气氛,更加突出了清远益香、宁馨动人的艺术氛围,使这件青花瓷器成为了纯粹的艺术品,真是低调而华贵,品位高雅,耐人寻味。

康熙时期使用的青花料是浙料,特点是呈色清新明快,青翠宜人,可以进行渲染而得到层次分明的效果,素有“墨分五色”的美誉,即渲染的浓淡能分出五个色阶,大大增强了青花的表现力,受到后人的特殊赞美。这件花觚上素白的玉兰花以水墨般淋漓的青蓝色为底子,仿造云影月色,反衬得花朵更加雪白无瑕。富有高雅的文人趣味,可算是康熙民窑青花中的罕见精品,耐人寻味。

雍正青花山水诗文凤尾尊


凤尾尊其器型仿取商周之青铜觚,古雅庄重。尊身青花绘画,皴擦点染,一应俱全。绘画效仿中国传统水墨画,青花浓淡变化明显。构图疏密有致,青花发色蓝艳,层次感强。

雍正青花山水诗文凤尾尊器型简单明快,秀美大方。青花发色清新明快,正合当时选用浙料之特征。釉质温润,胎体则精纯凝润,足见雍正时期陶土淘炼之精。其画工雅逸幽渺,伴饰寓意深长,超尘之中又不脱传统。

此尊撇口盘唇,呈喇叭状,口沿及颈末各饰一圈锦纹。颈部绘山水,山石嶙峋,杂树秀草,弧舟归雁,恬静自然,意境隐逸。肩掮染龟甲纹,中嵌“寿”字。腹鼓平坦,前后垂直龟甲宽带,中嵌寿字纹及如意纹,含“吉祥锦綉,龟寿永康”之意。

腹部左、右留白,以腹为纸,以青料作墨,一面绘渔翁于篷舟支頣酣睡,悠游舒坦。左侧题诗曰:“钓罢归来不系船,江城日落正堪眠”。原诗为唐代司空曙《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另一面则绘湖石修竹,流水小桥,舟子野渡,一人踯独独行。诗曰:“曾约湖边买酒筹,夜深同驾月明舟”。画意诗情,清幽雅静。底座山水,画意与颈部相配,上、下一体,善颂善祝。

此器青花选用浙料,釉质温润莹腴,胎体精纯凝润,足见雍正时期瓷土淘炼之精。其画工极其精细,雅逸幽渺。伴饰寓意深长,超尘不失传承,为不可多得之佳品。

王者气度的云龙纹青花盘口尊


元青花瓷的收藏是瓷器收藏爱好者的一项梦寐以求,但又是炙手可热的“山芋”,上个世纪的关于元青花的存量之争和国内有否精品之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元青花瓷藏品的相继面世,也渐渐偃旗息鼓;相伴衍生的种种教条的、僵化的、唯人论和玄藏说等消极的思维方式都已统统被积极的、唯物的、科学的认识所替代,元青花收藏舆论和实践正向着健康的知识化、理性化稳步迈进,文博界专家和民间藏家联手互补研究,填补了理论文献研究基础,又极大丰富了研究实物的藏品, 即将呈现的中国古瓷文化大繁荣的景象的确可喜。

在上海博物馆编印的《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集》一书中,记录着大维德基金会藏元“至正十一年”铭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关于流传过程第七段中有这样一缕描述:“这对青花瓶,经过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原馆长约翰.波普的重点推介,成为衡量许多相同类型瓷器的一杆标尺,解决了一个重要的历史问题,元青花瓷器界限的清晰呈现,无法离开这杆标尺,尽管时间已过去60年,但依然离不开这对此瓶上面的纪念文字,他给我们用以断代,减少许多费力的说理和繁琐的考证,设想,假如没有这一对瓶,现在的元青花研究会是怎样呢?虽然国内已发现了许多元青花瓷器,但没有一件像至正十一年瓶那样开宗明义的作品,也没有一件十分典型的所谓“至正型”元青花瓷器出土于元代纪年墓中---”。

此次上海君道艺术展示的一对宣德款青花三爪云龙纹象耳盘口尊,通高:26.5厘米,器形典雅,画工精美,瓶纹饰层次分明,疏朗,青花色泽沉静,青料聚集处有凝滞的黑斑。外壁通体青花装饰,口边自上而下绘回纹、蕉叶纹,腹部主题纹饰为云龙纹,圈足外墙绘卷草纹。圈足内施白釉,底足外撇,显得敦厚稳重。双龙纹象征着皇权,彰显霸气,值得珍藏。

马蹄尊


马蹄尊最初是一种标准器形,尊的一种式样。广口,圆唇敛,削肩广腹,平底,器形似马蹄状。后来到了清代发展成为文玩,所以也叫太白尊。材质主要是瓷器和玻璃的。

马蹄尊器形

器型有高矮两种,高者有长颈、小口,矮者无颈、大口,但二者器身造型相同,都形似马蹄,以青花、釉里红、粉彩、五彩等品种为常见。

马蹄尊的作用

马蹄尊主要作用有三个:一是作为文房用具之一,用以贮水,叫水丞、水盂、水盛;

二是作为小文玩,或置于案头、橱格,或旅途携带,便于玩赏,是小品大样的玩赏陈设瓷;

三是和太白尊一样,作为盛装鸦片膏(丸)、药丸、香料的盛贮器,有“药罐”之说。

琥珀色透明玻璃马蹄尊,高17.6cm,口径3.8cm。清宫旧藏。

此尊圆口,直颈,器形呈马蹄状。通体为琥珀色透明玻璃,底中心单方框内有“嘉庆年制”四字款。

此尊为清宫造办处玻璃厂造,器型周正简洁,器表平滑。署嘉庆款的玻璃器皿数量有限,故较为珍贵。

相关推荐